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化管理入手推进高校管理内涵式发展
教育信息化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教育信息化: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文|孙曙光 王鹏 张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为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营造了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内生需求。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对各领域进行着深度的改变和全面重塑,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2021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毫无疑问,现阶段高校深化综合改革离不开信息化的有效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推进治理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答课题。
一、教育信息化为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一)信息化推进高校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在我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教育治理的理念,是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此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首要目标。
当前,我国正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其构成要素往往包括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科研成果等等这些显性的指标,而一流的治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治理是一项基础性工程,能为一流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有效的治理使集成要素迸发能量,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低效率的治理则可能事倍功半。
显然,高等教育新使命、新任务的变化和改革的路径选择,亟需实现由高校管理向高校治理的转变。
从管理到治理,虽然一字之差却意味着高等教育体系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
相对于大学管理而言,大学治理是社会和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学发展水平越高,治理的作用就愈加凸显。
作为理念层面的大学治理已逐渐走进政府和大学的视野,并发挥相应观念的转变。
但要实现实践层面从大学管理向大学治理的转变,还需要长期的探索过程。
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实施信息化教育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实施信息化教育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作者:宫伟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09期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信息化特色经验: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深化实践研究与探索,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品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为学校内涵式发展增加动力。
● 学校基本情况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改建于1996年,是区教育局直属学校。
学校有学生2545人,在岗教职工121人,其中专任教师104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5.2%,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占75%,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38.5%。
学校有市级骨干校长2人,省级特技教师1人,市区级名师、知名教师13人。
●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1.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1)基础建设信息化2002年以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了功能比较完善的含网络通讯系统、教育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通用校园教育平台;完善了精品课录播室、学生拓展室、科技室、2个实验室、阅览室等功能教室的建设;配齐了音、体、美、劳、卫生器材和科学实验器材。
10年来,学校各种信息化设备不断地改造、升级、更新,校园网络结构进一步完善,接入20兆光纤网络,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满足了学生的信息化学习。
学校还为教师更换了55台高标配的计算机,教师办公、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办公效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2)资源建设数字化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流通功能,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
学校建设有开放式网络学习室,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建设,教师自主研发的资源类型有图片、音频、课件、微视频等。
资源库内容涉及语文、数学等13个学科领域,面广、量大。
同时,开发了科学、有序的教学可用资源,为学生跨学科跨章节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智慧校园赋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应用案例——以河北外国语学院为例
智慧校园赋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应用案例——以河北外国语学院为例摘要: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
简而言之,“要做一个智能、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
包含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信息安全体系五大内容。
关键词:大数据中心;智慧大脑;管理决策舱2021年,国务院出台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数字孪生、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正在推动我国教育智慧化发展。
智慧校园是实现智慧教育和“互联网+教育”的必由之路[1],更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智慧校园”正在改变和推动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变革和教育生态的优化。
2022年,河北外国语学院投资4500万元,在2107亩的新校区建设“智慧校园”,有“大数据中心、智慧大脑、管理决策舱”三大核心,通过AI赋能,提升数据价值,通过物信融合在校园安全、师生服务、后勤管理方面提升业务突破能力,构建智安、便捷、绿色的智慧校园新格局,进而实现“拉进管理距离、提升业务效率、防范安全隐患、便捷校园服务”四大用户价值。
整合学校内部资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技术,结合学校已有的教学、科研、数字资源,有效划分各类资源职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资源共享体系,满足了学校管理和师生生活、工作、学习等全方面对信息化的需要,实现校园设施物联化、校园安防智能化、校园生活便捷、校园管理科学化。
一、建设了三网全覆盖的高速校园网河北外国语学院智慧化校园已建设完成82.3千米的光纤铺设,实现了万兆核心,千兆桌面的校园网络,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实现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5G移动网络全覆盖,打造了智慧教室、智慧超市、智慧浴室等智能化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构架了云服务模式和云应用能力相合的“大数据中心”河北外国语学院形成了由200台高性能超融合服务器组成的校园“私有云”,计算力和存储力能满足60万人对信息处理的需求,实现了硬件、计算力、存储力等资源统一分配、动态管理、无缝扩容等功能,具备云桌面、云盘、云数据备份等云应用能力。
高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 构建现代化的学校治理新模式——访深圳市桥头学校校长杨晖
教育信息技术2020年第12期人物仿谈高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现代化的学校治理新模式—访深圳市桥头学校校长杨晖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要高质量推进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学校治理新模式,不断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杨晖个人简介:深圳市宝安区桥头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宝安区区人大代表。
