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期末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八上期末复习《一次函数》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次函数综合题选讲及练习例1.如图①所示,直线L:y=mx+5m与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1)当OA=OB时,求点A坐标及直线L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为AB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过A、B两点分别作AM⊥OQ于M,BN⊥OQ于N,若AM=,求BN的长;(3)当m取不同的值时,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AB为边,点B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和等腰直角△ABE,连EF交y轴于P点,如图③.问:当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变式练习:1.已知:如图1,一次函数y=mx+5m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函数y=﹣x的图象交于点C,点C的横坐标为﹣3.(1)求点B的坐标;(2)若点Q为直线OC上一点,且S△QAC=3S△AOC,求点Q的坐标;(3)如图2,点D为线段OA上一点,∠ACD=∠AOC.点P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且点P到直线CD和直线CO的距离相等.①在图2中,只利用圆规作图找到点P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得在图2中作无关元素.)②求点P的坐标.例2.如图1,已知一次函数y=﹣x+6分别与x、y轴交于A、B两点,过点B的直线BC 交x轴负半轴与点C,且OC=OB.(1)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若△ABC中,∠ACB的平分线CF与∠BAE的平分线AF相交于点F,求证:∠AFC=∠ABC;(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练习:2.如图,直线l:y=x+6交x、y轴分别为A、B两点,C点与A点关于y轴对称.动点P、Q分别在线段AC、AB上(点P不与点A、C重合),满足∠BPQ=∠BAO.(1)点A坐标是,BC=.(2)当点P在什么位置时,△APQ≌△CBP,说明理由.(3)当△PQB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课后作业:1.已知,如图直线y=2x+3与直线y=﹣2x﹣1相交于C点,并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1)求两直线与y轴交点A,B的坐标及交点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如图①,直线y=﹣x+1分别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截取OC=OB(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如图②,在x轴上取一点D(1,0),过D作DE⊥AB交y轴于E,求E点坐标.3.如图,直线L: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在y轴上有一点C(0,4),动点M从A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移动.(1)求A、B两点的坐标;(2)当M在x轴正半轴移动并靠近0点时,求△COM的面积S与M的移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在O点时,△COM的面积如何?当M在x轴负半轴上移动时,求△COM 的面积S与M的移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请写出每个关系式中t的取值范围;(3)当t为何值时△COM≌△AOB,并求此时M点的坐标.参考答案:例1.【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当y=0时,x=﹣5;当x=0时,y=5m,得出A(﹣5,0),B(0,5m),由OA=OB,解得:m=1,即可得出直线L的解析式;(2)由勾股定理得出OM的长,由AAS证明△AMO≌△ONB,得出BN=OM,即可求出BN的长;(3)作EK⊥y轴于K点,由AAS证得△ABO≌△BEK,得出对应边相等OA=BK,EK=OB,得出EK=BF,再由AAS证明△PBF≌△PKE,得出PK=PB,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对于直线L:y=mx+5m,当y=0时,x=﹣5,当x=0时,y=5m,∴A(﹣5,0),B(0,5m),∵OA=OB,∴5m=5,解得:m=1,∴直线L的解析式为:y=x+5;(2)∵OA=5,AM=,∴由勾股定理得:OM==,∵∠AOM+∠AOB+∠BON=180°,∠AOB=90°,∴∠AOM+∠BON=90°,∵∠AOM+∠OAM=90°,∴∠BON=∠OAM,在△AMO和△OBN中,,∴△AMO≌△ONB(AAS)∴BN=OM=;(3)PB的长是定值,定值为;理由如下:作EK⊥y轴于K点,如图所示:∵点B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和等腰直角△ABE,∴AB=BE,∠ABE=90°,BO=BF,∠OBF=90°,∴∠ABO+∠EBK=90°,∵∠ABO+∠OAB=90°,∴∠EBK=∠OAB,在△ABO和△BEK中,,∴△ABO≌△BEK(AAS),∴OA=BK,EK=OB,∴EK=BF,在△PBF和△PKE中,,∴△PBF≌△PKE(AAS),∴PK=PB,∴PB=BK=OA=×5=.【点评】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目,考查了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特别是(3)中,需要通过作辅助线两次证明三角形全等才能得出结果.变式练习:1.【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把点C的横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点C的纵坐标,然后把点C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m的值,则易求点B的坐标;(2)由S△QAC=3S△AOC得到点Q到x轴的距离是点C到x轴距离的3倍或点Q到x轴的距离是点C到x轴距离的2倍;(3)①如图2,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该弧与x轴的交点即为P;②如图3,作P1F⊥CD于F,P1E⊥OC于E,作P2H⊥CD于H,P2G⊥OC于G.利用△CAO∽△DAC,求出AD的长,进而求出D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D解析式,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公式,=,解出a的值即可.【解答】解:(1)把x=﹣3代入y=﹣x得到:y=2.则C(﹣3,2).将其代入y=mx+5m,得:2=﹣3m+5m,解得m=1.则该直线方程为:y=x+5.令x=0,则y=5,即B(0,5);(2)由(1)知,C(﹣3,2).如图1,设Q(a,﹣a).∵S△QAC=3S△AOC,∴S△QAO=4S△AOC,或S△QAO=2S△AOC,①当S△QAO=4S△AOC时,OA•y Q=4×OA•y C,∴y Q=4y C,即|﹣a|=4×2=8,解得a=﹣12(正值舍去),∴Q(﹣12,8);②当S△QAO=2S△AOC时,OA•y Q=2×OA•y C,∴y Q=2y C,即|﹣a|=2×2=4,解得a=6(舍去负值),∴Q′(6,﹣4);综上所述,Q(﹣12,8)或(6,﹣4).(3)①如图2,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该弧与x轴的交点即为P;②如图3,作P1F⊥CD于F,P1E⊥OC于E,作P2H⊥CD于H,P2G⊥OC于G.∵C(﹣3,2),A(﹣5,0),∴AC==2,∵∠ACD=∠AOC,∠CAO=∠DAC,∴△CAO∽△DAC,∴=,∴AD=,∴OD=5﹣=,则D(﹣,0).设CD解析式为y=kx+b,把C(﹣3,2),D(﹣,0)分别代入解析式得,解得,函数解析式为y=5x+17,设P点坐标为(a,0),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边平方得,(5a+17)2=2×4a2,解得a=﹣5±2,∴P1(﹣5﹣2,0),P2(﹣5+2,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坐标与图象的关系、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角平分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综合性较强,值得关注.法二:例2.【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A、B、C点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FCA=∠BCA,∠FAE=∠BAE,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关系,可得∠BAE=∠ABC+∠BCA,∠FAE=∠F+∠FCA,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讨论:AB=AP=10,AB=BP=10,BP=AP,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AB=AP=10时P点坐标,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BP=10时P点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BP=AP 时P点坐标.【解答】解:(1)当x=0时,y=6,即B(0,6),当y=0时,﹣x+6=0,解得x﹣8,即A (8,0);由OC=OB,得OC=3,即C(﹣3,0);设BC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图象过点B、C,得,解得,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y=2x+6;(2)证明:∵∠ACB的平分线CF与∠BAE的平分线AF相交于点F,∴∠FCA=∠BCA,∠FAE=∠BAE.∵∠BAE是△ABC的外角,∠FAE是△FAC的外角,∴∠BAE=∠ABC+∠BCA,∠FAE=∠F+∠FCA.∴∠ABC+∠BCA=∠F+∠BCA,∠ABC=∠F;(3)当AB=AP=10时,8﹣10=﹣2,P1(﹣2,0),8+10=18,P2(18,0);当AB=BP=10时,AO=PO=8,即P3(﹣8,0);设P(a,0),当BP=AP时,平方,得BP2=AP2,即(8﹣a)2=a2+62化简,得16a=28,解得a=,P4(,0),综上所述:P1(﹣2,0),P2(18,0),P3(﹣8,0);P4(,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1)利用了函数值与自变量的关系求出A、B、C的值又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利用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3)利用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变式练习:2.【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一次函数压轴题(含答案)
1.如图1,已知直线y=2x+2与y轴、x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B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Rt△ABC(1)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C的关系式.(2)如图2,直线CB交y轴于E,在直线CB上取一点D,连接AD,若AD=AC,求证:BE=DE.(3)如图3,在(1)的条件下,直线AC交x轴于M,P(,k)是线段BC上一点,在线段BM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直线PN平分△BCM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如图1,作CQ⊥x轴,垂足为Q,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BO≌△BC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OQ,CQ的长,确定C点坐标;(2)同(1)的方法证明△BCH≌△BDF,再根据线段的相等关系证明△BOE≌△DGE,得出结论;(3)依题意确定P点坐标,可知△BPN中BN变上的高,再由S△PBN=S△BCM,求BN,进而得出ON.解答:解:(1)如图1,作CQ⊥x轴,垂足为Q,∵∠OBA+∠OAB=90°,∠OBA+∠QBC=90°,∴∠OAB=∠QBC,又∵AB=BC,∠AOB=∠Q=90°,∴△ABO≌△BCQ,∴BQ=AO=2,OQ=BQ+BO=3,CQ=OB=1,∴C(﹣3,1),由A(0,2),C(﹣3,1)可知,直线AC:y=x+2;(2)如图2,作CH⊥x轴于H,DF⊥x轴于F,DG⊥y轴于G,∵AC=AD,AB⊥CB,∴BC=BD,∴△BCH≌△BDF,∴BF=BH=2,∴OF=OB=1,∴DG=OB,∴△BOE≌△DGE,∴BE=DE;(3)如图3,直线BC:y=﹣x﹣,P(,k)是线段BC上一点,∴P(﹣,),由y=x+2知M(﹣6,0),∴BM=5,则S△BCM=.假设存在点N使直线PN平分△BCM的面积,则BN•=×,∴BN=,ON=,∵BN<BM,∴点N在线段BM上,∴N(﹣,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关键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证明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3.如图直线ℓ:y=k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C,点B的坐标是(﹣8,0),点A的坐标为(﹣6,0)(1)求k的值.(2)若P(x,y)是直线ℓ在第二象限一个动点,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围.(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的面积为9,并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动点与一次函数专题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A M
OC
x
B
2、在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的边 BC 上,点 P 从 B 点运动到 C 点,设 PB=x,四边形 APCD 的面积为 y
,(1)写出 y 与自变量 x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它的图象。
3
(2)当 x 为何值时,四边形 APCD 的面积等于 。
2
D
C
P
A
B
3、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C、CD、DA 运动至点 A 停止,设点 P 运动的路程 为
2
2
3.解:(1).由图 2 可知,x 从 4 到 9 的过程中,三角形的面积不变,
1
所以,矩形的边 AB=9-4=5,边 BC=4,所以 s△ABC= ×5×4=10
2
1
15
(2).①点 P 在 BC 上时,0≤x≤4,点 P 到 AB 的距离为 PB 的长度 x, y= AB•PB= ×5x= x ,
所以,动点 P 运动的总路程为 AB+BC+CD=2+2+2 3 =4+2 3 ,
∵动点 P 的运动速度是 1cm/s, ∴点 P 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4+2 3 )÷1=4+2 3 (秒).
5.(1)作 PE⊥y 轴于 E, ∵P 的横坐标是 2,则 PE=2.
1
1
∴S△COP= OC•PE= ×2×2=2;
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 P 到达点 D 后才停止.已知△PAD 的面积 S(单位:cm2)与点 P 移动的时间 (单位:s)的函数如图②所示,则点 P 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多少秒(结果保留根号).
5、如图,A、B 分别是 x 轴上位于原点左右两侧的点,点 P(2,p)在第一象限,直线 PA 交 y 轴于点 C(0,2)
一次函数压轴题精选(含详细答案)
一次函数压轴题精选(含详细答案答案)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2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直线l⊥x轴负半轴于点C,点D是直线l上一点且位于x轴上方.已知CO=CD=4.(1)求经过A,D两点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和点B的坐标;(2)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BD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直线L: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在y轴上有一点N(0,4),动点M从A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沿x轴向左移动.(1)点A的坐标:;点B的坐标:;(2)求△NOM的面积S与M的移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y轴右边,当t为何值时,△NOM≌△AOB,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若点G是线段ON上一点,连结MG,△MGN沿MG的坐标.折叠,点N恰好落在x轴上的点H处,求点G3.如图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坐标为(﹣4,0),AB∥y轴,点C在y 轴上,一次函数y=x+3的图象经过点B、C.第1页(共99页)的坐标为 ;(1)点C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2)如图②,直线l经过点C,且与直线AB交于点M,O'与O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CO'并延长,交射线AB于点D.①求证:△CMD是等腰三角形;②当CD=5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8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C,过点A作AB⊥x轴,垂足为点A,过点C作CB⊥y轴,垂足为点C,两条垂线相交于点B.(1)线段AB,BC,AC的长分别为AB=,BC=,AC=;(2)折叠图1中的△ABC,使点A与点C重合,再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折痕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如图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题.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A:①求线段AD的长;②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P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①求线段DE的长;②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以点A,P,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一次函数y=x+6的图象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C,过点C作直线CD⊥AB,垂足为点D,交y轴于点E.(1)求直线CE的解析式;(2)在线段AB上有一动点P(不与点A,B重合),过点P分别作PM⊥x轴,PN⊥y轴,垂足为点M、N,是否存在点P,使线段MN的长最小?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1,已知▱ABCD,AB∥x轴,AB=6,点A的坐标为(1,﹣4),点D的坐标为(﹣3,4),点B在第四象限,点P是▱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1)若点P在边BC上,PD=CD,求点P的坐标.(2)若点P在边AB,AD上,点P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落在直线y=x﹣1上,求点P的坐标.(3)若点P在边AB,AD,CD上,点G是AD与y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 作y轴的平行线PM,过点G作x轴的平行线GM,它们相交于点M,将△PGM 沿直线PG翻折,当点M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7.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中放入一个边长AB长为6,BC长为10的矩形纸片ABCD,B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将纸片沿着折痕AE翻折后,点D恰好落在x轴上,记为F.(1)求折痕AE所在直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2)求过D,F的直线解析式;(3)将矩形ABCD水平向右移动m个单位,则点B坐标为(m,0),其中m>0.如图2所示,连接OA,若△OAF是等腰三角形,求m的值.8.阅读理解:运用“同一图形的面积相等”可以证明一些含有线段的等式成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面积法.如图1,在等腰△ABC中,AB=AC,AC 边上的高为h,点M为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点M到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h1、h2,连接AM,利用S△ABC=S△ABM+S△ACM,可以得出结论:h=h1+h2.类比探究:在图1中,当点M在BC的延长线上时,猜想h、h1、h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应用: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1:y=x+3,l2:y=﹣3x+3,若l2上一点M到l1的距离是1,试运用“阅读理解”和“类比探究”中获得的结论,求出点M的坐标.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为正方形,A点坐标为(0,2),点P为x轴负半轴上一动点,以AP为直角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PD,∠APD=90°(点D落在第四象限)(1)当点P的坐标为(﹣1,0)时,求点D的坐标;(2)点P在移动的过程中,点D是否在直线y=x﹣2上?请说明理由;(3)连接OB交AD于点G,求证:AG=DG.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A (﹣,0)的两条直线分别交y轴于B 、C 两点,且B 、C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3=0的两个根(Ⅰ)试问:直线AC 与直线AB 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Ⅱ)若点D 在直线AC 上,且DB=DC ,求点D 的坐标;(Ⅲ)在(Ⅱ)的条件下,在直线BD 上寻找点P ,使以A 、B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11.(1)模型建立,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CB=CA ,直线ED 经过点C ,过A 作AD ⊥ED 于D ,过B 作BE ⊥ED 于E .求证△BEC ≌△CDA ;(2)模型应用:①已知直线y=x +4与y 轴交于A 点,与x 轴交于B 点,将线段A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线段BC ,过点A ,C 作直线,求直线AC 的解析式;②如图3,矩形ABCO ,O 为坐标原点,B 的坐标为(8,6),A ,C 分别在坐标轴上,P 是线段BC 上动点,已知点D 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 ﹣6上的一点,若△APD 是不以A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Rt △,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1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BO,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点B(0,3),点O(0,0)(1)过边OB上的动点D(点D不与点B,O重合)作DE丄OB交AB于点E,沿着DE折叠该纸片,点B落在射线BO上的点F处.①如图,当D为OB中点时,求E点的坐标;②连接AF,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求E点坐标;(2)P是AB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重合),将△AOP沿OP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ʹOP,连接BAʹ,当BAʹ取得最小值时,求P点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4,4),点B的坐标为(4,0).(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点M是坐标轴上的一个点,若AB为直角边构造直角三角形△ABM,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M的坐标;(3)如图2,以点A为直角顶点作∠CAD=90°,射线AC交x轴的负半轴与点C,射线AD交y轴的负半轴与点D,当∠CAD绕点A旋转时,OC﹣OD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直接写出它的值;若变化,直接写出它的变化范围(不要解题过程).1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长方形OACB的顶点A、B 分别在x轴与y轴上,已知OA=6,OB=10.