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公职人员收受礼品制度的启示
对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认识
对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认识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是一种违反廉洁纪律和职业道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对社会法制和公序良俗也构成严重破坏。
首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背了廉洁纪律。
公职人员应当秉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为公众提供公正、无私的服务。
收受礼品礼金会导致利益冲突和道德沦丧,破坏了公众对公职人员的信任。
其次,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损害了公共服务的公正性。
当公职人员接受礼品礼金时,他们可能会受到贿赂的影响,从而在履行职责时偏离公正和客观的原则,进而影响决策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此外,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也违反了法律法规。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反腐败法律,明确禁止公职人员收受不正当的礼品礼金。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导致刑事责任和法律制裁。
对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问题,我们应该持有严肃的态度。
一方面,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处。
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倡导廉洁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总之,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它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
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这种行为,加强法律监管和教育宣传,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廉洁。
官员贪污受贿案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官员贪污受贿案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近年来,官员贪污受贿案件屡见不鲜,对社会秩序和公众信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时刻关注着这些案例,希望从中吸取教训,警醒自己,增强反贪意识,提高廉洁自律意识。
首先,从官员贪污受贿案例中我认识到,贪污受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很多案例的开始都是一些小的违法违纪行为,逐渐演变成了大案。
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对于一些微小的违法行为,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远离,不能有丝毫的触碰。
只有从最基层最小的事情做起,才能真正筑牢自己的防火墙。
其次,案例中的官员所受贿款项巨大,有时甚至涉及巨额资产。
这对于一些初入官场的年轻干部来说,可能会是一种诱惑,但正是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被金钱诱惑,在财富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自律。
再次,我意识到官员贪污受贿案件背后存在于制度的缺陷。
一些案例中的官员能够长时间地从事违法活动,就意味着他们成功地钻了制度的空子。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相关法规法律的学习,遵纪守法,并积极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议,共同为反腐斗争添砖加瓦。
最后,作为公职人员,我们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的意识,将反腐倡廉工作贯穿日常的思想和行为中。
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坚守底线,秉公执法,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尊重。
通过对官员贪污受贿案例的学习和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国家干部的责任重大,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自律。
只有坚持廉洁从政,牢记官员的初心和使命,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呼吁全社会加强对官员贪污受贿的监督和打击,为清廉政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反腐败的号角响彻每个角落。
在官员贪污受贿案例中,有一些经典的案例给了我很深刻的警示。
比如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落马案,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小额受贿,到逐渐滑向深渊的典型案例。
该官员虽然在职位上有很大的权力,但是由于贪欲膨胀,接受小额贿赂后屡屡心生不满,最终腐败成为终身。
通过这样的案例,我认识到贪污受贿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种堕落的过程。
关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近年来,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行为在公务员队伍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务员形象,损害了政府形象,严重侵蚀了人民群众对公务员的信任。
为了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我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了关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警示教育活动。
通过参与学习、交流讨论等环节,我有了一些个人的体会和收获。
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行为往往源于个人的价值观扭曲,追求个人私利,忽视公共利益。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荣辱观和权力观,在一切工作中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最高追求,坚决摒弃功利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态度,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礼品。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
目前,我国反腐败力度加大,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对公务员收受礼品礼金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界定。
我们要认真学习八项规定和反腐败法规,严格执行制度,做到心中有数、知法守法、严格自律。
第三,加强自我约束和自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管党治党没有‘休止符’,反腐败斗争没有‘止境线’”,这就要求我们公务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
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警醒自己,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礼品,不以权谋私,真正做到廉洁奉公。
第四,提高廉洁意识和防范意识。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行为是廉政风险的一种表现,要从自己做起,主动提高廉洁意识和廉政风险意识,提高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警惕性和防范能力。
