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化工热力学2流体的P-V-T关系
进行计算。
(2)为判断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的正确程度提供了
一个标准:当P
0或 V
∞时,任何状态方程都
还原为理想气体方程。
肇庆学院
《化工热力学》
流体的P-V-T关系
2.2.2 立方型状态方程
立方型状态方程可以展开成为V的三次方形式。
范德华(Van der Waals)方程是第一个适用真实气
体的立方型方程,其形式为:
(1)SRK方程 300 Tr 0.7351 408.1
T 1 0.48 1.574 0.176 0.176 0.176 1 0.7351
2 0.5
2
1.2259
8.3142 408.12 a 0.42748 1.2259 1653.7kPa m6 / kmol 2 3648
流体的P-V-T关系
R 2Tc 2.5 (8.314) 2 (126.2) 2.5 6 0.5 -2 a 0.42748 0.42748 1.5588(Pa m K mol ) 6 pc 3.394 10 b 0.08664 RTc 8.314 126.2 5 3 -1 b 0.08664 2.6802 10 (m mol ) 6 pc 3.394 10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RT 8.314 273.15 7 p 4.8987 10 Pa 5 V 4.636 10 4.8987 107 -101.33 106 p 51.7% 6 101.33 10
与实验值相比,误差为51.7%
肇庆学院 《化工热力学》 (2)RK方程 将Tc、pc值代入式(2-13)和式(2-14)
(a)三次方程求根公式; (b)迭代法。 直接求解较困难,一般使用迭代法。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2[1].5
i xiVci xiVci
i
教材P31-例2-9
ij
Tcij Tci Tcj 1 kij
ci
1 k 8 V V V
0.5 0.5 cj
13 ci
V
13 cj
3
•
本章内容
流体的p-V-T关系
•
§2.1 纯流体的P-V-T相图
§2.2 气体的状态方程(EOS) §2.3 对应状态原理及其应用 §2.4 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 ---混合法则
PV=nRT
RT a P 2 V b V
RT a T P V b V V b
0.375 0.333
PengRT a P Robinson V b V V b bV b 方程
0.307
Virial 方程
PV B C Z 1 2 RT V V
得——代入公式计算
V
c
Z RA
Z RA 0.29056 0.08775
例 估算150 ℃时乙硫醇(C2H6S)的液体摩尔体积。已知
实验值为95.0cm3/mol。20 ℃乙硫醇的饱和液体密度为 0.839g/cm3。
解:已知一点密度
V V
S
R
0.29056 0.08775
RT PR方程: Vn+1 =b+ a p+ 2 Vn 2bVn b 2
初始值:V0 RT p Zn+1 pVn 1 RT Zn+1 -Zn 10 4
总
结
(续)
3、对应态原理:在相同对比温度、对比压力下,任 何气体或液体的对比体积(或压缩因子)是相同的。 意义:由于对应态原理的计算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 因此流体的性质在对比状态下更便于比较和预测。 对比态原理的理念在化工热力学占有重要位置。存 在对应态关系的不仅有 Z 性质,还有其它对比热力 学性质。Z是最基本的,是推算其它性质的模型。 三参数对比态原理:三参数——Tr、Pr、
化工热力学-第2章_流体的p –V -T关系-127128页PPT
p V
T TC
0
(2-1)
2 p
V
2
T TC
0
(2-2)
式(2-1)和(2-2)对于不同物质都
成立,它们对状态方程等的研究意义重
大。
①纯物质的P-V图
临界点
PVT0 在 C点
2PV2T0 在 C点
超临界流体区 (T>Tc和P>Pc)
过冷液体区
汽液两相平衡区 F=C-P+2=1
过热蒸汽区
饱和液相线
饱和汽相线
作举例说明。
2、当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纯物质是否就以液态存 在。
3、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实际气体的摩尔 体积一定小于相同压力下的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 所以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等于1,实际气体的压缩因 子就一定小于1?
单相区 两相平衡线(饱和曲线)
汽化曲线、熔化曲线、升华曲线 三相点(Tt,Pt)和临界点(Tc,Pc,Vc) 等容线
临界等容线V=Vc、V>Vc、V<Vc
纯物质的p –T图
A
B 三相点
纯物质的p –T图
从 A 点到 B 点,即从液体到汽体,但 没有穿过相界面,这个变化过程是渐变的
过程,即从液体到流体或从气体到流体都
是渐变的过程,不存在突发的相变。超临
界流体的性质非常特殊,既不同于液体,
又不同于气体,它的密度接近于液体,而
传递性质则接近于气体,可作为特殊的萃
取溶剂和反应介质。近些年来,利用超临
界流体特殊性质开发的超临界分离技术和
反应技术成为引人注目的热点。
超临界流体-压缩流体,它既不同于气体。 也不同于液体,而是气液之间能进行无相变 转换的、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条件下存 在的物质。在pv图上pT略高于又接近于临界 点的流体。
化工热力学课件-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宏观定义
pV RT Z 1
物理意义
1. 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2. 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1. 理想气体可否被液化(或固化)? 2. 实际气体何时可近似为理想气体?
