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介理论看“被”的实词虚化过程

合集下载

词汇化与语法化

词汇化与语法化

词汇化与语法化一、本文概述《词汇化与语法化》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语言演变中的两个重要现象:词汇化和语法化。

这两个过程在语言的自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塑造了语言的形态和结构,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功能。

词汇化指的是语言中的词汇元素如何通过组合和重新分析形成新的词汇项,而语法化则关注语言中的语法元素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包括词类转变、语法结构的变化等。

本文将首先介绍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阐述它们在语言演变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语言实例来展示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具体过程,包括词汇项的形成、词义的演变、语法结构的变化等。

我们还将探讨词汇化和语法化对语言理解和语言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视角,同时也为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词汇化现象分析词汇化,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指语言中原本独立的词或词组在某些情况下结合成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到语义、语法和语用等多个层面的变化。

词汇化现象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库,也对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词汇化现象的产生通常与语言的使用环境密切相关。

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人们为了表达更为复杂或特定的概念,往往会将一些常用的词组或短语固定下来,形成一个新的词汇单位。

这种固定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语义的泛化或特指化,使得新的词汇单位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或表达更为精确的概念。

词汇化现象在语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词汇化使得语言更加简洁、高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复杂的交流需求。

另一方面,词汇化也促进了语言的创新和发展,为语言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

然而,词汇化现象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词汇化可能导致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增加,使得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变得更加困难。

实词虚化的英汉语义对比分析_廖福涛

实词虚化的英汉语义对比分析_廖福涛

收稿日期:2007-05-11作者简介:廖福涛(1965-),女,福建福州人,副教授,从事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认知语言学研究。

实词虚化的英汉语义对比分析廖福涛(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摘 要:实词虚化指的是将有实在意义的实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具有语法功能的虚词的一种过程或现象。

这是一个渐进的、语言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

其变化主要体现在语义、语用、形态及语音等四个方面。

其中,语义的虚化是指语义的抽象化及词的类变所带来的语义的泛化。

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义虚化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语言有共同的虚化规律。

关键词:实词虚化;语义;抽象化;类变 中图分类号:H 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07)05-0127-03 实词虚化指的是将有实在意义的实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具有语法功能的虚词的一种过程或现象。

或者说,虚词往往能显现实词之义或实词具有虚词所具有的语法特征。

有些语言学家认为“实词虚化”也叫作“语法化”,并把两者等同起来。

沈家煊则认为“语法化”的范围更广,它偏重于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而实词虚化主要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而虚[1]。

因本文的研究侧重于语义变化的研究,故采用“实词虚化”一说。

针对实词虚化现象,中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在我国,早在宋代就有文献资料记载,元代的周伯琦在《六书正讠为》中说:“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西方语言学家在19世纪才开始谈论实词虚化。

法国语言学家A .M e i l l e t 首创了术语“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2](18页)。

他认为一个词汇所具有的语法特征与语言使用的频率有关,实词虚化是研究语言变迁的中心内容。

德国学者H u m b o l d t 认为,人类语言所具有的语法形式是经过演变而形成的,演变的过程经历了从实义词到功能词发展的四个阶段:语用阶段、句法阶段、附着化阶段、形态阶段[2](19页)。

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

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

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语素化是指语言系统中非语素成分转变爲语素的过程。

语素化可作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语素化,指各种非语素成分向语素的转化,所形成的语素既包括成词语素,也包括不成词语素;一种就是狭义的语素化,指从独立的成词语素变成了不成词语素。

本文所説的语素化属后种情况,主要关注古代汉语单音词演变爲现代汉语中黏著性构词语素的发展过程。

我们的研究受到了苏新春(2003)的启发。

苏文曾就共时变异中的语素提出了两条主要的判断标準,一条是句法标準,即“独立使用”;另一条是词法标準,即“重复构词”。

我们结合语素化历时研究的特点,归?{出历时视角下判定语素化是否实现的句法一词法标準:1)句法层面,不能自由出现在同类词可自由出现的句法位置(郭鋭,2002),也不具备同类词的典型句法功能;2)词法层面,能以同一音义结合体的身份反復参与构成不同的复音词,且构词数?量较大。

单音词句法独立性的丧失或弱化不是语素化的充要条件,因爲有些虚词在由实词虚化爲一个形态标记之后(如“著、了、过”等),同样不能独立运用,但仍然不是构词语素,这种情况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同样,既具备构词力,又同时具备句法独立性的单音词也没有实现语素化。

所以説,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我们才可以认爲该单音词实现了语素化,即具备了句法上的黏附性和词法上的复现性。

本文的研究是在对8个个案(壁、衣、志、示、侵、至、丰和贫)研究的基础上(陈练军,2009a),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进而总结出古汉语单音词语素化的倾向性特徵。

