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基因

合集下载

食品微生物 第5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第二节

食品微生物 第5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第二节

携带供体部分遗传物质(DNA片段)的噬菌体称为 转导噬菌体。
普遍性转导
细菌转导的二种类型:
特异性转导
1、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基因组上任何小片段 DNA进行误包,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的现象,称普遍 性转导。 (1) 意外的发现
保藏期 3-6 月
1-2 年 1-10 年 5-15 年
菌种保藏机构
ATCC采用的菌种保藏法:
(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
冷冻干燥保藏法 液氮保藏法 CCCCM采用的菌种保藏法:
( China Committee for Culture Collections of Microorganism,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
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供体细胞的DNA片段, 并与其染色 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 状的现象。
转化因子
吸附吸收
受体细胞 高1000倍 感受态
整合
转化子
(2) 转化过程
供体(strR)
ds DNA
感受态受体(strS) 酶解与吸收单链
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种内、间、属间)融合 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
五、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工业菌种改良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操作、基因克隆、DNA重组。将含 目的基因DNA片段经体外操作与载体连接,转入一个受 体细胞并使之扩增、表达的过程。
•目的基因 •载体选择 •体外重组 •导入细胞 •筛选 •鉴定
分离、合成、逆转为cDNA、PCR扩增等 质粒、噬菌体、病毒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唇裂
无脑儿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患者大多寿命短暂,甚至在胚胎期就死亡造成流 产。较常见的有21三体综合症(先天性愚型)和 Turner综合症(性腺发育不良)等。
先天性愚型
性腺发育不良
第 5 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 1.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 • 2.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 • 3.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类型。 • 4.知道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意义。
B.二倍体
C.六倍体
D.三倍体
例3.某品种水稻的体细胞中含有48条染色体,
具有四个染色体组。则此品种水稻属于
A
A.四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例4.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 D
A.只有一个染色体 B.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C.染色体组数目成单 D.与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同
例5.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
• (4)低频性:在高等生物中,突变率是10-5~ 10-8,但同一个种群内的个体较多时,就可 能产生大量随机突变。
• (5)多害少利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 害的,少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利的,也 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既无利也无害。

(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位点
上基因的改变,其结果是使一个基因变成了
(2)二倍体
①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 个染色组的个体。
②实例:几乎全部动物,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3)多倍体
①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三 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②成因:外界条件剧变,导致有丝分裂纺缍体形成 过程受阻,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游戏》教学设计

《染色游戏》教学设计

《染色游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与基因”,具体内容包括: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的染色方法、染色体的观察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组成和染色方法,理解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染色体的组成、染色方法及观察分析。

难点: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显微镜、染色体模型。

学具:染色体观察实验材料、染色体染色试剂、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染色体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染色体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染色体的组成和染色方法。

3. 合作探究:分组进行染色体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讲解:讲解染色体的组成、染色方法及观察分析,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的染色方法染色体的观察和分析七、作业设计1. 描述染色体的组成。

2. 解释染色体的染色方法及其作用。

3. 分析染色体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1. 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其中DNA携带遗传信息。

2. 染色体的染色方法:染色体染色方法有醋酸洋红法、改良苯酚品红法等,染色后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染色体。

3. 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生物的性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染色体观察实验,使学生了解了染色体的组成、染色方法及观察分析,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染色剂的使用和观察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拓展延伸:染色体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如基因工程、遗传疾病诊断等。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基因突变1、定义: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右图)①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异常②根本原因是DNA碱基对的替换3、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①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细胞分裂):一般不传给后代(有些植物无性繁殖可传)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形成配子):一般可以传给后代(注:人自某些体细胞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成为癌细胞)4、基因突变发生的原因:(1)内因: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2)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病毒)5、基因突变的特点:①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②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一个时期和任何一个DNA分子的任何部位上③不定向性: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④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⑤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大多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6、基因突变的结果(1)不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数量(2)产生了新的基因(3)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7、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8、其他结论:(1)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改变(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①基因中不具有转录功能的片段发生突变不引起性状的改变;②存在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的情况;③某些基因突变虽然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但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3)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4)在自然条件下,细菌等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真核生物无性繁殖时的可遗传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重组1、定义: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2、种类:①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基因工程原理-第5章重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原理-第5章重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转化率=
转化子 DNA分子数

