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设计方案
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书
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书一、前言在学校教育中,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法制意识的强化和培养也越来越重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时期,需要贯穿于各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制意识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介绍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二、教育目标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是贯穿于各学科的法制教育,在学生自然而然的学习过程中,融入法制知识和法制思维,唤醒学生对法制的认知和兴趣。
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2.促进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关注法律规定,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用法制眼光看待人生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热爱祖国、爱护社会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学内容具体如下:一年级语文1.认识宪法、法律和规则,通过朗读儿童版《宪法》和《法律知识小百科》学习基本的法制知识。
2.在课文中选取有关法制故事,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培养学生守法、爱国和遵纪守法的习惯。
生活与科技1.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法律法规。
2.学习日常行为中的法制常识,如正确用电、消防安全等。
二年级数学1.学习并应用问题解决中的法制知识,如借和还、分别公平等。
2.学习数学的规则和套路,并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深化学生的法制思想。
社会与生活1.学习尊重法律、爱护公共财物、关注环境保护等法制知识和观念。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年级美术1.用手工绘画、剪纸、贴画等进行法制教育。
2.呈现日常生活中守法、遵纪守法的场景,让学生从视觉中感悟法制的力量。
品德与社会1.学习职业的法律规定,了解从事某些职业的合法要求。
2.以领悟生活中的法制教育为主要目标,涉及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伟大改革开放、社会治安、家庭伦理道德和人的健康等。
四年级科学1.学习物质的性质、变化、转化等,与环保和法制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树立环保和法制意识。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设计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案背景介绍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和目的,解释为什么在学科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2 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的法制教育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宪法教育2.1 宪法基本概念介绍宪法的定义、性质、作用和内容,使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2 宪法教育内容详细讲解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强调学生应遵守宪法规定,维护国家法制秩序。
第三章:权利与义务教育3.1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讲解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区别和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3.2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内容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强调学生应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四章:法律意识培养4.1 法律意识的概念解释法律意识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了解法律意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2 法律意识的培养方法介绍如何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法律教育。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讨论5.1 案例分析的意义讲解案例分析对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5.2 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方法介绍案例分析与讨论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六章:法律规范与行为准则6.1 法律规范的基本概念介绍法律规范的定义、种类和特点,使学生理解法律规范对社会行为的规范作用。
6.2 行为准则与法律规范的关系讲解个人行为准则与法律规范的联系和区别,强调学生应遵守法律规范,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第七章:法律程序与诉讼权利7.1 法律程序的基本概念解释法律程序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了解法律程序在保障公民权益中的重要性。
7.2 诉讼权利与法律程序详细讲解公民的诉讼权利和法律程序,指导学生如何在法律程序中行使自己的权利。
第八章:预防犯罪与自我保护8.1 预防犯罪的重要性讲解预防犯罪的意义和措施,使学生认识到预防犯罪对社会的必要性。
8.2 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在面对违法行为时保护自己的权益。
2023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模板
2023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模板引言:在当今社会,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信息技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一代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制意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因此,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之成为学生学科学习的一部分,将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正义意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
一、制定法制教育渗透目标1.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 培养学生的合法行为和遵纪守法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
4. 增强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打造法制课程的重要性1. 法制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2. 法制课程可以把法律知识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法制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法制教育渗透的具体措施1. 教师自身的法制素养提高- 教师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提高自己的法制素养。
- 教师要关注和学习相关法律案例和典型案例,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 教师要通过参加法律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 教师要加强法律宣传和普及工作,组织学生参观法庭、法治教育基地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2. 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内容设置-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原则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
- 在学科教学中设置案例分析、讨论等环节,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和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法律事件,通过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组织法制教育相关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法制知识竞赛、展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
- 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公安局、法治教育基地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实施方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实施方案在当前社会中,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当中,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需要依托学科教学内容,将法律法规与学科知识相结合。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的法律问题,并在学科教学中适当地融入一些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和理解法律法规。
其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实施。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可以结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法制教育的魅力。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让学生通过线上学习来获取更多的法律知识。
另外,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尊重法律、遵纪守法,让他们意识到法律是保障社会和个人权益的重要工具,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最后,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
学校可以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成立法制宣传小组,组织法制知识竞赛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感受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方案需要依托学科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够有效地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
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法律素养,培养合格的法治公民。
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学校可以邀请法律专家或律师到校进行法制讲座,让学生和教师直接听取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可以建立法制教育课程,设置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相关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校系统地学习法制知识。
在实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例如,可以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或当事人,并通过模拟审判案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法律实践,增强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实施方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实施方案一、引言法制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则是在学科教育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教育模式。
本方案旨在探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精神。
二、目标和理念1. 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