1.单音词语素化的特徵1.1 句法特徵单音词语素化最显著的句法特徵是:句法自由度降低,逐渐丧失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在语素化进程中,句法自由度的降低是一个连续统,最先弱化的通常是典型的独立性强的句法功能,最后消失的是黏附性强的句法功能。

由此我们认爲,单音词的语素化程度和它的句法自由度成反相关关系:句法自由度越低,语素化程度越高;反之,语素化程度越低。

实词虚化的机制_演化而来的语法_评介

实词虚化的机制_演化而来的语法_评介

5当代语言学6(试刊)1998年第3期41-46页,北京实词虚化的机制)))5演化而来的语法6评介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近年来,语法化,也就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

虚化本来是研究历史语法的人最感兴趣的问题,现在许多研究共时语法的人也把研究方向转到这方面来,其原因是研究共时语法的人希望对共时语法现象作出解释而不仅仅是描写,不少人相信,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variation)是语言历时演变(change)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实词虚化的过程因此能为共时语法现象提供一种重要的解释。

拙文(1994)曾对国外研究语法化的情况有一个不太全面的介绍。

最近又见到1994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叫5演化而来的语法6,副题是/世界语言中的时、体和情态0(T 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and M 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由Joan Bybee,R.Perkins和W.Pagliuca三人合著。

作者调查了76种不同地区、不同族系、不同类型的语言,考察时、体、情态三类语法标记如何由实词虚化而来,发现虚化的规律带有普遍性。

这种研究是把语言类型学跟语言的历时研究结合起来。

不仅如此,作者认为,弄清语法标记形成的历史过程还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弄清词义虚化的机制,也就是虚化是如何在日常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引发和实现的,也就是要弄清语言实际使用的环境和使用者的认知心理如何影响词义的变化。

因此这种研究又是把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结合起来的。

本文不打算对这本书的内容作全面介绍,而是着重介绍书中关于虚化机制的部分(第8章),当然也涉及到其它章节。

这部分实际是对全书内容的一个总结,其中有些观点很有新意,有必要让国内研究语法化的同行了解。

中介语石化与母语负迁移-最新资料

中介语石化与母语负迁移-最新资料

中介语石化与母语负迁移中介语(interlanguage)又称过渡语。

这一术语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1972年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的。

中介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它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一种过渡语,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即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NL)和目的语(TL)的有关知识不断借助假设―验证手段对现有中介语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使这一体系循序渐进地向目的语靠拢。

理论上,中介语应该随着语言输入和学习量的不断增加逐渐向目的语靠拢,从而最终达到目的语这个终点。

但在实际的学习中,绝大多数语言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语言能力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甚至长时间不用外语,外语水平反而退步了。

这就是外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

从母语负迁移角度研究石化现象,可以为减少石化对外语学习的阻碍提出切合实际的应对策略。

一、石化现象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Selinker早期在研究中介语时就注意到外语学习中的一些易石化的语言现象:无论学习者年龄的长幼,无论学习者得到多少有关目的语的解释和指导,在其目的语的中介语中总会出现其目的语的一些表达方式、规则和次系统。

当学习者目的语水平有所提高时,这些现象表面看似已消除,但还会常常出现在目的语的中介语中。

这些词语和表达结构长期重复使用会形成语言僵化即石化(fossilization)。

这种石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目的语熟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一)石化现象的分类石化现象从性质上可分为暂时性石化(temporary fossilization)和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初期,他们的外语知识不断积累,持续提高,出现高峰期现象(climax)。

达到高峰期后,外语能力的提高就会趋于稳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对于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的中介语只是暂时的石化。

如果学习者再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外语培训或接触自然的目的语环境,可以消除部分石化现象,使外语水平进一步提高。

实词的虚化

实词的虚化
用:
(1)楚虽有材,晋实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2)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庄子·秋水》)
(3)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史记·佞幸列传》)
(4)吾用此知之。(《墨子·非命》)
(5)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6)谨尔侯度,用戒不虞。(《诗经·大雅·抑》)
补语:“焉”由代词虚化为语气词,就是由于经常作补语。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主语:莫:无定代词→否定副词;名词+莫+谓语:王者莫高于周文。
或:代词→副词;名词+或+谓语;宋人或得玉。
谓语:务:动词→副词
(1)君子务本。
(7)朋淫于家,用殄厥世。(《尚书·益稷》)
(8)用善射,杀首虏多,为郎,骑常侍。(《汉书·李广传》)
2.句法地位的固定
句法地位的固定,就是一个实词由于经常出现在表示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从而逐渐变成了专门(或主要)表示这种语法关系的虚词。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状语:多数形容词和部分动词虚化为副词,就是由于经常做状语;多数动词虚化为介词,都是由于经常带着宾语而以动宾词组的形式做状语或补语。
介词、连词→助词:于、乎、以、而等。
双音虚词的形成,也多与虚化有关。如:其实、于是。
其实: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
(2)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战国策·秦策》)
(3)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史记·淮阴侯列传》)
使:

模因论视域中的“被xx”现象

模因论视域中的“被xx”现象

它们 同形异义 ,成集群式的规模效应 出现 ,成为当代流行
语。这是模因的典 型现象 。通 过不 断地复制进行 传播 , 在传
播 过 程 中 ,按 照 其 相对 稳定 的 性 质 和 特 征 被 复 制 ,并 向 着 “ 者 ” 透 . 这 个 模 因具 有 “ 寿 命 ” “ 他 渗 使 长 的 繁殖 ” 力 。这 点 能
2 模 因论
模 因 ( e e 一 词 于 17 首 次 出 现 于 新 达 尔 文 主 义 mm ) 9 6年
“ 被 ” 有一些例子为证。如“ 被就业” 出现后 ,被 +动词性成 “
分” 的结 构马 上 繁衍 出诸 多复 制 性结 构 :被 增 长 ”“ 赞 成 ” “ 、被 、
倡导者 D w is a kn 的专著《 自私的基因》 它是文化传递的基 中。 本单位( a k s 9612 , D w i 7 :9 )或者说是文化复制因子 , n1 它靠模
(sii tn 、保 持 ( tni ) as li ) m ao r et n 、表达 (xrsi ) e o epes n 、传输 o
(rn miso 。 t s sin) a
3 “ ×” 被 x 结构 的复 制和传 播过程
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 ,语 言模 因复制和传播 的方式有 两种形式 :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 因型模 因是指传播相 同信 息 、 同形式 因子 , 的特征是相 同的信息异性传 递。如近 不 它 几年 , 网吧 ” “ 这一名称 逐渐变成 “ 网络休 闲会所 ” “ 、 网络文
踪”“ 班” 、加 的后 面 也跟 了 “ ” 结 构 。 辑 上 矛 盾 , 式 上 被 字 逻 形
荒谬 。但 人们这样用是有特定 目的的。除此之外 , 出现了 还 其 他词 性后 跟“ ” 例 和“ 。 按 照语 法规则 , 形容词也是 不能直接放在 “ 字后面表示 被” 被动含 义的 ,但在此 它们 获得 了与动词 同等使 用的权利 。 “ X” 被 X 成为流行语都是对这个 时代诸 多荒谬 的嘲弄 。本 文 将从模因理论的角度简要分析 “ 被 ” 结构 的传播方式 以及

由“被XX”看“被”字的语法化

由“被XX”看“被”字的语法化

由“被XX”看“被”字的语法化作者:郭昊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3期摘要: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常用句式,本文从时间的角度分析了“被”字的语法化过程,从“被”字的词性和功能方面揭示了被动句的形成过程,同时展示了“被XX”格式的形成和不同于以往被字句的特点,也重新审视了这一新颖格式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被;被动标记;语法化;形成原因作者简介:郭昊丰,男,生于1989年5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级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社会语言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3--01一、引言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句式,它是由“被”字引出施事来表达被动意义的一种常用句式。

其形式一般是:主语+被+(宾语)+动语+补语自2008年以来,一种新型的“被XX”格式的短语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比如常见的有“被幸福”、“被自杀”、“被捐款”。

这种新出现的“被”字格式的短语不同于以往的形式,但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它们往往有下面几点与以往的被动句不同的格式特征:(1)、自杀作为一个动词,没有处置意义。

动词一般是不及物动词,而且都是双音节以上的动词或者词组。

(2)、“被”字之后没有表示施事的宾语,而是直接跟着动词。

(3)、这种被动格式表达一种被强加的动作和状态,但是事情往往并没有发生。

二、“被”字的语法化过程每种语言都有语法化的现象。

最先使用语法化这一术语的是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他认为的语法化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并且为研究其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作用的演变。

狭义的语法化可称作实词虚化。

“被”字在汉语发展中是语法化的一个典型例子,“被”字的语法化程度非常高,它在现代汉语中的的功能性很强。

“被”字从造字之初到现代汉语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

下面我将在词性和语法功能上分析被字句中“被”字的演变。

《理解的具体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中介》阅读答案

《理解的具体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中介》阅读答案

《理解的具体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中介》阅读答案《理解的具体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中介》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理解的具体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中介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人既是一个实践者,也是一个理解者,而人的理解渗透到理论与实践的整个过程,成为其中至为关键的中介性要素。

