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 中医最佳治疗详解
中医关于“痰饮”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痰饮”的临证备要
一、扶正与祛邪相宜
痰饮为病,阴盛阳虚者,健脾温肾为正治之法,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权宜,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
若痰饮盛,其证属实,可相机采用攻下逐饮、理气分消等法,以祛其邪。
因攻下伤正,因此在攻下之后又当扶脾益气以固其本。
二、注意病证转化
痰饮的病机常表现为脾病及肺、脾病及肾、肺病及肾。
若肾虚开阖不利,痰饮也可凌心、射肺、犯脾。
此外,痰饮多为慢性病,病程日久,常有寒热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
而且饮积可以生痰,痰瘀互结,证情更加缠绵。
故应注意对本病的早期治疗,久病者应痰瘀并治。
三、辨别痰的形质
痰的形质,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本节之痰饮属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亦由体内水液不归正化所致,并以无形的形式反映疾病过程中多种复杂症状、体征的内在本质。
如痰滞在经所导致的或痒或麻或痛痹,痰浊上犯清窍所致头昏、眩晕、耳鸣、口眼歪斜,痰闭胸阳所致胸痹胸痛等,均属无形之痰。
古人所谓百病多有兼痰者、怪病多从痰治等,多指无形之痰。
中医内科学 痰饮
【辨证论治】 1.辨标本的主次
掌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为阳气不 足,标实指水饮留聚。无论病之新久, 都要根据症状 辨别二者主次。 2.辨病邪的兼夹
痰饮虽为阴邪,寒证居多,但亦有郁久化热者; 初起若有塞热见症,为夹表邪;饮积不 化,气机升降 受阻,常兼气滞。
二、治疗原则 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因饮为阴邪,遇寒
证机概要:邪犯胸肺,枢机不利,肺失宣降。 治法:和解宣利。 代表方:柴枳半夏汤加减。本方功能和解清热,宣肺 利气,涤饮开结,用于悬饮初期出现寒热往来,胸胁闷痛等。 常用药: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瓜蒌、半夏、枳壳宽 胸化痰开结;青皮、赤芍理气止痛;桔梗、杏仁宣肺止咳。
2.饮停胸胁证 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 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病 侧胸廓隆起,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谢谢
本节讨论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 四饮的临床表现多端,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 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 力衰竭、肾炎水肿等均有较密切 联系。
【病因病机】
痰饮的成因为外感寒湿、饮食不当或劳欲所伤,以致肺、 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全身,津液停积 为患。 一、病因 1.外感寒湿
【相关检查】 四饮所涉及的疾病颇多,临证应注意结合有关
检查。如胸部X线及B超探查表明有胸腔积液,胸水常 规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大于2.5%,细胞计数以淋 巴细胞为主,有助于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胃镜检查 胃黏膜有炎症、充血、糜烂,或有腺体萎缩,幽门螺 旋杆菌阳性,有助于慢性胃炎的诊断。有心功能不全 的临床表现,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增高,或颈静 脉压增高,有助于左心衰或右心衰的诊断。尿常规 检查有血尿、蛋白尿,尿沉渣发现有多量红细胞、白 细胞、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有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的诊断。
治疗痰饮眩晕的中药
治疗痰饮眩晕的中药
痰饮眩晕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
治疗痰饮眩晕的中药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中药:
1.半夏: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适用于痰饮所致的眩晕。
常用剂量为10-15克,煎汤服用。
2.天麻:天麻具有平肝熄风、镇静安神的作用,适用于痰饮所致的眩晕。
常用剂量为10-15克,煎汤服用。
3.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消肿、健脾除湿的功效,适用于痰饮所致的眩晕和水肿。
常用剂量为10-15克,煎汤服用。
4.川芎:川芎具有活血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痰饮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常用剂量为10-15克,煎汤服用。
