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岳麓版

合集下载

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品教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品教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目标】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及其大致经过。

通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组织观看《开国大典》,走访老人,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小组内分析探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的策略,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认识到和平解放是最终目的,同时理解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3.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开国大典的视频,设计学生自学提纲。

2.学生准备: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自学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结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出发时,毛泽东回头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笑着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说完,登上汽车,汽车向北平方向驶去。

毛泽东等进京后,“考试”成绩如何呢?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教师出示下列学习提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根据学习提纲找出相关知识;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

课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主备人__ __审核人_政史地组__使用人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星期____学习目标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目的、内容。

2.知道开国大典及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3.重点: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背景:革命即将胜利。

2、召开: 1949年9月在举行。

3、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⑴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⑵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北平为首都,改名为;采用公元纪年;以《》为代国歌;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3)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开国大典:1、准备: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内容见课本P5)。

2、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隆重举行。

3、意义:它宣告了的诞生。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

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和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残敌。

2、时间: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合作探究】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摘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4)诵读碑文,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伟绩历历在目,我们中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达标训练】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2、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这次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④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3、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A、采用公元纪年法B、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4、下列事件均发生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②北平和平解放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5、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岳麓版本-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岳麓版本-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工 担架 大车 牲畜 粮食
160万人
1.38万副 6750辆 80万头 0.7亿斤
150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6300万头 4.3亿斤
180万人
2万副 40万辆 100万头 3亿斤
方案二:放映影片《大决战片段》
研读5:
研读图7—79“红旗插上‘总统府’”
[讨论] 大规模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在三 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实 力迅速由弱变强,直至打败国民党,取得 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研读1:内战时国共两党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数量 430万正规军
120万正规军
武器装备
拥有 人口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 3亿多 备,有飞机、坦克 等先进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1亿多
外援 美国

思考:1、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外国记者, 你将如何预测中国内战的结果?为什么?
2、你认为毛泽东“中国人民必须而且一定能 够打败蒋介石”的判断对不对?为什么?
解读图7-79《红旗插上“总统府”》和图7-80《开国 大典》,明确永恒的治国哲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 者失天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国共两党内战初期悬殊的军事实力对比及“出人意料” 的结局,体会人民群众的作用,确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从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到推翻国民党反动 统治、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进程,感受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领导才能;
中共迅速取胜的原因有很多:
主观方面如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共 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 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建立 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插图丰富,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程。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思考与探讨”栏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新中国成立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筹备过程可能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2.了解新中国成立的筹备过程,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

3.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1岳麓版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1岳麓版岳麓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学情分析1、大多数的学生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能力;2、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基础的历史知识的拓展能力还有待加强,在对史料的分析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训练。

二、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理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影片片段、合唱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听、读等途径的自主发挥,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并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对于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能够叙述开国大典的基本经过,并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到学习中并培养能力。

五、教学过程【过渡环节】教师:刚刚,我们一起了解到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召开了一次筹建新中国的会议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我们确立了临时宪法、首都、国歌、国旗等并选举了国家机构。

终于,全国人民迎接来了那个神圣而伟大的时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那个历史的瞬间吧!【新课环节】活动:《新闻播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开国大典典礼基本准备就绪的相关新闻》(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配合,用娓娓动听的语言自然地把我们带到那个历史情境中)播放电影片段:《开国大典》活动:小记者现场采访一些同学观看完视频的感受。

问题1:假如你处于当时的那样的历史环境中,你觉得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欢呼动作呢?问题2:你觉得新中国之所以等到了这一天,靠的是什么呢?问题3:看完了这一段视频,你最想对中国近代的那一段历史说句什么话呢?问题4:这段视频对你的内心最大的触动是什么呢?(设计的意图:通过问题,去触动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让他们从内心中真正感受到国家独立的自豪感)学生简述:开国大典的基本概况(时间、参加的大概人数、毛主席的发言、庆祝环节等)(设计意图:学习历史还是要注重基础的掌握,让学生叙述,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学生讨论问题: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A、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自由发言;B、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答案: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本课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及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细节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感悟新中国的伟大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及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