与此同时,要加强对身边同事、朋友和亲属的教育和约束,共同守住“廉洁红线”。
第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公务员是党的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忠诚为民,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和惩处腐败行为,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能力和廉洁自律意识。
通过参与警示教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廉洁自律的优秀公务员的信念。
关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是一种常见的职业道德问题,也是影响干部廉洁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深知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严重性和不可取之处。
通过参加警示教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危害,也对如何杜绝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会损害公务员的公正廉洁形象。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的职责是为民服务,恪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
违背了这一宗旨,收受了礼品礼金,就等于公然违反了职业道德和纪律规定,不仅会失去公众信任,还会对其他公务员树立负面榜样,破坏了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形象。
其次,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会导致公务员的秉公处事受到影响。
当公务员在执行职务时收受礼金,就可能产生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的问题,影响公务员公正客观地行使职权。
因为礼品礼金的收受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期望和条件,一旦接受了这些礼品礼金,就有可能影响公务员的决策和行为。
这种利益输送的行为不仅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削弱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和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
再次,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也容易滋生腐败。
礼品礼金往往是腐败行为的温床和诱因。
公务员如果习惯于接受礼品礼金,就会失去对所谓“廉洁奉公”的追求,逐渐迷失职业道德的方向。
一旦腐败行为在某个部门或单位得以滋生,就会对整个组织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强化警示教育,在深化廉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广大干部警示自己,警示身边人,共同营造廉洁清正的工作环境。
为了杜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要增强法纪意识和廉洁意识。
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公务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正廉洁地行使职权。
要了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权。
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依法行事,时刻保持廉洁清正的形象,不接受任何不正当的礼品礼金。
二是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思想教育。
要始终牢记公仆的本质,时刻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风,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3.12.16•【文号】•【施行日期】1993.12.16•【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反腐倡廉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的通知(1993年12月16日)《国务院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我国制定的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行政法规。
加强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管理,对于严肃外事纪律,保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廉洁奉公,维护我国国际声誉,保证对外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模范遵守,带头执行。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这个《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将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出国访问,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别情况,可以酌情赠送礼物。
对首次访问我国的外宾,如果对方赠礼,可以适当回赠。
对来华帮助建设、免费讲学或者长期工作的外国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离华回国时,可以赠送纪念品。
对再次或者多次访问我国的外宾,包括参加定期磋商、会晤、会议等活动的外宾,可以商对方互相免赠礼品。
如果对方坚持赠礼,可以向代表团团长及其夫人、重要成员适当回礼。
对外赠送礼物必须贯彻节约、从简原则,礼物应尽量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和实用物品,朴素大方,不求奢华。
二、所受礼物,价值按照我国市价折合人民币不满200元的,留归受礼人使用;200元以上的,按照以下办法处理:(一)贵重礼品,黄金、珠宝制品,高级工艺品,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礼品,由受礼单位交礼品管理部门送有关机构或者博物馆保存、陈列。
(二)专业用品、设备器材和具有科研价值的礼品,可以留给受礼单位。
《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问题》典型案例心得
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问题典型案例心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和组织的公平竞争,也损害了社会的公信力和法治秩序。
为了更好地解决和规范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的典型案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警惕,规范自身行为。
在探讨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礼品的含义。
礼品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赠送,还包括各种形式的服务、待遇和便利。
这些礼品的赠送可能是出于人际交往、感谢或庆祝的目的,但如果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就很可能构成违规行为。
1. 典型案例1:某公司高管接受供应商的大额礼金这是一个常见的案例,供应商为了获取订单或者获得更好的合作条件,通过送给公司高管大额礼金来获取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高管若接受礼金就涉嫌受贿,违反了廉洁自律规定。
这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该案例表明,企业高管在面对供应商送来的大额礼金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任何形式的非法礼品。
企业也应建立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廉洁自律教育和监督管理,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
