【5A版】《一双手》教案

合集下载

《一双手》教案3

《一双手》教案3

《一双手》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词语的辨析能力和语法
2.练习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3.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词汇的正确发音和意义
2.掌握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基本表达方式
3.能够根据课文理解和讨论
教学难点
1.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真谛和重新审视生活
2.培养学生自己的想象和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学生个人阅读本课的课文,理解词语的意义,标注生词,并思考课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听力练习听老师朗读课文,重点是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气。

学生在听完后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共同讨论。

3.合作阅读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合作阅读课文,讨论问题,表述思考,加强自己语言能力。

4.词语辨析在组内讨论时,老师提供一些可能出现的词语辨析,例如“幸福”和“快乐”的区别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讨论与思考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6.练习写作针对课文的主题,让学生自行撰写一篇短文,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写一些句子,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加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反思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重新审视生活。

同时,老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批判、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和个性。

整理《一双手》教学设计

整理《一双手》教学设计

整理《一双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双手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一双手》这首诗歌,让学生认识到手是我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部分,培养学生爱护自己的双手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启发学生思考手的功能,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教学准备:-诗歌《一双手》的教学课件-学生学习笔记本和铅笔-学生活动手册-一些对手的图片和实物,如小刀、毛笔等3.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并问学生手的作用是什么。

-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来展示手的不同功能,如用手拿东西,写字,剪纸等。

步骤二:齐读诗歌(10分钟)-让学生齐读诗歌《一双手》。

-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意义。

步骤三:诗歌欣赏(10分钟)-让学生听课件上的录音,同时观察课件上的图片来欣赏诗歌。

-引导学生讲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四:诗歌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如押韵、节奏等。

-商讨诗歌中的意象,如“伸手摘叶子”,“画着思绪的图画”等。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隐喻,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比喻和隐喻的意义。

步骤五:诗歌表演(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来表演诗歌,如舞蹈、朗诵、绘画等。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加入一些小故事或表情动作来丰富表演效果。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小组和老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步骤六:手的实用功能(15分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并尝试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手的活动,如剪纸、写字、画画等。

-引导学生思考手的重要性和功能,并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来描述手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

步骤七:归纳总结(5分钟)-和学生一起回顾整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出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体会和收获。

4.课后延伸活动:-让学生以手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可以选择油画、水彩、素描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双手》精选备课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双手》精选备课教案三篇
⑤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5、张迎善的手"奇"在哪里呢?
(1)计算启情。
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
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感悟:这么多次呀,怪不得这双手会布满老茧,怪不得这双手会坚硬、粗糙得象鼓皮,像干蘑。从而体悟张迎善的勤劳、奉献、了不起等。)
三、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毕生梦想消除饥饿:袁隆平
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世界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四、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地球之巅的勇者:青藏铁路建设者
八、教师小结
一双手,平平常常,本没有什么奇妙之处,作者也未刻意雕琢,但却能平中见奇、小中见大。通过主人公张迎善“一双手”,让我们从中看到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崇敬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目标:
1、养成圈点批注的读书习惯。
2、学会抓住பைடு நூலகம்征多角度描写人物的写法。
3、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
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
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以“的手”为题,写一篇短文。
教学目标:
1、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一双手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一双手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一双手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一双手教案教学设计1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份教案教学设计,主题为“一双手”,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手的重要性和保护手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的重要性,认识到手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

2.掌握日常生活中保护手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手的结构及功能,比较人手和动物的差异。

2.日常生活中的手部扭伤、劳损等问题及其对生活的不良影响。

3.手的照顾与保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电脑时间,适当休息、大小拇指按摩等手部运动,洗手保洁、正确使用消毒剂等。

三、教学策略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讲授手的结构及功能,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

2.通过实例和PPT演示讲解手部扭伤、劳损等问题及其影响,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手的重要性。

3.通过互动讲解、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探讨保护手的方法,培养学生保护自己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手的结构及功能(1)介绍手的基本结构,手腕、手掌、手指等部位。

