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设施与设计概

合集下载

现代物流概论

现代物流概论

一物流基础知识物流科学是以无德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与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科学,应用了系统工程的科学成果,提高了物流系统的效率,从而更好的实现了物流的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

物流现代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杠杆。

(一)物流师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求。

(二)物流与流通1生产和交换式两种不同的职能,是相互制约的,生产决定流通,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流通的性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流通的规模和方式,生产时流通的物质基础,流通的状况制约着生产的规模,范围和发展速度,生产月发展,物资月丰富,流通的反作用越显著,不断加强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技术水平,降低物流成本2流通时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标志就是发展生产力,使产品极大的丰富,充分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

没有现代话的流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流通的内容: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资金流从属于商流,信息流在分别从属于商流和物流,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的。

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活动称之为商流,在上六中的物资也成为商品,商流的活动一般称之为贸易或者交易。

商流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商品交换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销售等,其中既包括贸易决策也包括具体业务及财务的处理。

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物流和商流的关系:物流和商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只有在有物流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有发生商流的契机,就是说有购物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交易行为,物流师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缺一不可。

但是物流与商流也是相分离的。

生产系统的组成:产品的制造过程也就是加工过程,加工活动的直接目的就是制造商品,所以它是生产系统中最主要的环节,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室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

现代物流学概论(PPT 74张)

现代物流学概论(PPT 74张)

23.02.2019
14
案例 3.1:

假定某小型化工厂生产14中产品,这些产 品的销售额排序如下表所示,请计算各产 品占总销售额的累积百分比和占总品种数 量的累积百分比。
23.02.2019
15
产品 编号
D-204 D-212 D-185-0 D-191 D-192
产品按销 月销售额 占总销售额的累 占产品种类总数的 售额排序 (千美元) 积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25
将A=0.143分别带入式(3.1),可得到不 同的Y。 Y1= [(1+0.143) × 0.0909]/(0.143+0.0909) = 0.4442 …… Y10=[(1+0.143) × 0.9090]/(0.143+0.9090) = 0.9876 ……

23.02.2019 26
28
23.02.2019
产品 编号 D-204 D-212
D-185-0 D-192 D-193 D-179-0 D-195 D-198-0 D-199 D-200 D-205
93.6%
95.1% 96.4% 97.6% 98.7% 100.0

64.3%
71.4% 78.6% 85.7% 92.9% 100.0

17
随后,根据得出的计算结果在坐标轴上绘出这些点:
100 90
85.7
80-20曲线和 ABC产品分类
89.1 80.7 74.6 91.9 93.6 95.1 96.4 97.6 98.7

23.02.2019
5

根据传统的根据产品用途分类方法,将产 品分为消费品和工业品:

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

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

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一、概述物流作业方案是指对现代物流业务进行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设计和实施的总体方案。

它包括了物流作业流程、作业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技术、作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个科学合理的物流作业方案,能够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二、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物流作业的目标和需求,了解客户的要求和期望,确定主要的物流作业环节和流程。

2.流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物流作业的流程图,明确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作业顺序和作业程序。

3.设备选择与配置:根据流程图,选择适当的物流设备,并进行配置。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效率、节能、环保等因素,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4.人员培训与选拔:根据物流作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物流作业人员。

同时,进行人员选拔,选择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员,确保物流作业的顺利进行。

5.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如物流信息系统、自动化设备等,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6.作业管理:建立科学的作业管理制度,包括作业计划、作业指导、作业考核等,对物流作业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7.监控与改进:通过监控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及时了解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物流作业的质量和效益。

三、注意事项1.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作业环境,根据需求确定物流作业方案。

2.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物流作业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质量。

4.注重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5.建立完善的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案例分析以电商仓储物流作业为例,设计和实施物流作业方案。

1.需求分析:根据电商仓储物流的需求,发现其主要问题是作业效率低下,物流流程不畅,需要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2.流程设计:设计了一套物流作业流程,包括:接收货物、装箱、分拣、装车、发货的环节。

现代物流专业的课程设计

现代物流专业的课程设计

现代物流专业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现代物流专业知识,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物流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特点、功能和作用,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了解现代物流技术、方法和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现代物流理论、方法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设计和优化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物流观念,认识物流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述,包括物流的基本概念、特点、功能和作用,物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

2.第二章:现代物流技术,包括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网络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等。

3.第三章:现代物流方法,包括物流规划、物流、物流运营等。

4.第四章:现代物流应用,包括物流在制造业、零售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物流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和技巧。

3.实验法:通过物流实验,使学生体验物流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现代物流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与现代物流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案例分析等多媒体资料,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物流中心功能和布局设计

物流中心功能和布局设计

物流供应链管理——综合型物流中心功能和布局设计1.概述物流中心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合或组织, 应基本符合下列规定: 重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物流中心是综合性、地区性、大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 它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 是产销公司间的中介。

图1物流中心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模型和物流中心相关的一个概念是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合或组织, 应基本符合下列规定: 重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存储为辅。

执行实物配送是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 简朴的讲, 配送中心就是从事集货、流通加工、分货、拣选、配货以及组织对用户送货, 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物流设施。

