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017人教版)ii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4张PPT) (2)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2)材料二诗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中的“传道义”指的是
什么?请你举例说明。
鉴真东渡。在日本十年,传播唐文化。如鉴真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3)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玄奘简介
玄奘(602~664),名 陈祎,世称三藏法师,俗 称唐僧,洛州缑氏(今河 南偃师缑氏镇)人。 玄奘13岁出家。贞观 三年(629),从长安(今西 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 我不是玄奘, 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 我是唐僧 师,经过艰苦努力,他精 通了佛教经典,掌握了深 奥的佛学理论。十九年携 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 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 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 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
鉴真准备东渡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 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 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 越的贡。
次数 1
概
况
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 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 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 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遭遇台风失败: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 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 东渡成功: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
(1)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为完 成的使命出生入死,具有顽强的毅力;都为 加强唐朝与邻邦的友谊,促进了文化交流做 出了重大贡献。(2)不同点:玄奘是去天竺 取经,鉴真是到日本弘扬佛法,一个是 “取”。一个是“送”。这一“取”一 “送”,恰恰反映了唐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开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放性。 传授佛 目的 学习佛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遣唐使的含义, 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②知道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
③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 唐朝时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 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 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 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通过出示大量的文字、视频、图片等素材, 引起学生兴趣, 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提升学生阅读、综合感悟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 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②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唐朝频繁对外交往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PT展示: 全世界的唐人街图片。
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几幅图片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为什么外国人会称中国人为“唐人”?因为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十分活跃, 给许多国家都带来深远的影响, 所以外国人习惯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
二、新课学习(一)遣唐使1.唐朝时期, 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当时称为“遣唐使”。
跟随使节来华的, 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PPT播放日本遣唐使图片)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六次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在日本天平胜宝五年(754年)底,携同弟子到达日本。
鉴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除了传播佛经外,他还传播了中国的医学、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模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取科举取士的制度,引进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这个时期,朝鲜的音乐也同时传入中国。
4. 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取经,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他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5.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经济文化繁荣;
(3)对外交通发达;
(4)对外政策开放。
5.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1)范围广,与亚洲以致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领域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3)具有双向性,外国使节、留学生来唐学习,唐朝也有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
6. 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1)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2)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使唐朝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掌握唐代的创新及其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关系。
•认识唐朝对外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唐代与海外文化的交流。
2.唐朝创新及其影响。
难点1.理解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2.了解唐代文化的崛起及其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课时数唐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1唐代的文化创新 1唐朝的外交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 21. 唐代与海上丝绸之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的重建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唐朝与东亚和东南亚,甚至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的广泛文化交流。
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唐朝运用了先进的造船建造和海图制作技术,促进了贸易和文化的融合。
2. 唐代的文化创新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它的文化创新涉及到各个领域。
例如,唐朝的诗歌,其创新性和高峰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唐代的科技水平也非常先进,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等,不仅在中国,也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唐朝的外交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外交政策以“释交”为主,尤其对印度、波斯等地交往密切。
通过外交手段扩大了中外文化交流,在学术、艺术和文化传统方面的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国画与藏传佛教艺术人才的往返交流,使唐代绘画吸收了不少外来艺术形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
教学手段包括PPT、板书、多媒体、模拟演练等。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全面展现了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在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唐代的创新及其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关系;在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深入了解唐朝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其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同时,教学中保证了教学进程的正常进行,让学生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华等。
教材通过介绍这些史实,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尚不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学生对鉴真、玄奘等历史人物的事迹有所了解,但对遣唐使、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等史实认识较少,需要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
2.难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为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分享学习心得。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案例分析:以鉴真东渡为例,让学生分析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和措施。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短文。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唐朝对外交往的背景、主要交流领域以及交流的意义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背景,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背景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主要领域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历史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主要领域和意义。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主要领域和意义。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梳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内容分析唐朝时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
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
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遣唐使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与新罗的交往则是中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既展示了中国对外友好的态度,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外文化的影响力。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知道遣唐使、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等史实,了解唐朝中外交流的盛况,构建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自主说明唐朝中外交流的发展史实。