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20余年,曾先后担任宝安中专信息技术教师、深圳市宝安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
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和省市区级重点课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访谈者:杨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次专访。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 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 式”。
请您谈谈对此是如何思考的?杨晖: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现代化的教育需 要现代化的学校,现代化的学校需要现代化的治理模式。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为代表的教育信息 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也是现代化学 校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当然,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 设和治理模式构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的系 统工程,信息化视野下的学校现代治理模式,应由基于 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新模式以及教 育治理新模式等构成。
桥头学校原是一所村小,随着深圳特区内外一体 化和城市化进程,正进行由农村学校向城市化学校转型,同时,桥头学校处于湾区中轴核心地带,随着粤港澳大 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战略的实施,学校既迎来发展新机遇,又面临更高的挑 战。
追赶和示范并存,这种特殊的发展背景,需要学校 走出一条超常规、创新式、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开 展了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治理模式创新探索。
高校要构建内涵式发展的治理体系
高校要构建内涵式发展的治理体系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构建一套适应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治理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下几个要素至关重要。
1. 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
2. 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开展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3. 科研创新能力:高校要加强科研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
建立一套科研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源支持,培养学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质量监控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对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和学生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进,确保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持续进步。
二、构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治理体系为了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构建措施。
1. 健全组织架构:建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设立相关的部门和机构,负责内涵式发展的规划、实施和监督,形成科学、协调的管理体系。
2. 加强决策和执行力:高校需要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确保决策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同时,要强化执行力,确保决策的贯彻执行和效果评估。
3. 建立信息化平台:构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加强内外部合作:高校应积极开展内外部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
新时代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新时代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生数量的增长,而内涵式发展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能够灵活应对。
由于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也需要更加贴近社会需求,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好准备。
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探索适合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找到适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和方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字数:235】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新时代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当前内涵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具体的路径和方法,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通过对内涵式发展的概念解释和新时代特点的分析,揭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推动高校建设和改革。
通过对加快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的论证,引导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育品质和水平,提高国民教育素质,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研究目的在于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3 研究意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迫切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加快内涵式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高等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壮大,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分析。
在引言中,介绍了背景情况,阐述了问题的提出,并分析了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在分析了当前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状,探讨了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措施和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在结论部分进行了总结,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措施、路径、重要性、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问题提出、意义分析、现状分析、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逐渐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对外竞争力。
背景介绍中首先需要指出我国高校治理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如决策权过于集中、缺乏透明度、学术权威受挑战等。
同时也要提出我国高校治理能力现状不足的问题,比如管理粗放、决策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完善高校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提出当前,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有高校治理体系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机制不够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部分高校领导层决策权过于集中,导致高校治理效率不高,决策不够科学合理。
高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容易造成腐败现象的滋生。
在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中坚持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h i e i p e o et t t snt edvl m n e n no y ep
t a eteitn intp eeo me tp t n t n te em n g ̄e t otk e s ed v l h n o y p n .h a d s e gh nt a a e n r h n