点D为y轴上一点,其坐标为(0,2),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C﹣CB的方向运动,当点P 与点B重合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1)当点P经过点C时,求直线DP的函数解析式;(2)①求△OPD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②如图②,把长方形沿着OP折叠,点B的对应点Bʹ恰好落在AC边上,求点P 的坐标.(3)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使△BD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2),点C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移动到点O时,得是等边三角形,当点始终保持△ACP是等边三角形,轴上移动时,始终保持△点C在x轴上移动时,到等边三角形AOB(此时点P与点B重合).(1)直线AB:y=mx+n与直线OB:y=kx相交于点B,不解关于x,y的方程组,请你求出它的解;(2)点C在移动的过程中,当等边三角形ACP的顶点P在第三象限时(如图所示),求证:△AOC≌△ABP;由此你发现什么结论?(3)求点C在x轴上移动时,点P所在函数图象的解析式.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交x轴,y轴分别于点A,点B,将△AOB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直线CD交直线AB于点E,如图1:(1)求:直线CD的函数关系式;(2)如图2,连接OE,过点O作OF⊥OE交直线CD于点F,如图2,①求证:∠OEF=45°;②求:点F的坐标;(3)若点P是直线DC上一点,点Q是x轴上一点(点Q不与点O重合),当△DPQ和△DOC全等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7.已知,Rt△OA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和y轴上,如图1,A,B坐标分别为(﹣2,0),(0,4),将△OA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OCD,连接AC、BD交于点E.(1)求证:△ABE≌△DCE.(2)M为直线BD上动点,N为x轴上的点,若以A,C,M,N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M点的坐标.(3)如图2,过E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在直线EF上找一点P,使△PAC的周长最小,求P点坐标和周长的最小值.1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l2:y=kx+2k与x轴交于点C,与直线l1交于点P.(1)当k=1时,求点P的坐标;(2)如图1,点D为P A的中点,过点D作DE⊥x轴于E,交直线l2于点F,若DF=2DE,求k的值;(3)如图2,点P在第二象限内,PM⊥x轴于M,以PM为边向左作正方形PMNQ,NQ的延长线交直线l1于点R,若PR=PC,求点P的坐标.19.如图,直线y=kx+k交x轴,y轴分别于A,C,直线BC过点C交x轴于B,OC=3OA,∠CBA=45°.(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动点P从A出发沿射线AB匀速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连接CP,设△PBC的面积为S,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在A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过点O作OD⊥PC于D,交BC于点E,连接AE,当∠EAB=∠CPA时,在坐标轴上有点K,且KC=KP,求点K的坐标.2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y=﹣x+b交y轴于点A(0,1),交x 轴于点B,过点E(1,0)作x轴的垂线EF交AB于点D,点P从D出发,沿着射线ED的方向向上运动,设PD=n.(1)求直线AB的表达式;(2)求△ABP的面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若以P为直角顶点,P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直角△BPC,请问随着点P的运动,点C是否也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若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请求出直线解析式;若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请说明理由.2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BC上,若∠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1)如图1,若点E是边BC的中点,M是边AB的中点,连接EM,求证:AE=EF.(2)如图2,若点E在射线BC上滑动(不与点B,C重合).①在点E滑动过程中,AE=EF是否一定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当点E滑动到某处时,点F恰好落在直线y=﹣2x+6上,求此时点F的坐标.22.如图,将一个正方形纸片OABC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1,0),C(0,1),P为AB边上一个动点,折叠该纸片,使O点与P点重合,折痕l与OP交于点M,与,与 对角线AC交于Q点(Ⅰ)若点P的坐标为(1,),求点M的坐标;(Ⅱ)若点P的坐标为(1,t)①求点M的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直接写出答案)②求点Q的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直接写出答案)(Ⅲ)当点P在边AB上移动时,∠QOP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你认为不发生变化,写出它的角度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发生变化,也说明理由.23.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为坐标原点,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D在线段BC上移动(不与B,C重合),连接OD,过点D作DE⊥OD,交边AB于点E,连接OE.记CD的长为t.(1)当t=时,求直线DE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记梯形COEB的面积为S,那么是否存在S的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OD 2+DE2取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24.如图1,已知直线y=2x+2与y轴、x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B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Rt△ABC (1)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C的关系式.(2)如图2,直线CB交y轴于E,在直线CB上取一点D,连接AD,若AD=AC,求证:BE=DE.(3)如图3,在(1)的条件下,直线AC交x轴于M,P(,k)是线段BC 上一点,在线段BM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直线PN平分△BCM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OA的函数表达式为y=2x,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3x+b,点B的坐标为.点P沿折线OA﹣AB运动,且不与点O和点B重合.设点P的横坐标为m,△OPB的面积为S.(1)请直接写出b的值.(2)求点A的坐标.(3)求S与m之间函数关系,并直接写出对应的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4)过点P作OB边的高线把△OPB分成两个三角形,当其中一个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m的值.26.如图①,直线AB与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OA、OB的长度分别为a和b,且满足a 2﹣2ab+b2=0.(1)判断△AOB的形状;(2)如图②,△COB和△AOB关于y轴对称,D点在AB上,点E在BC上,且AD=BE,试问:线段OD、OE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3)将(2)中∠DOE绕点O旋转,使D、E分别落在AB,BC延长线上(如图③),∠BDE与∠COE有何关系?直接说出结论,不必说明理由.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4,0),点B 的坐标为(0,b)(b>0),点P是直线AB上位于第二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设点P的横坐标为a.(1)当b=3时,①求直线AB的解析式;②若QO=QA,求P点的坐标.(2)是否同时存在a、b,使得△Q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x上一点P(1,1),C为y轴上一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连接PC,线段PC绕点P顺时针旋转90°至线段PD,过点D作直线AB⊥x轴,垂足为B;直线AB与直线y=x交于点A,连接CD,直线CD与直线y=x交于点Q.(1)求证:OB=OC;(2)当点C坐标为(0,3)时,求点Q的坐标;(3)当△OPC≌△ADP时,直接写出C点的坐标.29.如图1,直线AB:y=﹣x﹣b分别与x,y轴交于A(6,0)、B两点,过点B 的直线交x轴负半轴与C,且OB:OC=3:1.(1)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直线EF:y=x﹣k(k≠0)交直线AB于E,交直线BC于点F,交x轴于D,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EF,使得S△EBD=S△FBD?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2,P为x轴上A点右侧的一动点,以P为直角顶点,BP为一腰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PQ,连接QA并延长交y轴于点K.当P点运动时,K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它的坐标;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是(﹣8,0),点B的坐标是(0,n)(n>0).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作PC⊥x轴,垂足为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ʹ(点Pʹ不在y轴上),连接PPʹ,PʹA,PʹC.设点P的横坐标为m.(1)若点P在第一象限,记直线AB与PʹC的交点为D.当PʹD:DC=5:13时,求m的值;(2)若∠ACPʹ=60°,试用m的代数式表示n;(3)若点P在第一象限,是否同时存在m,n,使△PʹC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1.如图①所示,直线L:y=m(x+10)与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1)当OA=OB时,试确定直线L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为AB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过A、B两点分别作AM⊥OQ于M,BN⊥OQ于N,若AM=8,BN=6,求MN的长;(3)当m取不同的值时,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AB为边,点B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和等腰直角△ABE,连EF交y 轴于P点,如图③.问:当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32.如图,一次函数的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Rt△ABC,且使∠ABC=30°;(1)如果点P(m,)在第二象限内,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OPB 的面积,并求当△APB与△ABC面积相等时m的值;(2)如果△QAB是等腰三角形并且点Q在坐标轴上,请求出点Q所有可能的坐标;(3)是否存在实数a,b使一次函数和y=ax+b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2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直线l⊥x轴负半轴于点C,点D是直线l上一点且位于x轴上方.已知CO=CD=4.(1)求经过A,D两点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和点B的坐标;(2)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BD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对于y=2x+2,分别令x与y为0求出A与B坐标,根据CO=CD=4,求出D坐标,确定出直线AD解析式即可;(2)存在,如图所示,设出P(﹣4,p),分三种情况考虑:当BD=P1D时;当BP3=BD时;当BP4=DP4,分别求出P坐标即可.【解答】解:(1)对于直线y=2x+2,当x=0时,y=2;当y=0时,x=﹣1,∴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1,0),又∵CO=CD=4,∴点D的坐标为(﹣4,4),设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则有,解得:,∴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存在,设P(﹣4,p),分三种情况考虑:当BD=P1D时,可得(﹣1+4)2+(0﹣4)2=(p﹣4)2,解得:p=9或p=﹣1,此时P1(﹣4,9),P2(﹣4,﹣1);当BP3=BD时,则有(﹣1+4)2+(0﹣p)2=(﹣1+4)2+(0﹣4)2,解得:p=﹣4,此时P 3(﹣4,﹣4);当BP 4=DP 4时,(﹣1+4)2+(0﹣p )2=(p ﹣4)2,解得:p=,此时P 4(﹣4,),综上,共有四个点满足要求.分别是P 1(﹣4,9),P 2(﹣4,﹣4),P 3(﹣4,﹣1),P 4(﹣4,).【点评】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涉及的知识有: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熟练掌握一次函数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L :y=﹣x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在y 轴上有一点N (0,4),动点M 从A 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沿x 轴向左移动. (1)点A 的坐标:的坐标: (4,0) ;点B 的坐标:的坐标: (0,2) ;(2)求△NOM 的面积S 与M 的移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y 轴右边,当t 为何值时,△NOM ≌△AOB ,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 (4)在(3)的条件下,若点G 是线段ON 上一点,连结MG ,△MGN 沿MG 折叠,点N 恰好落在x 轴上的点H 处,求点G 的坐标.【分析】(1)在y=﹣x+2中,令别令y=0和x=0,则可求得A、B的坐标;(2)利用t可表示出OM,则可表示出S,注意分M在y轴右侧和左侧两种情况;(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M=OB=2,则可求得M点的坐标;(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MG平分∠OMN,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得到=,则可求得OG的长,可求得G点坐标.【解答】解:(1)在y=﹣x+2中,令y=0可求得x=4,令x=0可求得y=2,∴A(4,0),B(0,2),故答案为:(4,0);(0,2);(2)由题题意可知AM=t,①当点M在y轴右边时,OM=OA﹣AM=4﹣t,∵N(0,4),∴ON=4,∴S=OM•ON=×4×(4﹣t)=8﹣2t;②当点M在y轴左边时,则OM=AM﹣OA=t﹣4,∴S=×4×(t﹣4)=2t﹣8;(3)∵△NOM≌△AOB,∴MO=OB=2,∴M(2,0);(4)∵OM=2,ON=4,∴MN==2,∵△MGN沿MG折叠,∴∠NMG=∠OMG,∴=,且NG=ON﹣OG,∴=,解得OG=﹣1,∴G(0,﹣1).【点评】本题为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在(1)中注意求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方法,在(2)中注意分两种情况,在(3)中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在(4)中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求得关于OG的等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但难度不大.3.如图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坐标为(﹣4,0),AB∥y轴,点C在y轴上,一次函数y=x+3的图象经过点B、C.的坐标为 (﹣4,2);(1)点C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0,3),点B的坐标为(2)如图②,直线l经过点C,且与直线AB交于点M,O'与O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CO'并延长,交射线AB于点D.①求证:△CMD是等腰三角形;②当CD=5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分析】(1)设点C的坐标为(0,y),把x=0代入y=x+3中得y=3,即可求出C点的坐标;设点B的坐标为(﹣4,y),把x=﹣4代入y=x+3中得y=2,即可求出B点的坐标;(2)①根据对称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推知∠CMD=∠MCD,故MD=CD,所以CMD是等腰三角形;②如图②,过点D作DP⊥y轴于点P.利用勾股定理求得CP的长度,然后结合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求得点M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l的解析式即可.【解答】解:(1)如图①,∵A(﹣4,0),AB∥y轴,直线y=x+3经过点B、C,设点C的坐标为(0,y),把x=0代入y=x+3x+3中得y=3,∴C(0,3);设点B的坐标为(﹣4,y),把x=4代入y=x+3中得y=2,∴B(﹣4,2);故答案是:(0,3);(﹣4,2);(2)①证明:∵AB∥y轴,∴∠OCM=∠CMD.∵∠OCM=∠MCD,∴∠CMD=∠MCD,∴MD=CD,∴CMD是等腰三角形;②如图②,过点D作DP⊥y轴于点P.在直角△DCP中,由勾股定理得到:CP==3,∴OP=AD=CO+CP=3+3=6,∴AB=AD﹣DM=6﹣5=1,∴点M的坐标是(﹣4,1).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k≠0).把M(﹣4,1)、C(0,3)分别代入,得,解得,故直线l的解析式为y=x+3.【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需要综合利用勾股定理,需要综合利用勾股定理,需要综合利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对称的性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知识点,难度不是很大,但是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 +8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C ,过点A 作AB ⊥x 轴,垂足为点A ,过点C 作CB ⊥y 轴,垂足为点C ,两条垂线相交于点B .(1)线段AB ,BC ,AC 的长分别为AB= 8 ,BC= 4 ,AC= 4 ;(2)折叠图1中的△ABC ,使点A 与点C 重合,再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折痕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如图2. 请从下列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A 题. A :①求线段AD 的长;②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P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B :①求线段DE 的长;②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 (除点B 外),使得以点A ,P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先确定出OA=4,OC=8,进而得出AB=8,BC=4,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AC ;(2)A 、①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出BD=8﹣AD ,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②分三种情况利用方程的思想即可得出结论;B 、①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出AE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②先判断出∠APC=90°,再分情况讨论计算即可.【解答】解:(1)∵一次函数y=﹣2x +8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C ,∴A (4,0),C (0,8), ∴OA=4,OC=8,∵AB ⊥x 轴,CB ⊥y 轴,∠AOC=90°, ∴四边形OABC 是矩形, ∴AB=OC=8,BC=OA=4,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4,故答案为:8,4,4;(2)A 、①由(1)知,BC=4,AB=8, 由折叠知,CD=AD ,在Rt △BCD 中,BD=AB ﹣AD=8﹣AD , 根据勾股定理得,CD 2=BC 2+BD 2, 即:AD 2=16+(8﹣AD )2, ∴AD=5,②由①知,D (4,5), 设P (0,y ), ∵A (4,0),∴AP 2=16+y 2,DP 2=16+(y ﹣5)2, ∵△APD 为等腰三角形, ∴Ⅰ、AP=AD , ∴16+y 2=25,∴y=±3,∴P (0,3)或(0,﹣3) Ⅱ、AP=DP , ∴16+y2=16+(y ﹣5)2,∴y=, ∴P (0,),Ⅲ、AD=DP ,25=16+(y ﹣5)2, ∴y=2或8,∴P (0,2)或(0,8).B 、①、由A ①知,AD=5, 由折叠知,AE=AC=2,DE ⊥AC 于E ,在Rt △ADE 中,DE==,②、∵以点A ,P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 ∴△APC ≌△ABC ,或△CPA ≌△ABC , ∴∠APC=∠ABC=90°, ∵四边形OABC 是矩形,∴△ACO ≌△CAB ,此时,符合条件,点P 和点O 重合, 即:P (0,0), 如图3,过点O 作ON ⊥AC 于N , 易证,△AON ∽△ACO , ∴,∴, ∴AN=,过点N 作NH ⊥OA , ∴NH ∥OA ,∴△ANH ∽△ACO , ∴,∴,∴NH=,AH=, ∴OH=, ∴N (,),而点P 2与点O 关于AC 对称, ∴P 2(,),同理:点B 关于AC 的对称点P 1,同上的方法得,P 1(﹣,), 即: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0,0),(,),(﹣,).【点评】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对称的性质,解(1)的关键是求出AC ,解(2)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5.如图,一次函数y=x +6的图象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ABO 的平分线交x 轴于点C ,过点C 作直线CD ⊥AB ,垂足为点D ,交y 轴于点E . (1)求直线CE 的解析式;(2)在线段AB 上有一动点P (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P 分别作PM ⊥x 轴,PN ⊥y 轴,垂足为点M 、N ,是否存在点P ,使线段MN 的长最小?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先求出AB=10,进而判断出Rt△BCD≌Rt△BCO,和△ACD∽△ABO,确定出点C(﹣3,0),再判断出△EBD≌△ABO,求出OE=BE﹣OB=4,即可得出点E坐标,最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2)设P(﹣m,﹣m+6),∴PN=m,PM=﹣m+6,根据勾股定理得,MN 2 =(m﹣)2+,即可得出点P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点B的横坐标为0,点A的纵坐标为0,∴B(0,6),A(﹣8,0),∴OA=8,OB=6,∴AB==10,∵CB平分∠ABO,CD⊥AB,CO⊥BO,∴CD=CO,∵BC=BC,∴Rt△BCD≌Rt△BCO,∴BD=BO=6,∴AD=AB﹣BD=4,∵∠ADC=∠AOB=90°,∠CAD=∠BAO,∴△ACD∽△ABO,∴,∴,∴AC=5,∴OC=OA ﹣AC=3, ∴C (﹣3,0),∵∠EDB=∠AOB=90°,BD=BO ,∠EBD=∠ABO , ∴△EBD ≌△ABO , ∴BE=AB=10, ∴OE=BE ﹣OB=4, ∴E (0,﹣4),设直线CE 的解析式为y=kx ﹣4, ∴﹣3k ﹣4=0, ∴k=﹣,∴直线CE 的解析式为y=﹣x ﹣4,(2)解:存在,(﹣,),如图,∵点P 在直线y=x +6上,∴设P (﹣m ,﹣m +6),∴PN=m ,PM=﹣m +6,根据勾股定理得,MN 2=PN2+PM2=m2+(﹣m +6)2=(m ﹣)2+,∴当m=时,MN 2有最小值,则MN 有最小值,当m=时,y=﹣x +6=﹣×+6=,∴P (﹣,).【点评】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1)的关键是求出点C 的坐标,解(2)的关键是得出MN 2的函数关系式,是一道中等难度的中考常考题.6.如图1,已知▱ABCD ,AB ∥x 轴,AB=6,点A 的坐标为(1,﹣4),点D 的坐标为(﹣3,4),点B 在第四象限,点P 是▱ABCD 边上的一个动点. (1)若点P 在边BC 上,PD=CD ,求点P 的坐标.(2)若点P 在边AB ,AD 上,点P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 落在直线y=x ﹣1上,求点P 的坐标.(3)若点P 在边AB ,AD ,CD 上,点G 是AD 与y 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PM ,过点G 作x 轴的平行线GM ,它们相交于点M ,将△PGM 沿直线PG 翻折,当点M 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 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分析】(1)由题意点P 与点C 重合,可得点P 坐标为(3,4);(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P 在边AD 上时,②当点P 在边AB 上时,分别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分三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点P 在线段CD 上时.②如图2中,当点P 在AB 上时.③如图3中,当点P 在线段AD 上时.分别求解即可; 【解答】解:(1)∵CD=6, ∴点P 与点C 重合, ∴点P 坐标为(3,4).(2)①当点P 在边AD 上时,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2x ﹣2, 设P (a ,﹣2a ﹣2),且﹣3≤a ≤1,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Q1(a,2a+2)在直线y=x﹣1上,∴2a+2=a﹣1,解得a=﹣3,此时P(﹣3,4).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3(﹣a,﹣2a﹣2)在直线y=x﹣1上时,∴﹣2a﹣2=﹣a﹣1,解得a=﹣1,此时P(﹣1,0)②当点P在边AB上时,设P(a,﹣4)且1≤a≤7,若等P关于x轴的对称点Q2(a,4)在直线y=x﹣1上,∴4=a﹣1,解得a=5,此时P(5,﹣4),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4(﹣a,﹣4)在直线y=x﹣1上,∴﹣4=﹣a﹣1,解得a=3,此时P(3,﹣4),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4)或(﹣1,0)或(5,﹣4)或(3,﹣4).(3)①如图1中,当点P在线段CD上时,设P(m,4).在Rt△PNMʹ中,∵PM=PMʹ=6,PN=4,∴NMʹ==2,在Rt△OGMʹ中,∵OG 2+OMʹ2=GMʹ2,∴22+(2+m)2=m2,解得m=﹣, ∴P (﹣,4)根据对称性可知,P (,4)也满足条件.②如图2中,当点P 在AB 上时,易知四边形PMGMʹ是正方形,边长为2,此时P (2,﹣4).③如图3中,当点P 在线段AD 上时,设AD 交x 轴于R .易证∠MʹRG=∠MʹGR ,推出MʹR=MʹG=GM ,设MʹR=MʹG=GM=x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2x ﹣2, ∴R (﹣1,0),在Rt △OGMʹ中,有x 2=22+(x ﹣1)2,解得x=,。
