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

合集下载

浅析彩陶文化与彩陶纹样的发展

浅析彩陶文化与彩陶纹样的发展

浅析彩陶文化与彩陶纹样的发展作者:陈华新杨雯雯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彩陶是中国保存最早的以彩绘纹样和立体造型相结合的工艺品,全面的代表着中国原始艺术在工艺、立体造型、图纹等方面的成就,绘制在彩陶的纹样所包含的的信息不仅折射出创造者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反映出人类内在的精神奥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彩陶纹样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的社会历史形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更应当弘扬传统文化,本文从马家窑彩陶纹样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彩陶纹样的发展。

关键词: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纹样彩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绘制在表面的彩陶纹样更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能从中探寻到祖先们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可以在彩陶纹样中了解到人们在萌芽时期的精神状态。

马家窑文化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在整个彩陶史上达到了巅峰。

根据时间分布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马家窑时期,半山时期,还有马厂时期。

一、彩陶纹样的起源及分布关于彩陶纹样的起源有很多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编织说。

编制说的观点认为,依据彩陶表面存留下来的印痕的特征,受到编织纹样的启示,表现了装饰的需求及各种表现方法,从而提出源于编织的理论。

在陕西宝鸡出土的彩陶壶,因其外形也称为“船形壶”,壶体表面绘制的网纹是“渔网”形式的表现形式,网纹是编织纹的重要形式发展。

考古学研究,认为“有代表性的几何纹样可分为两类,螺旋形纹样是由鸟纹演变而来的,波浪形的曲形纹和垂帐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的”。

从已经可以查阅的文献中可以看到,彩陶文化遗址主要是沿着河流分布的,又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发现的最为普及,是迄今为止发现彩陶遗址最多,也是彩陶出土最大的区域,在这众多的遗址中以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最为丰富,是彩陶史上的鼎盛时期。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早期的彩陶分布在陕西朝邑大荔沙苑地区;青海贵南拉乙亥,山西怀仁鹅毛口;广东阳春独石仔;广西柳州白莲洞。

彩陶的鉴赏与收藏

彩陶的鉴赏与收藏

彩陶的鉴赏与收藏一、彩陶与彩绘陶广义的彩陶概念应当包含彩陶和彩绘陶。

为了区分两者,学界和收藏界通常都把它们分开命名。

彩陶是在预制好的泥质陶坯上,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而成的陶器。

彩绘陶是在预先烧制好的素面陶胎再绘上彩色纹饰的陶器(图一)。

两者的区别在于彩陶是先画后烧,彩绘陶是先烧后画。

二、彩陶的起源与存续年代彩陶是在素陶(没有彩色纹饰的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据考古资料,日本长野县下茂内及鹿儿岛县简仙山曾出土了距今约15000年的碎陶片。

我国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陶片经考古学家整理拼合为一件煮食物的炊器――陶釜,距今12000年,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陶器。

(图二)我国最早的彩陶出土于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

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6220年至前5360年。

在甘肃青海地区,彩陶的发展及存续年代大体如下(炭14测定加高精度树轮校正数据):大地湾一期:公元前6220―前5360年师赵村一期:公元前5300―前4900年仰韶早期:公元前4899―前3819年仰韶中期:公元前3999―前3523年仰韶晚期(含马家窑文化早期石岭下类型):公元前3980―前3042年马家窑文化:(中期)马家窑类型,公元前3369―前2882年马家窑文化:(晚期)半山类型,公元前2500―前2300年马家窑文化:(晚期)马厂类型,公元前2453―前2032年齐家文化:公元前2183―前1630年四坝文化:公元前1950―前1430年卡约文化:公元前1600―前600年辛店文化:公元前1400―前700年寺洼文化:公元前1400―前700年诺木洪文化:公元前1000―前800―沙井文化:公元前900―前409―上述彩陶文化时间跨度为5800多年。

其中大地湾一期到仰韶中期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马家窑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齐家文化属于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遗存;四坝文化以后至沙井文化属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存。

社会实践彩陶文化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彩陶文化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彩陶文化心得体会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彩陶文化的发源地。

通过参观陶瓷制作工坊和了解陶瓷文化的历史背景,我深受启发,也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彩陶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参观工坊时,我们看到陶工们运用各种手法和材料,通过烧制和彩绘的过程,将普通的泥土变成美丽的陶瓷艺术品。

这些陶瓷品彩绘精美,造型独特,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从中我认识到,陶瓷制作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并且需要对艺术的热爱和悟性。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艺术创作对于形式美和内涵的追求。

其次,彩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纽带。

彩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参观陶瓷博物馆时,我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陶瓷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体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传统。

彩陶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同时也需要创新和发展,使之具有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和文化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区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实现文化的多元共生。

最后,彩陶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参观工坊时,我了解到陶瓷制作涉及到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消耗。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工坊使用了一些环保材料和先进设备,同时提倡回收再利用。

这使我更加意识到,在追求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彩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体会到了其在文化传承、艺术创作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为保护和传承彩陶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略论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略论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略论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作者:吴卫来源:《文物春秋》 2017年第2期吴卫(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闽侯 350100)【关键词】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彩陶【摘要】彩陶是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长期存在的一个文化现象。

在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彩陶在普遍程度、用色、纹饰、造型等方面的特点也各具特色。

