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八纲辨证见习内容.

合集下载

《伤寒论》八纲辩证手把手教学(初学者必看)

《伤寒论》八纲辩证手把手教学(初学者必看)
参与临床实践
积极参与临床实践,亲自接诊病人,运用八纲辩证方法进行辨证 施治。
记录诊疗过程
详细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以及自己的辨 证思路和用药方案。
反思与总结
对自己的诊疗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和 辨证能力。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回顾与总结
八纲辨证基本概念
伤寒论中的八纲辨证
寒热错杂的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虚实辩证
1 2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虚证多表现为正气不足,实证多表现为邪气亢盛 。
虚实夹杂的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
3
虚实转化的原因及表现
实证失治或误治可转化为虚证;虚证复感外邪可 转化为实证。
03
伤寒论中八纲应用
太阳病篇
01
02
03
太阳病提纲
和自信心。
02
八纲基本内容
阴阳辩证
阴证与阳证的区别
阴证多表现为里证、寒证、虚证 ;阳证多表现为表证、热证、实
证。
阴阳互根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互根互 用。
阴阳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表里辩证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01
表证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里证起病缓,病程长,病位深

半表半里证的表现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入学习伤寒论原文 建议学员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 深入地研读伤寒论原文,全面理 解和掌握其中的理论和方法。
关注学术前沿动态 鼓励学员关注中医领域的学术前 沿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 进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 念。
拓展相关中医知识
鼓励学员在学习八纲辨证的同时 ,积极学习其他相关的中医知识 ,如中药学、针灸学等,以形成 完整的中医知识体系。

第一节 八纲基本辨证

第一节  八纲基本辨证

第一节八纲基本辨证一、表证和里证(一)表证[概念] 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侵入人体浅表所引起的证候。

外感病初期阶段。

[特点] 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病情轻。

[表现] 恶寒发热,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或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

[表证类型]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身痛、无汗、苔薄白润、脉浮紧。

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口微渴、舌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

表虚证----恶风、微发热、有汗或汗出、苔薄白、脉浮缓。

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而有力。

(二)里证[概念] 病变部位在脏腑气血的一类证候 . 外感病中、后期及内伤病。

[成因] 一、表邪不解入里。

二、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里证。

三、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

[特点] 病位深在;临床表现复杂;非表即里。

附:半表半里证二、表里证鉴别要点病程:新病、病程短-------表证久病、病程长-------里证症状: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表证但发热或但畏寒--------里证舌脉: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浮-----表证舌质舌苔常有变化,脉不浮或沉------里证二、寒证和热证(一)寒证[概念] 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时的证候。

[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特点]冷、淡、稀、润、静(二)热证[概念] 感受热邪或阴液不足时的证候。

[表现] 发热,恶热喜凉,口渴欲冷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

[特点] 热、赤、稠、燥、动寒、热证的鉴别要点(1)寒证恶寒喜热,口不渴,面色白,四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迟或紧。

(2)热证恶热喜冷,渴喜冷饮,面色红赤,大便于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重要考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三、虚证与实证(一)虚证[概念]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细数。

八纲辨证知识

八纲辨证知识

病程 形体 神情 虚证 长
声 息
疼痛 喜按
二 便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 象 舌淡嫩, 少苔
脉 象 细弱
消瘦 精神 气弱懒言 萎靡 壮实 精神 声高息粗 兴奋
实证 短
拒按
舌质苍老, 实而有力 舌苔厚腻
第6章 辨证
第1节 八 纲 辨 证
四、阴阳 (一)阴证 1.阴证的定义:凡是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寒 证、虚证可概括于阴证的范围。临床上主要指虚寒证。 2.阴证的辨证要点: 以虚寒证的表现为主。精神萎靡,气短声低是虚证的表现;畏寒肢冷, 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是里寒证的表现;舌淡胖嫩,脉迟弱均为 虚或虚寒的舌脉。
第6章 辨证 二、寒热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面色 四肢 寒热
第1节 八 Leabharlann 辨 证渴饮情况大便
小便
清长 短赤
舌 象
舌淡苔白润 舌红苔黄干
寒证 苍白 不温 怕冷 不渴或热饮不多 稀溏 热证 红赤 温热 发热 口渴喜冷饮 秘结
第6章 辨证
第1节 八 纲 辨 证
三、虚实 (一) 虚证 1.血虚证 (1)血虚证的定义: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 织而表现的证候。 (2)血虚证的辨证要点 ①有失血过多,或劳神耗损,或生血不足等导致血虚的原因存在。 ②以面、眼睑、唇、舌、爪甲的颜色淡白和脉细无力为基本表现。 ③全身常呈现虚弱的状态,且常伴眩晕、多梦,妇女月经量少色 淡等血失充养的症状。
第6章 辨证
第1节 八 纲 辨 证
三、虚实 (一) 虚证 4.阳虚证 (虚寒证) (1)阳虚证的定义:是指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所表现的证候。 (2)阳虚证的辨证要点: ①以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为主要病理机制。 ②除见气虚表现外,以畏寒肢冷,面色淡白,痛处喜温喜按,尿 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简述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一)

简述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一)

简述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一)简述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1. 八纲的概念和作用•八纲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理论之一,用于分析疾病的特点和归类病情。

