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_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入门知识古诗常识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分析语言特色型题型练习
古诗词鉴赏分析:语言特色题型
1.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⑶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要注意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3.答题步骤:
⑴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⑵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⑶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步骤一)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全国通用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二十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
练(二十) 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一、冲刺满分的文言文(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之子也。
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皆交其门。
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
光入相,尝欲荐伯温,未果而薨.。
后以河南尹与部使者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
及司马光子康诣阙..,邢恕召康诣河阳,伯温谓康曰:“公休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
”康曰:“已诺之。
”竟往。
康卒,子植幼。
吕大防谓康素以伯温可托,请以伯温为西京教授以教植。
伯温既至官,则诲植曰:“温公之孙,大谏之子,贤愚在天下,可畏也。
”植闻之,力学不懈,卒有立。
绍圣初,章惇为相。
惇尝事康节,欲用伯温,伯温不往。
会法当赴吏部铨,程颐为伯温曰:“吾危子之行也。
”伯温曰:“岂不欲见先公于地下耶?”至则先就部拟官,而后见宰相。
惇荐之于朝,而伯温愿补郡县吏,惇不悦,遂得监永兴军铸钱监。
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
秩满..,惇犹在相位。
伯温义不至京师,从外台辟环庆路帅幕,实避惇也。
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
童贯为宣抚使,士大夫争出其门,伯温闻其来,出他州避之。
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贼史斌破武休,入汉、利,窥剑门,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法原合谋守剑门,贼竟不能入,蜀人德之。
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
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
尝表伯温之墓曰:“以学行起元祐,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
”世以此三语尽伯温出处云。
(选自《宋史·邵伯温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B.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C.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D.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解析:选D 从专有名词“诸贤”分析,其谓语是“南迁”,由此判定“迁”后面要停顿,排除A、C两项。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答题技巧模式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规范答题技巧: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示例1、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什么形象①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形象的特征②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意义③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什么形象①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形象的特征②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形象的意义③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解答分析: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常见错误: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学生往往着重于“思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落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艺术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1.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表现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渲染;6象征;7动静结合;8以动衬静;9以乐景抒哀情;10卒章显志;11欲扬先抑等;3、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借代;4拟人;5夸张;6双关;7对偶;8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越女词其三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步骤1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2诗人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步骤3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步骤一“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第六种模式:炼字型、诗眼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步骤一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第七种模式:观点不同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呢答题步骤: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绕”字,有的书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3分第八种模式:炼句型提问方法:这句诗好在哪里提问变体: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2、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答题步骤: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赊:远;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第九种模式:分析构思型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答题步骤:①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②概括诗句描绘的内容;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第十种模式:情感、主旨型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第十一种模式:评价题型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几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答题示例: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第十二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答题示例: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年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例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上“‘折柳’运用了双关修辞,既指听到的折柳曲,又指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场景”,那么就万无一失了;第十三种模式情景鉴赏题型:1.即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如果要回答关系还要用一个表示情景关系的词语加以概括;比如:天津卷第二题: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情景鉴赏题:记住下列公式即可——关系+景+情;关系术语:1纯写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2前景后情——触景生情3前情后景——以景衬情3.情景鉴赏题示例: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天津卷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分析:这类题目标准答法必须要答关系,参考答案给出的是采分点,由于各省市的要求不一样,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掌握规范答法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回答作者情感时,要考虑两个方面:1、对外物的情感;2、作者本身的心情;4.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的表述思路:景+特点+意境+效果+感情,表述模式为:描绘了——的景,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感情;附录: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形象的意义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 专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读懂诗歌能力一、标题切入诗歌的标题相当于诗歌的眼睛,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读懂诗歌,首先要借助对标题的分析窥见诗中蕴藏的丰富信息。
