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案
幼儿园一双手的教案
幼儿园一双手的教案标题:幼儿园一双手的教案教案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双手的重要性和功能。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双手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3.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双手的习惯。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双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双手的习惯。
3. 发展幼儿的双手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双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2. 适合幼儿操作的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 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图片、卡片或实物,介绍双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例如,可以展示双手握笔写字、拿东西、做手工等场景。
2. 引导幼儿讨论双手的用途,鼓励他们分享自己使用双手的经验。
探究:1. 进行一些简单的手部活动,如拍手、握拳、张开手指等,让幼儿感受双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2. 利用手工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纸等,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双手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实践:1. 进行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双手相关的活动,如洗手、穿衣、搬运物品等,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双手。
2. 进行游戏活动,如拼图、积木等,让幼儿通过使用双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结:1. 回顾双手的功能和重要性,让幼儿总结所学内容。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拓展活动:1. 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纸、粘贴等,让他们进一步发展双手的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2. 引导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如捉迷藏、跳绳等,锻炼他们的整体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双手功能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锋利或危险的工具。
2. 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鼓励和赞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希望以上的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一双手》优秀教学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一双手》优秀教学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姜孟之一、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脉络,把握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手法。
2.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掌握抓住主要特征、多角度细致准确描写张迎善这一人物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张迎善一双“丑”手背后的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精神。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五、课型:讲授课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谁能让荒山成为绿塔?谁能让浊水成为清溪?一双手,改造迹地林、次生林44.5顷;一双手,种树26万多棵!历经千锤百炼,却知难而进; 忍受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
看到他的手,我仿佛看到一山山碧绿的森林。
他是一名普通的育林工人,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他像一棵青松,屹立在苍山之上;他像一棵小草隐没在山林之中。
一双丑陋的手,种下无数棵树,他为祖国,为了后人,留下一片油油树阴……只凭这种敬业精神,让这年仅32岁的年轻育林功臣,创建了一座绿色金库!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张迎善,一位年轻的林业工人。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一双手。
板书:一双手姜孟之(二)初读课文1.抓住动词,理清脉络一般而言,描写人物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但本文别开生面地抓住了一双最具特征的手来表现人物的特征,整篇课文都紧紧围绕张迎善的一双手展开。
同学们可以从文中找找作者采访过程的几个主要动词,抓住这几个动词,再加上本文的重点手,我们也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脉络了。
现在请大家默读全文,将本文的脉络补充完整。
第4段中“我们见面时先礼节性地握手”——握手;第6段“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看手;第10-16段,作者和张迎善就他的手进行了一些交谈,也就是说手;第17段“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量手;最后的两段,作者在通过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的介绍后,对张迎善的手赞叹不已,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也就是赞手。
《一双手》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法,自主阅读感悟通过一双手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感情.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启发质疑.1,板书课题,启发质疑:今天我们学习姜孟之的一篇散文《一双手》.一接触到课题,你会思考些什么问题2,教师将学生的质疑归类.(预设:1,文章介绍的是谁的一双手2,这是一双怎样的手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双手)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初读课文,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课件出示生字词)惺忪素常得逞纹络老茧奖章2,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理清文章的脉络.握手→看手→说手→量手→赞手三,比较中品读,感悟小游戏:"握握手,摸摸手".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我们的手张迎善的手[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进而理解手的特点,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把握了课文的中心.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无意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3,学生汇报,品读感悟.(1)量手,对比"天下第一号大手".(2)想象老干蘑,联系鼓皮,老茧谈感受.(3)课件展示一幅老松木的图片,通过图片的感知再引导学生,如果用我们的小手在这老松木上搓,会有什么感觉让孩子切实地感受张迎善这双手真的很粗糙.(4)聚焦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这双手的内涵.[设计意图: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 计算启情.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设计意图:把数学的内容引进来,使学生在一次次计算的过程中,在得出的一串串数字的结论中,真正的感触到:这么多次呀,怪不得这双手会布满老茧,怪不得这双手会坚硬,粗糙得象鼓皮,像干蘑.从而体悟张迎善的勤劳,奉献,了不起等.]圈数促情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设计意图:课文中出现了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生活中不常见的数字和单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他们认识起来是有障碍的.为了让作者的生活,主人公张迎善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进行多层面地接触,这里通过联系他们天天见的教学楼,学校,使这些数字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有真实,立体的认识.]4,面对这样的一双手,再对比一下自己的那双手,你有些什么感受和想法(师生合作读文,了解手的价值.)四,情感升华,拓展.(课件出示树木渐渐连成林场,又连成一山山森林的课件,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语言描述:大家看,就是这双神奇的手,栽下了一株株树木;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育成了一片片林场;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连起了一山山的森林.)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张迎善(或其他的劳动者),我想对你说……五,课后作业:为张迎善这双手建立档案.