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基本原则摘要本文结合自我教学经验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基本原则做出如下有益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基本原则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1教学目标本土化,提高备课的针对性首先备教学目标:新课标确定的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所以教师在备课前应首先认真研读所教内容的课标要求,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之中,统筹兼顾、有机整合。
只有紧扣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备学生、学情:重视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科学指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发动学生来参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活动,在准备创设历史情境所需资料时,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的历史图片、资料,制作有关的道具,编排有关的历史剧;提供一些历史网站,并教给学生一些筛选资料的方法等等。
学情包括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学习方法等。
只有了解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才能说我们的教学是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事半功倍。
此外,教师应合理利用好以下几种资源:一是利用好历史教学文本资源,在阅读报纸、教参、刊物时,将一些有助教学的案例及时收集,必要时可写出提纲和心得;二是利用好网络历史课程资源,及时收集有助于教学的资料并做好编辑和整理归档工作,也可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是开发利用好家庭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强调: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的讲述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
这些有利于学生引发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多元化,重视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历史课同其它学科相比,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更有特殊的优势,因为历史讲述的是事过境迁的事,光靠黑板、粉笔、挂图等无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情景再现是历史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历史课堂,在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历史课堂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新姿态。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有效性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有效性江苏省泰兴中学历史组毛伯海(225400)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
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
我认同有效性关注效益。
有效性要求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而且,有效性不是取决于内容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实现的结果。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认为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植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效果。
高考是高中课程改革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社会、学校、家庭对历史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无疑将落到高考,所以高考的评价取向会非常明显地影响到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上。
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决定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在比较多的是关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加强师生间交流、组织教学、完成学习目标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等方面。
但是,如果不区分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关于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探讨,就不值得商榷了。
我认为,这些年的教改,有一个需要反思的倾向就是没有充分地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尤其是没有考虑人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以自然科学学科的特点覆盖全局。
应该首先理清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来探讨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节历史课,要开展的热热闹闹很容易。
如果只看到课堂上的热闹,而忘了学生学习的成效,在专业上仍未到位。
历史课程目标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面貌出现,蕴涵着新的教育理念。
要在历史教学中提高有效性,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提高初三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
提高初三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现今中考历史科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有不少学生认为其是“副”科,在学习中为了保证其他所谓“主”科的成绩,而采取应付态度,导致历史成绩不够理想,教师也是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历史成绩,其根本是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初三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一些浅见,以供抛砖引玉。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是选择运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初三历史新课授学时,可采用目标导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教学方法。
运用目标导学法可以引导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课堂教学具有很高的针对性,目标导学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运用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上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学史的兴趣。
这两种教学法都有助于学生当堂课掌握所学知识,“减负增效”的效果不错。
对复习课堂,我们可采用谈话法、图示法等教学方法。
