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分解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4.2 传感器的合理选用
1、确定传感器的类型 2、线性范围和量程 3、灵敏度的选择 4、精度 5、频率响应特性 6、稳定性
1 确定传感器的类型 全面考虑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包括:
量程的大小; 被测空间对传感器体积的要求; 测量方式为接触式测量还是非接触式测量; 信号的传输方法,是有线传感还是无线传感; 传感器的来源,是购买商品化的传感器还是自行研
在完成总体设计之后,便可进行设计任务分解, 将系统的研制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
之后针对子任务去进行具体的设计。
2 硬件和软件的研制 在开发过程中,硬件和软件应同时进行。 (1) 硬件电路的设计、功能模板的研制和调试 根据总体设计,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个功能块, 分别设计各个电路,如输入通道、输出通道、信 号调理电路、接口、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等。 在完成电路设计之后,即可制作相应功能模板。
要保证技术上可行、逻辑上正确, 注意布局合理、连线方便。 先画出电路图, 基于电路图制成布线图 基于布线图加工成印刷电路板 将元器件安装、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 仔细校核、调试。
(2) 软件框图的设计、程序的编制和调试
将软件总框图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具体化,逐级 画出详细的框图,作为编制程序的依据。
编写程序一般用汇编语言建立用户源程序。
大批量投产时,软件的易复制性可以降低成本。
工作速度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多利用软件。
必须根据具体问题,分配软件和硬件的任务,决 定系统中哪些功能由硬件实现,哪些功能由软件 实现,确定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4.1.2 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步骤
1 确定任务、拟定设计方案
(1) 根据要求确定系统的设计任务、功能、指标 (2) 进行总体设计 2 硬件和软件的研制
环境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环境监测系统工作原理一、引言环境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评估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环境影响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传感器探测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是传感器。
传感器能够探测和测量各种环境参数,比如温度、湿度、大气质量、噪音等。
传感器根据物理量的变化通过电信号或其他方式将信号转换成用户可读取的数据。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将探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将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并将其发送给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存储。
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数据处理单元能够对环境参数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预测。
四、数据传输与通信通过网络连接,数据处理单元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数据监测中心或其他终端用户。
数据监测中心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的变化,并及时发出警报。
同时,终端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环境监测数据。
五、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收集到的数据会被发送到数据分析系统中,通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数据分析系统可以识别和预测环境污染源、分析环境变化趋势,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六、实时监测与维护环境监测系统需要保持运行状态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实时监测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及时检修和更换不正常工作的设备,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七、结论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传输与通信、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等模块,实现了对环境参数的准确监测和分析。
它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科学依据。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系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写作格式说明:本篇文章采用常规的论述结构,包括引言、各个主题的论述和结论。
在论述中,对各个主题的描述和介绍以段落形式展开,使得文章内容清晰有序。
同时,适度运用一些连接词语和过渡句,确保文章的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自然衔接,使得整篇文章具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气相色谱知识问答
相色谱的分离基本原理是什么?1.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和解吸能力,或不同的吸附和脱附能力或其他亲和性能作用的差异。
2.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样品各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受到各种作用力的作用,从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获得分离。