我来为"手"建立档案:主人:身份:手感:手的肤色:手指:纹路:掌面:手的别号:手的大小:手指细节:手的价值:板书设计:一双手握手→看手→说手→量手→赞手丑陋→美好教学反思:上完课后,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们给予了我执教的这节课比较高的评价,让我越来越有信心在教学这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好的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抓主线,用图表的方式把教学问题简单化,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想到了图表这个有效的教学手段,制作了一个能够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表格,"比较我们的手和张迎善的手"让学生在比较中能够深刻地理解到,他这双"丑陋"的手的背后是为我们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而付出的代价,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会张迎善他的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怀.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个图表确实也帮了我不少的忙.学生的表格的提示下逐步地理解了张迎善这双手的特点以及这双手变成这样子的原因,突破了重难点,而且节约了很多时间.如果像以前一样逐段讲解再归纳的教学方法,可能这一教学内容要花上好几课时才能完成,真正做到了有效的课堂.自主合作,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机械的练习".因此,我在第三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填表,交流讨论张迎善这双手的特点,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进行说明.然后让学生推选代表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层层深入地指导学生品读相关的语句,从而理解这双手大,硬,粗糙,神奇等的特点.以学定教,读写结合,落实课堂的实效.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课前布置预习,在预习中学生通过自学扫除障碍,了解课文内容,初读课文后,针对文章内容进一步质疑,并帮助学生梳理质疑,以此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质疑中明确学习的方向.(1)这是谁的"一双手"(2)张迎善是谁(3)这双手什么样(4)这双手为什么这样课堂上,我紧紧围绕着这些问题组织教学,紧紧抓住文中描写"手"的外形,以及形成这双手的原因几段文字,让学生找出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借助看,比手的模型这种方式,让学生在静心回想中调动起对鼓皮,干蘑这些事物已有经验的体会,感受张迎善这双手的与众不同,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之中关注数字描写,在圈画,演算中思考,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升华,从而帮助学生将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个看似普通实则不普通的林业工人―张迎善在学生的心目中立了起来.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相关的语句.重点部分放在解决"这是一双手怎么样的手"以及"这双手为什么会这样",尤其在启发学生感知这双与众不同的大手时,我出示了手的模型——大手.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多媒体课件运用得比较到位,老松木,鼓皮,老干蘑的图片;一山山的森林使学生联想到了这绿色的金库的创造者就有张迎善,很多学生还联想到了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渗透了情感教育,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接着再让学生谈谈从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动笔把心里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这样,读,说,写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虽然有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启发学生认识这双手的时候,语言应该更加富有感染力,每环节间的过渡语不够自然,读的方式也比较单一等.这些问题的提出,让我今后的教学更有进步的动力,我将会以简单,有效,有法的课堂为目标,迈着坚实的步子走下去.。
整理《一双手》教学设计
整理《一双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双手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一双手》这首诗歌,让学生认识到手是我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部分,培养学生爱护自己的双手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启发学生思考手的功能,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教学准备:-诗歌《一双手》的教学课件-学生学习笔记本和铅笔-学生活动手册-一些对手的图片和实物,如小刀、毛笔等3.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并问学生手的作用是什么。
-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来展示手的不同功能,如用手拿东西,写字,剪纸等。
步骤二:齐读诗歌(10分钟)-让学生齐读诗歌《一双手》。
-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意义。
步骤三:诗歌欣赏(10分钟)-让学生听课件上的录音,同时观察课件上的图片来欣赏诗歌。
-引导学生讲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四:诗歌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如押韵、节奏等。
-商讨诗歌中的意象,如“伸手摘叶子”,“画着思绪的图画”等。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隐喻,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比喻和隐喻的意义。
步骤五:诗歌表演(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来表演诗歌,如舞蹈、朗诵、绘画等。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加入一些小故事或表情动作来丰富表演效果。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小组和老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步骤六:手的实用功能(15分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并尝试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手的活动,如剪纸、写字、画画等。
-引导学生思考手的重要性和功能,并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来描述手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
步骤七:归纳总结(5分钟)-和学生一起回顾整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出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体会和收获。
4.课后延伸活动:-让学生以手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可以选择油画、水彩、素描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24年四年级北师版语文《一双手》原文及教案
2024年四年级北师版语文《一双手》原文及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奉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2.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2)感受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双手,双手可以创造很多奇迹。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双手的文章,看看这双手有着怎样的故事。
2.朗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文章的情感。
3.生字词学习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组内交流,互相学习。
4.理解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一下主人公的品质。
5.体会表达方式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讨论这些细节如何表现主人公的品质。
6.作业布置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自己双手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双手》,请大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深入学习课文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主人公双手的认识。
3.交流讨论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4.作业展示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业,分享自己双手的故事。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双手的力量,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己的双手,用双手创造美好。
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在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3.作业布置要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课文所学。
一双小手教案一双手儿歌教案汇总
一双小手教案一双手儿歌教案汇总教案一:一双小手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作用。
2.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幼儿对生活用品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准备一张画有小手的图片。
