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第八章第五节核心边缘32页PPT

合集下载

城市地理学 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 PPT课件

第三节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二、地理区位
城市地理区位类型
大位置、中位置、小位置 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和邻接位置、门户位置 水运端点、 梯级中转点 、河流交汇点、铁பைடு நூலகம் 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
第三节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三、自然资源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出路
安徽淮北:淮南淮北都是中国12大煤矿基地之一 安徽铜陵:当然是铜矿。号称“铜都” 甘肃玉门:玉门油田 甘肃白银:白银铜矿 广西合山:“广西煤都”,中国三大钒矿之一 贵州铜仁万山: 汞矿全国第一,还有磷矿 河北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又是煤 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煤啊煤 河南焦作:焦作煤矿,曾经的优质无烟煤基地 河南灵宝:“黄金之城”、“硫铁王国” 黑龙江大兴安岭区:不用说,1987年那场大火+多年的木材输出 黑龙江七台河:据说是中国三大稀有煤田之一。那里的焦煤、无烟煤很有名。 黑龙江五大连池:天然林开采全面禁止,森林资源 黑龙江伊春:曾经的中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 湖北大冶:大冶铁矿,那可是教科书津津乐道的中国n大铁矿之一;还有钨矿 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黄石。 湖北潜江:岩盐,还有石油 湖北钟祥:“中原磷都” 湖南耒阳:又是煤矿 湖南冷水江:“世界锑都”、“江南煤海” 湖南资兴:煤;2007年煤矿实现税收3.5亿元,占全市当年财政总收入的54% 吉林白山:曾经的“长白林海” 吉林敦化:森林 吉林九台:煤、非金属矿 吉林辽源:曾经的“煤城”,吉林煤都
城市起源的其他解释
• 人类最早的礼仪性汇聚地点,即各方人口朝 觐的目标,就是城市发展的胚胎。 • 城市从其起源时代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 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最初 它便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代表着宇宙,是实 现人类天堂的一种途径。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分布体系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分布体系ppt课件

ppt精选版
31
(二)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ppt精选版
17
20世纪70年代,普雷斯顿(R.E.Preston)提出了城 市中心度(中心性)的计算公式:
C=R+S-αMF
其中:C:城市的中心度 R:城市零售总额 S:经选择的几种服务业的经营总额 α:中等家庭收入中用于零售和几种服务支出的百分比 M:该城市的中等家庭收入 F:该城市的家庭总数
空间交互作用
距离
ppt精选版
9
货物的可运输性是由单位重量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价值高的商品运距长;可运输性也是时间的函数,随 着时间的推移,运输工具革新、运输网络完善,会导 致运费下降,使可运度大。
可运输性也显著影响着人的购物出行行为(人们愿 走较少的路程去购买低价值的商品,愿走较远的路程 去购买价值高的商品)。
ppt精选版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理论的方法
用理论模式来划分城市的吸引范围,就是将城 市与外界的空间交互作用抽象化,用简单的数学模 式来进行模拟,这些模式几乎都来源于牛顿的万有 引力定律:
其中:F:物体间的相互引力
G:地心常数
Mi,Mj:物体质量
dij:物体间的距离
ppt精选版
20
⑴零售引力规律
1931年,赖利(W.J.Reilly)将牛顿定律引进到零售商业区的研 究,认为A、B两城市间任何一地C,到两城市的零售额的相对份 额(Ta/Tb)与两城市的规模大小和到两城市的距离远近有关,并提 出了“零售引力规律”,其公式为:
ppt精选版
16
一般来说,城市单指标的吸引范围和两个城市之间的多指标 吸引范围比较容易确定,但要寻找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同级城 市之间的综合性的吸引范围就比较复杂,问题的关键在于:

城市地理学 第8章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 第8章PPT课件
21
2、影响空间扩散的因素 (1)阻力作用:新事物接受者的数量和时间呈
正态分布; (2)障碍作用: ■障碍可分为自然障碍、文化障碍、社会障碍、 政治障碍。 ■障碍也可分为不可透性的完全障碍和可透性的 部分障碍 ■现象的空间扩散一般会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12
(5)潜力模式
■应用引力模式分别求出某城市与其它每一城市(包
括它自己)的相互作用量,再求和,就可以得到该
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影响潜力(相互作用可能性的
强度):
n Iij
j1
n
j1
PiPj Dibj
PiPi Dibi
■如采用城市人口作为质量单位,计算出的潜力称为
人口潜力。如果对城市系统内每个城市分别计算出
■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 离它的距离成反比。
10
(4)引力模式
■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表示城
市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Iij
WiPi WjPj Dbij
Iij为ij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量,Pij为 ij两个城市的人口规 模,Dij为两个城市间的距离,b为测量距离摩擦作用的指数, WiWj为经验确定的权数。
其潜力,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画出潜力等值线。
13
请根据上图总结美国当时的城市体系人口影响力空间分布规律。
14
四、空间扩散
1、空间扩散的类型 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 和重新区位扩散。 (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 的、连续的扩散过程; ■同传染病的接触传播类似; ■扩散随距离增大逐渐被削弱。
2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一、相互作用的分类

(汇总)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分布体系.ppt

(汇总)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分布体系.ppt
级体系
最新.课件
7
2、城市吸引范围(结节区域)
城市联系所及的范围可称之为城市的绝对影 响范围。城市对外影响力的大小一般随距离 而衰减。
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直接腹地)是一个城 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 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地域。换句话 说,城市直接吸引范围的形成是区域内同级 城市空间交互作用力量平衡的结果。
最新.课件
2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一、相互作用的分类
海格特(P. Haggett,1972 )借用物理学中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 为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类型。
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
第二类,各种不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 实现的交易过程;
第三类,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 新技术)的扩散等。
最新.课件
3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1.互补性 对应的供需关系
2.中介机会
货物输送的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 能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C地,引起货物 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的现象。
B
B
A
C
A
C
最新.课件
4
3.可运输性
货物的可运输性由单位重量的价值所决定。 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
(2)嘉兴与苏州间有运河和公路相通,除了 纺织行业的内部联系以外,仅有一些短期的生 产联系。大量的联系属于区内外、省内外建材 和非金属矿石的通过运输,成不了嘉兴自身的 主要联系方向。
最新.课件
16
(3)上海和杭州是两个比嘉兴等级更高 的城市。
(4)用断裂点公式检验,上海与杭州之 间的断裂点,按铁路里程43计.5%距杭州51.23 公里,约在海宁县斜桥站西,与嘉兴市 直接吸引范围的西界大体一致。

《城市与城市地理学》课件

《城市与城市地理学》课件

城市地理学的历史发展
总结词:发展脉络
详细描述: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城市 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经历了从描述性研究到系统性分析,再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过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总结词
研究范畴与手段
发展模式
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包括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 和郊区化等模式,这些模式受到经济 、社会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长
城市化通过促进人口集聚和产业 集中,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
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变迁
城市化带来人口迁移和社会结构的 变迁,推动城市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和包容性。
06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 规模和地域范围的扩大。
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 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文化和价值观的扩散。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模式
发展阶段
城市化通常经历起步、加速、稳定和 逆城市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 同的特征和发展动力。
生态环境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以 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07
城市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膨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数 量急剧增加,给城市基础设施、交通 、住房等带来巨大压力。
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造 成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 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中心地理论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中心地理论