2. 典型案例2:政府官员接受公款旅游、高档礼品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接受供应商或者企业提供的公款旅游、高档礼品等,违反了廉洁自律规定,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对社会造成经济损失,更是对公职人员廉洁自律精神的严重破坏。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严格监管公款使用,杜绝以公款旅游等形式进行非法收受。
3. 典型案例3:企业员工接受供应商礼品企业员工作为中间人,也可能接受供应商的礼品,甚至可能因此影响到公司的合作决策。
这种现象在商业综合体、服装饰品等行业较为常见。
对此,企业应建立明确的礼品接受标准,加强内部监管和制度建设,规范员工的行为。
也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减少供应商渠道对员工进行贿赂的可能性。
在面对这些典型案例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问题不仅是一种道德败坏,更是一种法律违规。
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 警示教育
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尊敬的各位同事: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公职人员受贿问题依然屡有发生。
其中,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是一大问题,也是反腐败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明确而言,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是指公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收受他人或组织送礼,接受赠与或承诺,或者在公务活动中借机索取或接受他人礼品、礼金而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行为。
这类行为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严重损害了公众对公职人员的信任,更会败坏政府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必须高度警惕并从严处理。
各位同事,作为公职人员,我们的身份和职责决定我们必须始终维护公正廉洁,自觉抵制非法经济利益的诱惑。
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礼品、礼金的概念。
礼品、礼金指非公开透明的交易、红包,是一种特殊的财物交往形式。
我们必须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严禁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
第二,拒收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
当有人送礼时,我们必须果断予以拒绝,不得接受。
如果对方在礼品、礼金问题上相当坚持,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履行职责,维护公正的形象和尊严。
第三,主动报告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
如果误收礼品、礼金,或者因工作需要需要接受礼品、礼金,我们应该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按规定进行处置,以避免涉嫌违法。
各位同事,职业道德是我们作为公职人员的底线。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紧守廉洁自律的原则,切实抵制非法经济利益的诱惑。
加强自律、从严管理,推进清廉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涵养廉洁之风和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谢谢。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心得体会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心得体会在工作生涯中,我曾多次遇到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情况。
对于这种问题,个人认为需要引起重视,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处理这种问题时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感受,那就是——收受礼品礼金的确会让人感到羞愧和内疚。
在接到礼品礼金时,我们都会感到双重的压力。
一方面,我们不愿意让送礼者失望或者心里不舒服,另一方面,我们也明白自己不该接受这些不合规的礼品礼金。
对于这种现象,我个人的观点是——不管什么情况,绝不能接收超标准的礼品礼金,这是我们作为一名职业人士的基本素养。
接着,我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职业道德和规范意识至关重要。
大家都明白,职业道德和规范意识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不仅仅要在工作中做到勤奋努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要时刻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意识,并且要以这种精神为企业作出典范和标杆。
然后,我想突出重点的问题是——如何在面对这种违规的收受礼品礼金的问题时保持清醒和淡定。
很多列车员或售票员接到熟人或铁路副总送来的赠品,心中满意,自信心大增,结果却犯了错误。
有一件事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清醒和淡定,那就是——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和规范意识的培训和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职责和职业操守,避免出现这种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千万不要简单地想当然,也不要被表面的利益迷惑。
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表象的背后,进一步探究问题根源,才能更好地处理这种问题。
在探究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实证分析,更要注意思辨,要避免想入非非和推断不足的情况。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严肃、规范、依法地处理这种问题十分必要。
我们必须遵守企业内外部的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该追究的责任和必须追究,该处罚的必须处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这种问题再次发生,并确保我们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意识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
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读后感
读后感: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1. 违规收送名贵特产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使公正廉洁的政治生态受到了破坏。
为了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需要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分析。
2. 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表面看似是一种人情往来,但实质上却是一种不良风气的滋生。
这种行为背后包含着利益交换、权力寻租等不正之风,容易滋生官商勾结、权力寻租等问题,对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极大的损害。
3. 在对待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有严明的态度和零容忍的原则,不能因为一时的私欲而忽视党的纪律和规定,更不能以权谋私、以权谋利。
只有在大家的努力下,才能够广泛构建清风正气的政治生态环境。