史料实证:研读相关史料,认识唐朝对外交流活跃的原因。
唯物史观:通过相关史料和小说《西游记》对比,进行史料辨析出虚构的成分和真实的历史。
家国情怀:感受鉴真和玄奘锲而不舍的精神,树立坚忍不拔的人生观;通过学习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深化家国情怀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玄奘西行。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手段: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新教材等。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
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与唐朝交往的国家主要有哪几个?其交往的事例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教师活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9的相关内容,及下列材料展示,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遣唐使?②为什么日本要派遺唐使来中国唐朝?③遣唐使回去后给日本带去了什么?(2)学生活动所有历史叙述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才能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3)教师活动介绍鉴真六次东渡的过程背景,并在日本宣传中国文化,直至圆寂的情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唐王朝的对外交流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的良好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情况吗?它有哪些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鉴真东渡:
师:课件出示鉴真东渡的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鉴真东渡的目的是什么?鉴真东渡的意义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学生思考唐朝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鉴真与玄奘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2.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悉尼唐人街、日本唐人街等)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所以,当今把华人在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称为华人街。
那么,唐朝时期与外国的交往具体如何,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1.(学生看课本相关内容),找出遣唐使来华的次数、成员、规模、特点、目的。
2.学生展示后,教师引导总结什么是遣唐使,并向学生展示遣唐使船。
3.(小组合作探究)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呢?意义?4.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资料,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教师过渡)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二、鉴真东渡1.(布置学生看书),班内自主展示鉴真东渡的时间、地位、经过、目的、影响。
2.教师简单的介绍鉴真,多媒体展示鉴真六次东渡的情况。
3.从鉴真六次东渡中,你们能得出什么启示?(学生自由作答,教师总结)(通过展示唐僧西游图片过渡到第三个问题玄奘西行)三、玄奘西行1.教师简单地向学生介绍玄奘。
2.学生看课本相关内容,自主回答玄奘西行的时间、路线、成果、意义。
3.引导学生看“玄奘西行图”和“那烂陀寺遗址”4.通过表格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5.(小组合作探究)(1)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2)唐朝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四、小结(教师引导回顾本课知识点)。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西
行
答:鉴真东渡,前后6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但百
折不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
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难,历尽磨难,为追求真
理,坚忍不拔,意志坚定。
课后活动
课
1.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请查找相关材
后
料,加以说明。
答: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备
知识拓展
课
后
唐朝与大食的友好往来
①
唐朝时,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40多次。大食的商人经陆路和海路来到中国,
贩卖珠宝、香料和药材等。不少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人还在唐朝的朝廷中任职。
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教学课件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罗
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后来他在唐朝做官,写下大量诗
的
关
文。他的文集《桂苑笔耕》,流传至今。
系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三 玄奘西行
玄奘西行
三
①
玄
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
奘 西
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
行
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
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
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
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
天竺,唐朝时的称呼,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2017年历史人教新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①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
__________。
②他历经_______次东渡才成功。
③他精心设计的________,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次数
概
况
1 2
3 4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被风浪所阻。 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 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 被渔民救上岸。 东渡未能成行。 因官府出面阻止。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遭遇台风,失败。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 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唐朝时期,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把华
人在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0
0
英国唐人街
0
日本唐人街
美国唐人街
0
第 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唐朝的对外交往
(东罗马帝国)
拂菻
长安
朝鲜半岛
伊朗
阿拉伯 半岛
印度半岛
遣唐使印
遣唐使船
遣 唐 使 吉 士 长 丹
•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 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
5 6
东渡成功。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 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注:太清,指天空
从鉴真六次东渡中,你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影响
A、鉴真不仅在日本 传播佛教,而且将 中国的建筑、雕塑、 医学等知识介绍到 日本。 B、鉴定了多种药 物,传授药物知识。 C、设计和组织修建 了唐招提寺。
最新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017人教版)
三.玄奘西行
1.玄奘前往天竺 唐朝与天竺(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
拉等国)有频繁的交往。
贞观初年, 高僧玄奘前往天 竺取经,不畏艰 险,历经磨难, 经过4年的长途 跋涉到达天竺。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三、玄奘西行 1、目的:
求取佛经 2、目的地: 天竺(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3、玄奘的贡献:
日本参照汉字创 制了日本文字。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大
街
朱 雀 西 大东 市 街市
相关史事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 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 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 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 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唐 代 仕 女
日 本 和 服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 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是扬州大明寺的 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 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 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shǐ]志不渝 ,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 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 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带回大量佛经,翻译佛经,他口述
弟子记录成《大唐西域记》
相关史事
在玄奘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为 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 豆”等叫法。玄奘在求法时发现这些 称呼都不准确,认为译为“印度”比 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 行,沿用至今。
三.玄奘西行
2.玄奘的贡献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 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 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 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 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 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 经工作,为中国佛教发展 作出重大贡献。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1张)
独行还是 结伴
途中遭遇
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期)
僧人
天竺
求取 真经
独行
千难万险 九死一生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期)
僧人
日本
弘扬 佛法
结伴
玄奘和鉴真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勇往直前、持之以恒、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虚心好学等等。
合作探究: 依据材料,完成问题: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什么如此活跃?