而具体化,则是理解发挥其中介作用的关键所在。

首先,理解的具体化表现为语言的具体化。

作为当代西方实践哲学复兴的代表之一,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曾把语言看成是对普遍东西的真实具体化。

人们通常只注意语言的工具性,视之为在使用者之外客观存在的工具。

然而,伽达默尔却侧重于对语言进行生存论的分析,强调语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要素,语言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存论意蕴。

作为我们的语言,它渗透着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经验。

语言在我们的使用中,不仅把普遍化的共性的语言具体化为文本中的私人化的个性的语言,而且也与使用者的个人的生存经验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获得了一种具体化的呈现。

其次,理解的具体化还表现为情境的具体化。

按照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理解不是要求理解者放弃自身的立场,恰恰相反,它要求理解者坚守自己的立场。

文本固然代表了作者的立场,是作者意图的具体化表达,但它一旦获得自己独立的文本化存在形式,就逸离了作者的原始情境,失去了自己本初的具体性,而成为一种有待确定的状态。

在一切理解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文本的叙述与我们对于有争议的现实的理解之间的意义问题。

因此,文本的理解不是要去复制作者的原初意图,而是要在文本所代表的普遍性和理解者自身的特殊性之间进行中介,从而创造出文本的新的意义。

理解者必须从自身的具体情境出发展开对文本的理解,以便使文本的普遍意义在理解者的诠释学情境中具体化,形成文本的具体的新生意义。

情境的具体化是达成根本理解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三,理解的具体化还必须落实到问题的具体化层面。

对文本的理解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它始终渗透着理解者的能动作用。

透过意味看汉语实词的虚化

透过意味看汉语实词的虚化
oT丁eH K H 3Ha 啦 H 瑚
5 ) 虚 化下 的 定义 , 今 西 方 语 言 学 家 大 都 还 以其 为准 : 2为 至 “ 化就 是一 个语 素 的使 用 范 围逐 步 增 加 较 虚 的 成 分 和 演 虚
变 成一 个 较虚 的 语素 或者 是 从 一个 不 太 虚的 语 素变 成 一 个
多词 义 的发 展描 述 较 为粗 疏 , 些 词 义 问 的 源 流 关 系 也缺 某
乏 一个 客观 有效 的判 定 标 准 ; 田辰 夫 指 出 被 动式 的 “ ” 太 被
经 过 三 个 阶 段 的 发 展 。 为 明 晰 , 也 还 不 够 细 致 ; 力 对 较 但 王
汉语 中一些 词 义演 变 的描 述 较 细致 。 也 不 够 严 密 、 确 。 但 精 汉 语 词 汇 史 中词 义 发 展 的 研 究 总 是 缺 少 一 种 客 观 有 效 的 方 式 来进 行 明确 、 致 、 确 、 晰 的整 理 。 细 准 清 笔 者 认 为 通 过 虚 化 产 生 的 新 词 与源 词 之 间 一 定 存 在 时 问 的距离 , 这 种 演 变 有 一 个 时 间 的过 程 。 在 这 一 时 间过 即 程 中 , 旧 义 位 在 使 用 频 率 、 言 社 会 接 受 的 普 遍 性 、 定 新 语 稳 性 上 , 一定 存 在一 个转 化 或演 变过 程 。 也 意 味是 俄 国 学 者 2 0世 纪 5 0年 代 提 出 的 , 语 写 作 : 俄
数 的 实 词 虚 化 都 是 受 句 法 结 构 和 句 法 语 义 的 影 响 而 发 生
的 。。 []
实词 虚化 的研 究是 从 2 0世 纪 5 0年 代 开 始 的 , 力 先 生 对 王

第四讲 第四节 中介语理论

第四讲  第四节 中介语理论
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靠潜在的心理结构——95%,即一般的认知结构(包括僵化机制)来获得第二语言能力。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语言能力是不完整的,无法与儿童习得母语或第二语言所达到的水平相比。
2、Selinker潜在的心理结构(一般的认知结构)
Selinker用五个“中心过程”:
语言迁移过程、训练造成的转移过程、目的语规则泛化过程、学习策略、交际策略来描述“潜在的心理结构”。
图书馆后面有操场。
这三条原因对第二语言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学习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表达遇到困难时,试图解决所面临的学习问题而采取的策略。
Selinker指出,在跨语言交际情境中,学习者有一种倾向,即将目的语简化为一个比较简单的规则系统。
大意——小意(细节)(瑞典的学生)
训练迁移产生的原因:
A、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强调和练习某些语言规则而导致学习者生成“非目的语规则”
把字句
“把”字句的例子。教学中最先教的是可用可不用的形式,并且通过练习强化这种可用可不用的特点,给学生造成错觉,以为“把”字句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用可不用的,遇到非用“把”字句不可的时候,学生不用,而出现句型的误代偏误。后来我们调整了教学顺序,先教必须用“把”字句表达的形式,使学生先树立一个“把”字句不是可用可不用的概念,等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些形式,再教那些“把”字句和非“把”字句可以互相变换的形式,学生就不会产生混乱了。就是这样一个教学顺序的调整,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
1)现在进行时;
2/3)介词(in/on);
4)复数;
5)不规则过去时;
6)所有格;
7)非缩写的系词;
8)冠词;
9)规则的过去时;
10)规则的第三人称现在时;

