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的德育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雍妮瑛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案例一:[分桃子]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认识平均分”一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6个桃子,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吃,你准备怎么分?为什么?”生1:爸爸1个,妈妈1个,我吃4个。
师:这个小朋友把6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和4个。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生1:因为我最喜欢吃桃子了,爸爸妈妈肯定给我多吃。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生2:我准备分给爸爸2个,妈妈2个,我自己2个。
师:这个小朋友是把6个桃子分成2个,2个和2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生2:“我,爸爸,妈妈,每人都是2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生3:我准备给爸爸3个,妈妈2个,自己留1个。
师:他把桃子分成了3个,2个和1个。
你为什么自己只留1个呢?生3:因为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所以我要多给他们。
师: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除了教授学生有关“分”和“平均分”的数学知识外,还渗透了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
案例二:[有趣的七巧板]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时,教师介绍七巧板:七巧板是古时候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利用它可以重新组合成很多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中国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还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做“东方魔板”。
你们想认识它吗?教师对七巧板历史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鼓舞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得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中,教师通过介绍不同场景下的时间和分针位置,让学生认识时间和分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时间和珍惜时间,例如:“你们每天有多少时间在玩游戏?如果把这些时间用来研究,你们会更聪明哦!”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的好惯。
案例四:[数学竞赛]四年级数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在竞赛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成功和失败的快乐和挫折,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竞赛结束后,教师还组织学生分享竞赛经验和感受,让学生互相研究和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案例都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研究数学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惯。
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科研究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本单元的课堂中,我让学生回家记录自己的作息时间,并制成时间表。
在课堂上,我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解彼此的生活安排。
我们思考了哪些地方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否有浪费时间的地方。
我们分享了好的例子,例如有些同学不仅列出了日常生活,还合理规划了课后的体育锻炼时间。
有些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用的时间很少,而有些同学要花很长时间,我们探讨了原因,并请做作业又快又好的同学分享经验。
通过交流和借鉴,每个同学修正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养成了合理利用时间的好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而不仅仅是育才。
在每堂课中,我们应该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态度、作风和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数学德育课例设计(共5篇)
数学德育课例设计(共5篇)第一篇:数学德育课例设计数学学科德育课例设计圆一、德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
数学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形成数学能力与数学品质的基础学科,更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
依据《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关于数学学科的实施建议要求,本节教学将从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和爱国主义这几方面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教学设计(一)引出课题,明确目标:同学们,小学我们已经简单地认识了圆,(课件出示车轮、方向盘、光盘、圆形零件),知道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你能利用直角尺检查某些工件是否是半圆形?用一张三角形的纸片,你能裁出一个尽可能大的圆吗?(课件出示课本章前图)相信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会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第五章圆)先来学习第一节圆(板书:第一节圆)设计目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出课题,同时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课件展示)1、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形?车轮能否做成正方形或矩形?2、如图5-1,A,B是车轮边缘上的任意两点,点O是车轮的轴心,点A,O这间的距离与点B,O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3、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的形象?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设计目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三)、圆的定义1、学生观察:在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描出的封闭曲线是什么图形?(课件演示)从而得到圆的定义,并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让学生回答圆心、半径,教师强调这是画圆的两要素,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
2、拿出学生提前准备的圆,在上面任取三点A,B,C,观察这三点到圆心O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总结,得到圆的另一定义:圆还可以看成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其中定点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教师介绍圆的表示方法。
高三数学德育案例
高三数学德育案例摘要:1.案例背景2.德育目标3.德育过程4.德育方法5.德育成果6.总结与反思正文:高三数学德育案例一、案例背景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老师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
为了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缓解学习压力,数学老师决定运用德育教育的方法,将德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
二、德育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克服的精神品质。
3.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德育过程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增强学生自信: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给予耐心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组织数学竞赛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4.锻炼意志力:引导学生正视学习中的困难,鼓励学生勇于挑战,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四、德育方法1.言传身教: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实践锻炼: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身素质。
