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4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案岳麓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1)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1)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4课。

本课主要内容有:一五计划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建设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我国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的过程及其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一五计划的成就,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过程及意义,知道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过程及意义,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一五计划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机制,三大改造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课的基本框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关于一五计划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三大改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总结。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检测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五计划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机制和三大改造的深远影响。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教学设计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பைடு நூலகம்业化进程的直观感受。
5.通过课堂讲解、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工业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树立科技创新、勇于改革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图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历史现象?这个时期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这幅图片展示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情景。工业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重要力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小短文,要求涵盖工业化背景、条件、我国工业化初期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等方面,字数在500字左右。
(此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史料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请同学们分组收集工业化进程中的典型事例,分析这些事例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制作成PPT,下节课进行展示。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提高历史素养。
4.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5.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x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

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15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新岳麓版八下历史第4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岳麓版八下历史第4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性。

2.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及取得的成就。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化开始起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有关土地改革的视频/v/b/25533308-1263224667.html(设计意图:再现历史场景,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提问: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导入新课:土地改革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那么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课[板书]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完成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8和19页,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与目的:________~_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8年新版)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4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8年新版)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4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

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学校: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重点。

2.识记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意义二、重点、难点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难点:“一五”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三、自主学习(一)“一五”计划的实施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比较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国家开展大规模提供了可能。

2.时间:年——年。

(总路线:课本第19页第一段小字部分)3.开始:年,国家借鉴经验,开始实施“一五计划”,4.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二)“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1)工业:1953-1957年,、等一些现代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已初步建成,也有所改善。

(2)交通运输业:2.意义: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四、课堂助学一五计划取得胜利的原因:1.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得到巩固;2.新中国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为一五提供物质基础3.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4.苏联的援助;5.新中国科技发展迅速,为一五提供技术支持五、课堂提升,巩固练习:1.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

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 )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3.下列不属于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是A.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D.青藏铁路开通4.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

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汽车。

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 )A.“解放”牌汽车 B.“长安牌汽车”C.“吉利”牌汽车 D.“奇瑞QQ”牌汽车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够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还能造面粉,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制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_0

10.9千—1957
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 立国家工业和国防现代化的初 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 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
(1)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 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建国后,国民经济根本好转,工业 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工业水平远 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
印度
美国
(1952年产量)(1950年产量)(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时
鞍 山 钢 铁 厂
(2)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3)中国 第一飞机制造厂 试制成功第一架 喷气式飞机。
国产喷气式飞机
(4)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安 装 机 床
(5)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 成,连接了长江 南北的交通。
武 汉 长 江 大 桥 建 成 通 车
动脑筋 你怎样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就。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宪法》内容: 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宪法》性质:
1.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
2. 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 利益的宪法。
毛 泽 东 审 阅 宪 法 草 案
一大通过宪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宪 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_1

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
四厂 鞍山大型轧钢厂 长春汽车制造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二铁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工业基地 东北工业基地 沿海工业基地 西北工业基地
三公
新藏公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鞍山钢铁公司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
工程名称
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大型轧钢厂 1952.8.1 1953.11.30
以苏联为榜样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重工业落后,阻碍发展 增强国防,保护政权 以苏联为榜样
3、基本任务:
(特点)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
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
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成就:一桥,二铁,三公,四厂,工业基地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96% 235%
看问题既要历史的看, 同时也要发展地看。
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 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是“了不起”的事情。
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国家 的经济建设
第一届人大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制 定,进一步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团 结和鼓舞了全国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
读图分析:下面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 比历史最高水平
增加
增加

1.639亿吨
49%
9.3%

130.4万吨国民经济193得% 到根
53%

135万吨 本好转,754工% 业生 46.2%
产已经超过历史

6649万吨 最高10水5%平
7.4%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参考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参考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参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通过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索和实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成就,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过程,认识一五计划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五计划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内容,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可能了解不够详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和拓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成就,以及相关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成就。

2.难点:一五计划的具体内容,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成就进行讲解。

2.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一五计划的具体内容。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分享学习心得。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案例材料:收集与此课题相关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的资料。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4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4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岳麓版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学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体验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设计思路说明: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两大块:一五计划的实施和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通过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掌握知识,理解教材。

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本课是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及主要成就,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本课围绕着一个事件──“一五计划”展开叙述。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即使与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组织编制“一五”计划,起止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等问题,主题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4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4)

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4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4)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成就分布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准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是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3. 教学过程【导入】工业化的起步表格出示:建国初期完成的任务1、建立人民政府(1949):成立新中国2、统一大陆,民族团结(1951):西藏和平解放3、保家卫国(1950.10-1953.7):抗美援朝4、满足农民人民需要(1950-1952):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巩固政权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讲授】新课学习(多媒体展示资料: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 )教师提问: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教师: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说明了什么问题?(阅读分析图表内容,并得出结论)学生: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教师:图表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步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步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九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那么,西方侵略者之所以可以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何在?在抗美援朝胜利后,新中国是否彻底消除了这一威胁?近代历史上这一悲剧的出现固然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密切相关,但是从根本上看是由于被侵略国家社会生产力落后,无力抵御工业发达的西方侵略者,历史的发展一次次地证明: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只有实现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为加强国防提供基础,才能彻底避免遭受侵略与奴役的命运,这也是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当和政府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始了工业化的起步。