鉴真东渡遇大风浪舟破
真依然坚持进行第6次东渡,终
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鉴真准备第六次东渡
唐招提寺 被日本人民视为艺术明珠
鉴真东渡的影响:在日本传授 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 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 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 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 频繁。
政治制度,科技,文化
朱
雀
市西
大 街
市东
日本平京城
遣唐使 学习中国文化的表现——文字
ァ ィ シェ ク コ
ぁ ぃ かぅ ぇ ぉ
日本文字
阿 伊 之江 久 己
安 以 加宇 衣 於
中国文字
日本从公元8世纪 起,留学生吉备真 备和学问僧空海, 在参照中国汉字草 书和楷书偏旁的基 础上,创造了日本 自己的文字。
遣唐使
学习中国文化的表现——服饰
取经、游学、译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地位)
西行经历 数字中的历史
19
50000
600
100
19——玄奘西行学佛19年 50000——西行全程50000里 600——带回佛经600多部 100——《大唐西域记》记载了100多个 西域国家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内 容)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
唐朝时期位于朝鲜半岛上 的国家
2.唐朝与新罗的交流:
学习唐朝政治制度、 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 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 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 音乐传入中国。
三、玄奘西游
玄奘
《西游记》里徐少华扮演的唐僧
结合你看到的影视作品《西游记》,比较一下书中 的玄奘与影视作品中的唐僧有何异同?
3.唐朝时期,中国与古印度交往密切,其中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往纽
B 带是( )
A.互派使节
B.佛教
C.交换土特产
D.科技交流
B 4.隋唐时,中国与周边各国往来的主要方式( )
A.民间商贸交往 B.互通使臣 C.以宗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B 5.下列唐朝政府对外商来中国采取的政策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鼓励贸易
B.不允许长期在中国居住
C.可以在中国做官 D.可以和中国人通婚
勤奋刻苦、 持之以恒、不 图名利、不畏 艰险,勇往直 前的精神。
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1、国家安定统一 、政治制度先进;
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基础
3、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4、对外交通发达;
条件
5、科技文化世Βιβλιοθήκη 领先。课堂小结玄奘西行
向西 唐朝对 向东 外交往
对外交往 活跃原因
日本:遣唐使 鉴真东渡
新罗
随堂训练
A 1.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主要是因为(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2.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方式:日本派使节到中国
唐 遣唐使 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
朝
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的 中 外 鉴真东渡 文
时间:唐玄宗时期 经过:6次东渡,754年抵达日本 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化
交
时间:唐太宗时期
流 玄奘西行 经过:到达天竺,带回佛经
影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1、下波列内斯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新处罗 (大食)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日
英
本
国
美
悉
国
尼
一、遣唐使
时 间:唐朝时期 方 式:日本派使节到中国
遣唐使
目 的: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影 Hale Waihona Puke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 ,日本正式遣唐使来中国 的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学问僧等。使 团规模庞大,每次最少二百人,最多五六百人。
鉴真东渡 经 过:六次东渡,754年终达日本
影 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鉴
真
坐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像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鉴真造舟备粮准备首次东渡 鉴真东渡遇大风浪舟破 鉴真准备第六次东渡
7.想一想,鉴真六次东渡,不远万里传 播文化,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1、鉴真具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2、他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
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
三、玄奘西行
时 间:唐太宗时期
玄奘 西行
经 过:经过4年跋涉到达天竺, 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影 响:《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2、从以上史料中得出,遣唐使来唐朝的目的是什么?
