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的美国家庭农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家庭农场在美国已经兴起,并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经营者。
这些经营者的特点包括热爱农业、富有创新精神和注重社区合作。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支持他们的发展。
家庭农场经营者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策略并重视环境保护。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重视家庭农场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农场经营者。
建设我国家庭农场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具有重要启示,可以帮助我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美国经验、政策措施、经营模式、可持续发展、借鉴经验、重要性、意义、启示。
1. 引言1.1 家庭农场的兴起家庭农场的兴起不仅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多样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户的收入。
家庭农场也有利于传承农业文化,保护传统农业技术和种植品种。
在一些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社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就业机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家庭农场的兴起势必会继续,这种小规模、高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将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2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养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养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业机构、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在美国,为了培养和支持家庭农场经营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美国政府持续投入资金用于农业教育和培训,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
政府建立了各种农业扶持政策,包括贷款、补贴和奖励措施,帮助家庭农场经营者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
美国还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农业协会的发展,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除了政府的支持,美国还注重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和交流。
各种农业展会、培训班和研讨会定期举办,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美国机械化支撑下的兼营兼业家庭农场
美国机械化支撑下的兼营兼业家庭农场□李社潮美国家庭农场始建于20世纪初,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总量保持在206万个左右,经营土地面积达9.11亿英亩,是美国农业主体经营管理模式,是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业强国的主力军。
近些年,随着农产品价格始终处于较低的区间徘徊,而农资、农机设备投入品的更新增加,不少美国家庭农场处于亏损的状态。
为了使农场能够持续地运营下去,他们不得不拓展经营项目,寻找新的增加收入之道。
为此,在高度的机械化装备程度和全面机械化生产作业服务水平支撑保障下,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兼营模式的农场、农场主不单单从事自己农场的生产经营同时兼作其它职业的农场,其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成为美国家庭农场一种经营发展趋势。
这对于我国正处于规范发展阶段的农民合作社,如何经营发展和配置农机装备是值得思考的。
笔者对美国三个兼营兼业家庭农场情况进行了考察,愿把所见所得与大家分享。
宾夕法尼亚州农牧兼营农场这个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距离凯斯纽荷兰总部大约有二十多公里,名为弗利斯的家庭农场,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该农场既是种植养殖兼营的农场,主人还是一个兼职的农场主。
这位四十岁左右叫弗利斯的农场主,他既经营农田,还饲养着奶牛,其中有部分奶牛是种牛,种、养结合。
同时农场主弗利斯从事农业当农民,又在企业有正式职业,他是凯斯纽荷兰正式员工,白天上班,早、晚和休息日种地、养奶牛。
二是农场规模不大,但农机装备齐全,机械化程度相当高。
弗利斯耕种田地只有120英亩,奶牛五十头左右,但从田间种植机械、秸秆打捆机、有机肥撒施车,到智能挤奶机、饲料揽拌混合机、奶牛舍单只牛监控系统、自动刮粪板设施、牛奶冷却罐等机械设备应有尽有,还有饲料库、青贮池、成牛舍和小牛舍、粪尿收集地下池等,占地面积达万平方米以上。
三是形成系统的种植、养殖、牛粪尿回收利用的产业链生产利用循环系统。
种植青贮玉米,青贮玉米作奶牛部分饲料,奶牛产生的粪尿通过地下管道收集到地下收集池,经过一定时间发酵处理,再用有机撒施机撒施田里,种植玉米,减少化肥使用量。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农场经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家庭农场经营是一种小规模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它与大规模商业农业不同,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
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并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
本文将从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现状和发展、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方式和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现状和发展家庭农场经营在美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美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精力从大规模商业农业转向了小规模农业生产,这种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在那个时候,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有机农业和家庭农场经营。
目前,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行业已经非常成熟,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系。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目前美国有着超过200万个家庭农场,占到了美国农场总数的80%以上。