“了”由实向虚的虚化轨迹

“了”由实向虚的虚化轨迹

“了”由实向虚的虚化轨迹摘要:实词虚化是汉语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体现了汉语词汇、语法的重要规律。

基于汉语中实词虚化的重要背景,本文着重分析“了”由最初的实词义向虚词义的过渡过程。

关键词:了;实词虚化;本义;引申义一、实词虚化传统语言学把“实词”、“虚词”通常叫为“实字”、“虚字”。

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首次创立了汉语的词类划分,马建忠用“有解”和“无解”来区分实词和虚词,并对实词和虚词下了定义:“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

无解而帷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

”【1】马氏根据意义来区分实字和虚字,认为虚字是实字的辅助成分,句法结构上依附实字,意义上补充实字在情态、辞气方面之不足。

【2】实词是能够单独作句法成分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虚词是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马氏文通》里提到了:“虚字概皆假借于有解之字。

”【3】马建忠认为,汉语虚词多为实词虚化而来。

“语法化”是研究汉语语法的重要切入点,它大致相当于实词虚化。

实词虚化是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在语法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

也就是指词的词汇意义向语法意义转变,而成为虚词。

可以说在语言发展的初期是没有虚词的,而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虚词绝大部分都是由上古时期的实词进行虚化而得来的。

我国汉语的实词虚化研究由来已久,在历代虚词研究中已有虚化思想萌芽,梁末北宋的许锴在《说文系卷》的《类聚》卷三十七中已谈及虚词来源的问题。

【4】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历代学者对虚词进行了充分研究,并积累了大量实词虚化实例的同时,我国学者引进西方当代语法化理论,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实词虚化研究理论趋于成熟。

二、“了”的实词意义本文选取“了”来论述汉语实词的意义演变和虚化的过程。

现代汉语的语气词“了”(lē)由实义动词“了”(liǎo)虚化而来。

【5】前者是虚词,后者是处于过渡阶段的实词。

“了”最初在汉语中是作为实词出现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为实词出现的“了”有哪几种意义:1、用作动词。

从模因论角度看“被XX”现象

从模因论角度看“被XX”现象

从模因论角度看“被XX”现象本文针对“被XX”这一语言传播现象,从模因论概念和模因周期理论角度分析“被XX”现象的来源、语言复制和传播过程,探讨其成为强势模因的动因和内在生成机制,揭示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从而为应用语言规律实现设计、创造强势模因、更好地促进语言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标签:模因论模因被XX一、引言2009年以来,“被XX”构式在网络上流行起来,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用句式。

能与“被”搭配的词语可谓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不仅有不及物动词“被自杀”“被自愿”“被增长”“被就业”“被下降”“被捐款”等等,也有形容词“被和谐”“被开心”“被幸福”“被小康”等等,甚至可以使名词“被小三”“被精神病”“被葛朗台”“被高铁”等等。

目前,这个句式还在扩展应用,令人惊呼进入了“被”时代。

为何该构式具有如此强的复制能力?已经衍生出来的这些流行语之间又有着怎么样的语义关系?“被XX”现象已经引起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大都只以罗列和描述语例为主,如王灿龙(2009),彭咏梅、甘于恩(2010)等等;还有部分学者从修辞学(樊友新,2010)和构式语法(张建理、朱俊伟,2010)等角度解读这一现象。

本文从模因论这一语用理论出发,探讨“被XX”现象的来源、意义演变和内在生成机制,进而解读语言进化和发展的机制。

二、模因和模因论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它借用生物进化模式探讨模因的复制、传播和进化,诠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中出现的诸多一脉相承的相似现象。

(一)模因模因(meme)是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源于社会生物学,最早见于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英国著名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这本畅销书中。

Dawkins在该书的最后一章引入与基因相对应的模因概念,用以说明文化的传播,把它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Dawkins,1976:192)。

从汉语助词的起源_发展_演变看促使实词虚化的几点动因(精)

从汉语助词的起源_发展_演变看促使实词虚化的几点动因(精)

语文学刊2009年第4期从汉语助词的起源、发展、演变看促使实词虚化的几点动因○王鸿雁(深圳大学,广东深圳)”、“个”、“着”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这[摘要];二是从某个词义的;三是其他因素如语言的接触、历史文。