1.从标题推知写作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2017年高考卷中诗歌标题除浙江卷外,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诗歌的中心事件作了交代,如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江苏卷“秋兴”,对诗歌的内容、事件作了明显的提示或概括。
像这样的标题很多,如“逢入京使”“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这类标题,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
因此,赏析诗歌时抓住题目中交代的主要事件,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像下面的标题都可以用来推测诗歌的感情倾向:“悯农”“伤田家”“春怨”“书愤”“哭晁卿衡”“怀吴中冯秀才”“桃林夜贺晋公”“汾上惊秋”“望鹦鹉洲悲祢衡”。
我们要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那个字眼,看其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等。
3.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目的、意图2017年全国卷Ⅲ诗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文字很多,除点明写作缘由外,“戏赠”二字就点明了白居易写作此诗的目的:戏谑友人,夸耀自己。
当然,读完全诗后可知“戏言”中有“真言”。
如果能抓住标题中像这样点明写作目的的关键词语品读,离真正读懂诗歌就不远了。
4.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很多标题会反映出一首诗的题材类型,不同题材类型的诗往往有不同的情感内容、不同的写法。
(1)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如:“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鹿砦”“竹里馆”“黄鹤楼”等。
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的感情常常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或登临览胜、即景抒怀。
(2)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如:“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流莺”“石灰吟”“海棠”“子规”等。
2019届语文复习 第七章 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 专题三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
核心突破二从语言角度鉴赏-—因言得意,得意赏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
古诗词语言从语音上分析,有音乐美、节奏美;从语义上分析,具体有语境表层义和特殊的深层义,有形象、情感、精练美;从语法上分析,有语序颠倒、语句跳跃、词语错位、词性活用、成分省略等,常常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
语言风格更是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如热情奔放、沉郁顿挫、委婉含蓄等等。
一、炼字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1.炼动词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词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
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
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试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韵味。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的陡峭、尖锐;“拍”字,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卷”字,表现了江涛冲击堤岸后形成雪花的力度。
这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摹出赤壁山势的险要高峻和水势的汹涌澎湃,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古战场雄壮的画面。
2.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重点讲练 专题04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解析版)
专题04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知识概述】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有两个角度:鉴赏语言运用特点和鉴赏语言风格。
【答题思路】1、读(题干)——弄清题干问法,确定答题范畴;2、品(文本)——关注诗歌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语体色彩等,从不同角度整体感受诗歌的整体语言特色。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特点【题型分析】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特点,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遣词造句——即具体字词的运用,主要表现为炼字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附:不同词性的字词常规表达效果动词:常具有精准传神地表现被描述对象某种特点的作用,使诗歌形象生动。
形容词:从形、声、色、态等方面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特点,语言形象细腻。
数量词:精心选用的数量词,可以产生隽永新奇的效果;叠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拟声叠词的使用,还能上诗歌的语言更加真实传神虚词(副词、连词):副词的精妙使用,有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神奇的语言效果。
(2)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常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各有其艺术效果,在鉴赏诗歌的语言时,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考虑。
古典诗歌中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等。
(3)语体色彩古典诗歌中涉及到语体分析,主要是口语的使用和典故的使用。
(1)口语使用例:卜算子辛弃疾 (宋)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
不信张开口了看,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
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2)典故使用例: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含答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第1题。
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6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2题。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杜甫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①。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②。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注】①鳣:即鳣鲔(zhān wěi),一种鲤鱼。
发发:读“bō bō”。
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见《毛诗》。
②杜酒:即杜康酒。
张梨:“张公大谷之梨”,见晋潘岳《闲居赋》。
2.后人评鉴此诗时,认为最后一句“归醉每无愁”应改为“归醉每应愁”。
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6分)阅读下面的元诗,完成第3题。
江边晚望刘秉忠①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
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余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
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②指画③中。
【注】①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随忽必烈南征北讨,这首诗应写于长江边。
②元戎:指忽必烈,当时还未即位当皇帝。
③画:通“划”,筹划。