谈话法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回忆,教师亲切的口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图示法有利于学生缩短认识教材的过程、加强对教材框架体系的理解,有助于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陶行知说过:“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课堂上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因各种教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往往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取长补短,同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进行选择,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初三历史教材涉及面广,每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面面俱到,如何保证将内容教活,让学生轻松有效的掌握所学内容,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课标意识教育部制订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给我们教师提供了教育教学的依据。
初三教师要树立课标意识,认真研读课标内容,学习课标精神,发挥课标的指导作用。
备课时教师紧扣课标提出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为主线, 渗透“ 情感 、 态度与价值观” , 并充分体现在“ 过程与方 习情 境 , 让学生在平等 、 融 洽 的 氛 围 中进 行 学 习 , 在 民主 自由
2教 学手 段 多 元 化, 重 视 现 代 化 技 术 的使 用 茫 然不 知所 措 。针 对 这 种 情 况 ,设计 的练 习既 要有 利 于 学 生
Hale Waihona Puke 历史课同其它学科相 比, 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 更 掌握基础 的历史知识 , 还要有一定的深度 , 尽量采用新颖的、 有特殊的优势 , 因为历史讲述的是事过境迁 的事 , 光靠黑板、 贴近生活的材料 , 以激发学生练 习的欲望。比如我讲“ 隋唐三 粉笔 、 挂 图等无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 情景再现是历史教学 省六部制” 时, 设计新问题 : 若政府要修建一座皇家园林, 从决 面临的最大难题 , 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历史课堂, 在音频、 策到执行要经过几道程序才能实现?既巩 固了当堂知识 ,又 动画、 录像和音乐等丰 富多彩的多媒 体教学中 , 学生有了一种 培养了学生能力 。 教师还可 以让学生做近几年的相关高考题,
麟 ;
提高历 史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的基本原则
谢 志 强
( 河北保 定 外 国语 学校
摘 要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有效性 基本 原则
文 献标 识 码 : A 的 刺 激 ,使教 师教 的最 佳 心 理 状 态 和 学 生学 的最 佳 心理 状 态
河北 ・ 保定
0 7 1 0 0 0 )
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5页
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随着江苏省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步伐也越来越快,从体系到内容变化都相当大,从以前的通史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专题模式,对学生而言突破通史构建专题学习难度有所增加。
另外高考模式变化也很大,历史作为第一选修要求没降低,试题设计也在重视书本的基础上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大部分题目都从新情境和新材料入手,或者采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切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思考作答则需要学生用多元化的角度,结合多种史观,这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可现实中这样的模式下我们历史教学课时较之老模式却大大减少。
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作为一名一线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思考和实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变得更迫切了。
有效教学是一个复杂、不易操作却又有待积极尝试和推广的长期工程,在此,就如何提高历史有效教学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重视课前的预习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预习不能流于形式或者老师只是每节课结束时都简单一说,而应该通过多种办法布置好任务。
比如,要求他们必须查课文中的资料哪怕是翻字典查一个历史名词;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原创些小题目哪怕只是几道选择题,布置时可以要求每个同学都做,也可以分组分配不同任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可以说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视教学内容机动选择运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布置任务而根本不检查,一定要让学生把他们的预习成果大胆展示给老师和同学,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创新意识,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这样学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下一课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更有兴致学历史。
二、把握好课堂节奏此模式下要求我们的课堂在快节奏中加大教学容量,这就要求教学结构更加严谨,时间也得更加紧凑。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课时不足了,但历史包罗万象,我们的内容很饱满,分到每节课似乎容量都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不要求的内容要大胆舍弃。
课前预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山西 省翼 城县 第五 中学
在 历史 学科 中考要 求 日益提 高 , 教学 时 间严 重不 足 的今 天 ,
张
青
提 出新 问题 。 而教材 原 始 材 料 的 引入 , 疑 为 培 养学 生 的材 料 无
深 化历 史课 堂 教学 改革 , 分 发挥 课 前预 习 的作 用 , 课 前预 习 充 把 与 提高 课堂 效率 有 机地 结 合 起 来 , 了培 养 学 生学 科 能 力 与 提 成 高 学生 素质 的重要 途 径 之 一 。为 深 化 历 史课 堂 教 学 改 革 , 分 充 发 挥课 前预 习的作 用 , 高课 堂效 率 , 提 应从 以下几 个方 而做 好 课 前 预 习工作 :
渴一 新浪 博客 课本 后 的一 些练 习题 虽是 一 个 较 低 层 次 的训 练 , 其 作 用 但 不 可小视 。俗话 说 : 万 丈 高楼 平 地 起 ” 低 层 次 能 力 的积 累 是 “ , 高层 次 能力 的基 础 和载体 。 这些 练 习题 有 的再 现 本节 要 求 掌 握 的 基础 知识 , 的是 针 有 对教 材重 点 内容 进行 没疑 。通 过练 习 , 助 于 学 生把 握 重 点 并 有
和表 达 能力
、
对学生课前预 习方式提 出科 学性指导
初 中学 生 学业 负担 重 , 学 科 老 师 都 强 调 学生 做 好 预 习 工 各 作, 有具体 的预习任务 , 还有科代表的责任检查 , 学生还要完成 大 量作 业 , 非 主科 的 历史 学 科 当然 不 能 去 与其 它 主科 争 时 作为
的 预 习 问题 留 给学 生 , 学 生在 预 习过 程 中有 任 务 、 使 目标 和方 向。 ( ) 挥 学 习小 组 的作 用 , 生 的 预 习 以学 习小 组 单 位 进 2发 学 行 , 做 的 目的是 使学 生 的预 习集 中进 行 , 这样 由于对 学生 进 行督 促 和监 督 , 预 习有 时 间保 障 。 使 ( ) 强 对学 习小 组 组 长 的 培 训 , 次 预 习结 束 后 由组 长 3加 每
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摘要: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我国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累,而学生普遍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我们应该准确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走出历史教学的误区,认真掌握历史教学规律,努力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从课堂提问的设计和运用适当的史料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两方面分析如何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提问情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教育工作者的有效教学要求不断提高,以便更好地投身历史教学改革。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并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
