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p68-69例1、例2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2015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最新2015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数、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4、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单元教学课时:16课时1、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课本45--4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能对具体情境中的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测量黑板的长度用米尺量几次能够量完?2、分蛋糕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蛋糕该怎样表示呢?3、分数的产生二、探索新知1、认识单位“1”(1)动手操作用图表示¼。

(2)出示第46页的情境图1)把四根香蕉看做一个整体,每根香蕉是这把香蕉的¼2)把八块面包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¼(3)概括总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这样的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4)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2、概括分数的意义(1)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2)全班反馈,明确分数的意义。

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认识分数单位(1)完成46页的“做一做”(2)组织交流,明确:分母表示的含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的含义是:表示这样的一份或是几份。

(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含义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也有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一、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单位“1”指一个整体即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 、分数单位: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即分母分之一)二、分数与除法:(除数≠0)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b≠0)用字母表示:a÷b=ba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2、“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真分数和假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 。

假分数: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 1 或等于 1 。

带分数: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大于1。

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 、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约分1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列举法②筛选法③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①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②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最大公因数是1。

4、互质数: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 1 和任何大于 1 的自然数是互质数。

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其中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后面“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分数的起始,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的引申;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则是沟通了两者在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

整个单元的内容,基本是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这样的递进发展关系编排的。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一)分数大小比较,不再设置在第1节中单列一段,而是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打下的基础,把有关内容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

这样既简化了第1节的内容,也体现出通分的作用。

(二)增加了带分数的概念。

虽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分数运算中不含带分数,但考虑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容易看出这个假分数的大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以及便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有利于数感的形成。

因此,教材增加了带分数的认识。

(三)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先给出概念和求法,再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原来将解决问题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材先给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本质,然后探索它们的求法,最后在解决问题的应用中体会它们的现实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材例题分析(一)分数的意义本节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1.分数的产生。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能够运用分数的相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概念•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是什么?(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分数的约分与通分2. 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1)分数的实际意义•如何用分数表示实际问题?•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分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分数性质在商业和工程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讲解•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大小比较、运算法则等2. 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的实例讲解•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解析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分数的性质解决3. 分组讨论和练习•小组讨论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题目4. 课堂检测与总结•组织课堂检测,检验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展望下节课内容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为主线,通过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纪雅梅喀喇沁旗小牛群中心校一、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教材第60——62 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重要基础。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等的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分数的意义”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

而“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等新出现的内容,对学生来讲,不容易理解,因此是本节学习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概念。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这节概念课,在设计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教学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目标1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3 . 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 ”表示。

4 . 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四教具准备米尺、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投影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学生:(通过回忆说出已学过的分数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梳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知 识 梳 理一、分数的意义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如: 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叫做 。

千克的意义表示把1千克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3份,或把3千克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是 千克。

2、分数是由分子、分数线、分母三部分组成的。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例如: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4、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

读作:七分之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3份的数;分数单位是 , 含有3个 。

二、分数与除法1、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

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 ÷b = (b ≠0) 除法算式中除数不能是0,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为0。

例如: 可以理解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3份的数;也可以理解为把3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

2、一个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值。

43418581除数被除数b a 837371734141103103例如:=3÷4=0.75,0.75就是分数 的分数值。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 ,得到的商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三、分数的分类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如: , ,。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如: , , 。

3、带分数: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主干,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大体上显现出了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的递进发展关系。

教学内容注重从生活实际认识知识,学习掌握知识技能。

学好本单元的知识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必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

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2、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中,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由于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掌握知识的方法也有很大联系,教学中不宜就方法论方法。

而应该凸现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靠理解掌握知识。

三、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4、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1、经历分数相关概念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发现和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

2、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过程,体验知识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形式小组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形式热爱生活的良好思想情感。

2015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初备教案

2015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初备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备人:军王小学王春梅从备人: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推理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7课时第一课时主备教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1)2、以21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 、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 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 人教版
晨鸟教育
第 4 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教学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 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其中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 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运用公因数(公倍数)、最大 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Earlybird
晨鸟教育
▷ 教学准备 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实践操作,认识分数单位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2)] 课件出示教科书 P46“做一做”左边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看到了一堆糖或 12颗糖。 师:用我们昨天学到的知识,这里的 12颗糖可以看成什么? 【学情预设】12颗糖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师:静静地想一想,平均分 12颗糖,分成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相同吗? 师:我们来分一分,看能产生哪些分数。 2.按要求操作,产生分数。 课件出示教科书 P46“做一做”右边。
含义。
【学情预设】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设计意图】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学生已经学习过,本节课需要帮助学生对分数
意义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单位“1”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难点,也是今后解决分数问题
的关键知识点,让学生在大量的事例中体会和领悟,建构概念。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教学笔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同样是分一堆糖,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分数呢?
【学情预设】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师:如果不知道这堆糖有多少颗,平均分成 4 份,3 份是这堆糖的几分之几呢?