•八纲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八纲的分类八纲包括:寒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虚实、外感内伤、寒热偏盛、阴阳偏盛、虚实夹杂、寒热夹杂。

3. 寒热表里的辨证要点•寒邪表现为寒冷感、恶寒、喜温、舌苔白等症状,较为明显。

•热邪表现为发热、恶温、口渴、舌苔黄等症状,较为明显。

4. 寒热虚实的辨证要点•寒证多见于阳虚体质、气血不足,症状包括畏寒、喜温、脉沉迟等。

•热证多见于阴虚体质、阳盛体质,症状包括发热、口渴、脉数等。

5. 阴阳虚实的辨证要点•阴虚病证表现为发热、口渴、消瘦等症状,舌红少津。

•阳虚病证表现为畏寒、乏力、肢冷等症状,舌淡苔白。

6. 外感内伤的辨证要点•外感证主要指感受外界的邪气引起的病证,如感冒、感染等。

•内伤证主要指由于体内因素引起的病证,如饮食失调、情绪不稳等。

7. 寒热偏盛的辨证要点•寒偏证表现为畏寒、舌苔白、脉沉迟等症状,疾病多以寒邪为主。

•热偏证表现为发热、口渴、舌红等症状,疾病多以热邪为主。

8. 阴阳偏盛的辨证要点•阴偏证表现为盗汗、微热、脉细弱等症状,阴气相对较盛。

•阳偏证表现为面红、脉洪大等症状,阳气相对较盛。

9. 虚实夹杂的辨证要点•虚实夹杂证指疾病中既有虚证表现,又有实证表现。

•根据虚实程度的不同,治疗应以调整虚实平衡为主。

10. 寒热夹杂的辨证要点•寒热夹杂证指疾病中既有寒证表现,又有热证表现。

•虽然寒热相杂,但仍可根据病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以上是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

通过八纲分类,可以对不同疾病的表现特点进行准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八纲辨证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八纲辩证手把手教学(中医爱好者必看)

八纲辩证手把手教学(中医爱好者必看)

八纲辩证手把手教学(中医爱好者必看)八纲辨证这里是中医辩证的基本框架,八纲辩证,给中医爱好者和初学者看的,也可以让病人对自己的情况有个了解,里面都是最基础的内容。

文章有点长,可以收藏了慢慢看,码字不易,多多鼓励支持哈(一)八纲辨证概说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纲即纲领。

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纲领进行辨证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在八纲中,阴和阳是总纲,表、热、实属阳;寒、里、虚属阴。

表和里是辨别疾病病位的浅深及病势的轻重的两个纲领。

寒和热是辨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

虚和实是辨别病体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所以,八纲辨证包括互有联系的四对辨证纲领。

疾病的表现尽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均可以八纲综合归纳。

根据疾病证侯的类别,可归纳为阴证与阳证;根据疾病证候的病位,可归纳为表证与里证;根据疾病证候的性质,可归纳为寒证与热证;根据正邪的盛衰,可归纳为虚证与实证。

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溯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以指导治疗。

临床运用八纲辨证时,首先辨表里,以识病位深浅及病势轻重,次辨寒热及虚实,以明病性及正邪的盛衰,最后别阴阳,以概括疾病总体上的性质和发展趋向。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总是遵循它内在的规律而进行。

临床运用八纲辨证,要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发展规律,同一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证候差异,而有所侧重。

例如:在外感病辨证中,辨清表里是首要的,若表里不明,误表为里,妄攻其里,伐无过,必致表邪内陷入里。

对久病和重病的辨证,辨明虚实尤为重要,此时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形势,对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表里情减轻。

表里1、表证,指外邪经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时所产生的证候。

因此,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病势轻。

[临宋表现]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

常兼见头瘌、身痛,或鼻寨流涕、咳嗽等症状。

[证候分析]表证的病机是外邪犯表,卫气被遏。

张介宾说: '表证者, 邪气自外而入也。

八纲辨证(内容与要求)

八纲辨证(内容与要求)
• 关系: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 实证、阴证与阳证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 系的四对纲领性证候,它们之间可相兼、 转化、夹杂、真假,要注意识别。
八纲辨证(概述)
• 源流:
《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晋、宋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已经形成。 《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 《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名称。 《中医诊断学》二版教材:推广、普及。
寒热 恶寒发 热并存
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
寒热 往来
舌苔 薄苔 脉象 浮脉
厚腻苔 沉及其它脉
薄苔 弦脉
八纲辨证(寒热)
•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 机理:寒热是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阴

