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胡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母亲的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 母亲的挚爱深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 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作者 胡适
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能说出母亲的典范 事迹及母亲的人格魅力。 2、知道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深 远影响;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挚爱深情。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益智中学 八年级 刘英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感受到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作者 胡适
课程分析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 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 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 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 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 中感受到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 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 人格特征。
要求:独立完成(5分钟),然后小组讨论 (2分钟),选代表发言(4分钟),后发言的可 以补充、纠正,但不能重复。
(注:运用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意思对即可。)
三、迁移运用 加深认识
(一)由老师(或者随堂抽一名学生)扮演“小 记者”,对同学进行采访提问,问题设计如下:
1、父母记得你的生日吗?为你庆祝吗? 2、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 3、你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吗? 4、你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5、平日你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吗? 要求:同学们认真扮演角色,参与答题(5分钟),使
一、精读课文 感知人物
(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4-13自然 段,完成以下问题,并把结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 的人? 要求:先独立完成(7分钟),然后小组 讨论并写出结果(5分钟),选代表发言(5 分钟),后发言的可以补充纠正但不能重复。
小度写范文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模板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回忆他母亲的散文,语言朴素而自然,情真意切而发人深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
2. 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重点体会、品味语言几个步骤进行文本学习。
3.能借助课文前面的导语明白学习课文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2. 提升学生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重难点分析:l 体会作者所说的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真正含义。
2 理解母爱的无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3 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老舍先生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体会老舍先生对母亲的赞颂、感激、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阅读关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搜集有关老舍先生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走近老舍。
(一)说说你了解的老舍先生。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自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
(二)教师介绍老舍先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杰出艺术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体味母爱,走进文本。
(一)学生背诵有关母爱的诗句,吟唱有关母爱的歌曲。
(二)教师小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古今中外有无数赞美母亲的作品。
老舍先生在母亲去世快一年后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我的母亲》,以此作为回忆。
让我们走进老舍和他的《我的母亲》,去感受这位语言大师如何赞美母亲。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及练习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舍的《我的母亲》,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描绘,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分析文中使用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母亲》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
3. 讨论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
3. 运用情感教育法,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单介绍老舍及其作品《我的母亲》。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讨论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作文,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文和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
在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母亲节特别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艺、写信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与母亲的故事或经历,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感交流。
七、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或《茶馆》,了解老舍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2. 写一篇读书笔记,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八、课程进度安排1. 第二课时:继续分析课文《我的母亲》,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第三课时:进行母亲节特别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母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冀教版
3.结合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感恩父母的美好情感。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学会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我会让学生思考母亲为何能够无私地付出,母亲的爱与我们的成长有何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回报母爱等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例如,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母亲形象,每组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并概括母亲的付出和奉献。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案例亮点
1.情感共鸣:本案中,通过播放感人视频、分享真实故事等情景创设,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种情感共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2.问题导向:本案中,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对课文《我的母亲》进行详细解我们的影响。接着,我会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母亲的形象和她的付出。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生小组讨论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二、积累成语:蹑手蹑脚一饱眼福娓娓动听热泪盈眶循循善诱饮泣吞声辗转反侧万籁俱寂三、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配以《苏格兰摇篮曲》)学生边听读,边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板书)元宵夜的“巡阅”涌流的眼泪丰富的内心世界劳碌的身影四、布置作业:收集自己母亲常说的饱含母爱的话语或一些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导入:1.学生活动: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流)2.多媒体播放满军的歌曲《懂你》,创设情境。
二、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1.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请学生自由发言:参考答案: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读了“我”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怀念、赞美3.教师小结:“我”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