5.钩藤:钩藤具有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痰饮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常用剂量为10-15克,煎汤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中药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仅靠短期治疗就期望完全康复。
中医说痰饮
中医说痰饮水湿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后便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上次我们说的湿气,可以这么认为,湿气是水湿痰饮的最早状态,换句话说,身有湿气,不做正规、正确、有效的处理,将会发展成为水湿痰饮。
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分之为四,合则为一,都是人体津液代谢(输布与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于体内不同部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故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而湿乃水液弥散浸渍于人体组织中的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和水明显。
由于同源异态,临床常出现两者并见相兼、难以截然分开的情况,如水湿、水饮、湿痰、痰饮等。
在论述痰、饮异同时,《证治汇补》有言:“饮者,蓄水之名,自外而入;痰者,肠胃之液,自内而生。
其初各别,其后同归,故积饮不散,亦能变痰,是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
若其外出,则饮形清稀,痰形稠浊,又不同也。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痰饮应该是两个事物,是一个并列词组。
其包括“痰”与“饮”。
(痰)中医的痰主要指的是由于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病理产物,主要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的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的是能够看得见的一些痰液,比如吐的痰、哮喘病表现出来的喉咙痰鸣等。
无形之痰,一般都是看不见的,比如癫狂,痰迷心窍以及风湿痹痛,引起的手足关节变形的一些痰。
对于这种病症,主要用一些温化、温运的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
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
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
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
痰饮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痰饮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痰饮虽为一症,而因则有二。
稠浊者为痰,痰因于火,有热无寒,宜分在肺在脾;稀清者为饮,饮因于湿,有热有寒,此属在脾。
然湿土寄旺四时,三时主热,一时主寒,故饮症亦究寒湿酿成者少,湿热酿成者多。
按仲淳云∶痰之生也,其由非一,其治不同。
如由阴虚火动,上炎烁肺,煎熬津液,凝结为痰,是为阴虚痰火,痰在乎肺,而本乎肾,宜壮水清金,降气消痰为治。
若由脾湿不能运化,积滞生痰,或因酒醪浓味生痰,浓浓胶固,甚至流于经络,及皮里膜外,或结为大块;或不思饮食,或彻夜不眠;或身重腹胀,不得行走∶或卒然眩仆,不知人事;或发为癫痫;或叫呼异常,或昔肥今瘦∶或泄泻不止,及成瘫痪种种怪症,皆痰之所为。
故昔人云∶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良有以夫。
此症在脾胃,无关肺肾,宜燥脾行气,散结软坚为治。
若有风。
寒闭热在肺,而痰嗽喘逆者,亦属在肺,宜豁痰降气,除肺热药中加辛温之剂,以散风寒。
故利润、利燥。
利散,各有攸当,非可混施也。
世以痰饮混称,而不辨稠粘之为痰,清水之为饮,混同施治,岂中病情?要知饮之色状不同,或青、或黄、或绿、或黑、或酸、或苦,或伏于肠胃,或攻于胸胁,则为心痛,为胃脘痛,为胁肋刺痛。
或流于经络四肢,则关节不利。
或憎寒、发热、自汗,或胸膈满闷喘逆,或不思食,或不得眠,皆其候也。
此症多因酒后过饮茶汤,与肠胃湿热之气,凝而为饮。
或因怀抱抑郁。
或因脾胃虚弱,饮食之湿,不得消散、亦能成饮。
总之,必由脾胃有湿所致。
宜健脾燥湿,消饮行水,降气散郁为治。
考方书论痰,有在肺经者,名为燥痰,其痰涩而难出。
在脾经者,名为湿痰,其痰滑而易出。
在心经者,名为热痰,其痰坚而成块。
在肝经者,名为风痰,其痰青而多泡。
在肾经者,名为寒痰,其痰有黑点而多稀之别。
《金匮》论饮症,有四∶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者,曰痰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者,曰悬饮;水流行于四肢,汗不出而身重者,曰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者,曰支饮。
亦分在肺、在脾、在心、在肝、在肾,此诚痰饮病变之无穷,有志深造者,所宜详究焉。
痰饮的名词解释
痰饮的名词解释痰饮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个词汇,指的是人体内湿气过多、水液代谢失调所导致的病理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被视为一种病邪。
而痰饮则是湿气过多、积聚在体内引起的一类疾病。