总体上, 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大, 解决的对象为大批量、小批次和少品种的商品, 配送中心正好相反。

从两者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看, 物流中心的上游是工厂,下游是配送中心或批发商, 而配送中心的上游是物流中心或工厂, 下游是零售商或最终用户。

综合型物流中心是指可以储存、加工、分拣与配送多种商品的物流中心, 这类物流中心的加工、配送品种多, 规模也大, 适合各种不同需求用户的服务规定,所以其柔性较大。

综合型物流中心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模型如图1所示。

本文就综合型物流中心的功能设计和布局设计作一定的探讨。

2综合型物流中心的功能设计在整个供应链中, 作为物流结点的物流中心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综合型物流中心功能设计如图2所示。

具体讲一般应具有如下功能:图2物流中心功能设计图1)商品的运送集散中心功能。

物流中心需要自己拥有或租赁一定规模的运送工具, 物流中心是一个覆盖一定地区地网络。

因此物流中心一方面应当负责为客户选择满足客户需要的运送方式,然后具体组织网络内部的运送作业, 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商品运到目的地。

现代物流概论

现代物流概论

第一部分现代物流概论讲义第一讲现代物流导论1.中国面临的现代物流发展背景◆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中国入世面临的挑战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大型物流公司相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技术相对不太成熟,竞争能力偏弱;加入WTO后,大量国外物流公司的涌入,将对我国刚刚起步的物流业造成很大的阻力,并将长远地影响到国内物流企业的成长和发展;3.问题之一在中国,现代物流从何处入手现代物流将如何发展不妨听听外国人是如何说的:世界银行运输专家蓝布洛克如是说:中国发展物流之初先要“洗脑”,其当务之急需要先解决陈旧的观念和不适应的体制;他认为中国发展物流,需要转变观念;而其中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中国的运输界和客户群认为搞物流运输及服务意味着成本的增加;但在欧洲业界眼中,搞物流服务被视为一种产品增值;蓝布洛克认为,有序地开展物流运输及其服务,是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开放过程中,必要而缓慢的一步;中国要在开展物流的初期就与国际接轨,不能自成一套;为此,中国搞物流,需要有一个国家级的技术统一化和标准化;必要时需要以国家立法方式来推动工作; 4.“物流”一词的概念“物流”,泛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转移,是创造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物流存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因此,我们不能把物流片面地理解为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的位移;因为,物质资料不仅在流通过程中经过物理性移动才能进入消费,而且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的位移;因此,“物流”这一概念应理解为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之间和产成品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之间的物理性移动;5.物流概念的界定即:“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6.“流通”一词的概念一般认为,“ 流通”一词包括商流和物流两个方面;传统上,商流与物流合一;现代经济活动中,商流与物流分离;特别是在国际商品贸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7.狭义“物流”和广义“物流”基于上述理解,“物流”这一概念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情况;狭义的“物流”,仅指作为商品的物质资料,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空间位移,他属于流通领域内的经济活动;广义的“物流”,除狭义物流外,还包括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它既包括了流通领域,又包括了生产领域;8.Logistics与PD的区别目前,在欧美国家中,对物流活动的描述多喜欢使用“Logistics”一词,其使用频率高于使用“PD”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通常,欧美人所称的“Logistics”,包含了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的物料搬运及生产设施内的物流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而“Physical Distribution”仅指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可见,“Logistics”的外延更广泛;9.物流活动的基本分类物流活动基本上有两种分类;第一种分类是把物流活动划分为“宏观物流”Macro-logistics和“微观物流”Micro-logistics两种;第二种分类是把物流活动划分为“综合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与“全球物流”Global logistics两种;10.何谓“宏观物流”社会物流过程11.何谓“微观物流”生产企业物流过程零售企业物流过程12.企业物流的特征◇企业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物流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物流与企业内务项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物流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有着直接的联系13.基本生产工艺的组织形式企业的基本生产工艺,存在两种基本的组织形式;◆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14.何谓“综合物流”◆“生产物流”概念◆“供应物流”概念◆“销售物流”概念◆“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概念企业内五种物流相关关系示意图15.何谓“全球物流”16.问题之二为什么在“物流”一词前面还要加上“现代”两字17.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18.现代物流形成的三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为第一阶段,称作“实物配送阶段”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阶段■70年代初至80年代为第二阶段,称作“综合物流管理阶段”Integrated Logistical Management;简称ILM阶段■8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了第三阶段,称作“供应链管理阶段”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阶段19.■实物配送阶段的物流管理特征注重制成品到消费者的物流环节,对与实物配送有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系统管理,以最低成本确保把产品有效地送达顾客处;20.■综合物流管理阶段的特征它是在实物配送的基础上引入了物料管理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如准时化服务JIT、全面质量管理TQM以及全过程控制TPC等,大大改进了物流系统的管理水平;21.■供应链管理阶段的特征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安排、订单处理、存货管理、运输仓储,最后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管理,旨在协调与全过程相关的一切活动及其信息系统,使之成为一个“天衣无缝”的即时生产、即时分拨、即时销售的适销对路而没有库存积压的工商业循环系统;22.“第三利润源泉”的含义人们之所以把现代物流称作第三利润源泉,是因为相对于“第一利润源泉”和“第二利润源泉”而言:★“第一利润源泉”致力于物资领域——讲求物质消耗的节约★“第二利润源泉”致力于劳动领域——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利润源泉”致力于资源领域——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现代物流通过解除三种隔离来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1解除物质在流通过程中的社会属性的隔离,也即流通过程中物质所有权的分离;2解除物质在流通过程中的空间属性的隔离,也即流通过程中物质的生产场所与运输仓储之间的分离;3解除物质在流通过程中的时间属性的隔离,也即流通过程中物质或商品的生产时间与物质或商品的使用时间的分离;23.现代物流在消除三种隔离中的作用24.现代物流的总交易次数最低原则总之现代物流是通过时空流通,来解决商品生产地和消费地、商品生产时间与使用时间的隔离和差距,实现空间和时间的效用,最终体现交易次数最低原则◆现代物流的第一层含义经济活动中各种转移过程的科学;Science of transfer processesin the economic process.