2.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套、手帕、手链等。
3.准备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画有小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手的作用。
2.教师与幼儿互动,谈论自己小手的特征和功能。
二、主题活动1.教师分发生活用品,让幼儿自由搭配,尝试用小手操作这些物品。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接力传球、手牵手等。
3.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小手创作出各种有趣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1.教师出示一些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2.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小手工艺品,如:小手套。
3.教师指导幼儿动手制作,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小手工艺品。
教案二:一双手儿歌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演唱《一双手》儿歌。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3.引导幼儿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准备《一双手》儿歌的音乐和歌词。
2.准备一些与歌曲相关的图片,如:小手、拥抱等。
3.准备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小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一双手》的名字。
2.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二、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一双手》儿歌,让幼儿熟悉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引导幼儿跟唱。
3.教师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三、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完整的《一双手》儿歌,让幼儿欣赏。
2.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如:温暖、关爱等。
3.教师与幼儿讨论歌曲中的关键词汇,如:一双手、拥抱等。
四、互动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如:一人唱一句,下一个人接着唱。
2.教师邀请幼儿表演歌曲中的动作,如:拥抱、挥手等。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一双手》儿歌,感受团结的力量。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1. 教学目标•能够读懂《一双手》这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含义;•能够谈论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人类的智慧;•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手的功能以及手的重要性;•能够感受到手的力量和人类的创造力。
2. 教学重点•理解《一双手》这篇课文的主题和含义;•描述手的功能以及手的重要性。
3. 教学准备•课本《一双手》;•翻译本《一双手》;•课堂讲义;•纸笔。
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用盲人摸象的教学方法来导入课题。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你们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你们觉得盲人能摸出大象的全貌吗?•你们知道人类最神奇的器官是什么吗?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人类最神奇的器官是双手,它让我们能够和外界直接联系,感受到外界的事物。
步骤二:阅读课文教师让学生阅读《一双手》这篇课文,并带着学生一起理解其中的含义。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课文,例如画图、写注释等等。
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提问:•课文中的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课文中提到了手的哪些功能?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步骤三:谈论作者的主题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为学生讲解作者所表达的主题以及人类的智慧。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你们觉得用手做很多事情有哪些好处?•你们使用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你们认为用手做出的东西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手的重要性,并了解人类的智慧。
步骤四:描述手的功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写一篇短文来描述手的功能和手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手的功能:•抓物体;•接触事物;•创造和发明;•表达情感。
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步骤五:感受手的力量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来讨论以下问题:•你们身边有哪些事情是手做出来的?•你们触摸过哪些事物后产生了什么感受?•你们感受到手的力量和人类的创造力了吗?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手的功能和重要性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手的力量。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知识与水平1、初步理解读书笔记的基本方法。
2、体会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特征表达人物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反复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给课文做圈点批注,并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发表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读书动笔的良好习惯。
2、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及活动突破◆重点1、学习圈点评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习抓住特征表达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1、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反复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
2、体会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活动突破1、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从对一双手的多角度描写,揭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2、学习课文平中见奇的特点。
引导学生谈体会和感想。
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写人的文章,而写人的文章要写得成功,势必要把人物写得成功,那么写人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呢?……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板题)二、理解预习信息*同学们课前对课文实行了预习,下面我想理解三个简单的信息:1、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2、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3、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分?*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二、初读·感知1、下面先请同学们把课文默读一遍,请你围绕“本文所写的手有什么特点?怎样写的?”两个问题认真读书、圈点批注。
2、填充句子:文章写了一双__________的手。
①填充句子(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对写手特征的句子实行评注。
评注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色深、大……②齐读所填充的句子(感知多角度写手的效果)。
3、形象感知手“大”的特征。
①选一大手的学生到黑板上画自己的手,并标上尺寸。
②其他学生量自己的手,并记录下尺寸和张迎善的手比比看。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一双手教案教案主题:一双手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说出身体部位“手”;2. 能够使用“手”的词汇造句;3. 能够通过手的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能够认识和说出身体部位“手”;2. 能够使用“手”的词汇造句。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手偶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一只手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手)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其他身体部位,如头、眼、耳等。
步骤二:新知讲解(10分钟)1. 教师出示手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手,并教授手的名称和发音。
2. 教师运用图片和课件展示各种手的动作,如抓握、拍手、握拳等,并讲解相关词汇。
3. 教师通过示范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短语,如“举手、握手、扔手绢”。