(2)对比人手和动物的手的差异,强调人手的重要性。

2.讲授日常生活中的手部扭伤、劳损等问题(1)PPT演示手部扭伤、手腕劳损、手指关节劳损等手部疾病。

(2)引导学生思考手部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如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或工作任务等。

3.讲解手的照顾与保护方法(1)通过互动讲解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电脑时间。

(2)教授手部运动,包括大小拇指按摩等,缓解手部劳损。

(3)介绍洗手保洁、正确使用消毒剂等手部保护知识。

4.总结通过小结、总结的形式,强化教学,让学生理解到手的重要性并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五、教学评估1.课堂作业控制电脑使用时间,每小时做手部运动;每日彻底清洗双手。

2.考试考查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包括手的结构及功能,手部疾病和手部保护知识。

六、课后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手部保护实践,如指压、按摩等,巩固学习成果。

2.指导学生了解手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手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保护手的方法。

《一双手》教学设计6篇

《一双手》教学设计6篇

《一双手》教学设计《一双手》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双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双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与主人公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2、读中质疑,读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借助认字表、字典,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茧”的正确读音。

(2)学习会写的字:先给生字注音。

读一读。

确定容易记住的字,将难字标画出来。

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

找出形近字,写在练习本上,并练习组词:均()程()奖()张()钧()逞()桨()章()(3)重点学习易错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课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标记。

自学:“语文天地”中“金钥匙”的内容。

试着做学习笔记。

3、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放入资料袋。

二、预习汇报、提高: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

2、同学范读,同学评议。

3、扩词练习。

评判组词。

4、书写指导:把难字写正确。

5、交流资料。

三、学习课文内容:课文内容介绍: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

1、用你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

2、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汇报给大家听。

(以强带弱。

)(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2)积累喜欢的词语。

(3)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分明是半截老松木。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3、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文中课题下做简单笔记。

《一双手》教学设计1

《一双手》教学设计1

一双手教学设计1一、教学背景《一双手》是一首关于劳动的儿歌,它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富有教育意义。

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通过学唱《一双手》,可以启发幼儿对劳动珍视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2.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素质,如尊重劳动、感恩父母、团结合作等;3.培养幼儿表现和沟通能力,通过唱歌与其他幼儿互动;4.培养幼儿形象思维能力,如能够想象歌曲中描绘的场景。

三、教学内容1.教唱《一双手》歌曲的曲调和歌词;2.教授歌曲中的一些词汇和概念,如“种田”、“耕作”、“开花”、“结实”等;3.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并与幼儿进行互动;4.分角色演唱《一双手》歌曲,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歌曲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教师与幼儿一起听这首歌,鼓励幼儿跟着曲调唱一遍;2.逐句解释歌词中的词汇和概念,如“种田”、“耕作”、“开花”、“结实”,让幼儿明白歌词的意思。

第二步:讨论1.教师提问,如“歌曲中的一双手代表什么?”、“我们平时是怎么做家务和学习的?”等,引导幼儿思考;2.与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说出自己有哪些劳动经验和感受。

第三步:分角色演唱1.教师分别指定幼儿扮演“种子”、“土地”、“太阳”、“雨水”等角色;2.让幼儿分角色演唱这首歌曲,通过表演让幼儿感受歌曲内容。

五、教学反思1.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很积极,对歌曲也很热爱;2.在讲解歌曲内容时,幼儿的注意力并不集中,需要增加趣味性的讲解方式;3.在分角色演唱环节中,幼儿表现较为生涩,需要多加训练。

六、延伸活动1.按照歌曲中的步骤,让幼儿自己做一遍类似的小手工,如制作种子、苗木等;2.在幼儿园内组织一次劳动体验活动,让幼儿了解各种技能和职业,并增进对劳动的尊重和认识。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一双手教案教案主题:一双手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说出身体部位“手”;2. 能够使用“手”的词汇造句;3. 能够通过手的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能够认识和说出身体部位“手”;2. 能够使用“手”的词汇造句。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手偶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一只手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手)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其他身体部位,如头、眼、耳等。