五、德育成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德育教育,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学生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信心,勇于挑战。
班级氛围更加和谐,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提升。
六、总结与反思本次德育案例表明,将德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论文和案例10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论文和案例1《小课题大学问,小行动大情怀》《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实践课,本课以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为背景,旨在让学生结合量与计量、统计等已学知识,通过测量、分析、推理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强化环保意识。
一.链接生活与教材,有意熏陶德育“节水环保”是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但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学生从未感受过缺水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对水资源的宝贵性更是理解不深刻。
本案例,把生活中水龙头浪费水的现象与数学巧妙结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参与调查研究,着实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计算和统计推理,学生知道了宁波市按压式水龙头1分钟浪费的水量和全国按压式水龙头1年浪费的水量,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浪费现象的严重性,教学中提供了日湖的蓄水量和一个人1年的用水量作为参考,从量化的角度使学生在算一算、比一比的过程中对浪费水的现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学生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使学生对节约用水从“认知上的理解”上升为“情感上的认同”。
二.巧设活动与方法,反复践行德育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需要以实践为依托,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并以此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
本案例中,课前、课中、课后都设计了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参与。
课前,有目的地收集、调查我国水资源的资料,小组合作实地调查收集数据;课上,有步骤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分析;课后,布置节水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让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规划地提出研究思路、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的是学生严谨认真、善于规划、有序做事的好习惯,同时引导学生把节约用水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经历了实践后,学生对节约用水从原先的“情感上的认同”上升为“行动上的自觉”。
一节数学课看似微不足道,只要精心设计不但能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还能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得到感化,我相信德育融于学科,学科浸润德育,最终是可以实现德育、智育并驾齐驱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师德育故事三篇
小学数学教师德育故事三篇故事一:勇敢面对困难从前,有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叫李老师,他非常喜欢教学。
每天他都用爱心和耐心教导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
然而,在李老师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叫小明,他对数学一直很苦恼。
小明是个内向的孩子,他总是胆怯地回答问题或提出疑问。
李老师看出了小明的困扰,他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帮助他。
一天,李老师给了小明一个数学难题,希望他能勇敢地面对困难。
小明接受了挑战,并且在李老师的鼓励下,不断尝试解题。
尽管有时候答案是错误的,但是李老师总是耐心地指出他的错误,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克服了他的胆怯,开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他发现,只要他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尝试,他可以解决任何数学问题。
最终,小明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故事二:公平与公正在一所小学里,有一位名叫王老师的数学教师,他以公平和公正闻名。
他相信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来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才能。
每次考试,王老师都会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来出题,确保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他也会严格把关考试的监考过程,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有一次,班里的学生们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
其中一位学生叫小芳,她一直在努力学习数学,并期望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然而,在比赛的过程中,小芳发现自己被另一位同学偷看答案。
小芳非常困惑和难过,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她决定向王老师寻求帮助。
王老师听到小芳的故事后,非常感动,并决定采取行动。
王老师召集了班上所有学生,向他们宣布了小芳遇到的问题,并强调了公平和公正的重要性。
他采取了适当的措施,确保比赛的结果不会受到不公平行为的影响。
最终,小芳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她非常感激王老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并发誓要永远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故事三:耐心与关爱在一个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有一位教师叫张老师,他以其耐心和关爱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
张老师教数学的方式非常独特。
他会以亲切的语气讲解数学知识,用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通用4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通用4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篇1说起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大家脑中或许会闪过牵强附会四个字。
因为数学似乎没有语文学科中俯拾皆是的德育资源,也没有音美学科中覆盖全程的美育渗透。
其实,不然,真正深入到数学学科中,你就会发现,数学中的德育内容不仅全面,还有极强的说服力。
若其他学科的德育是以情动人居多,则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是以理服人为上。
数学从内容到思想方法都充满了唯物辩证法。
数学思维的训练使人的思维逐步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组织性、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这使学生受益终身。
数学发展史中那些辉煌灿烂的成就足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数学习题中也有很多关于环保、互助、爱国、爱家等德育素材,这些信息提供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计算,最具说服力、最真切。
现在只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的案例:案例1:让学生进入数学的角色情景,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自信心、责任心。
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在A班上第一节数学课。
学生放松两天后,躁动的心尚未平静,加之又是节稍显枯燥的计算练习课,教室中凳子吱呀不停,小声说话的声音不断。
我便也有些烦躁起来,连吓带哄地领着学生做到课本40页第3题。
题目提供了这些信息:二年级198人,三年级270人,四年级201人,五年级281人,他们要去儿童剧场看电影,剧场能容纳500人,问题:哪几个年级安排在一起合适?需要安排几场?我让学生先读题目,他们个个有气无力。
再让读一遍,读得还是很勉强。
读完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等了片刻,举手者寥寥无几。
叫了一个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似听非听,漫不经心。
看着学生茫然又漠然的眼神,耐着性子领着说了一遍,又问了几个学生,还是说不太清楚,看到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效果却不好,心中非常窝火,忍不住又批评了学生几句。