非理想性
• 分子有大小和形状(几何特性):
硬球软球哑铃状链状拓扑结构….
• 分子间有作用力(化学特性):
作用力包括吸引与排斥两部分,吸引部分又可分解为: 色散、偶极和多极、 氢键、 链的连接性等
例2/4-1 已知SO2在431 K下,第二、三Virial系数分别为: B=-0.159 m3kmol-1 C=9.0×10-3 m6kmol-2 试计算SO2在431 K、1 MPa下的摩尔体积为多少?
解:
用舍项Virial方程:
Z
PV RT
1
B V
C V2
将p=1×106 Pa,R=8.314×103 m3 ·Pa·kmol-1K-1, B=-0.159 m3kmol-1,C=9.0×10-3 m6kmol-2,T=431 K 代入上式中并整理后得
及(b)饱和液相的摩尔体积。(正丁烷在此状况下适用RK状态 方程。)饱和汽相与液相的摩尔体积实验值分别为2482 cm3mol-1
和115.0 cm3mol-1。
解2/5-2:
由附录B1查得正丁烷的Tc及pc值,并求得:
Tr
350 425.2
0.8232
pr
0.9457 3.799
0.2489
由(2/5-14)式可求出参数q , :, 及(Tr)值由表2/5-1中查得
Tr=0.7时: 球形分子logprS = -1 其它流体的 logprS < -1
考虑到一般流体与简单 流体的差别,提出偏心 因子的概念。
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1)过热蒸汽等温冷凝为过冷液体; 2)过冷液体等压加热成过热蒸汽; 3)饱和蒸汽可逆绝热膨胀; 4)饱和液体恒容加热; 5)在临界点进行的恒温膨胀
p
C
5
4
1
3(T降低)
2
21
V
§2.2.2 纯流体p-V-T关系的应用
1.气体液化 流体p-V-T关系最大应用是气体的液化,液化是指物质由 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的先决条件是物质必须降到临 界温度Tc以下。 气体液化有着极广的用途,如:
丙烷
甲烷
正丁烷 正戊烷
正己烷
室内压力 1atm
T,℃
25
2.制冷剂的选择
在寻找代替氟利昂的制冷剂时,离不开p-V-T数据。 对制冷剂的要求: 1)临界温度要高(高于环境温度),否则在常温
或普通低温范围 内不能被液化。
2)为了使蒸发压力大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 气进入制冷系统,蒸发温度要低。
3)在冷凝温度下的蒸汽压也不宜过高,以免 引起消耗功的增大。
汽液两相平衡区 F=C-P+2=1
超临界流体区 (T>Tc和p>pc)
过热蒸汽区
气相区 汽相区
饱和液相线
饱和汽相线
(泡点线)
(露点线)
等温线
14
p-V图的特征、相关概念
1点,2线,5区,等温线
“1点”—临界点。Tc—临界温度;pc —临界压力; Vc —临界体积。 气液两相共存的最高温度或最高压力,即Tc是加压使 气体液化的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临界等温的数学特征
燃烧值/kJ·g-1 55.6
乙烷 32.18
48.08
-88.65
52.0
丙烷 96.59
41.98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第二章 内 容
§2.1 纯流体的p-V-T相图 §2.2 气体状态方程(EOS) §2.3 对应态原理和普遍化关联式 §2.4 液体的p-V-T性质 §2.5 真实气体混合物p-V-T关系
§2.6 状态方程的比较和选用
§2.1 纯流体的p-V-T相图
§2.1.1 T –V 图 §2.1.2 p-V 图 §2.1.3 p-T 图 §2.1.4 p-V-T 立体相图 §2.1.5 纯流体p-V-T关系的应用及思考
§2.1.4 P-V-T立体相图
P-V-T立体相图
§2.1.4 P-V-T立体相图
水的P-V-T立体相图
【例2-1】 将下列纯物质经历的过程表 示在p-V图上:
1)过热蒸汽等温冷凝为过冷液体; 2)过冷液体等压加热成过热蒸汽; 3)饱和液体恒容加热; 4)在临界点进行的恒温膨胀
P
C
1)过热蒸汽等温冷凝为过冷液体; 2)过冷液体等压加热成过热蒸汽; 3)饱和蒸汽可逆绝热膨胀; 4)饱和液体恒容加热; 5)在临界点进行的恒温膨胀
• 1)由于刚性容器体积保持不变, 因此加热过程在等容线上变化,到 达B1时,汽液共存相变为液相单相; 继续加热,当T>Tc,则最终单相为 超临界流体,即C1点。
• 2)当水慢慢加热后,则状态从位 于汽液共存区的A2,变为汽相单相 B2,继续加热,当T>Tc,则最终单 相为临界流体C2。
§2.1 纯流体的P-V-T相图
P-T图
液相区
8atm下变成液体
气相区
1atm下变成气体
液化气的p-T 图
-82.62 ℃
室温10~40℃
乙烯、丙烯、 丁烯能做液化 气吗?