2. 理念:2.1 基于法治教育的全面实施,将法制教育渗透于学科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2.2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科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3 引导学生依法行为,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形成诚实守信、敬法守纪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实施路径1. 教材与课程设计:1.1 在学科教材中融入法制教育内容,增加相关法律案例和法规知识。
1.2 设计开设法制教育的专题课程或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度。
2. 教学方法与活动:2.1 开展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和分析真实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2.2 组织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法律意识。
2.3 进行实地考察或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3. 评价与考核:3.1 设计合理的考核方式,如开展小组或个人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形式。
3.2 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法制素养进行评价。
3.3 引入自评与互评机制,促进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四、实施措施1. 建立法制教育工作小组,负责法制教育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法制教育的实施能力。
3. 结合学科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如法制知识竞赛、法律角色扮演等。
4. 与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对接,引进社会专业法律人士参与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5.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学校与家庭共同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合作机制。
五、评估和反馈1. 定期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并进行总结和改进。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方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方案引言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中,法制教育成为了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学科渗透成为一种有效的法制教育方式。
本文将介绍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背景和目标,以及实施该方案的方法和步骤。
一、背景法律意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的和谐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许多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缺乏法律素养。
为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运而生。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是指将法制知识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获得法制教育。
二、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通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通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法治观念和行为习惯。
三、实施方法1. 教材设计。
教育部门可以制定特定的教材或者教学大纲,将法制知识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与法律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法律背后的道德和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法律案例分析和数学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师培训。
为了能够有效地实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教师需要了解法制知识,同时掌握如何将法制知识与学科内容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
3. 学生参与。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了解和分析与学科相关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教育方案。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制定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具体方案,包括教材选取、教学方法等。
2. 教师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班或者研讨会,提升教师的法制知识和教学能力。
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书(通用3篇)
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书(通用3篇)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书篇1为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根据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黔教法发[20xx]152号)和州、省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法制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因此,学校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成立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四清副组长:杨雪峰成员:刘远俊、唐素清、陈际义、方秋、刘文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务处,有杨雪峰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有:杨俊、刘远俊、唐素清、陈际义、方秋、刘文华二、实施步骤:第一阶段:校本培训20xx年10月下旬,学校组织教师全员培训。
第二阶段:自学与上网学习,20xx年10月底11月初,教师通过网上下载学习资料,网上互动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及配套的《教师法制常识》进行学习,掌握学科渗透法制的相关知识与具体操作。
第三阶段:课堂教学渗透,20xx年9月1日以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开始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教研组通过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方法把法制教育知识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第四阶段:检查评比、总结。
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导处、教研组、各教师落实这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对此项工作进行总结。
三、实施方法1、教导处、教研组、科任教师在每一学期的学科教学计划中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的相关安排和具体要求。
2、各学科教师中要有渗透法制知识的内容,特别是渗透点必须有法制知识的渗透内容。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推荐3篇)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推荐3篇)1.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第1篇现今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不仅是当前普法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建设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尺。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就是要抓住校园这个主阵地,把法制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去。
语文教学在法制教育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凭借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文本教学、口语教学、作文教学和专题教学等途径对青少年学生适时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
根据我校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特制定本计划。
一、在文本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最熟悉的文字材料,也是文本教学的重要环节。
适时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法制因素,可以直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类似的如《中国石拱桥》(可以渗透文物保护的法律知识)等文章。
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要深刻挖掘法制教育内容,又要巧妙设计渗透。
不可生硬说教。
力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法制教育。
课外的文本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一些有品味,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书籍”。
可见,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生学习语文离不开课外阅读。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含有法律知识的阅读文本。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在口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口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思考,深化对某一现象或者某一件事情的认识。
通过这一种教学活动,让他们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
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去选材,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第一章:走进法制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
3. 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教学内容:1. 法制教育的定义和作用。
2.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 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为什么需要法制教育。
2. 讲解法制教育的定义和作用。
3. 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 讨论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
作业:1. 总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2. 列出自己应遵守的法律规定。
第二章:宪法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内容:1.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学生应如何维护宪法。
教学活动:1. 讲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 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讨论学生应如何维护宪法。
作业:1. 描述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 列出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写一篇关于如何维护宪法的文章。
第三章:刑法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和警惕。
3. 引导学生了解刑法的基本规定。
教学内容:1. 犯罪与刑罚的概念和关系。
2. 刑法的基本规定。
3. 学生应如何预防犯罪。
教学活动:1. 讲解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2. 介绍刑法的基本规定。
3. 讨论学生应如何预防犯罪。
作业:1. 解释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2. 列出刑法的基本规定。
3. 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犯罪的文章。