简述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基本部件包括5个组成部分。
1.气路系统;2.进样系统;3.分离系统;4.检测系统;5.记录系统。
简述气相色谱法的特点?1、高分离效能;2、高选择性;3、高灵敏度;4、快速;5、应用广泛。
什么叫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至每个组分流出曲线达极大值所需的时间,可作为色谱峰位置的标志,此时间称为保留时间,用t表示。
什么是色谱图?进样后色谱柱流出物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时间或载气流出气体积的叫曲线图称为色谱图。
什么是色谱峰?峰面积?1、色谱柱流出组分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的微分曲线称为色谱峰。
2、出峰到峰回到基线所包围的面积,称为峰面积。
怎样测定载气流速?高档色谱仪上均安装有自动测试装置,无自动测试装置可用皂膜流量计测,将皂膜流量计连接在测检测出口(也可将色谱柱与检测器断开皂膜流量计测接在色谱柱一端),测试每分钟的流速。
测完后色谱升温压力表指示会升高,原因是温度升高色谱柱对气体的阻力增加,不要把压力调下来,当色谱温度升高稳流指示不会改变。
测试载气流速在室温下测试。
怎样控制载气流速?载气流速的控制主要靠气路上高压钢瓶上的减压阀减压,然后经仪器的稳压阀稳压,再经稳流阀以达到控制载气流量稳定,减压阀给出的压力要高出稳压后的压力。
非程序升温色谱一般没有稳流阀,只靠稳压阀控制流速。
气相色谱分析怎样测其线速度?1、一般测定线速度实际上是测定色谱柱的死时间;2、甲烷作为不滞留物,测定甲烷的保留时间(TCD检测器以空气峰),3、用色谱柱的长度除以甲烷的保留时间得到色谱柱的平均线速度。
气相色谱分析中如何选择载气流速的最佳操作条件?在色谱分析中,选择好最佳的载气流速可获得塔板高度的最小值。
《检测传感技术》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检测传感技术》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本题每一填空计2分,共计占总分的40%)1. 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由激励装置、传感器、信号调理、信号处理、显示记录等五个基本环节组成。
2. 在测试系统中,激励装置的功能是激发隐含的被测信息;传感器的功能是将被测信息转换成其他信息;信号调理环节的功能是将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转换成更适合于进一步传输和处理的形式;信号处理环节的功能是对来自信号调理环节的信息进行各种处理和分析;显示记录环节的功能是显示或存储测试的结果。
3. 不失真测试即测试系统的输出要真实地反映其输入的变化。
为实现不失真测试,系统频率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幅频特性为常数;相频特性呈线性。
对系统瞬态响应的要求是:瞬态误差小;调整时间短。
4. 测试工作的任务主要是要从复杂的信号中提取有用信号。
5. 测试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主要有均值、方差和均方值。
6. 信号的均值反映随机信号变化的中心趋势;信号的方差反映随机信号在均值附近的分布状况;信号的均方值反映随机信号的强度。
7. 任何周期信号均可分解为一系列频率比为有理数的简谐信号, 其频谱特性包括离散性、谐波性、收敛性。
8. 频率单一的正弦或余弦信号称为谐波信号。
一般周期信号由一系列频率比为有理数的谐波信号叠加而成。
9. 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离散性即各次谐波分量在频率轴上取离散值;谐波性即各次谐波分量的频率为基频的整倍数;收敛性即各次谐波分量随频率的增加而衰减。
10. 瞬态信号是在有限时间段存在,属于能量有限信号。
11. 瞬态信号的频谱为连续谱,其幅值频谱的量纲为单位频宽上的幅值,即幅值频谱密度函数。
12. 瞬态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通过傅立叶变换来建立关联。
13. 不能用确定的数学公式表达的信号是随机信号。
14.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脉冲响应的卷积。
15. 测试系统的静特性主要包括线性度、灵敏度和回程误差。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第一章:名词解释: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换趋势。
P2填空:1.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单独作用、拮抗作用、相加作用和相乘作用。
(抗拮、相乘)2.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和追踪性的特点。
(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3.监测工业废水的一类污染物,在车间车间处理设备排放口布设采样点;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污单位总排放口)4.“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 14 种化学类别,共68 种有毒化学物质。
(14 68)简答:1环境监测的分类(一)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按监测介质的对象不同可将环境监测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源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
2.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6类。
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3级。
3.什么是优先污染物,具有什么特点?优先污染物:对众多的污染物进行筛选并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所说的优先过程。
那么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illutants)。
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较大的污染物,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污染物。
第二章名词解释: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称为自净。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光栅或凹面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光栅或凹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溶液或气体中特定原子或离子的吸收光谱,从而分析样品中的成分和浓度。