3.本诗首联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4题。
望江南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注】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注】玉花:喻雪花。
4.“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6分)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第5题。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
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曾赞他有文才武略。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七章古诗鉴赏_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
鉴赏性阅读的突破方法
全面阅读
细节捕捉
多角度思考
深入研究诗人、时代背景与文化
注意古诗中的细微之处,洞察其
从不同角度分析古诗,寻找多重
语境,拓宽阅读视野。
中的深意。
解读方法。
鉴赏课件的使用技巧
图文结合
互动设计
尺度掌控
在课件中插入适当的图片,
设置问题和讨论环节,让学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阅读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七章古诗鉴赏
鉴赏性阅读的定义: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艺术特色,通过分析语言和
内容,达到欣赏与审美的目的。
思想内容的鉴赏要点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题感知
抓住古诗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与人生观念。
2
情感体验 ❤️
通过反复品味,感悟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并与自身经历相结合。
3
形象理解
2
句法研究
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把握句法结构对意义的影响。
3
比喻推敲
寻找古诗中蕴含的比喻与象征意义,揭示丰富的形象含义。
鉴赏性阅读的核心能力
1
文学素养
对文学基本概念与修辞手法了如指掌。
2
情感体验 ❤️
能够感知并将个人情感与诗词的情感相融合。
3
跨学科思维
将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融入对古诗的理解。
解读诗中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与寓意。
艺术特色的鉴赏要点
音韵美感
意象美感
思想境界
品味古诗的韵律、押韵与平仄,
欣赏古诗中丰富的意象,感受
深入思考古诗所表达的思想境
体会音韵的和谐与美感。
其中的美妙画面和意境。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课件第六章 古诗鉴赏 3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2.(2017·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读懂文本·(约5分钟)
(1)读标题,探内容: 标题点明了写作的中心内容和情感触发点 (“阅进士就试”)。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 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 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 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 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意义。作者面对此景象不
生发感慨:济济贤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栋梁。尾联作者自谦年老多
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全诗透
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
和使命感。
鉴赏
真题训练·(约6分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
(2)读正文,明主旨 该诗使用了“群英”“ 战士 ”“ 贤 ”“ 公卿 ”等表情感态度词语
流露出 惜才爱才 的真挚感情;在尾联中,表达了 要为国选出英才 的
任感和使命感。
鉴赏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
焚起了香,增添了肃静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举子们答题的情况。考生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育内容:
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 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
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 子。
B.看诗后注解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分类
暗示内容
介绍写 作背景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
介绍相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关诗句
介绍 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 基调
介绍别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人评价
方法指导
方法四:寻诗眼
诗眼——鉴赏的捷径,情感的焦点
方法四:寻诗眼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 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从题目入手: 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
杜甫的《春夜喜雨》 王昌龄《闺怨》 陆游《书愤》 李绅《悯农》
方法指导
方法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作者——鉴赏的航标,主题的区域
二、看作者
抗金清杀平敌乐,收.独宿博山王氏庵
复失地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称 得敕。边,半回匹亭车红流叱白绡牛血头一牵成搔丈向海更绫北水,短。系…,,向一浑武…车牛欲皇炭头不开,充千胜边炭余簪意直斤。。未,宫已使。驱将惜不
三、知识储备 (二)思乡怀人
BCD、、A边、思 闺关羁亲 中思旅念 怀乡愁友人如思如:如:范:王仲王维淹孟《昌《浩渔龄九然家《月傲九闺宿•塞日怨建下忆》德秋山江来东》风兄景异弟》》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
点拨关键
(1)赏析五角度 ①观题材:如咏物诗一般含蓄委婉,闺怨诗一般婉约细腻,边塞诗 一般豪迈雄奇,山水诗一般清新明丽,爱国诗一般悲壮慷慨等。 ②找意象:分析诗中最能体现语言风格的意象。如运用“菊 花”“飞鸟”等意象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语言风格一般清新自然。 ③品用词:分析诗的用词,如辞藻华丽、色彩鲜明的诗句一般绚丽 飘逸;直接陈述、不加修饰语的诗句一般平实质朴。
活动一 熟悉常见的语言风格
(一)请判断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从表格后选相应的字母填入表中)
诗句
语言风格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E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A.沉郁顿挫 B.悲壮慷慨 C.清新自然 D.委婉含蓄 E.平淡质朴 F.华美绚丽 G.婉约缠绵 H.雄奇豪放 I.明快简洁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 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静态背景的铺叙,而这两句则主要刻画 了人物的活动。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虽然诗人远在郡楼 之上,又加之农夫农妇们是以地方俚语唱和,必然使诗人无法辨清其词, 却亦能欣赏其旋律,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但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
鉴赏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二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刘禹锡出身于庶 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是有所了解的。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 使他有了更多的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使他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 了解。他对农民的疾苦是比较关心的。在任地方官期间,每遇灾害他 便上书请求救济和蠲免。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 《插田歌》就是其中之一。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含答案)
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品象悟境,分析内涵复习目标1.找准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掌握鉴赏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方法。
链接高考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北京卷《病柏》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6分)意象意蕴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