如此这般,折腾掉不少时间,下课铃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带着沮丧的心情来到B班,准备上今天的第二节数学课。
看着那些在课间游戏时活蹦乱跳的孩子,忽然觉得刚才的发火多么可笑!浪费时间,破坏心情!这么小的孩子,前面说完后面忘,生气发火只是做了无用功,何苦!想到此,我调整了心态,微笑着面对孩子们。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故事一:李老师的奇妙数学课李老师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他热爱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也非常关注。
他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一天,李老师上课讲解几何知识,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活动。
李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些彩色软木棍和橡皮筋,并要求他们利用这些材料组装出一个立体图形。
学生们兴奋地开始动手,通过讨论和合作,他们互相帮助,创造出了各种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金字塔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复习了几何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老师通过这个活动,成功地将德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故事二:王老师的关怀与鼓励王老师是一位细心而受学生喜欢的小学数学老师。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重视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
有一次,一位学生小明因为个人问题表现得郁郁寡欢,成绩也有所下降。
王老师并没有责怪小明,相反,他主动找到小明,关切地询问他的情况,并提供帮助。
王老师鼓励小明积极面对困难,相信他的潜力,并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他每天和小明交流,倾听他的心声,帮助他排解压力,并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
通过王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小明逐渐摆脱了困境,恢复了自信,成绩也逐渐提升。
而且,王老师还鼓励小明主动参与学校的公益活动,培养他的社会责任感。
小明在王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关爱下,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并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赞誉。
故事三:张老师的生活实践教育张老师是一位富有创意和思想活跃的小学数学教师,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他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实践教育活动。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张老师组织学生们参观了一家面包店。
学生们亲自体验面包的制作过程,学习如何将整个面团分割成相等的份额,了解分数的实际运用。
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分数的概念,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案例背景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元素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案例描述案例一:数学课上的公平原则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的教学时,注重强调公平原则。
他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公平性,并与学生一同探讨公平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他引用了分配公平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资源。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理解了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公平意识和价值观。
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平等和公正,并能够在面临选择时做出公平的决策。
案例二:数学竞赛中的团队合作一所小学举办了一场数学竞赛,其中有个题目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来解决。
这个题目需要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
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发挥个人的数学能力,还要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需要协商解决方案,分工合作,并最终达成共识。
通过这个竞赛,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数学水平,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他们学会了互相信任,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案例总结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
通过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公平原则和团队合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德育渗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还能增强他们的学科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在数学教学中适用,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进行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
标题:数学德育案例,如何通过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通过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数学德育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德育案例,并分析其实施效果。
第一部分:案例一,数学拼图游戏(400字)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张数学拼图,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字和符号将拼图正确组合起来。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思考能力来寻找正确的解法。
此外,每个小组内的学生要相互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案例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施这个案例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分享思路和解法。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讨论,总结各小组的解法,分享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题策略。
第二部分:案例二,数学应用实践活动(400字)这个案例是通过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如测量校园内指定区域的面积、周长等。
学生需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利用测量工具来进行实地测量,并计算出相应的数值。
这个案例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施这个案例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如何测量并记录数据,并进行计算。
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们彼此分享测量结果,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结论:通过以上的案例,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在实施这些案例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案例一:个人道德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例如,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协作探讨,培养他们的友爱精神和相互尊重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行为准则。
案例二:社会公德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与社会公德相关的话题,引发学生对公平、公正等价值观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在解决分配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情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可以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明白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行为,做到公平、公正。