第四章:权利与义务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教学内容:1.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2. 尊重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3. 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2. 讨论尊重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3. 讨论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通用5篇)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通用5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喜爱社会主义,继承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充分说明了法制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确定也必需重视法制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法制教育呢?一、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领作用。
法制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老师自身的形象和老师体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老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老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预备,采取了敏捷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开心,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指导思想: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供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把握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洁的推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坚韧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究的新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四、浸透法制教育的学问点:第二十二章第22.3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四章第24.1.2节——垂直于弦的直径《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四章第24.1节——习题综合运用——第89页练习14题《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五章第25.3节——用频率估量概率《广告法》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专心备课。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11篇)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11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参加活动中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在家庭环境中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根据已有经验,在木偶表演中,发现他人活动的危险,并积极为他们提出安全建议。
活动准备:1、事先与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幼儿家长联系2、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带幼儿参加真实的家庭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想去吗?2、幼儿观察客厅,了解在客厅的安全注意点。
(1)观察客厅,熟悉客厅中的摆放。
教师:我们先来到他们家的客厅,发现客厅中存在的危险。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发现客厅存在的危险。
①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小弟弟和小妹妹在干什么?②教师才做玩偶表演:小女孩被小椅子绊倒,小男孩的脚踢到电视柜下面的尖角上。
③教师:小妹妹被绊倒疼不疼呀?怎样走路才不会被绊倒呢?小弟弟的脚踢到了哪里?他的脚会感觉怎么样?3、引导幼儿观察餐厅,知道在餐厅中的安全注意点。
(1)引导幼儿观察餐厅,了解餐厅中的物品摆放(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餐厅中存在的危险。
4、引导幼儿观察卧室,知道在卧室中的安全注意点。
(1)引导幼儿观察卧室,了解卧室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卧室中存在的危险。
5、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去做客,发现了小弟弟和小妹妹的危险,我们还帮助了他们。
那我们在家的时候呀注意些什么呢?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盗窃的含义和特点。
2、掌握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提高预防和应对能力。
重难点:1、掌握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
2、提高预防和应对能力。
教学过程:1、了解盗窃的含义和特点。
2、交流汇报,归纳板书:含义:非法占有、秘密窃取国家、集体或他人财物的行为。
特点:一般不使用暴力,具有隐蔽性过渡语:提防和惩治盗窃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和法制力量外,更主要的是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盗意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盗窃呢?3、小组交流讨论:预防盗窃的方法有哪些?4、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它成员可以补充。
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引言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公民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维权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育目标1.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
通过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法治社会的构建和维护过程,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2.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维权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对于法律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和方法。
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对权益的保护和维权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
通过学科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讨论和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公平正义原则,从而增强对个人行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教育内容1.学科教学中的法律案例分析。
将一些与学科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分析这些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对应用的重要性和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同时,引导学生从事实和法律规定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
2.学科教学中的法律原理和规则解读。
在学科教学中,对一些与学科内容相关的法律原理和规则进行解读,通过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加强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3.学科教学中的法律意识培养。
在学科教学中,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公平正义原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三、教育策略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辩论等,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能力。
2.实践教育的开展。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法律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参观法院、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法律的力量,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
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模板
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模板渗透法制教育计划模板(2024年)1. 目标设定-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合法合规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2. 教学内容安排(1)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国家宪法和法律体系介绍-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社会治安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民事法律法规- 刑事法律法规- 劳动法律法规- 涉外法律法规(2) 法律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解读:重大法律案件的经过和背后的法律规定- 案例分析:学生讨论案例并就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3) 法律实践活动- 参观法院、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了解法律实践的过程和原则- 观摩庭审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实践的现场氛围- 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参与案件审理(4) 法律伦理教育- 探讨法律与伦理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通过法律伦理教育,并结合案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明确社会责任感与法律规定的关联3. 教学方法选择-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法律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法律体系- 互动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互动- 观摩实践:通过参观法院、观摩庭审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实践- 模拟实践: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真实参与案件审理和辩论4. 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法律案例的解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课堂参与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学习态度- 实践活动评价:通过观摩、模拟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表现5. 教学资源支持- 法律案例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的法律案例,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参观机构资源:与法院、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合作,提供参观和观摩实践的机会- 模拟法庭资源:准备模拟法庭的场地和相关设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参考教材资料:选用经典的法律教材和案例分析资料,辅助教学和学习6. 教学计划执行-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安排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和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机构和进行实践活动- 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和参与课堂讨论- 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模板,可以有效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研方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研方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意识,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把法制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基础概念:例如法律、法规、法律机构等。