96.59℃
TC = 196.46 Tb =36.05 ℃
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2[1].3_2.4
BP Z 1 RT
例:二元混合物
Bm yi y j Bij (2 58)
i j
Bm yi y j Bij
i 1 j 1
2
2
二次型混合规则
y1 y1B11 y1 y2 B12 y2 y1B21 y2 y2 B22
3
例2-3
4.6 10 pr Z 0.214pr (1) 6 21.4910
6
Z Z Z (2)
0 1
3、计算步骤 设初值 Z0 (1) Pr
查图 +Tr
Z0
,Z1
(2)
Z1
| Z0 - Z1 | < ε
?
至| Zn-1 - Zn | < ε ………..
误差为1.216%!
3) 普遍化关联法 误差仅为0.53%!!! 精度:普遍化关联法 > RK方程 > 理想气体 例2-4,2-5
总结: 对比态原理— 计算压缩因子Z
查阅有关文 献的两参数 压缩因子图 (Z c=0.27)
附表三
研究对应态原理的意义
符合对应态关系的不仅有 Z ,还有其它流体的多 种基础物性。如:热容、逸度、蒸气压,但 Z 是 最基本的,因为状态方程是推算其它性质最重要 的模型。 使流体性质在对比状态下便于比较。当已知一种 物质的某种性质时,往往可以用这个原理来确定 另一结构与之相近的物质的性质。
1. 不含有物性常数,以对比参数作为独立
变量;
2. 可用于任何流体的任一条件下的PTV性
质计算。
三、对比态原理——两参数压缩因子(P17)
P T V Pr , Tr ,Vr Pc Tc Vc
PV PcVc PrVr PrVr Z ZC RT RTc Tr Tr
化工热力学_02流体的p-V-T关系
0.90008.314 (200 273.15)106 1.013106
349(5 cm3 mol1)
(3)Z
1
B V
C V2
pV B C
RT
1 V
V2
1.013106 V 8.314106 (200 273.15)
1
388 V
26000 V2
迭代计算得:V 3426cm3 mol 1, Z 0.8848
(2) Z 1 Bp RT
(3)
Z
1
B V
C V2
(1)理想气体方程
V
RT P
8.314
106 (200 1.013106
273.15)
388(3 cm3
mol
1)
(2)Z 1 Bp RT
Z
1
(388) 1.013 106 8.314106 (200 273.15)
0.9000
V
ZRT p
b 0.08664 RTC pC
0.08664
8.314 304.2 7.376 106
2.97075105 m3 mol 1
p
RT V b
T
a 0.5V (V
b)
8.314 285
6.4675
(6.011 0.297075) 104 2850.5 6.011104 (6.011 0.297075) 104
2.2.3 立方型状态方程(两常数状态方程)
立方型状态方程可以展开成为V的三 次方形式。
2.2.3.1 Van der Waals(vdW)方程
(1) vdW 方程是后续立方型方程的基础
RT a
p
其中 a V2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第2章 流体的p-V-T关系
流体指除固体以外的流动相的总称。均 匀流体一般分为液体和气体两类。
南阳理工学院 生化学院
化工热力学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重点内容
纯物质的p-V-T关系
状态方程 立方型状态方程 多参数状态方程 对应态原理及其应用 流体的蒸气压、蒸发焓和蒸发熵
方程形式: p RT a(T )
V b V (V b)
Soave 是把R-K 方程中的常数a 看作是温度的函数,在SRK 方程中,a 不仅是物性的函数,而且还是温度的函数,只有在特 定的温度下,对于某一物质而言, a 才能为定值。
方程常数:
a(T
)
ac
(Tr
,)
0.42748
混合规则与混合物的p-V-T关系 液体的p-V-T关系
南阳理工学院 生化学院
化工热力学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本章要求:
1.了解纯物质的P-T图和P-V图 2.正确、熟练地应用R-K方程、两项维里方程计 算单组分气体的P-V-T关系 3.正确、熟练地应用三参数普遍化方法计算单组 分气体的P-V-T关系 4.了解计算真实气体混合物P-V-T关系的方法, 并会进行计算。
化工热力学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V T
p
V
V V p T
dV dT dp V
对于液体,由于其具有不可压缩性,体积膨胀系数和等温 压缩系数是温度和压力的弱函数,其数值可以从文献或工具书 中查到。因此,在液体的温度和压力变化不大时,可以将体积 膨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当作常数,则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
第2章流体的p-V-T关系
主要内容
1) 流体的压力p、摩尔体积V 和温度T是物质最基
本的性质;
2)p、V、T 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
3)pVT+c p ig能推算其它不能直接从实验测量的热力
学性质如H、S、U、G等。
1
)
c
A B
对任何气体,
根据气体的临界参数,即可求出Z
计算常数需要
同时适用于汽液两相,
(1)
(2) EOS
(3)
与立方型状态方程相比,多参数状态方程的优多参数方程的基础是
能同时适用于汽、液两相
在计算和关联烃类混合物时极有价值;计算结果明显高于立方型状态方程;
该方程的数学规律性较弱,给方程的求解。
化工热力学讲义-1-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
pVT性质实验装置简介
装置组成
高压容器、温度计、压力计、体积测量系统等。
工作原理
通过改变流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测量相应 的物理量变化。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体、液体等多种流体的pVT性质测定。