寒热

八纲辨证(寒热)
张景岳“寒热乃阴阳之化也。” • 寒证是一组有寒象的症状和体征。
八纲辨证(表证)
• 表证: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正 (卫)气抗邪于肌表所产生的证候。
• 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 • 临床表现:
主证:恶寒发热(恶风),头身痛,舌苔 薄白,脉浮。(辨证要点)
兼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
八纲辨证(表证)
• 病因病机
六淫疠气
皮毛 口鼻
肺 卫
卫阳被郁 邪郁经络 卫气抗邪于外
八纲辨证(热证)
• 病因病机: 阳热偏盛
热邪侵犯 他邪转化 过食辛辣厚味 七情过激 房室劳伤
阴液耗伤
发热烦躁 面红目赤 吐血衄血 舌红苔黄
脉数
口渴多饮 小便短赤 大便干结 分泌物排 泄物黄稠
八纲辨证(寒热鉴别)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第七章八纲辨证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第七章八纲辨证
风热表证:是感受风热之邪,又称外感风热证,在温病学中 属卫分证。
其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苔 薄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浮数。
六淫之邪侵袭肌表,均可以出现表证,除此之外,还有暑湿 袭表证、湿邪遏表证、燥邪犯表证。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3
表证的病位是在体表吗? 皮毛、肌腠等处的病变就是表证吗?
八纲辨证:即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 证的纲领(八类证候),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情 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从而辨别病变的位 置的深浅(表里),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 盛衰(虚实)和病证类别的阴阳的辨证方法。
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表里是分辨疾病病的浅深和病势趋向(病位)的总纲;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3
证素: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带有根本性质 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素质。证素, 就是证的基本要素,即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 内容。
证素不是指证候,但证素的确定,必须以症为据。
证素是构成证名的要素。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4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 领。
(3)表里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认识, 对于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寒与温 病之初期。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0
(一)表证
概念:六淫、疫疠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 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 要表现的轻浅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之初期。
【临床表现】
表证的概念是临床实践同医理相结合的人为 的抽象的归纳和判断。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4
(二)里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辩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辩证
假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舌上无苔 (或作薄白),脉浮,此表也;如潮热 恶热,腹痛口燥,舌苔黄黑,脉息沉,
此里也。 《医学心悟》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一)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同一时期出现。
(二)表里出入 1、表邪入里: 2、里邪出表:
第二节 寒 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景岳全书》“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附病案2
2、丁某,女14个月。于1972年11月8日入院。 现在症:发热咳喘已旬日,汗出热不解,三
天前发疹,并遍及全身,融合成片,色红, 现突然隐没,身灼热,咳嗽喘促,鼻翼煽 动,喉中有痰鸣,目赤多眵,口干唇燥, 腹胀,便溏,日二、三次,神疲嗜睡。脉 疾数,指纹青紫,已达命关。
附病案2:
辨证:疹毒内攻,肺有蕴热,移热于大肠,肺气壅遏
又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但 重按无力
名案欣赏
名案欣赏
分析: 假象——身热目赤,异常大躁,索水,脉洪大; 细诊——得水不欲咽,脉洪大而重按无力; 结论___内有真寒,外显假热,阳虚欲脱 治疗___回阳救逆
寒热真假的鉴别
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 ①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
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是 如实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 证、舌象、脉象等作为诊断的依据
(二)虚实转化
(三)虚实真假
1、假实:“至虚有盛候” 2、假虚:“大实有羸状”
病案举例
此之否1乃假则、脾实脾真虚证胃虚“不,更假至运万伤实虚,不,:有积可症脏盛滞攻愈腑内 伐 甚候虚生,;”弱,运化无力,积滞内生。
只能《健顾脾氏消积医助镜运》化“心,积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 滞方来可无渐力渐,消散虚。也;甚则胀极而不得食,气不舒,便不利,

八纲辩证

八纲辩证
21
寒邪遏制,阳气被郁 或阳气虚弱,阴寒内盛 形体失于温煦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肢冷踡卧;
阴寒内盛,津液不伤——口淡不渴;
阳虚不能温化水液 ——痰、涎、涕、尿等分泌物 排泄物皆为澄澈清冷。
22
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 ——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
阳虚不化,寒湿内生——舌淡苔白而润滑。
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脉迟; 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紧脉。
16
17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 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病邪属性的属阴属阳。
18
寒热辨证,不能孤立地根据个别症状作判断, 而是通过四诊对与其相适应的疾病本身所反映 的各种症状、体征的概括。
具体的说: 热证——指一组有热象的症状和体征; 寒证——指一组有寒象的症状和体征。
八 纲 辨 证 (一)
1
一、八纲辨证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纲辨证——医生通过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 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 变位置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 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 法。
2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3
任何疾病的辨证,都应分辨病位的表里, 而对于外感(热)病来说,其意义则尤为重要。
阳热偏盛——恶热喜冷。 大热伤阴,津液被耗——小便短赤; 津伤则须引水自救——口渴冷饮。 火性上炎——面红目赤。 热扰心神——烦躁不宁。
26
津液被阳热煎熬——痰、涕等分泌物黄稠。 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大便燥结。 舌红苔黄——热征,舌干少津——伤阴。 阳热亢盛,加速血行——数脉。
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 它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 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

八纲辨证的方法和内容

八纲辨证的方法和内容

八纲辨证的方法和内容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对人体各个方面机能的全面辨别来确定病因病性。

其方法是辨别八纲,具体内容包括:
1. 辨证分析: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辨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病位、病因、病性。

2. 区分寒热:寒热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病人的舌苔、脉象、汗出情况等方面来判断。

3. 津液辨证:津液是人体内部液体的总称,通过观察病人的口干、口渴、舌苔湿润、尿量等症状来辨证。

4. 气血辨证:中医认为气和血贯穿全身、是身体生命的物质基础,需要通过病人的脉象、面色、舌质等方面来辨证。

5. 脏腑辨证: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通过对病人肝、肺、心、脾、胃、肾等脏腑的辨证来确定病因、病位、病性。

