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诗歌赏析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诗歌赏析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公开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 理解并静心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 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诗歌。
2. 教学内容
本节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如下:
- 介绍诗歌赏析及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
- 分析著名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 探讨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
3. 教学步骤
本节公开课的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导入
介绍诗歌赏析及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兴趣。
第二步:分析著名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选取几首著名诗歌,通过诗歌朗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并分析其含义和象征意义。
第三步:探讨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及这些意义对诗歌整体的影响。
第四步:创作诗歌
提供创作灵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诗歌,并互相分享和欣赏。
4. 教学评价
本节公开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如下:
- 观察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课堂参与情况及表现;
- 学生创作的诗歌质量和创新程度。
5. 教学资源准备
为了顺利进行这堂公开课,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 著名诗歌的选取和准备;
- 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 创作诗歌的指导材料和范例。
以上是《诗歌赏析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的大纲内容,祝你成功!。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公开课教案.
( “ “高三语文《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江雪》中 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例题分析1、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步骤 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 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晚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
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
横牛背”、 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 , , ; 。
(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教学难点: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教材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诗人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让同学们初步感知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二、鉴赏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学生分析诗歌,教师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即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二、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同时明确答题三步骤:(1)步骤一: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人物形象特点(身份、性格),即一句话“盖帽”(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如有表现手法,也可概括)(3)步骤三: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通过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以及答题三步骤,进而突出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这一教学重点。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试分析人物形象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①张水部,张籍。
朱庆馀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
因而朱庆馀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
②舅姑,公婆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人物形象》,详细内容包括《诗经》中的《卫风·硕人》,杜甫的《佳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诗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感受诗人通过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类及塑造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人物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a. 讲解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
b. 分析《卫风·硕人》中的人物形象,讲解塑造手法。
c.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诗歌的情感。
3. 例题讲解:以杜甫的《佳人》为例,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类:描绘、象征、寓意。
2. 塑造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3. 情感表达:通过人物形象传达诗人的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人物形象。
2. 答案要求:明确人物形象的分类,分析塑造手法,阐述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的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人物的古诗词,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
2.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答案要求。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
【K12学习】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案了解诗歌语言形象性、抒情性、凝炼精确的特点,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义、比喻义、隐含义、暗示义及其在描绘形象、表情达意、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掌握赏析诗歌语言的一般方法。
下面更多学习请参考吧!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案【1】教学目标:1、明了诗歌的形象的内涵2、归纳诗歌形象的规律3、体察诗歌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教学难点: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以历年的高考试题为范例和模板,总结体悟形象的程序和要义,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年的高三复习备考。
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 考点解读:诗歌鉴赏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是构织诗歌形象的主要因素;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
前者的关键在于把握“象”,后者的关键在于把握蕴涵其中的“意”。
捕补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
二.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形象”分类:1.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或称为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
前者如《春夜洛城闻笛》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后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李凝的隐者形象。
从把握形象方面分析,设题时为人物形象的见闻、言行、心情、品质、追求等,后者会再加上人物的身份类别判断;和其他考点交叉,会设题为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语言特点以及对该形象的评价等。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人物)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见形象的类型——人物形象。
2.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3.掌握诗歌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正确答题。
学习重点:1.了解诗歌中常见形象的类型——人物形象。
2.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学习过程一、了解考纲【考纲总述】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命题规律】1.考核选材以唐宋诗词中非名家作品为主。
2.鉴赏人物形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题: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3.“意象”“意境”是本考点常见的出题点。
4.在题干设置上,常将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结合起来考查。
【考点解读】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意境。
能力层级:D1.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
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
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中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是寄托自己的理想。
【知识储备】1.常见艺术(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诗歌欣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诗歌欣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研究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要点;3. 培养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感知和理解能力;4.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欣赏基础知识介绍- 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诗歌的分类和体裁- 诗歌的语言和韵律2. 人物形象分析- 描述人物外貌和特征- 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解读人物与诗歌主题的关系- 探讨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3. 诗歌欣赏实践-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 导读和朗读诗歌-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讨论诗歌的意义和艺术价值4. 诗歌创作活动- 引导学生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 鼓励学生运用人物形象描写- 分享和赏析学生创作的诗歌三、教学步骤1. 学前准备-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起思考- 准备教学素材和课堂展示2. 导入课堂- 引入诗歌欣赏的重要性和意义- 提出人物形象分析的主题3. 正文教学- 介绍诗歌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案例- 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进行讨论4. 实践活动- 阅读、欣赏和分析诗歌作品- 学生自主朗读和讨论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创作诗歌并展示5. 总结和评价- 总结研究内容和收获- 提供反馈和评价学生表现6.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对课堂的感想和体会- 布置下次课的预任务四、教学资源1. 诗歌欣赏教材和课件2. 诗歌选集和分析资料3. 学生参考书和写作工具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2. 诗歌分析和创作作业评估3. 学生课后反馈和自我评价六、教学扩展1. 参观诗歌展览或文学活动2. 邀请文学专家进行讲座或交流3.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对人物形象的敏感和分析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诗歌解读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诗歌解读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1. 课程介绍本公开课旨在帮助学生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诗歌阅读与理解能力。
