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故都的秋》教案精品教育.doc

合集下载

(精)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2课 《故都的秋》教案

(精)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2课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的完美融合与统一,理解运用这种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的完美融合与统一,理解运用这种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以语言鉴赏为突破口。

2.重视诵读美读。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文章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的特点,以及揣摩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设疑讨论4.重点品读“清晨静观”和“秋风秋雨”两段,这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融情入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拟写导语来引入课题(板书)。

学生可能会写的形式如下,要及时鼓励。

⒈设问式⑴你来了解过秋天的韵味吗?⑵当秋天到来时,你感受到了什么?⑶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⒉诗歌创设情境式⑴《诗经》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⑵杜牧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⑶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⑷杜甫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⑸柳永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⑹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醉。

⒊对比式⑴春秋对比春让人满怀希望,朝气蓬勃;秋让人平心静气,深思回味。

⑵不同心境对比刘禹锡:自古悲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毛泽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

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学生想法可能很多,教师会有估计不到之处,精彩导语可在教学后记中补记)二、分析文题提问:将“故都”换为“北京”、“北平”行否?有何不同?明确:“秋”------表明描写内容。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1-2《故都的秋》 精品教案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1-2《故都的秋》 精品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3、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4、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教学重点:1、形散神聚的特点,2、散文的一般鉴赏,3、某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二、作家、作品简介(检查预习)1、作者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2、写作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3、小结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三、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1、过渡: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明确:不是,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2、提问: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明确: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板书: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3、小结:概括得好,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板书:味)四、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1、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学生阅读圈点)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具体是:第3段主写牵牛花,第4段主写槐树,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果树,2、提问: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学生讨论、发言)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3、提问: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明确: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4、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5、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冷色,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6、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7、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明确:孤独、痛苦,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8、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五、总结: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从散文的“形”和“神”两方面分析了文章整体内容,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下节课我们再具体鉴赏文章是怎样将景与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第二课时一、由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二、继续赏析文章结构: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3、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4、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三、形散神聚,景人合一——鉴赏1、提问: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学生讨论、发言并具体谈意见,)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明确: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2、提问: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学生讨论、发言)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3、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板书:形散神聚)4、过渡: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明确:(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静、悲凉的了,(2)作者当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这样看来,作者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也就不起怪了,(3)郁达夫个性忧郁善感,是个抑郁质的人,5、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而不写别的景物,我们所取的角度是从作者的主观方面来考虑的;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客观上讲,这些景物是不是真是的?明确:这些景物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北平的秋天的自然景观,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观感情而将自然景物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而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逼真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这就说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作者选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6、引导:大家知道,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剑人合一”,道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那么散文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明确:自然景观和主观感情相结合,或者就称为“物我合一”,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景”与“人”合为一体,“物”与“我”完美交融,郁达夫先生就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板书:景人合一)四、由内到外,生发点染——迁移1、过渡: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散文不仅要“形散神聚”,还应做到“景人合一”,下面我们来做一点阅读训练,读下面的文段,请你谈谈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文段(1)秋天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风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秋天的团泊洼啊,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般羞羞答答,点拨:这是一个宁静、清新,让人倍感温馨的秋天,读着它,你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秋梦中,这里的秋天然人感觉朦胧羞涩,就像一棵含羞草,文段(2)相思树的碎花,落满了一地;白了头的芦苇,在水池边摇曳,在群雁南归的时节,老农忙着在秋日下暴晒刚收割的谷粒,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容,点拨: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就是个丰收的秋天,一切成熟了,人们收获着谷粒,也收获着喜悦,文段(3)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酔?总是离人泪,点拨:这是一个离别的场景,这里的秋让人悲伤、凄楚,是颗颗离人泪联缀而成的,伤感至极,“离人泪”变成了“霜染”的样子,这哪里是离人泪,简直是在流血,怎一个“染”字了得!2、转接:同学们能以自己的心去体会文章的情,那么我们所学的《故都的秋》是赞秋呢,还是悲秋?(学生讨论、发言)明确: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点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首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是在用自己的心去品味故都的秋味,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板书:颂秋)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升华1、做法——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朗读,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2、要求——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六、附(板书设计):故都的秋(颂歌)郁达夫北国之秋:清、净、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形散神聚景人合一。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选自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故都的秋》是一篇具有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课文主要通过对故都五幅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课文文辞优美,情感真挚。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赏析秋景,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秋景,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1.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无情,但睹物思人,寓情于景,面对秋景,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抒发不同的情,便有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的感概,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高歌。