步骤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运用手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握手的情景。
2. 教师设计游戏,如“猜拳”,让学生通过手的动作和数量进行游戏。
3. 学生自由练习,将所学词汇和句型用于造句,并交流分享。
步骤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手工制作的简单材料,如纸、剪刀、胶水等,引导学生运用手的能力进行手工制作。
2. 学生自由发挥,通过手的创造力进行绘画、拼图等活动。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小结所学知识点,包括手的名称和动词短语。
2. 教师评价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表现,鼓励学生的努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和说出身体部位“手”这一重要词汇,并能够使用“手”的词汇造句。
通过手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较为紧凑,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进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
一双手 教案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和体验,了解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手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手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到手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手的手工活动材料。
2. 准备一些关于手的故事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手的故事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手的思考和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手有什么作用吗?手的重要性在哪里?”二、课堂活动一:手的了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手的功能和作用,如抓、握、拍、摸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手的各种动作,感受手的灵活性。
三、课堂活动二:手的保护(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讲解手的保护方法,如洗手、护手霜的使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并互相检查。
四、课堂活动三:手的创作(15分钟)1. 教师分发手工活动材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手工作品,并展示给同学们。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对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手的作用和保护方面,你们有什么体会?”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手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2. 评价学生对手工作品的创意和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课堂活动四:手的故事分享(10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关于手的故事,可以是童话、神话或者真实的事件。
2. 学生倾听故事,从中体会到手的重要性和价值。
七、课堂活动五:手的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关于手的游戏,如“抓手指”、“手影游戏”等。
2. 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手的灵活性和合作乐趣。
八、课堂活动六:手的感恩(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手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幸福,让学生对手表示感谢。
四年级北师版语文《一双手》原文及教案
四年级北师版语文《一双手》原文及教案《一双手》原文我握过的手多得不计其数,但均不曾留下太深印象。
1988年5月,小兴安岭上的雪化净了,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林区人肩镐上山造林了。
我去岭丘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
在林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握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张迎善的手。
我们见面和素常采访一样,礼节性地先握手。
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活像半截老松木!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
那只有力的大手,掉过去看手背。
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纺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干线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
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指关节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裂。
”张迎善说。
“手裂由胶布涂手油多好?”“栽树是手活。
穴里的草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
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
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巾胶布涂手油不管用。
”“你一天在能栽多少棵树?”“一千多棵。
”一天栽一千多棵树!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
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你等着。
”我边说边去屋里取来米尺。
我回来时,他仍在那儿伸着手(保持和我握手的姿势)。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
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上“哗哗”搓了几个来回。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
他的手仍呈木色。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
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
5垧。
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
这双手比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双手》教案15篇
《一双手》教案15篇《一双手》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2、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法:自学法学法:讨论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3分)出示张迎善的手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张迎善的这双手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一双手》。
揭题板书。
出示目标:1)、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2)、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二、自主自学:(6分)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请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用线划下来,并做批注。
按要求自学。
三、合作探究:(19分)1、小组按顺序交流自己的见解,其余组员可以补充。
2、各组4号组员负责记录,3号组员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小组汇报交流。
要求按段落顺序汇报,可以说我们组认为:这是一双-----的手,我们是从-----知道的。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课件出示)5、他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跟随着作者的询问,我们来听听。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
)你从文字中听出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挑选出你感受最深的数字读一读。
6、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三四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三四千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三四万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一垧就是15亩地,33垧就是495亩。
一双手教案幼儿园
一双手教案幼儿园学习目标:1、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3、积累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1、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双手:红活圆实的,是少年的手;纤细修长的,是少女的手;枯瘦如柴的,是老人的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双特殊的手。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设疑自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你一定会获得下列信息:1、你掌握了如下生词:睡眼惺忪()()火寥寥()()地痛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⑴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有什么价值?(词语概括)学生自主探究以上问题。