痰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不良饮食习惯、天气湿热或湿寒、情绪失衡等。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口苦、舌苔厚腻等。
有时候,痰饮还可引起其他一些不适,如头重、身体沉重、胃脘不适、恶心等。
痰饮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
有些人可能只是出现短暂的咳嗽,而另一些人可能长期存在咳痰、嗓子发炎等问题。
尤其在湿热季节或者湿重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痰饮。
在中医理论中,痰饮与体内湿气的代谢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内有两个重要的器官与湿气的代谢有关,一个是脾,另一个是肺。
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就容易导致湿气滞聚,形成痰饮。
肺主气机,若肺气失调,也会导致湿气积聚,引起痰饮。
对于痰饮患者,中医治疗注重调理体内的湿气。
一般而言,从饮食方面开始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清淡的食物摄入量,促进水湿的排除。
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湿气的代谢。
除了饮食调理外,中医治疗中也使用了一些中药来改善痰饮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组方有清热化湿、利水渗湿等功效。
这些中药可以促进气机畅通,帮助湿气排出体外。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痰饮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可以提升免疫力,有助于身体摆脱湿邪。
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环境中,保持房间通风干燥,也是预防和缓解痰饮的有效方法。
总的来说,痰饮是中医常见的疾病,表现为湿气在体内的滞积引起的病理现象。
治疗痰饮需要综合考虑饮食、中药治疗、生活习惯等方面,以促进湿气的排除和身体的自愈能力的提升。
正确认识痰饮,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摘要:I.引言- 介绍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医案- 阐述痰饮对人体的危害II.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医案分析- 第一位患者,症状:咳嗽、痰多、胸闷- 老中医的治疗方法:采用清热化痰的方剂- 治疗效果:患者的咳嗽、痰多、胸闷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第二位患者,症状:喉咙痒、痰多、气喘- 老中医的治疗方法:采用宣肺化痰的方剂- 治疗效果:患者的喉咙痒、痰多、气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III.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医案总结- 治疗痰饮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 治疗原则:清热化痰、宣肺化痰、燥湿化痰等- 治疗效果: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或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正文:痰饮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病症,指的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液停留,形成痰液。
痰饮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可以引起咳嗽、痰多、胸闷、喉咙痒、气喘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在本次任务中,我将介绍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医案。
第一位患者,男性,45岁,主要症状为咳嗽、痰多、胸闷。
老中医经过诊断,认为该患者属于痰湿阻肺证,采用清热化痰的方剂进行治疗。
具体方剂为:黄连、黄芩、半夏、橘红、甘草等。
患者服用5剂后,咳嗽、痰多、胸闷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第二位患者,女性,35岁,主要症状为喉咙痒、痰多、气喘。
老中医经过诊断,认为该患者属于痰热阻肺证,采用宣肺化痰的方剂进行治疗。
具体方剂为:麻黄、杏仁、半夏、陈皮、甘草等。
患者服用3剂后,喉咙痒、痰多、气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医案分析表明,针对不同的患者症状和体质,采用清热化痰、宣肺化痰、燥湿化痰等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
(最新版)
目录
1.痰饮的定义和病因
2.老中医治疗痰饮的方法
3.痰饮医案举例
4.治疗痰饮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痰饮的定义和病因
痰饮,中医学上指的是体内湿气凝聚成痰,痰饮停滞于各个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症。
痰饮的生成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病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邪侵袭等。
二、老中医治疗痰饮的方法
