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7温少波+qc小组基础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2013-8-14
2
QC小组的组建
2013-8-14
2.1 组建原则 组建原则1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启发下的自愿; 自愿与指导相结合; 共识是结合的基础。 组建原则2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 灵活多样的类型和活动方式。 提倡“小”、“实”、“活”、 “新”。
12
2013-8-14
2.4 QC小组的组建程序
2.4.1 自下而上的组建 小组选择活动题目,报主管部门审核。登记小组, 申请注册。小组活动力所能及,成员积极性、主动 性高。 2.4.2 自上而下的组建 主管部门规划方案,要求下面建立小组,各部门 /车间建立小组后登记注册。课题难度较大,是企业 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力、物力、财力易得到保证。 2.4.3 上下结合的组建 上级推荐课题,上下协商建组,两者互相结合。
5
2013-8-14
1.4 QC小组的宗旨和作用
宗旨: 1 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 2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3 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 作现场。
2013-8-14
6
QC小组活动的作用
2013-8-14
1 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 的素质。 2 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3 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 4 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增强人与人 的团结和协作精神。 5 改善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6 有助于提高小组的科学思维、组织协调、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2013-8-14 8
国际QC小组会议:
1、1976年由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联合发起, 日本在召开第一次会议。 2、1981和1985在日本召开第二、三次会议。 3、第九次会议决定,从1992年起国际会议主 席轮流担任,上年主办国为顾问,当年主办国 (或地区)是主席,次年主办国为副主席。三 位轮流循环。 4、我国1997和2007年两次主办国际会议。 5、国际会议每年一次。(大约在10月) 国际QC大会是仅次于奥运会的大会,07年印 度、韩国、日本参会人数分别达到300、200、 100人。
29
2013-8-14
3.4.1.1 问题解决型
(4)管理型QC小组:它是由管理人员组成的, 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 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这类小组的选题 有大有小,如只涉及本部门具体管理业务工 作方法改进的,可能就小一些;而涉及到全 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的课题,就会较大, 课题难度也不相同,效果也差别较大。
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
温少波
2010年09月
2013-8-14 1
目
1 2 3 4 5
录
QC小组概述 QC小组的组建 QC小组活动 QC小组活动成果 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与激励
2013-8-14
2
1 QC小组概述
1.1 质量与质量管理
质量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摘自ISO9000:2005)
[ 摘自1997年3月20日国家经委,科协,总 工会,团中央,中质协,财政部《关于推进 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
4
2013-8-14
1.3 QC小组的性质和特点
1 性质: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 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 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2特点 *明显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愿参加。 *广泛的群众性:人人都可以参加,组内平等、互 相尊重、提倡自我实现 *高度的民主性:民主的结合、民主的活动,小组 长自然产生。 *严密的科学性: PDCA程序,数理统计方法, 逻 辑思维模式,数据资料说话 。
11
2013-8-14
2.3 QC小组的成员
QC小组的成员不受职务的限制,愿意参加活 动的人员,只要小组接受均可参加,小组成员 应: 2.3.1 积极参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 才智。 2.3.2 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工作。 2.3.3 较强的改进意识,对新生事物感兴趣, 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3-8-14 30
3.4.1.2 创新型
创 新 型 创新型QC小组: “创新型”课题,是相对 于“问题解决型”课题而言,是指QC小组 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选 择以前未有的产品、过程、项目做为活动 课题,立意有新意。
2013-8-14
17
2.7 QC小组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 组也有所不同
2.7.1 虽然有的QC小组也是一种“三结合”的搞技术革新 的组织,但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侧重于专业技术进行攻关; 而QC小组不仅活动的选题要比技术革新小组广泛得多, 而且在活动中强调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 活动程序的科学化。
2013-8-14 20
3.3 各类课题QC小组活动涉及相同 管理技术的三个方面
3.3.1 遵循P、D、C、A循环;
3.3.2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3.3 应用统计方法;
2013-8-14
21
3.3.1 遵循PDCA循环
3.3.1.1 PDCA的活动程序 四段十步
P(Plan)计划阶段:六个步骤 选题理由、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值、 原因分析、 确定要因、 制订对策 D(Do)执行阶段:一个步骤 按对策要求进行实施 C(Check)检查阶段:一个步骤 针对目标检查实施效果 A(Action)处理:两个步骤 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总结(提出遗 留问题)及下步打算
19
2013-8-14
Fra Baidu bibliotek
3.2 QC小组活动涉及的技术
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质量改进和质量创新
QC小组解决问题涉及两方面的技术:
1)专业技术 ---- 小组解决问题的专业技术范围
2)管理技术 ---- 主要指程序、证据、方法、技巧 的运用等。 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是QC运转的两个轮子, 缺一不可。管理技术为共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的内容。
2013-8-14 24
3.3.3 应用统计技术
统计目的:运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