0 0
0
0
0
0
0
唐 代 仕 女
日 本 和 服
日本平城京
朱 雀 大 街 西 市 东 市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鉴真东渡 鉴 真 和 尚 六 次 东 渡
0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
因官府出面阻止
未果
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6
遭遇台风失败
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海南岛 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东渡成功
754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鉴真东渡
0
孝谦天皇所写
0 0
0
历史小名片
姓 朝
鉴真 名:__________
唐朝(唐玄宗时期) 代:__________
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 主要贡献: 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历史小名片
姓 玄奘(唐三藏 ) 名:__________ 唐朝(唐太宗时期) 代:__________
朝
主要贡献:天竺取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__________
玄奘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外交家、 旅行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对 比表
玄奘西行
目 的
鉴真东渡 传授佛法 日本
影响;
•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鉴真和玄奘 的共同之处。 •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0 0
0
0
遣唐使
唐朝 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1.背景:______
2.目的:学习中国的 先进文化
3.影响:把唐朝先进的 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书法艺术 、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C.鉴真 D.李渊
唐玄宗(李隆基)。 措施: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对吏治、税制以及文 教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耕作;灌溉。
科举制度。
创立了殿试。
玄奘。 那烂陀寺。 《大唐西域记》。
这些文物反映了唐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 交流。
0 0 0 0
0
0
0
0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阿倍仲麻吕(698~770),汉名晁衡, 19岁时来中国,73岁客死长安。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位于陕西西安兴庆公 园内,1979年建。碑高36米,汉白玉仿唐立 柱式碑身。
西安阿倍仲麻呂像
史料分析
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 珍国也,常须达。” —— 《日本书纪》
当堂检测
1、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下列日本到唐朝的
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 A.遺唐使 B.留学生 ) C.留学僧 D.商人
2、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 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C.玄奘 B.鉴真 D.班禅
D
B
C
B
为中日文化交流 做出贡献
学习佛经 天竺
为中印文化交流 做出贡献
到达地方
贡
献
优秀品质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开放进取
一本书
玄奘从天竺回来,以亲身见闻写成 《大唐西域记》 __________。
两个人物
鉴真 ,到天竺取经的 东渡日本的_____ 玄奘 。 _____
两个国家
日本 、 天竺____ 本课提及到唐朝与_____ 频繁来往。
0
0
0
0
鉴真东渡
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2.贡献: (1)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 绘画等。 (2)主持修建的 唐招提寺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玄奘西行
贞观 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1.时期:______ 2.贡献: (1)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0 0
“ 不 是 遂 为 ”不法 至事 日也 本, 国何 ,惜 本身 愿命
……
0
鉴真东渡
次数 1 2 概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况
被风浪所阻
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 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3
4
东渡未能成行
0
《大唐西域记》 (2) 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
0 0
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0
遣唐使
什么是遣唐使?
学习与 探究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包括
使者、僧人、留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
0
0
0
0
“遣唐使臣” 印章
日本遣唐使路线图 日本政治中 心:奈良
日本人民尊称鉴真为“盲圣”、“日本医学之祖”、 “日本文化的恩人”
唐与天竺的关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玄奘西行
《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 的真人真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点呢?
玄奘西行
玄奘是身负背篓的
行脚僧,身穿和尚服,
脚着草鞋,戴着大耳环
,胸前挂念珠,左手经
卷,右手拿拂尘。
0 0 0
玄奘像
0
627
长安
645
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对唐朝历 史发展进程有什么影响?
1、国家安定统一 、政治制度先进; 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4、对外交通发达;
5、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加强了唐与各国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推动了唐朝经济社会、历史的发展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 示? 第一,我们必须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 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 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他国家精华, 为我所用。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 唐帝国,都城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城市。 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 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不同的使节、 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 欧等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 亚文化圈。
1 2 3
0
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0
0
0
学习目标
•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