1.理肺化痰:运用辛温散寒、宣肺化痰的药物,如麻黄、桂枝、杏仁等,以去除寒邪,恢复肺气宣降功能。
2.健脾化湿:运用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的药物,如茯苓、泽泻、半夏等,以加强脾运化水湿功能,减少痰饮生成。
3.温肾利水:运用温肾助阳、利水消肿的药物,如附子、肉桂、干姜等,以增强肾阳气化功能,促进水液代谢。
4.疏肝解郁:运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的药物,如柴胡、枳壳、陈皮等,以调畅气机,改善痰饮形成的环境。
三、痰饮医案举例
患者,男,45 岁。
咳嗽痰多,色白质稀,易咳出,伴有胸闷、气喘,舌苔白腻,脉滑。
诊断为痰饮咳嗽,采用健脾化湿、理肺化痰法治疗。
处方:茯苓 15 克,泽泻 10 克,半夏 10 克,麻黄 6 克,桂枝 6 克,杏仁 6 克,炙甘草 6 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诊:咳嗽减轻,痰量减少,胸闷、气喘症状缓解。
原方加减,继续服用三剂后症状消失。
四、治疗痰饮的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体质、病因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注意饮食调养,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增加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3.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1. 痰饮的定义和病因痰饮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体内湿气和痰液的积聚,导致痰饮症状的出现。
痰饮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不当:长期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食物,导致消化功能失调,湿气和痰液积聚。
2.情绪不稳:长期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湿气和痰液生成。
3.外邪入侵:外界湿邪侵袭人体,导致湿气和痰液滞留。
2. 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原理和方法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脾胃消化功能,促进湿气和痰液的排出,达到治疗痰饮的目的。
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药物治疗: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等,以祛湿化痰、健脾胃为主要作用。
2.饮食调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辛辣、生冷等食物的摄入,增加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以改善消化功能。
3.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以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脾胃功能,帮助湿气和痰液的排出。
4.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大椎等,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湿气和痰液的消散。
5.气功调理:通过练习气功,如五禽戏、六字诀等,以调整人体的气机运行,促进湿气和痰液的排出。
3. 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典型医案3.1 医案一患者,女性,45岁,体质偏胖,常年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油腻、辛辣食物。
主要症状为咳嗽、痰多、胸闷等,舌苔厚腻,脉濡。
治疗方案:•中药方剂:半夏生姜汤–半夏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饮食调理:忌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煮熟的蔬菜、粥等易消化食物。
•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穴、关元穴,每天早晚各按摩10分钟。
•针灸疗法:每周进行一次针灸治疗,选择足三里、大椎等穴位。
•气功调理:练习五禽戏,每天早晨进行15分钟。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舌苔变薄,脉象变缓。
3.2 医案二患者,男性,60岁,体质虚弱,情绪波动较大,经常感到疲劳、乏力。
?刘渡舟讲痰饮病
刘渡舟讲痰饮病刘渡舟讲痰饮病痰饮咳喘,是最令人害怕的疾病,不好治。
关于痰饮咳嗽,在《素问·咳论》篇就已经说到了,但不系统,也不丰富。
到了后汉时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
书中讲“四饮”“五水”“痰涎”。
“四饮”是指“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五水”是“水在心”“水在肺”“水在脾”“水在肝”“水在肾”。
然后,又强调了三个,一个是留饮,一个是伏饮,一个是支饮,这样就系统了。
从部位而言,是“四饮”;从脏腑而言,是“五水”;从特殊性而言,有留饮,有伏饮。
“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鬲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臑中行,肘臂寸口生鱼际。