统计方法:全数检验或随机抽取。 统计工具:“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
2013-8-14
25
3.4 QC小组课题
生产或工作活动中有很多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但只有难度较大的、通过QC小组活动能够解决的 问题才被选为小组活动的课题。
14
2013-8-14
2.6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
2.6.1 组织的原则不同。 行政班组一般是企业根据专业分工与协作的 要求,按照效率原则,自上由下地建立的,是 基层的行政组织;QC小组通常是根据活动课 题涉及的范围,按照兴趣或感情的原则,自下 而上或上下结合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带有非正 式组织的特性;
2013-8-14
15
2.6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
2.6.2 活动的目的不同: 行政班组活动的目的是组织职工完成上级 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与技术经济指标; 而QC小组则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进质量, 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 来开展活动的小组;
2013-8-14
16
2.6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 2.6.3 活动的方式不同: 行政班组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在本班 组内进行的;而QC小组可以在行政班 组内组织,也可以是跨班组、甚至是 跨部门、跨车间组织起来的多种组织 形式,以便开展活动。
7
1.5 QC小组的发展 中国QC小组的发展:
1、1978年—1979年试点阶段; 2、1980年—1985年推广阶段; 3、1986年—1997年发展阶段; 4、1998年至今深化阶段; (1)政府各部门联合发文(六部委),共同关注推进; (2)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建立诊断师队伍; (3)开辟“创新型”课题的活动新领域; (4)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接轨; (5)完善QC小组理论,限制多元化的管理,减少商业化 行为,逐渐把QC小组活动变成公益性活动。 自治区自78年开展QC小组活动已经32年,没有一项工 作能开展这么多年。
10
2.2 QC小组的组长
2.2.1 组长职责: A 抓好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问题意识; 改进意识;参与意识。 B 制定活动计划,按PDCA的程序组织小组活 动。 C 做好小组的日常各工作。 2.2.2 对组长的要求: 是推行TQC的热心人;业务知识较丰富;有一 定的组织能力。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2013-8-14 3
1.2 QC小组的概念
人员: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 的职工;范围: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 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目的:以改进质 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 为目的组织起来;手段:运用质量管理的 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3.4.1 QC小组课题类型: 3.4.1.1 问题解决型: 现场型、服务型、管理型、 攻关型。 3.4.1.2 创新型: 创新型
2013-8-14 26
3.4.1.1 问题解决型
(1) 现场型QC小组 它是以班组和工序现场的操作工人为主体组成, 以稳定检修工序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 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 在生产现场。这类小组一般选择的活动课题较 小,难度不大,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活动 周期也较短,比较容易出成果,具有一定的经 济效益。
2013-8-14
22
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
3.3.1.2 PDCA循环两个特点:
A P
P D A C A P C D A P C D A P C D C D
P D
A C
1)循环前进、 阶梯上升
2013-8-14
2)大环套小环
23
3.3.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选择课题 找问题症结 确定目标 查主要原因 采取对策 活动效果
28
3.4.1.1 问题解决型
(3)攻关型:攻关型QC小组通常是由管理人 员、技术人员和运行、检修人员三结合组 成,它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课题难度 较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资源, 通常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1960年3月,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管 理工作作了科学的总结,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 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 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 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
2.7.2 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
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持 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不 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
2013-8-14
18
3 QC小组的活动
3.1 基本条件:
3.1.1 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 持; 3.1.2 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 3.1.3 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 3.1.4 建立健全QC小组的规章制度(小组活动管 理办法、检查、奖励等);
27
2013-8-14
3.4.1.1 问题解决型
2013-8-14
(2)服务型QC小组 这种QC小组类型,原本是指企业中不是从事基本生 产劳动的职工组成的QC小组,即是由企业中的辅助 人员和服务人员组成的QC小组;后来由于QC小组由 工业企业逐步推广至服务行业、旅游业等,服务型 QC小组是专门指那些由从事服务工作的职工群众组 成的,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 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活动范围 主要是在服务现场。这类小组与现场型QC小组相似, 一般活动课题较小,围绕身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虽然这类成果经济效益 不一定大,但社会效益往往比较明显。
2013-8-14
13
2.5 QC小组的注册登记
为了便于管理,激发责任感、荣誉感,为了得到上 级的承认和支持,为了得到上一级发表成果的资格,要 求每个小组必须进行注册登记。
小组填表-部门/车间领导签字-报业务主管部门 审核-QC主管部门登记注册 注册登记要求: 1) QC小组的人数,每个小组3—10人为宜。 2) QC小组的登记每年一次,按小组课题登记, 每个题目都登记。 3) QC小组的课题在活动前进行登记注册。 4) 半年停止活动的小组应予以注销