这些家庭农场生产了大量的有机蔬菜、水果、奶制品、肉类等农产品,并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将自己的产品销售给本地的居民,逐渐形成了一种“本土产品”的概念。
此外,家庭农场经营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由于家庭农场经营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中间环节的费用,所以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当地生产的农产品,也就提高了当地的消费能力。
二、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方式和机制1、提供培训和教育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是关键的一步,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主要包括农业知识、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践教育和实地考察来提高农民的实践能力和判断能力。
2、提供财务支持家庭农场经营与传统农业经营不同,需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来支持。
政府可以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低利率的贷款和其他财务支持,以帮助他们顺利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
从美国家庭农场的衰落看中国家庭农场的未来
从美国家庭农场的衰落看中国家庭农场的未来美国家庭农场破产倒闭、地位衰落是因为地租上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农业生产力发展以及政府不均衡补贴等原因。
这些导致家庭农场倒闭和衰落的因素在我国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那么不用担心,如果这些因素在中国也存在我们就可以说明家庭农场在中国的经营也难逃衰运。
家庭农场20世纪在美国就已经兴起,发展到目前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考查美国家庭农场发展历史可以对我国家庭农场的未来提供借鉴。
要借鉴美国的家庭农场来研究我国的家庭农场就必须首先明确两国家庭农场的定义是相同的,它们都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家庭经营。
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即使有雇工也只发挥辅助作用。
二是专业务农。
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这使其区别于以农业为副业的兼业农户。
三是商品化生产。
家庭农场有较大种养规模,是面向整个市场,为其提供商品、具有较强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主体。
美国的农场分为三类:一是我们上面所说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农场;二是合伙制家庭农场;三是以家庭名义注册但是实际上主要靠雇工为主的公司农场或者说是大资本农场。
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农场的规模最小,所以我们就以营业额来说明哪些是家庭农场,哪些是大资本农场,即营业额低的就是家庭农场。
由于资料可获得性受限,本文提及的美国家庭农场的数据时间距离目前稍远,属于前车之鉴,这些历史数据并不影响到分析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美国家庭农场衰落的表现第一,家庭农场数量减少。
美国所有农场数量在1935年达到了顶峰有325万个家庭农场,到了1982年美国农场的数量下降到240万个,较战后的1955年减少了3/5,2000年时美国有217万个农场,与美国农场数达到最高峰的1935年相比则减少了近2/3。
这一时期农场减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多是规模较小的农场,100英亩以下的家庭农场减少的最多,从1958年到1998年减幅达66%,因为家庭农场的规模最小,所以可以说明家庭农场数量减少最多,其他合伙制农场和资本农场减少较少;二是完全依靠租用别人的土地进行经营的佃户农场越来越少,其在19世纪中期占40%左右,1940年前减少到30%以下,50年代以后就只有20%以下了,1999年为11.2%,佃户农场规模都小,所以可以说佃户农场主要是家庭农场。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日本政府连续出台了几个有关农地改革与调整 的法律法规,以土地租佃为中心,促进土地经营权流动,促进农地的集中 连片经营和共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农协为主,帮助核心农户和生产合作 组织妥善经营农户出租或委托作业的耕地。这种以租赁为主要方式的规模 经营战略获得了成功。
单个的农业生产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法国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从技术、采购、销售,扩展到产前、产中、产 后,甚至包括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德国:现代化的家庭农场
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精准化和知识化,表现出数量减少,规模扩 增的趋势。目前,已形成了用现代工业装备、用现代科技改造、用现代管理方 式管理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和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起优质 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和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服务宗旨。
中德交流农业合作社建设与管理
(四)日本:小型家庭农场
1946~1950 年,日本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购买地主的土地转卖给无地、 少地的农户,自耕农在总农户中的比重占到了88%, 耕地占到了90%, 并且把农户土地规模限制在3公顷以内。
此后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1961年制定的《农业 基本法》,鼓励农业生产的扩大和农业结构的调整,1962年对该 法修订,农户土地规模可以超过3公顷,前提是只能使用本家庭的 劳力。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全国分为10 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 北部平原是小麦带;中部平原是玉米带;南部平原和西北部山区主要 饲养牛、羊;大湖地区主要生产乳制品;太平洋沿岸地区盛产水果和 蔬菜。就是在这种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生产经营的专 业化农场。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家庭农场是指由一家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并自己食用或者自己销售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单位。
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还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