略为第一选择 ; 坚持 服务国家 目标 与鼓励 自由探 索相结合 , 加强基础研究 , 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 方向, 加强应用研究 ; 3服务导向方面 , () 树立结合 才有活力 , 服务才有价值, 双赢才是最佳结果的理 念, 实现 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 。 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协调、 可持续 的发展 。雄 厚的资源、 充足的设备、 足够的校舍 固然是高校的 发展基础 , 但在大众化教育 的今天 , 学校的办学水 平、 人才培养质量 、 科研成果质量更是衡量一所大 学价值大小的本源。而这又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 教师队伍 、 一些高水平的有影响力的学科 专业 和 科学合理的评教制度的支撑。内涵式发展是高等 学校的立身之本, 是提高办学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 的根本途径 , 也是一所高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 取得一席之地 ,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砝码。
教学条件 、 专业建设 与教学改 革、 风景如画的校园、 汗牛充栋的图书馆 、 装备精 良的 包括师资队伍 、
6 ・ 6
第 2卷 第 3 0 期 21 年 9月 01
就必须走 内涵式发展道路来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实验室, 但要是不能将最优 秀的师资和一流的学
生吸引到这些建筑物中 , 那只能是金玉其表 。因 此, 我一再强调科学研究在于人 , 人是第一位的。 ” 前清华大学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也曾经说过 :一 “ 流的大学 , 非大楼之谓也 , 而大师也。作为我们学 ” 校, 面临的竞争最主要的无非就是两个 , 一个是人
信息化技术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
582023年7月下 第14期 总第410期信息技术与应用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1 信息化教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育管理必须以信息为手段和支撑,实现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教务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网络、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5个方面,主要任务有数据采集和存储,建立学校统一信息资源库,将所有与校务管理相关的数据汇集到网络中或存储到服务器中,进行实时管理和存储;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和监督,运用有效的数据管理实现教学和教育过程的优化[1]。
从数据统计、分析到决策方面,提高信息系统设计水平及业务流程标准化水平。
从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加以解决,以促进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企业或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各项建设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使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序、高效、稳定。
教务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1.1学生信息管理网络学生信息管理网络是我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平台,由4个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基本信息采集;二是学生学籍及档案管理;三是学生考试、论文、专利等的申请与认证,以及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的基本监督;四是学生在校成绩评价与毕业证书的申请与认证。
我校具有完善的内部网络,并建设了相应的系统,如现有教资网,覆盖教务处和科研处、保卫处等重要职能部门[2]。
1.2学生信息系统学生信息系统是大学现代化教学和管理的基础,是学校决策的基础,也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教学、学习的手段,其核心是一个用于存储和处理师生的基本资料,实现从师生个人到学习机构、学校的全方位、全过程数据监控和采集工作的基础设施。
基于OA 网络办公平台,利用OA 与 PC 机的连接,将数据通过网络传递到其他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它包括教师个人信息系统(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记录)、专业教学数据存取点(主要包括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和教学内容)及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子系统(主要包括在线教育系统、网络培训辅导系统及教育辅助系统)。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
中国科技信息 2 0 0 6年 第 8期
C IA S IN E A D T C' O Y IF f ATO p .0 6 HN CE C N E I ̄L G N OI IN A rZ 0 I  ̄I
浅谈 高校
教学 管理 信息化 问题
重要 途径 。高校 为适应终身教育 、素 质教 育 以 及 各 种 灵 活 多样 的 学 习 形 式 的 需 求 ,
使 用 网络 化 的 教学 手 段 ,避 免 了大 量 的重 复 劳 动 , 实现 了教 学 信 息 资 源 的 共 享 及 快
二 、教 学 管理信 息 化 的 内涵
1 教学 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包括教学 . 计划管理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教学 质量管理 、 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设 备管理、 实验室管理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课程 建设 、教 材 建 设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管 理制
转 化 的平 台 ,如果 教学 管理 方法 与手 段
仍 然停 留在 过 去 落 后 的 手 工 操 作 阶 段 ,那
高校 ; 学管理 ; 息化 教 信
么就会影响列教学管理思想的落实 ,甚至 严重制 约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的进一 步发展。因此 ,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与
现 代信 息技 术相 结 合 ,构 建适 应 教 育 发 展
丁之嵘 中国美术 学院雕塑 系 3 0 0 10 2
理活 动 中的广 泛应 用 。
本文 对教 学管 理 信 息化 的概 念和 内涵 作 了 释 义 ,并 就推 进 高校 教 学管 理 信 息化 的 必
要 性 和 如 何 推 进 作 了进 一 步 的 论 述 , 阐 明
事 件 频 繁 ,尤 其 是 经 过近 几 年 的扩 招 , 普 通高 校的 在校 生 人数剧 增 ,这 无疑 给 教 学管理 工作带来 了巨大 的压 力和挑 战。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1. 引言1.1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办学方向必须与社会主义思想保持一致,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宝。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意味着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建设性,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研究和实践,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牢牢把握这一方向,高校才能真正发展壮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1.2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指高校在实现办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等方面内在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内涵包括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科研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是高校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日益凸显。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只有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通过深化内涵建设,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优质的内涵建设是吸引国内外优秀学生和教师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基础和保障。
高校内涵式发展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校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当前高校办学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重要性
高校行政管理对于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学校内外部事务的协调中心,也是提升学校整 体教育质量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个高效、专业、创新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能够为学校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 和科研环境,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