案例三:责任意识的培养在数学研究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例如,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数学任务或项目,要求学生自己负责整个过程的实施与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对待任务,具备组织、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责任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项目展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案例四:诚信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考试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例如,通过讲解学术诚信原则、考试纪律等内容,引导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在考试中要自觉遵守规则。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够诱发学生违规行为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违反诚信原则的后果和影响,从而树立起诚信意识。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们应当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伦理问题,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综合素质。
这种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促使他们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很高兴能为您撰写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下面是三个案例,每篇故事约600字。
案例一: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案例: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她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团队竞赛。
这次,她安排了一个有关解决数学难题的小组任务。
老师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能力水平。
她在每个小组中设置了一个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和鼓励小组成员。
在团队竞赛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难题。
每个小组的成绩将取决于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贡献。
在竞赛前,老师向学生们宣布了比赛规则,并且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
她鼓励学生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并向他们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合作案例。
通过这个团队竞赛,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
他们意识到,只有团结一致,相互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位数学老师通过组织团队竞赛,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
她教会了学生们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精神不仅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案例: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她有一个特别的教学方式,那就是通过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这位老师常常给学生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解决。
她告诉学生们,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游戏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老师鼓励他们讨论解题思路,相互启发,互相学习。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这位数学老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她教会了他们不仅要追求正确的答案,还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摘要:一、引言二、案例介绍1.学生背景2.数学课堂表现3.德育问题出现三、解决策略1.教师引导2.家庭教育配合3.课堂管理优化四、案例反思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2.教师角色的转变3.家校合作的效果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一个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学生背景本案中的学生小王,性格内向,成绩一般,家庭环境较为复杂。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对他的关爱和管教不足,导致他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2.数学课堂表现在数学课堂上,小王表现得不积极主动,时常走神,作业质量也不高。
同时,他对待老师和同学的态度也比较冷漠。
3.德育问题出现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王被发现作弊。
面对老师的质疑,他表现得极为抵触,拒绝承认错误。
这一行为引起了教师的关注,教师决定以此为契机,对小王进行德育引导。
三、解决策略1.教师引导教师首先以关爱的心态与小王展开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在沟通中,教师发现小王对家庭和学业产生了负面情绪。
2.家庭教育配合教师及时与小王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反映情况。
家长表示会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3.课堂管理优化教师在课堂上加强了对小王的关注,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的课堂活跃度。
同时,教师还调整了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本案表明,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从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引路人,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关爱的心态与他们沟通交流。
3.家校合作的效果本案中,家校合作的成功开展使得小王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充分说明了家校合作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结论通过本案,我们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
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最新版)目录1.引言: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的重要性2.案例一: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3.案例二:数学家庭作业中的德育教育4.案例三:数学测试中的德育教育5.总结:七年级数学德育案例的意义和影响正文【引言】在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特别是在七年级的数学教育中,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通过三个案例,探讨在七年级数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案例一: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二:数学家庭作业中的德育教育】数学家庭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
教师在设计数学家庭作业时,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的题目,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质。
【案例三:数学测试中的德育教育】数学测试是检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组织数学测试时,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让他们在测试过程中,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实回答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测试成绩,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培养他们的拼搏精神。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七年级的数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数学德育案例
04.04.2021
精品课件
7
美国中小学学生在双基上有缺陷。但这 位学生凭什么认为“答案是2/5”呢?其实, 他利用了数学中“和谐美”的观点。
如果把分子分母分别加起来,就能得到 答案,那将是何等的和谐啊! 这种和谐 之美,是人类的天性
我们不应该指责学生,应该从表面和谐 引向真正的美好。
04.04.2021
精品课件
6
案例4:美观但不一定美好
北京大学数学系姜伯驹院士曾经说起过 他访问美国的一个故事。
他曾在某大学上课,一个大学生居然认 为:“1/2 + 1/3 = 2/5”。
一个偶然的机会姜院士遇到该同学的中 学数学老师,问:“为什么您的学生会 认为1/2 + 1/3 是 2/5呢?”
