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育模式 培育时代英才

合集下载

育时代英才 铸不朽师魂

育时代英才  铸不朽师魂

育时代英才铸不朽师魂一、立足教育,提升境界加强学习,完善自我。

王鹏喜老师忠诚于加强学习党的教育事业,任教以来,一直从事班主任教学工作,能够认真研习教育新理论、课改新成果,为广大老师作出表率,引领各位同仁刻苦钻研,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职业习惯和从教时尚。

把学习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调研、培训辅导、讨论交流、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真正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用特色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言传身教,激励成长。

在教育学生中,王鹏喜老师始终相信身教胜于言教。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育者,使人展未来。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的点点滴滴的言行影响,以丰富的情感把学生吸引到生活中来,使他们感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与人相处的乐趣。

同时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并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让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制度管理,创新教育为了营造良好的班风,使工作有重点,有目标,由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代表、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等根据本班同学的具体情况,起草了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经学生充分讨论后贯彻执行,并指定专人负责。

强化管理,严格考勤。

考勤制度是优化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努力学习,加强制度育人的一项措施。

对认真遵守纪律,坚持出全勤上课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组织纪律较差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或通知家长或上报学校领导处理。

请病假必须有相关证明,事假必须写请假条,家长知道老师批准,到班长那里登记后方可离校。

无上述手续的按旷课处理。

这项制度由班长负责检查,其他干部协助。

德育为先,落实为本。

周会制度主要由团支部负责,每个团干部经常找学生谈心,搭建帮教对象,并结合学生思想情况,采取出板报、演讲、朗诵、看电影等形式进行教育。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育时代英才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育时代英才
【 幸币 】 焦点】
【 才・ 识】

改 革 高梭 罂 想 政 教 育 式偿 畜 时 代 乒 力
陕西 西安 ● 田谢军

要: 众所周知 , 大学生是 目前 国内互联 网应 用的主要 群 此亟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与重新构建 ,而这种重新构建必须要依
体, 他们 的思想观 、 价值 观、 思维与行 为模 式、 心理动 态等都 深受 互联 网的影响 , 从 而给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 育带来非常大的冲击与
蒂 固, 在这种具有明显历史 文明的教 育理念支撑下 , 逐渐形成 中
国特色 的教育模式 。 显而 易见 , 我 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一
占据教育制高点 , 主动进行针对性 的思想政治教育 , 正确 地对 学
生 的互联 网应用进行引导与纠正 , 最大限度规避学生在互联网中
套完全与众不 同的、 独具特色的传统 教育模式 。但 同时 , 由于现 陷入迷途 , 从 而肃清互联 网中对学生思想的不利因素 。 同时 , 高校 代互联 网技术 的影响 ,传统 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已经无法 应该对新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 队伍进行 长期 、 有效 的互联网技术 更好满足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因此 , 为了适应 现代化 培训 , 以利 于教育 队伍永远走在高校互联网应 用的前列 , 保证高 教育需要 ,为 了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推进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 校在互联 网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 主动性 。 教育水平 , 为了培育时代英 才 , 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亟 ( 3 ) 构 建校 园 内互联 网管理 系统 , 加 强校 园网站 的建设 与 良 须进一步变革和完善 。 所 以, 本文 就基 于互联 网的高校思想政治 性运行。 校园网站的建立 , 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 、 健康 、 有序 的

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

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一、“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高校要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有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让他们用智慧和能力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强调知识丰富,让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

人总是用不同的方式把握世界,掌握的知识越多,越能把握世界的丰富性。

因此,要不断提升知识传授的宽度和广度,让学生用哲学的、科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等多种方式把握世界,不断提升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要强调能力全面,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

掌握知识的目的不是做两脚书橱,而是要激活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思想智慧、外化为行动能力,具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

多年来,东北大学遵循“教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大力实施“育心铸才”工程,努力让人才培养落地生根。

“育心”着眼于“成人”教育,让广大青年学生以理想信念为根基,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铸才”着眼于“成才”教育,旨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方式改革,创建多元、普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环节,以能力培养为关键环节,以价值观塑造为根本环节,节节贯通、齐头并进的人才培养链条。

二、“三全育人”的中心在“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

”高校要成为育人的沃土,为人才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高校要从“教”走向“育”,构建育人新模式,营造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一方面,要聚焦学生,科学把握大学生的特点,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深耕细作,摒弃“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实现“千姿百态”的教育效果。