6. 痰火辨证:痰火是中医常见的病因之一,需要通过病人的咳嗽、口干咽燥、舌苔黄腻等症状来辨证。

7. 动静辨证:动静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面,需要通过病人的体态、行动、舌苔、脉象等方面来区分。

8. 天地人和辨证:此项辨证是指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包括人与天地、人与社会等方面的辨证,需要通过病人的生活环境、情绪状况等方面来辨证。

中医基础知识:八纲辨证

中医基础知识:八纲辨证

中医基础知识: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就是把各种疾病分为八大类型,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疾病的八种类型是医生通过对病人的四诊后掌握的一些资料,再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疾病的盛衰及性质、病位的深浅,把这些资料综合分析之后得出来的。

在这八纲之中,阴和阳是疾病的类别的反映,表和里是病位的深浅的反映,寒和热是疾病的性质的反映,虚和实反映的是邪正的盛衰。

具体来说,八纲辨证的内容如下:(1)表里辨证表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反映的是病势的深浅和病位的内外。

表证主要指的是疾病比较浅而轻,而里证则指的是疾病深且重。

表证指的是六淫邪气经过口鼻和皮毛侵入时产生的一些证候,经常是发生在外感病的初级阶段,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

它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脉浮、头身痛、鼻塞、咳嗽、流涕、咽喉痛等。

里证指的是疾病深入到脏腑、骨髓、气血的一些证候,是外证不解而传入里,多发生在一些外感疾病的中后期或者一些内伤病,里证的病程一般比较长。

临床表现是便秘、腹泻、烦燥、头晕、脉沉等。

表证和里证的辨别。

表证和里证的辨别一般是通过观察疾病的寒热、脉象、舌象的变化得出,具体来说:脉浮多为表证,脉沉多为里证;发热恶寒多为表证,发热不恶寒多为里证;舌苔变化少为表证,舌苔变化多为里证。

(2)虚实辨证虚实是反映邪气盛衰的一对概念。

实证指的是邪气盛宜攻;虚证指的是正气不足,宜补。

虚证指的是人体体内正气不足所产生的一些证候,包括脏腑、阴阳、精血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小便频繁或小便不禁、精神萎靡、盗汗等。

实证指的是体内邪气过盛所导致的一些证候,是邪气侵入身体或内脏功能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为呼吸气粗、胸闷烦躁、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腹部胀痛、舌苔厚腻等。

虚证和实证的辨别。

虚证和实证的辨别一般有以下规律:体壮、舌老、外感病初、中期、声髙气粗、脉实有力、痛处拒按等症状多为实证;体弱、舌嫩、外感病后期、声低气怯、脉虚无力、痛处喜按等症状为虚证。

附一实习—八纲辩证

附一实习—八纲辩证
辨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成晓霞
复习
• 四诊
• 望诊: 神 舌诊 二便 • 闻诊: 语声呼吸 气味 • 问诊: 围绕主诉 病史 女性 十问
歌 • 切诊:脉诊足背动脉搏动 + 四肢
皮温
目的要求
掌握八纲辨证的基本方法及内容; 运用上述方法对病历进行分析 课后作业
第一节 辨证的基本概念
• 辨,分别、辨别、区分。 • 《说文》“判也”。要明辨区分的清
2.里证
• 产生原因:表邪不解内传入里;外邪 直接侵犯脏腑;情志饮食劳倦伤人使 脏腑功能失调
• 临床表现:以脏腑的证候为主。 • 特点: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
多有舌质及舌苔的改变。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 起病的急慢
• 病程的长短 • 发热是否恶寒 • 舌象有无变化 • 脉象的沉浮
4、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2、热证
• 病因病机 • 外感热邪;寒邪入里化热; • 素体阴虚;情志内伤郁而化火; • 过食辛辣,蓄积为热。
热证
辨证要点: 1.炎热的感觉,发热、恶热、烦热、皮 肤灼热等症; 2.面色、舌色、分泌物等颜色加深; 3.排泄物、分泌物粘稠热臭; 4.津液减少,各孔窍干涩、枯燥; 5.神情活动烦躁不安,静少动多。
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 口渴饮冷,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语声高亢,
呼吸气粗,喘促痰鸣,舌红绛苔黄黑生芒 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 面赤,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小便短赤——热证 • 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实证 • 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高热舌脉
四鉴 别要 点诊
虚实真假
• 舌诊 “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 舌。”

八纲辨证具体内容

八纲辨证具体内容

八纲辨证具体内容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生理状况可以通过“八纲”进行分类辨析
和诊断。

八纲是指气、血、津液、精神、形态、声音、外感和疼痛,
它们构成了中医辨证的理论基础。

首先,气、血、津液三者为人体的生命本质,对疾病的发展和治
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是人体的动力,运行通达,若出现病理变化,会影响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

血则是人体的营养物质,若出现异常,会致使贫血或血瘀等病症。

而津液则是人体内部的润滑剂,若因
病理变化而减少,则会引起口渴、便秘等症状。

其次,精神是人体的神经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状态,它与气血
津液密切相关。

在中医治疗中,精神状态以及情绪变化往往成为疾病
的重要参考指标。

第四,形态是指人体形态、面部色素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反映人
体某种疾病的特点或状态。

声音则是指人体的言语、呼吸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可以
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