Ca2+诱导大肠杆菌转化法
① 低温下使磷质层形成液晶结构, Ca2+: 使膜间核酸酶分离 ② 与DNA结合,抗DNase
(1)感受态的制备
对数生长后期的菌体 5x107个/毫升
冰浴10分钟
含CaCl2缓冲液 15分钟 含CaCl2缓 冲液
(3)筛选转化子。
(2)DNA分子转化感受态细胞
菌间接合转移的有关基因
tra。
(Vir 区)
(Con区)
出毒性。占Ti质粒 1/3。
Ori区 ——复制起始区。
外源基因
Ti质粒载体
限制性酶 切开
(1)叶盘法转化植物细胞
(2)整体植株接种转化法
人为地在整体植株上造
成创伤部位,然后把农杆菌
接种在创伤表面,使农杆菌 按照天然的感染过程在植株
体内进行侵染。获得转化的
CHO,猴肾细胞等
• 受体动物:鼠、牛、羊、鱼等
第二节 重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一、重组基因导入原核受体细胞
接受DNA片段
(一)转化
1928年英国学者F·Griffth在肺炎双球菌中发现的,证
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转化(transformation)——重组质粒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 体细胞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转化后的受 体菌,称转化子。 转化子 细胞数
(二)植物病毒介导基因转移 DNA病毒20%
植物病毒
RNA病毒80%
花椰菜花叶病毒:双链DNA病毒
(三)化学诱导DNA直接转化 (1)多聚物介导法 聚乙二醇 多聚赖氨酸 多聚鸟苷酸
(2)脂质体介导基因转化
脂质体
(四)物理方法介导DNA直接转化 (1)基因枪转化

遗传学第五章 基因组

遗传学第五章 基因组

S.S. DNA
复性过程依赖于单链分子间的随机碰撞
( Depends on the collision of complementary S.S. DNA )
影响复性的因素:
• 温度
• 时间 • 离子强度 • DNA片段大小 • DNA序列复杂性
• DNA分子浓度
真核生物:
•第1组分(25%),快,高度重复序列; •第2组分(30%),中,中度重复序列;
序列能或不能被某一酶酶切,实际上相当于一对等位基因的差异。
• 如一对同源染色体二个 DNA分子,一个具有某种 酶的酶切位点,另一个无此 位点������ 酶切后形成的DNA片段长 度就会有差异,即多态性 (RFLP) ������ 根据该等位基因的遗传,将 RFLP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 组的某一位置上。
散在重复序列
散在重复序列:散在的方式分布于基因组内的重复序列。
短散在重复序列(SINEs),500bp
长散在重复序列(LINEs),1000bp
Alu序列家族:人类50-70万拷贝;
人和灵长类基因标志。 多聚(dT-dG)家族:10万拷贝
第二节 基因组研究
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 各种元件的序列特征 基因作图和基因定位 不同序列结构具有不同功能 基因表达的调控 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


(2) 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
(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s,SSLP) • 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又称为VNTR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数 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多态性。指重复单位相对较小,由重复单位的序列差异和 数目变化,可形成丰富的多态性。 包括:小卫星序列、微卫星序列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她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生物变异得类型●不可遗传得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可遗传得变异(由遗传物质得变化引起)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得变异(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得替换、增添与缺失,而引起得基因结构得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类型:自然突变与诱发突变发生时期:主要就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

2、原因:外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碱基对得种类、数量与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得结构。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得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得不同得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得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注:体细胞得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得则可能4、意义:它就是新基因产生得途径;就是生物变异得根本来源;就是生物进化得原始材料.(二)基因重组1、概念:就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得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得基因得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得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得交叉互换c、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重组)如目得基因导入质粒3、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得重要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得来源,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得基因,但能产生新得基因型。

基因突变既能产生新得基因,又能产生新得基因型.有性生殖后代性状多样性得主要原因就是基因重组。

传统意义上得基因重组就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得,但精子与卵细胞得结合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人工控制下得基因重组(1)分子水平得基因重组,如通过对DNA得剪切、拼接而实施得基因工程.(2)细胞水平得基因重组,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得大规模得基因重组。