挑战一
管理体制僵化。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管理体 制僵化的问题,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发展需求 。
参与式管理方法
鼓励师生员工参与行政管 理决策过程,提高决策的 科学性和民主性。
管理文化与氛围的创新
服务型管理文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管理人员的 服务意识和能力,形成服务型管理文化。
开放式管理氛围
打破传统行政管理中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营造开 放、包容的管理氛围,鼓励创新和探索。
学习型组织建设
05
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未来展望
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助力高效决策
高校行政管理应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管理 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和应用,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进而提 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客服、智能排课系统等,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 智能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减轻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提升师生满意度。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
2023-11-11
目 录
• 引言 • 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理念与策略 • 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 • 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案例分析 • 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未来展望 • 结语
01
引言
高校行政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深化与改革,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利用信息化优势能够有效创新教学推进模式,更好地实现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
因此,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了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培养优秀社会人才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证。
基于此,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教学管理引言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对高校维持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可以加速高校信息化教学,并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保障。
予以高校教学工作充足的创新改革机遇,借助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各高校之间可以实现更加充分的交流与了解。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将教育信息化充分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
2012年以来,教育部不断开展全国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
有关部门在会议上对于教育信息化做了众多战略部署,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需要学校管理部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包含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多元技术的教学网络环境。
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合理推进信息化教学,能够优化当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能够巧妙地结合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校的实际发展,充分发挥新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的优势,这对于提高高校的综合管理水平以及培养优秀的高校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状况(一)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方式存在问题高校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共享方式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管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之所以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让位发挥出充分作用,是因为高校自身的教学管理资源共享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教学和教学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部分。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既具有现实性,又带有超前性、开拓性的课题,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实现对学生和社会的优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教学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内外因素,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过程。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教学管理方法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能引发出对现行教育观念、教学环境、教学体系、教学信息呈现方式、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教学方法等的深刻变革。
2、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1.实现教学管理的优质高效。
教学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相比,在信息获取、加工、反馈、互动、交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上风,能充裕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创设教学管理的优良环境,使各种教学管理资源、教学管理要素和教学管理环节,经过组合、重构、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堆积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人事管理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布局改变为以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管理过程优质高效的目的。
2.促进教学管理的公开化和民主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促进教学管理方法、手段改革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管理思想和理论的立异,给教学管理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促使教育教学管理形成数字化、开放化、民主化的学校教学管理新格局。
经由过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家长、教职员工和学生发布信息,实现“校务公开”,让家长和学生充裕相识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僵化的管理模式,促使公众介入和监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待审终稿
1,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领导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体系。完善校级层面信息化建设领导机制,探索建立我校信息化建设Cl。 (首席信息官)领导岗位;明确信息化管理决策、监管执行、建设实施和技术服务归口主责部门,合理划分信息化 工作管理、技术服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的职责权限,强化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的组织与协调职能,建立统筹 有力、责权明确、务实高效的信息化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IT治理实施模式。建立智慧校园建设 专家咨询委员会,提高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
