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9千年梦圆在今朝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是语文六年级下册书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
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丽的飞天之梦,他们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只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的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嫦娥奔月华夏梦
“神舟”飞天梦成真
“千年梦圆在今朝”,勇敢、坚毅、无私的航 天英雄们带着十三亿中华儿女的飞天梦想,乘着 “神舟”,在太空中迈出了举世瞩目的一步。嫦娥 奔月的浪漫传奇一朝得以实现,古老的中华大地顿
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1.背景资料
一、初读感知
“东方红一号”卫星 1970 年4 月24 日21 时35 分, “东方红一号”卫星由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东方红一 号”卫星进入轨道以后, 运行情况良好, 各种仪器工作正常。 卫星上的短波无线 电发讯机, 循环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 乐曲声音清晰嘹亮。人造地球
一人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顺利送到太 空,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飞船在飞行21小 时,14圈后,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地面。 “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是我 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2.字词整合
(1) 多音字
传
中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简单的三句话表达了极其 丰富的含义。这三句话是他对飞船的评价,也是他对航天人的赞扬, 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诚的爱。这三句话不仅向国人,更向全世界证明: 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是充满智慧的国家。正是成千上万人的 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辉煌的成就,才 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载
chuán (传说) 这本著名的人物传(zhuàn)记 是根据史料和民间传(chuán) zhuàn (传记) 说整理编写的。 zǎi (记载) zài (载重)
运动健儿们载(zài)誉归来,他 们的辉煌成绩将载(zǎi)入史 册。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阜南一小赵辉学习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初读课文,自定目标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拓展延伸1、“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课文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提示:1.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西安经发学校惠恒战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课文中的词语。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中国航天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梦想是美好的,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指名说自己的梦想。
中华民族也有一个千年的梦想,同学们预习完课文,知道这个梦想是什么吗?(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这个梦想圆了吗?(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顺利升空和返回,表明这个梦想圆了)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了解一下中华民族飞天梦想实现的历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主朗读课文,自学生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2)指名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浏览课文,理清条理。
1.出示学习提纲。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2)四人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
古人的奇妙想象——万户的火箭飞行——人造卫星的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四、研读重点感悟精神。
1.提问:载人航天工程是个怎样的工程?指名说。
出示句子: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三个“最”字可以体会到这项工程难度是非常大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决心非常坚定。
“跨世纪重点工程”可以看出这项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2.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为了完成这跨世纪的重点工程,工作者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学生默读课文第7、8、9自然段,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作批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重、难点:
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
学习准备:
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此时此刻,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之骄傲、自豪。
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基础达标:
1.给下列带粗字注音。
()()()()
苍穹猝然长逝锲而不舍不懈
2.词语搭配
受到代价
穿越工程
付出现实
实施苍穹
变成震撼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嫦娥()月()黄子孙积劳成()
夜以()日猝然长()风()正茂
4、我理解的词语有:
5、我能理顺课文内容。
通过熟读课文,我知道了文中千年的‚梦‛是指
千年‚梦‛是怎么圆的:
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
学后疑惑:我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交流。
疑问一:
疑问二:
挑战自我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把体会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
二、拓展阅读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
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
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
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
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
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
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
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
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
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ang sha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延续()激动()
(4)‚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
‛的原因是什么?
(5)‚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另一种形式‛是指
(6)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母亲的话‚……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3分)
2.写话: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航天工作者说吗?请写一写。
三、作业及活动设计
由语文课代表在班级组织召开一次‚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的主题演讲活动。
四、相关链接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1号‛卫星由‚长征1号‛运
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东方红1号‛卫星进入轨道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
卫星上的短波无线电发讯机,循环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乐曲声音清晰嘹亮。
每分钟循环一次,首先以40秒的时间连续播送两次《东方红》乐曲,间隔5秒钟后,播发遥测信号10秒钟,又间隔5秒钟,进入另一个循环。
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不断地发回各种数据。
人们从广播和报纸上获知卫星什么时候经过各大城市上空的信息,这个时间一临近,人们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兴奋地观看自己国家的卫星。
‚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