文章通过对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本区域内彩陶的出土数量、器型以及色彩、纹饰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区域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可分为以红彩为代表的早期彩陶文化和以黑彩为代表的晚期彩陶文化;2.该区域的彩陶文化不仅向周边区域传播,而且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吸收当地文化因素,表现出新的区域特色;3.相对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印纹陶长期占据主流地位是造成本区域彩陶文化发展长期迟滞的重要因素。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我国最早的彩陶出现于甘肃省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

彩陶的分布十分广泛,以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彩陶分布最为集中,技术最为发达,同时在其他省(区)包括福建省也有分布,并形成具有各自区域特色的彩陶文化。

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福建发现彩陶的县市主要集中在闽东、闽南和闽北地区,其中闽江下游流域的闽东是福建新石器时代彩陶遗存分布最集中、发展脉络最清晰的地区,因此也是研究彩陶在福建境内发展和演变情况的关键地区。

虽然彩陶始终存在于本区域内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但从出土的数量、器型、纹饰等特点来看,其发展过程还是有比较鲜明的阶段特点。

本区域内的彩陶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壳丘头文化时期至昙石山下层文化时期(约6500—5000KaB.P.),为彩陶的萌发阶段;第二阶段为昙石山文化时期(约5000—4300KaB.P.),为彩陶的成熟阶段;第三个阶段为黄瓜山文化时期(约4300—3800KaB.P.),为彩陶的繁荣阶段[1]。

但这三个阶段并非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浅析黄河彩陶艺术的追求与影响

浅析黄河彩陶艺术的追求与影响

浅析黄河彩陶艺术的追求与影响作者:王丹青来源:《牡丹》2018年第30期黄河流域彩陶是中华先民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不仅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先人的生活,也深刻地反映了时人对彩陶生产的艺术追求。

它是中国保存最早的彩绘纹样和立体造型相结合的工艺品,艺术形式多样、纹饰丰富,蕴涵的文化内容也非常丰富。

黄河流域彩陶纹饰的艺术追求始终是一种色彩、纹饰、文化内涵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并且对版画的艺术延伸有重要的影响。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开创了彩陶艺术的先河。

作为黄河文明序幕中辉煌的彩陶艺术,是万里黄河流经的五色土地的共同奉献。

一、图案的起源与发展(一)关于模仿与自然黄河彩陶的产生和生产都与人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定居生活让先民与周围的事物有了更加紧密的接触,不断地强化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从而为他们亲近自然、模仿自然打下了基础。

彩陶的装饰图案源于先民对自然的直觉模仿和对形式的真实把握,并浓缩和表现于手工品的展示中。

早期的彩陶纹饰造型原始,风格比较古朴写实。

这些装饰图像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和一些几何图形。

仰韶文化作为黄河彩陶最为繁荣的阶段,其半坡类型的彩陶描绘了先民常见的事物,有平行条纹、三角纹、人面纹、鱼纹和由鱼纹等演变而来的各种图案。

当时,气候比较湿润,给鱼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

因此,半坡时代,鱼纹纹饰成为最具有时代特点的图案样式,如图1所示。

半坡人主要以捕捉鱼为生存方式,长期与鱼接触使得他们能够准确认识不同鱼之间的特点与共性,从而更加细致地刻画出鱼的形态并运用于陶器作品创作中。

马家窑陶器纹样主要分为水波纹和旋纹,其展现出当时河流两岸的人们对湍急河流的直观印象,他们模仿河流的流向动态后将其绘于古陶器之上,如图2所示。

先民利用勤劳的双手绘画和烧制陶器,使得这些生活器皿在实用的基础上增添了美学价值。

图1 鱼纹彩陶图2 波纹彩陶(二)关于彩陶图案艺术的延伸圖式的发展历程也是由具象的鱼类形象逐渐演化成为模块化和重构化的鱼纹图案。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黄瓜山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西北部,是一个以黄瓜山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黄瓜山文化彩陶是其独特的文化景观之一,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成为了黄瓜山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黄瓜山文化彩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研究,黄瓜山文化彩陶是当地古代居民的生活用具,也是一种宗教信仰和祭祀的工艺品。

这些彩陶以其绚丽多彩的图案和精美的手工工艺而闻名于世。

黄瓜山文化彩陶的图案丰富多样,主题涉及陶俑、兽面、花鸟、几何纹样等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俑,这些陶俑形象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根据考古研究,这些陶俑可能是当时古代居民对于生活的展现,也是一种祭祀和膜拜的象征。

黄瓜山文化彩陶的手工工艺非常精湛,每一件彩陶都是工匠们经过精心设计、筛选原料、制作陶胎、施釉上彩、烧制等多个工序完成的。

彩陶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施釉方法,使得陶器在烧制过程中能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彩,同时也增加了陶器的耐用性和表面的光泽度。

黄瓜山文化彩陶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黄瓜山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展现了当时古代居民的生活、信仰和文化内涵,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当时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现代,黄瓜山文化彩陶已经成为了沂水县的特色文化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和收藏家的喜爱。

如今,黄瓜山文化彩陶不仅在博物馆和文化艺术展览中展示,还可以在黄瓜山文化景区的陶艺工坊中亲手制作和购买。

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满足游客的观赏和体验需求,也为当地陶艺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黄瓜山文化彩陶作为黄瓜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和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遗产,代表了当地古代居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瓜山文化彩陶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保护,让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流传下去,为后人提供更多的艺术和历史的启迪。