外感则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进行的人体的
反应,比如感冒等病症就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

最后,疼痛则是指出现的各种疼痛症状,比如关节疼痛、头疼等。

这些症状往往可以反映出人体内某种疾病的具体表现,是诊断和治疗
中的重要指标和参考。

总之,中医“八纲”辨证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通过对
人体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可以准确诊断出疾病的类型和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八纲辩证大全01概念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即医生运用八纲理论,对望闻问切等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和病证阴阳类别的辨证思维过程。

02八纲基本证候1.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进退的一对纲领。

狭义的表里 :指身体的皮毛、肌肉、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

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辨病位的表里,对外感病的意义尤为重要。

1)表证:既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卫气失宣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皮毛的病变不一定是证,表证的病位不一定在皮毛。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或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2)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1)外邪袭表,内传入里,形成里证。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气血津精等受病而成。

临床表现: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故其症状表现繁多。

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或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腹痛腹泻、呕吐便秘、舌苔厚,舌质多有变化,脉沉等。

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半表半里证:指外感病邪既非在表,又未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伤寒少阳病湿温邪阻膜原伏暑邪郁少阳2.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1)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实寒证:指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

虚寒证:指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内生者,即阳虚证。

表寒证:寒邪袭于肤表者。

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脏腑阳气亏虚所致者。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畏冷、冷痛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唾等分泌物清稀无臭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或青黑色,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八纲辨证讲稿

八纲辨证讲稿

20
2.虚证
〔定义〕由于体内正气不足所形成的虚弱的证候。
〔成因〕1、先天不足 2、后天失养 3、疾病耗损
〔表现〕 脉细
皮寒 气少
“五虚”
①邪正斗争不剧烈
泄利前后 饮食不入
②实邪过盛,则可致亡脱
③正气虚久而无实邪,也可为虚
精选课件ppt
21
〔特点〕 根据发病特点分虚实
1.出者为虚 2.缓者为虚 3.弱者为虚 4.无者为虚 5.羸者为虚
假象 四肢厥冷
神昏面黯
苔黑
脉沉迟
真征 胸腹灼热
口臭气粗 干而不润 按之有力
佐证:咽干,渴喜冷饮,舌红绛精,选课尿件p短pt 赤,谵语等。
40
〔病机〕热邪炽盛,阳气郁闭,不能外达
〔特点〕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阳厥,热厥) 为热证的特殊表现形式
〔治法〕清热
精选课件ppt
41
2、真寒假热证(寒极似热证,阴盛格阳证,虚阳浮越证)
寒证
热证
精选课件ppt
17
三、虚实辨证
一、虚实的含义: 实――邪气亢盛(正不虚) 虚――正气不足(邪不盛)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二、虚实辨证的意义――辨别邪正斗争的盛衰 万病不离虚实,但不一定都辨寒热
三、虚实辨证的类型 1.实证 2.虚证
精选课件ppt
18
1.实证
〔定义〕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证候。 〔成因〕1、感受外来邪气(六淫,疠气,虫毒)
精选课件ppt
22
3.虚证类型
(1)气虚证 (2)血虚证 (3)津亏证
见气血津液辨证
(4)阳虚证(虚寒证) (5)亡阳证
(6)阴虚证(虚热证) (7)亡阴证

疾病诊断方法中医八纲辨证学习笔记

疾病诊断方法中医八纲辨证学习笔记

我学习了疾病诊断方法之中医八纲辨证,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20个知识点如下:1 .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属于表证。

2. 里证的特点: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以脏腑证候为主,无表证特征性症状。

3. 表证和里证的区别点: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表证舌苔薄,里证舌苔多由变化。

4. 病人内热烦躁,继而汗出而解,烦躁亦减,其病机是里邪出表。

5. 属于里证病位的是:脏腑,津液,气血,骨髓。

6. 关于寒热辨证主要是辨别:病邪性质的纲领。

7.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包括:经常畏寒,口淡不渴,恶心呕吐,脉象沉紧。

8. 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小便清长。

9. 属于寒证与热证鉴别要点的是:身热与身冷,面赤与面白,口渴与不渴,舌苔黄与白。

10. 属于寒证形成原因的是:阳气亏虚,阴寒内盛,阴邪致病,外感寒邪。

11. 虚实辨证主要可辨别邪正盛衰。

12. 属于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心烦失眠,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完谷不化。

13. 诊断阳虚证的最主要的症状是畏寒肢冷。

14. 属于实证临床表现的是:大便秘结,小便不通,痰涎壅盛,腹痛拒按。

15. 属于虚实辨别要点的是:脉的有力无力,舌质的娇嫩与苍老,语声的高亢与低怯,病程的长短。

16. 概括病证类别的总纲领是阴阳。

17. 疼痛喜按一般不能归属于阳证。

18. 里虚寒证最应归属于阴证。

19. 以冷汗、肢厥、面白、脉微为主要表现的是亡阳证。

20. 根据汗出辨别亡阴证和亡阳证的特点是汗之冷热。

(整理)八纲辨证见习内容.

(整理)八纲辨证见习内容.