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探讨如何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并思考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成功经验1. 多样化经营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通常会选择多样化的经营模式。
他们不仅仅种植粮食作物,还养殖家禽、畜牧动物,甚至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等业态。
通过多样化经营,他们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并且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使家庭农场更加可持续。
2. 专业化经营与传统的农业相比,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更加注重技术和管理的专业化。
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他们还不断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最大化。
3. 品牌化经营在美国,许多家庭农场经营者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并通过品牌化经营来提升产品附加值。
他们注重产品的包装和宣传,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合作经营合作经营是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一大特点。
他们通过组建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联合种植、联合销售等形式来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减轻了经营压力,更好的利用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对我国的启示1. 培养多样化经营意识我国家庭农场主要以种植作物为主,很少有家庭农场能够实现多样化经营。
我们需要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在种植作物的可以适当发展养殖业、农家乐业、休闲农业等多种产业,实现产业的互补和经营的多元化。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帮助家庭农场经营者提高经营水平,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国外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国外家庭农场典型案例本文介绍了几个国外家庭农场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的斯托克曼农场、加拿大的尼尔森农场和澳大利亚的哈里森农场,分析了这些农场的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和挑战。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国外家庭农场典型案例》,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外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篇1一、美国的斯托克曼农场斯托克曼农场位于美国的威斯康星州,由斯托克曼家族经营。
该农场成立于 1873 年,至今已经有 140 多年的历史。
农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并养殖肉牛和奶牛。
斯托克曼农场的成功经验在于其采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
农场使用了精准农业技术,通过使用 GPS 定位和测绘技术,对每个农田进行精准的管理和施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场还采用了可持续农业模式,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通过轮作和混种等方式,减少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斯托克曼农场还注重营销和品牌建设。
他们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直接销售和网络销售等方式,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二、加拿大的尼尔森农场尼尔森农场位于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由尼尔森家族经营。
该农场成立于 1924 年,主要从事小麦、大麦、油菜等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殖。
尼尔森农场的成功经验在于其注重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农场采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智能化农机具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场注重保护环境,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采用再生能源等。
此外,尼尔森农场还注重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建设和慈善事业。
他们还开展了多项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
三、澳大利亚的哈里森农场哈里森农场位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由哈里森家族经营。
该农场成立于 1960 年,主要从事牛肉和羊肉的生产和销售。
哈里森农场的成功经验在于其注重品质和品牌建设。
他们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品牌宣传,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家庭农场经营者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模式以及培训课程丰富多样,政策支持也相对完善。
成功案例展示了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潜力和价值,同时也揭示了他们面临的各种挑战。
为了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强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与支持,推动家庭农场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经验、培养模式、培训课程、政策支持、成功案例、挑战与应对、启示、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家庭农场经营者的重要性家庭农场经营者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凸显。
家庭农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承担着传承乡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责。