初二数学期末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动点问题题课.学会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列函数关系式。
1 教学目标.通过对几何图形的探究活动和对例题的分析,感悟探究动点问题列2 函数关系式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问题列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重点、难点小结:建立函数模型求解,解要符,用函数知识求解动点问题,需要将问题给合几何图形的性质1 合题意,要注意数与形结合。
函数以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来研究解决,转化、要充分运用方程、以一次函数为背景的问题,2. 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x经过点,直线轴交于点与,且的解析表达式为如图,直线:1例题211llCB,A .交于点,,直线21D的坐标;)求点1( l 的解析表达式;)求直线2(2ADC△面积;的)求3(lC P,使得的另一点上存在异于点)在直线4(2ADC△ADP△P 的坐标.写出点的面积相等,请直接与..开始A从点P,动点)0,8(B、点)6,0(A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2例题上以BA开始在线段B从点Q同时动点移动,O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1上以每秒AO在线段秒.t移动的时间为Q、P设点,移动A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2每秒24 个平方单位?的面积为APQ为何值时,△t当(2) (1) 的解析式;AB求直线5 ]学。
科。
网:来源轴、x与如图,直线当堂巩固:,)0,-8的坐标为(E,点F、E轴分别交于点y 。
)0,-6的坐标为(A点k的值;)求1(y x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P)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在点,(P)若点2(的取值范围;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与S的面积OPA△27 ,并说明理由。
的面积为OPA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探究:当点3(8 y F E oxA 课后检测:轴上,并x在M点,点B点、A轴分别交于点y轴、x的图象与y=-x+1、如果一次函数1有(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点M、B、A且使以点)。
第四章 一次函数压轴题考点训练(解析版)-2024年常考压轴题攻略(8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四章一次函数压轴题考点训练A ....【答案】A【分析】根据y 1,y 2的图象判断出k+b 的值,然后根据k-1、所求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即可.【详解】解:根据y 1,y 2的图象可知,,且当x=1时,y 2=0,即k+b=0.∴对于函数()1y k x b =-+,有b 时,y=k-1+b=0-1=-1<0.∴符合条件的是选项.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A.(-1,0)【答案】B【分析】由题意作A求的P点;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A(1,-1),∴C的坐标为(1,1连接BC,设直线BC∴123k bk b+-⎧⎨+-⎩==,解得⎧⎨⎩A .433B .233【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用o n AB B ∆∽AON ∆求出线段o n B B 的长度,即点【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OM =,点则OMN ∆为顶角30度直角三角形,ON如图所示,当点P 运动至ON 上的任一点时,设其对应的点∵o AO AB ⊥,iAP AB ⊥∴o iOAP B AB ∠=∠又∵tan 30o AB AO =∙ ,tan i AB AP =∙∴::o i AB AO AB AP=∴o i AB B ∆∽AOP∆∴o i AB B AOP∠=∠【答案】32b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得点D 的坐标,交,则交点在线段BD 之间,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矩形ABCD 中,点A 、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1,3)D 根据图像得到直线y x b =+与矩形ABCD 将点(4,1)B 代入得:41b +=,解得b 将点(1,3)D 代入得:13+=b ,解得b 由此可得32b -≤≤【答案】0k <或01k <<【分析】分别利用当直线()430y kx k k =+-≠过点值范围,据此即可求解.【详解】解:当直线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两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加辅助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13.A城有某种农机30台,B城有该农机40台.现要将这些农机全部运往运任务承包给某运输公司.已知C乡需要农机34台,两乡运送农机的费用分别为250元/台和200元/台,从别为150元/台和240元/台(1)设A城运往C乡该农机x台,运送全部农机的总费用为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值.【答案】(1)W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W =140x +12540,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0≤x ≤30;(2)有三种调运方案:①A 城运往C 乡28台,运往D 乡2台;B 城运往C 乡6台,运往D 乡34台;②A 城运往C 乡29台,运往D 乡1台;B 城运往C 乡5台,运往D 乡35台;③A 城运往C 乡30台,运往D 乡0台;B 城运往C 乡4台,运往D 乡36台;(3)a 的值为200元.【分析】(1)设A 城运往C 乡x 台农机,可以表示出运往其它地方的台数,根据调运单价和调运数量可以表示总费用W ;(2)列出不等式组确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在x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确定调运方案,并分别设计出来;(3)根据A 城运往C 乡的农机降价a 元其它不变,可以得出另一个总费用与x 的关系式,根据函数的增减性,确定当x 为何值时费用最小,从而求出此时的a 的值.【详解】解:(1)设A 城运往C 乡x 台农机,则A 城运往D 乡(30﹣x )台农机,B 城运往C 乡(34﹣x )台农机,B 城运往D 乡(6+x )台农机,由题意得:W =250x +200(30﹣x )+150(34﹣x )+240(6+x )=140x +12540,∵x ≥0且30﹣x ≥0且34﹣x ≥0,∴0≤x ≤30,答:W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W =140x +12540,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0≤x ≤30.(2)由题意得:1401254016460030x x +>⎧⎨⎩,解得:28≤x ≤30,∵x 为整数,∴x =28或x =29或x =30,因此有三种调运方案,即:①A 城运往C 乡28台,运往D 乡2台;B 城运往C 乡6台,运往D 乡34台;②A 城运往C 乡29台,运往D 乡1台;B 城运往C 乡5台,运往D 乡35台;③A 城运往C 乡30台,运往D 乡0台;B 城运往C 乡4台,运往D 乡36台;(3)由题意得:W =(250﹣a )x +200(30﹣x )+150(34﹣x )+240(6+x )=(140﹣a )x +12540,∵总费用最小值为10740元,∴140﹣a <0∴W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又∵28≤x ≤30,∴当x =30时,W 最小,即:(140﹣a )×30+12540=10740,【答案】(1)y=2x+4(2)1112-+【分析】(1)根据图像求出B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1)求m 的值;(2)点P 从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A 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①过点P 作PQ OA ⊥交直线AB 于点Q ,若APQ ABO ∆≅∆,求t 的值;②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得POB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题意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6;(2)①2或8;②2.5或4或6.4.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形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2y x =-+交于点C .(1)求点A ,B 的坐标.(3)存在.∵线段AB在第一象限,∴这时点P在x轴负半轴.∵==OA 2,OB 4,∴222224BP OP OB x =+=+,222222420AB OA OB =+=+=,222()(2)AP OA OP x =+=-.∵222BP AB AP +=,∴222420(2)x x ++=-,解得8x =-,∴当点P 的坐标为(8,0)-时,ABP 是直角三角形;③设AB 是直角边,点A 为直角顶点,即90BAP ∠= .∵点A 在x 轴上,P 是x 轴上的动点,∴90BAP ∠≠ .综上,当点P 的坐标为(0,0)或(8,0)-时,ABP 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及几何变换、一次函数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掌握分类讨论思想和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初二年级一次函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及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321000.0k ⎪⎩⎪⎨⎧<=>>b b b ()()()321000.0k ⎪⎩⎪⎨⎧<=><b b b 初二一次函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知识点:1.变量与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为变量,数值不变的是常量。
2.函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与y ,并且对于想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则x 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3.函数解析式: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式子。
4.描述函数的方法:解析式法、列表法、图像法。
5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①列表:一次函数只要列出两个点即可,其他函数一般需要列出5个以上的点,所列点是自变量与其对应的函数值②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函数的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的个点,一般画一次函数只用两点③连线:依次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6.正比列函数:形如y=kx (k ≠0)的函数,k 是比例系数。
7.正比列函数的图像性质:⑴ y=kx (k ≠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⑵增减性:①当k>0时,直线y=kx 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②当k<0时,直线y=kx 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8.一次函数:形如y=kx+b (k ≠0)的函数,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
当b=0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9. 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 ⑴图象是一条直线;⑵增减性:①当k>0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②当k<0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0点带入函数一般式列出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3)把待定系数值再带入函数一般式,得到函数解析式11.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会从函数图象上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既与x 轴的交点坐标横坐标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既两函数直线交点坐标值)常考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3的是( )A .y=B .y=C .y=x ﹣3D .y=2.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3.一次函数y=﹣3x ﹣2的图象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若函数,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x 的值是( ) A .± B .4 C .±或4 D .4或﹣5.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y=mx+n 与正比例函数y=mnx (m ,n 为常数,且mn ≠0)的图象的是( )A .B .C .D .6.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不同象限的两点A (2,m ),B (n ,3),那么一定有( )A .m >0,n >0B .m >0,n <0C .m <0,n >0D .m <0,n <07.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x+2上,则y 1,y 2大小关系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不能比较8.一次函数y=kx+b (k ≠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0 C.x<2 D.x>29.如图,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ABC的面积是()A.10 B.16 C.18 D.2010.如图1,在矩形MN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N→P→Q→M方向运动至点M处停止.设点R运动的路程为x,△MNR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当x=9时,点R应运动到()A.N处B.P处C.Q处D.M处11.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k2+1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12.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B两城相距300千米;②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时;③乙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甲车;④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t=或.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13.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A.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B.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C.体育场离早餐店4千米D.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14.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仅有①②C.仅有①③D.仅有②③二.填空题(共13小题)15.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6.已知点(3,5)在直线y=ax+b(a,b为常数,且a≠0)上,则的值为.17.已知直线y=kx+b,若k+b=﹣5,kb=6,那么该直线不经过第象限.18.一次函数y=﹣2x+b中,当x=1时,y<1,当x=﹣1时,y>0.则b的取值范围是.19.小明放学后步行回家,他离家的路程s(米)与步行时间t(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他步行回家的平均速度是米/分钟.20.已知直线y=2x+(3﹣a)与x轴的交点在A(2,0)、B(3,0)之间(包括A、B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21.“龟兔首次赛跑”之后,输了比赛的兔子没有气馁,总结反思后,和乌龟约定再赛一场.图中的函数图象刻画了“龟兔再次赛跑”的故事(x表示乌龟从起点出发所行的时间,y1表示乌龟所行的路程,y2表示兔子所行的路程).有下列说法:①“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为1000米;②兔子和乌龟同时从起点出发;③乌龟在途中休息了10分钟;④兔子在途中750米处追上乌龟.其中正确的说法是.(把你认为正确说法的序号都填上)22.某水库的水位在5小时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6米,水位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x小时(0≤x≤5)的函数关系式为.23.如图所示,购买一种苹果,所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图象由线段OA和射线AB组成,则一次购买3千克这种苹果比分三次每次购买1千克这种苹果可节省元.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0,4),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M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则PM长的最小值为.25.直线y=3x+2沿y轴向下平移5个单位,则平移后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26.把直线y=﹣x﹣1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27.如图,直线y=﹣x+4与y轴交于点A,与直线y=x+交于点B,且直线y=x+与x轴交于点C,则△ABC的面积为.三.解答题(共13小题)28.如图,直线l1的解析表达式为:y=﹣3x+3,且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3)求△ADC的面积;(4)在直线l2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与△ADC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0,1),B(﹣1,0),C(1,0)三点坐标.(1)若点D与A,B,C三点构成平行四边形,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2)选择(1)中符合条件的一点D,求直线BD的解析式.30.如图,A(0,1),M(3,2),N(4,4).动点P从点A出发,沿y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上移动,且过点P的直线l:y=﹣x+b也随之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当t=3时,求l的解析式;(2)若点M,N位于l的异侧,确定t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t为何值时,点M关于l的对称点落在坐标轴上.31.如图,直线y=kx+6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点E和点F,点E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0,3).(1)求k的值;(2)若点P(x,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的面积为,并说明理由.32.某工厂投入生产一种机器的总成本为2000万元.当该机器生产数量至少为10台,但不超过70台时,每台成本y与生产数量x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函数(2)求该机器的生产数量;(3)市场调查发现,这种机器每月销售量z(台)与售价a(万元∕台)之间满足如图所示的函数关系.该厂生产这种机器后第一个月按同一售价共卖出这种机器25台,请你求出该厂第一个月销售这种机器的利润.(注:利润=售价﹣成本)33.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客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1千米,出租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2千米,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y1、y2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图象关系式;(2)若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请写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甲、乙两地间有A、B两个加油站,相距200千米,若客车进入A加油站时,出租车恰好进入B加油站,求A加油站离甲地的距离.34.