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02
01
03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装置,检查各部件完好。 2. 将待测流体注入高压容器中,密封容器。
p-v-t关系
p-v-t关系是指流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对于理想气体, 其p-v-t关系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pV=nRT,其中p为压力,V 为体积,T为温度,n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对于实际气体,其 p-v-t关系需要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本身的体积等因素, 因此需要使用更复杂的状态方程来描述。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2
流体的压缩性与膨胀性
压缩因子及计算方法
01
压缩因子的定义
表示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偏差程 度的物理量,用Z表示。
02
压缩因子的计算方 法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压力下 的气体体积,利用状态方程计算 得到。
03
压缩因子与气体性 质的关系
不同气体的压缩因子不同,与气 体的分子结构、相互作用力等因 素有关。
行提供依据。
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流体的 压力和体积会发生变化,通 过流体的p-v-t关系可以计算 出管道的压力损失,以便优
化管道设计和运行参数。
管道泄漏检测
利用流体的p-v-t关系,可以 实时监测管道内流体的状态 变化,从而及时发现管道泄 漏等异常情况。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问题
反应体积变化预测
反应器压力控制
化工热力学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V
0.125
误差
(2.150 1.875)107
1.875 107
100%
14.67%
误差高达14.67%!!!
[研究理想气体的实际意义]
*自然界中虽然不存在真正的理想气体,但工程上常 见的气体,当它们所处的压力足够低,温度足够高 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都与理想气体十分相近,完 全可以把这时的气体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并不会 引起太大的误差。 例如:在大气环境下的空气、氮气以及常压高温条 件下的燃烧烟气等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为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的正确程度提供一个判断标准
§2.2.2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EOS只适合压力非常低的气体,不适合真 实气体。
例2:将1kmol甲烷压缩储存于容积为0.125m3,温度
为323.16K的钢瓶内.问此时甲烷产生的压力多大?
其实验值为1.875x107Pa.
解: P nRT 1000 8.314 323.16 2.150107 Pa
❖ 是第一个同时能计算汽,液两相和临界点的方程
2.范德华方程常数a、b的确定
对于Van der Waals方程
P
RT V b
a V2
(1)
应用临界条件,即
p
2 p
( V
)Tc
0, ( V 2 )Tc
0
(2)
❖ 临界等温线在C 点的斜率等于零
❖ 临界等温线在C 点的曲率等于零
把van der Waals方程代入上述条件, 即可得
①立方型:vdW方程,Redlich-Kwong方程 ②多参数高次型: Virial方程 ③理论方程:从分子理论和统计力学推导
2、两类经验状态方程的发展史:
❖ (1)立方型状态方程(Van der Waals型)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由纯物质临界性质计算
a
0.42748R
T2 2.5 c
/
pc
(2-7a)
b 0.08664 RTc / pc
(2-7b)
RK方程(Zc=1/3=0.333)适用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 物,计算准确度比van der Waals方程(Zc=3/8=0.375) 有很大提高,但对多数强极性化合物有较大偏差。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9
理想气体是极低压力和较高温度下各种真实 气体的极限情况,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气体方 程除了在工程设计中可用作近似估算外,更重要 的是为判断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的正确程度提供了 一个标准。
当 P 0 或者 V 时,
任何真实气体状态方程都应还原为理想气 体方程。使用状态方程时,应注意通用气体常 数R的单位必须和p, V, T的单位相适应。
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5
一个优秀的状态方程应是形式简单, 计算方便,适用范围广,计算不同热力 学性质均有较高的准确度。但已发表的 数百个状态方程中,能符合这些要求的 为数不多。因此有关状态方程的深入研 究尚在继续进行。
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6
状态方程的分类:
分为三类:非解析型状态方程 密度为三次方的立方型方程 非立方型方程
p 0 V T TC
(2-1)
2 p V 2
T
TC
0
(2-2)
上一内容
图2-3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1
9
式 (2-1) 和 式 ( 2-2 ) 提 供 了 经 典的临界点定义。 Martin 和 侯 虞 钧 在研究气体状态方 程时发现,在临界 点P对V的三阶和 四阶导数也是零或 是很小的数值。
24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液体的PVT关系
2.4.2 状态方程法
1)混合物的维里方程
①混合物的维里系数与组成间的关系 由于交叉维里系数是考虑分子1与分 子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从文献上查不 到,既然查不到,就要考虑是否可以通 过式子计算得到。美国Prausnitz提出了 交叉维里系数的计算法
2.4.2 状态方程法
1)混合物的维里方程 ②交叉维里系数的计算 对于纯组分气体 对于混合气体
能双分子效应的加和。
Bm = ∑∑ y i y j Bij
i j
2.4.2 状态方程法
1)混合物的维里方程 ①混合物的维里系数与组成间的关系
对于二元混合物,混合物的第二维里系数为
Bm = y1 y1 B11 + y1 y 2 B12 + y 2 y1 B21 + y 2 y 2 B22
B11 , B22 -纯组分维里系数,查文献或手册; B12 , B21 -交叉维里系数,要计算
2.4.2 状态方程法
2)混合物的R-K方程 ①R-K方程中参数a,b的计算
当R-K方程用于混合物时,也要把R-K方程中的 参数a,b用混合物a,b来代替
b = ∑ y i bi
a = ∑∑ y i y j a ij
i j
bi = 0.0867 RTci Pci
aij = 0.4287 R 2Tcij
1)混合物的维里方程
2)混合物的R-K方程
2.4.2 状态方程法
2)混合物的R-K方程 一般形式 RT
变形
a P= − 0 .5 V − b T V (V + b )
1 a z= − 1 + h bRT 1.5 bP = h zRT
天津大学化工热力学第2章流体pVT关系
a
3
2.1 纯物质的p –V –T关系
a
4
2.1 纯物质的p –V –T关系
固液
C
液 汽液
汽固
图2-1 纯物质的p –V –T图
a
5
纯物质的T—V图
a
6
纯物质的T—V图
C点临界点,所对应的温度和压力
C
是纯物质气液平衡的最高温度和最 高压力点
复习:临界温度、临界压力
算中更准确。
a
27
Peng-Robinson方程(简称PR方程)
方程形式: pV R TbVVba TbVb
方程参数:
a T a T 0 . 4 5 7 2 4 R 2 T c 2 /p c T
b0.07780RTc/pc
(T)1k(1Tr0.5)2
k 0 .3 7 4 6 1 .5 4 2 2 6 0 .2 6 9 9 2 2
RT a
• 参数: p V b V2
a/V2 — 分子引力修正项。
由于分子相互吸引力存在,分子撞击器壁的力减小,造成压力减小。
b —分子本身体积的校正项。
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分子自由活动空间减小,由V变成V-b。分子 自由活动空间的减小造成分子撞击器壁的力增大。b增大,造成 压力增大
a
21
• 参数a和b获得途径:
(2)方程利用统计力学分析分子间的作用力,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 方程形式: 压力形式: ZpV1B pC p2D p3
R T
体积形式: Z1VBVC2 VD3
密度形式: Z1B C 2D 3
维里系数:B ( B ) C (C ) D ( D ) ……分别称为第二、第三、第四……维 里(virial)系数。 对于特定的物质,它们是温度的函数。
化工热力学讲义-2-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
Z 1 1 0.5335 0.2387 0.8829 1 0.2387 0.2387 1 0.2387
即Z1和Z0之间相差颇大,需进行第二次迭代。
第二次迭代:取 Z 2 Z 1 0.8829
则:p
ZRT V
0.8829 8.314 323.16 1.25 104
2.3.1两参数对比态原理
一、原理的导出
令:Tr T T,C
pr
p p,C
Vr
V VC
1 r
式中:Tr、pr、Vr、ρr称为对比温度、对比压力、对比摩尔体积、对比密度。
对于van der Waals方程,上节课中已经推导并得到:
a
9 8
RVCT,C
b VC,同时: 3
pC
3 8
RTC VC
将以上各值代入van der Waals方程,得:
分析:BpC 是无因次的,可以看作对比第二维里系数。 RTC
以下要解决的是该系数的计算问题:对于指定的气体来说,B仅仅 是温度的函数,B的普遍化关系只与对比温度有关,与压力无关。
因此Pitzer提出如下关联式:
BpC B 0 B1
RTC 式中B0、B1只是对比温度的函数,由下列关系式确定:
B0
Z Z 0 Z 1
式中Z0、Z1则是(pr、Tr)的复杂函数,和ω无关。根据 实验数据得到的Z0、Z1和(pr、Tr)的函数关系见P15页 图2-7(a)(b)和图2-8(a)(b)。工程计算时,具体数 据参见附录三
二、SRK、PR、PT方程的普遍化
SRK、PR两方程式中显然引入了Pitzer提出的偏心因子概念, 对它们的普遍化(见第9页表2-3)显示,它们是基于Pitzer提 出的三参数对应态原理。具体推导过程略。
化工热力学流体的PVT关系
在临界点处
PC
3 8
RTC VC
ZC
PCVC RTC
3 0.375 8
立方型方程的特点: ⑴根的情况,见P-V相图; ⑵它是由范得华1873年提出的,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状
态方程,曾获得诺贝尔奖; ⑶是第一个同时能计算汽液两相的方程; ⑷两相修整过于简单,准确度低; ⑸改进的形式为RK、PR方程; ⑹但是改进的形式均以vdW为基础。
汽液两相区的比容差随温度和压 力的上升而减少,外延至ΔV=0点, 可求得Pc,Vc和Tc.