分光系统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入射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并选择特定波长的光束通过进入样品,然后测量样品中的吸收光谱。
分光系统一般由光源、光栅(或凹面)、光阑、单色器和检测器组成。
光源是分光光度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光源有氢灯、氘灯和钨灯等,这些光源能够发射出不同波长的光线。
其中,氢灯主要用于紫外光区域的分析,氘灯主要用于可见光区域的分析,而钨灯则可以提供整个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光线。
选择合适的光源是分光系统中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续测量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光栅(或凹面)是分光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能够将入射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
光栅由许多平行的凹槽组成,入射光线照射到光栅上后,根据光栅的刻线间距,不同波长的光线会被散射成不同的角度,从而实现波长的分离。
常用的光栅有全反射光栅和光栅片,其中全反射光栅适用于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光栅片则适用于紫外光区域的分光。
光阑是分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控制入射光线的大小和形状。
光阑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可调节的孔径组成,可以通过调节光阑的孔径大小来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度。
光阑的设置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非常重要。
单色器是分光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用于选择特定波长的光束。
单色器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光栅和一个转动平台组成。
入射光线经过光栅的分解后,转动平台可以选择特定的波长,并将其通过。
选择合适的波长是分光系统中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后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器是分光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它用于测量样品中的吸收光谱。
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倍增管(PMT)、光电二极管(PD)和光电多道分析器(PDA)等。
检测器的选择和性能会影响到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仪器系统,包括光源、光栅(或凹面)、光阑、单色器和检测器等组成部分。
量测设备管理系统及作业内容
量测设备管理系统及作业内容
量测设备管理系统是一种用来管理和监控各种量测设备的系统。
它可以帮助用户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醒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时间,并且可以生成各种报告和图表。
该系统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对于各种科研、生产和测试工作都非常有用。
量测设备管理系统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信息录入:将新购入的量测设备的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包括设备型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所属部门等信息。
2. 设备状态监测: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包括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设备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等信息。
3. 设备使用记录:记录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目的等信息,用于分析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效率。
4. 设备维护提醒: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周期,系统可以提醒用户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设备报告生成:根据用户需求,系统可以生成各种报告和图表,用于分析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帮助用户做出合理的决策。
总之,量测设备管理系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
用户有效管理和监控各种量测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延长设备的寿命。
因此,它在各种实验室、生产线和测试场合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智能雷达光电探测监视系统单点基本方案分解
智能雷达光电探测监视系统单点基本方案分解智能雷达光电探测监视系统单点基本方案一、系统概述根据监控需求:岸基对海3~10公里范围内主要大小批量目标;主动雷达光电探测和识别;多目标闯入和离去自动报警智能职守;系统接入指挥中心进行远程监控管理;目标海图显示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发现可疑目标、跟踪锁定侵入目标、根据设定条件进行驱散、同时自动生成事件报告记录,可以实现事故发生后的事件追溯,协助事故调查。
1. 项目建设主要目的, 为监控区域安全提供综合性的早期预警信息;, 通过综合化监测提高处置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
2. 基本需求分析:需配置全自动、全量程具备远距离小目标智能雷达探测监视和光电识别系统,系统具备多目标自动持续稳定跟踪、多种智能报警功能、支持雷达视频实时存储、支持留查取证的雷达视频联动回放功能等;同时后期系统需具备根据用户需求的功能完善二次开发能力。