04.04.2021
精品课件
12
案例7:百分比中利息的学习
“正常银行利率”和“高利贷”的区别。 如果利率是50%, 会是怎样的情形?
“复利”,和“驴打滚”阎王债的区别。 数学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但社会不同, 使用上就会有巨大差别。德育的运用, 在于巧妙的设计。如歌剧《白毛女》中 的杨白劳借的是驴打滚的高利贷, 所以 要反抗。 阶级教育和数学可以结合起来。
04.04.2021
精品课件
8
2004年南宁一堂全区公开课, “分数” 第1节。 学生知道半圆表示整个圆的1/2, 课上得很精彩。临下课时,老师为了给 下一节课——分数的同分母加法——作 铺垫,问学生“1/2个圆加1/2 个圆是多 少?”。老师本来的愿望是学生回答:1 个圆。 出乎意料的学生回答:“四分之 一个圆!”, 引得南宁体育馆一阵笑声。
04.04.2021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故事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故事案例分析事件一:该同学从升入初中以来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校规校纪不遵守。
在刚升入七年级,学校屡次强调不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该学生一次数学课上公然玩手机还发出了声音影响了我的讲课,我将其手机收到讲桌上,该学生直接站起来走到讲桌上拿起了自己的手机,在我管教的过程中锁上了教室的门,并与我动手将我的手抓伤。
事件二:该同学一次和同学产生矛盾,两人大打出手,事后被政教处批评教育,再此过程中,该学生不仅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将班级所有学生平时的一些没有被老师发现的小问题都揭发一遍,被班级学生知道后引起了公愤,导致在班级没有声望没有朋友。
事件三:该学生在一次假期中没有完成数学作业,开学第一天早上到校后在楼梯值日,突然跑回教室,拿起自己藏在书包里的手机给他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没有完成作业不想念书了,之后并未请假,翻墙出了学校私自坐车回家。
事件四:七年级上学期该学生在校园附近的商店赊欠零食等共计金额一百余元,七年级下学期不仅没有还钱,还继续赊欠,家里并不知道该情况,一次因为家里给的零花钱少了还对其母亲大声呵斥,将母亲给拿的上学要交的伙食费扔在家里,扬言要辍学外出打工。
该学生还有很多问题行为,再此不一一列举。
解决方案第一:我与该学生也多次交谈,经过几次交谈后该学生打开心扉,向我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他说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所以不爱学习,课堂上还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违反纪律。
对此,我告诉该学生,要向老师记住你关注你,可以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得到老师的夸奖,他说自己爱读课外书,我建议他到图书室多借一些课外书,他说自己爱劳动,我建议他多帮助其他同学、帮助班级做一些劳动,这样有助于化解他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获得友情。
第二:我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经常由数学问题发展到现实问题并上升到道德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他。
并且对他多多的关注,让他找到自身的价值,不断发现其闪光点。
多鼓励他,让他找到自己的优点,多展示自己。
德育数学案例
德育数学案例在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个关于德育数学的案例。
在一次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例题是这样的:某果园有 100 棵桃树,一棵桃树平均结 1000 个桃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桃树以提高产量。
试验发现,每多种一棵桃树,每棵桃树的产量就会减少 2 个。
如果要使产量增加 152%,那么应多种多少棵桃树?老师并没有直接开始讲解解题步骤,而是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现实情况。
“同学们,想想看,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当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某样东西时,可能会伴随着一些牺牲或者付出。
就像多种桃树能增加总产量,但每棵桃树的产量又会减少。
那在我们的人生中,是不是也经常面临这样的抉择呢?”同学们纷纷陷入思考,有的说:“比如想要考个好成绩,就得放弃玩耍的时间努力学习。
”有的说:“想要学会一种乐器,就得坚持每天练习,不能偷懒。
”老师微笑着点头,“大家说得都很好。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数学问题该怎么解决。
”同学们开始认真计算,经过一番努力,得出了答案:应多种 20 棵或 380 棵桃树。
老师接着问:“那如果是你们来做这个果园的主人,会选择多种 20棵还是 380 棵呢?”同学们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说多种 20 棵,因为管理起来比较方便;有的说多种 380 棵,虽然管理难度大,但产量增加得多。
老师这时说道:“同学们,这就像我们在面对机会和挑战时的选择。
选择多种 20 棵,相对稳妥,但收获可能有限;选择多种 380 棵,虽然风险大,但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这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去权衡。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要有全局观念。
”还有一次,在讲解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组任务: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并计算如果要重新铺设草坪,需要多少费用。
同学们分成小组,拿着尺子、计算器等工具,认真地测量和计算。
高三数学德育案例
高三数学德育案例摘要:1.高三数学德育案例背景介绍2.高三数学德育案例具体过程3.高三数学德育案例启示与反思正文:高三数学德育案例背景介绍高三,是学生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同时也承载着青春的梦想与希望。