如何提高历史的有效性就成了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们讨论的热点,笔者从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就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提问的艺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问得巧,就是艺术。
但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存在大量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低效或无效问题。
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
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毛泽东晚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什么今天我们仍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党章中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意留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空间,注意问题的难度,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即多设计些不会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而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问题。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怎样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怎样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成绩和能力。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措施,可以帮助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需要加强教学准备。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书籍、资料和网络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教学材料。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来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
这样可以确保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准确地传递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历史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情感的学科,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说故事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来讲授历史知识。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参观、实地考察和模拟演练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记住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名字和日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分析、推理和评价,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
第四,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互动和沟通。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教师还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困难,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教学活动和研究。
家庭和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历史学习和研究条件,鼓励他们参与历史社区和活动。
只有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怎样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怎样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课程是学生认识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我对于怎样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例如利用讲解与示范、案例分析、视频和图片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易懂。
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历史课程追求的不仅仅是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熟知,更是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一系列原因和影响的理解。
因此,老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向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探究、推理等方式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一系列事件和原因。
三、历史教育与社会问题的联系历史课程要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理解历史的同时,也明白历史对于现在和未来有着深刻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例如,可以在讲解中提到当前或是历史上的某些社会问题以及其历史渊源。
四、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历史课程必然涉及到大量的书籍、文献等资料,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其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建议更换教材,多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历史资料。
五、历史课程的互动性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既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例如,老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自己所学和了解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最后,我认为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老师能否以身作则,让学生相信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带领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浅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怎样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怎样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达县江陵初级中学黄长江通过暑假在网上参加达州市2010年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老师从一个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谈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像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到最后谁掰的多;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这个玉米叶子要拉你身体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