家庭农场经营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他们通过勤劳劳作、精耕细作,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粮食、蔬菜、畜禽等农产品,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家庭农场还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积极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推动农田生态改善,增加耕地生产力,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辛勤劳动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还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了家庭温暖和教育支持,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增进农民福祉。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2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经验的价值家庭农场经营者在美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农产品和食品,同时也为社区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经验的价值在于其成功的经营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研究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注重品质和创新。
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要把 进行城 市化 改革 和完善 交通设 施配备 放在 同一起 跑线
上 ,给农 民提供 一种更 为广 阔的就业 环境 ,扩 大他们 场外
等政策扶持政策对 于农场主面临市场不稳定性的变化减 就业率 ,增加收入来弥补小规模家庭农场中空缺。 轻了负担 。只有规模较大的农场经营者才可能将经 营农 3 . 4 注 重对农 场 主 的事前培 训 ,不 断加 强他们 的技 场作 为 主要 职 业 。 术水 平 目前 ,在农村 ,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都选择外 出 , 2 美国现代化家庭农场发展 的经验 第一 ,注重农民的教育和完善基础设施。美国政府把 留在家 里 的劳 动力 都 是 留守儿 童 或 者 孤寡 老 人 ,农 业 面 基础设施配备的力度作为发展中的重 中之重。因为设施配 临着 粮 食 无 人 种 的严 重 局 面 。 因此 ,应该 大 力 加强 农 业
美国家庭农场发展历史论文
美国家庭农场发展历史论文
美国家庭农场是美国农业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美国东北
部的殖民地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庭农场是美国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绝大部分农业产品都是由家庭农场生产。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逐渐产生了变革。
但即便如此,家庭农场依然是美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占据着农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在这个时期,家庭农场逐渐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模式,开始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的趋势。
20世纪初,随着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
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家庭农场也逐渐走上了机械化生产的道路,大规模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然而,即便在这个时期,家庭农场依然保持了一定规模,不同规模的家庭农场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性的关系,共同推动着美国农业的发展。
至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美
国家庭农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些小规模家庭农场逐渐被淘汰,规模化生产的大农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即便如此,家庭农场依然在美国农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代表着美国农业的基本面,是美国农业的重要支柱。
可以说,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体现了美国农业的发展历史。
它是美国农业的根基,是美国农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庭农场将继续在美国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美国农业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美国家庭农场对中国农场发展的启示——以Tougas家庭农场为例
美国家庭农场对中国农场发展的启示——以Tougas家庭农场为例2014-05-04赵菲有机农业者2010年,美国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农场有88%属于家庭农场,他们的产值达到全美总产值的79%。
美国家庭农场之所以成功,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自然条件因素外,与其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造就的极具竞争优势的家庭经营机制与生产方下面结合美国位于波士顿西部的诺斯伯勒镇占地约千亩的Tougas家庭农场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他们每年获得约五六百万美金的收入的经验。
一、农业科技高超、各类农用机械设备齐全科技现代化为家庭农场带来了生机,农户几乎家家都有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等大型农用机械。
拖拉机驾驶舱内有卫星导航系统,后面的拖斗里可以放入种子和肥料,自动播种、施肥。
同时运用生物技术提升农产品的产出。
在美国知识型农民使现代化农业设施更好地发挥了作用,许多农民都受过大学专业教育,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并愿意运用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等手段交流行业信息,了解市场需求。
Tougas农场农业护管技术优良、技术装备到位奠定了规模化经营。
园区内水、电、设施全在地下,浇灌施肥半自动化,运用超前的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硕果累累。
共有40多辆各类农用机械设备设有农机械仓库及保养维修处。
二、经营模式多元化农场在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同时也实现了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Tougas农场有不同季节水果的采摘活动;农场配套的中心服务区,有商场(自制农产品)、餐厅、户外小吃(现场爆米花仅此一项一天最高收入2万美金)等,在完善了配套服务功能的同时,保障了消费者的延伸消费提高附加受益。
设置儿童户外娱乐区、养殖体验区利用轮胎、大石块、农用拖拉机以及羊等乡村玩具吸引儿童的兴趣,增加消费者在农场停留的时间,新奇的儿童玩具可增加由儿童主导的回头客。