同时支持后续相关功能、扩点组网应用需求。
根据需求和建设主要目的,选型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拥有相关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二次技术深化开发的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2010年国内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65,致力于航海智能化与海洋防务/信息化的国内唯一上市企业)的智能监视雷达光电系统。
该系统在国内外有众多海事相关成熟应用案例,熟悉国内海事、海监、海警、渔政公务执法及救捞业务需求特点等。
同时,该系统近期成功中标国内近年来相关领域多套(20套)雷达光电组网项目,充分说明该系统的技术领先及成熟应用的市场广泛接受度。
3. 项目建成后的主要特点, 全天候、全覆盖、全自动的立体化监控。
该系统具备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能力,确保对探测范围内雷达信息源、光电、AIS、GPS等设备信号源进行有机的融合和整合。
, 系统具备了预警、报警、实时录取回放的综合功能。
任何目标物进入雷达视距时,系统即开始进行监测。
目标物触碰警报规则后,指挥室获得报警信号,同时联动设备综合光电锁定警报目标,以便驱离。
食品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利用基态的待测原于蒸气对光源辐射的吸收进行分析的。
答:特征谱线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主要分为类,一类由将试样分解成自由原子,称为分析,另一类依靠将试样气化及分解,称为分析。
答:两,火焰,火焰原子吸收,电加热的石墨管,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
3.一般原子吸收光谱仪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答: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4.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其最主要部分是,它是由制成的。
整个灯熔封后充以或成为一个特殊形式的。
答:光源,空心阴极灯,待测元素本身或其合金,低压氖,氢气,辉光放电管。
5.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及三部分组成。
答:雾化器,雾化室,燃烧器。
6.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分光系统也称,其作用是将光源发射的与分开。
答:单色器,待测元素共振线,其它发射线。
7.早期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棱镜为单色器,现在都使用单色器。
前者的色散原理是,后者为。
答:光栅,光的折射,光的衍射。
8.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广泛使用做检测器,它的功能是将微弱的信号转换成信号,并有不同程度的。
答:光电倍增管,光,电,放大。
9.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工作条件的选择主要有的选择、的选择、的选择、的选择及的选择。
答:灯电流,燃烧器高度,助燃气和燃气流量比,吸收波长,单色器狭缝宽度。
10.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或液体试样前,应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
处理方法可用、、、等方法。
答:溶解,灰化,分离,富集。
1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产生的干扰主要有干扰,干扰,干扰三种。
答: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化学干扰。
二、判断题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定量测定的理论基础是朗伯一比尔定律。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对光源要求辐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要宽的多。
(×)3.原子吸收光谱仪和752型分光光度计一样,都是以氢弧灯做为光源的。
(×)4.原子吸收法测定时,试样中有一定基体干扰时,要选用工作曲线法进行测定。
光电检测
1.简述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光源、被检测对象及光信号的形成、光信号的匹配处理、光电转换、电信号的放大与处理、微机、控制系统和显示等部分。
各部分的主要作用:(1)光源:光源是广义的,可以是人工光源,也可以是自然光源。
光源具有一定辐射功率、一定光谱范围及一定的发光空间分布,同时发出的光束作为携带待测信息的物质,光源本身也可以作为待测对象;(2)被检测对象及光信号的形成:光源所发出的光束携带利用各种光学效应,如发射、吸收、折射、干涉、衍射等,是光束携带上被检测对象的特征信息,形成待检测的光信号;(3)光信号的匹配处理:使光源发出的光或产生携带各种待测信号的光与光电检测器等环节间实现合理的匹配,即通过对光信号的处理或调制满足后面光电转换的需要;(4)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利于采用目前最为成熟的电子技术进行信号的放大、处理、测量和控制等;(5)电信号的放大与处理:为实现各种检测目的,可按需要采用不同功能的电路来完成对具体系统的具体分析;(6)微机及控制系统:通过反馈、分析、计算或判断等方式实现对信号的利用,从而控制整个光电检测装置更加精确,符合人性化的需求;(7)显示:将处理好的待测量电信号直接经显示系统显示。
2.试述辐射度量与光度量的联系和区别。
辐射度量是用能量单位描述辐射能的客观物理量;光度量是光辐射能为平均人眼接受所引起的视觉刺激大小。
光通量 V 和辐射通量 e 可通过人眼视觉特性进行转换,即式中,Km 最大光谱光视效能,V( )是平均人眼光谱光视效率(或称视见函数)3. 朗伯辐射体是怎样定义的?其有哪些主要特性?朗伯辐射源:某些自身发射辐射的辐射源,其辐射量度与方向无关,即辐射源各个方向的福亮度不变,这类的辐射源称为朗伯辐射源。
其主要的性质(1)亮度不随辐射角变化(2)其单位表面积向空间规定方向单位里提交内发射(或反射)的辐射通量和该方向与表面法线方向的夹角α的余弦成正比(3)辐射亮度与辐射出射度的关系。
第10章 大数据应用-习题答案[5页]
第10章大数据应用习题10.1 选择题1、目前典型的脑电信号的分类方式不包括( B )。
A. 按频率分类B. 按信号长度分类C. 按Gibbs分类D.按图形分类2、以下的( D )不属于心电信号的波段。
A. P频段B. QT间期C. U频段D. SG频段3、盲源信号分离所使用技术一般不包括( C )。