(2)法律法规的分类和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3)法律常识:例如交通法规、消防法规等,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常识。
(4)法制宣传:通过观看相关法制宣传片、参观法院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5)法律辩论: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了解法律法规的内容和作用。
(2)小组探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角色扮演法: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力量和作用,增强他们对法律的认同感。
(4)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思想、观点和经验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阶段:(1)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2.知识讲解和探究阶段:(1)讲解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选择一个具体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3.体验和实践阶段:(1)观看相关的法制宣传片,增加学生对法制教育的了解和认识。
(2)参观法院等法律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力量和作用。
(3)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辩论,提高他们的辩论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
4.总结与评价阶段:(1)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通过小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范本
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范本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计划在2024年的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通过融入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律素养和法治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需要。
下面是我们对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计划范本。
一、法制教育内容1. 基础法律知识教育: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刑法、民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在各个学科中融入法律知识,使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初步了解。
2. 实际案例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结合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可以是社会热点事件,也可以是学科领域内的相关问题。
3. 法治文化融入:通过文学、艺术、电影等方式,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向学生介绍经典的法律故事,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和法治精神,使其感受法治的魅力。
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法治实践,增强法律意识。
二、法制教育方法1. 融入课堂教学:将法制教育内容融入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知识进行讲解和讨论。
例如,在历史课上讲解宪法的起源和制定过程,在语文课上解读与法律相关的文学作品,在数学课上讨论与法律有关的统计数据等。
2. 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建立法制教育资源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源,包括法律案例、相关法律文献、多媒体教学素材等,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深入了解法律知识。
3. 融入评价与考核:在学科评价与考核中加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4. 建立法治文化学习环境:在学校中建立法治文化学习环境,例如设立法治角、法治图书馆等,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场所,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讨论法律知识与问题。
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精编
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精编1. 引言在当今社会,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制素养的提高对于每个个体都至关重要。
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
因此,2024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的制定,旨在通过学科教育的全面覆盖,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素养和法律素养,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公正正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建设的合格公民。
2. 教学目标通过渗透法制教育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在法制意识、法制素养和法律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以下目标:2.1 法制意识使学生树立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普遍适用性,以及法律规范与自身行为的关系。
2.2 法制素养通过学科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律制度的认识,以及法律运作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增强法律逻辑思维的能力。
2.3 法律素养培养学生在法律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包括法律文书的书写能力、法律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以及法律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3. 教学内容3.1 学科教学与法律知识的融合法律知识与各学科内容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了解与其相关的法律知识,如科学实验安全管理法律知识、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等。
3.2 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在教学中渗透法治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作用。
3.3 经典案例教学通过经典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实际问题中的法律纠纷和解决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和冲突。
3.4 课外法制教育活动在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日等,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
4. 教学方法4.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情境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增强法律素养和法律逻辑思维能力。
2023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范本
2023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范本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具有法制观念和法治精神的公民,我们提出了2023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计划。
通过将法制教育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以实现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落地。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1)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和行为;(3)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公民意识。
2. 任务:(1)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嵌入法制教育内容;(2)提供系统的法制课程和教学材料;(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制教育水平。
三、计划内容1. 制定法制教育课程与教学材料(1)挖掘各学科中与法律有关的内容,制定与学科紧密结合的法制教育课程;(2)编写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法制教育材料,包含案例分析、讨论题和练习题等。
2. 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于学科教学中(1)鼓励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法律知识与学科知识相结合;(2)通过整合学科教学资源,开展跨学科的法制教育项目,如法律写作、模拟法庭等。
3. 组织学生参与法制教育活动(1)举办法制教育主题讲座或研讨会,邀请专业法学教师或法律专家进行分享与交流;(2)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调解机构等法律实践场所,增加学生对法律实践的了解。
4.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法制教育水平(1)组织开展法制教育专题研讨会,提供法律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2)鼓励教师参加法学专业的继续教育,提高法学素养。
四、评估与调整1. 设立定期评估机制,对法制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2. 邀请专家对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内容进行评价和指导;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法制教育计划。
五、资源保障1. 加大对法制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2. 调动社会资源,与法学院校、法律机关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法制教育的开展;3. 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持,为法制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贵阳五中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贵阳五中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治思维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贵阳五中制定了本方案,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全面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本方案的目标是:1.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
2.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使其具备遵纪守法、守法意识强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自我约束和辨别非法行为的能力。
二、方案内容1.教育主题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程中,使学生在不同学科中接触法律法规的知识,加深对法制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设置在各学科课程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融入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
例如,在历史课程中,介绍法律的历史演变和重要法律事件;在语文课程中,分析法律文本,并进行法律文书写作训练等。
3.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法制教育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制教育能力。
通过培训,教师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程中。