2.教学素材:收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资料,如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图片,如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形势等,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课稿岳麓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课稿岳麓版
3.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教材内容,如历史背景、事件过程、意义影响等,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等,增强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的直观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5. 评价工具:教师使用评价工具,如问卷调查、测试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内容做好准备。
1. 理解并运用历史知识:学生能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相关的历史事件。
2. 培养时空观念:学生能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背景,并能够将其放置在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时空框架中进行思考。
3. 增强史料实证意识: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等史料,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实,并培养对史料的批判性思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课稿 岳麓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事件,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以及成立的意义。

教材通过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以及国共两党的斗争,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同时,教材还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具体过程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过程,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过程,包括人民解放战争和国共两党的斗争。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从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成果。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以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活动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对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国庆节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此外,学生对本课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和人物关系还需进一步梳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庆节的相关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讲解法:对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教学素材:收集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问题,如: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国庆节是如何庆祝的?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的历史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案 岳麓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案 岳麓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案岳麓版【学习目标】识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标志、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关系运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知识梳理】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年9月 2.地点:3.内容:(1)通过了。

《共同纲领》起着的作用。

(2)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确定了首都:;代国歌:国旗:。

4.意义:为做了重要准备。

二、新中国的成立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时间:1949年lO月1日下午2时。

(2)内容:①等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②确立为政府的施政方针。

③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④任命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新中国的诞生(1)时间:年月日。

(2)标志:(3)意义:①国内意义: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入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过渡的新时期。

②国际意义: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

它沉重地打击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的和平解放1.时问:年。

2.标志: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

3.意义:标志着中国领土除——和其他一些海岛及、等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基础自测】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规定了国旗、国歌④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⑤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3.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的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4.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最终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 )①新文化运动②五四运动③抗日战争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很多人取名叫“国庆”,是因为出生在国庆节那一天,那么在这些叫“国庆”的朋友中,最大的在2012年应是多少周岁 ( )A.54 B.55 C.56 D.636.完成祖国大陆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台湾回到祖国怀抱c.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7.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共“七大”的召开 B.国民党政府的垮台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合作探究】8.国旗的寓意有哪些?你能讲讲吗?9.识图分析题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0.材料解析题阅读教材第三页第一段描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文字,请回答:(1)“三年以来”,主要指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哪一历史时期?(2)“三十年以来”,主要指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哪一历史时期?(3)从1840年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具体过程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包括解放战争胜利、政治协商会议、宣告新中国成立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宣告新中国成立的仪式、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意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感受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掌握新中国成立的过程,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外交成就。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名师精编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名师精编学案 岳麓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说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2.复述开国大典的概况,感受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民的喜悦心情。

3.概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4.说出解放西藏的方式及其意义,认识到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共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的结果。

5.重点: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 1949年9月。

(2)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大会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3)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开国大典(1)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①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5月。

(2)标志: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署《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何性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还有人民军队代表和特邀人士,因而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程目标: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标志、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西藏的和平解放时间及意义;
2、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会议的意义
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结合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析以上问题。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讲解: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全国人大召开以前,它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它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政协会议还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歌、国旗和纪年法。所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引导:
同学们能概括一下建国前夕解放战争的形势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到9月,全国大陆基本解放。中国人民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及图表,探讨课中思考题、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知开国大典的动人场面,加深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2、通过观看《开国大典》相关视频,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伟大的事件之一,以此培养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1)讨论通过了《共同纲领》;
(2)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主席和副主席;
(3)决定了共和国的首都、纪年法、国歌和国旗;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问题一:《共同纲领》有哪些主要内容?为什么说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问题二:你能说说国旗的寓意有哪些吗?教师适当补充一引起资料,供学生讨论上述两个问题时参考。
三、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问题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问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问题三:西藏是怎样实现和பைடு நூலகம்解放的?其意义是什么?
四、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反思:
2、使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和西藏农奴主的控制和掠夺,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
批注;
教学重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导学、探究、讨论法
(二)开国大典
问题一:看了开国大典的几幅插图,联想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观看相关影视资料片段,然后展开讨论。教师适应提示和点拨。
(三)西藏和平解放
提问:西藏是怎样实现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平解放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和相关历史资料,然后分组展开讨论。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结合重点难点分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二、导入新课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会议的召开
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哪些方面的代表?这体现了会议的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进行讲评和点拨。
2、会议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会议的几项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