.学校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我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到2020年,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国内研究型大学前 列,一批优势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要推进智 慧校园建设,加强网络支撑,打造高水平数字校园,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运行水平,支撑学校内涵式发展。《中国 农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激发办学活力,提 高办学质量,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快创建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一一统筹和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了全校服务器统一托管制度和定期漏洞扫描制度;信息化项目初步实现了统筹 申报和采购;组织完成了全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初步形成了我校校园网和信息化管理的制度体系,对 全校网络设备、软件、数据以及网络工程的统筹管理制度基本形成。
——信息化运维服务方面,建立了校园网及应用系统建设统一报修服务受理平台;建立了全校8000服务热线, 实现了全年无休的网络值班服务。
的领导体系,没有明确统筹归口管理部门,缺乏全校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建设上多部门多主体单兵作战,经 费来源多样,数据相对独立,权威数据源尚未明确,业务系统和数据未能统一调用,“信息孤岛”没有全部消除。各 级部门也普遍未将信息化列入其业务发展战略层面进行专项规划。部门联动不够协调,现有统筹管理制度执行乏力 。
论信息工作如何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高 校信 息 工作 的特 征
1 . 全 方位
让人耳 目一新 。三是适用 、 对路 。提供信息要注意根据领导不 同 的专业 、 决 策的不 同需求 , 提供 相适应 的信息 , 否则对接 收者没 有使用价值或参考价值仍不算是 有效信息嘲 。
3 . 提 升 质量
展好 的部 门和个人 , 及时进行总结表彰。 三是完善畅通信息环 流 渠道 , 提 升工作效率H , 在不违背保密规定的情况下 , 充分 利用办 公 自动化系统 , 通过 手机短信 平台 、 建立信 息员 Q Q群 、 微信 群
时效是信息工作 的关键 。如果不能及时将信息提供给各级 领导及相关人员 , 就会失去信息支持决策 的作用 , 甚至有可能给 学校带来损失 。因此 , 时效是信息 的生命 , 再好 的信息错过最佳
要 ( 2 0 1 0 —2 0 2 0 年) 》中指出 : “ 坚定不移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 新; 着力 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 、 特色发展” , 因此 , 要使信息 真
正体现其价值 , 为高等教育的创新服务 , 必须通过对信 皂去伪存真 地逐层筛选和由表及里的高度归纳,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
能力需进 一步提高 ; 信息 的新 颖性 、 特色性需 进一步增 强 ; 信息
人才 队伍需进一步充实等 。
做 好信 息工 作 的具 体 方 法
1 . 提 高认 识
步加强信 息工作 , 明确地位 、 树立理念 、 把握 重点 、 创新方式 , 不 断为高校改革创新 服务 。 作者学校近年来不断加强信息工作 , 连
论信息工作如何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 摘 要】 为更好发挥 高校信 . g - 工作 的作 用 , 推动 学校 内涵式发展 , 本 文详 细分析 了高校
论信息工作如何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论信息工作如何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工作在高校内涵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首先,信息工作可以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高校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需求。
信息工作可以通过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实现高校信息化管理。
高校可以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让数据流动更加快捷、准确。
同时,通过信息技术,高校可以实现在线管理、在线服务,提升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学生和教师,加强与母校、地方、社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高校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工作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来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策略,提升管理水平。
其次,信息工作可以改善高校服务能力。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增大,学生和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提供给每一个学生和教师更加专业的服务,是高校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之一。
信息工作可以通过建立智能化系统,更好地服务学生和教师。
例如,在线选课系统,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选课,同时,学校能够自动化管理选课信息,更好地掌握学生选课动态和班级管理情况。
此外,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移动app等方式提供文化、体育、艺术等多种类型的活动信息,更好地促进学生宿舍团结和文化氛围的建立。
最后,信息工作可以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下高校发展的重点,信息工作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内涵式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信息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还可以为高校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
例如,在科研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建立全校性数字化资源库,入手让研究人员更好的获取和利用信息,优化研究工作流程,提高内涵式科研水平。
在教学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网络教学、在线交流等方式推广教学理念,实现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实现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多方联系,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以“五治”方式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
以“五治”方式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李正元1,2(1.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2.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天水741000)[摘要]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政治为引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共建共治,智能治理,“五治”并举,协同推进。
其根本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使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关键词]大学;治理现代化;大学治理;治理方式[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36(2020)05-0015-05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化大学综合改革,适应高校内涵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政治为引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共建共治,智能治理,五治并举,协同推进,扎根中国大地,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实现大学走向“善治”。
一、坚持政治引领,始终把好大学治理的根本方向大学治理,方向是第一位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1]。
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先导性、决定性、根本性作用。
高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政治引领贯穿于办学治校、治理实践始终,使其在大学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和方向导向作用。
(一)坚持政治领导,凝聚治理优势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最大优势,也是实现大学有效治理的根本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在校生规模超过四千万,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51.6%,进入普及化时代。
这些成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摘要: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前提下,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注重民主和合作。