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历代文学家所追求的。

今天,让一起来欣赏郁达夫眼中的《故都的秋》。

2.介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郁达夫,三岁丧父,从17 岁开始,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

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设计意图】用诗句导入本文学习,旨在让学生在短时间进入文本情景,并回忆情景交融的手法,为文本的写作手法、情感解读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并带着问题疏通文意。

1.作者认为故都的秋给人整体感觉是什么?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感情基调2.对故都的秋,作者主要描写了哪几幅秋图?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叹凉秋果全盛3.请找出能够直接表达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散文的能力,学会鉴赏散文;4.品味本文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的一些表达技巧。

5.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大家刚刚走过一个秋天,请同学们谈谈记忆中的秋景(学生回答)。

可这秋天在女革命家秋瑾的笔下却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在辛弃疾的笔下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

可见不同的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著名作家与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一、情景导入新课,释题,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情景导入:图片(特点:清,静,悲凉)1.碧天,小院,残垣,秋草2.秋蝉残鸣3.秋雨图4.枣树释题:故都北平的秋景(故都的清秋美景)作者:郁达夫,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1945年9月)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志去日留学,1921年6月,与郭沬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了创造社。

1930年3月与鲁迅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4月移居杭州,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新加坡苏门答腊。

其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写作背景:1934年,作者为了摆脱颓废的心态,向往北国之秋,从青岛转道北平赶秋,寻秋。

也是去寻找他那恬静,清新的心境。

文章渗透着拂之不去的人事沧桑感。

二.鉴赏课文1.总体概括感知课文问:作者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对北国之秋的特征作了概括答:清静悲凉(板书)问:作者把这清静悲凉的特征隐藏于他所绘制的几幅画面之中,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讨论并找出共有几幅画面,对应哪个段落,给每幅画面概括出一个相应的标题。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建瓯市芝华中学钟雪仙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高中语文 1.2《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1.2《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材1、教材体系:《故都的秋》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是本单元所选中国现当代散文中最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一篇课文。

2、课文主要思想内容:《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巧妙而独特的表现手法,为我们呈现出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独特魅力,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3、学情介绍: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他们对散文的“形散神聚”和语言、情感等方面的把握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其受年龄、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局限,在对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感悟的理解和把握方面还不够成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理解本文“主观情”、“客观景”自然融合,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品味揣摩本文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和赏析相结合,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美,并合作讨论得出本文的情感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养成关注身边自然风光、感受生活、品味人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掌握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法1、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郁达夫教学目的一、通过欣赏性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到大自然的优美情致,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体味作家“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

三、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一、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

二、运用丰富而且深邃的联想和想象,体验作品中形象和意境的美感。

教学PPT设计意图说明:1、为帮助学生尽快进入秋的意境中,PPT链接北京的秋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

2、准备配图配乐朗诵视频,指导朗诵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故都的秋的情境中,便于学生鉴赏。

3、几幅秋景图的鉴赏采取链接的方式补充必要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加深对秋景图的理解和感悟。

4、模仿《秋思》的创作也以PPT的形式直观的展现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看了黑板报上的“我爱秋天的校园”,我感到同学们眼中的秋是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

我们也曾学过一些描写秋天的诗文,大家还记得其中的一些诗句吗?(点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二、面对同样的秋天,各人的感受却是不相同的,有的乐观,有的喜悦,有的豁达,但也有的是悲切、凄凉和感伤,这是为什么呢?(点击)主观情感不同。

三、那么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笔下呈现怎样的色彩,作者的感受又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都的秋》。

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的写景部分的配乐朗读,请大家边听边品味,看看作者眼中的秋有哪些特点。

(ppt链接朗诵视频,让同学们尽快进入故都的秋的情境中。

)四、提问(点击)作者眼中的秋有哪些特点呢?明确:(点击)清、静、悲凉五、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请同学们评说描绘了哪五幅画面。

学生边讨论边点击: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六、这五幅画面是怎样体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又带有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㈠理解这样的内容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点击)方法指导从品味语言入手语言值得品味之处很多,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着重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分析。

2019年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年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年高中语文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预习提示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以深情的的感触及细腻的描绘给读者勾勒出一幅北国秋景图,堪称是一篇描写秋情、秋韵的美文,是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情颂歌。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扣住故都秋之特点来描写故都的“秋味”、“秋意”,以抒发自己的“秋情”。

接着作者精心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和富有特色的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画面,把故都之秋那清静且悲凉之情韵烘托于读者眼前;然后笔锋一转,由叙入议,抒发古今中外的“秋士”情怀,结尾又以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进一步表达他对北国之秋的热爱。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全文含意隽永,回味深长。