4. 要从源头上来杜绝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这一不正之风,首先需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和反斗争,让党员干部思想上明白,在行动中懂得廉洁自律,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坚决主动抵制各种形式的名利诱惑。
5. 在工作中,要加强规章制度的保障,增强违反党纪国法的风险意识,使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让违规者无处遁形。
6. 我们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深入宣传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倡导良好家风、学校风、社会风,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总结: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严明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定,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名利诱惑,为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清风正气的政治生态环境。
个人观点: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现象已经对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定,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是违反党的纪律和规定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成为当务之急。
公职人员收礼品卡检讨书
您好!在此,我深感愧疚地向您提交我的检讨书。
近期,我因收受他人礼品卡一事,给单位形象和我的个人品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深刻反省,我特此向您递交这份检讨书,以表达我对错误的悔过之情。
一、错误事实近日,我因工作需要与某企业负责人接触较多。
在交往过程中,该负责人向我赠送了一张价值人民币5000元的礼品卡。
我未进行抵制,收下了这张礼品卡。
事后,我深感愧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相关规定。
二、错误原因1. 党纪国法意识淡薄。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本应严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己,但我在此次事件中,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导致错误发生。
2. 自律意识不强。
在日常工作中,我未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导致在收受礼品卡的问题上失去了警惕。
3. 思想认识不到位。
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深刻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导致在具体行动上出现了偏差。
三、错误后果1. 影响了单位形象。
我的错误行为给单位带来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单位的公信力。
2. 损害了个人品行。
我的行为违背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损害了个人形象。
3. 降低了工作效率。
受到错误行为的影响,我在工作中分心,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四、整改措施1. 提高思想认识。
我将认真学习党纪国法,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自律意识,坚决抵制各种诱惑。
2. 加强党性修养。
我将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
3. 严守纪律规矩。
我将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相关规定,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4. 深刻反省,吸取教训。
我将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认真总结教训,时刻提醒自己,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5.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我将认真履行职责,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请求处理鉴于我的错误行为,我恳请组织对我进行严肃处理,以警示他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读后感
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读后感读后感:深入探讨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1. 引言在现代社会,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而且也影响到社会公平和正义。
我们有责任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探讨其成因和影响,以期能够有效预防和制止这一行为。
2. 对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全面评估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收受方存在不正当的索取行为,另一方面是送礼者有意或无意地触犯法律法规。
这种行为容易滋生腐败,破坏政商关系,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制止它的发生。
3.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主题从简单的违规收受行为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收受方对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索取行为不仅违反了道德规范,也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
而送礼者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可能会给对方造成困扰和麻烦。
这种行为往往是因为双方对礼尚往来的文化传统有所误解和滥用。
在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时,我们还需要从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来思考。
在一些地区和行业,送礼和收礼被视作一种人情往来和交际手段,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亲情、友情和商业伙伴关系的建立。
然而,当这种文化传统被滥用和误解时,就容易引发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行为。
4. 对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个人,我认为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社会规范,也影响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送礼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不得以此来谋取私利或谄媚他人。
收受方也应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道德底线,拒绝不正当的索取行为,不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礼品礼金管理制度;企业和个人也应该自觉遵守法规,摒弃违规行为,促进行业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5. 总结通过全面的评估和深入的探讨,我们对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研讨发言:公职人员收受烟酒问题如何定性处理
公职人员收受烟酒问题如何定性处理实践中,公职人员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烟酒问题较为常见。