八纲辨证病案分析题1、某。

时值夏季,患生热病。

医初投以银翘不效,见其有烦躁,治之以栀、豉,又不效,约余往诊。

余见其高热自汗,口干舌绛,大渴欲饮,周身肤红,扪之肌肤热甚。

自汗湿手,烦躁不安,小便黄赤,六脉洪大而数。

写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2、郑某,男,70岁。

素嗜酒,并有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

时在初春某日大吃酒肉饭后,即入床睡眠,翌日不起,至晚出现神志迷糊,询之瞠目不知答。

三天后邀余诊,见其满口痰涎粘连,两目呆瞪直视,四肢厥冷,舌淡白,苔厚腻垢浊,脉沉迟有力。

写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3、李某,女,24岁。

患者发热、咳嗽三天,伴头痛,微恶寒,汗出,鼻流浊涕,咳吐黄痰,口渴咽痛,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4、某男,38岁,农民两天前因食糖萝卜过多,食后受寒,胃痛剧烈,不思饮食,胃脘胀痛拒按,怀抱热砖,侧卧于被中,语声低微,偶有呻咛,舌苔白满,根部略显微黄,脉弦滑5、患者,男,65岁。

患者半年来每日清晨必腹泻一次,便意急迫,下利清谷,而且便后头晕乏力,肛门重坠。

伴有食欲不振,腰酸腿软,头晕目眩,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6、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皆曰阴证。

适材诊之,六脉俱无,以手按腹,眉皱作楚,两手护之,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中燥屎也,与大承气汤,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

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危之证耶7、病因辨证病案分析题1.王某,男,28岁。

天气突然变凉,初起恶寒,头痛。

现咳嗽发热,不恶寒,气喘胸痛,口渴舌红,脉滑数。

其原始病因与辨证之病因各是什么?2.谢某,男,23岁。

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

现为何证?并请分析之。

3.钱某,男,51岁。

最近到干燥之地出差,感身热,恶风,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并见血丝少许,口鼻干燥,舌尖红,脉浮数,请写出证名,并分析之。

1. 因初起恶寒,故原始病因为寒邪。

中医八纲笔记

中医八纲笔记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1.概念: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1)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2)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病性)(3)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4)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治病八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二.八纲基本证候三.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表里的相对性:表--躯壳、腑、经络里--内脏、脏、脏腑表里的狭义性: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里--脏腑、、血脉、骨髓(一)表证【概念】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肌表、经络所产生的证候。

【症状】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或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

【成因】外感六淫等邪气。

【证型】表寒证;表热证等。

【治法】辛散解表【特点】1、外感时邪;2、邪浅病轻。

(二)里证【概念】因外感不治入里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证候。

【症状】不恶寒反恶热,心悸咳喘、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吐,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力。

【成因】1、由表入里;2、直中于里;3、内伤病因。

【证型】里热证;里寒证;气血瘀滞证;心火亢盛证等。

【治法】泄热;祛寒;活血化瘀;清心降火等。

【特点】1、邪深病重;2、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三)半表半里证【概念】是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称为“少阳病证”。

【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四)表里证鉴别要点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病程起病急,病程短起病慢,病程长新病,病程短病情轻,病位浅病情重,病位深病情轻或重寒热发热恶寒并见发热恶寒分见往来寒热成因感受外邪脏腑损伤感受外邪常症头身疼痛咳喘心悸胸胁苦满舌象少有变化多有变化少有变化脉象多见浮脉多见沉脉多见弦脉(五)表里证的关系①表里同病②表里转化:由表入里:病势加重由里出表:病势减轻四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景岳全书》“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八纲概论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八纲概论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八纲概论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四诊,掌握了辩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八类不同的征候,称为八纲辨证。

疾病的表现尽管是极其复杂的,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

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浅深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可分为实证与虚证。

这样,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

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的作用。

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

无论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科,无不应用八纲来归纳概括。

在八纲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气血津液辨证;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则分支出卫气营血辨证等等。

任何一种辨证,都离不开八纲,所以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

八纲辨证并不意味着把各种证候截然划分为八个区域,它们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相联系,寒热与虚实表里相联系,虚实又与寒热表里相联系。

由于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经常会出现表里、寒热、虚实交织在一起的夹杂情况,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

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

阴证、阳证也是如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疾病可以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又可以从阴转阳,从阳转阴,因此,进行八纲辨证,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类证候的特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才能正确而全面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纲辨证病案分析题1、某。

时值夏季,患生热病。

医初投以银翘不效,见其有烦躁,治之以栀、豉,又不效,约余往诊。

余见其高热自汗,口干舌绛,大渴欲饮,周身肤红,扪之肌肤热甚。

自汗湿手,烦躁不安,小便黄赤,六脉洪大而数。

写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2、郑某,男,70岁。

素嗜酒,并有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

时在初春某日大吃酒肉饭后,即入床睡眠,翌日不起,至晚出现神志迷糊,询之瞠目不知答。

三天后邀余诊,见其满口痰涎粘连,两目呆瞪直视,四肢厥冷,舌淡白,苔厚腻垢浊,脉沉迟有力。

写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3、李某,女,24岁。

患者发热、咳嗽三天,伴头痛,微恶寒,汗出,鼻流浊涕,咳吐黄痰,口渴咽痛,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4、某男,38岁,农民两天前因食糖萝卜过多,食后受寒,胃痛剧烈,不思饮食,胃脘胀痛拒按,怀抱热砖,侧卧于被中,语声低微,偶有呻咛,舌苔白满,根部略显微黄,脉弦滑5、患者,男,65岁。