学习本文适宜采用下面的方法:1.反复朗读。

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不只默读,最好是朗读。

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熟读成诵。

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就像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

2.揣摩语句。

从有关资料和文章本身看,本文是作者在一个清晨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的。

作者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和意味深长的语句几乎通篇皆是。

许多语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含意无穷,值得认真品味。

3.知人论世。

由于写作年代久远,对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我们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所安,居处无所定。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要注意课文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并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熟读成诵。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
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 ——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2、解题
“故都”指明描写的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秋天的特点,为课文的讲解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五、具体探究:思考探讨
1、读第1、2自然段,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以及感觉。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对比烘托,进一步突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展示北国秋的图片(课件)
2、具体探究:秋院静观
秋院静观 一椽破屋
一碗浓茶 衰败景象,极具京韵的悠闲
碧绿的天色 清阔
②、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清、静、悲凉
②、辛弃疾话秋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2《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2《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枚《山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名篇和佳句举不胜举,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

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二、了解感知,梳理结构1.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2)文中哪几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眼中的秋景?明确:1)写了北国的秋。

2)“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三、了解感知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

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

熟悉了解了课文之后,我想问问大家,文中那一部分描写的秋给你的感触最深?过程:学生找出感触最深的那一部分,朗读并说出理由,完成读和赏,教师随机点评。

必修二2《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必修二2《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本文结构脉络。

2.通过分析五幅秋景图,品味本文明白简洁的语言特色。

3.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把握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和所表现的意境,掌握以情驭景,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难点: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年四季中有没有人最喜欢秋季?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有一位作家也很喜欢秋季,他甚至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只为了“留住北国的秋天”。

北国的秋天对于他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他为何甘愿折寿也要留住秋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的脚步走近他笔下的散文,感受《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秋日图景。

二、解题释义,读懂题目“故都的秋”,实际上指“北平的秋”。

但二者不能换。

北平作为三朝都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故”有“从前、过去”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譬如:“故乡”“故人”。

称为“故都”,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配乐朗读,标段分层播放配乐朗读,让同学标注读音,划分段落分清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2)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

第二部分(3—12)重点描述故都的秋的特点并发表议论。

第三部分(13—14)再次对比两种秋天,强调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二)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快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明确:向往、迷恋、眷恋。

新课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doc

新课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doc

新课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教学步骤和过程:一、课前引入1、中国的古诗文里,有很多颂赞秋的文字。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指名背诵有关秋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

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

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 故都 " 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 " 故都 "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 秋 " 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 " 秋 " 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2、关于作者及其背景本文是郁达夫 1934 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

当时,由于***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

2019精选教育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

2019精选教育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

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散文的形和神2、散文的景和情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

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板书课题)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 1896-1945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 年7 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1923 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 年3 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9 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 年8 月。

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 年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味。

(板书)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

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梳理文章结构脉络。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合作探究,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地眷恋之情。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秋天,一个充满魅力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刘禹锡心中的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比可以酣高楼”是李白眼中的秋。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郁达夫眼中《故都的秋》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以同桌为单位讨论划分文章脉络。

明确:开头(1—2)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板书:向往之情)主体(3—12)中间段落具体描绘故都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板书:赞美之情) 结尾(13—14)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板书:眷恋之情)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在三个部分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明确: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来写故都的秋的。

(三)深入研读,赏析文本问1:作者欣赏的景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些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默读文章3-12段,然后请学生举手回答。

明确:作者眼中的房子是“破屋”;牵牛花的颜色蓝色或白色最佳;草“疏落”“尖细且长”。

共同点:清、静、悲凉。

(板书:悲凉)问2:北平艳丽的景物很多,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来写?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5分钟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明确:“破屋”更有沧桑感,更能够契合故都的文化底蕴;品味浓茶更是品味故都德深沉历史;赏淡色的花更能突出故都秋的悲凉;零落的草是故都当下的命运写照。

这些景都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

问3:这些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体现作何情感的?明确: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教案6.doc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教案6.doc

《故都的秋》教案一、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感觉怎么样?同学们,瞬间是美好的,但又是稍纵即逝的。

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中的一条路旁,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过路人:“慢慢走,欣赏啊”。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走进现代散文名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板书课题作者)二、目标学习本文,我们要品味如诗的语言鉴赏如画的意境把握深沉的情感三、抓文眼(线索)古往今来写秋的篇章很多,有的观秋形,有的赏秋色,有的听秋声,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找一找,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谁来回答:举手作答)板书:味清静悲凉答案在哪一段?好,谁来读第一段?读得怎样?老师范读指导。