2. 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培养对诗歌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人物形象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人物形象的概念和定义;- 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影响。
第二部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介绍分析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如对比分析、象征分析等;-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和技巧进行解读。
第三部分:情感共鸣与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共鸣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表达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感受和理解。
4.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和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解读和感受;- 个人表达:鼓励学生个人思考和表达,通过作文或口头表达方式表达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情感。
5. 教学评价- 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个人表达中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解读的作文水平;- 最终考核: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研究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对人物形象解读的掌握程度。
6. 教学资源- 诗歌教材:准备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和解读的诗歌教材;- 分析案例: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诗歌,作为分析案例进行讲解。
7. 教学时长本公开课建议为2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8. 参考书目- 《诗歌欣赏与解读》- 《诗歌解读方法与技巧》以上是本次公开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品味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诗歌品味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公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如何通过语言塑造的;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3. 运用品味人物形象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的定义和特点;2.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表达技巧;3. 分析名诗中的人物形象,探索其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贡献;4. 创作短诗,通过品味人物形象传达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课程主题:“今天我们要研究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探索他们对诗歌的作用。
”2. 人物形象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如何通过语言描绘,如何让读者对人物有具体而生动的印象。
3.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表达技巧(15分钟)- 分享一些常用的表达人物形象的诗歌手法,如比喻、拟人、形容等。
- 给学生展示一些诗歌片段,让他们通过分析语言表达方式,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
4. 分析名诗中的人物形象(20分钟)- 选择几首经典诗歌,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其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贡献。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5. 创作短诗(20分钟)-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人物形象表达技巧,创作自己的短诗。
-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情感主题,通过品味人物形象来传达情感。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品味和欣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公开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和欣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的作用。
同时,学生也通过创作短诗的方式,运用所学的技巧来表达情感,提升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拓宽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实践演练——《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操作指南
实践演练——《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操作指南随着中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特别是在诗歌教学方面,由于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激发人的思维和创造力。
学习和鉴赏诗歌已渐成为各个年龄段人群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介绍一次关于《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的操作指南,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行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方案。
一、教学目标本次公开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增强他们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掌握运用的方法;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品味诗歌的能力;3.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讲师通过介绍各种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和风格。
通过诗歌名家的经典之作和学生自己编写的作品,探讨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创作过程和鉴赏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热身活动或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思维模式,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本次学习的主题上。
2.理论介绍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方式,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3.模拟演习由讲师讲解一首经典的诗歌,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自由编写对应的人物形象。
并且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体会,借鉴对方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4.个人创作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自主完成一篇关于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短文。
课堂作业可以为现场作业或家庭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
5.答疑环节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
四、教学亮点1.实际操作通过模拟演习和个人创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在小组或个人中进行交互式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诗歌理解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诗歌理解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目标本公开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诗歌和人物形象的概念- 简要介绍什么是诗歌,以及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对诗歌意义的重要性。
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选择一首经典诗歌,与学生共同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 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形象的特点、意义以及对诗歌整体主题的贡献。
3. 阅读和讨论更多诗歌- 学生阅读不同风格和题材的诗歌,尝试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自己的诗歌-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尝试创作表达特定人物形象的诗歌。
- 学生可以选择熟悉的人物或虚构的人物进行创作,并分享作品给同学。
教学活动1. 诗歌欣赏- 教师选择一首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诗歌进行朗读。
- 学生倾听,并尝试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观察、解读和评价。
- 学生可以就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进行讨论。
3. 阅读和讨论更多诗歌- 学生阅读不同风格和题材的诗歌,记录其中的人物形象与感受。
- 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4. 创作自己的诗歌-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创作一首表达具体人物形象的诗歌。
-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自己的经历作为创作素材。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师评估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评估学生创作的诗歌是否能表达具体人物形象,并且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教学资源1. 适合学生年龄的诗歌教材和诗集。
2. 音频设备和投影设备,用于诗歌朗读和示范分析。
3. 布置作业的纸张和笔。
结束语通过本公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②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能力目标: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②学会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题型情感目标:体会人物形象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答。
【教学方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
诗歌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诗歌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
诗人正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
故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
”许多考生惧怕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
失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读不懂诗歌。
由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不了解诗歌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做点探讨。
二.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三、课本回顾:例一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析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
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
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例二.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日期、诗句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日期、诗句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参阅。