◆现代物流的第二层含义协调各种经济活动以最大限度实现物品可得性的科学;Science of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to maximize the availability of goods.◆现代物流的第三层含义对知识的利用和开发的结果,使注重实效的供应链管理的探索演变成流通系统的概念和过程导向的物流理念;Consequent u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resulting from a pragmatic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iscussion form the basis for the concept of a flow system and process-Oriented logistics.26.流通系统概念所谓流通系统概念,是指该系统是由一个共同目标联系起来的许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流通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既有其特定的功能,又协调于系统整体之中;27.过程导向理念所谓过程导向理念,是指现代物流是在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各种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活动,从而形成流通系统整体的有机活动,使系统内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共同产生新的总功能;28.物流系统小结物流是一个系统,它是以管理物流通道内的物资的合理流动和员工的恰当安排为目的,把相关的活动组合起来构成的一个网络;系统方法要求我们了解所有物流活动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管理者需要对整个供应链——从原材料到最终的消费有全面认识的能力,这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29.物流系统基本模型6000集营销管理视频免费给你培训或•一个营销管理视频网站,里面的视频资料全都可以免费观看和下载的,•列举一部分:•完善培训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新晋员工职业化训练教程•飞人乔丹教你如何利用团队精神成为•调整员工心态改善工作态度•名家论坛:战略管理•企业选人方法与心理测量技术•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业务员教程训练………………•更多免费营销管理视频在:或第二讲现代物流全景分析1.现代企业面临如下重大转变1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2从利润管理向盈利性管理转变;3从产品管理向顾客管理转变;4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转变;5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2.现代物流追寻的目标—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当今的每一个行业,从汽车到服装,消费者都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能否满足顾客的期望,决定了企业能否留住现有的顾客及吸引新顾客的能力;而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水平则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物流总成本,并最终影响其盈利能力; 因此,在企业的物流项目设计和运作中,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3.顾客服务的要素4.缺货率与服务率当接受订货时,库内无货叫做“缺货”,缺货发生的比率叫做“缺货率”;当顾客订货时立即从库存品中直接提货的比率叫做“服务率”;缺货率与服务率有如下的关系:缺货率=1-服务率服务率=1-缺货率5.顾客服务水平的衡量——服务率的计算我们可以设:服务率为A;缺货率为B,那么,1根据缺货顾客人数:B1=缺货顾客人数/顾客总人数,则服务率为:A1 = 1 – B12根据缺货商品数量:B2=缺货商品数量/所需商品总量,则服务率为:A2 = 1 – B23根据缺货商品金额:B3=缺货商品金额/所需商品总金额,则服务率为:A3 = 1 – B36.服务率的重要意义服务率在流通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服务率低就会在供应链中失去顾客的信任,就会在流通领域内面临失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服务率过高,即存在库存量过剩而增大商品保管费用,这样对经营企业也是不利的;因此,设立合理的服务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7.现代物流中的“交替损益”问题“交替损益”一词源自英语“Trade-off”,从现代物流的角度出发,所谓交替损益,可以理解为改变物流系统中任一要素的形质,都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形质;欲使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增益都将对系统其他要素产生衰减作用;解决物流系统中的“交替损益”问题,是现代物流管理的精华所在,它包括一系列世界上最先进、最时尚的经典理论;8.库存量与服务水平之间存在的交替损益关系9.现代物流全景的内容10.现代物流支撑着一条供应链11.现代物流链的运动环节12.复杂的供应和分配网络一个联结着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复杂供应链13.公司企业内部供应链中的物流链14.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作为管理供应链成员的一个途径15.供应链管理中形成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现代物流,16.现代物流涵盖着两大活动17.现代物流构成的三大要素18.现代物流服务于四大领域何谓物流的分类服务功能何谓物流的整合服务功能何谓物流的组合服务功能19.现代物流充满了“五字经”○五“环”一链○五“R”一流○五“S”一体○五“流”汇聚○五“化”齐现20.现代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此外,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映QR、有效的顾客反应ECR等技术与观念在未来的物流管理中将会得到普遍采用;21.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在信息化基础上,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是无人化,其效果是省力化;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的物流自动化设施有很多,如:□条形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我国也正在研究开发、推广应用这些自动化设施;22.现代物流的网络化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现代物流的网络化有两种趋势:○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化其中包括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之间联网;配送中心与下游顾客之间联网;订货过程将会使用计算机通讯方式,借助于增值网VAN上的EOS 和EDI来自动实现;○物流组织网络化也即在全球范围内将各种制造资源、需求资源、供应资源和人力资源组织起来,得到充分地利用;23.现代物流的智能化现代物流的智能化是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应用;由于物流作业过程涉及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显然,在物流自动化进程中,物流的智能化是人们不可回避的一种挑战;随着象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普及,智能化必将是现代物流的一种发展趋势;24.现代物流的柔性化20世纪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系统MRP-II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实质是要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因此,现代物流的柔性化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趋势;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25.现代物流分布着六大系统(1)国别物流系统(2)地区物流系统(3)行业物流系统(4)企业组合物流系统(5)地区工团物流系统(6)企业物流系统26.