◆讲授新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展示: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黄金 277万两 白银1520万元美钞1537万元教师: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岳麓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优质课教学设计_3

岳麓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优质课教学设计_3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水平和归纳分析水平。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4教学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理解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教学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前导读,“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我国经济状况如何?”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小结: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后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是一个经济上面临崩溃的旧中国,一穷二白。

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没有合理的工业体系,几乎没有重工业。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仍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就是同样发展中国家印度也比不上。

指导学生阅读书中表格。

师: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呢?活动2【讲授】工业化的起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一五”计划编制目的和它的起止时间。

1953年,我国政府开始组织编制“一五”计划,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一五”计划到1957年结束。

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由学生看书总结)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对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对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本课涉及建国初期的经济工业化与政治民主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不仅在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课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课时
授课教师
单 位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意义,提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知识;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主席视察黄石》
毛主席视察大冶钢厂
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视察大冶钢厂时,对黄石负责同志说“希望你们把这个厂办大办好!”
1958年9月15日,毛主席再次视察大冶钢厂,了解到钢铁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非常高兴。这次视察黄石,他称华新水泥厂,是“远东第一”。
毛泽东主席视察大冶铁矿
1958年9月15日上午,毛泽东主席视察大冶铁矿。视察其间,毛主席手托铁矿石的珍贵的镜头被随行摄影师拍下。如今,这块铁矿石已被珍藏在大冶铁矿博物馆中。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成果
(1)请学生说说: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我国政府编制了五年计划,请从课文中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4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案岳麓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学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体验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设计思路说明: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两大块:一五计划的实施和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通过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掌握知识,理解教材。

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本课是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及主要成就,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本课围绕着一个事件──“一五计划”展开叙述。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即使与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组织编制“一五”计划,起止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等问题,主题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的必要性、基本任务。

2.了解一五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3.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说明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读表识图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一五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

【教学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

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教师展示:毛泽东词作《水调歌头·游泳》◆学生齐读:水调歌头·游泳作者: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教师讲述:本词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

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接下来学习新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通过让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词,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二、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一)“一五”计划的实施课件展示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教师提问:中国的工业情况是怎样的?(1)背景: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工业水平很低。

师: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

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

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补充:“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2)目的:生:结合课本回答,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务:教师明确: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

师:中国近代近百年来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工业落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国家要富强,就得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要想建立坚固的国防力量,要制造汽车、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的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成就示意图》思考:结合课本总结一五计划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结合示意图和课本总结。

强调:成就主要体现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

教师明确:①工业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交通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三铁路建成。

③工业基地: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成,沿海老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西北形成新工业基地。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第一架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主要交通成就利用图片生动、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期间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那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材料: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比1952年,我国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25% ,工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129% 。

学生:通过课本和结合材料,讨论回答: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一)出示材料并讨论教师:为了有计划的发展工业,我国政府编制了五年计划,请课文找出一五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一五计划任务,我们不难看出: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展示:材料一 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

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所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

——武力温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材料三苏联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时,重工业的基础比我们大,但他们仍然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我们更需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因为我们的底子不行。

国防工业是要在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的。

我们现在还不能制造坦克、飞机、汽车、拖拉机和高级的炮。

苏联从一九二八年开始计划建设,当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把机器卖给苏联,国际形势还不像后来那样紧张,希特勒还没有上台,还可以按部就班地做。

我们现在的情况与苏联当时的情况不同,更要加速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

——周恩来,1953年9月教师:从材料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学生:要缩小与大国强国之间的差距。

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只有发展重工业,国防才能强大。

学习苏联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防力量。

通过材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发展重工业的必然性。

教师: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一桥三公路,四厂四基地。

展示:总结: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⑦三大工业基地形成。

(二)本课总结教学反思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板块:(一)“一五”计划的实施(二)“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每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和资料进行了分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浓厚,课堂效率较高。

这一课开始了我国工业化的历程,中国工业从无到有,并且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上课开始让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词,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个内容,补充材料,给以震憾,体会到中国当时的落后,使学生认识到要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必须发展本国的工业。

第二个内容,运用大量图片资料,并归纳总结来说明一五计划主要成就。

并在导行阶段中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五计划主要发展重工业”,学生结合材料,阅读分析归纳,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本课做到了重点突出,重点讲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有效的进行了前后的对比,说明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效的激发了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和互动方面:通过播放视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材料探究和问题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