;实词虚化;语法化[关键词]中图分类号:H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09)04-0015-03 语法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二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为一个单词的过程,可分别简称为词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

这两种现象各有其产生的原因和演变的规律,需要分别加以研究,本文讨论的范围只限于实词的虚化。

语法化是个连续渐变的过程,每个实词的虚化都有它们各自的诱因,各自的历程。

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大体可以通过这个实词的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引起词义的变化来考察;也可以反过来从某个实词意义的引申变化来观察它的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词义的进一步变化等。

也就是说,实词虚化的过程是可以通过句法位置、组合功能以及词义的引申演变等方面观察到的。

实词虚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仅以助词为例对诱发汉语实词虚化的动因做一些探讨。

(一)“却”近代汉语中“却”字是从动词发展演变为助词的。

《说文解字》:“却,节欲也。

”汉代前后产生出“退”“使退”的意思,如:(1)沛公自度能却项羽呼?(史记・留侯世家,卷五)到魏晋又进一步变为“去”意,成为趋向动词,在述补结构中用作补语:(2)夷甫晨起,见阂钱行,呼婢曰:“举却阿堵(世说新语・物。

”规箴)在以后的文献中,“却”作补语又表示趋向转变为表示结果,例子也有所增加。

(3)锋出登车,兵人欲上车防勒,锋以手击却敌人,皆应时倒地,于是敢近者,遂通害之。

(南齐书・高祖十二王,卷三五)以上“却”字的词义类似“掉”,表示动作的对象被消灭、去除,是“杀、击、了”这类动作的结果。

这种“却”字虽然词义比表“去”意的“却”虚化了,但它仍然带实词义,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带“却”的动词只有上面列举“阂”之外的为数不多的几个。

实词虚化

实词虚化
2. 至如 “方”“当”“甫”“自”“比”“及” “会”等字,记时之连词也,而皆假于动 词。
3. 又:而虚字则皆假借于有解之字,如“焉” 为鸟名,“为”为“母猴”之属。
• 解惠全 1987《谈实词的虚化》(南开大学 《语言研究论丛》第四辑)
• 孙朝奋1994《虚化论》评介 (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综观-演化而来的 语法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三期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1994
• 西方语言学家在19世纪才开始谈论虚化现 象
• Franz Bopp(1816); • Meillet(1912) • Sapir(1921) • Jerzy Kurylowiez(1965所下定义为后来所
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左传隐元年) 6.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
十二)


已经
• 尽 完,尽

不久
实词虚化的机制
• 句法位置的固定 • 词义变化 • 语境影响 • 认知心理(隐喻、推理,重新分析)
句法位置的改变

1. 家人矜其小,以肉和饭饲之。恬不肯食(南史74孝义列 传)
2. 曾罹其祸者乃以灰和酒饮之。(南史贱臣传) 3.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杜荀鹤诗) 4. 远雪和霜积,高花占日开。(卢纶诗) 5. 奈每每人前道着伊,空把相思泪和衣搵。(欧阳修诗) 6. 和姬昌都教处死,永除后患也。(武王伐纣平话) 7.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 8. 和他拼死何如?(水浒二回) 9. 我和俺父亲的性儿一般。(元曲陈州粜米) 10. 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卢纶诗) 11. 溪光何以报,只有醉和吟。(郑谷诗) 12.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张先天仙子)

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_从_之_字的演变谈起_闵爽

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_从_之_字的演变谈起_闵爽

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_从_之_字的演变谈起_闵爽第10卷第1期兵团教育学院学报vol.10 No.1 2000年第1期 JOURNAL OF BINGTUA N EDUCATION INSTITUTE Mar.2000 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从“之”字的演变谈起闵爽摘要实词虚化是汉语虚词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由“之”从上古,经隋唐、元、明清,至现代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情况,可看出实词虚化的过程,它显示了:实词虚化受词义引申的影响,受句法结构的制约,同时也是语言表达的需要,而且这种演变又是有系统性的。

关键词实词虚化词义引申句法结构语言表达系统性古代汉语中的大部分虚词是由实词演变而来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实词怎样发生演变,演变的原因是什么?一般的语法著作常常以“实词虚化”一语带过,未加深究。

这易使人简单地认为实词虚化似乎只是实词意义减弱的过程,仅仅是通过词义的引申而产生的。

这样理解既不全面也不准确。

笔者认为:实词虚化是词的性质的变化,因此,它受词汇意义变化的影响,受句法结构的制约,是语言表达的需要,而且虚化发展又是有系统性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之”字演变的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之”在甲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说文》:“之,出也。