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工作队伍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新媒体的出现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等问题。
为适应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应从围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基本要求,构建更加科学健全的学生工作评价体系;立足专业化专家化队伍建设目标,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发展;着眼新媒体渠道建设,搭建学生工作交流新平台等几个方面着力。
关键词:高质量;内涵式;高校;学生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即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1]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保障,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当前高校办学中的基本追求。
发展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从教育的外延角度来说,包括办学条件、基本设施等物质方面在内的一切因素,从教育的内涵角度来说,学校学生工作质量、学生满意度、凝聚形成的校风学风等都是发展的基本要义。
做好学生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责之一,同时做好学生工作反过来也是保障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因此,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工作的育人作用,以管理服务为途径,以文化育人为浸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导向,通过科学谋划、系统协同、搭建平台等途径,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发展。
一、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按照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学生工作的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和认知能力上的提升,还应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非智力性因素的提升。
数字化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管理治理效能
数字化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管理治理效能发布时间:2021-11-24T04:16:20.559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月总第379期作者:吴辰心[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传统社会逐渐向数字化时代迈进。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摘要:推进高校管理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管理主体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促使教育管理的先进性与智能化,以此推动教学改革的进步。
数字化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管理智能效能,是广大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与资料参考,在此浅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高校管理治理效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传统社会逐渐向数字化时代迈进。
当今社会,管理、技术与科技作为支撑现代文明的三个重要因素,高校若想提升综合能力,仅仅依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远远不够,需要在管理中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在现代化教育制度下,高校管理职能效能也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
纵观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管理治理效能低下的情况还比较普遍,甚至在个别学校中出现了种种管理弊端,如人员超编、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权利过于集中、领导机构不合格、管理制度比较守旧,甚至有些管理制度过于死板,缺乏一定的人权性和灵活性。
可见在教育改革中,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仍旧比较滞后。
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大数据分析成为破解教育管理疑问的新途径。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个性化服务和科学决策,运用最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未来学校的发展可以利用多维数据的联动来实现管理多元化,进而推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高校管理治理效能的提升途径必须立足于我国独特的国情,坚持走符合自身发展的高校发展道路。
高校治理效能的提升措施,既要具备国际学校治理能力的普遍性,还要彰显自己的个性内涵。
要坚持高等院校党委的统一领导,积极落实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组织学校内部诸多利益主体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实现数据化、信息化、多维度的新型治理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信息化管理入手推进高校管理内涵式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让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为进一步落实好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构建学生个性化发展平台,提升我校管理工作的内涵式发展水平,立足我院发展现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讨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与管理工作方法体系。
[关键词]独立院校信息化管理内涵式发展
随着独立院校的快速发展,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日益繁杂。
在校学生的管理牵涉面广,信息繁多,这对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校在学生管理与实践中积极探索,已经制定了一整套个性化、人性化、多样化的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好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构建学生个性化发展平台,提升我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式发展水平,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与管理工作方法体系,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学生信息,提高管理者工作效率,还可为学校其他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一、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现代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技术为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
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势在必行。
然而,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赋予高校学生管理新的特点。
第一、具有实时性。
信息化的学生管理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学生的信息,同时也不受到部门的影响,不仅方便学校的工作人员,也方便学生自身进行查询;第二,具有全面性。
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搭建起来后,根据学校的管理特点,收集汇总完整的学生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第三,具有空间性。
信息化的管理摆脱了以往空间的限制,不用使老师和学生同处一空间,节省许多资源,也提高了各自的工作、学习效率;第四,具有灵活性。
现代沟通交流工具很多,学生管理信息化可以采用双向、互动、多样化的管理模式。
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沟通,进行互动,交流;第五,具有高效性。
学生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高校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平台
基于Web的现代信息技术架构体系越来越完善,高校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势在必行,形成以“学生信息”为中心的网络共享平台将实现高校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
1.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的原则