再如肺炎双球菌得转化。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瞧书并理解)1●●细胞中得在形态与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得全部遗传信息得形态与功能各不相同;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得全部遗传信息(3)染色体组数得判断:★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得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32 5 1 4★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得基因个数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得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就是多少?(1)Aa______ (2)AaBb _______(3)AAa _______(4)AaaBbb _______(5)AAAaBBbb _______(6)ABCD______答案:3、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得个体叫单倍体.有受精卵发育成得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镰刀型贫血症的缘由:DNA的碱基对发生改变mRNA分子中的碱基发生改变氨基酸转变蛋白质转变性状转变2、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转变,叫做基因突变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缘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基因重组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意义: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缘由。

第2节染色体变异1、缺失猫叫综合症果蝇的缺刻翅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增添果蝇的棒状眼染色体变异易位夜来香的变异倒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减;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减2、染色体组〔1〕概念: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掌握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例如:雌果蝇的一个卵细胞。

〔2〕特点: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掌握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3、多倍体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特点:形态上加大,物质含量增高〔蛋白质、糖、脂肪含量增高〕,发育迟,牢固率低。

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作用机理是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不能减半,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染色体变异》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染色体变异》课件

二倍体 发育 二倍体
幼苗
植株
授粉
二倍体 秋水仙素处理 四倍体 幼苗 染色体加倍 植株
二倍体 发育 二倍体
幼苗
植株
花粉诱导
三倍体 发育 三倍体
种子
植株
三倍体 无籽瓜
第一年
第二年
1. 为什么以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滴在二倍体西瓜幼苗 的芽尖?
西瓜幼苗的芽尖是有丝分裂旺盛的地方, 用秋水仙素处理有利于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 从而形成四倍体西瓜植株。
配子 n=16
雄蜂(n=16) 假减数分裂
n=16
受精
雄蜂(n=16)
雌蜂(2n=32)
单倍体(孤雌生殖) 二倍体(两性生殖)
蜂王
工蜂
蜜蜂的性别决定:雄蜂单倍体、雌蜂二倍体
3. 单倍体
概念:生物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配子中的一样。 由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
1122 33 44 55 正常物种二倍体
12 3 4 5 单倍体(含1个染色体组)
1111 2222 333344445555 正常物种四倍体
1 12 2 3 3 4 4 5 5 单倍体(含2个染色体组)
练习:
玉米是二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20条染色体, 单倍体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几条染色体?
一个染色体组
10条染色体
小麦是六倍体,含有6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 单倍体小麦的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几条染色体?
三个染色体组
21条染色体
(1)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
单倍体(放大) 正常植株
(2) 单倍体育种的措施和优点 ① 措施: 普通植株 AaBB

遗传学6第五章基因突变

遗传学6第五章基因突变

为什么有害的基因突变多?
为什么基因突变的有利或有害是相 对的?
五、基因突变的平行性
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 比较近似,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 突变。这种现象称为突变的平行 性
根据一个物种或属内具有的变异 类型,就能预见到近缘的其他物 种或属也同样存在相似的变异类 型
第三节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一、基因突变的性状变异类型
1、碱基类似物
能替换DNA分子中原有碱基的碱基类似 物:5–溴尿嘧啶(5-BU)、2—氨基嘌 呤(2-AP/AP) 这些碱基类似物常能参入到DNA分子中 去,好像是它的正常组成成分。它们 对DNA的复制影响不大,而是在DNA复 制时引起碱基配对上的差错,最终导 致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突变。
5BU与T基本相同 以酮式状态和 腺嘌呤配对: A–5BUk 酮式结构常转 移成烯醇式与 G配对:G–5BUe
四、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
的生长和发育往往是有害的。
致死突变: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 伴性致死:致死突变发生在性染色体上 中性突变:有些基因仅控制一些次要性
状,即使发生突变,也不会影响生 物的正常生理活动 有利突变:少数突变不仅对生物的生命 活动无害,反而对它本身有利,例 如抗病性,优质,早熟性等
某种高秆植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在其 后代中发现个别矮秆植株,这种变异 体究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因土 壤瘠薄或遭受病虫为害而生长不良的 缘故?
1、是否是真正的突变
→将变异体与原始亲本一起,种植在土 壤和栽培条件基本均匀一致的条件下 ,仔细观察比较两者的表现。
→若变异体跟原始亲本都是高秆,说明 它是不遗传的变异
例如,碱基的缺失、插入
…GAA GAA GAA GAA…谷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背诵版)高一下学期生物必背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必修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背诵版)高一下学期生物必背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必修2)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变异类型:不可遗传变异:仅由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未改变。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基因突变(1)镰状细胞贫血①症状: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