某文具商店销售功能相同的A、B两种品牌的计算器,购买2个A品牌和3个B品牌的计算器共需156元;购买3个A品牌和1个B品牌的计算器共需122元.(1)求这两种品牌计算器的单价;(2)学校开学前夕,该商店对这两种计算器开展了促销活动,具体办法如下:A 品牌计算器按原价的八折销售,B品牌计算器5个以上超出部分按原价的七折销售,设购买x个A品牌的计算器需要y1元,购买x个B品牌的计算器需要y2元,分别求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小明准备联系一部分同学集体购买同一品牌的计算器,若购买计算器的数量超过5个,购买哪种品牌的计算器更合算?请说明理由.35.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鼓励市民节约用电,我市从2012年7月1日起,居民用电实行“一户一表”的“阶梯电价”,分三个档次收费,第一档是用电量不超过180千瓦时实行“基本电价”,第二、三档实行“提高电价”,具体收费情况如右折线图,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当用电量是180千瓦时时,电费是元;(2)第二档的用电量范围是;(3)“基本电价”是元/千瓦时;(4)小明家8月份的电费是328.5元,这个月他家用电多少千瓦时?36.某县响应“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决定资助部分村镇修建一批沼气池,使农民用到经济、环保的沼气能源.幸福村共有264户村民,政府补助村里34万元,不足部分由村民集资.修建A型、B型沼气池共20个.两种型号沼气种型号沼气池共需费用y万元.(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不超过政府批给修建沼气池用地面积,又要使该村每户村民用上沼气的修建方案有几种;(3)若平均每户村民集资700元,能否满足所需费用最少的修建方案.37.一手机经销商计划购进某品牌的A型、B型、C型三款手机共60部,每款手机至少要购进8部,且恰好用完购机款61000元.设购进A型手机x部,B型手(2)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假设所购进手机全部售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手机经销商在购销这批手机过程中需另外支出各种费用共1500元.①求出预估利润P(元)与x(部)的函数关系式;(注:预估利润P=预售总额﹣购机款﹣各种费用)②求出预估利润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购进三款手机各多少部.38.兰新铁路的通车,圆了全国人民的一个梦,坐上火车去观赏青海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感受大美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暑假某校准备组织学生、老师到门源进行社会实践,为了便于管理,师生必须乘坐在同一列高铁上,根据报名人数,若都买一等座单程火车票需2340元,若都买二等座单程火车票花钱最少,则需1650元:(2)由于各种原因,二等座火车票单程只能买x张(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x<参加社会实践的总人数),其余的须买一等座火车票,在保证每位参与人员都有座位坐并且总费用最低的前提下,请你写出购买火车票的总费用(单程)y 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9.一辆货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甲地出发,货车匀速行驶至乙地,小轿车中途停车休整后提速行驶至乙地.货车的路程y1(km),小轿车的路程y2(km)与时间x(h)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甲乙两地相距多远?小轿车中途停留了多长时间?(2)①写出y1与x的函数关系式;②当x≥5时,求y2与x的函数解析式;(3)货车出发多长时间与小轿车首次相遇?相遇时与甲地的距离是多少?4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y轴正半轴上,顶点B在x轴正半轴上,OA、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OA >OB).(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BC的解析式.(3)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初二一次函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2•湘潭)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的是()A.y=B.y=C.y=x﹣3 D.y=【分析】分式有意义,分母不等于0;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就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A、分式有意义,x﹣3≠0,解得:x≠3,故A选项错误;B、二次根式有意义,x﹣3>0,解得x>3,故B选项错误;C、函数式为整式,x是任意实数,故C选项错误;D、二次根式有意义,x﹣3≥0,解得x≥3,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2.(2015春•营山县期末)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分析】根据函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给自变量一个值,有且只有一个函数值与其对应,就是函数,如果不是,则不是函数.【解答】解:A、是一次函数,正确;B、是二次函数,正确;C、很明显,给自变量一个值,不是有唯一的值对应,所以不是函数,错误;D、是二次函数,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是一一对应的,即给自变量一个值,有唯一的一个值与它对应.3.(2010•綦江县)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容易得出结论.【解答】解:∵解析式y=﹣3x﹣2中,﹣3<0,﹣2<0,∴图象过二、三、四象限.故选A.【点评】在直线y=kx+b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 随x的增大而减小.4.(2015•甘南州)若函数,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x的值是()A.±B.4 C.±或4 D.4或﹣【分析】把y=8直接代入函数即可求出自变量的值.【解答】解:把y=8代入函数,先代入上边的方程得x=,∵x≤2,x=不合题意舍去,故x=﹣;再代入下边的方程x=4,∵x>2,故x=4,综上,x的值为4或﹣.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考查求函数值.(1)当已知函数解析式时,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2)函数值是唯一的,而对应的自变量可以是多个.5.(2001•常州)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y=mx+n与正比例函数y=mnx(m,n为常数,且mn≠0)的图象的是()A.B.C.D.【分析】根据“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分两种情况讨论mn的符号,然后根据m、n同正时,同负时,一正一负或一负一正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①当mn >0,m ,n 同号,同正时y=mx+n 过1,3,2象限,同负时过2,4,3象限;②当mn <0时,m ,n 异号,则y=mx+n 过1,3,4象限或2,4,1象限.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 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k >0,b >0,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当k >0,b <0,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k <0,b >0时,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k <0,b <0时,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6.(2013•陕西)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不同象限的两点A (2,m ),B (n ,3),那么一定有( )A .m >0,n >0B .m >0,n <0C .m <0,n >0D .m <0,n <0【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所在象限,可判断出m 、n 的正负.【解答】解:A 、m >0,n >0,A 、B 两点在同一象限,故A 错误;B 、m >0,n <0,A 、B 两点不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故B 错误;C 、m <0,n >0,A 、B 两点不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故C 错误;D 、m <0,n <0,A 、B 两点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的不同象限,故D 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它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当k >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7.(2014•永嘉县校级模拟)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x+2上,则y 1,y 2大小关系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不能比较【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两点横坐标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k=﹣<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4<2,∴y 1>y 2.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先根据题意判断出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13•娄底)一次函数y=kx+b (k ≠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0 C.x<2 D.x>2【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可直接解答.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0的解集,就是图象在x轴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解答】解:因为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由函数的图象可知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x<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运用观察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常是从交点观察两边得解.9.(2008•菏泽)如图,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 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ABC的面积是()A.10 B.16 C.18 D.20【分析】本题难点在于应找到面积不变的开始与结束,得到BC,CD的具体值.【解答】解: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而当点P运动到点C,D之间时,△ABP的面积不变.函数图象上横轴表示点P运动的路程,x=4时,y开始不变,说明BC=4,x=9时,接着变化,说明CD=9﹣4=5.∴△ABC的面积为=×4×5=10.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10.(2009•莆田)如图1,在矩形MN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N→P→Q→M 方向运动至点M处停止.设点R运动的路程为x,△MNR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当x=9时,点R应运动到()A.N处B.P处C.Q处D.M处【分析】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解答】解:当点R运动到PQ上时,△MNR的面积y达到最大,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到Q点以后,面积y开始减小;故当x=9时,点R应运动到Q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有一定难度,注意要仔细分析.11.(2011•张家界)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k2+1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图象与y轴的交点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令x=0,则函数y=kx+k2+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0,k2+1),∵k2+1>0,∴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12.(2015•鄂州)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B两城相距300千米;②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时;③乙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甲车;④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t=或.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观察图象可判断①②,由图象所给数据可求得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求得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可判断③,再令两函数解析式的差为50,可求得t,可判断④,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图象可知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300km,甲行驶的时间为5小时,而乙是在甲出发1小时后出发的,且用时3小时,即比甲早到1小时,∴①②都正确;设甲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甲=kt,把(5,300)代入可求得k=60,∴y甲=60t,设乙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乙=mt+n,把(1,0)和(4,300)代入可得,解得,∴y乙=100t﹣100,令y甲=y乙可得:60t=100t﹣100,解得t=2.5,即甲、乙两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t=2.5,此时乙出发时间为1.5小时,即乙车出发1.5小时后追上甲车,∴③不正确;令|y甲﹣y乙|=50,可得|60t﹣100t+100|=50,即|100﹣40t|=50,当100﹣40t=50时,可解得t=,当100﹣40t=﹣50时,可解得t=,又当t=时,y甲=50,此时乙还没出发,当t=时,乙到达B城,y甲=250;综上可知当t的值为或或或t=时,两车相距50千米,∴④不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有①②共两个,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注意t是甲车所用的时间.13.(2014•德州)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A.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B.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C.体育场离早餐店4千米D.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分析】结合图象得出张强从家直接到体育场,故第一段函数图象所对应的y 轴的最高点即为体育场离张强家的距离;进而得出锻炼时间以及整个过程所用时间.由图中可以看出,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解答】解:A、由函数图象可知,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故A选项正确;B、由图象可得出张强在体育场锻炼30﹣15=15(分钟),故B选项正确;C、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体育场离早餐店距离无法确定,因为题目没说体育馆,早餐店和家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故C选项错误;D、∵张强从早餐店回家所用时间为95﹣65=30(分钟),距离为1.5km,∴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1.5÷0.5=3(千米/时),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根据已知图象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14.(2014•黔西南州)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仅有①②C.仅有①③D.仅有②③【分析】易得乙出发时,两人相距8m,除以时间2即为甲的速度;由于出现两人距离为0的情况,那么乙的速度较快.乙100s跑完总路程500可得乙的速度,进而求得100s时两人相距的距离可得b的值,同法求得两人距离为0时,相应的时间,让两人相距的距离除以甲的速度,再加上100即为c的值.【解答】解:甲的速度为:8÷2=4(米/秒);乙的速度为:500÷100=5(米/秒);b=5×100﹣4×(100+2)=92(米);5a﹣4×(a+2)=0,解得a=8,c=100+92÷4=123(秒),∴正确的有①②③.故选:A.【点评】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得到甲乙两人的速度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得到相应行程的关系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3小题)15.(2013•内江)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且x≠1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1≥0且x﹣1≠0,解得x≥﹣且x≠1.故答案为:x≥﹣且x≠1.【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6.(2013•成都)已知点(3,5)在直线y=ax+b(a,b为常数,且a≠0)上,则的值为﹣.【分析】将点(3,5)代入直线解析式,可得出b﹣5的值,继而代入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点(3,5)在直线y=ax+b上,∴5=3a+b,∴b﹣5=﹣3a,则==.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直线上点的坐标满足直线解析式.17.(2014•梅州)已知直线y=kx+b,若k+b=﹣5,kb=6,那么该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分析】首先根据k+b=﹣5、kb=6得到k、b的符号,再根据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确定直线经过的象限,进而求解即可.【解答】解:∵k+b=﹣5,kb=6,∴k<0,b<0,∴直线y=kx+b经过二、三、四象限,即不经过第一象限.故答案为:一.【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k、b之间的关系确定其符号.18.(2013•潍坊)一次函数y=﹣2x+b中,当x=1时,y<1,当x=﹣1时,y>0.则b的取值范围是﹣2<b<3 .【分析】将x=1时,y<1及x=﹣1时,y>0分别代入y=﹣2x+b,得到关于b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此不等式组,即可求出b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得,解此不等式组,得﹣2<b<3.故答案为﹣2<b<3.【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将已知条件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19.(2014•益阳)小明放学后步行回家,他离家的路程s(米)与步行时间t (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他步行回家的平均速度是80 米/分钟.【分析】他步行回家的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知,他离家的路程为1600米,步行时间为20分钟,则他步行回家的平均速度是:1600÷20=80(米/分钟),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20.(2015•株洲)已知直线y=2x+(3﹣a)与x轴的交点在A(2,0)、B(3,0)之间(包括A、B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7≤a≤9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的取值范围是2≤x≤3,则通过解关于x的方程2x+(3﹣a)=0求得x的值,由x的取值范围来求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直线y=2x+(3﹣a)与x轴的交点在A(2,0)、B(3,0)之间(包括A、B两点),∴2≤x≤3,令y=0,则2x+(3﹣a)=0,解得x=,则2≤≤3,解得7≤a≤9.故答案是:7≤a≤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1)当时,点C 的坐标为 .(2)动点A 在运动的过程中,试判断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当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如图1,当点在边上时.①求证:;②求证:;(2)如图2,当点在边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写出2a =3a =D BC ABD ACE ≌△△BC DC CE =+D BC(1)请直接写出点A 和点B 的坐标;(2)请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下列结论:①四边形为定值.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1)求证:;(2)求的面积;(3)点M ,N 分别是线段,上的动点,连接,求的最小值.DEF OEDF OEF DFE ∠+∠CD CE =CDE BC BD MN 12MN DN +(1)求出点的坐标.(2)求证:.(3)数学活动小组进行深入探究后发现变,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说明理由B OD BC =(1)如图①,请找出图中与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交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求证:平分;(3)如图③,若,点在轴正半轴移动,且,取,连交轴OAB ∠BC x M C CD x ⊥,2D AM CD =AD BAC ∠()3,0A B y OB OA >()0,3P CP x边三角形,使其与点在直线的两侧,与直线相交于点(点与点A 不重合),连接.(1)如图,当时,①求证:;②在点A 运动的过程中,的度数是否会发生改变?如果会请说明理由,如果不会请求出的度数;(2)在点A 运动的过程中,试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点在第一象限,,.(1)如图1,求证: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1,若点M 为y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连接并延长交轴于点,求证:;(3)如图2,若,,点为的中点,连接、交于,请问、与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点B 为x 轴上一动点,连接ABD C AB DC l E E EB 120BAC ∠<︒ABE ACE =∠∠DCB ∠DCB ∠EA EB ED A y B OB AB =150BOP ∠=︒OAB BM BMN NA x P 2AP AO =BC BO ⊥BC BO =D CO AC DB E AE BE CE,以为腰作等腰,.(1)如图1,点B 在x 轴负半轴上,点C 的坐标是,直接写出点A 和点B 的坐标;(2)如图2,点B 在x 轴负半轴上,交x 轴于点D ,若平分.且点C 的纵坐标是,求线段的长;(3)如图3,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以为边在左侧作等边,连接,,若,且,求的面积.13.等腰直角中,,,,点、分别是轴,轴上两个动点,直角边交轴于点,斜边交轴于点.(1)如图1,已知点的横坐标为,直接写出点的坐标;(2)如图2,若点为轴上的固定点,且,当点在轴正半轴运动时,分别以、为直角边在第一、二象限作等腰直角和等腰直角,连接交轴于点,问当点在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的长度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的长度.