A.ICA B.FastICA C.SVM D.以上都是4、轨迹大数据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以下的( A )。
A. 非平稳性B. 4V特征C. 异频采样性D. 本身质量偏低5、轨迹数据预处理中,为了避免误差距离太大,需要进行以( B )操作。
A.停留点检测B.轨迹滤噪C.轨迹压缩D.地图匹配6、解决路径规划问题的算法中,( C )一般是求得问题的次优解或以一定的概率求其最优解。
A.滤波算法B.回归算法C.启发式算法D.精确算法7、自然语言处理中( A )用于判断一个词语序列是否构成一句话概率。
A.语言模型B.词袋模型C.词频-逆向文档频率D.词嵌入8、典型智能问答系统包括( D )。
A.基于结构化数据的智能问答系统B.基于自由文本的智能问答系统C.基于常见问题集的智能问答系统D.以上全是9、图像大数据处理系统中的( D )主要对图片中的目标进行定位,并输出具体类别。
A.目标跟踪B.图像分割C.视频处理D.目标检测10、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中的( B )检测低速度快,但检测精度低。
A.阶段分割法B.单阶段方法C.视频阶段处理D.双阶段方法11、短文本分类方法中的( B )不依赖于特定场景,适应性较好。
A.基于特征扩展的方法B.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C.朴素贝叶斯方法D.小波包变换方法12、轨迹大数据的挖掘主要包含四种不同类别,其中( A )依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组合来进行轨迹大数据挖掘。
A.伴随模式B.轨迹聚类C.序列模式D.周期模式13、为了克服独热编码缺陷,( C )通常将词语转化成为一个分布式表示的定长连续稠密向量。
光谱简答题
1.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用单色器分光,连续改变激发光波长,固定荧光发射波长,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物质溶液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
从激发光谱图上可找出发生荧光强度最强的激发波长λex。
2.荧光光谱:选择λex作激发光源,并固定强度,而让物质发射的荧光通过单色器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荧光强度。
以荧光波长作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便得荧光光谱。
荧光光谱中荧光强度最强的波长为λem 。
荧光物质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和最大荧光波长(λem)是鉴定物质的根据,也是定量测定中所选用的最灵敏的波长。
3.光谱分析:对物质发射辐射能的能谱分析或对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能谱改变的分析均称为光谱分析。
4.吸收光谱:光照射到物质时,一部分光会被物质吸收。
在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被称作吸收光谱。
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因此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5.发射光谱:一部分物质分子或原子吸收了外来的能量后,可以发生分子或原子间的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光谱称为发射光谱,包括线状光谱、带状光谱及连续光谱。
通过测定物质发射光谱可以分析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6.摩尔吸光系数(ε):摩尔吸光系数表示在一定波长下测得的液层厚度为1cm, 溶液浓度为1mol/L时的稀溶液吸光度值。
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溶液温度、溶剂性质及吸收物质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当其它因素固定不变时,吸光系数只与吸收物质的性质有关,可作为该物质吸光能力大小的特征数据。
7.分光光度计:能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一单色光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
它具有分析精密度高、测量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和样品用量少等优点。
根据所使用的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以及万用(全波段)分光光度计等。
8.荧光:某些物质吸收光能量后,可发射波长与激发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试样,再发射过程立即停止,这种再发射的光称为荧光。
codcr在线自动仪的结构组成单元
codcr在线自动仪的结构组成单元
CODCR 在线自动仪通常由以下几个结构组成单元:
1. 采样单元:用于采集水样,通常包括采样泵、采样管道和采样探头等。
2. 预处理单元: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干扰物质,通常包括过滤、消解、调节 pH 值等。
3.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水样中的 CODCR 浓度,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等。
4.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仪器的运行,包括采样、预处理、分析和数据处理等,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或计算机控制。
5.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仪器的运行状态和分析结果,通常采用液晶显示屏或 LED 显示屏等。
6. 数据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分析结果和仪器运行数据,通常采用串口、以太网或 USB 接口等。
7. 电源单元:用于为仪器提供电源,通常采用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
以上是 CODCR 在线自动仪的一般结构组成单元。
光谱仪组成部分
光谱仪组成部分
1. 光源和照明系统:用于汇聚光能量并传递给仪器。
2. 准直系统:将入射的光学信号构建成一个明确的物像,保证光束平行。
3. 色散系统:将入射的复合光分解为光谱,常用的色散系统有物质色散、多缝衍射、多光束干涉等类型。
4. 成像系统:将空间上色散开的各波长的光束会聚在成像物镜的焦平面上,形成按波长排列的狭缝的单色像。
5. 接收、检测和显示系统:接收成像系统焦平面上的光谱能量,检测光谱的强度和波长位置,并显示为光谱图或其他形式的数据输出。