现代物流提供了七大功能1运输功能是物流体系中的核心功能•任何跨越空间的物质实体的流动,都可称为“运输”;•运输功能所实现的是物质实体由生产地点向消费地点的移动;•运输功能既是对物质实体有用性得以实现的媒介,也是物质实体异地新价值的创造过程;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讲,运输功能的发挥,缩小了物质交流的空间,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并实现在此范围内价值的平均化、合理化;2储存功能是物流体系中唯一的静态环节•储存功能所要解决的是在物质生产与消费或者物质供给与需求的时间差异中,如何妥善地保持物质实体的有用性;•通过储存,物质实体在化解其供求之间在时间上的矛盾的同时,也创造了新时令上的效益如物质实体在时令上的差值;相对于整个物流体系来说,储存功能既有缓冲与调节的作用,也有创值与增效的作用;3配送是物流体系中由运输派生出来的功能•配送是短距离的运输,它发生在流通与消费的交会处,是物流体系最末端的延伸功能;•配送在其短距离运输中,也参与相关的物流功能,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功能组合,其中还有商流的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配送功能是物流体系的一个缩影;因为一次配送活动,从接受并处理订单之后,通过集货、配货和送货过程,使相对处于静态的物品完成一次短暂的、有目的的流动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物流过程,只不过是微型一些罢了;4包装是物流体系中的一种动态过程•包装功能的实施,首先发挥的是保护物质实体的作用,其次是起美化物质实体的作用,它是生产过程向流通或消费领域的延伸;•包装功能在物质实体上的实施,从本质上说,是对其他物流功能乃至整个物流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也为其他物流功能提供了一系列的方便与快捷的前提;5装卸搬运功能是物流体系的一种立体的动态过程•装卸搬运功能的实施过程中,既有同一地域一般是库、场区内的前后、左右的搬与运,也有上上下下的装与卸;•装卸搬运功能,一般出现在“动”与“静”、“动”与“动”相结合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装卸搬运功能的充分发挥主要取决于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和有关机具的使用;6流通加工实际上就是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生产过程•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就是直接地为流通、特别是为销售服务;•流通加工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例如,零部件的组合、形体上的分割或者各种标识的制作,有些只是为了各物流环节在作业上的便利;7信息处理功能贯穿着物流体系的始终•一方面,信息处理功能反映物流所涉及的各个领域或者过程的形态变化,反馈各种物流信息,供物流过程决策者参考;•另一方面,信息处理功能将决策者的物流决策信息传递到各个物流环节和功能系统内;所谓的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处理,都是在这一领域内运用,并对整个物流体系起着促进作用的信息处理活动;第三讲现代物流的合理化理念与实践1.物流合理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的概念概括地讲,物流合理化是物流资源配置和企业内外物流活动趋于合理的过程,也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来满足既定的顾客服务;2.现代物流合理化需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实现要使物流合理化,需要抓住许多环节问题,但是概括地说,物流的合理化通常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使物流各子系统合理化第二阶段:使物流系统整体合理化;3.在第一阶段中的做法货主企业为降低物流费用又能保证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应考虑物流活动的7个子系统的各自活动的合理化,也即在该阶段中力求运输递送、储运保管、包装整合、实物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各项活动合理化;4.可供选择的运输方式5.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以下三个因素对运输十分重要○运输成本○运输速度○运输的一致性6.返程或起程空驶造成空驶的不合理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却依靠自备车送货提货,这往往出现单程重车,单程空驶的不合理运输;◇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实车,单程回空周转;7.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迭交错的运输称对流运输;已经制定了合理流向图的产品,一般必须按合理流向的方向运输,如果与合理流向图指定的方向相反,也属对流运输;在判断对流运输时需注意的是,有的对流运输是不很明显的隐敝对流,例如不同时间的相向运输,从发生运输的那个时间看,并无出现对流,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要注意隐蔽的对流运输;8.迂回运输是舍近取远的一种运输;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不办,却选择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迂回运输有一定复杂性,不能简单处之,只有当计划不周、地理不熟、组织不当而发生的迂回,才属于不合理运输,如果最短距离有交通阻塞、道路情况不好或有对噪音、排气等特殊限制而不能使用时发生的迂回,不能称不合理运输;9.重复运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在未达目的地之处,或目的地之外的其它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这是重复运输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同品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同时又向外运出;重复运输的最大毛病是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这就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增大了货损; 10.倒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其不合理程度要甚于对流运输,其原因在于,往返两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双程的浪费;倒流运输也可以看成是隐蔽对流的一种特殊形式;11.过远运输是指调运物资舍近求远,近处有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这就造成可采取近程运输而未采取,拉长了货物运距的浪费现象;过远运输占用运力时间长、运输工具周转慢、物资,占压资金时间长,远距离自然条件相差大;又易出现货损,增加了费用支出;12.运力选择不当未根据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势进行选择,而不正确地利用运输工具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常见有以下若干形式:◇弃水走陆在同时可以利用水运及陆运时,不利用成本较低的水运或水陆联运,而选择成本较高的铁路运输或汽车运输,使水运优势不能发挥;◇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不是铁路及大型船舶的经济运行里程却利用这些运力进行运输的不合理做法;主要不合理之处在于火车及大型船舶起运及到达目的地的准备、装卸时间长,且机动灵活性不足,在过近距离中利用,发挥不了运速快的优势;相反,由于装卸时间长,反而会延长运输时间;另外,和小型运输设备比较,火车及大型船舶装卸难度大、费用也较高;◇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不根据承运货物数量及重量选择,而盲目决定运输工具,造成过分超载、损坏车辆及货物不满载、浪费运力的现象;尤其是“大马拉小车”现象发生较多;由于装货量小,单位货物运输成本必然增加; 13.托运方式选择不当对于货主而言,在可以选择最好托运方式而未选择,造成运力浪费及费用支出加大的一种不合理运输;例如,应选择整车未选择,反而采取零担托运,应当直达而选择了中转运输,应当中转运输而选择了直达运输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不合理运输;上述的各种不合理运输形式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在进行判断时必须注意其不合理的前提条件,否则就容易出现判断的失误;在实践中,必须将其放在物流系统中做综合判断,在不做系统分析和综合判断时,很可能出现“效益背反”现象;单从一种情况来看,避免了不合理,做到了合理,但它的合理却使其它部分出现不合理;只有从系统角度,综合进行判断才能有效避免“效益背反”现象,从而优化全系统;。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及特点,以及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时所需要考虑的多种因素,并具体地通过生鲜食品物流配送环节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中的不足,提出共同配送模式下配送中心的建立方式,并结合生鲜食品特点采用SLP平面布置方法对第三方配送中心的内部布局进行基本的规划,得出生鲜食品各个功能区的基本位置关系和距离关系,旨在对未来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前不久网上报道出的双汇物流在经销商到加盟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过程中未能达到低温保证,“全程冷链”的承诺成了空谈。