《我的母亲》老舍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老舍教案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能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体会老舍先生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b.学习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c.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b.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b.增强对家庭、亲情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b.学习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a.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b.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练习。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a.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吗?你们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意的?2.自主阅读a.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b.学生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讨论a.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4.学习生字词a.教师出示生字词,请同学们认读并组内交流。
b.学生认读,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a.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母亲》,你们对课文有什么感受?2.学习课文写作技巧a.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3.仿写练习a.请同学们以“我的母亲”为主题,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b.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小结a.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1.检查仿写作业a.教师挑选几篇学生的仿写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
b.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拓展阅读a.请同学们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进一步了解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
b.学生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小结a.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八上7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指导》适配课件)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 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 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这一段,着力表现的是母亲“勤劳”的“一生”。先用议论句“一生不曾脱离过 劳动”来强调母亲“一生”勤劳。“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一句,一方面 表现出母亲勤劳至极,另一方面突出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勤劳。“虽到老年,仍然热 爱生产”是在表现母亲老年时的勤劳。母亲从“生我”到“老年”都热爱劳动,突出 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最后一句,作者又借外甥的另一封信来侧面表现母亲的 “勤劳一生”:这一年,母亲八十五岁,虽“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 喜纺棉”,也突出表现了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
读懂对“我”的情感
1.提问:对“我”产生巨大 影响的母亲逝世了,“我”怀 着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2. 请 声 情 并 茂 地 朗 读 文 章 的第14至17自然段,体会“我” 的情感和议论抒情的作用。
(1)自由地朗读课文。 (2)组织讨论作者的情感 态度。 (3)再次朗读课文。 (4)讨论议论抒情的作用。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 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 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 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 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 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 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 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鼓励和支 持“我”走革命道 路。
朱德母亲的言行、鼓励和支持,是朱德 人生观、价值观和革命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 正因为朱德母亲对朱德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才有了朱德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正因为 如此,朱德母亲逝世后,1944年4月10日, 延安各界为朱德母亲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 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 “为母亲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 阶级完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老舍《我的母亲》
品味语言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亲情的名
句,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分享。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
❖ “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 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 心活动。
❖ 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 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 女之心。
学习写法:
❖ 例4、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 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 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 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 生,“去吧,小子!”
❖ 例3、生命是母亲给我的……唉,还说什 么呢?心痛!心痛!
品味语言:
❖这些令人深思,感人至深的抒情 和议论,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母 亲的怀念和热爱,增强了文章的 感染力。
——以叙事为主,兼以议 论、抒情。
❖ 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 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 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 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
结 ❖ 母亲从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方 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母亲 的勤俭认真、乐于助人、热情好客、 软而硬的性格深深地影响着“我”。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以 及内心的微妙活动或有关事物的细 小环节等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
❖ 肥美:意指肥沃丰美。
学 ❖ 姥姥:以前指外祖母,后泛指老人。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胡适《我的母亲》
名称 基本信息 执教者 《我的母亲》 李思思 课时 第二课时
所属教材版本、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我的母亲》 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 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胡适。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 ,体裁是一篇传记.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 教材分析 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 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 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自 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 正处在成长逆反期的学生们对父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学习本文要使学生们体会作 者与母亲的深厚感情,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深切的情怀。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知识与能力目 标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目标 过 程 与 方 法 目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点拨并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内容。 标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目标 2、合作探究讨论法、讲解法。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为了让学生 整体把握课文 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明确文中写 “母亲” 找准本节课 “母亲”的段落。 的段落是第 4 自然段到第 12 自然段。 要 讲 的 主 要 内容。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 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 品质? (教师点拨, 学生自行概括后, 教师在明确) 明确: (1)每天叫“我”早起,聆听 教训, 催 “我” 上学。 ——谆谆教诲, 严格督学 (2)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 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 有方 (3)“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 1、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进 重责罚,替“我”舔病眼。——责罚 行概括。 (集体朗读、点名朗读、默读) 严厉,仁爱慈祥 2、学生通过分析母亲的人物性格,用 (4)新年到来, 大哥的债主来讨债, 一句话简要概括。 母亲从不骂一句, 脸上从不露出一点 二、分 析 母 亲 怒色——能忍能让,宽以待人 人物形象 (5)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 3、学生再次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 的情感。 (自由回答)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 更好 地感受文中 “母亲” 的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14回忆我的母亲 - 第2课时课件