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所生病者为气嗽,喘咳烦心胸满结,臑臂之外前廉痛。
小便频数掌中热,气虚肩背痛而寒,气盛亦疼风汗出,欠伸少气不足息,遗失无度溺色赤。
”我今天讲的是咳嗽。
这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
咳嗽有时候难治,“外科不治癣,内科不治喘”。
中医在临床上治咳喘,那还是有办法的,有特长的。
最有效的,最知名的就是小青龙汤。
《伤寒论》中有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疗寒饮,“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水气上射犯肺,出现了咳喘等症状,治疗就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的效果特别好,晚上咳喘,躺不下,“咳逆倚息不得卧”,你就得用小青龙汤。
这个方子在医学界,尤其在中医学界是享有盛名的。
小青龙汤这个方子有利也有弊。
有什么弊病呢?这个方子发散太过,比如麻黄配细辛,拔肾根,发肾气,动冲气。
因此,《金匮要略》用了好几个条文,来说明吃了小青龙汤以后的种种变化,包括不良反应等。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姊妹篇。
《伤寒论》对于大青龙汤的禁忌证有所论述,如第38条的“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对于小青龙汤的禁忌证却不如大青龙那样说得具体。
根据这样一个情况,我首先得介绍小青龙汤的证候与弊端,不至于在临床上捅娄子,发生误治伤人的问题。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是中医对于一种病理状态的描述,通常表现为体内水湿聚集、滞留不散、并在体内形成黏稠的液体。
临床上常见于脾虚水湿、肺热痰多等疾病,症状包括口腔粘滞、唾液增多、脾胃不畅、恶心呕吐、胸闷咳嗽等。
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跟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湿邪入侵有关。
其中,脾胃不健运输失常摄取能量后形成湿气停聚,外来湿邪入侵,体内津液积聚,最终形成黏稠的痰饮。
此外,肾气不足、肝胆郁滞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痰饮的出现,因此治疗时需针对症状辨证施治。
痰饮的症状
痰饮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胸部、消化系统、头部、四肢等部位。
胸部痰饮患者常常会出现咳嗽、胸痛、气喘等症状;消化系统痰饮患者则常在口腔觉得粘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问题;头部痰饮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耳鸣甚至失聪等;四肢痰饮可能与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酸痛、肿胀、关节变形等问题。
中医治疗痰饮
在中医看来,痰饮治疗重点是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湿邪渗出的目的,最终让痰饮排出体外。
治疗痰饮的方法主要包括穴位按摩、艾灸、拔罐、针灸、中药汤剂等。
具体针对不同病情需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疗效。
总体来看,痰饮是多种病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症治疗、注意日常保健都对于预防、治疗痰饮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关于“痰饮”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痰饮”的证治分类一、痰饮多由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为外湿所伤,而致脾阳虚弱,饮留胃肠引起。
(一)脾阳虚弱1.临床表现:胸胁支满,心下病闷,胃中有水声,伴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2.证机概要:脾阳虚弱,清阳不升,水饮停胃。
3.治法:温脾化饮4.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前方温阳化饮,健脾利水,后方止呕降逆,温胃蠲饮5.常用药:桂枝、生姜温脾化饮;茯苓、白术淡渗利水,与甘草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理气化痰降逆。
若胸满,心下痞者,加薤白、瓜菱祛痰宽胸消痞;泛吐清水者,加吴茱萸温脾散寒;心悸气短者,加黄芪补气升阳;便溏者,加薏苡仁健脾利水;苔白滑而灰,气短重者,加制附子加强温阳散寒化饮。
(二)饮留胃肠1.临床表现: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或虽利,但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排便不畅,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2.证机概要:水饮塞结,留于胃肠,郁久化热。
3.治法:攻下逐饮分消。
4.代表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前方化痰逐饮,散结通脉,后方涤饮泻热,前后5.常用药:甘遂、半夏逐饮降逆;白芍、蜂蜜酸甘缓中,以防伤正;甘草与甘遂相反相激,驱逐留饮;大黄、葶苈子攻坚决壅,泻下逐水;防己、椒目辛宣苦泄,通利小便。