4.学科教材开发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学科教材版本,将法制教育内容与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
学科教材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案例分析、思辨题目等,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考试评估将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各学科的考试评估范围,鼓励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解决问题。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案例分析、主观题和客观题,要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法律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6.启发性教育通过开展启发性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活动、法律讲座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制教育的魅力。
三、实施计划1.制定法制教育的学科教材版本,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时间:起始至2024年底。
2.组织法制教育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能力。
时间: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
3.定期评估法制教育工作的成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内容和实施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织金县第一小学课题研究组一、课题研究背景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必须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江泽民同志强调,“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在学校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人类文明的需要。
省教育厅认真汲取瓮安“6·28”事件教训,高度重视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从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出发,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的精神,组织开展了“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我校从2011年8月下旬参加了县级培训后就启动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以此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在小学法制教育中形成学科渗透,它的教育优势是法制教育其它途经无可比拟的。
在目前客观存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
实施小学法制教育同样不可能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是进行小学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经,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研究目标:1.课题通过"渗透",将法制教育的内容、知识点乃至法律意识、法律素养,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潜移默化式地有机结合于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最终对师生共同提高法制观念起到积极影响。
2.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要转变当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导向,变单纯的守法教育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把引导和强化中小学生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认同,作为重中之重,进而塑造公民积极的守法精神。
3.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的法律素养的状况,发现现成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对策。
小学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课,有以综合主题形式为主的法制教育活动,如主题班队会,红领巾法制知识广播,也有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整合型法制教育。
然而实施渠道纵然有许多条,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则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有必要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
四、渗透法制教育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和各学科教学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作为研究项目之一。
2.有机性原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
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凭借学科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用“赡”组词,一生回答“赡养”,此时老师加以了表扬,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
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情感性原则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
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
如:教学语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鸟》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或有趣、或可爱、或美丽、或富有灵性。
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
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丽。
教师把这些在以往的授课时一般都不讲的保护环境知识讲给学生听,既提高了阅读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两者的结合并不显得牵强。
4.导向性原则:先进的教学理论导向,新课程理念导向,操作模式导向,课题研究目标导向,真正认识理解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5.可操作性原则:探索出教学模式,便于教师尝试,让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修正、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
五、研究价值1、从理论上探索学校普法教育的新思路;2、从方法上探索学校普法教育的新途径;3、从操作层面上探索可资推广的中小学普法教育新模式。
六、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
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联系实际法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在学完课文《我家门前的小河》后,同学们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
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我们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让学生讲讲原因,通过讨论回答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教师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1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
2.创设情境法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无疑是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如: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画“小法官”时,先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法庭,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有关法制的绘画,创设法制教育氛围浓厚的环境,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学时先让学生观看黑猫警长动画,使学生产生小警官公正无私的形象,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感情自然升华,激发了绘画欲望,从而笔下画出的线条,色块再也不是无情之物,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符号,情与画完美结合。
3.实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例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时,可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
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辆自行车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辆自行车,你是买还是不买?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说:“便宜东西干嘛不买?!”有的说:“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
”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教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对他们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因为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直接帮助了犯罪分子逃脱罪责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赃物,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购买赃物是违法行为,纷纷表示不能贪图便宜购买赃物,而且表示如果发现别人有销赃的行为要举报到有关部门。
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4.多角度实施法制教育采取专题法制教育、课外活动、等形式,个别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努力形成学校多角度、宽领域、复合式的法制教育格局,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格局。
七、.渗透法制教育的注意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准“渗透点”。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
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
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2.把握“渗透时机”。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
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
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
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3.找准渗透点。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
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八、课题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组建机构,明确目标。
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组教师进行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的再培训,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认识研究课题的精神以及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和实效性。
第二阶段:实验课题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3年6月)认真研究,注重实效。
认真拟写切实可行的子课题实施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边反思,边总结,不断完善,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努力提高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为课题研究和实验取得较好的目标达成而努力探究,认真搞好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