2022年中小学政策法规考试复习题

2022年中小学政策法规考试复习题

2022年贵州省中小学教师政策法规考试复习一、填空题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2.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

3.用两个五年时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

4.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

6.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不断使教育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7.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主攻目标,以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为主抓手,以加强基础教育办学力度为主支撑,大力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8.到2023年,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 9 年,2025年提高到 9.5 年,2027年提高到 10 年,2030年力争提高到 11 年左右,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9.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发展素质教育,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0.适应城镇化发展,继续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效益。

11.大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

中职学校教研活动条幅(3篇)

中职学校教研活动条幅(3篇)

第1篇---主题:凝聚智慧,共育英才——中职学校教研活动背景: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为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我校定期举办教研活动,旨在凝聚教师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培育时代英才。

条幅内容:一、首部:砥砺前行,教研筑梦——以教研为抓手,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中部:1. 教海扬帆,研舟竞发——教师们携手并进,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航向。

2. 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广泛汲取教育智慧,追求教学艺术的高峰。

3. 以研促教,以教兴校——以教研活动为平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4.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们用爱心和智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5.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传承教育精神,开创中职教育新篇章。

6. 创新驱动,质量为本——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打造一流中职教育品牌。

7. 立足实践,追求卓越——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8.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优秀中职生。

三、尾部:(校名)教研活动——携手共进,共创辉煌条幅设计理念:1. 主题鲜明:条幅以“凝聚智慧,共育英才”为主题,突出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团队的力量。

2. 内涵丰富:中部内容涵盖教研活动的多个方面,包括教学实践、教育理念、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等,体现了中职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3. 文采飞扬:条幅语言简练,富有诗意,既体现了中职教育的专业特色,又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内涵。

4. 视觉冲击:条幅采用大字体设计,色彩鲜明,易于识别,能够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教研氛围。

5. 时代感强:条幅内容紧跟时代发展,体现了中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条幅,不仅能够激励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还能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第2篇——以“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一、背景介绍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重要使命。

弘扬大舜文化,培育时代英才

弘扬大舜文化,培育时代英才

弘扬大舜文化,培育时代英才作者:庄虔升管恩新来源:《教育改革与实践》2013年第07期《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孟子·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诸冯学校座落在舜帝故里,学校由此而得名。

大舜文化是我国原始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文明的综合代表,是远古社会人类明德的集大成者。

太史公在《五帝本纪》中言“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后来在《卫康叔世家第七》中说,“舜之德可谓至矣”。

舜的“忠、孝、仁、智、爱”等优秀品德,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弘扬大舜文化,培育时代英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问题的目标通过“为舜之传人,扬舜之美德”,弘扬“孝感动天、厚德载物、举贤任能、纳言从谏、惩治奸佞、以德化人”等美德,提高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立志好学、遵纪守法、仁和宽厚、感恩孝亲、尊老爱幼、自强不息、谦逊善问、乐于助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个主题:弘扬大舜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时代英才。

三个原则: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弘扬大舜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主体。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大舜文化的兴趣,为学生传承中华美德提供广阔的空间、充足的时间和必备的条件。

指导性原则。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大舜文化的内涵,吸取其精华,结合《诸城市中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意见》,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忠”、“孝”、“仁”、“智”、“爱”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启发学生传承中华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何显贵:中学共青团在改革中永葆生机

何显贵:中学共青团在改革中永葆生机

强组织建设,改革优化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团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落实团委书记直接联系班级团支部的蹲班制度,指导团支部建设。

认真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精心设计团会、团课内容,多种形式开展一学一做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活动实效。

通过校园之星、优秀团员团干部等评优、评比活动,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此外,建设“一心双环”组织架构,支持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广播站、新媒体中心、国旗班等学生组织独立开展工作。

同学们利用假期制作的入学导读手册《三中行》、《社想》,邀请两位省状元、优秀学大地彩绘,科学与艺术、青春与梦想得到激扬与释放;在省内率先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走进哈卫校学习心肺复苏,走进南岗劳动技术学校学习树皮画、驴皮影,走进安天科技,感受祖国强大科技实力……培育时代英才谈及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何显贵微笑着说:“我校学生全员都是注册志愿者,依托志愿者联盟,精心设计,走进老年之家、关爱脑瘫儿童、帮扶贫困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教学楼大厅设置爱心交换站,让志愿服务、爱心捐助日常化。