而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生鲜食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配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针对我国的生鲜食品物流发展现状,共同配送是达到逐步整合生鲜食品物流资源,实现规模化配送的优选模式。

生鲜食品配送中心是指以生鲜食品为作业对象,而进行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处理的场所或组织。

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可以促进粮食产销结合,整合有限资源,实现散装流通、信息服务等一体化功能。

建设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合理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布局可以加快周转时间、缩短周转周期、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使运输载体和设施设备等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本文首先对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后将SLP算法的思想引入到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规划分析中。

关键词:生鲜食品配送中心 SPL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论文)目录1 前言 (1)1.1 作业背景 (1)1.2 选题说明 (1)1.2.1 基本思路 (1)1.2.2 作业目标 (2)1.3 工作业绩 (2)1.3.1 个人主要工作 (2)1.3.2 主要收获 (2)1.3.3 自我评定 (2)1.3.4 小组成员任务分工情况 (2)2 配送中心的简单介绍 (3)2.1 配送中心的概念 (3)2.2 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4)3 SLP平面布置法介绍 (6)3.1 SLP平面布置法的起源 (6)3.2 SLP平面布置法基本理论介绍 (7)3.2.1 SLP五要素 (7)3.2.2 SLP阶段结构 (7)3.2.3 SLP法工作程序 (8)4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9)4.1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状 (9)4.2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 (9)5 生鲜配送中心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几大因素 (11)5.1 业态与规模 (11)5.2 投资方式选择 (12)5.3 规划与实施 (12)5.4 方式灵活转换 (12)5.5 高效信息衔接 (13)5.6 合理分配加工流程 (13)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论文)6 基于共同配送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内部规划布局 (14)6.1 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立模式 (14)6.2 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内部规划布局 (15)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0)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论文)1 前言1.1 作业背景本文根据《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要求而做。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PPT课件PPT课件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PPT课件PPT课件