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为坐标原点,点、分别位于轴和轴AB AB Rt ABC △90BAC ∠=︒(2,2)-AC BD ABC ∠3-BD BC BC BCE EO CO 60COE ∠=︒8CO =AOC ABC 90BAC ∠=︒AB AC =ABC C ∠=∠B A x y AC x D BC y E C 2-A A x ()6,0A -B y OB AB BOD ABC CD y P B y BP BP O ()6,0B -()0,6A x y上,连接,交轴于点.(1)求点的坐标;(2)动点从出发以个单位/秒的速度沿轴向终点运动,连接,将线段绕着点逆时针旋转后得到线段,与为对应点.连接、,为的面积,用含的式子表示;(3)在()的条件下,连接,过点作于,交轴于,交于,若,求点的坐标.15.如图①,在中,,现有一动点,从点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运动,回到点停止,速度为,设运动时间为秒.(1)如图①,当的面积等于面积的一半时,求的值:(2)如图②,点在边上,点在边上,在的边上,若另外有一个动点与点同时从点出发,沿着边运动,回到点停止.在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与全等,求点的运动速度.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正半轴上,.AB CA AB ⊥x C C P B 2x C AP AP A 90︒AQ P Q PQ CQ S PCQ △t S 2BQ A AH BQ ⊥G x H PQ AC M :2:1APM AQM S S = H Rt ABC △90,12cm,16cm,20cm B AB BC AC ∠=︒===P A AB BC CA →→A 2cm /s t ABP ABC t D BC 4cm CD =E AC 5cm,,3cm CE ED BC ED =⊥=ABC Q P A AC CB BA →→A ,,A P Q EDC △Q ()0,9A B x 45OAB ∠=︒(1)求出点坐标;(2)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轴正半轴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以相同速度沿轴向左运动,连接,过点作交直线于点,连接,设点的运动时间为,请用含的式子表示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直线与直线交于点,当时,求点坐标.17.已知中,,过点的直线交轴于,其中是方程组的解,(1)求的值(2)动点从点出发,沿线段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秒;请用含的式子表示线段的长度;并直接写出此时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为何值时,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直线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A ,交y 轴的B P O 1y Q B x PQ O OG PQ ⊥AB G PG P t t OPG PQ AB H 72OPG S =△H AOB OA OB a ==A AM x (),0M b ,a b 3830a b a b +=⎧⎨+=⎩,a b P A AO t t OP t t BP AM AB(1)如图1求的长;(2)如图2动点E 在第二象限,点E 的坐标为,连接,,请写出面积s 与t 的关系;(3)在(2)的条件下,如图3点F 在第一象限,连接、、,,连接,当,求的值.OD (,)t m DE OE ODE FE FD FA 30ADF ∠=FE FA =EB 12,4EBO ODA ODA EFA EOB ∠=∠∠+∠=∠t m +参考答案:1.(1)(2)动点A 在运动的过程中,的值不变,(3)或或【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1)根据题意过点C 作轴于点,证明出,利用全等性质即可得到本题答案;(2)由(1)得,利用全等性质及点坐标表示线段长即可得到本题答案;(3)根据题意分3种情况讨论P 点位置,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及判定即可得到本题答案.【详解】(1)解:如下图,过点C 作轴于点E ,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和中,∴(AAS ),∵,∴,∴,∴;(2)解:动点A 在运动的过程中,的值不变.理由如下:(2,3)-+c d (4,)1-(3,2)--(2,1)-CE y ⊥E ACE BAO ≌ACE BAO ≌CE y ⊥CEA AOB ∠=∠ABC ,90AC BA BAC =∠︒=90ACE CAE BAO CAE ∠+∠=︒=∠+∠ACE BAO ∠=∠ACE △BAO CEA AOB ACE BAOAC BA ∠=∠⎧⎪∠=∠⎨⎪=⎩ACE BAO ≌(0,1),(0,2)B A -12BO AE AO CE ====,123OE =+=2,3C -()+c d由(1)知,,∵,,∴,∴,∴,又∵点C 的坐标为,∴,即的值不变;(3)解:存在一点P ,使与全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是或或,分为三种情况讨论:①如下图,过点P 作轴于点E ,则,∴,∴,在和中,,∴(AAS ),∴,∴,即点P 的坐标是,②如下图,过点C 作轴于点M ,过点P 作轴于点E ,ACE BAO ≌(0,1)B (0,)A a -1,BO AE AO CE a ====1OE a =+(,1)C a a --(,)c d 11c d a a +=--=-+c d PAB ABC (4,)1-(3,2)--(2,1)-PE x ⊥90PBA AOB PEB ∠=∠=∠=︒90,90EPB PBE PBE ABO ∠+∠=︒∠+∠=︒EPB ABO ∠=∠PEB △BOA △EPB OBA PEB BOA PB BA ∠=∠⎧⎪∠=∠⎨⎪=⎩PEB BOA △≌△1,3PE BO EB AO ====314OE =+=(4,)1-CM x ⊥PE x ⊥则.∵,∴,∴,∴,∴,在和中,,∴(AAS ),∴.∵,∴,即点P 的坐标是;③如下图,过点P 作轴于点E ,则.∵,∴,∴,90CMB PEB ∠=∠=︒CAB PAB △≌△45,PBA CBA BC BP ∠=∠=︒=90CBP ∠=︒90,90MCB CBM CBM PBE ∠+∠=︒∠+∠=︒MCB PBE ∠=∠CMB BEP △MCB EBP CMB BEP BC PB ∠=∠⎧⎪∠=∠⎨⎪=⎩CMB BEP △≌△,PE BM CM BE ==3,4),10C B -((,)2,413PE OE BE BO ==-=-=(3,2)--PE x ⊥90BEP BOA ∠=∠=︒CAB PBA △≌△,90AB BP CAB ABP =∠=∠=︒90,90ABO PBE PBE BPE ∠+∠=︒∠+∠=︒∴.在和中,,∴(AAS ),∴,∴,即点P 的坐标是,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是或或.2.(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1)①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得出,从而说明三角形全等;②根据全等的性质得出,然后根据即得;(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得出,从而说明,根据全等的性质得出,然后根据即得.【详解】(1)证明:①∵和是等边三角形,∴,,.∴,∴.在和中,,∴;②∵,ABO BPE ∠=∠BOA △PEB △ABO BPE BOA PEB BA PB ∠=∠⎧⎪∠=∠⎨⎪=⎩BOA PEB △≌△1,3PE BO BE OA ====312OE BE BO =-=-=(2,1)-(4,)1-(3,2)--(2,1)-BC CD CE +=AB AC =AD AE =60BAC DAE ∠=∠=︒BAC DAC DAE DAC ∠-∠=∠-∠BAD EAC ∠=∠BD CE =BC BD CD =+AB AC =AD AE =60BAC DAE ∠=∠=︒BAC DAC DAE DAC ∠+∠=∠+∠BAD EAC ∠=∠ABD ACE ≌△△BD CE =+=BC CD BD ABC ADE V 60BAC DAE ∠=∠=︒AB BC AC ==AD DE AE ==BAC DAC DAE DAC ∠-∠=∠-∠BAD CAE ∠=∠ABD △ACE △AB AC BAD CAE AD AE =⎧⎪∠=∠⎨⎪=⎩()SAS ABD ACE △≌△ABD 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点D 是线段中点,∴,,(0,6)A (6,0)B 6O A O B ==AOB ∠AB OD AB ⊥12OD AD AB ==∠∵,,∴在中,∵在(1)中已求出根据翻折可知:、∴N 点关于的对称点H 在根据对称性有:∴,∴是等边三角形,∵N 点关于的对称点是点H ,3BD =30CBD ∠=︒DG Rt BDG △12DG BD =CE CD =11BDC BKC △BE BK DBC KBC ∠=∠60BDK DBC KBC ∠=∠+∠=︒BDK BE NH如图,,即:,在中,PNC DNC∠=∠24PNC αβ∠==2αβ=MCN DCM DCN x β∠=∠+∠=+MCN △180MCN DCN NMC ∠+∠+∠=2180x βαα+++=︒3180x βα++=︒解得:,.II.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即:,在中,,,即:联立得:,解得:,此时:,不合题意舍去;III .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52550x βα=︒⎧⎪=︒⎨⎪=︒⎩∴5DCM ∠=︒N PD 180PNC DNC ∠+∠=︒∴24180αβ+=︒290αβ+=︒∴MCN DCM DCN x β∠=∠+∠=+ CMN PCN MCN CMN x βα∠=∠+∠=++∴4180PCN NDC x βαβ∠+∠=+++=︒5180x βα++=︒2602905180x x ααββα+=︒⎧⎪+=︒⎨⎪++=︒⎩11.2526.2537.5x βα=︒⎧⎪=︒⎨⎪=︒⎩11.2526.5PCN DCN ∠=︒<∠=︒N DM PNC DNC ∠=∠【详解】(1)解:过点B 作轴于点D ,∵,∴,∵轴,∴,∵,∴,∴,在和中,,∴,∴,∵,∴;(2)解:∵,∴,∴,∵轴,∴,∴,∴,在和中,BD y ⊥()()6,0,0,3A C -6,3OA OC ==BD y ⊥90BCD CBD ∠+∠=︒90ACB ∠=︒90BCD ACO ∠+∠=︒ACO CBD ∠=∠ACO △CBD △90AOC CDB ACO CBDAC BC ∠=∠=︒⎧⎪∠=∠⎨⎪=⎩≌ACO CBD 6,3OA CD OC BD ====()0,3C ()3,3B -90ACB ∠=︒90BCF ∠=︒90CBF F ∠+∠=︒BE y ∥90AEF ∠=︒90CAD F ∠+∠=︒CAD CBF ∠=∠CAD CBF V∴,∴,∵,∴∴.【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综合,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7.(1)(2)见解析(3)的度数总是保持不变,理由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2)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进而利用证明与全等,进而解答即可;(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进而利用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1)解:如图所示,过作轴于,()Rt Rt HL EFO EFN ≌FN FO =(),0F t FO t=-2FG HG t +=-()2,0-COD ∠BAC OAD ∠=∠SAS BAC OAD AOD ABO ∠=∠A AE x ⊥E),点C 是的中点,,D 作轴于点F ,,,4=AB 114222AB ==⨯=DF x ⊥90DFO =︒90FDO DOF +∠=︒),的坐标为,关于x 轴的对称点,则的坐标为,交x 轴于点,则为定值,此时的周长最小.作轴于点Q ,114222AB '==⨯=M '()0,2M '''M ''M AM ''P PAM C AM AP ''=+ AM 'PAM '△()4,4A -AQ y ⊥对于(3),作轴,先证明,可得,再得出,进而得出,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理由:,;(2)证明:如图②中,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即.垂直平分,平分.(3)的长度不变,.理由:如图③中,过点作轴于点...CH y ⊥≌CHB BOA △△,3===CH BO BH OA 3==OA OP ==OB PH CH OAB OBC ∠=∠90,90OAB OBA OBC OBA ∠+∠=∠+∠=︒︒ OAB OBC ∴∠=∠AB CD T ,90,90,AD CD ADT T BAM BCT BAM ⊥∴∠=∴∠+∠=∴∠=∠︒︒ BC BA ===90CB T A B M ∠∠︒()CBT ABM ASA ∴≌△△CT AM ∴=2,2AM CD CT CD =∴= CD DT =,AD CT AD ⊥∴ CT ,AC AT AD ∴=∴BAC ∠OQ 3OQ =C CH y ⊥H 90,90CHB BOA HBC HCB ∴∠=∠=∴∠+∠=︒︒90,90,ABC OBA HBC HCB OB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同角的余角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构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0.(1)①见解析;②不变,(2)或【分析】(1)①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再由等边对等角及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求解即可;②设与交于点M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关系得出,即可求解;(2)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当时,当时,分别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①点A 、E 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l 上,∴,∴,∴,即;②在点A 运动的过程中,的度数不变,理由如下:如图,设与交于点M ,(),CB AB CHB BOA AAS =∴ ≌△△,3∴===CH BO BH OA ()()3,0,0,3,3A P OA OP ∴== ,BH OP OB PH CH ∴=∴==90,45CHP CPH OPQ ∠=∴∠=∠=︒︒ 90,45∠=∴∠=︒=︒∠ POQ OQP OPQ 3OQ OP ∴==30DCB ∠=︒ED EB EA =+EB ED EA=+AC AB EC EB ==,AB CD 260ECB ∠=︒120BAC ∠<︒120BAC ∠>︒BC ,AC AB EC EB ==,ABC ACB EBC ECB ∠∠∠∠==ABC EBC ACB EBC ∠∠∠∠-=-ABE ACE ∠∠=DCB ∠AB CD∵是等边三角形,∴ ,∴,∴,∴,∴,∴,∵,∴,即;(2)当时,在上截取,连接,∵,∴,由(1)得直线,,∴,∴是等边三角形,∴ ,∴,即,ABD ,60AB AD BAD ∠==︒AD AC =ADC ACE ∠∠=,ABE ADC EBC ECB ∠∠∠∠==,180,180AMD EMB BED ABE EMB BAD ADC AMD ∠∠∠∠∠∠∠∠==︒--=︒--60BED BAD ∠∠==︒,EBC ECB BED EBC ECB ∠∠∠∠∠+==260ECB ∠=︒30DCB ∠=︒120BAC ∠<︒ED EF EA =AF ED DF EF =+ED DF EA =+l BC ⊥30DCB ∠=︒903060AED ∠=︒-︒=︒AEF 60,EAF BAD AE AF ∠∠==︒=–EAF BAF BAD BAF ∠∠∠∠=-BAE DAF ∠∠=∴,∴,∵,∴;当时,如图所示在上截取,连接,∵,∴,由(1)得直线,,,∴,∴F 是等边三角形,∴,∴,∴,∴,∴,∵,∴;综上可得:或.【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理解题意,作出相应辅助线是解题关键,同时注意进行分类讨论.11.(1)见解析(2)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得结论;(SAS)BAE DAF ≌ EB DF =ED DF EA =+ED EB EA =+120BAC ∠>︒EB EF EA =AF EB BF EF =+EB BF EA =+l BC ⊥30DCB ∠=︒BE BC =903060AEB AEC ∠∠==︒-︒=︒AE 60,EAF BAD AE AF ∠∠==︒=–EAF DAF BAD DAF ∠∠∠∠-=EAD BAF ∠∠=(SAS)BAF DAE ≌ BF ED =EB BF EA =+EB ED EA =+ED EB EA =+EB ED EA =+AE BE CE =+60︒(2)根据证明,得,由8字形可得,最后由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3)如图2,在上截取,先证,方法是根据题意得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确定出度数,根据,且,得到度数,进而确定出为,再由,得到,再由,且夹角,利用得到三角形与三角形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得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得到,由,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详解】(1)解:证明:,,,,是等边三角形;(2)证明:由(1)知: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SAS MBO NBA ≌OMB ANB ∠∠=60FAM FBN ∠∠==︒30︒AC AG CE =60AEB ∠=︒ABO BOC ABD ∠AB BC =150ABC ∠=︒BAE ∠AEB ∠60︒AG CE =AE CG =AB CB =BAC BCA ∠=∠SAS BCG BAE BG BE =BEG BE EG =AE EG AG =+150BOP ∠=︒ 90AOP ︒=∠60AOB ∴∠=︒OB AB = OAB ∴ OAB 60ABO ∴∠=︒BMN BM BN ∴=60MBN ∠=︒MBO NBA ∴∠=∠AB OB = (SAS)MBO NBA ∴△≌△OMB ANB ∴∠=∠AFM BFN ∠=∠ 60FAM FBN ∴∠=∠=︒60OAP FAM ∠=∠=︒ 90AOP ︒=∠30APO ∴∠=︒;(3),理由如下:如图2,在上截取,连接,,即,,,,为的中点,平分,即,,,,,,,在和中,,,,为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添加辅助线.12.(1),2AP AO ∴=AE BE CE =+AC AG EC =BG AG EG CE EG +=+AE CG =BC BO ⊥ BC BO =90OBC ∴∠=︒D CO BD ∴OBC ∠45CBD OBD ∠=∠=︒60ABO ∠=︒ 105ABD ∴∠=︒150ABC ∠=︒AB OB BC == 15BAC BCA ∴∠=∠=︒154560AEB ∴∠=︒+︒=︒ABE CBG AB CB BAE BCG AE CG =⎧⎪∠=∠⎨⎪=⎩(SAS)ABE CBG ∴△≌△BG BE ∴=BEG ∴△BE EG ∴=AE AG EG CE BE ∴=+=+30︒()02A ,()40B -,∴,∵∴,∵,∴,,90ADC BOA ∠=︒=∠90CAD BAO ABO ∠+∠=︒=∠CAD ABO ∠=∠(2,2)C -2CD =2OD =∴,,∴,;(2)解:如图2,作轴,交轴于,交的延长线于,∴,∵平分,∴,,,∴,∴,∵,∴,∵,∴,∴,∵,,∴,∴,∴的长为6;(3)解:∵为等边三角形,∴,,如图3,在上截取,使,连接,2AO CD ==4BO AD AO OD ==+=()02A ,()40B -,CM x ⊥x N BA M 90BNM BNC ∠=︒=∠BD ABC ∠MBN CBN ∠=∠BN BN =90BNM BNC ∠=︒=∠()ASA MBN CBN ≌3MN CN ==∥CM AO ACM CAO ∠=∠90CAO BAO ABD BAO ∠+∠=︒=∠+∠CAO ABD ∠=∠ACM ABD ∠=∠AC AB =90MAC DAB ∠=︒=∠()ASA ACM ABD ≌6BD CM CN MN ==+=BD BCE BE CE =60BEC EBC ECB ∠=∠=∠=︒OC OF OF OE =EF∴是等边三角形,∴,∴∵,∴,∴,OEF OE EF =60OEF ∠=︒=∠OEF BEF BEC ∠-∠=∠-∠OE EF =BEO CEF ∠=∠()SAS BEO CEF ≌OBE FCE ∠=∠13.(1)(2)【分析】(1)如图①,过作 轴于, 证明可得从而可得答案;(2)如图①,过点作 轴于点.证明 ,可得 ,再证明,从而可得: .【详解】(1)解: 如图①,过作 轴于,∴,∵,∴,∴,∵,∴.∴,,∴,∴,故答案为 : .(2)的长度不变,理由如下:如图②, 过点作 轴于点.()0,23BP =C CF y ⊥F ,ACF BAO ≌CF AO =C CE y ⊥E CBE BAO ≌,6CE BO BE AO ===CPE DPB ≌3BP EP ==C CF y ⊥F 90,90CFA AOB ACF CAF ∠=∠=︒∠+∠=︒90BAC ∠=︒90CAF OAB ∠+∠=︒ACF OAB ∠=∠AC AB =()AAS ACF BAO ≌CF AO =2c x =- 2CF AO ==()0,2A ()0,2BP C CE y ⊥E∵ ,∴∵∴ .∵90ABC ∠=︒90CBE ABO ∠+∠=︒90BAO ABO ∠+∠=︒CBE BAO ∠=∠90CEB AOB ∠=∠=∵,∴,在和中,90BAC PAQ ∠=∠=︒BAP CAQ ∠=∠BAP △CAQ AB AQ =⎧∴四边形为正方形,∴,过作于点,∵AOCN 6OA CN OC ===T TL CN ⊥L AH BQ⊥AOH TLQ ≌∴,解得;②当点在上,点∴,解得;3AP DE cm AQ EC ===,352x =103x =cm/s P AB 5AP EC cm AQ ==,532x =65x =cm/s∴点P 的路程为∴点P 的路程为3AP ED AQ EC ===,AB +1216205AQ =++-=4543x =5AP EC cm AQ ==,AB +1216203AQ =++-=4345x =从出发,以每小时从出发,以相同速度沿,①当在线段上时,P O Q B OQ ∴=AP =t P AO,等腰,,设,,为的一个外角,RO PO ∴=∴POR 45R BAO ∴∠=∠=︒QPO α∠=45RPQ α∴∠=︒-QON BOG α∠==∠ABO ∠ OBG,,,,90HTA ∴∠=︒45HAT OAB ∠=∠=︒45HAT AHT ∴∠=∠=︒HT AT ∴=由(1)知,,则,∵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1.0M -1OM =BP AM 90MNB ∠=︒。
专题17.21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华东师大版)
专题17.21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C 分别作CD 、CE 垂直于x 轴、y 轴于点D 、E ,当点C 从点A 开始向点B 运动时,则矩形CDOE 的周长( )A .不变B .逐渐变大C .逐渐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 +6与坐标轴交于点A ,B ,点C 为OA 上一动点,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过点D 作DE ∥x 轴,交y 轴于点E ,在直线DE 上找一点F ,使得∠DCF =90°,连接OF ,当OF +CF 的值最小时,求点F 的坐标为( )A .(1,53)B .(32,32)C .(2,2)D .(3,1)二、填空题3.如图,已知点A 是一次函数y =x —4在第四象限的图像的一个动点,且矩形ABOC 的面积为3,则A 点坐标为_____,4.如图,一次函数y,,43x,8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B 两点.P 是x 轴上一个动点,若沿BP 将△OBP 翻折,点O 恰好落在直线AB 上的点C 处,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三、解答题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004A B ,,,.(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为此一次函数图象上一动点,且△POA 的面积为2,求点P 的坐标. 6.已知:一次函数图象如图,(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为该一次函数图象上一动点,且点A 为该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若S △OAP =2,求点P 的坐标.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0),B(0,4).(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为此一次函数图象上一动点,且△POA 的面积为2,求点P 的坐标.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16y k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两点,与正比例函数2y k x =交于点(2,2)D .(1)求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 为直线2y k x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D 重合),点Q 在一次函数16y k x =+的图象上,//PQ y 轴,当23PQ OA =时,求点P 的坐标. 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132y x =+的图像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点B ,点C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1)求直线BC 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P 是x 轴上的动点,且14BOP ABC S S =△△,求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 10.如图,一次函数4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是线段AB 上一个动点(不包括A 、B 两点),C 是线段OB 上一点,45OPC ∠=︒,若OPC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11.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0,4)和点B (3,0),以线段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ABC ,使∠BAC =90°.(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出点C 的坐标;(3)点P 是y 轴上一动点,当PB +PC 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12.