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
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必须要整体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
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非常形象生动地讲解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我深深地了解了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情境创设的低效化、课堂提问的无效化、合作探究的形式化、课堂评价的泛滥化,使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在我看来,历史作为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其存在的主要理由不仅在于对陈年旧事的叙述,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因此,我认为要想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1、设计启发性问题,上好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增强高三历史备考复习的有效性
如何增强高三历史备考复习的有效性从化市从化中学徐鹏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如何把握新课程高考的变化,对高三历史备考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具体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1.关注新课程改革,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
“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历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纲,“文明史观”在新课程体系中已得到充分体现,新教材也是以“文明史观”来组织内容与编撰的,以世界文明演进线索来叙述历史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历史教师首先要转变史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从文明发展的视觉去把握高三复习课教学。
人类文明史可以分为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对应到新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1-3)。
对于文明史观我们要注意什么呢?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典型问题;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问题,以及同一文明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新视觉下,那些在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意义或者是转折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问题,或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知识就是历史基础主干知识,高考历史考点选择基础主干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复习中对这些“基础主干知识”的宽度与深度要准确定位、深刻理解。
2.建立知识框架结构,夯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按照模块专题方式编排,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深入。
我们以前的高考历史复习大多是两轮或三轮复习,第一轮是按课本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以巩固基础,第二轮是按专题进行复习以提升能力,第三轮是结合热点进行复习以增强运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比如在第一轮复习中可能存在“炒剩饭”问题,第二、三轮复习中可能存在简单串连知识、“拉条划块”、面面俱到的复习方法和搞“题海战术”的问题,结果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每一轮复习都不能到位。
今年我们尝试着采用了“三合一”的“一步到位复习法”。
首先,按照新课程的模块专题建立每一板块的知识框架结构,准确抓住主要线索、特征,再对应基础史实,然后把一个个重要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考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网络知识体系。
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三个环节
1明确 教 学 目标 。 学 目标 是 课 堂 教 学 的方 向 。 师 应 在 充 . 教 教 分 阅读 《 程 标 准 》 《 学用 书》 教 科 书 , 课 、教 、 多方 位 、 层 面 地 理 多 解 教 学 理 念 , 会 教材 意 图 、 握 教 学 思想 的基 础 上 , 据 课 程 领 掌 根
… …
人 民 的想 像 力 所 能 创 造 的 一 切 几 乎 是 神 话 性 的 东 西 都 体 现
数 , 军 人 数 , 军 战 果 , 军 战 术 , 军 战 术 , 军 胜 利 原 因等 红 红 敌 红 红
三 个
在 这 座 宫殿 之 中 ” ,接 着 放 映 对 比鲜 明 的 圆 明园 焚 毁 前 后 的 图 片 , 后 抛 出 问题 : 明 园 被 焚 毁 的 原 因是 什 么 ? 此 一 来 , 生 然 圆 如 学
、
优 化 教 学 设 计 是提 高历 史 课 堂有 效 性 的 前 提
教 学 设 计 是 有 效 教 学 的先 决 条 件 。 学 设 计 的 好 坏 , 接 影 教 直 响 到 课 堂 的 教 学 效 果 。 化 初 中历 史 教 学 设 计 , 以从 以下 三 方 优 可
面着手 :
堂 教 学 的 有效 性 。二 是 设 置 问题 要 为 学 生 提 供 详 实 、丰 富 的 材
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
◎福 州第十 八 中学 傅丽 双
环节
‘ 基 堂 性” 指 通过 堂 活 使学 在学 上 ‘ l 有效 是 “ 课 教学 动, 生 业
有 收 获 、 提 高 、 进 步 。具 体 表 现 在 : 生 在 认 知 上 , 有 有 学 从 不 懂 到懂 , 少 知 到 多 知 , 不会 到 会 ; 情 感 上 , 不 喜 欢 到 从 从 在 从 喜 欢 , 不 热 爱 到 热 爱 , 不 感 兴 趣 到 感 兴 趣 。 ” 何 提 高 历 史 从 从 如 课 堂 有 效 性 , 是 每 位 一 线 中学 历 史 教 师 必 须 关注 的核 心 问题 。 则 下 面 ,笔者 拟 就 如 何 提 高 初 中历 史 课 堂 有 效 性 作 三 个 环 节 如 下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历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成效。
本文立足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提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对策,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初中新课标中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所谓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堂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注重课堂师生互动,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历史教师营造更好的历史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互动,使得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理解和信任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会更高。
为此,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应该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心目中确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地位。
此外,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