三、农场规划合理,管理科学Tougas家庭农场划分出足够多的区域做为停车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有专人指挥入园泊车让车辆有序进出给消费者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农场从入园排队买购物袋,乘坐农家大篷观光车以及采摘整个过程都有专人的引导和讲解加上园区内不同区域的不同景色给消费者极度松弛的体验;采摘区的垃圾桶、移动厕所,在大片树荫下放置供消费者休憩、交流的座椅以及各岗位服务人员的优质服务等都是农场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农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的结果。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家庭农场是美国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也为当地经济和社区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经营家庭农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在农业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发展家庭农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经验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多样化的种植业务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往往不仅仅依靠一种农产品进行经营,而是通过多样化的种植业务来提高经济效益。
他们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比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等。
除了种植业务,一些家庭农场还会养殖家禽、牲畜或者养蜂等,以丰富农场的经营项目。
这种多样化的经营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单一农作物种植带来的风险,还可以增加农场的收入来源,提高经济效益。
对我国的启示: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一些地方农业不仅依靠传统的粮食种植,还开始尝试种植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
我国的家庭农场可以学习美国家庭农场的多样化种植业务模式,积极开发当地特色农产品,提高农场的经营效益。
二、发展农家乐和农业旅游在美国,一些家庭农场经营者将自己的农场打造成了农家乐和农业旅游的景点,通过举办采摘节、田园婚礼、亲子农场体验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农村生活。
通过这些农业旅游项目,家庭农场不仅可以增加农场的收入,还可以为当地农村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
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将当地的农业资源和农村风情转化成为旅游资源。
我国的家庭农场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将农场打造成为农业旅游的新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三、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往往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他们通过参加农贸市场、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与当地居民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融入了当地社区的发展。
美国的家庭农场制度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
美国的家庭农场制度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一、美国家庭农场的基本特点从美国家庭农场的形成、发展看,美国家庭农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农场土地私人所有。
1776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
在建国初期,美国新政府就主张美国发展为一个小农业国家。
因为在独立以前,美洲殖民地基本上是为英法等国提供农产品,现代化工业在美国基本上是空白。
因此,独立后发展国家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经济。
而发展农业经济,对刚刚独立的美国来说,除丰富的土地资源外,几乎一无所有。
为取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国家所需要的资金,政府大规模出售公有土地,从而建立起了农场主自己拥有土地的家庭农场制度。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从经营规模看,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趋势是农场数目逐渐减少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
1935年,美国家庭农场的数目为681.4万个,到1989年减少为214.3万个,每个农场平均用地从1920年的47英亩增至1989年的457英亩。
据统计,占农场总数的25%的大农场生产了全国农产品总量的85%。
3.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美国把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
北部平原是小麦带,中部平原是玉米带,南部平原和西部山区主要饲养牛、羊,大湖地区主要生产乳品,太平洋沿岸地区盛产水果和蔬菜。
总之,在这种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农场专业化指一个农场只生产一、二种产品。
如专门种植大田作物,专门种植蔬菜或水果,专门饲养牲畜或家禽。
二战以后,美国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大大促进了农场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发展。
随着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场规模不断扩大。
4.农场主拥有的土地权利是稳定而有保障的。
政府握有较大的对农地的控制、管理和收益权利。
比如,政府用于公用目的进行土地征用,必须征得社区成员的同意,并给予土地所有者补偿;如果社区成员坚决反对,土地征用也很难实现。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健康、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家庭农场经营者这一职业在我国逐渐兴起。
家庭农场经营者是指在自家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他们通常是小规模经营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种植蔬菜、养殖家禽等方式获得家庭收入。
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在农业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还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更新和进步。