1、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14日)。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28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1 / 4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宋】欧阳修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清明节——农历二月廿一(公历4月5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欣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诗歌欣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理解诗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能够针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欣赏;2. 掌握基本的诗歌欣赏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了解什么是人物形象- 分析和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2. 人物形象的欣赏- 探讨人物形象给诗歌创作带来的意义- 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3. 诗歌欣赏方法和技巧- 听诗歌朗诵,感受声音和韵律- 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制造氛围,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和人物形象的感受和观点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例子引入人物形象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和解读一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和欣赏-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理解4. 教师点拨(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强调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和技巧5. 欣赏活动(15分钟)- 播放一段诗歌朗诵录音,要求学生尽可能感受声音和韵律- 学生就朗诵的感受和理解进行互相交流6. 诗歌阅读(15分钟)- 分发几首诗歌给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并找出其中的人物形象-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找到的人物形象和对诗歌的理解7.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欣赏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学资源- PPT演示- 诗歌选段录音- 诗歌阅读材料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2. 学生对诗歌欣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4. 诗歌朗诵和阅读的表现情况参考资料- 无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K12学习】《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导语:鉴赏诗歌时,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很重要,这可以提高语文成绩。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欢迎各位阅读。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把握诗歌中常见的几类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及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讲练中,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等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掌握解答鉴赏诗歌形象类题目的步骤及方法。
本节课分别从诗歌人物形象内涵,常见的几类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答题技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兴趣。
2.讨论法:刚开始进行诗歌鉴赏,会有一定的难度,组织有效的讨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3.练习法: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诗歌形象鉴赏的规律和方法。
复习课一课时作为高中学生,可能从小到大读过也积累过很多古典诗词,但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和背诵上。
高一高二在必修文本中,也学习过古典诗词单元。
学生基本上能读懂诗歌内容,能感知诗歌意境和情感,但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瓶颈”阶段。
在高三前两次的检测中,诗歌鉴赏题失分较多,很多学生想挣分,但苦于方法不当,经验不足。
面对新课标和高考的双向需求,高三学生迫切需要掌握一套科学而系统的鉴赏诗词的方法。
通过复习,了解高考命题的动态:通过练习,掌握答题步骤及方法,以期减少答题失误,为高考争分。
本节课,作为诗歌鉴赏专题的第一课,针对学生的需求,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知识讲授,以及初步的方法点拨,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
1.课前播放电视剧《兰陵王》的插曲《手掌心》,用古典韵律和歌词营造诗歌意境。
设问:在中国历史中兰陵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案预设:是一个大英雄。
“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诗歌评析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诗歌评析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概述本公开课教案旨在通过诗歌评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评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掌握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技巧与步骤- 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教学内容1. 诗歌评析基础知识- 诗歌的定义及其特点- 诗歌的形式与结构- 诗歌评析的意义和目的2. 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描述人物形象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诗歌评析实例- 选择几首经典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展示分析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诗歌评析的重要性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评析的方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3. 分析实例:选择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与学生共同讨论。
4. 学生实践: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诗歌评析和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
教学评估-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
-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能够完成课后任务,展示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
教学资源- 诗歌选集:提供丰富的诗歌资源供学生选择和分析。
- 课件和PPT: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表和文本。
升华与延伸- 鼓励学生多读经典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诗歌欣赏能力。
- 组织学生开展诗歌创作和朗诵活动,培养他们的文学才能。
结语通过这堂诗歌评析人物形象的公开课,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同时,也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表达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中国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仅唐代就留存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名篇佳作历久不衰。
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诗圣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先生之弃官遁世,怡情田园。
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什么是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李煜《虞美人》。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区分下列诗句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还是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客观人物形象2、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客观人物形象3、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抒情主人公形象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抒情主人公形象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客观人物形象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杜甫抒情主人公形象三、高考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请同学们结合下列诗句概括出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并加以归纳整理。
1、如杜甫《春望》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2、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3、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4、如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2居之悲、沦落之苦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罢了,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5、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表现了他们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孤傲高洁、坚持操守、蔑视权贵的形象6、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7、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说明诗人安贫乐道,对田园的喜爱;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8、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9、杜甫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10、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
3令人扼腕悲叹。
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知识积累·人物形象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四、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例题解析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同学答案:前两句描写了月亮照亮庭院,雅雀栖在枝头,露水无声却沾湿了桂花,营造出冷清、萧瑟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故乡家人的思念。
前两句通过描写夜晚乌鸦独立枝头,桂花被冷露打湿的凄清之景,描绘出诗人深情凝望月亮、专注的形象。
通过描写白色的月光洒在庭院地面,树上停栖寒鸦,及夜晚露水湿透桂花,营造一种凄清寒冷的氛围,写出了一个独自站在庭院赏景的诗人形象。
前两句描写了庭院中白色的场地,树上栖息着寒鸦,寒冷的露水无声地沾湿了桂花,写出了诗人独立院中、孤独赏月观景的游子形象。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幽静凄清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依、望月思归的游子形象。
引出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弄清诗歌形象三要点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形象概括:特征+身份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手法?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衬等。
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五、真题演练41: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填空: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出李凝的身份。
从环境上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邻居不多),少人来(“草径”“荒园”),清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了他对李凝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因此可以说,李凝是—位隐者。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
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形象的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5国热情。
形象意义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诗中刻画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形象。
什么形象通过刻画细节描写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债台高筑,只好卖剑偿还,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抵不住透骨寒风。
客居边镇听号角报晓,深居简出,向往宁静生活等形象特点。
形象的特征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
形象意义六、课堂小结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以意逆志,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板书: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所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业:1、归纳整理诗歌人物形象类型;2、核按钮P68板块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4题。
课堂小结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1、概括形象特点:(神态、行动、心理、处境、情感、喜好)+身份6[本诗塑了一个的形象]。
2、具体分析表现:结合诗句有关描写手法,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