共享性原则。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按照学校的实际工作要求进行开发,使之能较好地在学校的部门、学生老师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可靠性原则。
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制定专门的技术维护人员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方面着手,通盘考虑,使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最大。
实用性原则。
对于系统的设置主要的技术指标与操作措施应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既要便于学校人员的使用,又要方便管理员的管理。
安全性原则。
考虑信息共享的同时,更要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与隔离,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环境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包括安全机制、信息数据存取与文件操作的权限控制等。
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原则。
了适应高校未来的发展,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需要及时更新,适应未来扩展的需要,平台的软硬件环境应具有良好的平滑可扩充性。
2.我院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
针对此共享平台,首先应规范采集、处理、交换到综合利用的全过程,从而建立安全高效,资源共享的学生信息中心,为高校管理工作者和学校的各个部门提供信息支撑。
各部门管理工作者可以结合具体工作要求,加强学生信息管理
平台的建设和信息完善,制定学生信息运行和维护的相关规定,建立学生信息分级浏览、管理的体制,最终形成以“学生信息”分析为核心工作方法体系。
利用此平台,为师生间的互动搭建了桥梁,可以增进经验的交流。
高校管理工作者有选择地对学生信息资源中心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等,可以全面的掌握情况,进而对下阶段的资源合理分配、整体规划和具体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信息平台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以便更好地为我校学生管理工作服务。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现有媒介使用范围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建立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生管理机制,以“信息化管理”为主,搭建沟通桥梁,促进高校管理工作者和学生的深入交流。
1.网络聊天工具的应用。
现代沟通交流工具很多,更新也快,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应提高这些工具的利用效率,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2.加强班级、专业之间网络的建设。
对于专业相同的学生能快速便捷地知晓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增进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还可以讨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甚至是观看电影、电视等,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网络导向。
3.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广泛运用。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
学生坐在教室就能收看新闻和影片,还可以定期观看学校统一组织播放的各类有教育意义的专题片,定期召开学生电视大会,可以有效地减少外出上网、打架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对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4.电子显示屏的使用。
可采用电子显示屏,可通过流动字幕,及时公布学校的各种信息,这种醒目的形式能较强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促使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的局面,大大有利于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四、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1.用正确的舆论占领网络阵地。
要坚持用科学、正确、健康的内容充实网络,用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党性原则,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的大局观念保证网络的正确导向,在校园内部倡导、发展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构筑坚固的“精神防线”。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增强学生上网的法治意识,教育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2.积极推动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思想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教育的重点,利用网络开辟“思想政治工作专栏”,组织各种时事、社会热点、德育等问题的讨论,围绕近期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问题、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影响稳定大局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积极地进行正确引导。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扩大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同时及时澄清网上不正确观点,有效帮助青年学生增强思想上的
免疫力。
3.规范网络管理,加强网上信息的监控。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还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对事物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学生的选择显得不成熟,有些选择甚至盲从、随意,导致学生发表的言论、信息会偏离我们的教育要求,甚至,会发生少数人恶意攻击网站的事件。
因此,必须规范网络管理,加强骨干网、区域网、校园网上信息的监控。
防堵各种有害信息的入侵,保证网络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
五、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系统化的规章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
理的指导原则和工作基础,规范化地执行制度才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关键。
在制订制度的时候应从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能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制度,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
网络化条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支既熟悉高校学生管理业务,又精通网络技术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重要保证。
高校应利用多种渠道,增强干部、教师的网络育人意识,改变把网络建设当成纯业务的观念;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
干部和教师,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相关培训,并为他们熟悉和使用网络提供条件。
同时,管理人员应加强制度的执行力,规范自身的行为,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养成按规范行事的良好习惯。
尽管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带来了很多便利,提供了很多创新手段。
但是,不管信息网络技术如何发展代都替代不了日常的管理和教育手段。
面对面的对话,班会还是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的主要手段。
对人进行管理和教育的手段是不可能完全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完成的。
网络信息管理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加以运用。
作为一名大学管理者,尤其是辅导员要牢记根本,不能完全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学生管理和教育,还是要传统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相结合从而把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作的更好。
[参考文献]
[1]黄兆龙.现代学校管理概念研究[J].教书育人,2011(17)
[2]刘政良,章苏静.走高效科学的学生信息管理之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5)
[3]李鹏.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与主模块构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