临界点处,等温线既是极值 点又是拐点
自由度: f N P 2
P 0 V TTc
2P V 2
T Tc
0
三.P-V-T关系
在单相区 f(P,V,T)=0 隐函数 显函数 V=V(P,T) P=P(V,T) T=T(P,V)
形式
P RT - a(T) V - b V(V b)
(2-14)
b 0.08664RTc Pc
R-K Eq中 a=f(物性) SRK Eq中 a=f(物性,T)
a(T
)
a(T
c
)
(Tr
,
)
0.42748
R
2Tc2 Pc
(Tr
,
)
(Tr ,) 0.5 1 m'(1 Tr0.5 )
m' 0.481.574 - 0.1752
为表征物质分子的偏心度,既非球型分子偏离球对称的 程度,简单流体为0
R-K Eq经过修改后,应用范围扩宽。 SRK Eq:可用于两相PVT性质的计算,对烃类计算,其 精确度很高。
关于两常数(立方型)状态方程,除了我们介绍的 范德华、R-K、SRK Eq以外,还有许多方程,包括我们 讲义上的P-R Eq (2-19)和P-T Eq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常数a , b值的确定:在临界点处,函数的一阶导数和二 阶导数都为零,
P 0 V TC 2P 0 V 2 TC
可得
27R Tc a 64Pc RTc b 8Pc
2
2
2.2.2 立方型状态方程
1 A h Z ( ) 1 h B 1 h b BP h V Z
其中:B=b/RT , A/B=a/bRT1.5 即Z=f1(h), h=f2(Z),通过试差即可计算出V
2.2.2 立方型状态方程
( 2) R-K方程 Redlich-Kwon R-K方程的解法: ① 已知T,V,求P, 显压型,直接计算,很方便。 (P9,例2-1),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 1atm=0.101325×106Pa=0.101325MPa ② 已知P,T,求V,用上式试差求解,工程上最常 用的情况,P,T易测 ③ 已知P,V,求T,如求操作温度,试差求解
2.2.2 立方型状态方程
( 2) R-K方程 Redlich-Kwon
R-K方程的应用范围 ⑴适用于气体PVT性质的计算; ⑵非极性、弱极性物质误差在2%左 右,对于强极性物质误差在1020%。
2.2.2 立方型状态方程
( ( ( ( 1) 2) 3) 4) Van Der Waals方程 R-K方程Redlich-Kwong S-R-K方程 Peng-Robinson方程
2.2.3 多常数状态方程
(1) 维里方程 Virial Equation
(1)方程的提出 (2)两项维里方程 (3)应用范围与条件
2.2.3 多常数状态方程
(1) 维里方程
(1)方程的提出
Virial
第2 章 流体的p –V -T 关系
第2章流体的p –V -T关系本章目的能熟练掌握流体(特别是气体)的各种类型的P、V、T关系(包括状态方程法和对应状态法)及其应用、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本章主要内容(1) 通过纯物质的p –V –T图、p –V图和p –T图,了解纯物质的p –V –T关系。
(2) 掌握维里方程的几种形式及维里系数的物理意义。
(3) 熟练运用二阶舍项的维里方程进行pVT计算。
(4) 理解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普遍特点。
(5) 重点掌握RK方程一般形式和迭代形式的使用。
熟练运用RK方程进行气体的pV T 计算。
(6) 掌握RKS和PR方程。
并能运用RKS和PR方程进行纯流体的pVT计算。
(7) 掌握偏心因子的概念。
(8) 理解对比态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对比态原理。
(9) 熟练掌握三参数的对应状态原理和压缩因子图的使用。
(10) 熟练运用普遍化状态方程式解决实际流体的pVT计算。
(11) 初步了解液体的pVT关系。
(12) 掌握混合物的pVT关系。
重点掌握kay规则、气体混合物的第二维里系数和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混合规则。
在化工过程的分析、研究与设计中,流体的压力p、体积V和温度T是流体最基本的性质之一,并且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
而许多其它的热力学性质如内能U、熵S、Gibbs 自由能G等都不方便直接测量,它们需要利用流体的p –V –T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推算。
因此,流体的p –V –T关系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1 纯物质的p –V –T关系纯物质在平衡态下的p –V –T关系,可以表示为三维曲面,如图2-1。
图2-1 纯物质的p –V –T图曲面上分单相区及两相共存区。
曲线AC和BC代表汽液共存的边界线,它们相交于点C,C点是纯物质的临界点,它所对应的温度、压力和摩尔体积分别称为临界温度T c、临界压力p c和临界体积V c。