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并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特点美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在美国的农业生产中,家庭农场经营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有以下几个特点:1.小规模经营:大多数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经营规模较小,通常在100英亩以下。
他们通过家庭劳动和合理经营,能够获得稳定的家庭收入。
2.多样化经营: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通常会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既有种植蔬菜水果的农场,也有养殖家禽的农场,还有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农场。
3.注重科技和管理: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普遍具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他们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
4.重视品牌和营销: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注重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销售和宣传,如开设农场店、参加农产品市集、利用社交媒体等。
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我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有以下几点启示:1.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经营方式多样化,既有种植农业、养殖农业,也有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多种方式。
这种多元化经营的模式使得农业产业更加丰富多彩,也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对我国而言,农业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农产品供给的多样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多元化经营。
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各种矛盾聚集,问题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探求一种新的生产经营制度以适应和推动我国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治本之策。
下面介绍美法日三国三种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以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法日三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1.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化。
1776年7月,美国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对以铁木农具、畜力和手工操作为生产力的传统农业来说,建立何种农业生产制度和经营组织来发展农业,成为美国新一届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于1820年确立了将公有土地以低价出售给农户,建立家庭农场的农业经济发展制度,正是这种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美国开发西部的移民热潮。
故在19世纪30年代掀起第二次公有土地的出售高潮,1820~1830年10年间平均出售公有土地252万公顷,比1814—1819年间的85万公顷递增了两倍。
1862年通过的“宅地法”,向在土地上耕作5年以上、年满21岁的个人或一家之主免费赠送1.88公顷的公有土地。
这种把公有土地赠给真正需要土地的人的国法,使美国家庭农场制度在美国农村得到广泛的建立和巩固,为美国农业经济组织及经营制度奠定了基础。
这种传统的美国自有产权自我经营的家庭农场在相当的时期内,一直是美国农业经营中效率最高的经营形式,也是美国农业经营中农场经济管理最主要的经营形式。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随着美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其农业经营规模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从产权制度或经营方式来看,除了家庭农场外,还出现了合伙农场、公司农场。
从经营规模来看,美国农场可划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农场,其整个发展与变迁趋势表现为农场数目的减少和经营规模的扩大,1935年家庭农场的数目为681.4万个,到1989年减至为214.3万个.而每个农场的平均用地从1920年的59.4公顷增至1989年的185公顷。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投身于城市的白领工作和生活。
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匮乏和农业产业的老龄化现象。
近些年来,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逐渐在我国兴起。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并且为年轻人提供了回归农村的机会。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之一,拥有很多成功的家庭农场经营案例。
通过学习美国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宝贵的启示。
美国家庭农场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
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种植、养殖,而是需要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他们会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学习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这种科技驱动的经营理念,可以为我国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美国家庭农场注重市场导向。
家庭农场经营者在生产农产品时,注重了解市场需求,精准定位自己的产品定位,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他们会积极将农产品推广到城市,开展农产品的直销和周边旅游等业态,以此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收益。
这种积极的市场开拓与营销策略,对我国家庭农场经营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美国家庭农场注重生态环保。
家庭农场经营者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有机种植、生态养殖等方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他们会通过生物技术、植物保护等手段,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农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这种注重生态环保的理念,对我国家庭农场经营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挑战。