当前,对收受烟酒的价值和性质如何认定,相关款物如何处理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根据收受烟酒的不同情形,结合纪法规定,进一步厘清收受烟酒等物品的价值认定和定性处理等问题。
一、从纪法角度认识收受的烟酒性质。
在纪法层面,根据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规定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烟酒属于纪法规定财物中的礼品范畴,而相关烟酒提货券、烟票则属于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范畴,收受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烟酒等礼品、卡券属于廉洁纪律、廉洁要求的规制范畴。
在职务犯罪层面,根据“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烟酒属贿赂犯罪中的财物,而相关烟酒提货券、烟票则属于财产性利益。
二、收受烟酒等物品的行为定性。
公职人员收受烟酒等财物的在性质认定上主要是区分受礼和受贿两种行为。
实践中主要结合公职人员收受烟酒时是否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
如无具体谋利事项,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而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所送烟酒的,应以2013年1月为时间节点,定性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或者违反廉洁纪律。
若收受烟酒的同时,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了利益或承诺谋取利益,则应认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构成受贿行为,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则构成受贿犯罪。
三、收受烟酒等物品的价值认定。
对此,应区别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第一、收受的烟酒实物尚未灭失。
对烟酒实物尚未灭失的,需要对烟酒的真假和收受时的价值同时进行鉴定,在确定真假的情况下以价格认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意见认定其价值。
此时如保有相关烟酒的购买发票、支付凭证,在鉴定为非伪劣品的情况下,也可以实际购买发票和支付凭证显示的价格认定其价值。
第二、收受烟酒提货券、烟票。
烟酒提货券、烟票本身不存在真假的问题,应以烟酒提货券、烟票相关面值作为认定价值的依据,同时要调取相关店家关于烟酒提货券、烟票面值与实际价值是否等值或存在一定差额的证据材料,如相关抵扣记录、结算凭证等,在实际购买价格低于面值载明价值时,则应以实际购买价格认定其价值。
违规吃喝送礼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违规吃喝送礼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在工作单位,违规吃喝送礼是一种严重的不良行为,不仅违反了组织纪律,也容易引起不良的后果。
在我所在的单位,也出现了一些违规吃喝送礼的情况,这使得我们深感警示,也更加意识到了违规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在这次事件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不仅要自我警惕,还要努力引导和监督他人,共同维护单位的风清气正。
首先,违规吃喝送礼的现象存在于我单位的各个部门和层级。
有些领导干部平时公私不分,常常接受他人的礼物或者宴请,甚至主动索要礼物。
有些下属则主动送礼给领导或同事,以求得到一些好处或关照。
这些行为都是违反了组织的规定,破坏了单位的风气和形象。
违规吃喝送礼不仅会让人产生贪念和私欲,还容易滋生腐败和贪污,给单位带来隐患和危害。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这种不良倾向,加强自我约束,坚决不做违规吃喝送礼的行为。
其次,违规吃喝送礼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不容忽视。
违规吃喝送礼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带来负面影响。
领导干部接受他人的礼物或宴请,可能会造成失职渎职,引发不正当的关系和矛盾。
下属送礼给领导或同事,可能会导致心存不平,心生不满,甚至产生敌意和对立。
这些负面影响会损害单位的团结和稳定,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送礼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思维,做到心中有数,远离违规。
再次,违规吃喝送礼需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
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定,明确违规吃喝送礼的性质和后果,划定清晰的红线和底线,做到有法必依,有规必管。
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规定,做到廉洁从政,清正廉洁,坚决不做违规吃喝送礼的行为。
下属也要自觉遵守规定,不做违规吃喝送礼的事情,维护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监督部门要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督管理,及时查处问题,坚决制止违规行为,保持单位的风清气正。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违规吃喝送礼的现象,维护单位的正常秩序和稳定。
最后,对于违规吃喝送礼的教育和警示工作也需要加强。
严禁违规收受礼品
严禁违规收受礼品违反诚信原则,有悖公正正经,甚至涉嫌贪污腐败的问题在社会中时有发生。
为了维护公正和廉洁环境,许多机构和组织都出台了严禁违规收受礼品的规定。
本文将从礼品的定义、违规收受礼品的危害性以及防止违规收受礼品等方面进行探讨。
礼品是为了表示敬意、感谢和祝贺而赠送的物品。
在商业活动及社交场合,礼品交换是常见的文化习俗,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友谊。
然而,在公共行政领域、企事业单位中,违规收受礼品却有严重的潜在风险。
首先,违规收受礼品可能导致不公正的决策。
当公职人员或企事业单位员工接受礼品时,可能会影响其客观、公正的判断。
例如,某政府官员收受了某公司的昂贵礼品后,可能在采购过程中给予该公司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导致其他公司无法获得公正的机会。
其次,违规收受礼品可能损害组织声誉。
如果公职人员或员工被发现接受了违规礼品,会给组织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对组织的廉洁性产生怀疑,并质疑该组织的道德价值观。
长期以往,这可能会损害组织的形象和声誉,甚至影响其业务运营。
那么,如何防止违规收受礼品呢?一方面,机构和组织应当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并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
规章制度应明确界定什么属于违规礼品,以及违规收受礼品的处罚措施。
比如,可以明确规定员工不得接受超过一定价值的礼品。
宣传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宣传材料等方式让员工了解违规收受礼品的危害性和后果,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
另一方面,机构和组织应加强监督和检查。
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组织内部的违规问题进行监督和调查。
这样可以发现并及时处理违规收受礼品的情况,做到真正的惩罚和警示。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外界赠送礼品的监管。
当公职人员或员工收到礼品时,应明确报告给上级或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
例如,可以建立礼品登记制度,要求公职人员或员工详细记录接收礼品的情况,并报告给组织内部的监察机构。
总之,严禁违规收受礼品是维护公正和廉洁的重要举措。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实践心得5篇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实践心得5篇#339387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心得3当春风再一次吹绿大地的时候,我们行又一次迎来了合规文化教育活动。