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20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2018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考向一分析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重要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然后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或考查其中一项)。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月”“雁”“笛”“落花”等传统意象更是因沉淀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意蕴丰富。
简单地说:(1)意象=物象+情思;(2)意境=意象+氛围。
1.分析意象含义的方法及步骤(1)研读诗歌,确定意象,分析表层属性。
通读诗歌,确定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注意采用名词或名词化答法;揣摩并把握意象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特征,特别是其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
(2)联想旧知,把握意象含义,探求深层含义。
理解意象的含义,需要联想平时积累的意象含义,再抓住关键性词语,找到“物”与“志”“情”的契合点,把握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理解意象特定的意义和内涵。
有些意象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必须结合诗人的具体处境和特定心境具体分析。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汪曾祺
汪曾祺一、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
如《吃食和文学》中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
”“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
作品就是作品。
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一编如何读懂诗_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破解阅读障碍第1讲宏观
个 性
杜审言 宋之问
《和晋陵 五言律诗的奠基人,诗作 云霞出海曙, 陆丞早春 以浑厚见长。 梅柳渡江春。 游望》 词采绮丽,对仗工整。
《度大庾 山雨初含霁, 岭》 江云欲变霞。
陈子昂
倡导“汉魏风骨”,主张 “兴寄”,推尊“风雅”, 《登幽州 念天地之悠悠, 台歌》 独怆然而涕下。 重视“比兴”。内容充实, 风格沉着刚健。
由此,全诗在营造山中夜色空旷、幽静的奇特意境 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离“樊笼”(尘世束缚)、亲近“松 桂”(美好自然)的心愿,其厌恶尘世、热爱自然、追求高洁 之情志,了了可见。
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歌
盛唐,是指玄宗开元元年到代宗永泰元年,前后五十 二年左右。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顶峰。诗坛上百花吐艳, 名家如林。 1.时代特征 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
参考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 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 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 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 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 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 洁品格的追求。
[应用体验] 1.(2015· 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解析:“谷静风声彻”一句,从听觉的角度,以山谷之静 衬托风声之响,是以静衬动。“山空月色深”一句,是从 视觉的角度,用山的空旷来衬托月色的浓厚。这两句视听 兼具,动静结合,突出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特点。
全国近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四从思想感情角度鉴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四从思想感情角度鉴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四从思想感情角度鉴赏的全部内容。
核心突破四从思想感情角度鉴赏—-情为何物?家国情怀一、古代文人思想、感情的内涵观察那些写诗吟词的古代文人,就会发现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都有共同之处: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古代文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
“儒”和“道”成了文人的两大思想主流。
“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文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全国近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的全部内容。
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考点要求]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2016·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读标题,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标题交代了要写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触发点(“望汉江”),点明了观察的地点(“金陵")和角度(远“望”)。
(2)读正文,明主旨该诗分三个层次,前四句是第一层,写远望汉江气势浩大的景象,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歌颂大唐皇帝一统天下、开创盛世的丰功伟绩,最后两句写自己躬逢盛世却无用武之地的淡淡的悲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入门知识古诗常识一、体裁常识诗歌从时间角度分为古代诗歌和现(当)代诗歌,从格律角度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中国古代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兼有部分叙事诗。
中国古诗从发展源流角度又可分为诗、词、曲三种。
1.诗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亦称“古诗”“古风”。
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
这种诗体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流,简称“五古”“七古”。
“五古”主要从汉代五言诗发展而来,“七古”则是从七言和杂言歌行发展而来。
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者,但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古体诗的特点: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
不讲平仄,不讲对仗。
用韵押韵,自由灵活。
一般押宽韵,大多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而且可以换韵。
乐府诗是古体诗的一种。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因兼及创作和搜集民间诗歌、乐曲,后遂称这类诗歌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
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府。
宋元以后,配乐歌唱的词、散曲等,有时亦称乐府。
(2)近体诗,亦称“今体诗”。
中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
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作格律诗。
律诗的格律十分严密,其要求主要有:①诗的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
②诗句的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③有特定的对仗要求。
八句者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依次通常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
每首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④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二、四、六、八句押韵,而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五律首句多数不押韵,七律首句多数押韵。
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仅有四句,每句五字的,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简称“七绝”。
绝句的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
具体说来,有四种:①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这是常式。
②截取律诗的后两联,即颈联和尾联,这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
它要求第一联对仗。