步骤二:新知讲解(10分钟)1. 教师出示手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手,并教授手的名称和发音。

2. 教师运用图片和课件展示各种手的动作,如抓握、拍手、握拳等,并讲解相关词汇。

3. 教师通过示范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短语,如“举手、握手、扔手绢”。

步骤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运用手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握手的情景。

2. 教师设计游戏,如“猜拳”,让学生通过手的动作和数量进行游戏。

3. 学生自由练习,将所学词汇和句型用于造句,并交流分享。

步骤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手工制作的简单材料,如纸、剪刀、胶水等,引导学生运用手的能力进行手工制作。

2. 学生自由发挥,通过手的创造力进行绘画、拼图等活动。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小结所学知识点,包括手的名称和动词短语。

2. 教师评价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表现,鼓励学生的努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和说出身体部位“手”这一重要词汇,并能够使用“手”的词汇造句。

通过手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较为紧凑,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进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

《一双手》教案15篇

《一双手》教案15篇

《一双手》教案15篇《一双手》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2、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法:自学法学法:讨论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3分)出示张迎善的手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张迎善的这双手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一双手》。

揭题板书。

出示目标:1)、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2)、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二、自主自学:(6分)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请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用线划下来,并做批注。

按要求自学。

三、合作探究:(19分)1、小组按顺序交流自己的见解,其余组员可以补充。

2、各组4号组员负责记录,3号组员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小组汇报交流。

要求按段落顺序汇报,可以说我们组认为:这是一双-----的手,我们是从-----知道的。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课件出示)5、他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跟随着作者的询问,我们来听听。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

)你从文字中听出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挑选出你感受最深的数字读一读。

6、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三四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三四千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三四万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一垧就是15亩地,33垧就是495亩。

《一双手》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学设计《一双手》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__内容比较简单,关键是要学习如何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培养有意识的细致的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写好__的道理。

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方法;2、体会文中一双手所蕴涵的深情教学重点:1、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感悟__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同学们的手上都捧着人生美好的希望。

但是汶川大地震却埋葬了多少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们的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们又用他们的双手拯救、创造了多少美。

一双手,让世界更美好;世界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一双手。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一、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方法;二、体会文中一双手所蕴涵的深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快速阅读课文边划出相关句子。

(不会读的字词请)画出描写这双手的词语、句子,并读一读。

质疑:有什么不会读的字和不懂的句子吗?讨论:这是一双的手?(天下第一奇手)作者是在和被采访者张迎善的一系列接触中,通过所见所闻来写“天下第一奇手”的。

哪位同学能从各段中找出反映采访过程的几个主要动词?(握、抽、裹、察看、问、量、搓、介绍)课文的哪一段是写“一双手”给作者的最初印象的?主要是哪几句话?“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想一想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这“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的特征?粗——松木表皮粗糙老——老松木干、硬、色深、厚等。

你们觉得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还有手的哪一个特征没有表现出来?(大)课文中哪里写“大”的,能否找出来?(三处)“裹”字用得好不好?同位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为什么裹不起来?为什么又用“紧紧”呢?可否去掉?这句话中的“裹”能否换成“包”?(用“紧紧”、“裹”意思很深:第一,说明手很大;第二,写手很有力量;第三,这个人很热情。

一双手教案范文

一双手教案范文

一双手教案范文教案:一双手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和理解身体部位-手的重要性和功能。

2.能够描述手的外形和结构。

3.能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手进行各种活动和动作。

4.促进学生对手的保护和保养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身体部位-手的重要性和功能。

2.学生能够描述手的外形和结构。

3.学生能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手进行各种活动和动作。

4.学生能够了解手的保护和保养的方法。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和总结手的特征和功能。

2.学生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的手的形状和结构。

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手进行各种活动和动作。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手的重要性和功能的认识。

2.培养学生保护和保养手的意识。

教学重点:手的结构和功能、正确使用和保养手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保养手的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模型、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幅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外形和结构,出示问题:你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自己的手?它是如何帮助你们完成各种活动的?2.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Step 2:学习手的结构和功能1.教师出示一幅手的结构图,向学生解释手的结构和功能。