学生还组建支教联盟,他们走进平房区99区支教,连续一年利用周末,为师、社团联合会成员、社长及社团成员的培训、管理和指导。

社团课进课表,使社团活动更加规范化。

”目前,学校的两个校区共有社团近百个。

各科“学霸”组建的理学会辅导低一年级的学弟学妹,每天中午从未间断;模拟政协社团的提案两次作为正式提案提交全国政协会议上讨论;作为全国最早组建的模拟联合国社团之一,在团中央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上获得个人、团体最高奖;美式辩论社团在哈佛大学举办的世界高中生辩论大赛中获得亚军,灯谜社团获团中央全国百强国学社团称号……在团十八大分组讨论中,何显贵认真地说:“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进一步指出,广在“每周一课”公开课上,何显贵讲授《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政治课,带领学生感受入党誓词。

教研活动记录标语(3篇)

教研活动记录标语(3篇)

第1篇一、引领创新,共筑教育新篇章1. 教研相长,智慧共享,共创教育辉煌2. 聚焦课堂,研磨教学,共育未来栋梁3. 教研兴校,质量为本,砥砺前行4.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让教育之花绽放二、深化研讨,提升教学质量1. 研讨互动,共谋发展,提升教学质量2. 深入研讨,精准施策,助力学生成长3. 教研有深度,教学有温度,质量有厚度4. 以研促教,以教带学,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三、交流分享,共话教育智慧1. 教研交流,共享智慧,共筑教育梦想2. 交流碰撞,思想火花,点亮教育之路3. 分享经验,共同成长,让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4. 携手共进,共创教育新天地四、聚焦问题,破解教学难题1. 问题导向,破解难题,助力教学质量提升2. 教研先行,问题导向,共谋教学新思路3. 聚焦难点,破解教学难题,让教育之路更顺畅4. 以研破题,以教促学,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五、关注学生,培养核心素养1. 以学生为本,关注核心素养,培养未来精英2. 教研为基,关注学生,培养全面人才3. 培养核心素养,让教育之花绽放更多光彩4. 以研促教,以教育人,让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六、优化教学,提高教育质量1. 教研引领,优化教学,提高教育质量2. 以研促教,以教提质,共创教育辉煌3. 教研创新,优化教学,提升教育品质4. 聚焦教学,优化课程,让教育之路更宽广七、团队协作,共谋教育发展1. 团结协作,共谋发展,打造教育新品牌2. 教研团队,携手共进,共筑教育梦想3. 团队力量,共谋发展,让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4. 携手同行,共谋教育大计,共创教育辉煌八、创新实践,推动教育改革1. 创新实践,推动教育改革,培育时代新人2. 教研实践,助力改革,共筑教育新篇章3. 践行创新,推动改革,让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4. 教研先行,实践创新,共谋教育发展大计九、反思总结,提升教学水平1. 反思总结,提升教学水平,共筑教育梦想2. 教研反思,总结经验,让教学之路更宽广3. 反思中成长,总结中提升,共创教育辉煌4. 以研促教,反思总结,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十、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1. 家校共育,携手同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2. 教研引领,家校共育,共筑学生美好未来3. 家校合力,共育英才,让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4. 教研相长,家校共育,让教育之花绽放光彩这些标语旨在激发教师们的教研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把握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 探索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新方法

把握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 探索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新方法

教育探索114作者简介:李超(1985—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教育管理。

为进一步落实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实现四个回归,加快学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变,河北外国语学院提出了高端定位、国际视野、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新理念,为河外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开创新局面。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的“准职业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服务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需要,以外向型、国际化为办学特色,以“办行业里的专业,学专业里的外语”为专业设置原则,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准职业人培养课堂”的建设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大力推进师资队伍、课堂、课程、教材等建设,以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绅士风度、君子品格为教育教学的最高追求,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

二、量体裁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遵循“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对口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原则,在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前都经过了严格的市场调研,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针对习总书记的3个“培养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研制特色“教学计划”,怎样培养人就是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什么人就是专业方向和专业理想,为谁培养人就是国家政治制度属性。

坚持“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做中研、在做中创”。

学校将“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教育贯穿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课程设置上实施1+2模式,即“专业+英语+小语种”。

把国际法、国际商法或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加进课程,让学生学习国际规则、了解国际规则、学会运用国际规则,用外语凸显国际化视野。