毛集支行全体员工在我行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认真地学习了这次的“合规警示教育”短片。
在《贞观政要》一文中曾提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这里是以案例为例,可以提高我们的合规操作意识、监督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我毛集支行员工平时在工作中实际情况,对合规操作意识、监督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作为一个金融单位的职工应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上讲求法律和道德,如果路走得不对就会犯错误,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不讲品德,就难于为人民服务,就谈不上自己的事业,也就失去了人存在这个社会的价值。
综观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一、合规操作意识薄弱: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总是觉得有的规章制度在束缚着我们业务的办理,在制约着我们的业务发展。
细细想来,其实不然,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产物,而是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实际工作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只有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我们才有保护自已的权益和维护广大客户的权益能力。
二、监督防范意识薄弱:此案还体现出权力制约流于形式造成班子成员相互勾结、私自操作、集体犯罪使权力制约失去了监督制约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核每张票据,监督授权业务的合法合规,严格执行业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作业等等,做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碍于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背离规章制度而不顾。
坚持至始至终地按规章办事。
如此以来,我们的制度才得于实施,我们的资金安全才有保障。
三、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俗话说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留心那些细微的风险信号,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风平浪静而放松戒备,更不能对任何一个小问题而放松警惕。
禁止违规收受礼品规章制度
禁止违规收受礼品规章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公务人员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礼尚往来的风俗也愈加重视。
然而,不合理的礼品赠送行为却日益频繁,给公共利益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规范礼品赠送行为,维护公务人员及企业员工的形象,确保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各个部门纷纷出台了相应的禁止违规收受礼品规章制度。
一、制度背景与意义礼品赠送行为的增加使许多人面临道义、职业和法律等多重选择。
一方面,礼品作为沟通人际关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过度赠送礼品可能导致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等不正之风。
因此,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明确公务人员与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禁止违规收受礼品制度的出台变得必要。
禁止违规收受礼品规章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该制度帮助明确了法律法规对礼品赠送行为的规定,让公职人员及企业员工了解何谓违规收受礼品行为。
其次,该制度有利于加强公务人员与企业员工的自律意识,规范其行为,防范腐败现象。
最重要的是,该制度从根源上遏制了不正之风,维护了社会公信力和公正形象。
二、禁止违规收受礼品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一)明确礼品的定义及标准禁止违规收受礼品规章制度中首先明确了礼品的定义及其标准。
礼品是指公务人员或企业员工通过各种形式赠送给他人的财物,包括实物礼品、消费券、礼金等。
禁止违规收受礼品的标准通常是以金额为依据,规定了收受礼品的金额上限。
同时,规章制度还对礼品的种类进行了具体的限定,例如限制接受高档酒水、高价值商品等。
(二)禁止违规收受礼品的行为范围禁止违规收受礼品规章制度中对于禁止收受礼品的行为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般来说,该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务人员及企业员工,并包含了公职人员的亲属、其他合作单位及个人向公务人员及企业员工赠送礼品的情况。
这样的规定使得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三)禁止违规收受礼品的处罚措施禁止违规收受礼品规章制度通常也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违反礼品赠送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正式警告、行政处罚以及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等。
收受他人礼品礼金检讨
收受他人礼品礼金检讨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我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考验和诱惑。
在此,我对我曾经收受他人礼品礼金的行为进行检讨,以此来警醒自己,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
我要承认,曾经收受他人礼品礼金是我个人的错误行为。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性,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我没有能够及时警惕自己,对他人的礼品和礼金进行了接受。
这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我意识到,收受他人礼品礼金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严重触犯了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纪国法。
在我收受礼品礼金的过程中,我没有能够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和退赠,没有能够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这种行为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也给我身边的同事和亲友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我要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的损失。
收受他人礼品礼金不仅会破坏公平公正的环境,也会影响到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应该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时刻保持廉洁自律的品质,但由于我个人的错误行为,我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支持和推动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我要郑重承诺,今后我会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品质。
我会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自己抵御诱惑和诱惑的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工作中,我会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时刻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我会主动上报和退赠他人的礼品礼金,严格自律,树立良好的形象。