2.学生通过观察和学习手的结构图,阐述手的外形和各部分的功能。

Step 3:对比不同的手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手的图片,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比较和讨论这些手的差异,出示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手更适合完成各种活动?2.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看法。

Step 4:正确使用手进行各种活动1.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动作和活动图片(如握笔、拉链、系鞋带等),让学生观察并动手模仿。

2.学生进行模仿动作,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3.学生自由操作,进行练习。

Step 5:手的保护和保养1.教师向学生介绍手的保护和保养的重要性。

2.学生分小组讨论和整理手的保护和保养方法。

3.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

Step 6:巩固和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手的知识问答题,检查学生对手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一双手》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一双手》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一双手》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一双手》,学生了解创造者、劳动者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地位;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德,增强劳动习惯和意识;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技巧;2. 培养学生运用言语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者物品,让学生讲述他们的用途和创造者。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创造者和劳动者,他们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二、阅读篇章1. 教师阅读《一双手》小诗2. 教师解释一些生僻词和句子,如:“兜着钩”、“拄红毡”、“一举千秋”等。

3.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生词并听老师的注解。

4. 分小组阅读,学生依次朗读篇章,模仿老师的朗读方式,如语音语调、声音节奏等。

5. 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三、课文讲解1. 通过介绍诗人林则徐的生平和贡献,让学生了解到他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伟大先辈的尊重和敬意。

2. 介绍小诗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诗歌形式等。

3. 让学生理解小诗的主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模仿小诗的写作,让学生通过创作来了解作者的表达思路和技巧。

四、语言运用1.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编写一则小故事,表现劳动的重要性和创造的意义。

2.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表演、绘制、手工等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展示出来。

3. 让学生评价和分享作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并从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五、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习方法和体会。

2. 让学生用一个简洁的语言,概括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一双手》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双手》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双手》教案和教学反思《一双手》教案和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

3、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特征描写一双手,以小见大的手法。

2、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仔细观察,然后与我们已经留心观察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相比,看一看他们的手各有哪些特点?互相交流一下好吗?大家说的较多的是劳动人民的手,这些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和创造着财富,他们手上的每一块老茧都印证着创业的艰辛,每一块疤痕都诉说着生活的沧桑。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双林业工人的手吧。

二、找一找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上张迎善手的图片,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张迎善手的文字,给张迎善的手建立一个档案。

手的档案:主人;身份;手感;手的肤色;纹路;掌面;手指;手的大小;手的别号;三、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是怎样写张迎善的“一双手”的?2、*又是如何从对“手”的描写中引出他的事迹,进而揭示其精神世界的?提示:1、抓住有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

表现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执着坚韧的精神,完全可以选取一些重大事件,进行详实细致的描写。

可*作者却是避重就轻,省去了人物平常所做的具体事实,仅从“一双手”来做足*,通过“看”“问”“量”“搓”“介绍”等各个细节,全面透彻地挖掘出“手”中所蕴涵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平淡中蕴涵着神奇,细微处包孕着博大,真正达到“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真可谓“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2、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对比、列数字等方法,表现手的特征。

赞美了主人公不畏艰辛,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四、亮点赏析1、让我们用优美的文字来写一写生活中最有印象的手。

2、请选择一位同学,抓住他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写出来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哪位同学。

《一双手》教学设计_1

《一双手》教学设计_1

《一双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的阅读方法。

体会用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材分析: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

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想:紧紧抓住文中描写“手”的外形,以及形成这双手的原因几段文字,让学生理解文本,借助看、比手的模型这种方式,让学生在静心回想中调动起对鼓皮、甘蔗这些事物已有经验的体会,感受张迎善这双手的与众不同,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之中关注数字描写,在圈画、演算中思考,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升华,从而帮助学生将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让一个看似普通实则不普通的林业工人——张迎善在学生的心目中立起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课前活动——猜手激趣、人人都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同的。