让语言和专业的学习浸泡在文化中,用文化给专业垫底,用厚重的文化助力语言学习。

通过校企协同育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合作教育来实现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做好四个聚焦_探索工学一体化模式下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晋城技师学院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综述

做好四个聚焦_探索工学一体化模式下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晋城技师学院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综述

文 / 晋城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刘世峰做好四个聚焦 探索工学一体化模式下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晋城技师学院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综述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养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推进校企融合、提质培优的重要途径,是技工院校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

开展工学一体化工作是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将带动形成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新局面。

推进工学一体化工作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

晋城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紧紧围绕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四个聚焦”的工作方法,实现了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与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一、聚焦国家政策,把好技能人才培养方向盘近年来,学院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走深、走32 | 2024年2月上实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从国家方案到学院实践的转化之路。

(一)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学院积极参与和开展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首批5个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在机械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和汽车工程系大力推进机床切削加工(车工方向)、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维修3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其他专业稳步开展校内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提炼出“先做—再学—再练”“六步四角色”等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教育助力造就时代英才

教育助力造就时代英才

教育助力造就时代英才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当今时代,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时代英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本文将探讨教育如何助力造就时代英才,从多个角度展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育的第一重要功能是培养人的基本素养。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掌握阅读、写作、计算等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些基本素养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更新换代迅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素养,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提升自我。

除了基本素养,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时代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强调创新,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育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践能力也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之一。

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教育不仅是灌输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教育,人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肩负起社会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英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教育还应该注重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育资源,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只有在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培养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时代英才,为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教育是造就时代英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养基本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注重德育教育和个性化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英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教育助力造就时代英才的使命愈发重要,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心得体会3篇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心得体会3篇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心得体会精选篇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更为坚定,身心素质向好向强,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新征程上,广大中国青年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复兴路上激荡青春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理想信念更为坚定,立心铸魂拨亮思想航灯。

牢牢把握理想信念的思想航舵是中国青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的命脉所在、根本所在。

从缺衣少食、挨冻受饿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艰苦跋涉,到枪林弹雨、流血牺牲的抗日战争的深刻洗礼,再到艰难摸索、砥砺前行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激流险滩,中国青年在接续奋斗中持续拨亮思想航灯、擦亮青春底色,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点点星星之火汇聚成闪耀神州的璀璨星河,书写了恢弘壮阔的“青春史诗”。

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将其作为指引人生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在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立心铸魂,进而为铸就无悔青春夯实根基和充盈底蕴。

要坚持党的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忠诚信党、真心爱党、热情向党、永远随党,牢牢记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信中国道路、坚守价值追求、坚定文化自信,在赶考复兴路上毫不动摇地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身心素质向好向强,强健体魄塑造昂扬风貌。

在无与伦比的“双奥之城”北京的赛场上,争金夺银的奥运健儿向全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自强不息的坚韧品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千锤百炼的强健体魄,用铿锵实事证明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是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更是身心素质过硬的中国人。

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改革一直是我国推进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创新精神、人才培养和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首先,创新精神是一种内在驱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能不断突破自我,拥抱变化,勇敢地挑战权威。

教育改革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项目和比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其次,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涉及学生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道德品质等方面。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首先,要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学生们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此外,要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改革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教育改革需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创新发展教育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和国家的需求。

我们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加强教育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一直要追求的目标。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课程建设、改革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要牢记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教育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研活动标语口号(3篇)