如图,一次函数y =﹣34x +3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C 是x 轴上一动点,连接BC ,将△ABC 沿BC 所在的直线折叠,当点A 落在y 轴上时,点C 的坐标为__.13.如图,已知一次函数b x y +-=21的图象经过点A (2,3),AB⊥x 轴,垂足为B ,连接OA .(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出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2)设点P 为直线b x y +-=21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上的一动点,求△OBP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范围;(3)设点M 为坐标轴上一点,且24=∆MAC S ,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 的坐标. 14.如图,一次函数1y x b =+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函数1y x b =+,与243y x =-的图像交于第二象限的点C ,且点C 横坐标为3-. (1)求b 的值;(2)当120y y <<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3)在直线243y x =-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1y x b =+于点Q ,当145PQ OC =时,求点P 的坐标.15.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30)A ,,(01)B ,两点,在y 轴上有一点(03)C ,,动点P 从A 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1)求直线AB 的表达式;(2)求COP ∆的面积S 与移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t 为何值时,COP ∆,AOB ∆,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16.如图,一次函数y =﹣43x +4的图象分别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E 、F ,一次函数y =kx ﹣4的图象与直线EF 交于点A (m ,2),且交于x 轴于点P ,(1)求m 的值及点E 、F 的坐标;(2)求△APE的面积;(3)若B点是x轴上的动点,问在直线EF上,是否存在点Q(Q与A不重合),使△BEQ 与△APE全等?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设出点C 的坐标为(m ,-m+1),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出C 矩形CDOE =2,此题得解.【详解】设点C 的坐标为(m ,m 1)(0m 1)-+<<,则CE m =,CD m 1=-+,()CDOE C 2CE CD 2∴=+=矩形,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矩形的性质,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设出点C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B【解析】由题意易得点A 、B 的坐标,CF ∥AB ,进而可得OA=OB=6,过点D 作DM ⊥OA 于点M ,延长CF 交y 轴于N ,设点C (m ,0),则OC =m ,则点D 坐标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进而可得当EN =OE 时,则OF =FN ,此时OF +CF =CN 的值最小,最后求解即可.【详解】过点D 作DM ⊥OA 于点M ,延长CF 交y 轴于N ,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 =﹣x +6与坐标轴交于点A ,B ,∴A (6,0),B (0,6),∴OA=OB=6,∴∠BAO=45°,∵CD⊥AB,∴∠DCA=45°,∴CD=AD,∵DM⊥AC于M,∴DM=12AC=CM=AM,设C(m,0),则OC=m,∴AC=6﹣m,∴DM=CM=3﹣12 m,∴D(3+12m,3﹣12m),延长CF交y轴于N,∵CD⊥AB,∠DCF=90°,∴CF∥AB,当EN=OE时,则OF=FN,此时OF+CF=CN,值最小,∵CN∥AB,OC=m,∴ON=m,∴此时m=2(3﹣12 m),解得m=3,∵E是ON的中点,DE∥x轴,∴EF=12OC=32,∴F(32,3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最短路径,然后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二、填空题3.【答案】,1,-3)或(3,-1,【解析】设点A 的横坐标为x ,则纵坐标为x -4,则AB=4-x,OB=x,由矩形ABOC 的面积等于3,可得x(4-x)=3,解得:x=1或x=3,,点A 的坐标为(3,-1)或(1,-3).4.【答案】(83,0),(-24,0)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OA ,OB 和AB 的长度,然后根据折叠图形的性质分两种情况来进行,即点P 在线段OA 上和点P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然后根据Rt,APC 的勾股定理求出点P 的坐标.详解:根据题意可得:OA=6,OB=8,则AB=10,,、当点P 在线段OA 上时,设点P 的坐标为(x ,0),则AP=6-x ,BC=OB -8, CP=OP=x ,AC=10-8=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26x x +=-,解得:x=83, ,点P 的坐标为(83,0); ,、当点P 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设OP 的长为x ,则AP=6+x ,BC=8,CP=OP=x ,AC=10+8=18,,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186x x +=+,解得:x=24, ,点P 的坐标为(-24,0);,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为(83,0),(-2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折叠图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得出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5.【答案】(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 4.y x =-+(2)()()1,2,3,2.P P ∴-或【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 (k≠0),将A ,B 两点代入可求出k ,b ,进而可求出函数表达式;对于(2),设点P 的坐标为(a ,-2a+4),结合A 点的坐标可得OA 的长,继而根据,POA 的面积为2可得到|a|的值,据此可得到点P 的坐标.试题解析:(1)设解析式为y=kx+b (k≠0),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2,0, ()B 0,4,,02{4k b b =+=,解得2{4k b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4.=-+(2),ΔPOA p 1S OA y 42=⋅=, p y 2,∴= p y 2.∴=± 当p y 2=时, ()p x 1,P 1,2.=∴当p y 2=-时, ()p x 3,P 3,2.=∴-∴ ()()P 1,2,P 3,2.-或6.【答案】(1)y =﹣x+1;(2)P 点坐标为(﹣3,4)或(5,﹣4).【解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先计算出函数值为0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得到A 点坐标,设P (t ,-t+1),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2×1×|-t+1|=2,然后解绝对值方程求出t 即可得到P 点坐标. 【详解】(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b ,把(﹣2,3)、(2,﹣1)分别代入得2321k b k b -+=⎧⎨+=-⎩,解得11k b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当y=0时,﹣x+1=0,解得x=1,则A(1,0),设P(t,﹣t+1),因为S,OAP=2,所以12×1×|﹣t+1|=2,解得t=﹣3或t=5,所以P点坐标为(﹣3,4)或(5,﹣4).【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先设出函数的一般形式,如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先设y=kx+b;将自变量x的值及与它对应的函数值y的值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进而写出函数解析式.7.【答案】(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4;(2)P(1,2)或P(3,-2).【解析】(1)根据题意可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k≠0),将A,B两点代入可求出k,b,进而可求出函数表达式;(2)设点P的坐标为(a,-2a+4),结合A点的坐标可得OA的长,继而根据,POA的面积为2可得到|a|的值,据此可得到点P的坐标.解:(1)设解析式为y=kx+b(k≠0),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0),B(0,4),,204k bb+=⎧⎨=⎩,解得24kb=-⎧⎨=⎩,,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4(2),14,2POAP SOA y =⋅= ,2,P y = ,2,P y =±当2,P y =时,1,P x = 即P (1,2), 当2,P y =-时,3,P x = 即P (3,-2), ,P (1,2)或P (3,-2).8.【答案】(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6y x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点P 的坐标为:88,33⎛⎫ ⎪⎝⎭或44,33⎛⎫ ⎪⎝⎭【解析】(1)点D (2,2)代入16y k x =+和2y k x =中,求出解析式即可;(2)通过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A 的坐标,设P 点坐标为(m ,m ),则Q 点坐标为(m ,-2m+6),再根据23PQ OA =,解出m 的值,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 【详解】(1)把点D (2,2)代入16y k x =+中得:1226k =+, 解得:12k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6y x =-+,把点D (2,2)代入2y k x =中得:222k =, 解得:21k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 (2)把y=0代入26y x =-+得:3x =, ,A 点坐标为(3,0),OA=3,设P 点坐标为(m ,m ),则Q 点坐标为(m ,-2m+6),()2636PQ m m m =--+=-,,23PQ OA =,,23633m -=⨯, 解得:83m =或43m =,,点P 的坐标为:88,33⎛⎫ ⎪⎝⎭或44,33⎛⎫⎪⎝⎭.【点睛】本题是对一次函数的综合考查,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一次函数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答案】(1)132y x =-+;(2)(3,0)-或(3,0) 【解析】(1)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 、B 的坐标,由点C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可得出点C 的坐标,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BC 的函数解析式; (2)设点P 的坐标为(,0)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当0x =时,132y x =+, ∴点B 的坐标为(0,3);当1302y x =+=时,6x =-, ∴点A 的坐标为(6,0)-.点C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C 的坐标为(6,0),设直线BC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360b k b =⎧⎨+=⎩,∴123k b ⎧=-⎪⎨⎪=⎩, ∴直线BC 的函数解析式为132y x =-+;(2)设点P 的坐标为(,0)m , 14BOP ABC S S ∆∆=, ∴111||3123242m ⨯⨯=⨯⨯⨯,3m ∴=±,∴点P 的坐标为(3,0)-,(3,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A 、B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2,2)或(- 【解析】 【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当CP CO =时,如图1,易得,AOB 与,BPO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当PC PO =时,如图2,过P 作PD OC ⊥于点D ,则BD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AAS 可证PCB OPA ≌△△,进而可得4BP AO ==,进一步即可求出点P 坐标;当OP=OC 时,易得P 、A 两点重合,此种情况不合题意,综上可得答案. 【详解】解:分三种情况讨论:当CP CO =时,如图1,45COP OPC ∠=∠=︒,,90OCP ∠=︒,即PC y ⊥轴.又,一次函数4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4y x =-+中,令0x =,则4y =;令0y =,则4x =, ,4AO BO ==,,,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5ABO ∠=︒, ,COP CBP ∠=∠, ,OP BP =, ,C 是BO 的中点, ,122CO CP BO ===, ,()2,2P ;当PC PO =时,如图2,过P 作PD OC ⊥于点D ,则BD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PBC OPC OAP ∠=∠=∠=︒,,135PCB BPC OPA BPC ∠+∠=︒=∠+∠, ,PCB OPA ∠=∠. 又,PC OP =,,()PCB OPA AAS △△≌, ,4BP AO ==,,在Rt BDP △中,BD PD ===,,4OD OB BD =-=-,,(P -.当OP=OC 时,45OCP OPC ∠=∠=︒,则,POC=90°,此时P 、A 两点重合,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若OPC 是等腰三角形,点P 的坐标为(2,2)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分类、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1)y =﹣43x+4;(2)(4,7);(3)P (0,3) 【解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即可;(2)作CD,y 轴于点D ,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ABO,,CAD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A=CD ,故可得出C 点坐标;(3)求得B 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连接B′C 与y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P 点,由B′、C 坐标可求得直线B′C 的解析式,则可求得P 点坐标. 【详解】(1)设AB 直线的解析式为:y =kx+b , 把(0,4)(3,0)代入可得:430b k b =⎧⎨+=⎩,解得:434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43x+4; (2)如图,作CD,y 轴于点D .,,BAC =90°, ,,OAB+,CAD =90°, 又,,CAD+,ACD =90°, ,,ACD =,BAO . 在,ABO 与,CAD 中,,90BAO ACD BOA ADC AB AC ∠=∠⎧⎪∠=∠=︒⎨⎪=⎩, ,,ABO,,CAD (AAS ),,OB =AD =3,OA =CD =4,OD =OA+AD =7. ,C 的坐标是(4,7).(3)如图,作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连接CB′交y 轴于P ,此时PB+PC 的值最小.,B (3,0),C (4,7) ,B′(﹣3,0),设直线CB′的解析式为y =mx+n , 把(﹣3,0)(4,7)代入y =mx+n 中,可得:47 30m nm n+=⎧⎨-+=⎩,解得:13 mn=⎧⎨=⎩,,直线CB′的解析式为y=x+3,令x=0,得到y=3,,P(0,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根据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答案】(﹣6,0)或(32,0).【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求出点A、B的坐标,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然后根据点A落在y轴的位置分类讨论:当点A落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设点C的坐标为(m,0),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A′O和A′C,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出m;当点A落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原理同上.【详解】,一次函数y=﹣34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A(4,0),B(0,3),,OA=4,OB=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5,如图1,当点A落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设点C 的坐标为(m ,0),,将,ABC 沿BC 所在的直线折叠,当点A 落在y 轴上时, ,A′O =3+5=8,A′C =AC =4﹣m , ,A′C2=OC2+A′O2, ,(4﹣m )2=m2+82, ,m =﹣6;如图2,当点A 落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设点C 的坐标为(m ,0),,将,ABC 沿BC 所在的直线折叠,当点A 落在y 轴上时, ,A′O =5﹣3=2,A′C =AC =4﹣m , ,A′C2=OC2+A′O2, ,(4﹣m )2=m2+22, ,m =32; 综上所述,当点A 落在y 轴上时,点C 的坐标为(﹣6,0)或(32,0), 故答案为:(﹣6,0)或(32,0).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图形综合题,掌握求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3.【答案】(1)421+-=x y C (8,0); (2)421+-=x y (80<<x ); (3)M (-8,0)M (24,0)M (0,12)M (0,-4) 【解析】(1)把点A (2,3)代入一次函数b x y +-=21可求出b=4,然后令y=0,即可求出点C 的坐标;(2)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边OB 上的高为y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计算,OBP 的面积S ,然后把421+-=x y 代入化简即可得出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点P 为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上的一动点,可求出自变量x 的范围;(3)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M 在x 轴上时,利用24=∆MAC S 求出线段MC=16,然后可求点M 的坐标;当点M 在y 轴上时,利用24=∆MAC S 求出点M 到直线b x y +-=21与y 轴的交点的距离为8,然后可求点M 的坐标.试题解析:(1)把点A (2,3)代入一次函数b x y +-=21得b=4,所以421+-=x y ,令y=0,所以x=8,所以点C 的坐标为(8,0);(2)因为点A (2,3),AB,x 轴,所以点B 的坐标为(2,0),所以OB=2,设点P 的坐标为(x ,y ),所以,OBP 的面积S=112422y y x ⨯==-+(80<<x ); (3)当点M 在x 轴上时,因为24=∆MAC S ,所以1132422MC AB MC ⋅=⨯=,所以MC=16,因为C (8,0),所以点M 的坐标为M (-8,0)或M (24,0); 当点M 在y 轴上时,设直线421+-=x y 与y 轴的交点为N,令x=0,则y=4,所以点N 的坐标为(0,4),所以118232422MACMNC MNA S S S MN MN MN ∆∆∆=-=⨯-⨯==,所以MN=8,因为点N 的坐标为(0,4),所以点M 的坐标为M (0,12)或M (0,-4); 综上所求的点M 的坐标为M (-8,0)、M (24,0)、M (0,12)、M (0,-4). 考点:1.一次函数的性质2.坐标系中图形的面积3.点的坐标.14.【答案】(1)7b =(2)73x -<<-(3)点P 坐标为(3,4)-或(9,12)- 【解析】【分析】(1)将点C 横坐标代入243y x =-求得点C 的纵坐标为4,再把(-3,4)代入1y x b =+求出b 即可;(2)求出点A 坐标,结合点C 坐标即可判断出当120y y <<时, x 的取值范围; (3)设P (a,-43a ),可求出Q (473a --,43a -),即可得PQ=773a +,再求出OC=5,根据145PQ OC =求出a 的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把3x =-代入243y x =-,得4y =.,C (-3,4)把点(3,4)C -代入1y x b =+,得7b =.(2),b=7,y=x+7,当y=0时,x=-7,x=-3时,y=4,,当120y y <<时,73x -<<-.(3)点P 为直线43y x =-上一动点,∴设点P 坐标为4(,)3a a -.//PQ x ∵轴,∴把43y a =-代入7y x =+,得473x a =--.∴点Q 坐标为447,33a a ⎛⎫--- ⎪⎝⎭,477733PQ a a a ∴=++=+ 又点C 坐标为()3,4-,5OC ∴==14145PQ OC ∴== 77143a ∴+= 解之,得3a =或9a =-.∴点P 坐标为(3,4)-或(9,12)-.【点睛】理解点在直线上则它的坐标满足直线的解析式.学会用坐标表示线段的长. 15.【答案】(1)113y x =-+;(2)当302t <≤时,3(32)2S t =- ;当32t >时3(23)2S t =- (3) 当1t =时,P 的坐标为(1,0);当2t =时,P 的坐标为(1,0)-【解析】(1)将A,B 点代入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先计算出P 点到达原点的时间,然后以此为分界线,分情况讨论即可;(3)根据全等的性质可得出OP OB =,然后分P 在原点的左右两侧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出P 点坐标.【详解】(1)设直线AB 的表达式为(0)y kx b k =+≠将(30)A ,,(01)B ,两点代入得 301k b b +=⎧⎨=⎩解得 131k b ⎧=-⎪⎨⎪=⎩ ,AB 的表达式为113y x =-+ (2)3322÷=当302t <≤时13(32)22S OP OC t =⋅=- 当32t >时 13(23)22S OP OC t =⋅=- (3)若COP ∆,AOB ∆时OP OB =(0,1)B1OB =∴1OP ∴=当321t -= 时,1t = ,此时P 的坐标为(1,0);当231t -= 时,2t = ,此时P 的坐标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掌握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1)m =32,E (3,0);F (0,4);(2)S,APE =2;(3)Q1(95,85),Q2(215,﹣85),Q3(92,﹣2). 【解析】(1)根据函数值,可得相应自变量的值,根据自变量的值,可得相应的函数值; (2)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AP 的解析式,根据函数值为零,可得P 点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3)分类讨论:,当点A 与点B 为对应顶点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Q 点的纵坐标,根据函数值,可得相应自变量的值;,当点A 与点Q 为对应顶点时,可得Q 点的纵坐标,根据函数值,可得相应自变量的值.【详解】解:(1)一次函数y =﹣43x+4的图象经过点A (m ,2), 得﹣43m+4=2, 解得m =32, ,一次函数y =﹣43x+4的图象分别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E ,F .,当y =0时,﹣43x+4=0,解得x =3即E (3,0); 当x =0时,y =4,即F (0,4);(2)把点A (32,2)一次函数y =kx ﹣4,得2=32k ﹣4,解得k =4, y =4x ﹣4,当y =0时,x =1,即P (1,0).PE =3﹣1=2,S,APE =12×2×2=2; (3)存在Q 点,B 点是x 轴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y =﹣43x+4上的点,设Q (m ,n ).由两点间的距离,得AE 52 ,AP =2,PE =2. ,当点A 与点B 为对应顶点时,,,APE,,BQE ,,S,BQE =S,APE =2, ,12BE×|n|=2. ,BE =AE =52, ,|n|=85,n =±85. 当n =85时,﹣43x+4=85,解得m =95,即Q1(95,85); 当n =﹣85时,﹣43x+4=﹣85,解得m =215 ,即Q2(215,﹣85); ,当点A 与点Q 为对应顶点时,,,APE,,QBE ,则n =﹣2,把n =﹣2代入y =﹣43x+4得m =92, ,Q3(92,﹣2), 综上所述:Q1(95,85),Q2(215,﹣85),Q3(92,﹣2).故答案为:(1)m=32,E(3,0);F(0,4);(2)S,APE=2;(3)Q1(95,85),Q2(215,﹣85),Q3(92,﹣2).【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1)利用了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2)利用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3)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方法,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Q点的纵坐标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动点问题专题练习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专题练习1.如图,直线1l 的解析表达式为33y x =-+,且1l 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2l 经过点A B ,,直线1l ,2l 交于点C .(1)求点D 的坐标; (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D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 (0,6)、点B (8,0),动点P 从点A 开始在线段AO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开始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秒.(1)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 当t 为何值时,△APQ 的面积为524个平方单位?[来源:学。