老师这儿有三双手的具体描写,分别是奶奶、妈妈和孩子的手,猜猜他们的主人是谁好不好?(1)一双粗糙削瘦的手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血管又青又紫。

(2)手掌有点儿圆,软绵绵的,上面横竖交错着几条弯弯曲曲的手纹。

指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手指伸直的时候稍微有点弯,像一把拉不开的弓。

白嫩的手指肚儿中间凸了出来,指头尖尖的,上面深深地嵌着一片粉红色的指甲。

(3)这双手纤巧、灵活,那白净、细柔的手指更显眼,织起毛衣来,那手指活动得像穿梭一般,令人眼花缭乱。

2、这三双手大家一下子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学生回忆活动过程,总结抓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

(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双手的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双手的教案

一双手的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双手》教案【一】
学习目标:
1、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3、积累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红活圆实的,是少年的手;纤细修长的,是少女的手;枯瘦如柴的,是老人的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双特殊的手。

(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1、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你一定会获得下列信息:
1、你掌握了如下生词:
扛镐( )上山造林33垧( )
睡眼惺忪( )( ) 火寥寥( )( )地痛
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一双手》

《一双手》

《一双手》 《一双手》教案漯河市郾城县王先生学习目标 1、能针对文中所写事 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2、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学习重点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课前学习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有疑问的字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 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手牵手》,然后说说歌曲中手牵手表达什么意思。

欣赏,激趣。

2 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也握握手。

今天就通过我们的合作来学习课文《一双手》。

二、感知课文<=="-;-;-;-;-;--054054;--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1. 教学目标•能够读懂《一双手》这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含义;•能够谈论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人类的智慧;•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手的功能以及手的重要性;•能够感受到手的力量和人类的创造力。

2. 教学重点•理解《一双手》这篇课文的主题和含义;•描述手的功能以及手的重要性。

3. 教学准备•课本《一双手》;•翻译本《一双手》;•课堂讲义;•纸笔。

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用盲人摸象的教学方法来导入课题。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你们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你们觉得盲人能摸出大象的全貌吗?•你们知道人类最神奇的器官是什么吗?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人类最神奇的器官是双手,它让我们能够和外界直接联系,感受到外界的事物。

步骤二:阅读课文教师让学生阅读《一双手》这篇课文,并带着学生一起理解其中的含义。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课文,例如画图、写注释等等。

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提问:•课文中的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课文中提到了手的哪些功能?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步骤三:谈论作者的主题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为学生讲解作者所表达的主题以及人类的智慧。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你们觉得用手做很多事情有哪些好处?•你们使用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你们认为用手做出的东西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手的重要性,并了解人类的智慧。

步骤四:描述手的功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写一篇短文来描述手的功能和手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手的功能:•抓物体;•接触事物;•创造和发明;•表达情感。

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步骤五:感受手的力量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来讨论以下问题:•你们身边有哪些事情是手做出来的?•你们触摸过哪些事物后产生了什么感受?•你们感受到手的力量和人类的创造力了吗?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手的功能和重要性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手的力量。

《一双手》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学设计《一双手》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一双手》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25课,第六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主题是读书动笔,由四篇现代文,一首现代诗和两首古代诗歌构成,从内容来看,本单元四篇课文和艾青的现代诗都围绕着“绿”组材;从读书方法的指导来看,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读书动笔,进行圈点批注的习惯;从文体角度来看,其中三篇课文属于散文,一篇说明文。

本课是一篇散文。

作者通过对普通林业工人张迎善一双手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代林业工人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感人形象。

本文主题集中,特点鲜明,行文流畅。

二、学情分析1.知识现状:本文是第六单元散文的第三篇,学生通过对前两篇的学习,已初步温习了散文的知识;第四单元的14课《小说家谈小说》也初步学习了细节描写在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重要作用。

同学们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对抓住人物具有特征的部分分析人物同学们有所了解,在本课中进行强调。

2.学生状况:本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

对于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学生可以用自己独有的阅读经验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特感受。

但对于写作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应加以具体的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多角度细致的描写,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境界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这篇文章,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2.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准确细致描写一双手,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体会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