教研活动标语口号(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为了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以下是一篇关于教研活动标语口号的撰写,旨在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二、正文1. 凝聚智慧,共铸辉煌——教研活动,助力教育腾飞!2.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打造高效课堂,共创美好未来!3.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研路上,砥砺前行!4. 博采众长,携手共进——教研活动,共筑教育梦!5. 锤炼教学,提升素养——教研活动,助力教师成长!6. 创新教育,共赢未来——教研活动,开启智慧之门!7. 砥砺前行,共创佳绩——教研活动,推动教育改革!8. 学无止境,研无止境——教研活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9. 聚焦课堂,提升质量——教研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0. 交流互鉴,共同提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1.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教研活动,助力学生快乐成长!12. 砥砺前行,共筑教育梦——教研活动,助力教师实现人生价值!13.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4.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教研活动,助力教育现代化!15. 砥砺前行,共创美好未来——教研活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16. 教研兴校,质量立校——教研活动,助力学校腾飞!17.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教研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8.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教研活动,助力学生快乐成长!19. 锤炼教学,提升素养——教研活动,助力教师实现人生价值!20. 砥砺前行,共筑教育梦——教研活动,助力教育现代化!三、结语教研活动标语口号的撰写,旨在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教研活动为平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第2篇一、引领教育创新,共筑智慧课堂1. 教研点亮智慧,创新引领未来2. 以研促教,智慧引领,共创教育新篇章3. 汇聚智慧力量,打造高效课堂,共育时代新人二、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1. 素质为本,全面发展,共育时代精英2. 聚焦核心素养,砥砺前行,培育时代新人3.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多元发展教育体系三、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品质1. 课程改革,品质提升,共创教育辉煌2. 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教学,助力学生成长3. 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教育精英1. 教师强,教育兴,共铸教育辉煌2. 培育名师,打造精英,共筑教育梦3. 提升教师素质,强化队伍建设,助力教育事业发展五、家校共育,携手同行1. 家校携手,共育英才,共创美好未来2. 家校共育,协同发展,助力孩子成长3. 家校同心,共育未来,共建和谐校园六、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1. 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一流教育品牌2. 教学管理精细化,质量提升常态化,共筑教育梦想3. 以管理促教学,以质量求发展,共创教育辉煌七、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创新教学,激发兴趣,培养创新型人才2.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手段,培养时代新人八、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育健全人格1. 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全人格,共筑美好未来2. 关注心灵成长,培育阳光少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3. 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成长,共育时代新人九、加强校际交流,促进共同发展1. 校际交流,共谋发展,携手共创教育辉煌2. 开放办学,交流互鉴,共育时代精英3. 加强校际合作,促进共同进步,共创教育美好未来十、强化科研引领,提升教育内涵1. 科研引领,提升教育内涵,打造特色学校2. 以科研为引领,推动教育改革,培育时代新人3. 强化科研工作,提升教育质量,共铸教育辉煌这些标语口号旨在激励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学校各类教研活动标语(3篇)

学校各类教研活动标语(3篇)

第1篇一、教育教学类1. “教学相长,共育英才”——追求卓越,共创辉煌。

2. “博学笃行,教学相长”——以研促教,以教促学。

3. “深耕细作,精雕细琢”——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4. “创新教育,引领未来”——探索教育新路径,培养时代新人才。

5. “教育为本,教研为魂”——立足教育,深耕教研。

6. “教学有方,育人有术”——博采众长,精益求精。

7.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引领教学。

8. “以德立教,以研促教”——德才兼备,教研相长。

9. “教学相长,共筑教育梦”——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

10. “传承教育经典,创新教育方法”——立足传统,开创未来。

二、课程改革类1. “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开启教育新篇章。

2. “优化课程,提升质量”——追求教育卓越。

3. “课程改革,全面育人”——为学生发展奠基。

4. “课程改革,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5. “课程改革,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6. “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7. “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8. “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培养未来人才。

9. “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教育新模式。

10. “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为教育发展助力。

三、教育科研类1. “科研兴教,创新引领”——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2. “教育科研,助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 “科研强校,创新未来”——打造教育科研高地。

4. “科研为基,教学为本”——以科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5. “教育科研,开拓视野”——培养创新型人才。

6. “科研创新,教育发展”——为教育注入新活力。

7. “教育科研,服务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8. “科研促教,教学相长”——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9. “教育科研,推动教育改革”——助力教育现代化。

10. “科研创新,引领教育”——为教育事业助力。

四、教师培训类1. “教师培训,提升素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学习心得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学习心得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学习心得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

教育、科技和人才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作为一名热爱祖国、致力于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青年,我深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加强人才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任务。

人才培养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其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报告指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再次,深化产学研合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合作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

我们要加强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落实用人主体的自主权,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促进产学研各方的紧密合作,形成创新合力。

探索生态劳动教育,培育时代英才——成都市七中英才学校生态劳动特色校建设纪实

探索生态劳动教育,培育时代英才——成都市七中英才学校生态劳动特色校建设纪实

探索生态劳动教育,培育时代英才——成都市七中英才学校生
态劳动特色校建设纪实
林素琼;陈丹莹
【期刊名称】《环境教育》
【年(卷),期】2024()1
【摘要】成都市七中英才学校秉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三体”教育思想和“让每个生命生动而自然地向上、向善生长”的办学理念,设置了以“英才教育”为核心的英才课程,从“德、学、才、力”四个方面实现“淑质英才,高格大器”的教育追求。