3.行政原则
• 在行政作用明显的地区,受行政原则控制,克氏 认为,每个中心地在行政管理上只能从属于一个 高级中心地,不能象市场原则或交通原则那样同 时受两个或三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影响 • 在K=3和K=4的系统内,除高级中心地自身所辖的 一个次级辖区是完整的外,其余的次级辖区都是 被割裂的,显然,这不便于行政管理。 • 为此,克里斯塔勒提出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的系 统。
圆形网络
B级市场区都是圆形的,居住在三个圆形相切所形 成的空角里的消费者将得不到供应。
六边形网络
要充分消除 圆与圆之间 的空隙地区, 除正六边形 外,还有等 边三角形和 正方形。相 比之下,六 边形的面积 最接近于圆 的面积。
各级中心与服务半径
级别 服务半径 承担职能 服务种类
B级中心
K级中心
第四节 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
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 首先,他们增补了中心地学说的假设,即消费者的消 费支出是均质分布的。
其次,他们认为自由竞争将使每个生产者的销售范围 缩减至门槛范围。他们假设一个中心地有几种不同的货 物提供给一个区域,它们(货物)的等级按照其门槛销 售范围从1排到n。第n级货物有最大的门槛需求,即要 有最大的市场区才能维持其存在,它们出现在A级(最 高级)中心地。A级中心地出现的数量取决于对第n级货 物的总需求量。假设在均质平原上有100万人,第n级货 物的需求门槛为20万人,那么最多能出现5个A级中心地。 由于其它货物的门槛都低于第n级货物,A级中心地还将 提供自第n-l级一直到第1级的所有货物。
r
r-1
M、A、K、B
M、A、K
齐全
次齐全
A级中心
M级中心
r-2
r-3

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第三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
城市相关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 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科学等 一、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 二、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 三、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 四、城市地理学与环境科学 五、城市地理学与城市形态学?
第四节 我国城市地理学发展概况
思考题:
1、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包括哪 些方面? 2、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宏观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微观城市地理学研 究的主要区别何在?
四、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经济总量的增加与经济结构的优化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的正相关关系
表 4-1 1981 年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 GDP 与城市化水平 国家类型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高收入石油出口国家 工业发达国家 非市场经济工业国家 平均 引自:许学强 国家数 33 63 4 19 6 126 人均 GDP(美元/人) 260 1400 12630 10320 4640 2304 城市化水平(%) 17 45 66 78 62 41
大城市与小城市间发展速度上的差异
(表4-9)
三、当代世界城市化的重要特征 (一)全球化 (二)大城市的发展 超级城市 (super city) 的出现 (表4-10) (三)城市职能高级化趋势 弗莱德曼(J.Friedmann):“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世界城市 (world city) 与 全球城市 (global city)
地理位置、地形、水文、资源条件等 (表3-1)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相对位置、交通、人口、经济结构与经济发 展水平等
第三节 其他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 不同地区城市景观的差异 (图3-2) 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职能主导型城市 二、区际贸易与流通职能主导型城市 三、产业专门化与综合职能主导型城市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有相当大的影响。
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
3.相互作用模式
各种相互作用模式的产生,旨在寻求空间组织中 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比较著名的有引力模式、 潜力模式。
(1)引力模式
引力模式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
该模式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 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一般形式如下:
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地通过交通、 通讯等联系通道发生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 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
用(spatial interaction) 。
通过空间相互作用,使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 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6
一、相互作用的分类
(一)相互作用的类型
典型的例子就是移民过程。
实际上,现象的空间扩散过程常常采取多种方式。
2、空间扩散的阻力和障碍
1)阻力 新事物接受者的接受情况 阻力因人而异,从而影响接受的时间长短、
所形成的空间格局和接受者比率的饱和程 度
2、空间扩散的阻力和障碍
(1)阻力
新事物接收者的数量和时间分布呈正态分布
2、空间扩散的阻力和障碍
Iij
Wi Pi Wj Pj D b ij
Iij为i、j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量,Pi为第 i个城市的人口规模。 Dij两个城市间的距离,b为测量距离摩擦作用的指数。 WiWj为经验确定的权数。
25
(2)潜力模式
计算一个城市与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内所有城市(包括它 自身)的相互作用量时,那么,只需要应用引力模式分 别求出这个城市与其它每一城市的相互作用量,然后再 求和,就可以得到。总结成公式形式如下:
新英格兰南部的节结地域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2)潜力模式
根据引力模式,我们能计算一对城市间预 期的相互作用量。如果我们计算一个城市 与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内所有城市(包括它 自身)的相互作用量时,那么,只需要应 用引力模式分别求出这个城市与其它每一 城市的相互作用量,然后再求和,就可以 得到。
四、空间扩散
空间扩散是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采取空间扩散方式的流是在特定的时间和 空间中从源生地产生,经过若干时间后扩 散到接受者中。
2)中心地理论的出现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 成。
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 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 突破,它不仅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 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 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
瑞典的城市规划(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50年代,美、英等国学者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的中心地体系作了大量的验证。60年 代起,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中
K值
固定(K=3,4,7) 非固定、K=3、4、7、9……
二、市场网 在需求圆锥体的基础上,廖士进一步阐述了市场
去由圆形转为六边形的过程。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 六边形具有最接近于圆的优点,也具有比三角形和正 方形等其他多边型运送距离最短的特点,因此需求可
达到最大化。
廖士体系比起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体系更
为一般的中心地体系。廖士的体系中克里 斯泰勒的3种形式(K=3、4、7)仅是其中 的特例。廖士通过不断改变六边形的方向 和大小,得到不同规模的市场区(K=3、4、 7、9、12、13、16、19… …)。
空间扩散理论是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于1953 年提出的。空间扩散研究被益为本世纪人 文地理学研究中两项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元生点向外作空 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我 们叫做传染扩散。