比如,教师在讲授“九一八事变”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营造一种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融入教师的课堂教课中,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利用合作性学习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合作性教学,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互合作,通过相互交流完成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划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学习历史枯燥乏味,不易理解或记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下面就是针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方法进行的探讨。
一、善用多媒体手段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历史教学。
可以通过电子课件、视频资料、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呈现历史知识,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方式来感受历史。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
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用历史文化的典故、展示历史文物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历史学习中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历史事件、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历史人物的作用、历史文化的影响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观念。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人物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历史的情感教育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历史的情感教育。
教师应该通过历史教学来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对历史文化的热爱等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历史的情感共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进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热情。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经常思考并为之不断实践探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历史教学所追求的一个至高境界。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为了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针对学情,强化备课教师备课,不仅要深入分析教材,更要深入分析学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
所以老师在每次教授新课之前,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去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用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
另一方面还要对这节课需完成的知识目标十分清楚,根据目标确定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知道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等。
最后教学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所以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只有明确课堂目标,才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住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传统的历史教育还存在多角度史料少,多角度评价少的问题。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历史课上应该尽可能应用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充实课堂内容,切忌单纯用课本的理论教学,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闻多识广。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作者:黄敢才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7期【中图分类号】G632 ; ;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32-01课堂练习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开发智能的重要渠道,推动历史学科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课堂练习是在教师精心策划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式不管是在复习旧知、还是导入新课,亦或者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整节课的讲授都离不开问题的提出。
因此,要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各个阶层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时,先让学生回忆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时间、领导人、文献和性质,活跃他们的思维,然后,再布置学生去阅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看看他们能整理出哪些信息?孩子们也都主动去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领导人、文献、性质,通过对比发现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共性、区别个性,既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又使旧知识之间融汇贯通。
使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的教学也着实令人欣喜。
二、课堂练习要把握时机课堂练习是推动课堂教学进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课堂练习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纽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因此,所设计出来的问题要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也要把握好课堂练习时机。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发他们思考和探究课中提出来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总结深化知识点的课后提问等。
把握有利时机,设置恰当问题,会使课堂练习的效果倍增。
例如,在讲授《秦帝国的兴亡》一章节内容时,为引起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注意,教师可以先在课前提两个问题的练习题:大家交流一下秦始皇究竟算不算一个好皇帝?秦始皇的出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推动作用呢?设置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然会对这部分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再继续讲授新课,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初中历史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初中历史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简介