规划的流程与原则
总结词
规划流程与原则概述
规划流程
需求分析、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实施与控制、评估与反馈
规划原则
系统性、适应性、经济性、环保性
需求预测与目标设定
总结词
01
需求预测与目标设定的方法与步骤
需求预测
02
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灰色预测等
目标设定
03
明确规划目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KPI)
设施选址与布局优化
服务质量优化
01
客户满意度提升
通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订单准确性、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手段提升
客户满意度。
02
货物安全保障
加强货物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降低货物破损和丢失风险。
03
退货和售后服务优化
建立完善的退货和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客户问题解决率和满意度。
05 物流系统发展趋势与挑战
智能化与自动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绿色包装
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包装浪费、优化包装设计,降低物流过程中的环境负担。
节能减排
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物流系统的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目标
符合国家及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电商物流与新零售
电商物流发展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系统需要适 应电商的需求,提供高效、快捷、可靠的物 流服务。
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优化仓库布 局、运输路线和配送方式。
实施效果
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库存成本和运输损耗,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某城市物流园区设计案例
案例概述

《物流管理》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论

《物流管理》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论
19
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 )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 )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 )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 ) 5.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 ) 6.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 的标志。 ( )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物流的形成和发展、物流的概念、物流的 作用和物流管理等基本知识与理论。 自从美国人在20世纪初提出物流这个概念后,物流的 概念得到了很大发展,不同的国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物 流定义,通过对比分析,本章最终归结出一个比较合 理的概念。从物流活动的发展来看,其经历了传统物 流与现代物流两个阶段,本章也都一一作了介绍。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它 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物流的作用从经济、社会与组织三方面进行了展开。 对于物流管理从其内涵、形成和发展以及研究的内容 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二、简答题
1.简述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简述物流管理的内涵和研究范围。 3.如何理解物流的功能与作用?
17
二、物流管理的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一)物流管理的研究对象及目标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物流。 物流管理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二)物流管理的范围
1.物流战略管理 2.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 3.物流作业管理
(三)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
1.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课题 2.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课题 3.政府方面的物流管理课题 1) 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2) 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 3) 培和发展物流市场,鼓励竞争,支持企业联合 4) 要解决好物流与环境和城市发展的矛盾 18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

4. 学习物流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5. 提高学生对物流行业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物流概述物流的定义物流的功能物流的重要性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物流系统的设计与优化3. 现代物流理念物流的目标和原则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供应链管理4. 物流规划与管理物流规划的基本方法物流资源配置物流成本控制5. 物流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电子商务与物流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物流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加深对物流行业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物流基础》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物流企业案例、物流行业报告4. 网络资源:物流相关网站、视频资料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安排:每课时讲授40分钟,剩余15分钟用于回答学生问题、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物流的发展历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内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物流概述、物流系统、现代物流理念、物流规划与管理以及物流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流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实践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特定物流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分析

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其地位和重要性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物流行业也逐渐成长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和新兴的经济发展增长点,物流也终于2009年政府工作会议上,被列为十大振兴行业之一[1]。

在整个物流行业供应链条上,物流中心是整个供应链体系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在现代经济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其通过对货品进行在库管理、配运作业管理、信息流管理等操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操作人员工作的强度,减少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货损,提高货物的周转率,从而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

同时,物流中心又是实施货品运输所必备的环节之一,因此很多新兴行业,如高技术附加值企业,跨国销售企业以及进行专业化物流服务业务的公司纷纷建立了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很多跨国公司在商品销售业务仅仅依赖很少的配送中心,由此可见物流中心是影响公司效益的关键因素,是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实体[2]。

因此,将物流中心的设备和操作区域进行合理设计,对改善物流中心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物流场所设施布局的基本要求设施布置设计的原则对于不同系统的布置有着不同的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于系统的主要目的。

在生产系统方面,必须以产品工作流程为主线,确保产品高效有序生产,降低设施设备投资成本。

(2)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操作。

可有效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消耗。

(3)保证系统柔性。

使系统有进一步改进、发展的空间。

(4)获得完整的系统优化。

既要进行总体布局,又要进行详细布局,二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得到一个全面、合理、高效的系统。

(5)充分利用空间。

尽量因地制宜的使用整个系统的空间面积。

(6)注意人为因素。

特别是对于服务系统来说,人的效率决定了系统的效率。

布局应提供舒适、安全、舒适的环境(例如房间大小、温度、湿度和其他一些支持房间),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提高系统的效率[3]。

二、S L P法概述在理查德缪斯提出的S L P(系统布置设计)中,把产品、产能、生产工艺、协助服务部门以及生产进度等作为已知的基本要素或者初始材料来处理.(1)产品p r o d u c t。