患者半年来每日清晨必腹泻一次,便意急迫,下利清谷,而且便后头晕乏力,肛门重坠。

伴有食欲不振,腰酸腿软,头晕目眩,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6、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皆曰阴证。

适材诊之,六脉俱无,以手按腹,眉皱作楚,两手护之,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中燥屎也,与大承气汤,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

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危之证耶7、病因辨证病案分析题1.王某,男,28岁。

天气突然变凉,初起恶寒,头痛。

现咳嗽发热,不恶寒,气喘胸痛,口渴舌红,脉滑数。

其原始病因与辨证之病因各是什么?2.谢某,男,23岁。

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

现为何证?并请分析之。

3.钱某,男,51岁。

最近到干燥之地出差,感身热,恶风,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并见血丝少许,口鼻干燥,舌尖红,脉浮数,请写出证名,并分析之。

1. 因初起恶寒,故原始病因为寒邪。

分析:热邪内盛,故发热。

热邪壅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胸痛。

热盛伤津,则口渴。

舌红,脉滑数均为内热炽盛的表现。

诊断:实热证2.分析:因暑性炎热升散,蒸腾津液,故见发热,汗出,尿黄,舌红。

暑邪伤津耗气,则见口渴喜饮,神疲,脉虚数。

证名:暑伤津气证3.分析:燥邪外袭,卫表失和,则身热,恶风。

燥邪犯肺,肺失清润,肺气上逆,则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

燥邪化火,灼伤肺络,可见咳血丝少许。

燥邪伤津,肺系失润,则口鼻干燥。

舌尖红,脉浮数为燥邪外袭之象。

证名:燥邪犯肺证气血津液辨证病案分析题1.陈某,女,27岁。

因分娩大出血,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而致晕厥,舌淡,脉浮大而散。

诊为何证?试按气血津液辨证分析之。

2.万某,女,40岁,3年前因流产失血过多而致头晕,心悸,失眠,多梦。

久服镇静剂无效,而头晕反增,入夜心增恐惧,白昼则头晕。

感神疲乏力,动则汗出,气短懒言,食欲不振,月经2年未至,面白无华,舌淡而润,脉弱。

本案应诊为何证?试按气血辨证分析之。

3.张某,女,28岁。

平素五志过急,复因情志所伤,而致经漏,血色鲜红,身热夜甚,烦躁不寐,小腹不适,舌红苔黄,脉数。

诊为何证?试按气血辨证分析之。

4.李某,女,21岁。

咳嗽胸痛10天,午后发热,咳痰粘稠,入院后体温38~39℃,经检查及胸透诊为“渗出性胸膜炎”。

抗炎治疗一周,体温虽降但胸痛不减,故转中医治疗。

症见胸胁胀闷作痛,咳嗽气喘,并有牵引疼痛感,舌苔白滑,脉沉弦。

诊为何证?试按津液辨证分析之。

1.证候分析:气血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大量出血则气无所附,而随之外脱。

气脱阳亡,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不能温煦四肢,则手足厥冷;不能温固肌表,则大汗淋漓。

神随气散则晕厥。

血失气脱,舌体失养则舌淡。

阳气浮越外亡,故见脉浮大而散。

证名:气随血脱证。

2.证候分析:因流产失血过多而致血虚。

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滋养则失眠。

血属阴,夜间阴气为用,血虚故人入夜心惕恐惧。

白昼则因血虚,清窍失养,故头晕,久病血虚及气,元气亏虚则气短懒言,神疲乏力。

气虚卫外不固,又因劳则耗气,故动则汗出。

血虚经血乏源,故闭经。

面白,舌淡润,脉弱均属气血两虚。

证名:气血两虚证。

3.证候分析:素体肝火内炽,复因五志过急,致使内热伤及冲任,迫血妄行,故见经漏,血色鲜红,小腹不适。

卫阳之气夜行于内则有助于血热加重,故身热夜甚。

心主血而藏神,热则血沸神蒙故烦躁不寐。

苔黄舌红,脉数,均为热征。

证名:血热证。

4.证候分析: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饮停胸胁,气道受阻,络脉不利,故胸胁胀闷作痛。

饮邪内阻于肺,肺气上逆,可见咳嗽气喘,并有牵引疼痛感。

饮为阴邪,故苔见白滑。

脉沉弦,为水结于里之候。

证名:饮停胸胁证(悬饮)。

脏腑辨证病案分析题1.张某,男,16岁,患者于1周前出现心烦多梦,口渴,口角溃疡糜烂,便秘,小便时感灼痛,色赤。

舌尖红赤,脉数。

要求:①写出主诉;②作证候分析;③病性辨证;④确定证名。

2.李某,女,38岁,半年来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①写出主诉;②进行辨证分析;③病性辨证;④确定证名。

1.主诉――心烦多梦,口角糜烂疼痛1周余。

病性辨证――实证,热证辨证分析:患者心烦多梦,是因心火炽盛,内扰于心,身不守舍所致;火邪伤津,故口渴,便秘,尿黄;心火上炎则口角糜烂,舌尖红赤;血行加速,则脉数。