初中历史课前预是一种常见的研究策略,旨在提前让学生了解即将研究的历史知识,以增强研究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历史课前预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首先,针对不同年级的初中学生,设计了一份关于历史课前预的问卷。
然后,通过分发问卷并回收数据,收集了大量的样本。
最后,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初中历史课前预对学生的研究效果有积极影响。
学生通过预可提前接触到相关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此外,预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课堂内容,使得研究更有针对性和深度。
策略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前预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提供预材料: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预材料,包括教科书章节、相关文章和视频等,让学生对即将研究的内容有所准备。
2. 引导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在
预过程中聚焦关键点,并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3. 鼓励讨论与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以班级
为单位进行交流,让学生在预中相互研究和启发。
结论
初中历史课前预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果。
通过提供预习材料、引导预习问题和鼓励讨论与交流等策略,可进一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教师在实施预习策略时应合理利
用相关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最新高中历史课前有效预习
最新高中历史课前有效预习做好课前预习非常重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第一步。
首先,有利于学生比较熟悉教材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在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路、节奏等。
其次,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注意力更集中,有利于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经过预习,学生对于不理解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带着疑惑去听课,学习效果自然就更好。
第三,有利于学生较深入地参与到课堂各个环节中来,主动地***思考。
没有预习,学生对新授知识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解,养成不爱思考的习惯,分析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学生对于“预习”并不陌生,对历史学科而言,老师通常在上课结束时口头布置预习任务,往往是阅读下一课的课文,属于口头“软性”作业。
学生往往会误认为预习就是草草地看一遍课文,没有什么用,最后使预习流于形式。
由于预习就是“简单看看课文”,任务单一,也导致了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时无法落实[1]。
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连“简单看看课文”都做不到,往往要到上课时才会去翻课本。
可见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前预习制约着上课的效率的提高,追求有效的课前预习方式是广大的师生都要积极面对的问题。
有效的课前预习绝不是“简单看看课文”,但也不是主张越详细越好,要以适度为准则。
“适度”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不提倡很全面具体地把课本内容提前学一遍,预习过度充分了,学生对老师的课就没有那么期待,上课热情随之降低,因此提倡适度预习,初步了解新知识即可。
二是规定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提倡半小时课前预习,不宜占用太多的学习时间。
“课前预习”强调有效性,这意味着要达到什么样的预习效果?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所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预习应达到的理想效果。
对教师而言,学生的课前预习过程,不仅要有明确的预习目标,要体现相应的历史思维引导或方法指导,而且是预习结果可控的、可检查反馈的,防止流于形式。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有哪些一、多看、多想、多练、多问一旦拿起课本,就要人到、心到。
怎么才能有效的学好初中历史
学好初中历史的方法1.做好课前预习很重要所谓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学习对象。
预习将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很多学生一般对预习不够重视,除开对它的好处不了解以外,还因为感到时间不够用,没有功夫预习。
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没有预习的习惯。
其实,预习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2、预习的好处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预习可以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预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预有利于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特别要说明的是,学困生预习,尤为重要。
其实,学困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预习”上。
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四个环节组成了每课时的一个周期,因为前面预习一个环节“欠债”,而影响了后面学习环节的顺利进行。
整天忙于应付作业,如此恶性循环……这些同学在短时间内要多吃点苦,在完成每天学习任务之后,加班个把小时预习。
这样做虽然费了时间,但上课能听得懂,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浪费的时间,花在课后整理消化、作业上的时间也可以减少了许多,时间一长,运转正常了,学习的被动局面改变了,就不需要再加班了。
3.预习的策略和方法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预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学期预习(开学前在假期里,预习下学期的内容)。
(1)学期预习和单元预习的步骤第一步:阅读课本序言——《致同学们》序言主要是讲述历史课本的结构,学习方法。
所以,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第二步:阅读本书目录阅读课本目录可以明白本书的学习任务,有几篇课文,结合每周的课时安排,大致估计出每次测试的范围,做到心中有数;接着阅读每一个单元的题目,大致可以看出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最后阅读每一篇课文的题目,尝试着看看自己通过阅读课题能不能知道本篇课文所要讲述的事件?接着考虑一下一个单元中几篇课文所涉及的内容有怎样的联系?比如九上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包括第4课和第5课,而这两课之间是并列关系,第4课学习亚洲的,第5课学习欧洲的。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解永平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解永平摘要:历史是初中教学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知识,树立历史感悟。