青海先民4300年前手制的半山彩陶,今已成知名文物,一文尽赏其美

青海先民4300年前手制的半山彩陶,今已成知名文物,一文尽赏其美

青海先民4300年前手制的半山彩陶,今已成知名文物,一文尽赏其美2019/5/3007:41•实拍文物·让美流传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彩陶器距今约4600—4300年,最早是在甘肃省临洮县半山村发现的,故以此命名。

青海出土的这一类型彩陶器,常见的有壶、罐、瓶、钵等器物,其纹饰以黑红两彩相间为主,绘在橙黄色陶器上,显得绚丽多彩。

其主要图案有漩涡纹、锯齿纹、弦纹、网纹等,是继承了马家窑类型同类纹饰而又加以演变的结果。

这些青海先民们日常所用的半山彩陶器,如今都已经为珍贵的文物和艺术瑰宝。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其中的典型器物和它们的纹饰。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丹麻出土的这件弧线宽带纹彩陶壶,现藏青海省博物馆。

它为泥质红陶,上有直口,颈部较长,器腹呈圆鼓状,两旁有耳,下为平底。

它的彩绘主要在颈部和肩部。

颈部上面是两道黑色的粗弦纹,中间是连续的锯齿纹,下为网格纹,其下一宽一窄两道带纹,中间是竖线分隔的小方块。

肩部被分为四等份,面朝观众的这一面,绘有醒目的横“S”形黑色纹饰,纹饰宛如一条灵动的大黑蛇,中空部位画得犹如脊椎骨,在“蛇头”与“蛇尾”形成的空间内,各有一“井”字形图案,说起来,颇有点后世“洛书”的意味。

此纹饰的构图相当独特,用彩也浓黑厚重,凸显了先民浑厚粗犷的艺术之风。

丹麻出土的这件叶形纹双耳彩陶壶,也收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它的器型和材质与上面的弧线宽带纹彩陶壶类似,也是泥质红陶,高颈,鼓腹,小平底,腹部置对称双耳,只有小的差异,其最大的区别在于颈、肩、腹部的彩绘不同。

它的颈部绘两组宽大的锯齿纹,肩部绘双层束腰网纹,两组网纹相间形成叶形纹。

其器形完整,纹饰疏密得当,为半山类型文物中的精品。

这件葫芦纹彩陶壶出土于青海海东市化隆县群科出土,现藏青海省博物馆和上面的陶壶相比,它的口部不是直筒状,而是向外撇,颈部也比较短,其余鼓腹,双耳,平底则大致相同。

器身纹饰明显由施黑红两彩构成,颈部饰连弧纹,肩、腹部饰六组葫芦形纹,葫芦纹内填充网纹和菱形方块纹,但是,相邻的两个葫芦形中的网纹和菱形方块纹的上下位置正好相反。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两大彩陶系统的功能浅析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两大彩陶系统的功能浅析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两大彩陶系统的功能浅析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牛河梁镇东南,是红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主要以两大彩陶系统而闻名于世。

其中,彩陶系统一为“鸟兽面罐”、彩陶系统二为“肩两鸟小罐”。

这两大彩陶系统,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下面就进行一些浅析。

首先,彩陶系统一——“鸟兽面罐”,这种陶罐能够存储粮食、水果、蔬菜等食品,保护食物不被损坏。

陶器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而“鸟兽面罐”更是将陶器的功能推向了一种新高度。

其外观为罐的下半部分呈筒形,上半部分向外张出,上面还绘有小鸟、小猫、蛇等动物,非常精美。

同时,可口的鸟兽面也成为了它的一大特色。

罐底分为底座和筋状支撑,可以加强罐体的承重能力。

整个罐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可以承受一定重量的物品,因此在食品存储方面有着重大的实用价值。

而且罐体很容易清洗,防止细菌滋生,保障食品的卫生。

另一方面,彩陶系统二——“肩两鸟小罐”,同样可是用于存储食品,但它的主要功能则是盛装药品。

在红山文化时期,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红山文化的瓦陶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出现了“肩两鸟小罐”。

这种陶罐也是由一个圆形的罐身和两只小鸟组成。

其装药的方式与“鸟兽面罐”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碾磨成粉末的药物为主,另一种是以液体药物为主。

在装药时要特别注意容器的密封性,这种小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保持药品的新鲜和有效期限。

总之,这两大彩陶系统在红山文化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不仅外观漂亮,功能齐全,而且是人们的必需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与考古技术的发展,牛河梁遗址所呈现出来的大量彩陶成为研究红山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

我们可以从这些陶罐中探索出古人的生活方式、就餐习惯、医疗状况等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红山文化的历史面貌。

西北地区彩陶文化研究

西北地区彩陶文化研究

西北地区彩陶文化研究引言:西北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迹。

其中,彩陶文化作为西北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为我们研究古代西北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本文将就西北地区彩陶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并试图揭示彩陶对西北地区古代文明的影响。

一、西北地区彩陶文化的概述彩陶是指使用彩色矿物质来装饰和绘制图案的陶器。

西北地区的彩陶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主要分布于陕甘宁青四个省区,其中以陕西泾阳和宁夏贺兰山地区的彩陶最为有名。

这些彩陶作品不仅在技术处理上非常精湛,还展现出丰富的图案和造型,反映了西北地区古代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二、西北地区彩陶的特点1. 彩陶的制作工艺西北地区彩陶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原料准备、造型、晾干、烧制等。