母亲带给“我”的这些影响,她的美好品质,在其他相关资料中也得到了 印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在母亲影响下所具备的美好品质。
资料链接
……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 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他晚上 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红星照耀中国》)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 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示例: ①这句话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以及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②这句话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 ③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 ④这一句是对母亲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⑤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 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⑥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 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 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 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 深情融汇在一起。
1.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 种地了……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教给“我”生产知识)
2.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 刻的印象。(培养了“我”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 3.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 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启发了“我”以后走上革命道路的观念) 4.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 勉。(支持、鼓励“我”走上革命道路)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阅读下面议论性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①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②母亲是个好劳动。 ③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 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④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⑤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 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⑥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活动一 品味语言,读出情感
本文是作者在母亲逝世之后撰写的纪念性文章,文中没有很多的 描写和抒情语言十分朴素、简洁,但在平静的叙述中流露出一种真 挚深沉的爱,请同学们精读课文,圈点勾画记叙性语句,体会句子 中蕴含的情感。
1. 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 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 评价。
④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这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 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⑤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 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 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我” 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 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 ——胡适
⑥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 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 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 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 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 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 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 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 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02《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
五、总结反思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2.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一
复习旧课
1、学生听写词语。
2、听写后检查。
明确目标
二、学生速读课文,思考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并交流学习成果。然后观看多媒体,明确答案
多媒体幻灯片出示问题答案
明确:
1、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
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三、展示交流
多媒体幻灯片出示问题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认真了解, 回 从作者入 答提问, 识记 手,为帮助 并做好笔记。 欣赏课文内 容,把握作 者情感作铺 垫。 认真阅读资 料, 了解词人 的特殊经历, 为进一步欣 赏该词打下 基础。 学生通过读 资料回答提 问,互助合 作,知人论 文,读文先 读人,把握 内容。
初读课文让 学 生 初 步 体 学生暴露问
1
学生活动
紧跟老师提 问, 回答老师 提出的问题, 思考问题, 想 要学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计意图
上课前播放 歌曲 《母亲》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 趣。
知识讲授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 —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 爱上我母亲的面 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伟大的母亲给了子女伟大的母爱, 丝丝缕缕 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生活的片断,描绘我们的母 亲,为母爱下一个注解。) 悠悠母爱,难以尽言,让我们铭记母亲为我 们的付出,让我们铭记母亲的恩德,让我们保留这 份感动和温暖。 下面我们我们通过学习老舍的文章 《我的母亲》,来重温母爱的无私、奉献和伟大。 二、说 (一)说本节课学习目标(略) (二)关于作者 提问:请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著名作家。一岁半时,父亲去世,在母亲的血 汗灌养和亲友的资助下, 1918 年从北京师范学校毕 业,先后在北京方家胡同小学任校长,天津南开中 学教国文。老舍先生的母亲并不识字,但她通过生 命的教育,把她性格中的坚韧、善良、宽容的品性 和勤俭、好客的生活习惯传给了老舍先生,为新中 国培养出一代语言大师。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等。他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 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1951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 “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三、读 1、 课文内容分析:运用略读方法,快速阅读 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顺序号,回答以 下两个问题: (1)请划出在全文中起结构作用的时间句: 如“母亲生在农家”(第 3 自然段)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第 4 自然段)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 (第 4 自 然段) “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 (第 14 自然段) “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第 16 自然段) 问题小结: 课文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组织安 排材料的,作者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 七十大寿,一直写到去世,脉络很清楚。 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2)读完全文,同学们又没有被这样一位母亲 的行为所感动呢?思考一下文中写了怎样的一位 母亲,结合文中的例子,小组讨论总结出母亲的优 秀品质。
第二单元 我的母亲 课外对比阅读学道 第二课时
梓山湖北大邦实验学校语文学科登山型学道Z.S.H.B.D.B Experimental School Chinese Winnerway Study Guide 班级:姓名:日期:2018-9- 编制:八年级语文组【自研课导学】晚自习预习目标:1.研究学道学法。