象过,枝茎益大,有所之。

者,地也。

”卜辞:“从止从,人所之也。

”《尔雅·释诂》:“之,往也。

”由以上材料可知,“之”在上古汉语中最初的意义是:“往,到……去”,是个动词。

例如:(1)“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论语·公冶长》(2)“子路不说,曰:`未之①也,已,何必公山氏之②之③也?'”《论语阳货》译: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便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之①:动词,往,去。

之②:提宾助词。

之③动词,往,去。

(3)“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4)“宋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

中介语及其发展过程

中介语及其发展过程
母语又不同于目标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
提出:1972年 塞林格(selinker) 特征:可塑性(指中介语的语言规则可以不断修正)
动态性(中介语的规则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展, 并中是出于这种状态)
系统性(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套 规则)
二、中介语的变异
(一)社会情景变异 由于社会情景变化导致的变异,跟母语使用者的风格变异相似。 社会情景下的中介语连续体可以用下图表示
KK中介语理论是较早用认知观点解释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模型,其重要意义首 先在于它把第二语言学习看作是一种心理过程,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这种心 理过程,而且这种理论为后来人们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 础。其次,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概念,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实际是语言知 识的一种表征。因此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后来认知理论进一步探讨这一表征的性质,及 这种表征在第二言语学习中的作用打下了理论基础。Selinker中介语理论的不足主要 在于它并没有明确说明中介语系统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也没有说明中介语系统是怎样 影响语言输出的。
learner's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二语/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 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
可塑性指中介语的语言规则可以不断修正动态性中介语的规则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展并中是出于这种状态系统性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套规则二中介语的变异一社会情景变异由于社会情景变化导致的变异跟母语使用者的风格变异相似
第三节
中介语及其发展过程
——寝室全体成员

中介语(INTER-LANGUAGE)

中介语(INTER-LANGUAGE)