其中,最为精细的步骤就是在陶器表面进行刻画和彩绘。

画家们巧妙地利用彩色矿物质的不同颜色和质感,在陶器表面勾勒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和图案。

2. 彩陶的图案和造型在西北地区的彩陶中,常见的图案主要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纹和图案组合等。

动物图案包括狮子、猛禽、马、麋鹿等,展现出古代人类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

植物图案则以花卉、树木和藤蔓等为主,繁复的花卉纹饰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美的追求。

此外,人物图案也是彩陶的重要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3. 彩陶的颜色运用西北地区彩陶以红、黄、黑、白为主要颜色,但也兼有蓝、绿、紫等其他颜色。

彩陶艺术家们在使用这些颜色时,通过调配和叠加运用,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这些色彩所呈现的明暗和对比使得陶器更加生动,也突出了陶器所表达的意象和主题。

三、彩陶文化的意义1. 艺术价值彩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美丽的图案使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无论是造型还是图案都展现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2. 社会价值通过彩陶可以了解古代西北地区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以及人民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信息。

龙舟竞渡 百舸争流 原始彩陶中“赛龙舟”纹饰解读

龙舟竞渡 百舸争流 原始彩陶中“赛龙舟”纹饰解读

原始彩陶中“赛龙舟”纹饰解读文 图/王有为龙舟竞渡 百舸争流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藏有一块彩陶片,长度不到5厘米,出土地是昙石山遗址东北100多公里外的霞浦县沙江镇小马村的黄瓜山遗址。

黄瓜山遗址和昙石山遗址年代同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且文化内涵特征与昙石山遗址第三期遗存完全相同,经测定,黄瓜山遗址距今4300—3500年。

该彩陶片是1989年黄瓜山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时出土,为泥质橙黄陶,表面施一层颜色略深的陶衣,其上彩绘有几组简单的赭黑色纹饰,属于典型的福建黄瓜山文化(因黄瓜山遗址而定名)类型。

关于该彩陶片上的纹饰内容,考古报告称其为“花草纹”,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此命名值得商榷,纹饰内容可能与先秦时期的“赛龙舟”习俗有关。

赛龙舟的起源说起“赛龙舟”,很多人脑海里第一反应的是端午节热闹的民俗活动,它是为纪念战国晚期楚国诗人屈原而设。

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

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在《隋书·地理志》中也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唐代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可见,在我国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

事实上,赛龙舟之俗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有了,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越、楚等国就已经非常盛行,且大多在节庆之日举行,是一种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活动。

闻一多先生在其《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龙”图腾,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其起源甚至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

此外,关于赛龙舟的起源,还有纪念越王勾践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时入江寻找父尸溺死的孝女曹娥说等等,不黄瓜山遗址着团结、拼搏、坚毅、进取的精神和理念。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认为龙舟“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这是古代典籍中有关龙舟起源的最早记载。

红山文化彩陶纹饰审美研究的开题报告

红山文化彩陶纹饰审美研究的开题报告

红山文化彩陶纹饰审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红山文化是我国史前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文化遗址广泛分布于华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红山文化彩陶。

红山文化彩陶纹饰因其绚丽多彩、生动丰富而备受研究者和艺术爱好者推崇。

本研究旨在从审美角度出发,系统性、全面性地探讨红山文化彩陶纹饰的审美特征和演变规律。

二、研究目的:1. 分析红山文化彩陶纹饰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征,探究纹饰审美的历史发展演变之道。

2. 探究红山文化彩陶纹饰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启示和影响。

3. 基于红山文化彩陶纹饰的审美研究,提炼彩陶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美学内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对红山文化彩陶进行概述式的介绍和归纳,着重阐述彩陶纹饰的分类和特点。

2. 对红山文化彩陶纹饰进行系统性的分类研究,从图案形式、构图结构等角度入手,分析其审美内涵。

3. 对于不同时期的红山文化彩陶的纹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纹饰风格的变化、演变规律和原因。

4. 基于思想性的分析,探究红山文化彩陶纹饰与古人类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揭示红山文化彩陶纹饰的价值内涵和文化价值。

5. 采用图像对比、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工具,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深入挖掘红山文化彩陶纹饰的审美特征和意义。

四、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红山文化彩陶纹饰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演变路径,以及其与后世彩陶艺术的影响与启示。

2. 探究红山文化彩陶纹饰作为古代审美文化瑰宝的价值内涵,深入挖掘彩陶艺术的美学价值。

3. 为我们今天的审美文化和现代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启示和参考。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丰富和拓展我国文化史和艺术史的研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本研究对于推动当代审美文化和美学理论研究,促进现代艺术的创新发展,也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彩陶研学:探究神秘的原始文化

彩陶研学:探究神秘的原始文化

彩陶研学:探究神秘的原始文化
彩陶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的一大发明。

它是由先民发明的一种用黏土制成的器物,并且有着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纹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彩陶的主要制作方法是挖出适量
的黏土,在其上添加水和一定的饰面材料,如黄泥、黑泥、红泥等,再用手或工具将黏土
揉成团状,最后分层制造或在线制造成所需形状,放置火堆或熔炉中进行烧制。

可以说,彩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古代文明,更反映了人
类的生产和文化历程。

通过观察彩陶的制作和图案纹饰,可以探究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人
们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以及厚重的人文历史。