2013-8-14
2
QC小组的组建
2013-8-14
2.1 组建原则 组建原则1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启发下的自愿; 自愿与指导相结合; 共识是结合的基础。 组建原则2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 灵活多样的类型和活动方式。 提倡“小”、“实”、“活”、 “新”。
12
2013-8-14
2.4 QC小组的组建程序
2.4.1 自下而上的组建 小组选择活动题目,报主管部门审核。登记小组, 申请注册。小组活动力所能及,成员积极性、主动 性高。 2.4.2 自上而下的组建 主管部门规划方案,要求下面建立小组,各部门 /车间建立小组后登记注册。课题难度较大,是企业 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力、物力、财力易得到保证。 2.4.3 上下结合的组建 上级推荐课题,上下协商建组,两者互相结合。
5
2013-8-14
1.4 QC小组的宗旨和作用
宗旨: 1 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 2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3 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 作现场。
2013-8-14
6
QC小组活动的作用
2013-8-14
1 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 的素质。 2 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3 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 4 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增强人与人 的团结和协作精神。 5 改善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6 有助于提高小组的科学思维、组织协调、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2013-8-14 8
国际QC小组会议:
1、1976年由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联合发起, 日本在召开第一次会议。 2、1981和1985在日本召开第二、三次会议。 3、第九次会议决定,从1992年起国际会议主 席轮流担任,上年主办国为顾问,当年主办国 (或地区)是主席,次年主办国为副主席。三 位轮流循环。 4、我国1997和2007年两次主办国际会议。 5、国际会议每年一次。(大约在10月) 国际QC大会是仅次于奥运会的大会,07年印 度、韩国、日本参会人数分别达到300、200、 100人。
29
2013-8-14
3.4.1.1 问题解决型
(4)管理型QC小组:它是由管理人员组成的, 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 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这类小组的选题 有大有小,如只涉及本部门具体管理业务工 作方法改进的,可能就小一些;而涉及到全 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的课题,就会较大, 课题难度也不相同,效果也差别较大。
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
温少波
2010年09月
2013-8-14 1
目
1 2 3 4 5
录
QC小组概述 QC小组的组建 QC小组活动 QC小组活动成果 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与激励
2013-8-14
2
1 QC小组概述
1.1 质量与质量管理
质量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摘自ISO9000:2005)
[ 摘自1997年3月20日国家经委,科协,总 工会,团中央,中质协,财政部《关于推进 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
4
2013-8-14
1.3 QC小组的性质和特点
1 性质: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 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 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2特点 *明显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愿参加。 *广泛的群众性:人人都可以参加,组内平等、互 相尊重、提倡自我实现 *高度的民主性:民主的结合、民主的活动,小组 长自然产生。 *严密的科学性: PDCA程序,数理统计方法, 逻 辑思维模式,数据资料说话 。
11
2013-8-14
2.3 QC小组的成员
QC小组的成员不受职务的限制,愿意参加活 动的人员,只要小组接受均可参加,小组成员 应: 2.3.1 积极参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 才智。 2.3.2 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工作。 2.3.3 较强的改进意识,对新生事物感兴趣, 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3-8-14 30
3.4.1.2 创新型
创 新 型 创新型QC小组: “创新型”课题,是相对 于“问题解决型”课题而言,是指QC小组 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选 择以前未有的产品、过程、项目做为活动 课题,立意有新意。
2013-8-14
17
2.7 QC小组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 组也有所不同
2.7.1 虽然有的QC小组也是一种“三结合”的搞技术革新 的组织,但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侧重于专业技术进行攻关; 而QC小组不仅活动的选题要比技术革新小组广泛得多, 而且在活动中强调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 活动程序的科学化。
2013-8-14 20
3.3 各类课题QC小组活动涉及相同 管理技术的三个方面
3.3.1 遵循P、D、C、A循环;
3.3.2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3.3 应用统计方法;
2013-8-14
21
3.3.1 遵循PDCA循环
3.3.1.1 PDCA的活动程序 四段十步
P(Plan)计划阶段:六个步骤 选题理由、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值、 原因分析、 确定要因、 制订对策 D(Do)执行阶段:一个步骤 按对策要求进行实施 C(Check)检查阶段:一个步骤 针对目标检查实施效果 A(Action)处理:两个步骤 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总结(提出遗 留问题)及下步打算
19
2013-8-14
Fra Baidu bibliotek
3.2 QC小组活动涉及的技术
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质量改进和质量创新
QC小组解决问题涉及两方面的技术:
1)专业技术 ---- 小组解决问题的专业技术范围
2)管理技术 ---- 主要指程序、证据、方法、技巧 的运用等。 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是QC运转的两个轮子, 缺一不可。管理技术为共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的内容。
2013-8-14 24
3.3.3 应用统计技术
统计目的:运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
统计方法:全数检验或随机抽取。 统计工具:“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
2013-8-14
25