2.品味作者语言风格。
【展示课导学】(课题: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朱德课时:第二课时)学习主题:1.比较三位作者的写作手法。
2.细读文章,品味三维作者的语言风格。
语文三层级目标达标训练题请注意书写不好需要重写学道班级姓名组名达成等级阅读与理解:甲文: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中已经饱尝艰辛,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旅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有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____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节选自朱德《我的母亲》乙文: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胡适《我的母亲》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胡适《我的母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
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2、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
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
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
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
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我的母亲》word教案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学设计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学习抒情散文的写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及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情感,探讨情感,从而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抒情散文的写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及情感。
教学难点:关注情感,探讨情感,从而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2分钟)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我们称她——母亲。
有人说,母亲是一首深情的颂歌,古往今来,永唱不衰;也有人说,母亲是一只临行前的行囊,受用一生,取之不竭;更有人说,母亲是一双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了生命,也推动了世界。
而老舍提到母亲,是这样说的:“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老舍笔下的母亲,去感受、去品味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母爱!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我的母亲》老舍。
(板书课题、作者)二、重点研习第13节的细节描写(26分钟)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13段中细节描写的运用,看看这些细节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
(1)先请全班同学有感情地一起来朗读这一段,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2)生读后回答,师总结(主要是写母亲对子女深挚的爱/母亲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3)那么,在这一段里面,母亲对子女的这种爱是从哪几件事中体现出来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答案: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4)指名回答(5)现在我们主要来分析第三件事中的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境,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主要是细微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6)请大家看大屏幕,在这一段文字中,哪些是细节描写?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7)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来朗读这一小节。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我的母亲》教学反思1上课是个人思想的整合,评课是众人思想的碰撞。
评课越深入,思绪越清晰。
《回忆我的母亲》在设计教案时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讲背景,作者字词,文章结构层次。
第二课时,概括事件分析人物品质。
第三课时,体会我对母亲的感谢之情,以及我对革命事业的决心。
今天,讲课时。
两点整上课,我1点52进教室。
当时教室里差不多坐了很多老师。
其中,还有副校长。
难免会紧张,因此,就利用多媒体放了一首《妈妈我想你》。
歌曲四分半时间,因此,歌完之后刚好上课。
随意的歌,调动情绪,毫无目的。
导入,本来是开门见山。
当我发现学生和老师们都沉浸在音乐之中,我换了导入方式——情景导入——我们感恩生命好像鸟儿有了丰厚的羽毛将会飞向蓝天。
我们感恩母亲,她陪伴我们人生的起起落落。
当我们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的人确实是母亲,母亲怀胎九月早已和我们建立了最为深刻地感情。
全部母亲都是这样的,朱德先生的母亲也是如此。
这样的导入,我很不喜欢。
因为,句子没有那么美观,遣词造句生硬关键语速也慢。
(我紧张的时候,反而语速会变很慢。
)接着,按照计划回想知识三组词,三层次。
分析第二部分。
布置任务1.概括第二部分关于母亲的事件。
2.总结母亲的高贵品质。
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开始讨论,讨论进程中,我发现他们速度太慢。
但是,考虑到学情,也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他们讨论了近20分钟。
接下来概括事件。
事件概括,我提示了说关键词,重点句。
但是他们依旧很难概括出来。
但是,关于人物性格学生把握的很好。
因为时间关系,对第三部分讲授,我很快做了总结。
而且为了让学生把握读法,还专门强调和泛读了第16段两个“忠于”的语句。
下课铃差不多停了一会了,布置完作业下课了。
反思:导入:导入是拉进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要激发读者的兴趣。
不是,毫无目的的进行。
其次,当情绪差不多达到肯定程度时,应该顺势而推。
借助朗诵第一段,再来回想文本知识。
讲课进程:1.问题设置不清晰。
关于和母亲相关的情况,应该分组找出,而不是全班都在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导读: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语言特色:一、分析课文内容第6节、第8节:第6节:反复说“我”,是感情激动的反映,前一个“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难过,饱含心疼母亲的感情。
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
“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一黑一白,色彩对比鲜明,从对比中显出母亲作事认真。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杰出,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二、讲析第12节:指名朗读第12节,思考:可分几个层次?写母亲什么样性格品质?语言特点如何?1.分两层:第1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
第2层(“这点软而硬的个性”……)写“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2.写母亲的坚强,既概括又具体。
⑴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⑵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⑶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这处是归纳起来写。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说得何等精辟。
所谓“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样做人,“我”的生命渗透着母亲的熏陶。
也可以说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我的影响。
三、讲析第13节:齐读第13节主要写三件事: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这三件事的内涵在于表现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①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罡,“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②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
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③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
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
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
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
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四、品味语言特色: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
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的“轮廓”的一种画法。
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
“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
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
”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
五、讨论:“情”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是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语言朴实但却情深至诚。
我们在学习在学习文章之余,品位作品的语言之后,对这份深厚的母爱亲情,又有什么感想呢?提示:可以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来探讨如何来对待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伟大无私的母爱(结合毕淑敏的
散文)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