科。
网]AFEoyx3.如图,直线6y k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E 、F ,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
(1)求k 的值;(2)若点P (x ,y )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探究: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 的面积为278,并说明理由。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y x =+与334y x =-+交于点A ,分别交x 轴于点B 和点C ,点D 是直线AC 上的一个动点. (1)求点A B C ,,的坐标.(2)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D 的坐标.A y xDCOBxyOB A5.如图:直线3+=k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43=OA OB ,点C(x ,y)是直线y =kx +3上与A 、B 不重合的动点。
(1)求直线3+=kx y 的解析式;(2)当点C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C 的面积是6;(3)过点C 的另一直线CD 与y 轴相交于D 点,是否存在点C 使△BCD 与△AOB 全等?若存在,请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动点问题及压轴题带答案
1.(12分)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4),B(0,2),点C是x轴上一点,点D为OC的中点.(1)求证:BD∥AC;(2)若点C在x轴正半轴上,且BD与AC的距离等于1,求点C的坐标;(3)如果OE⊥AC于点E,当四边形ABDE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直线AC的解析式.2.(12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BC=26cm.一动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 边向点B以3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和点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则(1)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2)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3)AB边的长是否存在一数值,使四边形PQCD为菱形.如果存在,请求出AB 边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出理由.3.(本题10分)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AB =6,P 为边CD 上一点,过P 点作PE ⊥BD 于点E ,连接BP(1) O 为BP 的中点,连接CO 并延长交BD 于点F① 如图1,连接OE ,求证:OE ⊥OC② 如图2,若53=EF BF ,求DP 的长 (2) CP EP 22+=___________4.(本题12分)如图1,直线333+-=x y 分别与y 轴、x 轴交于点A 、点B ,点C 的坐标为(-3,0),D 为直线AB 上一动点,连接CD 交y 轴于点E(1) 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不等式0333>+-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2) 若S △COE =S △ADE ,求点D 的坐标(3) 如图2,以CD 为边作菱形CDFG ,且∠CDF =60°.当点D 运动时,点G 在一条定直线上运动,请求出这条定直线的解析式.5.(11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 是菱形,点A 的坐标为(﹣3,4),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 交y 轴于点M ,AB 边交y 轴于点H ,连接BM .(1)菱形ABCO的边长是 ;(2)求直线AC 的解析式;(3)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BC 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 匀速运动,设△PMB 的面积为S (S≠0),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①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在点P 运动过程中,当S =3,请直接写出t 的值.6.(11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90°,且AD=12cm ,AB=8cm ,DC=10cm ,若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线段AD 向点D 运动;动点Q 从C 点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沿CB 向B 点运动,当P 点到达D 点时,动点P 、Q 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 、Q 同时出发,并运动了t 秒,回答下列问题:(1)BC= cm ;(2)当t 为多少时,四边形PQCD 成为平行四边形?(3)当t 为多少时,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4)是否存在t ,使得△DQC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7、如图①,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A关于直线BP的对称点是点Q,连接PQ、D Q、CQ、BQ,设AP=x.(1)BQ+DQ的最小值是_______,此时x的值是_______;(2)如图②,若PQ的延长线交CD边于点E,并且∠CQD=90°.①求证:点E是CD的中点;②求x的值.(3)若点P是射线AD上的一个动点,请直接写出当△CDQ为等腰三角形时x 的值.8、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y=﹣x+b交x轴于点A(8,0),交y轴正半轴于点B.(1)求点B的坐标;(2)如图2,直线AC交y轴负半轴于点C,AB=BC,P为线段AB上一点,过点P 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C于点Q,设点P的横坐标为t,线段PQ的长为d,求d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M为CA延长线上一点,且AM=CQ,在直线AC上方的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N,使△QMN是以QM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及PN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解答】解:(1)∵A(0,4),B(0,2),∴OA=4,OB=2,点B为线段OA的中点,又点D为OC的中点,即BD为△AOC的中位线,∴BD∥AC;(2)如图1,作BF⊥AC于点F,取AB的中点G,则G(0,3),∵BD∥AC,BD与AC的距离等于1,∴BF=1,∵在Rt△ABF中,∠AFB=90°,AB=2,点G为AB的中点,∴FG=BG=AB=1,∴△BFG是等边三角形,∠ABF=60°.∴∠BAC=30°,设OC=x,则AC=2x,根据勾股定理得:OA==x,∵OA=4,∴x=∵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的坐标为(,0);(3)如图2,当四边形ABDE为平行四边形时,AB∥DE,∴DE⊥OC,∵点D为OC的中点,∴OE=EC,∵OE⊥AC,∴∠OCA=45°,∴OC=OA=4,∵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的坐标为(4,0),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将A(0,4),C(4,0)代入AC的解析式得: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4.2.【解答】解:(1)由运动知,AP=t,CQ=3t,∴DP=AD﹣AP=24﹣t,∵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DP=CQ,∴24﹣t=3t,∴t=6;(2)如图2,过点D作DE⊥BC于E,过点P作PF⊥BC于F,∴四边形EFPD是矩形,∴DE=PF,[来源:Z|xx|]∵四边形PQCD是等腰梯形,∴∠PQC=∠DCQ,∵∠PFQ=∠DEC=90°,∴△PFQ≌△DEC,∴FQ=CE,∴BE=AD=24,∴CE=BC﹣BE=2,∵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CQ=DP+2CE,由运动知,AP=t,CQ=3t,∴DP=AD﹣AP=24﹣t,∴24﹣t+2×2=3t,∴t=7,(3)AB边的长是8时,四边形PQCD为菱形,理由:由(1)知,t=6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DP=24﹣6=18,∵平行四边形PQCD是菱形,∴CD=DP=18,如图2,过点D作DE⊥BC于E,∴四边形ABED是矩形,∴AB=DE,在Rt△CDE中,CE=2,CD=18,∴DE==8.3.证明:(1) ① ∵∠PEB =∠PCB =90°,O 为BP 的中点∴OE =OB =OP =OC∴∠POE =2∠DBP ,∠POC =2∠CBP∴∠COE =∠POE +∠POC =2(∠DBP +∠CBP )=90°∴OE ⊥OC② 连接OE 、CE∵△CO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CF =45°在等腰Rt △BCD 中,BF 2+DE 2=EF 2设BF =3x ,EF =5x ,则DE =4x∴3x +4x +5x =26,解得x =22 ∴DP =2DE =424=x(2) ∵62==-+=+CD C DP CP EP ∴2322=+CP EP4.解:(1) (3,0)、x <3(2) ∵S △COE =S △ADE∴S △AOB =S △CBD 即33321621⨯⨯=⨯⨯D y ,y D =233 当y =233时,23233333==+-x x ,∴D (23323,) (3) 连接CF∵∠CDF =60°∴△CDF 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C∵AB =AC =BC =6∴△ABC 为等边三角形∴△CAF ≌△CBD (SAS )∴∠CAF =∠ACB =60°∴AF ∥x 轴设D (m ,333+-m )过点D 作DH ⊥x 轴于H∴BH =3-m ,DB =6-2m =AF∴F (2m -6,33)由平移可知:G (m -9,m 3-) 令⎪⎩⎪⎨⎧-=-=m y m x 39∴点G 在直线393--=x y 上6.解:根据题意得:PA=2t ,CQ=3t ,则PD=AD-PA=12-2t .(1)如图,过D 点作DE ⊥BC 于E ,则四边形ABED 为长方形,DE=AB=8cm ,AD=BE=12cm ,在直角△CDE 中,∵∠CED=90°,DC=10cm ,DE=8cm ,∴22DC DE -,∴BC=BE+EC=18cm .…………………………………………………………………2分(直接写出最后结果18cm 即可)(2)∵AD ∥BC ,即PD ∥CQ ,∴当PD=CQ 时,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即12-2t=3t ,解得t=125秒, 故当t=125秒时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4分(3)如图,过D 点作DE ⊥BC 于E ,则四边形ABED 为长方形,DE=AB=8cm ,AD=BE=12cm ,当PQ=CD 时,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过点P 作PF ⊥BC 于点F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则四边形PDEF 是长方形,EF=PD=12-2t ,PF=DE .在Rt △PQF 和Rt △CDE 中,PQ CD PF DE ==⎧⎨⎩, ∴Rt △PQF ≌Rt △CDE (HL ),∴QF=CE ,∴QC-PD=QC-EF=QF+EC=2CE ,即3t-(12-2t )=12,解得:t=245, 即当t=245时,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8分(4)△DQC 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QC=DC 时,即3t=10,∴t=103;②当DQ=DC时,36 2t=∴t=4;③当QD=QC时,3t×65 10=∴t=259.故存在t,使得△DQC是等腰三角形,此时t的值为103秒或4秒或259秒.………11分③在Rt△DMQ中,DQ2=DM2+QM2222 (3)8(38) t t=+-36t=100t=25 97.解:(1);-1;(2)①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B=BC,∠A=∠BCD=90°∵Q点为A点关于BP的对称点∴AB=QB,∠A=∠PQB=90°∴QB=BC,∠BQE=∠BCE∴∠BQC=∠BCQ∴∠EQC=∠EQB-∠CQB=∠ECB-∠QCB=∠ECQ∴EQ=EC在Rt△ABC中∵∠QDE=90°-∠QCE,∠DQE=90°-∠EQC∴∠QDE=∠DQE∴EQ+ED∴CE=EQ=ED即E是CD的中点②(3)或或8.解:(1)∵y=﹣x+b交x轴于点A(8,0),∴0=﹣×8+b,b=6,∴直线AB解析式为y=﹣x+6,令x=0,y=6,B(0,6);(2)∵A(8,0),B(0,6),∴OA=8,OB=6,∵∠AOB=90°,∴AB=10=BC,∴OC=4,∴点C(0,﹣4),设直线AC解析式为y=kx+b’,∴,∴∴直线AC解析式为y=x﹣4,∵P在直线y=﹣x+6上,∴可设点P(t,﹣t+6),∵PQ∥y轴,且点Q在y=x﹣4 上,∴Q(t, t﹣4),∴d=(﹣t+6)﹣(t ﹣4)=﹣t+10;(3)过点M作MG⊥PQ于G,∴∠QGM=90°=∠COA,∵PQ∥y轴,∴∠OCA=∠GQM,∵CQ=AM,∴AC=QM,在△OAC与△GMQ中,,∴△OAC≌△GMQ,∴QG=OC=4,GM=OA=8,过点N作NH⊥PQ于H,过点M作MR⊥NH于点R,∴∠MGH=∠RHG=∠MRH=90°,∴四边形GHRM是矩形,∴HR=GM=8,可设GH=RM=k,∵△MN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QMN=90°,NQ=NM,∴∠HNQ+∠HQN=90°,∴∠HNQ+∠RNM=90°,∴∠RNM=∠HQN,∴△HNQ≌△RMN,∴HN=RM=k,NR=QH=4+k,∵HR=HN+NR,∴k+4+k=8,∴k=2,∴GH=NH=RM=2,∴HQ=6,∵Q(t,t﹣4),∴N(t+2,t﹣4+6)即 N(t+2,t+2)∵N在直线AB:y=﹣x+6上,∴t+2=﹣(t+2)+6,∴t=2,∴P(2,),N(4,3),∴PH=,NH=2,∴PN==.。
初二下学期压轴题练习--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
专题11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一、选择题1.(2021八上·长清期中)某品牌鞋子的长度y cm与鞋子的“码”数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若22码鞋子的长度为16cm,44码鞋子的长度为27cm,则38码鞋子的长度为()A.23cmB.24cmC.25cmD.26cm2.(2021八上·长清期中)东东和爸爸一起出去运动,两人同时从家出发,沿相同路线前行,途中爸爸有事返回,东东继续前行,5分钟后也原路返回,两人恰好同时到家.东东和爸爸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家的路程y1(米),y2(米)与运动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①两人前行过程中的速度为200米/分;②m的值是15,n的值是3000;③东东开始返回时与爸爸相距1500米;④运动18分钟或30分钟时,两人相距900米.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2021八上·即墨期中)小华和小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4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共汽车到了学校,如图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米)和所用时间(分钟)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明家和学校距离1200米B.小华乘公共汽车的速度是240米/分C.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7:50与小明相遇D.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80米/分4.(2021八下·沙坪坝期末)矩形的一条边长为x,另一条边长为y,若它的周长是20,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A.y=10﹣x(0<x<10)B.y=10(0<x<10)C.y=20﹣x(0<x<20)D.y=20(0<x<20)5.(2021八下·防城月考)A、B两地相距80km,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从A地到B地。
I1,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离开A地的距离s(kxm)与时间t(h)之间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8章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压轴提优复习1(含答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压轴提优复习1一、基础练习:1、如下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阴影部分),则与的大致图象为( A)2、如图所示,函数y1=|x|和y2=13x+43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 D)A.x<-1 B.-1<x<2 C.x>2 D.x<-1或x>23、如图,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直线y=x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 C)A.(0,0)B.(,)C.(-,-)D.(-,-)4、x满足,对任意一个中的较大值用表示,则的最小值是( A )A、3B、5C、7D、25、函数的图像在轴上的截距是,则.6、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7、“一根弹簧原长10 cm,在弹性限度内最多可挂质量为5kg的物体,挂上物体后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的长度为11.5cm,则弹簧的总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8、直线y=5x-3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直线y=21x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直线y=2x+1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直线;直线y=-3x+5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直线;直线232-=xy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下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直线9、如图,直线l1⊥x轴于点(1,0),直线l2⊥x轴于点(2,0),直线l3⊥x轴于点(3,0),…直线l n⊥x轴于点(n,0).函数y=x的图象与直线l1,l2,l3,…l n分别交于点A1,A2,A3,…A n;函数y=2x的图象与直线l1,l2,l3,…l n分别交于点B1,B2,B3,…B n.如果△OA1B1的面积记作S1,四边形A1A2B2B1的面积记作S2,四边形A2A3B3B2的面积记作S3,…四边形A n-1A n B n B n-1的面积记作S n,那么S2014=__________.t S S t2222-212122221205,2,25x y x y x≤≤=+=-+12,,x y y m m 2y x k=+-y5k=(12)y k x k=-+k二、一次函数的应用:1、点A 、B 、C 、D 的坐标如图,求直线AB 与直线CD 的交点坐标.2、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A(m,2), 一次函数图像经过点B , 与y 轴的交点为C 与轴的交点为D . (1)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求C 点的坐标;(3)求△AOD 的面积。
2021年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 》实际问题应用题期末压轴题带答案