城市地理学8

城市地理学8

3、顾朝林中国城市实力评价
4、中国d 系和Rd链
(1)根据上表分析可见,中国现已构成
级d系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天津、和广州 (未括香港)4座城市,它们均位于中国东 部沿海地带,以京津、上海、广州为顶点 组成了中国I级d 系,成为中国东部经济 发展地带。与之相对应,中国广大的西部 地区为本西部经济发展地带。
三、核心——边缘模式
1、基本概念 核心区:一旦经济在某一地区得到发展,产生了 主导工业或发动型工业时,则该地区就必然产生 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 区,该地区就必然成为核心区。 边缘区:每一核心区均有一影响区,这种影响区 称为边缘区。 控制 核心 边缘 依赖
更高级核心
核心
前向联系
二、斯梅尔斯的验证 验证地点:英格兰 威尔士 聚落数目:900多 验证结果: 城市:主要城镇:城镇 =1:3:9
三、斯金纳的验证 验证地点:成都平原 验证内容:周期中心地 验证结果:接近于K=3 (在以九天为一个完整的周 期中,有三天时间市场开 放设在级别较高的中和镇 )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四、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需求和销售价格存在着反比递减的需求 曲线和需求圆锥体。
二、市场网
需求圆锥体是一个圆形市场,要消除圆与圆 之间的空隙地区、六边形是市场区最理想的形 式。 廖士计算不同等级市场区中心地数目(M) 的公式。
2 n= k 3 j 2 2 1 1 n= k 3 j 2 2
(1)尽管假设在建立中心地理论过程中是必 不可少的,但某些假设或条件不符合客 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 (2)中心地理论仅较适用于单纯农业区,而 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
(3)克氏忽视了制造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4)强调城市间的等级联系而忽视横向联系。 (5)许多理论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6)是现代城市地理学形成的标志。

《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21
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地理学的进展
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问题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
城镇体系、城市化和城市职能的研究兴趣下降,城市产业的 研究领域在拓展 围绕信息化和全球化拓展城市地理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
完整版课件ppt
22
微观方面的研究:城市土 地利用…
完整版课件ppt
12
4、1970年以来 社会问题的增加
社会学
城市地理学
技术因素
制度因素 社区与人 内城更新
城市发展
城市地理学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
完整版课件ppt
13
五、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1、发展简评
研究成果的应用 学科的交融
研究队伍
城市地理学
完整版课件ppt
1
第一章 绪论
完整版课件ppt
2
1984年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学概论》 1990年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 1997年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 1999年 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学》
城市体系 城市规划 城市统计 城市化
………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 交通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关系?
城市地理学
完整版课件ppt
7
自然 科学
社会 科学
完整版课件ppt
8
完整版课件ppt
9
2、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规划学
技术科学,偏重 空间组织和设计, 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经济学
城市财政、城市 管理、城市建设 投资