美国家庭农场注重创新创业。
家庭农场经营者在经营农场过程中,积极创新,尝试新的品种、新的种植技术、新的营销途径等,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他们会参与各种农业展会和竞赛,学习其他家庭农场的先进经验,吸取成功的经营理念,不断开拓创新。
这种创新创业的精神,对我国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美国家庭农场依靠科技创造农业奇迹
美国家庭农场依靠科技创造农业奇迹第一篇:美国家庭农场依靠科技创造农业奇迹美国家庭农场依靠科技创造农业奇迹仅占全国人口1.8%的美国农民,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世界各国粮食进口总量的一半来自美国。
一个家庭农场如何种万亩地一个家庭农场要耕种数千乃至上万亩地,农户几乎家家都有康拜因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等大型农用机械。
拖拉机驾驶舱内有卫星导航系统,后面的拖斗里可以放入种子或肥料,自动播种、施肥。
美国“粮仓”艾奥瓦州的农业场景成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一个缩影。
由于地域广大、人口相对稀少,农户散居在各处,美国农村乍一看有点像在孤岛上生存。
但是,发达的科技与交通帮助形成了美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农业模式,成为各生产环节都有依托的现代化行业经济。
国家机构全面支持在美国,统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有农业部下属的农场服务机构、农产品外销局和风险管理机构。
农场服务机构的使命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美国农业在经济、环境健康的情况下,提供充足、安全的食品、纤维,维持高质量的农业社区。
风险管理机构确保农民拥有应对农业风险的金融工具,该机构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同时通过改善农业经济稳定推动国家福利。
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为美国上百种作物和牲畜保险。
这样,作物保险购买者,能够在保单上列出的所有自然因素引起的损失领域得到承保;没有保险的农户,会得到农场服务机构提供的非保险作物灾害援助计划,在自然灾害引起收成减少、存货损失、种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得到财政援助。
产业协会有力引导在艾奥瓦州,农业各产业协会的作用无处不在,协会设立网站提供政策、贸易、天气、市场、病虫害防治、新品种等实用信息,适时更新,服务农民。
由于协会管理层由农民直接从同行中选举产生,其活力和效率非常明显。
知识农民科学种田在美国,知识型农民使现代化农业设施更好地发挥了作用。
艾奥瓦州许多农民都受过大学农业专业教育,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并愿意运用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等手段交流行业信息,了解市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兴中的美国家庭农场作者:夏洛来源:《中国经贸聚焦》2014年第04期在美国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存在着200多万个农场(包括牧场),其中80%为经营规模在300公顷以下的小型农场,95%被美国农业部归类为家庭农场,极少数为公司性质和合作性质。
在中国,家庭农场方兴未艾,在美国却已经有近200年历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从19世纪初期建立起适合家庭农场的农业经济制度、推动西部移民开发潮,到20世纪受到大型农场集中化生产的冲击,再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再度繁荣,可谓历经风雨,这本身就是家庭农场的胜利。
更可贵的是,家庭农场的发展,不但伴随着这个年轻国家成长的始终,如今,家庭农场,尤其是小型家庭农场令人惊讶的复兴,也许又将为美国经济的未来指引方向。
埋在春天里“去年春天,我们埋葬了我的爷爷。
他已经95岁,于睡梦中安详离去,所以这件事算不上多么残酷可怕。
但对于弗里兰农场来说,爷爷的去世是一个历史性事件。
我的曾祖父母是早期的定居者,1913年就来到这里,他们一生都在这块土地上耕作。
我的爷爷延续了传统。
现在他们都在靠近那块土地的山坡上长眠,俯瞰着家族的田产。
”这段叙述来自美国弗里兰农场主的后代,出自美国作家理查德·霍兰(Richard Horan)的《收获:一次美国家庭农场的冒险之旅》(Harvest:An Adventure Into the Heart of America’s Family Farms)一书。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横跨美国、深入各地家庭农场所感知到的点点滴滴。
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总人口的1%。
如果不是这1%中的一员,看到这段叙述,大多数美国人可能都会以为,这又是一个缅怀过去的哀伤的小故事——毕竟从上世纪末开始至今,他们看到太多文章讲述美国家庭农场的衰退和家庭土地不可避免的流失,听到太多对于美国乡村美好岁月的挽歌。
“拯救独立家庭农场这个话题,已经过时100年。
”早在2001年,受人尊敬的哈佛学者理查德·勒沃汀(Richard Lewontin)就用残酷又悲悯的口吻断言,“工业资本主义是美国和欧洲的根本,任何反其道而行之的浪漫主义想法都没有前途。
美国农业的未来,已经没有家庭农场什么事了。
”这些听起来像《教父》台词一样的死亡预言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开始引发习惯性产能过剩和倾销,逼迫竞争力较弱的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能。
随着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开始向公司农场和农工商企业靠拢,农场数目不断减少。
1935年美国家庭农场的数量为681.4万个,到1989年减少为214.3万个。
根据美国农业普查数据,1982到2007年间,年总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超大型农场飞速发展,虽然仍然只占总数的2%,但市场份额从27%上升到了59%。
到2007年,全美家庭农场总数减少到约190万个,并且越来越多的农场被大型农业综合企业“招安”,让大企业参与、甚至全权负责产品的生产、处理、分销、储存和零售,大型农场集中化和产品单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由于无法与大农场和农业公司竞争,很多中小型农场承受不住收入减少、开支上升带来的冲击,经营者纷纷选择转卖农场或改行。
据美国农业学者研究,最适合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面积在65-97公顷之间,超大型农场固然能够实现高于平均水平的利益回报,但其规模也超出一般只有两三个常规劳动力的传统家庭农场承受范围。
与此同时,2007年农业普查数据显示,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老龄化严重,20年来农场主和牧场主平均年龄从52岁上升到57岁;年总收入低于25万美元的小型农场经营者平均年龄更是超过65岁;相比留在家乡,很多农场的年青一代更向往城市生活,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家庭农场拥有确定的继承人,导致一些后继无人的农场直接退出生产,而废弃的土地往往又被大企业和联合农场吞并收编。
永不停止的城市化进程是家庭农场面临的另一个危机。
美国科罗拉多州环保部门统计称,在美国,每两分钟就有0.4公顷农地变成建设开发用地。