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Theory) 由Selinker等人最先提出来的。 Selinker 的中介语理论重点强调了第二语言学习 中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什么样的认知过程负责中介语的建构
②中介语知识系统的性质如何?
③为什么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完全获 得目的语的语言能力?
①什么样的认知过程负责中介语的建构?
局限性 (1)研究限于词素、句法方面,对语义和语用
知识习得研究不够。而且,根据词素研究来确 定语言习得的顺序也不科学,因为将学习者使 用某一词素的标准性作为习得的标准并没有心 理学证据作为支持。 (2)忽视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自我标准。中介语 研究以目的语作为参照系,对学习者本人所参 照的标准研究不够。 (3)忽视中介语与其它语言变体不同的 (4)研究的方法,如纵向研究和交叉研究本身 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未能解决,所得出的结 论并不完全可靠。
中介语石化( fossilization )
是指外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 统性知识趋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 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
内涵:一是指外语学习者不正确的目的语言形式或错误的 长期使用;
二是指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其 语言能力表现出一种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
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 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 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
中介语产生的历史根源
Lado提出的对比分析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中仍 然占据统治地位。对比分析是应用性的对 比研究,特指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 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即运用语言对比的 方法来预测哪些语言现象会在外语学习中 对学生造成困难,困难的程度如何;对学 生已经出现的理论加以分析和解释。因此, 它是一种以语言对比分析为基础的外语教 学理论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字的虚化过程 。 被”
这一现象。 “ ” 被 在从蒙受 、 遭受 “ 位独立 出来 之前 , 义 由于语 境 的变
化 已经在使用 中表现 出一些细微 的差 别 ,并 已固定 于常见 的
先秦时 , 被” 皆为实词 , “ 字 具有 具体 的词 汇意义 : 覆盖 、 语法之 中。这些细微差别 与原词义一起处在 中间状态 中 , “ 是一 及、 延及 ”为 动词 , , 后接 的名词“ 的受事 , 被” 是所覆 盖或 施及 种 中介 现象 , 这种现 象经 常 出现 , 渐被社会接 受 , 逐 他们 同原 某一事物 , 不表被动。如 : 西~ 于流沙 。(书 ・ 《 禹贡》伪孔传 日:被 , ) “ 及也 。” 盖 , 申为惠赐。” 引 春秋末年 战国初 ,被” “ 仍为动词 , 后接受 事名词 , 但在词义 义差别细微 , 而原词义可以将其包括进去 , 以他们 隐藏在原 所 词义位下面 , 没有完全独立出来 。这时的旧词就涵盖 了一个新 语言 中巩 固下来便产生 了新 的义位 。所 以到 了汉代 , 随着 “ 被” 表 被 动 的逐 渐 曾 多 ,它 已经 完 全 独 立 出来 了一 个 新 的义
~ 戮辱者不太迫乎?贾子》 《
~ 石庆虽 以谨得终 , 然数一谴 。《 书》 汉 实孝而赐死 , 诚忠而~ 。《 诛 论衡 》
活力 。 其实作为一 种现象—— 中 现象是很早就存在的 , 介 这从
对上列语料 整理分析 , 可 以清 晰地理 出“ 虚 化 的 我们 被”
汉语实词虚化 中便可得到证实 。它是 中介理论 介入的另一 4 过程 。战围 以前 “ 表 “ -" 被” 覆盖” “ 、施加” “ 、施及” 等义 ,被 ” “ 后的 方面 , 也是 以前语 言学 家未 曾涉及到的一 个方 面。本 文主要 以 名词 为受 事, 被”具有 实在的词 意义 。春秋末 年战 国初 , “ “ ” 被 字为例 , 根据中介理论分析它的虚化过程 , 以此说 明实词 “ 南“ 被” 覆盖义引 申出新用 法表“ 背负 、 。战国时,被 ” 受” “ 在原 虚化 中的中间状态 。 “ 虚化 ”一词 最早 是由国外 的语言学 家 Jr k rl i 下 ez uy wc y o z 来 的基础上曾添 了抽象 的语 法意 义或形态意义——用 于动词 前, 表被动 。这时 “ ” 被 同原来的“ 蒙受、 遭受” 义有 了细微差别 ,
天~ 尔禄。(诗经 ・ ・ 《 大雅 既醉》《 )诗经词典》 释为“ 覆 的意义, 被, 它不断发展使用频率不断升高, 稳定性不断增强, 在
自 界和人类社 会中都存在着大量 的中间状态 , 然 这是人 人们 学 习语 言 的过程 中 , 都有所谓 的中间状态 , 中介 现象 。 即
家对 中介理论的应 用是从 2 世 纪 8 0 0年代才开 始的 ,相对来 说 比较晚 , 应用 广泛 。他们把此理论 引入语 言研究 , 为汉 但 认
渐衍变消失 , 最后虚化为语 法意义 的虚词 。汉语 中许多介词 , 向新义演化过程 中产生 的中间状态 。这 种 中间状态 的语 义单 如在 、 从、 比、 被等都是从动词 虚化而来的。实词虚化是汉语发 位很难做出语法定性 。至此 , 就可以运用 中介理论来解释 我们 展 中的一种重要现象 ,分析实词虚化现象对汉语 的深入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下面 ,我们就根据 中介 理论分析一下
理论详细地分析“ 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全过程 , 说 明 实词在 虚化过程 中所表现 出来的 中间状态。 被” 可以
【 关键词】 中介理 论; 实词虚化 ; 中间状 态 【 中图分类号】 H 4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7 — 0 2 2 0 )9 0 9 — 1 6 2 6 2 ( 0 6 0 — 0 8 0
的定义 , 认为 “ 虚化就是一个语素 的使用范 围逐 步曾加较 虚的 但都 可按“ 蒙受、 遭受” 来解释。虽然有 了表被 动的成 分 ,没有从原来的义位 内部独立 出来 , 然隐藏在其 内部 。这 时 仍

个更虚 的语素 。”所 谓实词虚化就是指 实词 的词 汇意义逐 “ 表被动 , l ・ 被” 即是“ ” 被 这一词位形成新义位 的前奏 , 是有 旧义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9期 20 0 6年 9月
辽 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 u n l f i nn d c t n l d ns ain Isi t o r a o a igE u ai a A mii rt nt ue L o o t o t
类所共知 的。 人类 的语言也是如此。 语言单位之 间, 语体之 间, 可接动词 , 表被动。如 : 中介 理论就是对各种 中介现象进行研究 的理论 。我 国语 言学 子》 )
语 的语音 、词汇 、语法和语用等各个方面都存 在大量的中介
物 。他们还把此理论引入语言规划及第二语 言教学 中。总之 , 中介理论 的介入 ,为我 国语言学界各方 面的研 究注入了新的
战 国时 ,被” “ 仍解释为 “ 蒙受 、 ” 遭受 的意思 , 后边 已 只是 今兄弟~ , 侵 必攻者 , 廉也 , 知友~ , 褥 随仇者 , 。 《 贞也 (韩非
国一 1~ , 3 攻 虽欲事秦 , 不可得也 。( 战国策》 《 ) 汉代时 ,被 ” “ 后接 动词表被动 已成为普遍。
Vo.3 No9 1 2 . S p2 0 e 0 6
从 中介理论看 “ " 被 的实词虚化过程
于金 艳 , 于金 英
( 沈阳师范大学 , 辽宁 沈 阳 10 3 ) 10 4
【 摘 要】 虚词是应语 言发展的 需要而产生的 , 而汉语 中部分虚词是 由实词转化 而来的 ,被” “ 字就是其 中之一。通过运用中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