四、解疑合探:1、针对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讨论要求:⑴人人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思想。
⑵组长控制好节奏,全力帮扶展示或点评同学。
⑶没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好,准备质疑。
⑷非展示组继续讨论,做好点评或质疑准备。
2、展示要求⑴书面展示同学要行动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⑵口头展示同学要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⑶非展示同学要继续讨论,修正答案,准备评价。
评价要求:⑴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条理清晰。
⑵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用红色粉笔恰当指出展示成果的优缺点。
⑶补充或阐述自己的不同观点并打分。
随着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呢?文章开头写“各种各样的.手”有什么作用?运用烘托的手法,以众多的“各种各样的手”突出了“一双手”。
六、运用拓展七、小结张迎善,一个平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寒风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粗大有力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双手》教案、教学设计
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掌握了基本的字词、句型,具备初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在本节课《一双手》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把握文章的主旨。
2.对重点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巩固。
3.在朗读和复述课文时,可能存在语调、语气不够自然等问题,影响表达效果。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勤劳、坚持和助人为乐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4.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词语和成语,写一篇关于勤劳、坚持的小短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勤劳、坚持的小短文,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词语和成语,不少于200字。
4.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勤劳、坚持和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关注手的作用和价值,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2.课文学习:
a.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双粗糙的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双手的主人是谁吗?这双手为什么这么粗糙?”
2.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适时引导,揭示课题:《一双手》。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课文讲述了一双手的故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重点词语或成语,讨论其在课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双手》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双手》教案和教学反思《一双手》教案和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
3、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特征描写一双手,以小见大的手法。
2、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仔细观察,然后与我们已经留心观察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相比,看一看他们的手各有哪些特点?互相交流一下好吗?大家说的较多的是劳动人民的手,这些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和创造着财富,他们手上的每一块老茧都印证着创业的艰辛,每一块疤痕都诉说着生活的沧桑。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双林业工人的手吧。
二、找一找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上张迎善手的图片,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张迎善手的文字,给张迎善的手建立一个档案。
手的档案:主人;身份;手感;手的肤色;纹路;掌面;手指;手的大小;手的别号;三、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是怎样写张迎善的“一双手”的?2、*又是如何从对“手”的描写中引出他的事迹,进而揭示其精神世界的?提示:1、抓住有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
表现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执着坚韧的精神,完全可以选取一些重大事件,进行详实细致的描写。
可*作者却是避重就轻,省去了人物平常所做的具体事实,仅从“一双手”来做足*,通过“看”“问”“量”“搓”“介绍”等各个细节,全面透彻地挖掘出“手”中所蕴涵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平淡中蕴涵着神奇,细微处包孕着博大,真正达到“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真可谓“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2、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对比、列数字等方法,表现手的特征。
赞美了主人公不畏艰辛,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四、亮点赏析1、让我们用优美的文字来写一写生活中最有印象的手。
2、请选择一位同学,抓住他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写出来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哪位同学。
(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双手的教案
一双手的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双手》教案【一】
学习目标:
1、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3、积累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红活圆实的,是少年的手;纤细修长的,是少女的手;枯瘦如柴的,是老人的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双特殊的手。
(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1、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你一定会获得下列信息:
1、你掌握了如下生词:
扛镐( )上山造林33垧( )
睡眼惺忪( )( ) 火寥寥( )( )地痛
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一双手幼儿园教案
一双手幼儿园教案教案标题:一双手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双手,理解双手的重要性和功能。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教学内容:1. 双手的形状和功能:介绍双手的外形和功能,如握物、抓取、拍手、抚摸等。
2. 双手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明白双手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吃饭、穿衣、写字等。
3. 动手能力培养:通过手工制作、拼图、搭积木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指灵活性。
4. 手眼协调能力培养:进行球类投掷、接球、抓捏练习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5. 团队合作与社交技能: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合作制作手工作品等活动,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视频或展示图片,引起幼儿对双手的兴趣。
2. 引导讨论:与幼儿一起讨论双手的形状和功能,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双手的认识和体验。
3. 故事时间:讲述一个与双手相关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双手的思考和兴趣。
4. 手工制作: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纸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游戏时间:进行球类投掷、接球、抓捏等游戏,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6. 合作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或合作制作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7. 总结: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双手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双手。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制作手工作品时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听取幼儿对双手的认识和理解的表达。