【总页数】1页(P121-121)
【作者】林素琼;陈丹莹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绿野耕读传文化,劳动实践育英才——平阴县孔村小学生态劳动特色校建设纪实
2.探索生态劳动教育,培育新时代奋斗者——深圳市南山区桃源中学生态劳动教育纪实
3.践行生态劳动教育,培育阳光少年——济南幼高专常春藤附小生态劳动特色校建设纪实
4.以劳动教育润泽学生心灵——太平成远小学生态劳动特色校建设纪
实5.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探索绿色未来——济南市槐荫区崇新学校生态劳动特色校建设纪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教育模式培育时代英才——贵州省黔西县锦星镇第一小学“三个践行”教育改革纪实黔西县锦星镇第一小学胡毅锦星一小原名新街小学,学校距县城12公里,坐落在锦星镇内庄田坝东隅,毗邻新乡政府办公楼,与文明古塔——文阁塔遥遥相望。

学校始建于1939年,由晚清年间当地秀才王济洲先生创办的私塾改建而成。

1958年由王济洲先生家迁到现址,取名新街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小,由三间土墙房组成。

2009年因乡政府搬迁至此,遂更名为锦星一小,目前系乡中心完小。

1996年“两基”普六复查期间,新建一栋两层楼教学楼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已撤出)。

开展“两基”攻坚以来,学校规模日渐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在校学生由312人发展到749人,学校又新修一栋两层半教学楼,建筑面积430平方米。

2008年“两基”迎国检期间再次扩建新的教学楼,该教学楼由朱英龙先生捐资建设,建筑面积683平方米。

迄今为止,学校占地面积22386平方米(34亩),建筑面积4153平方米。

现有教学楼两栋,新建学生食堂400平方米和宿舍2100平方米,除14间教室外,学校设有简易远程教育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办公室、仪器保管室等。

学校“亮丽工程”实施好,校园环境逐步改善。

现学校在校学生586人,有12个教学班,1个剪纸特长班,另有音乐兴趣小组,体育兴趣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本科8人,大专26人,中师1人,高中1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师德高尚、业务娴熟。

近年来,锦星一小全体教师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三个践行”,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践行“爱的教育”、践行“系统育人的教育”,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精心打造基于学生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创办剪纸特长班,农民画特长班以及音乐、舞蹈、体育兴趣小组等,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堂)和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教育教学活动,以特色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破解了“穷财政如何办大教育、穷地方如何办好教育”的难题,开创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道路,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学校知名度不断提高,成为毕节市农村教育改革示范校的典范,现将工作汇报如下;一、认真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生命是平等的、生命是有情感的、生命是有思想的、生命是有尊严的、生命是有差异的、生命是有时限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兴趣化发展。

1.构建民主和谐的生命课堂我校教师学习教育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学校的教学模式,追寻生命课堂。

教师们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题教学模式,将生命教育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同时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构建了民主、和谐的“生命课堂”,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师生之间生命共度的过程。

尊重学生的尊严、人格、差异、质疑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基础采取不同的措施,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平等、轻松、开放、快乐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发挥,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个性飞扬起来,思维灵动起来,让课堂生机盎然。

2.围绕“生命教育”的主题打造班级文化陶冶学生情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一直很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

在班级建设活动中,我们注意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与班级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让集体和个体的生命价值都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提升和超越,形成一个民主、平等、生气勃勃、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集体,使每个学生得以快乐、自由、健康地成长。

(1)让生命绽放,让静物说话。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臵,黑板的利用都无不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

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使健康、自信、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充满生命活力,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2)让书香溢满校园,经典浸润人生。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好书使人得益毕生,为丰厚学生的知识,开朗视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为我校捐赠一万五千多册图书,新建博雅图书室,我校每班建立了图书角。

我们开展以“书香溢满校园,经典浸润人生”读书教育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成立了班级读书会,班聘任小图书管理员进行管理,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师生普通话演讲比赛”“唱红歌、颂红诗比赛”,唱响生命之歌,鼓励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和日记,记录生命的轨迹。

3.打造和谐平安校园,为生命保驾护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是至重至贵的,当一个人失去生命的时候,其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人去楼空、毫无意义。

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

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比许诺的未来的发展与幸福的可能性,所有的一切都更神圣。

所有的生命都无法被另外的生命所代替,生命具有惟一性,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归依,我们始终谨记,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是生命的学校。