证候诊断:心火亢盛证2.主诉——失眠多梦半年病性辨证――虚证,热证辨证分析――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为阴虚内热之征;失眠多梦,心悸气短,为心之阴血不足;头晕耳鸣为阴虚清窍失濡的表现。

舌脉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证候诊断---心阴虚证病案分析题1.某患者身体素盛,三天前气温骤高,汗出当风,次日即见咳嗽,发热微恶风寒。

今日上症加剧而来门诊。

症见咳嗽,咯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口微渴,少汗,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2. 某患者五天来高烧不退,咳嗽胸疼,伴头痛不食,腹部不适。

今日就诊,症见恶寒高烧,日晡尤甚,口干思饮,大便干,小溲赤。

来院体检:右肺中部有实变征及啰音,心腹正常,胸透为大叶性肺炎。

白细胞10.2×109/L。

舌质赤,苔薄黄,脉滑数。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1.主诉——咳嗽伴发热、微恶风寒3日病性辨证——热实分析——汗出当风,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犯病;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咯痰黄稠,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风热袭表,卫气失和,发热,微恶寒,少汗,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名——风热犯肺证2.主诉——恶寒高热,咳嗽胸疼5天病性辨证——热实分析——痰热雍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嗽,胸疼;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发热,热邪灼伤阴津,则见口渴,便秘,小便黄赤。

舌质赤,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之征。

证名——痰热雍肺证病案分析题1.姜某,男,28岁。

患者于10天前割禾时,暴雨淋湿全身,当日自觉头身困重不适。

因忙于农作,并未在意。

1周前又添发热,烦闷,汗出少而粘,脘腹痞胀,纳食不香,泛恶,厌食,继而全身发黄,小便如茶色,大便稀糊不爽,遂来求医。

检查:发热(体温38.2。

C),面色黄垢,白睛及全身皮肤发黄。

心肺(—),腹软,肝肋下可触及2厘米,质软,肝区叩击痛(+),脾未及。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要求写出主诉;证候分析;确定证名。

2.江某,男,16岁。

患者今天上午踢足球回家后,自觉非常闷热,故大量进食西瓜、冰绿豆、冰激凌等冷饮食物,食后腹胀不适,继而突然胃脘部紧束冷痛,恶心呕吐,吐后胃痛有所缓解,口不渴,舌苔白,脉紧。

要求写出主诉;证候分析;确定证名。

1.主诉:发热烦渴,神倦厌食,全身发黄1周。

病性辨证:热证,实证辨证分析:患者10天前,适值劳汗之时为暴雨所淋,且淋后见有头身困重不适之病症,应断为风寒挟湿表证。

因其农忙无闲未能及时治疗,寒湿郁久化热,而导致湿热蕴脾,肝胆失于疏泄,蕴而发黄。

届由感受寒湿外邪,郁久化热,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故脘腹痞胀、厌食泛恶;脾主肌肉,湿性重浊,脾为湿困,则头身困重;湿热交阻迫下,则大便稀糊不爽;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则见身、目、尿发黄;湿热郁蒸于里,则烦闷、汗少而粘、面色黄垢。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湿热内盛之象。

证候诊断:湿热蕴脾证2.主诉:胃脘部挛急冷痛、呕吐2小时。

病性辨证:寒证,实证辨证分析:患者于劳累之后,暴饮生冷,寒邪犯胃,寒凝气滞,故食后腹胀不适,继而突然胃脘紧束冷痛;寒伤胃阳,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吐后寒食有减,故胃寒也有所缓解;不渴、苔白、脉紧均为寒邪内盛之征象。

证候诊断:寒滞胃脘证病案分析题1.患者张某,男,65岁,头痛、头晕6年,近10天来症状较甚。

症见头目胀痛,眩晕,面色如醉,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痠软,步履不稳,如踩棉絮,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2.患者杨某,男,35岁。

胁痛反复发作2年余,昨天因饮食不慎,症状有加。

症见胁肋胀痛,口苦,纳呆腹胀,泛恶欲呕,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1.主诉:头痛头晕6年,加重10天。

病性辨证:热证,虚实夹杂证辨证分析:肝肾之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气血上冲,则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色如醉;肝性失柔,故急躁易怒;亢阳扰及神魂,则失眠多梦。

肝肾阴亏,筋骨失养,故腰膝痠软。

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则步履不稳,如踩棉絮。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为肝阳亢盛,阴液不足之象。

证候诊断:肝阳上亢证。

2.主诉:胁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2天。

病性辨证:热证,实证辨证分析: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故胁肋胀痛。

胆气上溢,则口苦;肝木横逆侮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纳呆腹胀,泛恶欲呕,大便不调;湿热循经下注,则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皆为湿热内蕴之征象。

证候诊断:肝胆湿热证病案分析题1、头晕眼花,腰膝痠软。

自幼体质较差,长大后记忆力不好,时有头晕。

因个性好强,凡事努力去做,半年来感神疲乏力,耳鸣健忘,发脱齿摇,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2.吴××,女,28岁患者曾流产2胎,经西医诊断为“习惯性流产”,本次停经2月,“早孕”试验为阳性。

近2天来,阴道流血,量少,色红,无血块及粘膜样物,自觉头昏,腰酸,小腹隐痛并有下坠感。

检查:面白,形瘦,神疲,舌淡,苔白,脉细弱。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