如西安博物院出土的“奔马纹彩陶壶”,
壶体采用红泥制作,壶身上的奔马图案极其生动形象,展现出当时人们对马的敬仰和热爱;黄土高原地区发现的“崆峒纹彩陶罐”,罐身为抹灰器制作,上面雕刻着崆峒山的图纹,
体现出大地的神秘和信仰的崇高。

在彩陶研学之旅中,参观博物馆和寻找野外出土的彩陶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历。

探究神
秘的原始文化,了解古代文明,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历史,从中汲取营养和智
慧。

试论胶东地区史前文化的彩陶

试论胶东地区史前文化的彩陶
1、8. 标本号未知)
石村二期文化早段(相当于邱家庄一期)。有 学者对后者的年代提出异议,也将其归为紫 荆山一期文化[7]168,可从。公布图案的 8 件彩 陶,有单彩和复彩两种:单彩多为红地黑彩, 纹饰有直边三角加平行斜线纹(图二,3、8)和 弧 边 三 角 双 勾 涡 纹(图 二 ,2、5);复 彩 有 黑 、 棕、黄、白等色,纹饰多为花朵纹(图二,4、6) 和涡旋纹(图二,7)括烟台市和威海市所辖的全部县市区 及 青 岛 市 所 辖 的 即 墨 、莱 西 、平 度 等 部 分 市 区。由于自然环境不同于山东内陆,胶东地 区史前文化也与山东内陆不同,具有自身的 发展特点,彩陶作为史前文化的标志性器物, 同样有其自己的特征,与山东内陆同时期文 化的彩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辽东半岛的 彩陶也有交流,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其缺乏系 统的整理和研究。本文在全面梳理考古资料 的 基 础 上 ,对 胶 东 史 前 文 化 彩 陶 的 特 征 、发 展、消亡及其与大汶口文化和辽东半岛史前 文化彩陶的关系作些分析和探讨。
1. 紫荆山遗址 遗址位于蓬莱市区画河西岸的台地上。 1961 年调查时发现 2 件彩陶片。其中一件为 黑色单彩,纹饰为直边三角加平行斜线纹(图 一 ,9);另 一 件 绘 以 白 彩 ,纹 饰 不 详[4]。 1963 年 试 掘 时 ,文 化 层 分 为 两 层 ,上 层 为 龙 山 文 化,下层为紫荆山文化。8 件彩陶均出土于 下层。均为红地黑彩,纹饰有直、弧边三角加 平行斜线和弧边三角双勾涡纹,多施于小口 罐的腹部[5(] 图一,1—8)。 2. 白石村遗址 遗址位于烟台市芝罘区的西南部。1973 年调查时采集到 1 件彩陶片,纹饰为红地浅 黄色花朵纹(图二,1)[6]。1980、1981 年的发 掘出土了 14 件彩陶片,其中 13 件为白石村二 期文化晚段(相当于紫荆山一期),1 件为白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
黄瓜山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一种文化,形成于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这种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东、华南和中南地区,其代表性遗址为浙江省义乌市黄瓜山
遗址,故得名黄瓜山文化。

黄瓜山文化的彩陶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之一,也是研究该文化的重要文物之一。

黄瓜山文化的彩陶形态多样,器物制作精美,其与其他文化的陶器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技
术水平和艺术水平。

黄瓜山文化彩陶的色彩非常鲜艳,其中以红色、黑色、白色、灰色、棕色等颜色居多。

这些颜色的使用不仅体现出黄瓜山文化人民所处的环境和地域特点,也表现出他们丰富的
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

除了颜色,黄瓜山文化彩陶的纹饰十分丰富,多为几何线条、动物和人物等,有些器
物上则刻有祭天、赏月等图案。

这些纹饰不仅是黄瓜山文化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表现。

此外,黄瓜山文化彩陶的造型也非常优美,其采用的器形多为圆底、流口、敞口杯、碗、壶、罐等,有的器物还配有附属装饰件。

这些器形和装饰突显了黄瓜山文化人民的审
美趣味和艺术风格,也为今人了解古代的器物造型和装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总之,黄瓜山文化彩陶是我国史前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是研究古代人民生活、文化和
艺术的重要载体和文物。

颜色、纹饰和造型的多样性都表现出了黄瓜山文化人民的智慧和
艺术特性,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黄瓜山文化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古代文化,主要分布于现今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等地。

此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发掘出大量的彩陶,这些彩陶在设计造型、色彩表现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价值。

本文将从黄瓜山文化的背景、彩陶的发现和特点、彩陶对于黄瓜山文化的意义等方面,探讨黄瓜山文化的彩陶艺术。

黄瓜山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大约起源于公元前5300年至前4400年之间,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中游地区。

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定居,建造村庄,生产力和社会组织逐渐发展,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的起步阶段。

黄瓜山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明层次的提高。

此文化时期的人们在生活中需要很多日用品,因此对于陶器的需求很大,自然产生了这一文化的彩陶。

在黄瓜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彩陶,这些彩陶凭借其美丽的造型和独特的色彩,成为了黄瓜山文化的重要艺术品。

黄瓜山文化的彩陶艺术特点具有多元性和区域性,彩陶的装饰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因地制宜,每个地区在彩陶装饰的色彩和图案上都具有特殊的地方风情。

黄瓜山文化的彩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制的红褐彩陶,这种陶器主要用于饮食器皿,做工精细,色彩丰富。

另一类是粗制的灰陶、黑陶和夹砂陶,这类陶器主要用于土地祭祀、葬礼仪式和日常生活。

黄瓜山文化的彩陶常常表现出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图案等多种图案内容,其中最为流行的是人物和动物的造型。