在这个关键时期,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一个高三数学德育案例为背景,探讨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高三数学德育案例具体过程某高三数学课堂上,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点讲解时,引入了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案例。
案例讲述了一名贫困山区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数学成绩,还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教师以此案例为契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何关心他人,共同进步?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结合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品德与学业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良好品德的人,才能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
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人,学会团队合作,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高三数学德育案例启示与反思此次德育案例的成功开展,为高三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价值观引导。
通过数学课堂这个平台,教师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品德的提升。
此外,教师还应以此次案例为契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反思,如何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
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合适的切入点,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总之,高三数学德育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宽容和尊重收货精彩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数学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不仅在体现在品德或语文学科,数学的教学中也同样处处存在。
记得那是孩子们一年级时的一次数学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板演。
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当一位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于是整个课堂上充斥着不懂事的孩子们的嘲笑声,那个小女孩也委屈的哭了。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认为她的最后一题算错了。
但我并不急着纠正,而是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道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短处而忽略了别人的长处,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首先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同学们停止了对她的嘲笑,反而在个别同学的带领下全班响起了掌声,这时我抓住时机,带领同学们边鼓掌边说“棒,棒,你真棒!”那位同学也破涕为笑。
之后的每一堂数学课那位同学总是最积极举手的,还成为了我们班数学课堂上最活跃的小明星。
然后,我没有立刻接着上课,而是接着说:“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平常与我们班同学的相处中有没有说出一些让同学伤心的话或绰号,拿起你们笔,把你们的歉意表达出来。
不用写上你们的名字,你们可以写好后悄悄夹在同学的书本中,可以当面跟他们说,当然也可以用行动来告诉他们以后不会这样说了。
”这堂课虽然浪费了我宝贵的教学时间,但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觉得这是我工作第一年至今最精彩的一节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我们应该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
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
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
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所谓教书育人,正是这个道理。
但是,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
使得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强塞给学生,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即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
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两者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思想与精神要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我们的教学中,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思维敏捷的应变能力,优良的课堂教育机智。
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使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达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