③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都必须对仗。
④截取律诗的前两联,即首联和颔联,则要求后一联对仗。
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方法:①看句数。
古体诗句数不限,近体诗每首句数有限定,绝句都是四句,律诗通常是八句。
②看字数。
古体诗不拘字数,有五言、七言,也有杂言。
杂言往往以七言为主,夹杂着三言、五言,也有夹杂四言、六言以至十言不等的。
近体诗都为五言或七言。
③看押韵。
古体诗用韵较宽,不受韵书限制,押韵可平可仄,也可换韵;近体诗用韵严格,只用平声韵,不可用仄声韵,更不可换韵。
④看平仄。
古体诗不拘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并一定要符合平仄格式的要求——七绝、七律句中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不论,二、四、六字的平仄须分明;五绝、五律句中一、三字平仄不论,二、四字平仄要分明。
2.词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起源于唐,定型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等。
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作“填词”,或称“倚声”。
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
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
词有“令”“引”“近”“慢”等。
“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
随后又出现了“小令”“中调”“长调”:(1)小令,限58字以内;(2)中调,指59字至90字;(3)长调,指91字以上者。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1)字数一定。
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
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
(2)讲究平仄。
(3)句式参差不齐。
少的为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
(4)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
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两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3.曲(一般指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
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
散曲是继词之后兴起的可供歌唱的新诗体,它有一定的乐调和一定的歌词格式,是按节拍来歌唱的。
在形式上,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大类别。
小令因其体制短小而得名,又叫“叶儿”,通常指独立的、只有一支曲子的散曲形式。
如[越调·凭栏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难上难。
”它跟词中的小令近似,但含义不同。
词中的小令是对中长调而言的,指的是篇幅较为短小、曲调比较活泼的词;而曲中的小令则是对成套的曲子而言的,只要是单独的一支曲子,不论长短都叫小令。
套曲,又称“套数”“散套”。
它是由同一宫调、不同曲牌的多支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
它有头有尾,头一般是一支曲(称为“引曲”),中间部分可以从一支到数十支(称为“正曲”),结尾一般要用“尾声”或“煞调”结束。
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就是由八支曲子组成。
小令形式短小,常用于写景、抒情;套曲更适宜于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
曲,是和乐的诗,每首曲都有一定的乐谱,即“曲调”,每种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即“曲牌”,每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所以一般都在小令或套曲的前面写上宫调名、曲牌名,并根据内容写出题目,如[越调·天净沙]《秋思》、[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等。
对下列句子按不同角度分类。
(只填序号)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③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⑧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⑩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1)古体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体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②⑤(2)③⑥⑨(3)④⑦⑧(4)⑩二、诗史常识1.先秦诗歌——《诗经》《楚辞》(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中国诗歌最早、最为重要的源头。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句式上以四言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较为普遍,韵律和谐。
(2)《楚辞》: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它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奠基人和代表诗人是屈原。
句式多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
2.两汉诗歌——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1)乐府诗(见前面“一、体裁常识”部分)的代表作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
(2)《古诗十九首》因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而得名,主要是文人写的五言律诗。
3.三国两晋南北朝诗歌——建安文学和山水田园诗(1)建安文学建安文学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它始于建安(东汉末汉献帝的年号)前几年至魏明帝这段时间的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
代表作家主要有“建安三杰”(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孔融、应玚),其诗作多情怀慷慨、纵横,语言清新刚健,史称“建安风骨”。
(2)东晋、刘宋时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是陶渊明、谢灵运。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
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
(3)南北朝时期民歌有新发展。
代表作有《木兰辞》和《西洲曲》等。
4.唐诗宋词——巅峰时期(1)唐诗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初唐诗歌的代表人物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及陈子昂,逐渐形成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盛唐诗是诗峰的顶点。
名家辈出,流派纷呈。
最杰出的是李白和杜甫。
李白(诗仙)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诗体以七言古诗和五、七言绝句为主。
杜甫(诗圣)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七律写得最好。
盛唐诗还有两大流派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是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中唐诗人力求新变,诗风走向多元。
韩愈、孟郊诗风奇崛雄豪,元稹、白居易走向平易,刘禹锡诗寓意深远,李贺诗诗境诡谲。
晚唐诗坛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为代表。
他们感慨盛世不再,诗中充满迟暮黄昏的情调,预示诗国余晖。
(2)宋词词起源于唐。
晚唐五代,文人词有了长足发展,产生了以温庭筠、韦庄等为代表的花间词人;南唐时期有冯延巳、李璟、李煜等代表词家。
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词人承五代余绪,至柳永、苏轼登上词坛,宋词始盛。
柳永大力发展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
苏轼“以诗为词”,冲破词的音律束缚,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
后有周邦彦妙解声律,李清照词情景交融。
尤其是辛弃疾以文为词,词风豪放。
5.元明清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
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曲子。
前期以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为代表,后期以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为代表。
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
以后虽有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但成就不大。
清词素有“中兴”之誉。
纳兰性德尤以清新自然的小令著称。
请把下列句子按时代先后排列起来。
(只填序号)①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⑦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⑩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⑨⑩⑧⑦⑥⑤④③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