此外,光谱仪还包括光源、照明系统、准直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等组成。
1015化验员试题答案
1015化验员试题答案万盛化工质检中心化验员考试题(10月)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50分)1. 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 5-10 ) ?,并低于( 色谱柱 ) 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色谱柱要与( 检测器 ) 断开。
2. 在采用分流模式时载气总流量等于( 隔垫吹扫流量 )( 柱流量 )( 分流出口流量 )之和。
3. 隔垫吹扫的作用是带走隔垫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的污染物 )以及带走残留在隔垫下的(样品 )消除(二次进样 )。
4. 分流模式进样口设置参数:(进样口温度 )( 分流比 )( 隔垫吹扫流量 )5. 气相色谱分析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 ( 中极性 )固定液,组分基本按( 沸点 )顺序流出色谱柱。
6. 气相色谱分析中,把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给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噪声 ) 。
7. 气相色谱分析用归一化法定量的条件是( 样品中所有组分 ) 都要流出色谱柱,且在所用检测器上都能(产生信号 ) 。
8. 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内标物 ) ,并要与其它组分( 完全分离 ) 。
9. 气相色谱分析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峰与( 待测组分 ) 要靠近,内标物的量也要接近 ( 待测组分 )的含量。
10. 为了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人们采用了( 塔板 )理论。
11. 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过程是往气化室进样,气化的试样经( 色谱柱 )分离,然后各组分依次流经( 检测器 ),它将各组分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转换成电量变化输给记录仪,描绘成色谱图。
12. 气相色谱的仪器一般由(载气系统 )、( 进样系统 )、( 分离系统 )、( 检测系统 )、和( 数据处理系统 )组成13. 气相色谱的浓度型检测器有( TCD ),( ECD );质量型检测器有( FID ),( FPD );其中FID对( 有机物 )的测定灵敏度较高;114. 莫尔法是以( 铬酸钾 )为指示剂,在( 中性或弱碱性 )介质中用( 硝酸银 )标准溶液测定( 卤素化合物 )含量的方法.15. 酸碱指示剂变色是由于其本身为弱的( 有机酸 )或( 有机碱)•,它们在溶液中或多或少地离解成离子,因其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结构,因而具有不同的颜色. 16. 重量分析中作初步洗涤时,对晶形沉淀,可用( 冷稀的沉淀剂 )进行洗涤,由于( 同离子 )效应,可以减少沉淀的溶解损失,但如果沉淀剂为不挥发的物质,•就可改为( 蒸馏水 )等其它合适的溶液洗涤沉淀.17. 重量分析中,用倾泻法过滤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沉淀堵塞滤纸孔隙 )影响过滤速度. 18. 某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 一定温度 )下,某物质在( 100克 )溶剂中达到( 溶解平衡 )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19. 要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试样必须分解( 完全 ),处理后的溶液不应残留原试样的( 细屑和粉末 ),不应引入( 待测组分 )和( 干扰物质 ). 20. 纯硝酸是( 无 )色液体,加热或受光的作用即可促使它分解分解的产物是( NO2 ),致使硝酸呈现( 棕黄 )色.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 光源 )、( 单色器 )、( 吸收池 )、( 检测器 )及( 信号显示系统 )五个结成部分。
检测系统课程设计
检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检测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及其功能,了解各部件之间的联系。
3. 引导学生了解检测系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培养其跨学科思维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检测系统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案设计。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完成检测系统的基本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强其对检测系统相关技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检测系统在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中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学习检测技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具有一定物理和数学基础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检测系统基本概念:介绍检测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 检测系统关键部件及其功能:详细讲解传感器、执行器、信号处理单元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3. 检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检测系统的信号检测、信号处理、信号输出等环节,阐述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4. 检测系统的应用案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检测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
5. 检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查: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检测系统故障,掌握常见的故障排查方法。