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式,进行历史教学改革创新,转变角色,坚持以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方式方法一、培养历史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喜欢历史学科,会主动学习历史,教师的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这一新的要求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抛弃以往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措施,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的关键是好学,因此,历史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只有当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培养其历史能力,促进历史的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结合教学实践, 我认为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记住时间、人物和事件经过就可以,必须学会发现现象的本质、由现象而学会归纳历史规律,这才是真正会学历史。
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才能引发其智慧火花,这个目的实现的最佳途径就是发动学生进行讨论。
讨论是能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形成学生独特见解和观点的方法,如提出“是不是华盛顿拯救了美国?”“你如果是谭嗣同会不会逃走?”等论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的同时,一定要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式和方法、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历史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作者:林茂德
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摆脱无效的消遣式预习,本文重点介绍不同学程的预习要求和方法,并且尝试让学生能够验证预习的有效性,使学生体会到课前预习是一种自主感知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预习指导效率效果验证
中学生通过自主性预习,能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从而顺利完成中学学业。
笔者建议学生要有甘当笨鸟的心态,飞得早才能飞得更远、更高。
一、把握宏观,分层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但有些学生在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后,往往以应付之心待之,充其量只是在课前看一看课文而已。
为了提高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作一个简单的设计。
(一)期初预习,全册通览
高中历史学习难度不大,但要学好很难。
为了树立学好历史科的信念,我建议学生在学期初新书刚发下来时,就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整本书进行通读。
当然,这个阶段的通读仅仅要求泛读即可,以便建立当册历史知识的整体印象,初步了解新的一个学期要掌握的历史课的内容、布局和分量。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很好地宏观把握,高屋建瓴,俯视即将迎来的每一节新课。
(二)单元预习,阶段预热
高中历史课本,每册五六七单元不等,但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单元内各个课时联系很紧密。
所以,要求学生在新单元即将开始的时候,以单元为单位,在单位时间内进行预习,目的是深入理解本单元各课的内在联系、编排规律、主要历史要点等。
对单元知识进行预热,这也符合记忆规律,因为同一个历史知识点,用相同的时间记忆,分三次记忆比单次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三)课前预习,深入浅出
课前预习,必须认真仔细。
第一,要用彩笔对重点知识圈画;第二,要对段落进行归纳,为每一个段落写上旁注;第三,初步组织出课间思考题的答案要点;第四,对不明确的知识点和问题要标明存疑记号,以便课间讨论或课后问询;第五,如果有导学案,可以事先完成部分习
题,这样上课时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
通过认真预习,当我们走进课堂时,已经就不再从零开始了。
(四)掌握方法,形式多样
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比较初级的预习,不过是提前了解课本内容而已。
而比较有质量的预习,就是要求在预习过程中必须了解如何阅读教材,读什么,怎么读。
比如,要理解教材每章开头的引言,归纳课文各段的重点,读懂“阅读与思考”部分的文献资料,读好课间材料图表等等。
另外,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要自己尝试解决,比如查阅文字资料或者上网查询,实在没办法就把问题带进课堂。
最后,在预习中也有可能碰到以前学过但现在被遗忘的知识,要勤于翻动旧书,直到弄清为止。
每一位学生,都会经历过预习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的过程,这样的蜕变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
(五)持之以恒,必有回报
上面所述方法,可以避免课前预习的盲目性,但是,最难的不是有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而是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把预习当成一种习惯。
在历史学科高考要求日益提高、学习时间有限的今天,必须充分认识课前预习的作用,把课前预习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最终,我们会发现,课前预习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而是高效利用了时间。
因为我们会发现,对每一节课预习会越来越快,效率却越来越高。
蓦然回首,我们不知不觉中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在课堂上,对新课的历史知识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教师的问题可以随心所欲地回答,甚至还能发现教师讲课中出现的纰漏;完成课后作业所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考试做题胸有成竹,成绩稳步提高。
二、效果评价,纠错纠偏
美国著名专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
”如果对教师的预习要求都做到了,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却不理想,那么,我们就必须反思,一定是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必须找出问题所在,纠错纠偏,发挥预习应有的作用,保持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一)课堂提问应答情况评价
教师课堂提问,如果是基础知识类型的问题没有回答正确,说明预习时精读不够,导致对历史教材内容的无法充分理解;如果是思考型的问题没有回答好,可能是预习时研读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在预习时形成存疑,没有把握教材的中心和实质,对重点、难点和疑点做不到心中有数;如果是知识关联的问题没有答好,那肯定是泛读没有做好,没有把已学知识与本节课的关系厘清。
(二)考试成绩情况评价
如果坚持正确的预习,应对学业水平测试难度的考试绝对没问题。
但是,如果面对高考难度的考试,就要理性看待。
因为高考要求的试卷其材料基本上是课本知识的迁移,表面上是预习不到的,即使考试成绩不佳,也绝对不能怀疑预习的作用,但是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练习同类卷上。
(三)课后练习完成情况评价
课后练习难度不小,但是其问题基本上与本课知识相关,答题所调用的基础知识都在本课,新鲜度很高,一般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这当然是预习充分之功。
但是,不少学生答题会出现表述不规范、学科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的情况,这就要另行训练,或者把所答之题书面写好让老师面批,聆听要旨。
最后,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作为本文的结尾:“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就是坚持预习的法理依据。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N].上海:商务印书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N].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配.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左彩英.高中历史学案教学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1.(责编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