3.4 QC小组课题
生产或工作活动中有很多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但只有难度较大的、通过QC小组活动能够解决的 问题才被选为小组活动的课题。
14
2013-8-14
2.6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
2.6.1 组织的原则不同。 行政班组一般是企业根据专业分工与协作的 要求,按照效率原则,自上由下地建立的,是 基层的行政组织;QC小组通常是根据活动课 题涉及的范围,按照兴趣或感情的原则,自下 而上或上下结合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带有非正 式组织的特性;
2013-8-14
15
2.6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
2.6.2 活动的目的不同: 行政班组活动的目的是组织职工完成上级 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与技术经济指标; 而QC小组则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进质量, 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 来开展活动的小组;
2013-8-14
16
2.6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 2.6.3 活动的方式不同: 行政班组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在本班 组内进行的;而QC小组可以在行政班 组内组织,也可以是跨班组、甚至是 跨部门、跨车间组织起来的多种组织 形式,以便开展活动。
7
1.5 QC小组的发展 中国QC小组的发展:
1、1978年—1979年试点阶段; 2、1980年—1985年推广阶段; 3、1986年—1997年发展阶段; 4、1998年至今深化阶段; (1)政府各部门联合发文(六部委),共同关注推进; (2)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建立诊断师队伍; (3)开辟“创新型”课题的活动新领域; (4)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接轨; (5)完善QC小组理论,限制多元化的管理,减少商业化 行为,逐渐把QC小组活动变成公益性活动。 自治区自78年开展QC小组活动已经32年,没有一项工 作能开展这么多年。
10
2.2 QC小组的组长
2.2.1 组长职责: A 抓好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问题意识; 改进意识;参与意识。 B 制定活动计划,按PDCA的程序组织小组活 动。 C 做好小组的日常各工作。 2.2.2 对组长的要求: 是推行TQC的热心人;业务知识较丰富;有一 定的组织能力。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2013-8-14 3
1.2 QC小组的概念
人员: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 的职工;范围: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 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目的:以改进质 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 为目的组织起来;手段:运用质量管理的 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3.4.1 QC小组课题类型: 3.4.1.1 问题解决型: 现场型、服务型、管理型、 攻关型。 3.4.1.2 创新型: 创新型
2013-8-14 26
3.4.1.1 问题解决型
(1) 现场型QC小组 它是以班组和工序现场的操作工人为主体组成, 以稳定检修工序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 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 在生产现场。这类小组一般选择的活动课题较 小,难度不大,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活动 周期也较短,比较容易出成果,具有一定的经 济效益。
2013-8-14
22
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
3.3.1.2 PDCA循环两个特点:
A P
P D A C A P C D A P C D A P C D C D
P D
A C
1)循环前进、 阶梯上升
2013-8-14
2)大环套小环
23
3.3.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选择课题 找问题症结 确定目标 查主要原因 采取对策 活动效果
28
3.4.1.1 问题解决型
(3)攻关型:攻关型QC小组通常是由管理人 员、技术人员和运行、检修人员三结合组 成,它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课题难度 较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资源, 通常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1960年3月,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管 理工作作了科学的总结,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 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 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 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
2.7.2 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
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持 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不 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
2013-8-14
18
3 QC小组的活动
3.1 基本条件:
3.1.1 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 持; 3.1.2 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 3.1.3 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 3.1.4 建立健全QC小组的规章制度(小组活动管 理办法、检查、奖励等);
27
2013-8-14
3.4.1.1 问题解决型
2013-8-14
(2)服务型QC小组 这种QC小组类型,原本是指企业中不是从事基本生 产劳动的职工组成的QC小组,即是由企业中的辅助 人员和服务人员组成的QC小组;后来由于QC小组由 工业企业逐步推广至服务行业、旅游业等,服务型 QC小组是专门指那些由从事服务工作的职工群众组 成的,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 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活动范围 主要是在服务现场。这类小组与现场型QC小组相似, 一般活动课题较小,围绕身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虽然这类成果经济效益 不一定大,但社会效益往往比较明显。
2013-8-14
13
2.5 QC小组的注册登记
为了便于管理,激发责任感、荣誉感,为了得到上 级的承认和支持,为了得到上一级发表成果的资格,要 求每个小组必须进行注册登记。
小组填表-部门/车间领导签字-报业务主管部门 审核-QC主管部门登记注册 注册登记要求: 1) QC小组的人数,每个小组3—10人为宜。 2) QC小组的登记每年一次,按小组课题登记, 每个题目都登记。 3) QC小组的课题在活动前进行登记注册。 4) 半年停止活动的小组应予以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