城市地理学全套精品课件

城市地理学全套精品课件
同时地理学对城市体系的研究有了很大的 发展,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学说尤为突出 (1933年的《南德的中心地》)。
从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1950年以前的城市地理研究有两大特点:
1、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 的决定因素;
2、对城市作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 动态分析;
此时虽然已经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学的 研究重点,出现了一些理论,但城市地理学 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理学的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 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的空间组织——区 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等;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①城市 化研究②区域城市体系研究③城市分类研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内部区域 的特点、城市的兴衰更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
a. 描述性研究,即描述城市现象的空间现状; b. 解释性研究,即研究城市形象的因果关系; c. 评价性研究,即既要认识资源空间分配的不平衡 性,又要识别那些符合效益和社会公平标准的可供选 择状态。
2、城市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
主题
研究领域
地貌学 气候学 历史地理 经济地理 社会地理 城市地理 区域地理
三、1950–1970年
二战后,地理学经历了“数量革命”, 1958–1962达到顶峰。 克氏的中心地学说在30 年代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到60年代,影响迅速 扩大。
布赖恩•贝里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中心地学 说进行了许多实证性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和专著,他的《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 一文,把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的等级联系 起来,是城市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 此,“数量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的 城市景观转移到空间分析上来。

城市地理学课件

城市地理学课件

城市地理学课件城市地理学课件课程的基本要求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掌握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城市职能分类。

◎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

◎学会运用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类型、城市化过程曲线、中国城市化特征及对策。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国城市规模政策。

◎中心地理论、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定。

3、考核方式◎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

◎平时考核方式:考勤、课堂提问及课外作业。

(缺课三次,取消考试资格) ◎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课外阅读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中国城市化特征、水平和动力机制、城市化过程研究、郊区化研究、城市发展方针(城镇体系)、衡量指标等内容各类空间研究——城市空间、商业空间、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城市边缘区等的发展特征、变化机制、影响因素、结构重组等内容城镇体系——城市群体研究、都市圈(带)相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地理科学进展、世界地理研究、城市问题、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地理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汇刊、城市规划学刊、经济研究、城市改革与发展、城市发展研究等。

第一章绪论重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

难点:掌握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特点和研究趋势。

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1.地理学地理学从来不是一门单一的科学,这一特点是由于地理学位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连接点上。

早期——描述性近代——空间科学,空间分布论为核心20世纪下半叶——多学科综合近代地理学洪堡《宇宙》、李特尔《地学通论》——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 赫特纳——首创地理学的区域和景观学派;哈向特、詹姆斯、迪金森等继承赫特纳的学说,形成统一地理学。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件: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课件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件: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课件

• (2)功能分区指的是城市某个部分的
功能性质,是用来描述城市构成状态的概
念。城市功能分区可以分为商业区、居住
区、市政和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
考 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
点 互
能区等。城市中的各种功能区之间并无明
动 探 究
显的界线,也有其他功能用地穿插分布其 中,只不过所占面积较小而已。同样道理,
海南卷T11、 12,浙江卷T6, 广东卷T11, 福建卷T37(2), 山东卷T7、8, 四川卷T11、 12
城市化的过 程和特点,城 市化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广东卷T3
海南卷T13,
上海卷T35~37, 北京卷T39,浙 江卷T9、10,福 建卷T3、4,山
江苏卷T28, 安徽卷T23、 24
东卷T27
①因专业化 程度高、竞争
究 功能区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
协作强导致集
特点 很大;③建筑物高
位于内城、工 聚;②因环保、
大稠密(地价高); 低 业区附近,与低 地租、交通等
④内部存在着明显 级 地、工业区相联 因素导致分散
的分区

返回目11录
第18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
• 方法 如何区分城市用地和功能分区
第八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8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 功能
第19讲 城市化
1
单元考情实录
三年考情 最新考纲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城市的空间 结构及其形成 原因,不同规 模城市服务功 能的差异
江苏卷T17、18, 上海卷T17、18, 江苏卷T25、 安徽卷T33(1), 26,海南卷T11、 福建卷T5、6,山 12,天津卷T4、 东卷T7、8,天津 5 卷T1,海南卷T23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第五节核心边缘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第五节核心边缘