收受他人礼品礼金是我个人的错误行为,我深感愧疚和内疚。
在此,我郑重向党组织和广大同事、亲友道歉,同时也向全社会公开检讨。
我将以此为鉴,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争取早日改正错误,重新做一个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任的公职人员。
违规收受礼品整治总结汇报
违规收受礼品整治总结汇报违规收受礼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给公务人员形象和政府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公正廉洁的行政环境。
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整治违规收受礼品行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学习培训班等方式,加强了对干部职工违规收受礼品的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违规收受礼品的危害性,提高了收受礼品问题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二、制定规章制度我们制定了《单位工作人员收受礼品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单位工作人员在礼品收受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了礼品的申报、处置和管理程序。
同时,还加强了对违规收受礼品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了违规收受礼品的违法成本。
三、建立监督机制我们建立了礼品收受的监督机制,设立了专门的监察小组,负责对单位工作人员的礼品收受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报告和处理违规收受行为。
此外,还完善了监督渠道,鼓励公众举报违规收受礼品行为,加强了对礼品收受行为的监督力度。
四、加强个人教育针对存在收受礼品问题的干部职工,我们采取了个别谈话、纪律处分等方式,通过教育引导,加强了个人的自我约束和反思,帮助他们认识到违规收受礼品的严重后果,并纠正了其不良行为。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加强了党组织对干部职工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更加注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策略落实,严肃党纪党规,以身作则,坚决保持自己的廉洁自律。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收受礼品的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干部职工对违规收受礼品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整治违规收受礼品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引起了公众的重视,有效地提升了政府形象和公务人员的形象。
然而,也要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部分干部职工对礼品收受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入,需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深入教育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外公职人员收受礼品制度的启示雷玉琼唐红李2012-11-07 21:50:08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1期[摘要]境外较廉洁国家或地区都针对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的问题制定了制度,有效规避了公职人员的违规收礼行为。
境外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立法禁止公职人员违规收礼、严格设定公职人员收礼的价值额度、妥当处置既收礼品、严厉惩处违规收礼行为、多渠道监督违规收礼行为。
结合我国公职人员收受礼品问题及有关制度的现状,我国公职人员收受礼品制度设计可朝以下方向完善:立法禁止公职人员违规收礼、严格规定可收受的礼品、规范既收礼品处置方式、严惩公务员违规收礼行为、完善对公务员违规收礼行为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收受礼品制度;境外;立法;处置;监督[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视野下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法律问题研究”(11BFX135)的中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雷玉琼,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学博士;唐红李,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公职人员违规收受礼品的现象并不常见,礼品大多限于传统文化中亲友之间的“礼尚往来”。
随着国门的打开和新旧体制的转轨,公职人员违规收受礼品问题滋生。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违规收礼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危害性的社会问题。
为了规范公职人员的收礼行为,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不少的法规政策, 但收效不明显。
借鉴境外较廉洁国家或地区预防、遏制和治理公职人员违法违规收受礼品行为的有益做法,可以提高我国公职人员收礼行为规范工作的有效性,降低治理成本。
一、公职人员收受礼品问题的界定(一)公职人员违规收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针对各国各地区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现象制定了《官员礼物通用法律(Gifts for Officials--Generic Law)》,指出要用“道德标准”和“市场价值标准”来界定收受礼品行为是否合法。
“道德标准”即公职人员收受礼品行为的检测需要经过四项公共道德标准,真诚(genuine)、独立(independent)、自由(free)、透明(transparent),不符合以上标准的收礼行为必须禁止。
“市场价值标准”即需要对礼品的市场价值进行评定,若其市场价值超过规定标准,无论礼品的性质是否符合四项道德标准,相应的收受礼品行为都属于违规收礼。
其中“礼品”的内涵是指任何形式的价值很大的礼品,无论是消费形式还是其他形式,例如摆设品、手表、钟表、图书、家具、雕像、艺术品、珠宝、固定资产、服装、葡萄酒/白酒、贵重金属或石头,还包括娱乐、款待、旅游或其他形式的有很大利益价值的礼品。
我国《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中的第二条清晰地界定了违规收受礼品行为,“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即在“国内交往”的大范围之内而非仅“国内公务活动”,规定了收受礼品的原则——无论是公务活动还是非公务活动,只要有可能与公正执行公务相冲突的礼品,必须禁止收受。
《规定》还指出“收受的其他礼品,价值不大的以外,均需登记”,即不会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其他礼品,超过一定金额限制就必须登记,且按规定须上交的礼品一律上交。
综合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公职人员违规收礼行为可以界定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或有损公共道德的礼品馈赠,即可能与公职相关联、与公正履行公职相冲突、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与社会公共伦理相违背的礼品馈赠;二是指收受不会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与履行公职没有冲突的、甚至与公职没有任何关系的“其他礼品”,但礼品价值超过一定标准。
参观或访问与自己没有工作关系的单位时所收到的礼品、大型活动中人人都有的纪念品、公职人员因为做好人好事收到的当事人所送礼品以及根本不知道送礼者是谁等的礼品都属“其他礼品”。
简而言之,凡是存在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和有损公共道德的礼品,一律不得收受;除此之外,“其他礼品”的价值不得超过某一规定标准。
违规收受礼品最为严重的情况之一是违规收受礼品后“隐匿不缴”。