在彩陶造型上,黄瓜山文化的人物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表现出时代特点和生活习惯。

同时,彩陶的色彩也十分引人注目,除了基本的黑、白、红、黄、褐等颜色外,还有绿、蓝、紫等颜色,这些色彩往往可以形成对比和协调的统一效果。

黄瓜山文化的彩陶对于该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彩陶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如陶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彩陶内容的多元性和区域性都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人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其次,彩陶可以揭示出黄瓜山文化的审美思想和文化传承,彩陶的制作和图案表现都体现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中国彩陶的故乡——甘肃

中国彩陶的故乡——甘肃

中国彩陶的故乡——甘肃许多古代文明是由大河的滋养而繁衍的,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伟大的古代文明。

黄河流域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以彩陶为特征的,绚丽精美的甘肃远古彩陶,是黄河文明序章中最辉煌的部分。

甘肃彩陶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

在黄土高原西南麓的陇山山前地带,由于渭河经久不断地暴涨泛滥,两岸冲积出肥沃的土壤,宜于人们居住和耕作,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纯净细腻的土质,为制作陶器提供了优良的陶土。

这不仅使陇原一带较早地产生了陶器,而且成为中国最早产生彩陶的地区。

在甘肃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的考占发掘,发现了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更早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一期遗址的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8000年左右,将甘肃已知的新石器时代的年限上提了1000多年,与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同为黄河流域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这表明了甘肃远古文化有本土的渊源。

大地湾一期遗址中出土了少量的陶器,主要器形有圆底钵、深腹罐等,并由圆底钵或三足钵的口沿外,绘一圈红色宽带纹,这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彩陶样式。

大地湾文化的彩陶钵内,还绘有红色的独体符号,现已发现了14种,大部分属于指事符号,有的符号可能与数字有关。

大地湾文化彩陶上的彩绘符号,是继起的半坡类型彩陶上刻划符号的前奏,这为研究中国古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张鹏川简介张朋川,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考古和中国设计艺术史研究。

长期从事美术考古工作和中国艺术史研究。

主持过秦安大地湾等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件;主持和参加了嘉峪关、酒泉等地魏晋壁画墓和甘肃古代岩画的考古工作。

多项美术考古成果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一些环节的空白。

对中国古陶器有较高的鉴定水平,任国家文物局西北四省一级文物鉴定组专家。

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开设了《中国美术考古通论》、《中国设计艺术史》等新课程。

著述甚丰。

专著有《中国彩陶图谱》、《黄河彩陶》、《甘肃彩陶大全》等六部。

马家窑文明彩陶三个类型各有哪些特色[整理版]

马家窑文明彩陶三个类型各有哪些特色[整理版]

马家窑文化彩陶三个类型各有哪些特点现已发现的马家窑类型遗址300多处,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700年。

马家窑类型陶器以橙黄陶为主。

陶器器形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但贮藏器瓮、罐、瓶逐渐增多,还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由于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的两岸,所以彩陶图案反映出黄河奔流不息、涡深流急、波涛汹涌的气势。

内彩特别发达,多装饰在盆、钵内,以旋涡纹和水波纹为主。

大型壶、罐类器物图案分层排列,一般装饰在肩和上腹部,颈部饰辅助花纹;盆、碗类花纹主要在器物内和口沿下;小型器物往往通体布满纹饰。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采用曲线构图。

早期多旋涡纹、鸟纹和弧边三角纹、网格纹等几何纹,还有动物纹,中期多为平行线、同心圆、漩纹、水波纹和鸟纹,蛙纹、同心圆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

图案结构巧妙,线条流畅,变化丰富,具有强烈的动感。

半山类型因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广和县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650年~4350年间,分布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

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

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

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

半山类型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鼎盛时期。

彩陶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繁缛。

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

还有圆形纹、叶形纹、贝形纹、神人纹等,其中非常盛行的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彩陶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

半山晚期,旋纹、锯齿纹逐渐消失,旋纹演变为四大圆圈纹。

旋纹、锯齿纹的消失,是半山类型结束的标志,也是彩陶文化由繁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马厂类型是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350年~4050年之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

马厂时期的器型大部分脱胎于半山类型,陶器以红陶为主。

彩陶纹饰以黑彩为主。

主要纹饰有: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三角纹等,其中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为马厂类型的重要特征。

彩陶舞蹈纹盆的艺术特征 [深州彩陶-土与火的艺术]

彩陶舞蹈纹盆的艺术特征 [深州彩陶-土与火的艺术]

彩陶舞蹈纹盆的艺术特征 [深州彩陶:土与火的
艺术]
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四千多年,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

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

随后,在鲁、陕、晋、豫、冀等地都有类似发现。

失传四千多年的先进陶艺技术,现经几代学者61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89年将黑陶的制作工艺完全破译,并且在传统黑陶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继续发扬光大,从而使黑陶这一远古的艺术获得辉煌的新生。

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世人对这一来自古老的文明无不惊叹!黑陶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构成中华思想文化的渊源龙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黑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收藏品、高档艺术品、高档礼品。

黑陶被作为一种高档商务礼品广泛用于各大企业、行政单位、教育机构以及各行各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客户关系主导的行业等。

深州彩陶由黑陶发展而来,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特点,造型典雅,古朴大方,技艺精湛,堪称东方艺术珍品之瑰宝。