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集装单元化设备

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集装单元化设备

多样化
满足不同货物的包装和运 输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集 装单元选择。
高效化
提高集装单元的装载效率 和搬运速度,实现物流的 高效运作。
智能化的集装单元化设备
自动化
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集 装单元的自动识别、搬运 和装卸。
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集装 单元位置、状态和运输过 程的实时监控。
无人化
发展无人仓库、无人搬运 和无人装卸技术,提高物 流运作的智能化水平。
03
用大型塑料袋将货物集装后封口,适用于粉状、颗粒状或小型
散装货物。
其他集装单元化设备
集装网
用网或绳索制成的集装器具, 适用于不规则形状或松散的货
物。
集装架
用于集装各种小型货物,如办 公用品、小型机械等。
集装桶
用于集装液体或半流体货物, 如润滑油、饮料等。
03
集装单元化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选择合适的集装单元化设备
根据运输物品的特性
根据物品的大小、形状、重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集装单元化设备。例如,对于大型货物,可以选择托盘或集装箱等;对于小 型货物,可以选择笼车或周转箱等。
根据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
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需要选择不同的集装单元化设备。例如,对于长途海运,需要选择耐久性强的集装箱;对于短 途运输,可以选择轻便的笼车或周转箱等。
案例三:顺丰速运的航空货运应用
总结词
快递巨头、航空货运
详细描述
顺丰速运利用集装单元化设备,将快递货物装载在标准化的集装器中进行航 空运输,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快递 服务。
案例四:菜鸟网络的智慧仓储应用
总结词
智慧仓储、供应链优化
详细描述

物流行业智能仓储规划与设计

物流行业智能仓储规划与设计

物流行业智能仓储规划与设计第一章:智能仓储概述 (2)1.1 智能仓储的定义 (2)1.2 智能仓储的发展趋势 (3)1.3 智能仓储的关键技术 (3)第二章:智能仓储规划原则与策略 (4)2.1 智能仓储规划原则 (4)2.2 智能仓储规划策略 (4)2.3 智能仓储规划流程 (4)第三章:智能仓储设施布局与设计 (5)3.1 设施布局原则 (5)3.2 设施布局设计 (5)3.3 设施布局优化 (6)第四章:智能仓储物流设备选型与应用 (6)4.1 物流设备选型原则 (6)4.2 物流设备分类与应用 (7)4.2.1 仓储设备 (7)4.2.2 搬运设备 (7)4.2.3 自动化设备 (7)4.2.4 信息设备 (7)4.3 物流设备集成与协同 (7)第五章:智能仓储信息系统设计 (8)5.1 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8)5.2 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8)5.3 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9)第六章:智能仓储作业流程优化 (9)6.1 作业流程优化原则 (9)6.1.1 高效性原则 (9)6.1.2 灵活性原则 (10)6.1.3 安全性原则 (10)6.2 作业流程优化方法 (10)6.2.1 流程重构 (10)6.2.2 信息技术应用 (10)6.2.3 人力资源管理 (10)6.3 作业流程优化案例分析 (11)第七章:智能仓储安全与环保 (11)7.1 安全管理原则 (11)7.2 安全防护措施 (11)7.3 环保与节能减排 (12)第八章:智能仓储项目管理与实施 (12)8.1 项目管理原则 (12)8.1.1 目标明确原则 (12)8.1.2 全过程管理原则 (12)8.1.3 资源整合原则 (13)8.1.4 沟通协调原则 (13)8.2 项目实施流程 (13)8.2.1 项目启动 (13)8.2.2 项目规划 (13)8.2.3 项目执行 (13)8.2.4 项目监控 (13)8.2.5 项目验收 (13)8.2.6 项目收尾 (13)8.3 项目风险控制 (13)8.3.1 风险识别 (13)8.3.2 风险评估 (13)8.3.3 风险应对 (13)8.3.4 风险监控 (14)8.3.5 风险沟通 (14)第九章:智能仓储运营管理 (14)9.1 运营管理原则 (14)9.1.1 安全第一原则 (14)9.1.2 效率优先原则 (14)9.1.3 灵活适应原则 (14)9.1.4 持续改进原则 (14)9.2 运营管理策略 (14)9.2.1 信息化管理策略 (14)9.2.2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4)9.2.3 设备管理策略 (14)9.2.4 库存管理策略 (15)9.3 运营管理指标 (15)9.3.1 仓储利用率 (15)9.3.2 作业效率 (15)9.3.3 安全发生率 (15)9.3.4 客户满意度 (15)第十章:智能仓储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0.1 发展趋势 (15)10.2 行业应用案例分析 (16)10.3 未来展望 (16)第一章:智能仓储概述1.1 智能仓储的定义智能仓储是指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仓储资源进行高效管理、优化配置和实时监控的仓储模式。

现代物流考试大纲

现代物流考试大纲

现代物流考试大纲一、现代物流概述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2. 物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二、物流系统与物流网络1. 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2. 物流网络的类型与特点3. 物流节点与物流线路三、物流技术与设备1. 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 主要的物流设备及其功能3. 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四、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1. 物流服务的类型与特点2. 物流成本的构成与控制3. 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估方法五、物流管理与物流战略1.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2. 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3. 物流绩效评价与持续改进六、运输管理1. 运输方式的选择与比较2. 运输成本与运输效率3. 运输合同与运输风险管理七、仓储与库存管理1. 仓储的功能与类型2. 库存管理的目标与方法3. 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八、配送与配送中心1. 配送的概念与作用2. 配送中心的设计与运营3. 配送服务的优化与创新九、国际物流与全球供应链1. 国际物流的特点与挑战2.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策略3. 国际贸易中的物流问题十、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实践2. 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3.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十一、物流信息技术1. 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与功能2.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物流中的应用十二、物流法规与政策1. 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概述2. 物流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3. 物流企业的合规经营与风险管理十三、物流案例分析1. 国内外物流成功案例分析2. 物流项目管理与问题解决3. 物流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十四、物流职业发展与伦理1. 物流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2. 物流职业的伦理问题与挑战3. 物流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十五、考试复习指导1. 考试大纲的解读与要点梳理2. 考试题型与答题技巧3. 复习策略与时间管理本大纲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复习框架,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应对现代物流领域的各种挑战。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设计 (2)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设计 (2)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设计前言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何使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培养与此相关的专业人才也是教育界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门“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掌握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物流流程和各种物流装备的使用方法;3.学会通过案例分析和团队协作解决实际物流问题。