体会30秒再读一遍。

融入作者的主观体验。

四、整体感知围绕清、静、悲凉作者精心描绘哪些故都的秋景?(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枣郁达夫虽然是大家,我觉得几幅画面顺序结构的安排上还是有待商榷的?同学们以为然否。

五、品味欣赏本文直接写景的语句不多,但都极其精彩,而且饱含作者深情,我们来具体品味一下。

第一幅画面,哪位同学来读。

打开下一张(小组讨论)本幅图景描写了哪些景象?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色?作者赏景的心态如何?板书:恬静第二幅画面秋槐:谁来读?在这位同学读的过程中,请你把认为好的语句词语划出来。

讨论一下具体好在哪里。

(小组讨论)板书:落寞第三幅秋蝉:齐读找一下:秋蝉的声音有何特点?写蝉声目的何在?板书:悲凉第四幅:秋雨北方的秋雨有何特点?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体会都市闲人的对话,把握隐含其中的情感意味。

谁来读大屏幕板书:喜欢第五幅:秋枣读一下,考虑:对秋枣侧重描绘了什么?凸现秋的哪方面?作者感情如何?明确:清秋佳日板书:热爱小结恬静落寞悲凉喜欢热爱六、情感挖掘思考:故都的秋景是很美的,作者也对故都的秋充满了热爱,为什么又蕴涵着悲伤呢?请从下文中找一找答案•仅仅是因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缘故,作者就见秋霜而悲白发,见残花而泪红颜,见归鸿而思故旧,见寒蝉而叹余生,见秋风秋雨则更是夜雨闻铃断肠声了吗?我们要想更深层次的把握感情,还要知人论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普通中见奇特,平凡中显绝妙,以普通而又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表达绝妙情感的方法。

2、知人论世,较深层次分析作者文章中寄寓的情感。

3、通过文字,去触摸一个“文学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匠心独具的不寻秋而秋味隽永的高超写作技巧。

2、解读作者文字中寄寓的独特情感。

教学设想:《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

本篇写成于1934年,到现在已经70多年过去了。

70多年来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都必选此篇。

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读者通过此篇,了解了“故都”,了解了“故都的秋”,了解了郁达夫。

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

郁达夫在8月16日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于8月17日晨便写就了此传世名篇,这源于郁达夫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

这不得不令人佩服郁达夫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

郁达夫摄入本文的景物都是极普通,但又极富代表性的,写入本文的人物是一些市井小人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也都是口语俗话,然而正是这些普通景物,平凡人物、口语俗话,经郁达夫的妙笔点画后却给人一种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感觉。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在浓浓的故都秋味中又寄寓了郁达夫特有的“清、静、悲凉”的感受。

因此,我们试图从题目入手,通过景物的选取体味郁达夫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进而知人论世去破译这种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

江南、水乡,对我辈生活于北方的人来说是一种诱惑,是一种吸引。

那北方、古都对于南方人呢?无庸置疑,同样是一种诱惑,同样是一种吸引。

一庭院落,一碗浓茶,几句闲聊,点画出故都的市井情韵;一树槐蕊,几声鸽鸣,数点秋凉,体味出故都秋天的特有况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郁达夫走进《故都的秋》,感受那份“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故都的秋味。

二、自主朗读,探究破题1、自主朗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并附带完成正音、积累的任务。

混混(hùn)沌沌(dùn)廿(niàn)四桥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探究破题问题: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通过阅读大家知道故都指的就是北平,那么将题目改为《北平的秋》或《北国的秋》好不好,为什么?明确:北平,虽是北方地标性的城市,但太具象。

北国,又太宽泛。

二者都缺乏想象空间。

还是《故都的秋》好。

“故”,使人能想到故人、故园、故交、故乡等,觉得亲切,有一种浓浓的眷恋情,深深的向往感寄寓其中。

“都”,有一种历史沧桑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以《故都的秋》为题,将自然景物的描写附着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令人期待,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一见如故)三、探究研析<问题追问式>1、尝秋味问题:作者郁达夫“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作者都会想到故都哪些代表性的秋景?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yu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问题: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饱尝故都的秋味,却没有去陶然亭、钓yu 台、西山、玉泉、潭柘寺寻秋,为什么?明确:因为“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看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再看看从槐树叶缝中漏下的阳光,看看牵牛花,看看“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便可“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问题:作者这样写作意在突出什么?明确:突出不用去陶然亭、钓yu台、西山、玉泉、潭柘寺刻意寻秋,在故都任一地方都可感受到十足的秋味,因为故都的任一地方都“浸”在秋中。