2.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五、教学设计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根据介休市提出的“八字四环节”教学模式,“自学”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手”,充分感知张迎善这个淳朴的林业工人。

在“合作”这个环节,让同学们积极合作,畅所欲言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能得到智慧的碰撞体会自己学习的乐趣。

《一双手》教学设计2篇

《一双手》教学设计2篇

《一双手》教学设计2篇《一双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细致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2、学习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

2、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理解“美,是以丑作为代价的”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1、品味文章语言风格、揣摩句子深刻含义、感悟文章蕴含的感情。

2、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在我们的手上都捧着人生美好的希望,但是汶川大地震却埋葬了多少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们的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又用他们的双手拯救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创造了多少美丽的故事。

一双手,让世界更美好,世界如此美好,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一双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姜孟之笔下的一位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看看他这双手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检查预习情况(1) 简介作者(请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并给予表扬)姜孟之,男,1938年生,山东省乳山县人。

毕业于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中文系,当代作家,现为“伊春市拔尖人才”、“自学成才标兵”、“伊春市劳动模范”,全国第五次作家代表会代表。

(2) 生字词的音形义(请同学准确清晰地朗读、解释,师明确)惺忪xing1song1 瞬间shun4 老茧jian3 洋镐gao3 垧shang3惺忪:形容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瞬间:形容时间极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双手》教案
昆山市第一中学陶勤
教学目标:
1、能通畅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思
想感情。

2、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学习课文。

3、能运用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运用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方法。

2、自主阅读感悟通过一双手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感
情。

3、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抓住最具特征的部位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等待:《手牵手》歌曲播放,画面配合,结束进入“一双手”的画面。

一、导入新课
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一曲优美动听的《手牵手》,他吟唱
着人世间最美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一双手》,
同样感受一下身边最真的情。

二、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来猜大屏幕中显示的文字
描写的是谁的手。

闰土、于勒
三、朗读课文思考:
请你围绕
“本文写谁的手?这双手有什么特点?怎样写手的?”
带着问题认真读书、圈点批注。

四、小组合作,研习课文围绕:课文是怎样去写主人公的“一双手”的?认真读书、圈点批注
视觉:
半截老松木——总体印象
纹络又黑又粗,一道道黑土色——手背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心
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左手
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
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

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
线染成了泥色——手指的各个部位
触觉:
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手之大
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


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手的粗糙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我用米尺丈量出来的
•列数字说明
五、我的收获
1、明写“许多手”,暗写“一双手”。

手法:烘托
2、从各个角度进行具体描绘;综合运用自己的视觉、触觉
3、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
六、评一评
介绍:古代美女: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手指像细草般柔软灵活,雪白的皮肤像凝脂一般光洁平滑)从“美”与“丑”的角度评价一下张迎善手的外形。

(应实事求是地面对生活中的美与丑,科学的评价周围一切,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纯净。


七、找一找,造成张迎善手“奇丑”特征的原因有哪些?
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

后加以朗读。

•三问三答:直接采访;间接采访
八、品一品,文中最能体现张迎善精神面貌的句子找出来赏析。

(体会人物情感)
1栽树是手活,------要保证苗苗不窝根------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

2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了,磨透了。

3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4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九、定向批注:概括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双奇手写了一个什么的样人?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写了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勤劳无私、乐于奉献、淳朴实在的人抒发了对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热爱、敬仰和赞颂
十、
链接: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1公顷,相当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第119位;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6立方米,相当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2%,是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较低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13.9%,明显低於世界森林覆盖率26%的水平。

绿化,特别是植树造林,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绿化事业面临严峻的形势。

如果我们再不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状况,那么,不仅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难以实现,就连中华民族的生存也会成为问题。

十一、假如张迎善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请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写一段话颁奖辞。

链接:
•颁奖词:感动中国20GG年度人物获奖者邰丽华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

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

你这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
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颁奖词:感动中国20GG年度人物获奖者“费俊龙、聂海胜谁能让全世界1/5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十二、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母亲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2、就本文写作的一个方面,为本文写一段“总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