小学数学五(下)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doc

小学数学五(下)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doc

小学数学五(下)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十四课时:5通分最小公倍数万州区鸡公岭小学张进教学内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课文第88 页例1,课文第90页例2及课文第89页的“做一做”)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并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旧知铺垫1 .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

(各写5个)3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汇报填写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3.说一•说,你对•倍数有什么了解。

学生回答内容要求包含:(1)最小的倍数是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探索新知1.最小公倍数。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投影呈现情境图。

(见课文第88页)教师: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墙面(用的墙砖必须是整块),正方形墙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2)学生讨论,探索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两点内容:%1“用的墙砖必须是整块”是什么意思?%1墙面的边长墙砖的长、宽有什么关系?%1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有多少种?最小的是多少?(3)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1假设墙面的边长是10分米。

可以怎么铺?铺的结果怎么样?课件呈现:10有剩余面积,不符合题目要求。

原因:10不是3的倍数。

%1假设墙面的边长是9分米。

可以怎么铺?铺的结果是怎么样?课件呈现:有剩余面积,不符合题目要求。

原因:9不是2的倍数。

%1假设墙面的边长是6分米。

怎么铺?铺的结果如何?课件呈现:没有剩余面积,符合题目要求。

原因: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1引导提问:教师:墙面的边长除了6分米,还可以是多少?最少是多少?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果:墙面的边长还可以有12分米,18分米,24分米等等,最小的是6分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 除数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a ÷b= ba (b ≠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1、真分数和假分数: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②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 倍数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② 互质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1③ 一般关系: 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014-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14-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重点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7课时1.分数的意义 3课时2.真分数和假分数 2课时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4.约分 4课时5.通分 4课时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课时知识结构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类比、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2.理解“整体”的含义,明确“1”在这里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提问:(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几个?(3个)(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这个苹果的多少?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如:(1)出示月饼图提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2份、3份呢?(14,24,34)2.进一步认识单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5. 大家在倍数和公倍数的后面都加了“„„”表示什么意思呢?
6. 除了24和48,你还能找到更多的6和8的公倍数吗?时间1分钟,看 看哪个同学找到得多。 7. 请找到6和8的倍数最多的同学进行展示。 问题:你怎么找得这么快又这么准呢?有什么好方法吗?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8. 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请你自己举例验证一下。
一、在活动中建立概念
5. 展示学习成果。P68例1 ① 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 6的倍数: 6,12,18,24,30,36,42,48 ②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 6的倍数: 6,12,18,24,30,36,42,48 „„ 6. ①和②两位同学都找到了36,它既是4又是6的倍数,你同 意吗?两种表示方法你更认可谁的?说说理由。
3. ①请你自己找一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 ②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 展示学习成果: ①排列法: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 8的倍数:8,16,24,32,40,48 „„ 6和8的公倍数:24,48 „„ 最小公倍数是24。 ②筛选法: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 其中24,48也是8的因数,其中24最小。
一、在活动中建立概念
7. 你还能说出既是4又是6的倍数的数吗?(48,60 „„)
找得完吗?找不完我们用什么表示呢?(用省略号表示。) 8. 明确:12,24,36,48,60 „„这些数就叫做4和6的公倍数。 9. 你能找到4和6的最大公倍数吗? 如果找不到最大的,我们可以找到它们最小的公倍数吗?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例1、例2 最小公倍数p68
一、在活动中建立概念
1. 请学号是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并报出自己的学号。
请学号是6的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并报出自己的学号。
2. 问题: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3. 问题:为什么学号是12,24的同学会起立两次呢?
4. 你能找出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的同学的学号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总结提升规律:如果两个数互质,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这两个数可能是( 3 )和( 4 )。
四、反思回顾,提升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71页练建立概念
10.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1. 请你向学习最大公因数那样,用几何图的方式表示出4和6的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 6的倍数
4,8,16,20, 28,32,40, „„
12,24, 36,„„
6,18, 30,42,„„
4和6的公倍数, 其中12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9.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还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请大家看教材
第69页“你知道吗?”自学一下。 自学提示: ①每次用什么做除数去除。 ②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怎样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用你喜欢的方法求8和10的最小公倍数。 2.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3和 6 2和8 5和 6 4和 9 3和9 5和10
第3题、第5题。
一、在活动中建立概念
12. 把3和6的倍数、公倍数填在相应的位置,并圈出它们的最小 公倍数。 9 3的倍数 15 6的倍数 12 24 …… 21 27 18
3 ……
6
3和6的公倍数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p69例2
1. 如果给你两个数你能想办法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吗?
2. 怎么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