《一次函数》实际应用专项训练1.某电脑销售公司在5月份售出甲、乙、丙三种型号的电脑若干台,每种型号的电脑不少于10台.这个月的支出包括以下三项:这批产品的进货总成本850000元,人员工资和其他支出.这三种电脑的进价和售价如表所示,人员工资y 1(元)与总销售量x (台)的关系式为y 1=400x +12000,其他支出y 2(元)与总销售量x (台)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型号甲 乙 丙 进价(元/台)4500 6000 5500 售价(元/台) 6000 8000 6500(1)求其他支出y 2(元)与总销售量x (台)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该公司5月份的人员工资和其他支出共90000元,求该公司5月份共售出甲、乙、丙三种型号的电脑多少台?(3)在(2)的条件下,求该公司5月份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总利润W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三种电脑各销售了多少台?(利润=售价﹣进价﹣人员工资﹣其他支出)2.文具店出售书包和文具盒,书包每个定价为30元,文具盒每个定价5元.该店制定了两种优惠方案:①买一个书包赠送一个文具盒;②按总价的九折付款.某班学生需购买8个书包和若干个文具盒(不少于8个),设购买文具盒个数为x (个),付款总金额为y (元).(1)分别写出两种优惠方案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请你通过计算,结合购买文具盒的个数说明哪种方案更省钱?3.某公司有30辆A种型号的洒水车,40辆B种型号的洒水车.现要将这些洒水车全部运往甲、乙两市,调运任务承包给某运输公司.已知甲市需要洒水车34辆,乙市需要洒水车36辆.从该公司往甲、乙两市运送A型洒水车的费用分别为250元/辆和150元/辆,往甲、乙两市运送B型洒水车的费用分别为240元/辆和200元/辆.设运往甲市x辆A 型洒水车.(1)将下表补充完整:洒水车运往甲市数量运往乙市数量A型x辆(30﹣x)辆B型()辆()辆(2)设运送全部洒水车的总费用为W元,求W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应客户要求,至少要运送25辆A型洒水车到甲市.另外,运输公司决定把运往甲市的A型洒水车的运输费减免a元/辆(20<a<40)作为优惠,其他费用不变.若总运费最少为14560元,请直接写出a的值.4.已知小明家与学校在一条笔直的公路旁,学校离小明家2200m.一天,小明从家出发去上学,匀速走了400m时看到路旁有一辆共享单车,此时用了5min、小明用1min开锁后骑行6min到达学校,给出的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家的距离ym与离开家的时间xmin之间的对应关系.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填表:2 4 5 6离开小明家的时间/min离小明家的距离160 400/m(Ⅱ)填空:①小明骑车的速度为m/min;②当小明离家的距离为1900m时,他离开家的时间为min;(Ⅲ)当0≤x≤12时,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5.“群防群控,众志成城,遏制疫情,我们一定能赢!”为了做好开学准备,某校共购买了20桶A、B两种桶装消毒液,进行校园消杀,以备开学.已知A种消毒液300元/桶,每桶可供2000米2的面积进行消杀,B种消毒液200元/桶,每桶可供1000米2的面积进行消杀.(1)设购买了A种消毒液x桶,购买消毒液的费用为y元,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在现有资金不超过5300元的情况下,求可消杀的最大面积.6.小明骑自行车保持匀速从甲地到乙地,到达乙地后,休息了一段时间,然后以相同的速度原路返回,停在甲地,设小明出发x(min)后,到达距离甲地y(m)的地方,图中的折线表示的是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Ⅰ)甲、乙两地的距离为,a=;(Ⅱ)求小明从乙地返回甲地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Ⅲ)在小明从甲地出发的同时,小红从乙地步行至甲地,保持100m/min的速度不变,到甲地停止,当小明从甲地出发min时,与小红相距200米.7.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车匀速前往B地,到达B地立即以另一速度按原路匀速返回到A地,乙车匀速前往A地.设甲、乙两车距A地的路程为y(千米),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甲车返回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在甲车返回到A地的过程中,当x为何值时,甲、乙两车相距190千米?8.甲、乙两人相约周末从山脚下开始登山,甲先出发,甲、乙两人距山脚的高度y(米)与乙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是每分钟米,乙在A地时距山脚的高度b为米;(2)若乙提速后,乙的登山上升速度是甲登山上升速度的3倍,请求出乙登山全程中,距山脚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请直接写出在两人登山过程中,乙登山多长时间时,甲、乙两人距山脚的高度差为70米?9.儿童用药的剂量常常按他们的体重来计算.某种药品,体重10kg的儿童,每次正常服用量为110mg;体重15kg的儿童每次正常服用量为160mg;体重在5~50kg范围内时,每次正常服用量y(mg)是儿童体重x(kg)的一次函数,现实中,该药品每次实际服用量可以比每次正常服用略高一些,但不能超过正常服用量的1.2倍,否则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较大损害.(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若该药品的一种包装规格为300mg/袋,求体重在什么范围的儿童生病时可以一次服下一袋药?10.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进,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0千米,他们距A地的距离y(单位:千米)与乙出发后的时间x(单位:小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速度是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千米/小时;(2)是甲先出发还是乙先出发?先出发几小时?(3)若乙到达B地休息30分钟之后,立即以原来的速度返回A地,则在甲出发几小时以后两人再次相遇?11.甲、乙两名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路前往B地,他们离A地的距离S(km)与甲离开A地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地与B的路程是km;(2)同学先到达B地;提前了h;(3)乙的骑行速度是km/h;(4)甲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km/h.12.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小王的速度小于小李的速度,两人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进.图中的折线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y(km)与小王的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请你根据图象进行探究:(1)小王的速度是km/h,小李的速度是km/h;(2)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求当两人相距18千米时,小王行驶多少小时?13.为全面打造“艺美城阳”美育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城阳特色的美育体系.某校学生展示花鼓表演,在笔直的跑道两端有A、B两地相距240米,甲队从A地跑到B地,乙队从B 地跑到A地.已知乙队的速度是甲队的2倍,两队同时出发,乙队到达A地后12分钟甲队到达B地.(1)求甲队每分钟跑米;(2)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队离B地的距离S(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请分别求出甲、乙两队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甲、乙两队相遇时t的值.(3)求甲、乙两队相距30米时t的值.14.甲、乙两店销售同一种蔬菜种子.在甲店,不论一次购买数量是多少,价格均为4.5元/kg.在乙店价格为5元/kg,如果一次购买2kg以上的种子,超出2kg部分的种子价格打8折.设小明在同一个店一次购买种子的数量为xkg(x>0).(1)设在甲店花费y1元,在乙店花费y2元,分别求y1,y2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若小明计划在同一个店将45元全部用于购买这种蔬菜种子,则他在哪个店购买种子的数量较多?15.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沿同一路线驶向B地,甲车先出发匀速驶向B地40分钟后,乙车出发,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在途中的货站装货耗时半小时,由于满载货物,为了行驶安全,速度减少了50千米/时,结果与甲车同时到达B地,甲、乙两车距A地的路程y (km)与乙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直接写出a的值,并求甲车的速度;②求图中线段EF所表示的函数y关于x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③乙车出发后多少小时与甲车相距15千米?参考答案1.解:(1)设y2(元)与总销售量x(台)的函数关系式为y2=kx+b,根据题意得:,解得:∴y2(元)与总销售量x(台)的函数关系式为y2=100x+3000;(2)由题意得:y1+y2=90000,∴400x+12000+100x+3000=90000,解得:x=150该公司5月份共售出甲、乙、丙三种型号的电脑150台;(3)设该公司5月份销售甲种电脑t台,乙种电脑p台,则售出丙种电脑(150﹣t﹣p)台,由题意得:4500t+6000p+5500(150﹣t﹣p)=850000,解得:p=2t+50,∵每种型号的电脑不少于10台,∴∴10≤t≤30,∴W=6000t+8000(2t+50)+6500(150﹣t﹣2t﹣50)﹣850000﹣90000=2500t+110000(10≤t≤30).∴当t=30时,W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500×30+110000=185000(元).∴2t+50=110(台),150﹣t﹣2t﹣50=10(台).∴该公司5月份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总利润W的最大值为185000元,此时甲种电脑销售了30台,乙种电脑销售了110台,丙种电脑销售了10台.2.解:(1)由题意可得,方案①:y=30×8+5(x﹣8)=5x+200(x≥8),方案②:y=(30×8+5x)×90%=4.5x+216(x≥8),即方案①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5x+200(x≥8),方案②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4.5x+216(x≥8);(2)当5x+200=4.5x+216时,解得x=32;当5x+200>4.5x+216时,解得x>32;当5x+200<4.5x+216时,解得x<32;即购买文具盒为32个时,两种方案付款相同;购买文具盒超过32个时,方案②更省钱;购买文具盒为少于32个而不少于8个时,方案①更省钱.3.解:(1)∵甲市需要洒水车34辆,且已有A型洒水车x辆,∴甲市需要B型洒水车(34﹣x)辆,∵乙市需要洒水车36辆,且已有A型洒水车(30﹣x)辆,∴乙市需要B型洒水车(6+x)辆,故答案为:34﹣x,6+x.(2)由题意的,W=250x+150(30﹣x)+240(34﹣x)+200(6+x)=60x+13860,∵30﹣x≥0,34﹣x≥0,x≥0,∴x的取值范围是0≤x≤30,∴W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W=60x+13860(0≤x≤30).(3)由题意得,W=(250﹣a)x+150(30﹣x)+240(34﹣x)+200(6+x)=(60﹣a)x+13860,∵总费用有最小值14560,∴60﹣a>0,∴W随x的增大而增大,∵至少要运送25辆A型洒水车到甲市,∴25≤x≤30,∴当x=25时,W有最小值14560,即25(60﹣a)+13860=14560,解得a=32,∵20<a<40,∴a=32满足条件.4.解:(Ⅰ)当x=4时,y=400÷5×4=320;当x=6时,y=400;故答案为:320;400;(Ⅱ)①小明骑车的速度为:(2200﹣400)÷(12﹣6)=300(m/min);②当小明离家的距离为1900m时,他离开家的时间为:6+(1900﹣400)÷300=11(min),故答案为:①300;②11;(Ⅲ)当0≤x≤5时,y=80x;当5<x≤6时,y=400;当6<x≤12时,设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y=300x﹣1400.5.解:(1)由题意可得,y=300x+200(20﹣x)=100x+4000,即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100x+4000(0<x<20且x为整数);(2)∵现有资金不超过5300元,∴100x+4000≤5300,解得,x≤13,设可消杀的面积为S米2,S=2000x+1000(20﹣x)=1000x+20000,∴S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3时,S取得最大值,此时S=33000,即可消杀的最大面积是33000米2.6.解:(Ⅰ)由图象可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000m;a=24﹣10=14;(Ⅱ)设y=kx+b,把(14,2000)与(24,0)代入得:,解得:k=﹣200,b=4800,则y=﹣200x+4800;(Ⅲ)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为:2000÷10=200(m/min),根据题意,得(200+100)x=2000﹣200或(200+100)x=2000+200或200(x﹣4)=4000﹣200,解得x=6或x=或x=23,即小明从甲地出发6分钟或分钟或23分钟,与小红相距200米.故答案为:(Ⅰ)2000m;14;(Ⅲ)6或或23.7.解:(1)m=300÷(180÷1.5)=2.5,n=300÷[(300﹣180)÷1.5]=3.75,设甲车返回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甲车返回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100x+550(2.5≤x≤5.5);(2)乙车的速度为:(300﹣180)÷1.5=80(千米/时),甲车返回时的速度为:300÷(5.5﹣2.5)=10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80x﹣100(x﹣2.5)=190,解得x=3.答:当x=3时,甲、乙两车相距190千米.8.解:(1)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是:(300﹣100)÷20=10(米/分钟),b=15÷1×2=30.故答案为:10;30;(2)当0≤x<2时,y=15x;当x≥2时,y=30+10×3(x﹣2)=30x﹣30.当y=30x﹣30=300时,x=11.∴乙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甲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100(0≤x≤20).当10x+100﹣(30x﹣30)=70时,解得:x=3;当30x﹣30﹣(10x+100)=70时,解得:x=10;当300﹣(10x+100)=70时,解得:x=13.答:登山3分钟、10分钟或13分钟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9.解:(1)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k≠0),,解得,,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10x+10(5≤x≤50);(2)当y=300时,300=10x+10,得x=29,当y==250时,250=10x+10,得x=24,故24≤x≤29,即体重在24≤x≤29范围的儿童生病时可以一次服下一袋药.10.解:(1)甲的速度为(20﹣5)÷3=5(km/h);乙的速度为20÷1=20(km/h);故答案为:5;20;(2)∵时间为0时时,甲已走了5千米,∴甲先出发;先出发的时间为:5÷5=1小时.答:甲先出发,先出发1小时;(3)设乙返回时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根据题意可得直线y=kx+b经过(1.5,20)和(2.5,0),∴,解得:,∴乙返回时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y=﹣20x+50,甲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y=5x+5,﹣20x+50=5x+5,解得x=1.8,∴在乙出发1.8小时以后再次相遇,1.8+1=2.8(1.8),答:在甲出发2.8小时以后再次相遇.11.解:(1)利用图象可得:s为18千米,即A地与B的路程是18千米,故答案为:18;(2)利用图象可得出:甲比乙先到达B地;提前了2﹣1.5=0.5(小时),故答案为:甲,0.5;(3)乙的骑行速度是18÷(2﹣0.5)=12(千米/时)故答案为:12;(4)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是 18÷1.5=12(千米/时),故答案为:12.12.解:(1)由图可得,小王的速度为:30÷3=10(km/h),小李的速度为:(30﹣10×1)÷1=20(km/h),答:小王和小李的速度分别是10km/h、20km/h,故答案为:10,20;(2)小李从乙地到甲地用的时间为:30÷20=1.5(h),当小李到达甲地时,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0×1.5=15km,∴点C的坐标为(1.5,15),设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解得,即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y=30x﹣30(1≤x≤1.5);(3)①(30﹣18)÷(20+10)=0.4(小时);②18÷10=1.8(小时).答:当两人相距18千米时,小王行驶0.4小时或1.8小时.13.解:(1)设甲的速度为x米/分,则乙的速度为2x米/分,由题意得:(+12)x=240,解得:x=10(米/分),∴甲队每分钟跑10米,故答案为:10.(2)由图可设乙的函数关系式为:S=kt,乙将(12,240)代入得:240=12k,解得:k=20,∴乙的函数关系式为:S=20t,乙=at+b,设甲的函数解析式为:S甲将(0,240)和(24,0)代入解析式得:,=10x+240,∴甲的函数解析式为:S甲当甲和乙相遇时,20t=﹣10t+240,解得:t=8(分种),答:甲乙8分钟时相遇;(3)①甲和乙相遇前相距30米,∴﹣10t+240﹣20t=30,解得:t=7(分钟);②甲和乙相遇后相距30米,∴20t﹣(﹣10t+240)=30,解得:t=9(分钟),答:出发后7分钟或9分钟时甲乙两队相距30米.14.解:(1)由题意可得,y=4.5x,1=5x,当0≤x≤2时,y2=5×2+(x﹣2)×5×0.8=4x+2,当x>2时,y2(2)当y=45时,在甲店中,45=4.5x,得x=10,在乙店中,45=4x+2,得x=10.75,∵10<10.75,∴在乙店购买的数量较多.15.解:①a=4+0.4=4.5,甲车的速度=(千米/小时);②设乙开始的速度为v千米/小时,则4v+(7﹣4.5)(v﹣50)=460,解得v=90(千米/小时),4v=360,则D(4,360),E(4.5,360),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kx+b,把E(4.5,360),F(7,460)代入得,所以线段EF所表示的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40x+180(4.5≤x≤7);③甲车前40分钟的路程为(千米),则C(0,40),设直线CF的解析式为y=mx+n,把C(0,40),F(7,460)代入得,解得,所以直线CF的解析式为y=60x+40,易得直线OD的解析式为y=90x(0≤x≤4),设甲乙两车中途相遇点为G,由60x+40=90x,解得x=小时,即乙车出发小时后,甲乙两车相遇,当乙车在OG段时,由60x+40﹣90x=15,解得x=介于0~小时之间,符合题意;当乙车在GD段时,由90x﹣(60x+40)=15,解得x=,介于~4小时之间,符合题意;当乙车在DE段时,由360﹣(60x+40)=15,解得x=,不介于4~4.5之间,不符合题意;当乙车在EF段时,由40x+180﹣(60x+40)=15,解得x=,介于4.5~7之间,符合题意.所以乙车出发小时或小时或小时,乙与甲车相距15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s),△ APD 的面积为 S(cm2),S 与 t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请
回答下列问题:
(1)点 P 在 AB 上运动时间为 s,在 CD 上运动的速度为 cm/s,△ APD 的面积 S 的
最大值为
cm2;
(2)求出点 P 在 CD 上运动时 S 与 t 的函数解析式;
当
t
为何值时,△APQ
的面积为
24 5
个平方单位?
[来源:学 。科。 网]
当堂巩固:如图,直线 y kx 6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E、F,点 E 的坐标为(-8,0),
点 A 的坐标为(-6,0)。
(1)求 k 的值;
(2)若点 P( x , y )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在点 P 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
(3)如图 3,在(1)的条件下,直线 AC 交 x 轴于 M,P( ,k)是线段 BC 上一点,
在线段 BM 上是否存在一点 N,使直线 PN 平分△ BCM 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点 N 的坐 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直线 ℓ:y=kx+6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B、C,点 B 的坐标是(﹣8,0),点 A 的 坐标为(﹣6,0) (1)求 k 的值. (2)若 P(x,y)是直线 ℓ 在第二象限内一个动点,试写出△ OPA 的面积 S 与 x 的函数关 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3)当点 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OPA 的面积为 9,并说明理由.
于点 B 和点 C ,点 D 是直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
y
(1)求点 A,B,C 的坐标.
(2)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 D 的坐标.
A D
BO C
x
5、如图:直线 y kx 3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 OB 3 ,点 C(x,y)是直线 y OA 4
=kx+3 上与 A、B 不重合的动点。
2.如图 2,在矩形 ABCD 中,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C、CD、D 匀速运动至点 A 停止,
设点 P 运动的路程为 x,△ABP 的面积为 y,如果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 2 所示,则△ABC
的面积是( )A、10
B、16
C、18
D、20
3、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6cm,动点 P 从 A 点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由 A→B→C→D
(3)当 t 为 s 时,△ APD 的面积为 10cm2.
4、如图 1,等边△ ABC 中,BC=6cm,现有两个动点 P、Q 分别从点 A 和点 B 同时出发, 其中点 P 以 2cm/s 的速度沿 AB 向终点 B 移动;点 Q 以 1cm/s 的速度沿 BC 向终点 C 移动, 其中一点到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接 P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 x 秒.(图 2、图 3 备用) (1)填空:BQ= ,PB=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2)当 x 为何值时,PQ∥ AC? (3)当 x 为何值时,△ PBQ 为直角三角形?
课题 教学目标
一次函数的应用—动点问题
1.学会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列函数关系式。 2.通过对几何图形的探究活动和对例题的分析,感悟探究动点问题列 函数关系式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问题列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小结:
1 用函数知识求解动点问题,需要将问题给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建立函数模型求解,解要符
△OPA 的面积 S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3)探究:当点 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 的面积为287,并说明理由。
y
F
E
A
ox
课后检测:
1、如果一次函数 y=-x+1 的图象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 点、B 点,点 M 在 x 轴上,并
且使以点 A、B、M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点 M 有( )。
一次函数压轴题
1.如图 1,已知直线 y=2x+2 与 y 轴、x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以 B 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 限作等腰 Rt△ ABC 。 (1)求点 C 的坐标,并求出直线 AC 的关系式. (2)如图 2,直线 CB 交 y 轴于 E,在直线 CB 上取一点 D,连接 AD,若 AD=AC,求证: BE=DE.
例题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 A(0,6)、点 B(8,0),动点 P 从点 A 开始
在线段 AO 上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O 移动,同时动点 Q 从点 B 开始在线段 BA 上以
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A 移动,设点 P、Q 移动的时间为 t 秒.
(1)
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2)
y
(1)求直线 y kx 3 的解析式;
(2)当点 C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C 的面积是 6;
B
(3)过点 C 的另一直线 CD 与 y 轴相交于 D 点,是否存
在点 C 使△BCD 与△AOB 全等?若存在,请求出点
O
A
x
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自我检测: 1.如图,直线 OC、BC 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 y=x 和 y=-2x+6,动点 P(x,0)在 OB 上移动(0<x<3), ⑴求点 C 的坐标; ⑵若 A 点坐标为(0,1),当点 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它的坐标是什么),AP+CP 最小; ⑶设△OBC 中位于直线 PC 左侧部分的面积为 S,求 S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A.3 个
B.4 个
C.5 个
D.7 个
2、直线与 y=x-1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点 C 在坐标轴上,若△ABC 为等腰三角
形,则满足条件的点 C 最多有( ).
A.4 个
B.5 个
C.6 个
D.7 个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 x 1与 y 3 x 3交于点 A ,分别交 x 轴 4
合题意,要注意数与形结合。
2.以一次函数为背景的问题,要充分运用方程、转化、函数以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来研究解决,
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题 1:如图,直线 l1 的解析表达式为 y 3x 3 ,且 l1 与 x 轴交于点 D ,直线 l2 经过点 A,B ,直线 l1 , l2 交于点 C . (1)求点 D 的坐标; (2)求直线 l2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DC 的 面积; (4)在直线 l2 上存在异于点 C 的另一点 P ,使得 △ADP 与 △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