据文史记载“深州两绝,唯有二陶(桃)”。

深州市顺府古陶工艺有限公司继承和发展古陶艺术,以雄厚的技术力量,挖掘开发了新产品近千种,以独特的手拉坯成型,发展了独具一格的绞胎陶和彩陶产品,其塑、雕、镂、刻、画、刮技法美贵自然,是中国现代陶的总代表,被国内外艺术节称为当代“陶王”,产品远销XX、新加坡、日本、港澳台、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瓜果蔬菜为题的陶瓷设计说明

瓜果蔬菜为题的陶瓷设计说明

瓜果蔬菜为题的陶瓷设计说明人类最原始的造型活动是对自然形态的模仿,其中有不少是模仿的瓜果形态,传统陶瓷瓜果造型的器物不仅迎合了人们的心理与精神需求还包含着一种特殊的意义。

1.1原始社会的彩陶原始彩陶就有很多瓜果造型摹拟,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仿葫芦形的彩陶出现。

考古学证实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葫芦这种植物,所以“彩陶摹拟葫芦的造型作为其容器的造型”这一论断是成立的。

随着人类造物技术的发展,原始陶瓷造型根据生活实用和生产工艺的变化,彩陶中大腹小底或大口小底的器皿造型,也是人们对葫芦形的创新性摹仿。

1.2中国传统的自然造物观中对瓜果造型的仿生的理解模仿自然物,重要的不只是“形似”,更是内涵,即人对自然的尊崇之情,“天人合一”思想在造物和造型上的具体表现。

《庄子?达生》篇中有“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的论述,“以天合天”即“天人合一”,要求人的选择和创造要出自自然、尊崇自然,以人的自然天性与自然物的天性相结合。

在对自然的利用、选择、改造过程中,除造型的仿生像其形外,更重要的是内在之“象”,不要局限于外形之“象”,它表现在陶瓷造型中就是赋予器物的那种自然的属性和品格。

所以说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具有一种属于自然的、有生长意味的生命力,它虽然是静态形体,但是其所具有的神韵或者说自然风韵则是动态的,生长的、自然的。

2陶瓷设计中常用瓜果造型的演变与发展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就是在模仿和创造中发展起来的。

回顾中国去代,陶瓷造型的历变,不难看出模仿瓜果意型的痕迹。

其演轰与发展过程中对瓜果造型的模仿天致是按由“具象三抽象一一具象一一抽象”的过程,显了人们对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稳定与活泼等造型法则的灵活运用。

2.1原始社会以来的葫芦造型最早选择葫芦造型作为陶瓷造型,因为有很多优点,如容易成型,不易损坏,容量较大等。

另外,葫芦形这一圆形的形体,还可以使人产生满足、稳定感,容易被人们接受。

明代嘉靖时道教盛行,葫芦形器物成为极普遍的吉祥陈设品,除传统葫芦瓶象征多子外,又有瓶体上圆下方的造型,有同和力薄,光后葫芦型的应用更多的是赋予了宗教的图,背康照时.即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把具象的葫芦形发挥的淋漓尽致;雍正以后,出现多孔葫芦瓶、葫芦扁壶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

半山文化是我国新炻器时代中晚期的著名的马家窑文化类型之一

半山文化是我国新炻器时代中晚期的著名的马家窑文化类型之一

陶器是远古先民的重大发明,也是人类迈向文明门槛的见证。

它充分体现了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先民物质文化水平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而彩陶的出现,不仅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而且改变了石器时代单一的审美要求,表达了先民复杂的审美感受。

同时体现了中国陶器深刻的文化意蕴。

在复杂纷繁的彩陶世界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最为精彩,它们不仅造型优美、纹饰奇特,色彩绚丽,制作精良,而且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中华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

从目前发现的遗址来看,黄河流域是彩陶文化遗址最多、分布也最密集的地区,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为丰富。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黄河上游最具特征的文化,其中大量的彩陶,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形制上,在整个新石器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在马家窑文化后,彩陶逐渐走向衰落。

彩陶与一般陶器属性上的区别,也决定了它在功能上的不同,即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同时彩陶的纹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及其有机组合展示了它们深刻的内涵,在黄河上游甘青地区广泛分布的、以卓越的彩陶艺术为特征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学术界通常称之为马家窑文化。

它包括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这三个类型也依次为马家窑文化在时间历程中的先后三个时期。

但是,在马家窑、半山和马厂诸类型文化的区分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多种观点。

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提出:“我以为后二者是一个文化的前后紧接相承的两期遗存, 可以称为‘半山——马厂文化'。

马家窑类型在陶器的形式和纹饰方面另具一种面貌,或可称为马家窑文化。

”我认为夏鼐先生的这一观点仍是值得重视的.本文即采用夏先生提出的“半山——马厂文化”的名称。

以便于对盛行于半山——马厂时期、而显然有别于马家窑时期的彩陶艺术纹样及其所呈现的观念内涵的具体研究。

半山——马厂文化彩陶艺术以大圆圈纹、锯齿纹,漩涡纹、波浪纹等为最流行的纹样母题.只有具体分析这些纹样母题的表现内容,才能揭示半山——马厂文化彩陶艺术的观念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博论】 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
036Vol.159
杨熠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福州…350100)
摘 要:黄瓜山文化是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重要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闽东沿海地区。