若心下坚而满者,加陈皮、厚朴行气散饮;心下痛者,加木香理气止痛;利下腹满反复者为正气已伤,加干姜温脾助阳,加黄芪、白术补中益气;肠鸣腹满者,加枳壳、大腹皮理气;口干舌燥者,加天花粉、葛根生津;苔腻者,加砂仁、陈皮化湿。
二、悬饮多因素体不强,或原有其他慢性疾病,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宜通,饮停胸胁,络气不和。
如若饮阻气郁,久则可以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
(一)邪犯胸肺1.临床表现:咳痰胸痛,咳甚气急,伴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不解,咳嗽,痰少,呼吸、转侧则疼痛加重,心下痞硬,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痰饮中医中药
痰饮中医中药痰饮中医中药;痰饮是指水液在体内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其中,饮留胃肠者为痰饮(狭义),饮留胁下者为悬饮,饮溢四肢肌肤者为溢饮,饮停胸肺者为支饮。
西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胃下垂、胃扩张、胃肠功能紊乱、幽门梗阻、肾炎水肿等疾病的某一阶段具有相应临床表现者,可参照本证进行辨证论治。
痰饮治疗的诊断要点患者昔肥今瘦,肠间漉漉有声。
呕吐清水痰涎,口渴不欲饮水,水入即吐。
背部寒冷如掌大,头晕目眩,心悸短气。
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腰背痛,目泪自出,身体振振瞤动。
胸胁胀满,咳唾引痛。
身体疼痛,肢体微肿,恶寒、无汗。
舌苔白滑或腻,脉弦或滑。
痰饮治疗的辨证分析痰饮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以致水饮内停。
辨证者应根据饮停部位,分别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
同时还应掌握体虚邪实的特点,从症状区别标实与本虚的主次。
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即《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故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的权宜之法,侍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
痰饮治疗的辨证论治痰饮【证见】形体消瘦,胸脘胀满,纳呆呕吐,胃中振水音或肠鸣漉漉,便溏或背部寒冷,头昏目眩,心悸气短。
舌苔白润,脉弦滑。
【治法】温阳化饮。
【方药】主方茯桂术甘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处方: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法半夏12克,生姜lO克。
水煎服。
若小便不利者,加猪苓15克、泽泻12克。
脘部冷痛、背寒者,加干姜10克、吴茱萸9克、肉桂6克。
饮郁化热者,可改用己椒苈黄丸(张仲景《金匮要略》)。
悬饮【证见】病侧胁间胀满刺痛,转侧及咳唾尤甚,气短息促。
舌苔白,脉沉弦。
【治法】宣利逐饮。
【方药】1.主方柴枳半夏汤(李梃《医学入门》)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枳实12克,法半夏12克,瓜蒌仁10克,桔梗12克,赤芍12克,葶苈子15克,桑白皮12克,白芥子10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大枣5枚。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
痰饮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是由于体内淤积的痰湿引起的。
下面是一则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医案:
患者,男性,40岁,主诉咳嗽多痰、胸闷,症状已有1个月,且日益加重。
刚开始时咳嗽时有少量白色痰液,之后痰液渐渐增多,颜色逐渐变为黄色,有时夹杂血丝。
咳嗽时感到胸部不舒服,常有胸闷、气短的感觉。
患者平素偏爱食用油腻、辛辣等食物,大便不实,舌苔黄腻。
中医师对其辨证分析:患者属痰饮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
舌苔黄腻、大便不实等表明体内湿热较重。
中医师给予以下治疗方案:
1. 清热化痰:使用绿豆清热化湿痰饮,每日早晚各服一次,连服7天。
2. 祛湿化痰:使用陈皮、苍术等药材煎水,每日一剂,连服5天。
3. 调理脾胃: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调理脾胃功能。
4. 忌烟酒刺激:患者应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性行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随访两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减轻,痰液明显减少且呈白色,胸闷感减轻。
舌苔有所改善,大便逐渐恢复正常。
中医师继续给予上述治疗方案,并建议患者注意休息,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这是一则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医案,具体的治疗方案应视患者病情而定,仅供参考。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要与专业医师进行沟通,并遵循医嘱,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什么是痰饮?
什么是痰饮?