课程安排本课程总共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环节。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步:基础理论学习本阶段将学生引入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的相关领域,包括物流基础概念、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备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这些知识点,为后续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第二步:实践操作本阶段将学生组成小组,通过实践操作了解物流流程中各个节点的处理方式和对应的物流装备的使用方法,实践内容包括条码识别、PDA扫描、RFID应用等。

第三步:案例分析本阶段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小组内完成物流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学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形式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课程评估学生的成绩将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课堂小测验(占比30%):学生需要在课堂内完成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的掌握程度;2.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报告(占比40%):学生需要完成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报告,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和处理方案;3.个人综合评估(占比30%):结合小组合作评估、课堂表现等因素,对学生进行个人综合评估。

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和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物流设施与设计概述 P260
制造系统
设施
设施规划与设计概念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范围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目标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
制造系统优化途径 P260
通过最优的工厂布局,建立一条顺畅的物流线路,或者采用加工中心,实现工序集中,减少运输次数,缩短物流距离。

成组搬运,直接减少搬运次数。

确定最优的运输路线和运输速度,建成一条连续短捷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中的停顿、路线交叉和倒流现象。

设施
定义:社会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运行所必需的有形固定资产。

设施系统的概念:设施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生产服务系统载体。

工业设施:土地、建筑物和构筑物、加工用的机器设备、固定的或移动的辅助设备等组成。

服务设施:土地、建筑物、设备、公共设施、办公设施等组成。

设施规划与设计 P262
对象:生产系统的空间静态结构(布局)
出发点:企业动态结构
物流状况分析
作业活动关系
技术方法:
企业平面布置设计目标、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步骤)
目标:人力、财力、物力和物流、人流、信息流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设施规划与设计组成 P262
(六个方面组成)
1,场址选择
2,布置设计
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4,建筑设计
5,公用工程设计
6,信息网络设计
设施规划与设计目标 P263
1、简化加工过程
2、有效地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
3、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4、缩短生产周期
5、力求投资最低
6、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条件。

设施规划与设计原则 P264
1、最简方法: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缩短时间、减少空间、减少物料停留时间、降低搬运和库存。

目标:投资最少、生产成本最低。

2、“流”的观点:人流、物流、信息流合理化
3、系统概念:整体优化
4、人的因素
5、并行设计流程:宏观到微观,微观到宏观反复叠代、并行设计。

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 P265
二、系统布置设计 P265
设施规划与设计方法与基本原则
设施规划与设计研究内容 265
工厂设计概论
设施规划与设计方法
功能分区法
系统布置设计法(SLP法)
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266
详细设计原则
系统布置设计(SLP) P268
SLP:
把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
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
作为给定的基本要素,形成布置
设计工作的出发点。

表达方式: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表示法。

意义:使布置设计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
段。

P265
工厂设计工作内容
1,厂址选择
2,工厂布置
总平面布置
车间布置
3,物料搬运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方法P267
功能分区法
系统布置设计
系统布置设施(SLP)法P268
基本思想:
物流强度
作业活动关系(考虑非物流关系的密切程度)
目标:避免物料搬运路线往返交叉,(节简)
核心:
关系量化
系统分析
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P266
1,满足生产要求
2,适应工厂内外运输要求,线路短捷顺直
3,合理用地
4,充分注意防火、防爆、防震、防噪音
5,利用自然条件,减小环境污染
6,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考虑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和造型,注意美学效果;考虑施工便利。

车间布置设计原则P267
1,确定设备布置形式
大量生产:流水线
成批生产:成组单元式
单件生产:机群式
2,满足工艺流程要求:顺畅、避免交叉
3,实行定置管理
4,选择适当的建筑形式
5,兼顾采光、照明、通风、采暖、防尘、防噪音
系统布置设计(SLP) P267
系统布置设计阶段结构P269
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型
产品P-产量Q分析
产品P-产量Q曲线 P273
产品组成分析
工艺过程设计
设备选型 P277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P282
物流相关表
P284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 P285
1,物流 2,工艺流程 3,作业性质
4,使用设备 5,使用场所 6,相同文档
7,公共设施 8,相同人员 9,联系密度
10,监督管理的方便 11,环保的影响
12,服务的频繁和紧急程度
作业单位
相互关系
分析表
P287
综合相互关系等级与划分比例 P2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