在中国,隐匿不缴行为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灰色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一种特殊的而且极为严重的收受礼品问题。
[2]对此,我国刑法第394条严格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论处。
”(二)违规收礼与接受正常馈赠、收受贿赂的区别1.违规收礼区别于接受正常馈赠违规收礼与接受正常馈赠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
与违规收礼不相同,正常馈赠一般是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的社交礼仪,是人之常情。
违规收礼与接受正常馈赠主要有以下不同:一是动机和目的不同,正常馈赠属于人情往来,用于表达情意和巩固关系;违规收礼则一般包含有利害关系。
二是送礼的方式和性质不同,正常馈赠是送礼者以公开的方式合理地表达心意;违规收礼则经常以隐藏保密的方式进行利益交换。
三是礼品价值的不同,正常馈赠多为“礼轻情意重”,违规收受的礼品则往往价值较大。
2.违规收礼区别于收受贿赂违规收礼与收受贿赂二者之间既有着一定的联系,也有本质上的区别。
违规收礼后若未能及时上交,且违规收礼者利用职务之便确为送礼人谋利,违规收礼则构成一种受贿行为。
此外,二者的处置方法不同,违规收礼通常会遭受批评、停职等惩处,而收受贿赂往往得追求刑事责任。
二、境外规避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的措施(一)立法禁止公职人员违规收礼境外比较廉洁的国家或地区都颁布了正式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公职人员的收受礼品行为。
例如,韩国颁布了《公职人员伦理法》和《公职人员保持廉洁的行为准则》,明确规定“政府官员不得接受财务、房地产、礼物或娱乐”。
美国颁布了《政府道德法》和《美国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政府公职人员“基本禁止接受外来的礼品”:政府雇员不应利用其职位或从禁止送礼处索要或者接受赠与的礼品。
英国在《公务员法典》中明令禁止“接受可能影响廉洁和判断力的礼品、服务或其他好处”。
(二)严格设定公职人员收礼的价值额度境外比较廉洁的国家或地区对公职人员收受礼品金额的规定十分细致,既有对一次性收礼金额的限制,也有对年度收礼价值总额的限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透明国际评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芬兰。
芬兰是经济发达的北欧国家,廉洁自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为了避免违规收礼行为的发生,芬兰公务员入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有经验的公务员请教收礼的底线在哪里。
他们明确划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对待工作时保持廉洁自律,而请客送礼主要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不会对他们执行公务造成影响,这就是芬兰公务员队伍里流行的AB制,即在工作中扮演A角,在生活中扮演B角,互不混淆。
(三)妥当处置既收礼品境外各国各地区对既收礼品的处置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将礼品退还给送礼人,如美国政府规定公职人员已经收受的礼品是实物,雇员可归还原物。
二是官员自己花钱买下超出限额之外的礼品,政府官员在国内外交往活动中收受的礼品若超过规定价值限额,本应上交归为国家财产,如果官员希望私人收藏并且得到允许,则需要自己掏钱买下。
如芬兰、新加坡、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既收礼品的市场价值超过规定金额,超过部分官员可以花钱购买。
三是将礼品捐献给慈善组织或者销毁,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易腐坏的礼品。
如《美国行政部门雇员道德准则》规定,“经过批准可将易腐坏的礼品转赠慈善组织或者销毁,或者由办公室人员共享”。
(四)严厉惩处违规收礼行为在能够创造“廉政奇迹”的国家或地区,官员能够廉洁自律不违规收受礼品,根本原因在于违规收受礼品的后果十分严重,可能会被停职、开除、监禁。
芬兰、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对违规收礼者的惩处措施十分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芬兰作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其公职人员的“腐败成本”是相当高的。
对其公务员来说,收礼和吃请绝对是“天大的事”,违规收受金钱、珠宝、特殊贷款、免费旅行等礼品都可以被视同受贿,不仅立即免职,同时视情节轻重处以一般性罚款到4年监禁的处罚,并且终身不得担任公职。
美国官员如果违反了规定,原则上轻者申戒、重者可能丢饭碗,再重者触犯法律可判处15年以下监禁。
新加坡是“高薪养廉”的典型国家,虽然公务员待遇丰厚,但对违规收受礼品行为的官员毫无留情。
新加坡法律明文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礼品馈赠和饮宴邀请等,一经查出,以贪污论处。
官员一旦因为违规收礼被认定违法贪污,每月薪金的40%累计起来的所有公积金将被没收,官员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五)多渠道监督违规收礼行为独立机构监督是政府设立独立监督机构,对公职人员违规收礼行为进行监督。
独立监督机构直属于最高领导层,具有权威性,并且不受任何其他权力或利益的控制,处于超然中立状态,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及时性。
如香港的“廉政公署”、新加坡的“贪污调查局”等机构行政与执法合一,毫无畏惧高官大官,在清楚事实的基础上,直接对公职人员的收受礼品行为进行监督。
被称为“第四权力”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促使公职人员按照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规范自身言行的一种社会行为。
在针对公职人员收礼问题的监督体系中,境外的舆论监督结合民众投诉与举报,形成了最广泛的监督力量,对规范公职人员收礼行为的作用十分突显。
在香港,群众的实名举报率已由30%上升到60%,[3]可见全民监督的范围之广、作用之大。
三、境外公职人员收受礼品制度的借鉴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我国需要吸取境外各国各地区的经验,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规避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的制度。
(一)制定颁布《防止利益冲突法》《公职人员道德准则》我国目前对公职人员受礼行为的约束, 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行政规定。
行政规定对于公职人员违规收礼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规避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它们很难在社会广阔领域里及时有效地约束公职人员的违规收礼行为。
通过借鉴境外的经验,我国需要尽快制定和颁布相应的法律,从根本上禁止公职人员违规收礼,并且用立法和严格执法来引导社会风气向廉洁方向发展1.颁布《防止利益冲突法》,禁止公职人员收受礼品收受礼品制度属于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立法时应当属于防止利益冲突法律的内容。
制定颁布《防止利益冲突法》,除去规定的例外情形,基本禁止公职人员收受礼品。
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提供合法途径让民众参与立法讨论、监督,要避免立法“在狭窄的组织范围内”讨论[4]。
其次,立法应尽可能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应明确规定“基本禁止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礼品的含义”“礼品的处理”“例外情况”等详细内容。
2.制定《公职人员道德准则》,加强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加强廉政立法,特别是制定和健全国家公职人员道德法,是境外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国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面对收受礼品问题的时候,公职人员具有守护道德底线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