6. 检测系统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检测系统的搭建、调试和优化,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光谱技术及应用思考题答案
光谱技术及应用思考题答案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功能是什么?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由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放大显示系统等五部分组成。
光源提供入射光,单色器的作用是将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波段光束。
吸收池用来盛放被测溶液,检测器作用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显示系统是把放大的信号以适当的方式显示或记录下来。
2、影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因素有哪些?答:①由于单色器的类型和质量不同造成的单色性不纯。
②由仪器中光学、机械零件的反射和散射以及由仪器的光学系统设计制作缺陷引起的杂散光。
③吸收池的质量。
④电压、检测器负高压波动,造成光源光强波动和检测器噪声增大。
⑤其它如吸光度读数刻度误差、仪器安装环境(如振动、温度变化)、化学因素(如荧光、溶剂效应等)等因素的影响。
3、简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主要结构、性能指标及特点。
答: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的四个部件。
性能指标包括波长精度、分辨率、对某个元素的特征浓度和检出限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能测量近70种金属和半金属元素,从超微量到高浓度都能准确和精确地测定。
具有测量灵敏度高、干扰少、测量手续简便等特点。
4、简述原子发射光谱仪的主要结构及特点。
答:原子发射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分光系统、检测系统三部分构成。
原子发射光谱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用样量少、能同时进行多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是元素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主要是用来对70 余种元素的原子光谱进行分析。
但原子发射光谱反映的是原子或离子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与其来源的分子状态无关,只能用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元素组成与含量,不能给出物质分子的有关信息。
5、简述荧光光谱仪的主要结构及特点。
答:荧光光谱仪属于发射光谱分析仪器。
其结构包括五个基本部分:激光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记录显示系统。
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可达10-12g 数量级):选择性强,有利于分析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用样量少、特异性好、操作简便。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 结构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结构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是一种常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质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分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从结构、工作原理、应用和优点等方面介绍DSC差示扫描量热仪。
一、结构DSC差示扫描量热仪主要由样品室、比较室、加热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样品室是用于容纳样品的空间,通常由两个相互独立的样品盒组成。
一个样品盒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另一个样品盒用于放置参比样品,以便进行差示测量。
比较室是用于放置参比样品的空间,其温度与样品室内的温度保持一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加热系统通常由热电偶和加热器组成,用于提供样品的加热或冷却。
热电偶用于测量样品和参比样品之间的温差,并将信号传递给检测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样品室和比较室的温度,确保温度的精确控制和稳定性。
检测系统主要由差示热量计和数据采集装置组成。
差示热量计用于测量样品和参比样品之间的热量差异,数据采集装置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常包括数据的显示、存储和分析功能。
二、工作原理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样品和参比样品之间的热量差异。
在实验过程中,样品和参比样品同时加热或冷却,而差示热量计测量样品和参比样品之间的温差,进而测量样品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当样品吸收热量时,其温度上升速率将高于参比样品,差示热量计将记录到一个正的峰值。
相反,当样品释放热量时,其温度下降速率将低于参比样品,差示热量计将记录到一个负的峰值。
通过对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得材料的热稳定性、热容量、热导率、相变温度等信息,从而了解材料的热性质和热行为。
三、应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医药、食品、能源等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热稳定性分析:通过测量材料在高温下的热分解、氧化、聚合等反应,可以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为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联制的缺点
• 一台仪表损坏或增减将影响其他仪表
• 仪表的输出端处于高电位工作,仪表可 靠性差 • 检查各台表的电路电位困难
3) 数据采集