一、概述
痰饮多为中医学上的说法,是由于人体内的肺、脾、肾等各脏腑气化功能异常而使津液的代谢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病理产物。
在广义上,痰饮是指体内的水之类的液体不能正常运输到全身而停留或渗透到
体内某一部位所导致的比例现象。
其中的痰和饮又是不相同的两样东西,一般以比较稠且混浊的称为痰,而清亮且稀薄的称为饮。
正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二、步骤/方法:
1、痰产生过多的原因,在中医上一般认为是由肺、脾、肾等各
脏器气化功能失常所导致的。
而根据形成痰的原因不同还存在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郁痰、顽痰的区别。
痰液不仅是指咳出来的痰,还包括停留在体内的痰液。
2、饮,即为得不到输化而潴留在组织内的水液,在中医学上认
为是由脾肾阳气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之伤,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
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与水肿有关)、支饮(与哮喘有关)。
3、对于痰饮的患者(舌苔多滑腻,脉象多滑、弦或沉迟),一般采取辩证法来进行论证治疗。
如果起病较急,则先祛痰;如果起病较慢,则应该尽量考虑采取根治法,治疗其肺、脾、肾。
三、注意事项:
要彻底治疗痰饮,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不仅仅是寻医问药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的,更重要的还需注意自身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
否则只能是缓解症状而已。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
老中医治疗痰饮医案摘要:一、痰饮的概念与病因二、老中医治疗痰饮的方法三、病例分析与治疗过程四、预防与调理痰饮的方法五、结论与建议正文:痰饮,是指体内水液停滞、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
在中医理论中,痰饮可分为寒痰、热痰、湿痰等类型,其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
痰饮不仅会影响呼吸、消化等系统,还可导致全身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则老中医治疗痰饮的医案,并探讨预防与调理痰饮的方法。
一、痰饮的概念与病因痰饮是指体内水液停滞、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
痰饮的成因有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
根据症状和体质,痰饮可分为寒痰、热痰、湿痰等类型。
二、老中医治疗痰饮的方法老中医治疗痰饮注重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类型采用相应的方法。
如寒痰宜温化,热痰宜清热,湿痰宜健脾燥湿等。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拔罐、刮痧等。
三、病例分析与治疗过程患者,男,45岁,因长期咳嗽、痰多就诊。
患者自述咳嗽反复发作,痰液黏稠,难以咳出。
舌苔白腻,脉滑。
根据症状和舌脉辨证,患者属湿痰咳嗽。
治疗方法:采用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的中药汤剂治疗。
方剂组成: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厚朴、杏仁等。
患者服药7天后,咳嗽明显减轻,痰液减少。
继续调理1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四、预防与调理痰饮的方法1.饮食调理: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2.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外邪侵袭。
3.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失调导致的痰饮。
4.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5.定期体检:发现病症及时就医,防止病情恶化。
五、结论与建议痰饮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老中医治疗痰饮的方法和疗效。
在生活中,我们要重视痰饮的预防和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从而远离痰饮的困扰。
中医关于“痰饮”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痰饮”及其防控措施
一、痰饮
1.痰饮是体内水液不得温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类病证。
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痰饮是诸饮之总称,可根据饮停部位再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狭义者仅为四饮中的痰饮。
病机主要为三焦气化失常,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无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而成。
2.辨证应先从部位分别四饮:痰饮病在胃肠,悬饮病在胁下,溢饮外溢肌表,支饮病在胸肺。
其次抓住正虚邪实的特点,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
3.治疗应以温化为原则,有治标、治本、善后调理等区别。
发汗、利水、攻逐为治标之法,只可权宜用之;健脾温肾为治本之法,亦用作善后调理。
本病早期及时治疗,多能控制病情,预后良好。
但若饮邪内伏或久留体内,正气不复,则其病多缠绵难愈,且易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劳欲过度等因素而反复发作,导致病势逐渐加重。
二、“痰饮”的日常防控措施
1.预防本病应在平时避免风寒湿冷,注意劳逸适度,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忌肥甘、生冷,戒烟、酒。