问题:作者还写了故都秋那些代表性的景物?明确:秋槐、落蕊、秋蝉、秋雨、秋风、秋果。

问题:写这些景物,作者切入的角度分别是什么?明确:写秋槐,突出其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写落蕊,突出无声音,无气味,脚踏上去感到微细柔软,并且感慨“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还写到了北国的特产——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突出不用刻意上郊外或山上去听,在任何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而作者更感慨“秋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说明秋蝉悲啼,极具代表性,能够很好的体现故都秋的秋声;写秋雨,突出奇,有味,更像样。

问题:接下来,文章写到了人,写到了人的对话。

写到了什么人,对话的内容是什么?明确:写到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这些都市闲人用缓慢悠闲的声音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明确:都市闲人属市井民众,对话又平平仄仄,极具京腔京韵,说的又都是民间俗语,这就在写秋景的基础上突出了文化的特色和地域的特色。

小结:整合起来看,上面写景的段落,作者绘秋景,谱秋声,描秋色,让我们体味到的十足的故都秋味,并且作者高明就高明在并没有刻意去寻找秋,但又不露痕迹地将读者“浸”在了秋味之中,让读者感到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惬意。

这得益于郁达夫选择了极富代表性的景、人、话,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故都秋的特质。

拓展: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而郁达夫是在8月16日才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的。

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成如此绝妙的佳文,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郁达夫先生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

这种功夫正是鲁迅先生《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到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所以我们要要想写好作文,就应该多观察,细观察。

这也是郁达夫教给我们最好的写作方法。

2、体秋情问题:郁达夫将故都的秋的秋味写得如此隽永,那故都秋总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问题:那江南秋的特点呢?明确: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时常多雨少风,并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问题:文章开头与结尾两次提到南国的秋,目的在于?明确:通过衬托突出故都秋的特点。

问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本文通过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景语传达出怎样的情语?明确:眷恋、落寞,悲凉。

问题:眷恋之情不难理解,从题目就可看出。

那落寞、悲凉之情是如何在文中流露的?明确:写秋槐落蕊时提到“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写秋果时提到“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问题:那如此理解这种落寞、悲凉的情语?明确:秋天,本身就能引起一部分人的悲凉之感,再加上郁达夫本身的性格就属于忧郁型的。

补充简介作者:郁达夫三岁丧父,两次婚变,两次丧子,这些人生巨变造就了郁达夫忧郁的性格,这种忧郁的性格又潜在地影响着他的写作。

郁达夫是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的,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来到新加坡,后又辗转来到苏门答腊,郁达夫利用职务之便,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后郁达夫替一被日本兵暴打的人交涉,被日本兵逮捕。

纪实影片《郁达夫先生》,影片末尾,当侵华日军知道他们随手抓来的翻译竟是郁达夫先生时,他们吃了一惊。

但当时日本已经战败,于是他们很委婉地对郁达夫说:最好是随他们回日本,他们并不想伤害郁达夫——因为郁达夫是名人,而且也在日本生活了好多年,应该对大日本帝国有感情……郁达夫听后未发一言,只冷冷地摇了摇头。

日寇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端起了枪,郁达夫的脸上未显出丝毫的惊慌。

他淡淡地一笑,神情潇洒而自然,他的目光越过了眼前的高山大河,他的正前方是他的祖国,是生他养他的富春江。

郁达夫的好友刘海粟先生的忘年交关山笛在郁达夫被害十周年时写下了诗歌纪念,称赞的正是郁达夫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斑白犹存稚子心,人间名利一尘轻。

今朝痛觉诗人梦,血奠神州头作樽。

问题:除了自然季节、性格特质对作者文中流露的情感有影响外,社会原因也会影响到作者的写作。

如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

问题:是什么社会原因使郁达夫产生了落寞悲凉之感呢?明确: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为了躲避国民dang的白色恐怖威胁,郁达夫从上海迁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枯竭。

后又不得不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那种落寞、悲凉之情也是社会生活在郁达夫心中投影的折射。

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话来说就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小结:这种通过作者的生平、写作时的背景了解文章情感、主旨的方法就是古人说的知人论世。

四、课堂小结我们跟随着郁达夫先生,通过文字充分体味了故都的秋味,部分的触摸到了“文学的北平”的秋季。

通过细观察、巧剪裁可以将普通平凡的景物、人情点化成绝妙佳文,这是本文教给我们的最好的写作方法。

知人论世,是学习本文后获取得解读此类文章的一把金钥匙。

但愿大家能够用好这一个写作方法,一把解读作品的金钥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