作用:对信号调理后的连续模拟信号 离散化并转换成与模拟信号电压幅度 相对应的一系列数值信息,同时以一 定的方式把这些转换数据及时传递给 微处理器或依次自动存储。
性能指标
(1)输入模拟电压信号范围,单位:V; (2)转换速度(率),单位:次/秒; (3)分辨率,通常以模拟信号输入为满度 时的转换值的倒数来表征; (4)转换误差,通常指实际转换数值与理 想A/D转换器理论转换值之差。
供电方式
• 交流供电 缺点:每块表附加电源变压器、整流器及 稳压线路 • 直流集中供电 好处:省去电源变压器、整流器及稳压部 分;可以采取防停电措施;无工频交流 电,为仪表防暴提供了有利条件
典型的仪表系统
基地式系统 基地式仪表 常规仪表 控制系统 单元组合仪表: 调、变、执、算 (DDZ-II、III、 QDZ) 第 1代 DDC控制 变、执 (DDZ-II、III) 集中型计算 机控制系统 变、执 (DDZ-II、III) 第2 代 FCS 将全厂最基础的现场 级仪表和装置均通过 现场总线连接起来, 实现全数字化通讯。 现场仪表:总线仪表 第 4代 *
• 信号下限:从零开始;活零点(判断断 线与是否工作,半导体在好的工组段; 两线制)
变送器信号传输方式
信号与电源的传输方式: 1)四线制传输 供电电源与输出信号分别用两根导线 2)二线制传输 两根导线作为电源和输出信号的公用传 输线
实现二线制传输变送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采用有活零点的电流信号 2)必须单电源供电 二线制优点: 二线制可以大大减小安装费用,有利于安全防暴等
1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不断提高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量程范围、延 长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物理效应,扩大检测领域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3.发展集成化、功能化的传感器 4.采用计算机技术,使检测技术智能化 5.发展网络化传感器及检测系统
2.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检测系统的组成
1)传感器
定义: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 发生联系的器件或装置。 作用:感受指定被测参量的变化并按照一 定规律转换成一个相应的便于传递的输出信 号。
传感器的分类
• 按被测参量分类 1)、电工量 2)、热工量 3)、机械量 4)、物性和成分量 5)、光学量 6)、状态量 • 按传感器转换机理(工作原理)分类 1)、 电磁转换 2)、光电转换 3)、其它能/电转换 • 按输出信号分类
4) 信号处理
作用:信号处理模块是现代检测仪表、检测 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各种控制的中枢环节, 其作用与功能和人的大脑相类似。
5) 信号显示
作用:显示被测参量的瞬时值、累积值或 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分类:指示式、数字式和屏幕式。
6) 信号输出
作用:把测量值及时传送给控制计算机、 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其它执行器、打 印机、记录仪等,从而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或实现打印(记录)输出。
7) 输入设备
定义:输入设备是操作人员和检测仪表或检 测系统联系的另一主要环节,用于输入设置 参数、下达有关命令等。最常用的输入设备 是各种键盘、拨码盘、条码阅读器等。
8)稳压电源
一个检测仪表或检测系统往往既有模拟电路 部分,又有数字电路部分,通常需要多组幅 值大小要求各异但均需稳定的电源。这类电 源在检测系统使用现场一般无法直接提供, 通常只能提供交流220 V工频电源或+24V直 流电源。
电模拟信号有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和交流电 压四种
直流信号与交流信号的比较
• 在信号传输线中,直流不受交流感应影 响,易于解决仪表的抗干扰问题 • 直流不受传输线路的电感、电容及负荷 性质的影响,不存在相位移问题,使接 线简化 • 直流信号便于模数转换 • 直流信号易于获得基准电压
直流电流信号
直流电压信号
• 应用电压信号作为联络信号时,如一个 发送仪表的输出电压要同时输送给几个 接收仪表,则几台接收仪表应并联连接。 要求仪表内阻及导线电阻足够小。因此 电压信号不适于作远距离传输。
并联制优点
• 安装简单 • 增加或取消仪表不影响其它仪表 • 耐压要求低,可靠性高
信号上下限大小的比较
• 电流信号上限大:降低对集成运算放大 器失调参数的要求,有利于生产和降低 成本。但是增加了功率损失,仪表体积, 不利于提高防爆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七个部分不是所有 的检测系统(仪表)都具备的,而且对有 些简单的检测系统、其各环节之间的界 线也不是十分清楚,需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分析。
3 模拟信号制及供电方式
• 信号制 模拟气压信号: 0.02-0.1MPa 直流电流: 4-20mA 模拟直流电压: 1-5V
电的信号主要有模拟信号、数字信号、频率信号和脉宽 信号等四大类
传感器的要求
• • • • (1) 准确性 (2) 稳定性 (3) 灵敏度 (4) 其他要求
2) 信号调理
作用:是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检波、 转换、滤波、放大等,以方便检测系统后续 处理或显示。 组成:通常包括滤波、放大、线性化等环节。
信号调理电路的一般要求
1)能准确转换、稳定放大、可靠地传输信 号; 2)信噪比高,抗干扰性能要好。
检测技术
在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为了了解和掌 握整个过程的进展及其最后结果,经常需要对各种基本参 数或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测量,从而获得必要的信息,并以 之作为分析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可以认为检测技术就是人们为了对被测对象所包含 的信息进行定性的了解和定量的掌握所采取的一系列技 术措施。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的获取、转换 显示和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检测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完 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术学科,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广阔领域 内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