其类型丰富,色彩、纹饰别致的彩陶形成了该文化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同时也是构成福建史前海洋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之一。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黄瓜山文化;彩陶
黄瓜山文化距今4300~3700年,是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重要考古学文化。

分布区域北至浙江省南部的瓯江流域,南达福建省的闽江下游流域的沿海大陆及岛屿,在台湾岛的北部、中南部也发现有其文化遗存。

其中,又以福建省境内包括闽江下游流域在内的闽东沿海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目前已发现遗址点70余处[1]。

黄瓜山文化时期是新石器时代福建地区彩陶最为兴盛的时期。

较之分布区域内更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如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等而言,黄瓜山文化时期的彩陶不仅器形、数量上远远多于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在色彩使用、纹饰方案等方面也有显著不同,从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彩陶在黄瓜山文化时期的陶器中占比相当大,以
黄瓜山遗址在该时期出土的陶片为例,彩陶占比高达79.45%[2];而《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报告》中对该时期地层出土的陶片的统计结果显示彩陶占比也达到53.9%[3]。

在为数众多的彩陶中,不仅有罐、盆、杯、壶、钵等生活用具(图1~图3),还有彩陶纺轮这一独具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的生产工具(图4)。

黄瓜山文化的彩陶制作颇具特色,总体而言这些彩陶均为泥质陶,通体施加陶衣或彩绘,或二者兼有。

根据色彩以黑色、赭色为绝大多数的现象,可以推断其使用的应为黑锰矿、磁铁矿和赤铁矿一类的矿物颜料。

相关实验结果显示,若以黑锰矿为原料绘制黑彩,遇高温烧灼会发生锰元素分解而导致褪色;而将其与赤铁矿混合后,不仅固色效果更好,而且随黑锰矿比例的高低不同,烧制后呈现
【作者简介】杨熠(1987—),男,本科,文博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考古及文化遗产。

浅议黄瓜山文化的彩陶
图1图4
图5
图2
图3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037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06(下)的色彩也由深及浅表现为黑色—褐色—赭色[4],这与黄瓜山文化的彩陶所呈现的颜色十分一致,故可据此推测其采用了类似的颜料配方和烧制工艺。

在器物的施彩方面,黄瓜山文化的彩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不绘制纹饰,直接施加陶衣;二是主要绘制以点、线为基本元素组合而成的几何纹饰(图5)。

这些几何纹饰类型十分丰富,有网纹、条纹、云雷纹、折线三角纹、叶脉纹及其相互搭配而成的复合纹饰等。

此外,还有少量抽象的代表动物、植物的纹饰,如叶脉纹、鱼形纹等。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彩陶釜形罐是目前出土的唯一一件较完整的黄瓜山文化时期彩陶生活器具(图6)。

这件彩陶釜形罐是泥质橙黄陶,口径21.4厘米,
腹径21.1厘米,高13.6厘米。

外壁腹中部起凸棱,腹外壁中部以上及内口沿为黑彩绘斜线三角纹,腹下部及底部拍印细绳纹。

器身除彩绘部分外,内、外壁均施黑色陶衣。

整个器物胎质细腻,造型优美,彩绘图案精细,是该时期彩陶制作工艺最典型的代表。

虽然彩陶在新石器时代较为常见,但就福建沿海地区而言,在黄瓜山文化之前漫长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发展极不发达,不仅数量稀少,而且纹饰极其简单,基本上仅是在器物口沿施加一圈红彩作为装饰,印纹陶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

因此,黄瓜山文化时期可以说是福建新石器时代彩陶仅有的一个繁盛时期。

这种繁盛除了表现在器形种类、出土数量、纹饰等方面,还表现在对周边地区显著的文化影响上。

目前的考古研究成果表明,黄瓜山文化彩陶的传播范围十分广泛。

除了闽东沿海这一中心区外,黄瓜山文化彩陶一方面向内陆传播,深入到闽江中上游地区,在古田、建瓯等县市的考古调查中均有发现;另一方面则从闽江口沿海岸线南下,已知最远端达漳州地区的西部内陆的南靖县。

这两个区域的彩陶在具有与闽东沿海中心区彩陶的共性的同时也显现了各自的区域性特点,显示出文化交流融合的现象(图7、图8)[5]。

不仅如此,黄瓜山文化的传播还跨过海峡,抵达台湾的西部沿海,从台北的圆山遗址、芝山岩文化遗址到台中的牛骂头遗址,台南的凤鼻头遗址等,这些遗址出土的彩陶特征均与黄瓜山文化一致。

新石器时代包括黄瓜山文化在内,福建沿海的各时期考古学文化都由于地处背山面海的特殊地理环境,在生产生活许多方面都与海洋结下了深厚的联系,都被研究者们冠以“海洋文化”之名。

作为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最后一个考古学文化,黄瓜山文化以其空前活跃的姿态,借助在当时相当高超的航海技能,以彩陶等作为文化载体,将文化从福建沿海大陆与岛屿一直传播至祖国的宝岛台湾,甚
至成为现今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地区的南岛语族文化的祖源之一,从而为延续数千年的福建史前海洋文化作出了精彩的总结。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福建博物院.福建霞浦黄瓜山遗址第二次发掘[J].福建文博,2004(3).
[3]福建博物院.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陈晓峰,马清林,赵广田,等.半山、马厂类型黑、红复彩陶器复合颜料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0(5).
[5]吴卫.略论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J].文物春秋,2017(4).
图7
图6
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