• 供给和需求这两个恶性循环之所以会形成,是由 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过低,人均收入过低是因 为资本稀缺,而资本稀缺的根源又在于人均收入 过低,低收入使一国贫穷,低收入和贫困无法创 造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储蓄,而没有储蓄就没有投 资和资本形成,从而又导致该国的低收入和持久 贫穷。 • 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 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 种必须的方法。
二、生长极理论
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F.Perroiix)于1950 年提出,后经赫希曼、鲍得维尔(J· Boudeville)、汉 森(M.Hansen)等学者进一步发展。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 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 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 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根据普劳克斯的观点,生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 动型工业。一组发动型工业聚集在地理空间上的某一地 区,该地区透过极化(Polarization)和扩散(Spread) 过程,形成生长极,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快速的经 济发展(规模经济 +集聚效益 ) 。
三、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空间组织
城市经济影响区:城市经济活动影响能力能够带动和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 城市经济区或经济影响区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经验分析法, 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要素流的实际 调查、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如顾朝林运用人流、物质流、 技术流、信息流、金融流对济南城市经济影响区进行了 界定, 周一星采用外贸货运流、铁路客货运流、人口 迁移流、空间信息流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区进 行了划分。
另一种是理论分析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引入相关 统计值进行推算。

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 与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地位并列;内容 部分交叉。
-
7
实证方法——规范方法
• 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只客观地研 究城市地理现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 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城市发展趋势。
• 规范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分析处理城市地理学的问题标准, 并以些为依据评价或规范城市发展中某 种行为或趋势。
• 美国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区”的人口 和其以外的2500人以上的居民的全部人口组 成。
-
22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 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是城市研究 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
23
使用频率高的相关概念
• P23-28 • 都市区 • 大都市带 • 都市连绵区 • 城市群 • 都市圈 • 城镇密集区
规定。
-
20
混乱的表现
• 市长介绍城市时,喜欢用包括辖 县的市域总人口,因为比较大;
• 在计算人均GDP时喜欢用户籍的 非农业人口,因为分母比较小;
• 讲人气如何高时,喜欢用包括外 来人口的实际居住人口。
-
21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 美国国情普查局为了划分城乡界线和统计城 乡人口,从1950年国情普查开始使用概念。 相当于中国“城市建成区”。
-
27
• 现行的设镇标准是1984年正式颁布的。 这一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作为县以下 的乡村基层行政单位。规定20 000人以 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 2 000人的,可以撤乡建镇;总人口在20 000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 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 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少数民族 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 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 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 000,如确有 必要,也可设镇。

详细版核心边缘理论.ppt

详细版核心边缘理论.ppt
• 做大中心城市的发展, 加强其影响力和辐射力; •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加强合作交流, 促进其他经济区的
建立; • 充分发挥核心区的经济社会带动作用, 通过基础设施共
享、交通带动、产业转移、生态补偿等促进各方面合 作, 加强腹地扩展; • 各核心城市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 稳步发。
①国内都会区; ②区域的中心城市 ③亚区的中心 ④地方服务中心。
2、边缘区域 ——国内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 ①过渡区域 ②资源前沿区域
0.0
99
边缘区域的划分
• 边缘区域 ——国内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 1)过渡区域
• ①上过渡区域(在核心区外围,联系密切); • ②下过渡区域(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与核心区域联系
不密切);
2)资源前沿区域 • 又称资源边疆区,可能形成次一级核心区域。(以美国东北部为例)
0.0
1100
弗里德曼的经济发展中0.心0 -外围模型,1986年 bac1k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 (一)离散形
•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经济活动前后向联系少, 城市化水平极低,工业不发达。
• (二)聚集型
聚集型空间结构
0.0
1166
(三)工业化成熟阶段
核心-边缘区控制与依赖关系被强化,核 心区域发展快,且次一级核心区开始形成。
0.0
1177
(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加强,整个区
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
均衡型空间结构
0.0
back
1188
• 优点:
• 解释了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 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再变为 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普遍适 用于解释区际或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过程 的理论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