将p –V –T曲面投影到平面上,则可以得到二维图形。
图2-2和2-3分别为图2-1投影出的p –T图和p –V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纯物质的p-V-T关系
2.2 气体的状态方程 (Equation of State)
2.3 对比态原理及其应用 2.4 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 -V -T关系 2.5 液体的p -V -T关系
2.1 纯物质的p-V-T关系
固液
C
液
汽液
汽固
纯物质的p-V-T图
纯物质的p –T图
称为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EOS),它用来联系在
平衡状态下纯流体的压力、摩尔体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作用:状态方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表示在较广泛的范围内p、V、T之间的函数关系; (2)通过它计算不能直接从实验测得的其他热力学性质; (3)用状态方程可进行相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计算。
4.2486.198 0.08058 V2 6.814 6.146 6.1986.198 0.08058
V3 6.141
V4 6.140
V 6.140m3 / kmol
(2) SRK方程
300 Tr 0.7351 408.1
T 1 0.48 1.574 0.176 0.176 0.176 1 0.7351
它虽然精确度不高,无很大的实用价值,但是它建 立的推理理论和方法对立方型状态方程的发展具有 重大的意义,并且它对于对比态原理的提出也具有 重大的贡献。
二、立方型状态方程
(2)Redlich-Kwong方程 方程形式:
RT a p 0.5 V b T V (V b)
方程参数: 式中a,b为RK参数,与流体的特性有关,可以用 下式计算:
RT a P 1/ 2 V b T V V b
a V b RT V b P PT 1/ 2V V b
Vk 1 aVk b RT b P PT 1 / 2Vk Vk b
8.314 300 0.08058 370.4 2.725 10 4 Vk 0.08058 370.4 3001 / 2 Vk Vk 0.08058
方程参数:
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相比,它加入了参数a和
b,它们是流体特性的常数,参数a表征了分子间 的引力,参数b表示气体总体积中包含分子本身体 积的部分。它们可以从流体的p-V-T实验数据拟合 得到,也可以由纯物质的临界数据计算得到。
(1)和意义:
该方程是第一个适用于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B bp RT
1
h
b B Vm Z
2
A
ap (RK方程) 2 2 .5 RT
A
ap (RKS 方程) 2 2 RT
迭代步骤是: ① 设初值Z(可取Z=1); ② 将Z值代入式(2),计算h; ③ 将h值代入式(1)计算Z值;
④ 比较前后两次计算的Z值,若误差已达到允许范围,迭代结束; 否则返回步骤②再进行运算。
从A点到B点,即从液体到气体,但没
A
有穿过相界面,这个变化过程是渐变
的过程,即从液体到流体或从气体到 流体都是渐变的过程,不存在突发的
B
相变。超临界流体的性质非常特殊, 既不同于液体,又不同于气体,它的 密度接近于液体,而传递性质则接近 于气体,可作为特殊的萃取溶剂和反
三相点
应介质。近些年来,利用超临界流体
二、立方型状态方程
(3)Soave-Redlish-Kwang 方程 (简称RKS方程)
方程形式: 方程参数:
aT a T 0.4278R 2Tc2 / pc T
p RT aT V b V V b
b 0.08664 c / pc RT
2.2 气体的状态方程 (Equation of State)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m RT
假定分子的大小如同几何点一样,分子间不存
在相互作用力,由这样的分子组成的气体叫做理想
气体。在极低压力下真实气体非常接近理想气体,
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
2.2 气体的状态方程 (Equation of State)
2 0.5
2
1.2259
Vk 1
Vk 1
4.248Vk 0.08058 6.814 Vk Vk 0.08058
RT 8.314 300 V0 6.734m 3 / kmol P 370.4
4.2486.734 0.08058 V1 6.814 6.198 6.7346.734 0.08058
a 0.42748 2Tc2.5 / pc R
b 0.08664 c / pc RT
(2)Redlich-Kwong方程
使用情况和意义:
R-K方程的计算准确度比van der Waals方程有 较大的提高,可以比较准确地用于非极性和弱极性 化合物,但对于强极性及含有氢键的化合物仍会产 生较大的偏差。为了进一步提高R-K方程的精度, 扩大其使用范围,提出了更多的立方型状态方程。
二virial系数表示两个分子碰撞或相互作用导致的与气
体理想性的差异,第三virial系数则反应三个分子碰撞 或相互作用导致的与气体理想性的差异。 对于特定的物质,它们是温度的函数。
一、维里方程(virial)
二阶舍项维里方程: 由于多个分子相互碰撞的概率依分子数递减,又由于 高阶维里系数的数据有限,最常用的是二阶舍项的维里方 程,其形式为:
计力学分析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方程的形式:
Z
B C D pV 2 3 1 B p C p 2 D p 3 1 2 3 1 B C D V V V RT
C (C )
D(D)
维里系数:B(B)
特殊性质开发的超临界分离技术和反 应技术成为引人注目的热点。
纯物质的p –V图
等温线在两相区的水平段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逐渐变短, 到临界温度时最后缩 成一点 C。 P-V 图可以看出, 从 临界等温 线在临界点上是一个水平拐点, 其斜率和 曲率都等于零,数学上表示为:
p 0 V T TC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最简单的状态方程:
(1)在工程设计中,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近
似的估算。 (2)它可以作为衡量真实气体状态方程是否正确的标 准之一,当压力趋近于0或者体积趋于无穷大时,任何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都应还原为理想气体方程。
一、维里方程(virial)
“维里”(virial)的原意是“力”的意思。该方程利用统
(T ) 1 m(1 T )
0.5 r
2
m 0.480 1.574 0.176 2
(ω为偏心因子)
使用情况和意义: RKS方程提高了对极性物质及含有氢键物质p-V-T 计算精度。更主要的是该方程在饱和液体密度的计算 中更准确。
二、立方型状态方程
(4) RK方程和RKS方程 的迭代形式 方程形式: Z 1 A h 1 h B 1 h 方程参数:
Bp B 1 B p 1 Z 1 RT V
使用情况: 实践表明,当温度低于临界温度、压力不高于1.5MPa 时,用二阶舍项维里方程可以很精确地表示气体的p-V-T关 系,当压力高于5.0MPa时,需要用更多阶的维里方程。对 第二维里系数,不但有较为丰富的实测的文献数据,而且 还可能通过理论方法计算。
程弥补这一明显的不足,它在计算饱和液体密 度、饱和蒸汽压等方面有更好的准确度。也是
工程相平衡计算中最常用的方程之一。
二、立方型状态方程
(6)立方型状态方程的通用形式
方程形式: 归纳立方型状态方程,可以将其表示为:
p RT a(T ) V b (V b)(V b)
方程参数: 参数ε和σ为纯数据,对所有的物质均相同; 参数b是物质的参数,对于不同状态方程会有不 同的温度函数。立方型方程形式简单,方程中 一般只有两个参数,参数可用纯物质临界性质 和偏心因子计算。
b 0.07780 c / pc RT
(T ) 1 k (1 Tr0.5 )
2
k 0.3746 1.54226 0.26992 2
(5)Peng-Robinson方程(简称PR方程)
方程使用情况:
RK方程和RKS方程在计算临界压缩因子
Zc和液体密度时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PR方
例2-1 试用RK、SRK方程分别计算异丁烷在300K, 0.3704MPa时摩尔体积。其实验值为V=6.081m3/kmol。 解:从附录二查得异丁烷的临界参数为 Tc=408.1K (1) RK方程 Pc=3.648MPa ω=0.176
8.3142 408.12.5 a 0.42748 2.725 104 kPa m6 K 0.5 / kmol 2 3.648 103 8.314 408.1 b 0.08664 0.08058m3 / kmol 3.648 103
一、维里方程(virial)
维里方程意义:
由于高阶维里系数的缺乏限制了维里方程的使用范
围,但绝不能因此忽略维里方程的理论价值。目前,维
里方程不仅可以用于p-V-T关系的计算,而且可以基于
分子热力学利用维里系数联系气体的粘度、声速、热容 等性质。常用物质的维里系数可以从文献或数据手册中
查得,并且可以用普遍化的方法估算。
2.2 气体的状态方程 (Equation of State)
要求:形式简单、计算方便、适用于不同极性的化
合物、计算各种热力学性质时均有较高的精确度。 目前存在的状态方程分如下几类: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Virial(维里)方程; (3)立方型状态方程; (4)多参数状态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