1997到2002年期间,美国共流失农地51万公顷。
不但如此,支持传统独立家庭农场模式的人还被一些工业主义者指为当代勒德分子(Luddite,工业革命时期用来形容害怕或者厌恶新技术的人,尤其是威胁现有工作的新技术)。
在美国话语权力极高的意见杂志《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曾经发表题为“愚蠢的乡村”的封面文章,详细论证了家庭农场衰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媒体上诸如“美国家庭农场之死”、“消失的家庭农场”之类的文章标题屡见不鲜。
“过时论”已过时不过,从很多方面来说,针对家庭农场的“过时论”本身如今也已经过时了。
事实是这样的:上面提到的弗里兰农场现在已经由过世的老农场主的儿子继承。
在新主人的经营下,这座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家庭农场变得比以往更加繁荣,甚至还向外扩展了边界,面积达到1295公顷。
新主人又从别人手中租了900多公顷土地,农场合计有七个纽约中央公园大小。
去年,弗里兰收获了小麦390万吨、油菜籽2500吨、大麦1400吨(足以生产1300万块烤面包、120万公升菜籽油和4000桶啤酒)。
农场主2011年收入就已超过200万美元。
除了农场主之外,这里只有两个雇工。
三个人一年工作九个月,就能把超大的农场照应过来。
在播种和收割的两到三个星期,农场主通常也只是请一些朋友来帮忙。
按照美国家庭农场联盟(Family Farm Alliance)的标准,一家典型的家庭农场应当由家庭拥有产权,家庭成员是农场的主要劳动力,并在运营管理方面负主要责任。
家庭农场的规模不等,占地从不到1公顷到上千公顷。
弗里兰农场正是美国大规模家庭农场的典型代表。
在城市人的想象中,农民可能仍然是在田地里劳作的下层人,唯一熟悉的只有种猪的品种,在大型农业企业的碾压下苦苦挣扎却又注定失败。
抛开这些刻板的成见,会发现在2010年,美国所有年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农场中,88%都是像弗里兰一样的独立家庭农场,它们的产量占全部的79%。
搞大规模生产的农民都是经验丰富的商人,他们使用GPS设备引导联合收割机,使用生物技术提高产量,签订期货合约规避风险。
重压之下的家庭农场,渐渐找到了生存之道。
优胜劣汰之下的存活者,证明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
“不止是弗里兰。
这几年在美国和加拿大,农业收入一直在增长。
美国农业净收入近年来每年增长都超过20%,农民现金很充裕。
” 堪萨斯联储奥马哈分行副主席、原美联储农业经济高级分析师杰森·汉德森(Jason Henderson)说,“和2003年相比,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销量翻了两番,枢轴灌溉系统的销售量也上去了。
开车穿过内布拉斯加州、威斯康星州和艾奥瓦州,你会见到无数闪耀的新谷仓。
”嗅觉灵敏的富豪大亨们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些趋势,开始挤入市场。
“我们看到这些农地在资源分配和效益上都有巨大上升空间。
”农业顾问和投资人克里斯·埃里克森(Chris Erickson)说,“大型机构投资者,比如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近年来对农地投资极有兴趣,规模从几百万到几亿的都有,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反而是哈佛学者勒沃汀等人视之为人类社会永恒支柱的农业工业化,正越来越清晰地展露着自己的失败之处:土壤腐蚀退化、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工厂废弃物污染、地下蓄水层耗尽、农业补贴资金流失、转基因争议、食品长途运输带来的害虫和疾病传染、疯牛病、虐待动物、剥削廉价外籍劳工……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司性质的食品供应在生物战争面前多么不堪一击。
在这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的家庭农场后来居上,率先开启了生态农业时代。
很多家庭农场基本不施用化肥,以至于在美国掀起一股直接从本地农场购买农产品的风潮。
越来越多的小农场主开始通过各种直接营销渠道对公众销售自家出产的产品。
以农为鉴“如果家庭农场消失了,那种孕育强大家庭个性、让一个家族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环境也会随着消亡。
这种个性的延续,是家庭农场存在与繁荣的最大意义。
”理查德·霍兰在《收获:一次美国家庭农场的冒险之旅》中这样说。
与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一起创立了量子基金(Quantum Fund)的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对于农业的复兴有着完全不同角度的理解。
他认为农业是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行业之一”。
“这个世界曾经被金融部门所掌控,但如果让我来说,所有去学MBA的人都下错了注,因为不管是伦敦金融城,还是华尔街,在接下来的二十到三十年里都不会是什么好地方。
他们该去的是生产实际物品的部门,比如农业,因为最近家庭农场的繁荣很可能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家庭农场的复兴不仅仅是一道奇景,也是美国经济重要的新篇章,关系着美国在翻天覆地的技术浪潮中是否能够继续繁荣。
这股浪潮带来的创造性破坏,正激荡着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如当初工业化彻底改变了农耕。
在美国极力适应这股浪潮的时刻,家庭农场的复苏给美国带来了重要借鉴。
农业重新繁荣的核心是技术变革和全球融合,这也正是美国重塑其他经济部门的所需要的驱动力。
第一是技术变革。
这个词可能会让人第一时间想到谷歌园区的极客,或是华尔街的数字天才,但很难想到庄稼地里耕作的人。
很多人认为,农业是低技术含量的最后堡垒,原因不言自明。
但农场上也可以发生一些很酷的事情,而农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力量之源就是技术手段的彻底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产量猛涨。
杰森·汉德森认为这个变革跨越了相当长一段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生产100蒲式耳(在美国相当于35升多)玉米要花100工时,现在只需要花不到两个小时。
”变革体现在方方面面,从能够存储作物参数和历史耕作记录、实现自动化作业的大型联合器械(家庭农场里那些复杂的收割机驾驶室看起来就像航天器驾驶舱),到实现粮食收储、干燥一步到位的专业化设备;无论是华丽的GPS系统,还是航天时代的拖拉机,不仅能让城里人大吃一惊,也让一些本来志不在此的农场年轻人感到振奋。
最新一次的变革发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
农业管理App曾被戏称为移动应用中的西伯利亚,冷之又冷,云端农业管理更是如此。
不久前,安娜堡本地创业公司FarmLogs在获得1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仅仅一年后,再次获得400万美元A轮融资。
该公司推出的软件“FarmLogs”,意为“农场日志”,通过跟踪田间活动收集整理信息,提供农场管理云服务,用户通过下载客户端或是使用普通web浏览器都可以访问。
它可以帮助农民计划、管理、分析农作物情况以实现产量和利润最大化,也可以跟踪库存、预测利润,将繁琐的文书工作数字化,甚至还可以提供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即时行情和各种专家每日点评的视频种子。
第二是全球融合。
及时顺应技术革新潮流的农场主们完全可以为自己感到自豪,但今天美国农民银行账户膨胀的最大原因并不是技术(也不是政府补贴,这一政策有过重要意义,但可能已经不再合理),而是全球化,更确切地说,是全球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