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与双手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手印画、手链制作等。
2.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双手,如自己穿衣、吃饭等。
3. 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今天学习到的关于双手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展示双手的形状和功能。
2. 与双手相关的故事书籍。
一双手教案范文
一双手教案范文教案:一双手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和理解身体部位-手的重要性和功能。
2.能够描述手的外形和结构。
3.能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手进行各种活动和动作。
4.促进学生对手的保护和保养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身体部位-手的重要性和功能。
2.学生能够描述手的外形和结构。
3.学生能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手进行各种活动和动作。
4.学生能够了解手的保护和保养的方法。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和总结手的特征和功能。
2.学生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的手的形状和结构。
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手进行各种活动和动作。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手的重要性和功能的认识。
2.培养学生保护和保养手的意识。
教学重点:手的结构和功能、正确使用和保养手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保养手的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模型、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幅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外形和结构,出示问题:你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自己的手?它是如何帮助你们完成各种活动的?2.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Step 2:学习手的结构和功能1.教师出示一幅手的结构图,向学生解释手的结构和功能。
2.学生通过观察和学习手的结构图,阐述手的外形和各部分的功能。
Step 3:对比不同的手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手的图片,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比较和讨论这些手的差异,出示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手更适合完成各种活动?2.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看法。
Step 4:正确使用手进行各种活动1.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动作和活动图片(如握笔、拉链、系鞋带等),让学生观察并动手模仿。
2.学生进行模仿动作,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3.学生自由操作,进行练习。
Step 5:手的保护和保养1.教师向学生介绍手的保护和保养的重要性。
2.学生分小组讨论和整理手的保护和保养方法。
3.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
Step 6:巩固和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手的知识问答题,检查学生对手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双手》教案
昆山市第一中学陶勤
教学目标:
1、能通畅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学习课文。
3、能运用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运用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方法。
2、自主阅读感悟通过一双手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感情。
3、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抓住最具特征的部位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等待:《手牵手》歌曲播放,画面配合,结束进入“一双手”的画面。
一、导入新课
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一曲优美动听的《手牵手》,他吟唱着人世间最美的主题,
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一双手》,同样感受一下身边最真的情。
二、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来猜大屏幕中显示的文字描写的是谁的手。
闰土、于勒
三、朗读课文思考:
请你围绕
“本文写谁的手?这双手有什么特点?怎样写手的?”
带着问题认真读书、圈点批注。
四、小组合作,研习课文围绕:课文是怎样去写主人公的“一双手”的?认真读书、圈点批注
视觉:
半截老松木——总体印象
纹络又黑又粗,一道道黑土色——手背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心
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
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
手指各个
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手指的各个部位
触觉:
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手之大
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
看看,红了——手的粗糙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我用米尺丈量出来的
•列数字说明
五、我的收获
1、明写“许多手”,暗写“一双手”。
手法:烘托
2、从各个角度进行具体描绘;综合运用自己的视觉、触觉
3、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
六、评一评
介绍:古代美女: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手指像细草般柔软灵活,雪白的皮肤像凝脂一般光洁平滑)从“美”与“丑”的角度评价一下张迎善手的外形。
(应实事求是地面对生活中的美与丑,科学的评价周围一切,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纯净。
)
七、找一找,造成张迎善手“奇丑”特征的原因有哪些?
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
后加以朗读。
•三问三答:直接采访;间接采访
八、品一品,文中最能体现张迎善精神面貌的句子找出来赏析。
(体会人物情感)
1栽树是手活,------要保证苗苗不窝根------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
2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了,磨透了。
3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4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九、定向批注:概括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双奇手写了一个什么的样人?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写了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勤劳无私、乐于奉献、淳朴实在的人抒发了对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热爱、敬仰和赞颂
十、
链接: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1公顷,相当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第119位;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6立方米,相当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2%,是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较低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13.9%,明显低於世界森林覆盖率26%的水平。
绿化,特别是植树造林,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绿化事业面临严峻的形势。
如果我们再不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状况,那么,不仅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难以实现,就连中华民族的生存也会成为问题。
十一、假如张迎善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请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写一段话颁奖辞。
链接:
•颁奖词: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邰丽华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
于无声处
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
你这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颁奖词: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费俊龙、聂海胜谁能让全世界1/5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十二、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母亲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2、就本文写作的一个方面,为本文写一段“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