为此,我们视安全责任大于天,认真抓好安全工作,为生命保驾护航。

认真做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活动。

加强安全综治督查力度,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我校切实加大了对学校安全综治工作的督查力度,搞好防震减灾和消防演练。

落实行动,开展校园危房大排查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县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启动了校舍安全大排查,对存在问题,马上整改,落实到位。

明确责任,落实安全工作制度。

我校将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落实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增强严格执行安全工作制度的主动性。

拓宽思路,确保安全教育到位。

不断拓宽学校安全教育思路,坚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来抓安全,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来抓安全,以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来抓安全,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来抓安全。

注重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平时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确保防患于未然。

提高警惕,预防校园侵害,加强食品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杜绝了一切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学校师生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二、深入践行“爱的教育”爱是师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践行爱的教育,无论是“爱”学生,还是教学生“爱”,对教育都有特殊意义。

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我们除了抓师德师风建设以外,重点是抓好贫困生和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把爱的教育落到实处。

1.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机构。

把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规划纳入到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把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学习生活问题,控辍保学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把支持帮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列入到主要内容之一。

主动关心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到学校的综合考评考核。

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以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个人情况,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留守儿童”底子清、情况明。

积极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亲情电话,电脑视频,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示范中心,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座谈会,了解“留守儿童”学习、思想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建立“留守儿童温馨家园”、“留守儿童剪纸乐园”。

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守儿童互助”等“爱心联谊”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关爱,陶冶性情,增长知识。

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广泛深入地在党政干部、联校支教单位职工和教师中落实“留守儿童”帮扶对象,并形成长效制度,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完善“留守儿童”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建立“留守儿童”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到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考核管理之中,与年度考评考绩及评优晋级挂钩。

2.充分发挥老同志老干部的作用并和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共同开好关爱工作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反复研究,聘请了我们村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支书进入班子,用他们的愿望、知识、经验给我们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他们资格老、知名度大、阅历深、知识渊博,通过他们的加入,使我们的关工委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上了新台阶。

通过共助共建,在镇党委政府和镇中心校领导下和村委会相配合,发挥老同志老干部的资源优势,落实扶贫助学,结对帮扶等措施,使学校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3.积极为留守儿童及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1)着力打造以剪纸和农民画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温馨校园从2006年春开始,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力求体现校园文化“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营造“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文化。

精心布设了校训石、育才亭(莲亭)、莲花塘、文化长廊、瀑布假山,在走廊楼道内精心悬挂名言警句,师生剪纸作品。

文化长廊以我校教师岳红霞、袁天兴、杨慧的剪纸和农民画作品为主。

致力实现“学校是流动的风景线”、“学校是立体的教科书”,让“每一株草木含情,让每一个角落传神,让每一堵墙壁说话”的新境界。

让学校的每个景点、角落、墙壁、绿地都体现着教育功能,形成了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的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师生随时受到和谐环境的感染,随地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营造出了娱乐身心、陶冶性情、潜移品性、培养情操、塑造灵魂的温馨校园。

与此同时,2011年秋,我校新建了剪纸艺术室和农民画艺术室,不仅为贫困生和留守儿童创造了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特长的环境,还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创五好“关工委”工作,家长学校工作,及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密切结合起来,开创了贵州西部农村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谱写新的篇章。

(2)打造爱心食堂,为贫困生和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我校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即使一些学生离学校较近,但他们是留守儿童,中午吃饭时常常在街上买零食吃,考虑到食品卫生安全原因,2008年秋季学期,国家还没有实施营养午餐计划,我校多方筹资,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事业单位如贵州美福房地产开发公司老总何波先生、天津伟信集团公司、贵毕高管、毕节市教育局、黔西县国防办等多家单位对我校贫困生和留守儿童进行帮扶,组织我校教师为贫困儿童捐款,组织学生开展剪纸义卖活动,建设了爱心食堂,对中午需要吃饭的学生登记造册,每生补助2元钱,解决了部分学生中午就餐难的问题,县教育局罗方贵局长到我校指导工作,看到孩子们吃着香喷喷的中午饭,深受感动,同时对学校此项工作高度赞扬,随后拨款2万元为我校添臵了消毒柜、冰箱、餐桌等器皿器具,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可以这样说的,在毕节市乃至贵州省范围内,我校率先实施营养午餐改革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