2.既病之后,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调畅情志,加强护理,避免病情反复或迁延,耗伤正气。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学:痰饮辨证施治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重要考点痰饮辨证施治。
1.痰阻于肺证候:常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咳喘日久出现,咳嗽气喘,或痰鸣有声,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有寒热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滑。
治则:宣肺化痰。
2.痰蒙心窍证候:多因七情所伤,如抑郁、暴怒等,或感受湿浊邪气,可见神昏癫狂,胸闷不痛,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等症状。
治则:化痰开窍。
3.痰蕴脾胃证候:多由饮食不节,思虑劳倦所致。
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痞满不舒,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苔白腻,舌胖,脉濡缓。
治则:健脾化痰。
4.肝经痰郁证候:多由肝气郁结所致。
可见咽中不适,似有物梗塞,胸胁隐痛,嗳气,易怒善郁,苔薄白腻,脉弦滑。
治则:解郁化痰。
5.痰动于肾证候:多因久病及肾,阳虚水泛,或虚火灼津为痰。
可见喘逆气促,动则尤甚,或浮肿畏寒,腰膝冷痛,晨泄尿频,舌淡,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带数等。
治则:肾阳虚者应温肾化痰,肾阴虚者应滋肾化痰。
6.痰留骨节经络证候:因多种原因形成的痰浊流窜于骨节经络,可见骨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见瘰疬,瘿气,结节,肿块,苔白腻,脉弦滑等。
治则:软坚消结、通络化痰。
7.痰饮证候:脾阳虚弱,水饮停留于胃肠,可见脘腹坚满而痛,胃中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头目眩晕,或肠间水声漉漉,舌苔白滑或黄腻,脉弦滑等症状。
治则:以温阳化饮或攻逐水饮为原则。
8.悬饮证候:水饮流注于胁间,络道被阻,气机升降不利,可见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剧,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治则:攻逐水饮。
9.溢饮证候:因肺脾输布失职,水饮流溢于四肢肌肉,可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泡沫,舌苔白,脉弦紧。
治则:攻逐水饮。
10.支饮证候:水饮侵犯胸肺,肺气上逆,可见咳喘胸满,甚则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久咳面目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等。
治疗痰饮的中药方剂
治疗痰饮的中药方剂
治疗痰饮的中药方剂可以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定,以下是常用的几个方剂:
1. 倍味参苓散:适用于痰饮内阻,胸闷、咳嗽有痰、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症状。
主要成分包括炙甘草、法半夏、薏苡仁、茯苓等。
2. 清痰散结汤:适用于痰饮内阻,咳嗽有痰、胸闷、气短等症状。
主要成分包括苏子、厚朴、茯苓、贝母等。
3. 平喘化痰汤:适用于痰饮内阻,咳嗽有痰、胸闷气滞、喘息等症状。
主要成分包括炙甘草、法半夏、草果、罗汉果等。
4. 半夏参附汤:适用于痰饮壅滞,咳嗽痰多、胸闷、气短等症状。
主要成分包括法半夏、炙甘草、茯苓、山药等。
请在使用中药方剂时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剂量和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饮中医最佳治疗详解
痰饮中医最佳治疗详解;
痰饮,病名。
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但此书记述之痰饮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则概括多种饮病,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
此数种中之痰饮,则属狭义之范畴。
痰饮由体内水湿不化所酿生。
《赤水玄珠》卷六:“痰饮。
胶固稠粘者,痰也;清而稀薄者,饮也。
”费伯雄则谓:“痰饮者先生痰而后停饮,积水为病也。
”(《医醇剩义》卷三)后世根据停饮部位、停饮久暂的不同,又分为流饮、留饮、支饮、溢饮、悬饮、癖饮、伏饮、肺饮等不同。
临床表现的证候较为纷繁,如头晕目眩,耳鸣,口眼瞤动;或嗳气吞酸,嘈杂呕哕,或咽嗌不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咳吐絮状粘痰;或心下如停冰,心中冷痛时作;或梦见怪诞、鬼魅;或足腕酸软,腰背卒痛;或四肢骨节烦疼而无定处,乃至手麻、臂痛,状如挫闪;或脊背有一如掌大之寒痛区;或表现为绕颈核块;或皮肤如有虫行感;或发为癫狂、中风;或见心下怔忡,心悸,如人将捕之;或喘嗽、呕吐;或呕出冷涎、黑水、绿汁等。
由于痰饮病多由脾、肺、肾功能失调,影响人体水液正常输化所致,故宜温补脾肾治其本;利水、宣肺、逐饮治其标。
又:痰饮作为饮证之一,系指水湿之邪留于肠胃所致。
《金匮要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
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治宜温阳化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
张仲景所论此狭义之痰饮,后世亦名流饮。
参见该条。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
指因脏腑功能失调使体内津液停聚而产生的病理性产物,又成为某些以痰多、苔腻、脉滑等为主症的疾病的致病因素。
目录
[隐藏]
1 痰饮简介
2 痰饮记载
3 痰饮形成
3.1 痰
3.2 饮
4 痰饮特征
5 痰饮治疗
6 痰饮方药1
7 痰饮方药2
8 痰饮方药3
9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