②检测:可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状确认。

正常人红细胞是中央微凹的圆饼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

③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的一个谷氨酸被替换成了缬氨酸,从而使血红蛋白结构改变。

根本原因: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

(2)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对蛋白质和生物性状的影响类型对肽链(蛋白质)的影响对性状的影响替换影响小,只改变肽链中1个氨基酸的种类或不改变性状改变:突变前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决定不同氨基酸性状不变:突变前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决定同种氨基酸增添缺失影响大,插入或缺失位点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变性状一定改变注:若基因的中部增添(缺失)1个碱基对,则出现的情况有:①在增添(缺失)部位对应的mRNA 中形成终止密码子,翻译出的肽链变短。

②使转录出的mRNA 中的密码子位置后移,翻译出的肽链变长,增添(缺失)位点后氨基酸序列全部改变。

4.对后代的影响(1)配子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体细胞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传递。

此外,人体某些体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多次突变,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5.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外因)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6.基因突变的内因:DNA分子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背诵版)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背诵版)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必备知识]1.镰状细胞贫血形成的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P81) 3.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mRNA(含密码子)的改变;但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当密码子改变,对应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P81“思考·讨论”)4.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递。

(P81)5.基因突变的时间:通常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6.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发生于一切生物中(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2)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3)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等位基因;(4)低频性。

(P83)7.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8.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P84)9.基因重组包括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互换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的自由组合。

另外,基因工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也属于基因重组。

(P84)[重要图解]结肠癌发生原因简化模型(1)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P82)[易错提醒]错点1:误认为“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就是(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精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DNA中碱基对的改变可发生在有遗传效应的区段(基因),也可发生在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五章 目的基因的分离与修饰

第五章 目的基因的分离与修饰

3) 其它基因组的特点
病毒(噬菌体)基因组的特点 a)编码的基因位于DNA或RNA上 b)以多顺反子进行转录(SV40) c)部分基因重叠并含有内含子
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 a)DNA编码的蛋白与能量代谢有关 b)以多顺反子进行转录 c)无SD序列 d)动物线粒体基因无内含子,某些植物DNA,通 过机械剪切或酶切使其成为一定大小的 片段,连接到适当载体(常为噬菌体)上 ,经体外包装转染细菌,得到一群含不 同DNA片段的重组噬菌体颗粒。此即是 基因。这群DNA片段含盖基因组全 部基因。
建库的目的:
1.从复杂的基因组中分离单拷贝的基因物种的全部基因。 建库的关键:
要求:制备的DNA的长度为100-200kb, 防止在制备过程中的机械断裂
salt, cold, drought, heat shock, etc.
15 ABA response (15)
JA, ET, etc.
6 Defense related elements (6)
基因区: 特点:a)无类似于原核基因中的核糖体识别区
b)含有不编码的间隔序列
转录终止区:含有高度保守序列AATAAA,该序列 与mRNA转录后3’端加poly(dA)尾有关
1)重叠基因
一个基因内包含另一个基因的现象 a)部分重叠 :两个基因的序列部分重叠 b)完全重叠:一个基因完全包含在另一个基因 内
SV40基因组的结构
2)重复序列及重复基因
真核基因组的不同DNA类型的序列: • 1)不重复的唯一序列(仅一拷贝) • 2)低度重复序列(<10个拷贝) • 3)中度重复序列(10-几百个拷贝) • 4)高度重复序列(几百-几百万个拷贝)
Hale Waihona Puke 3)加倍基因较高等的生物含倍性染色体,因此基因组是 加倍的,在一个细胞内至少有两套基因本 相同的基全部基因的随机片断的重 目的基因的分离和修饰 第一节 基因的基本结构特征 1. 基因的组成

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2节 染色体变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2节 染色体变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试题

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选择题1.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解析]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新基因,基因种类不会改变,但会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2.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

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

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

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A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解析]根据题意,该育种方案是将第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易位到W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B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解析]染色体组是二倍体生殖细胞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

如果研究对象是多倍体,A、C、D各项细胞中则可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染色体组。

4.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解析]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形成于细胞分裂的前期,因此低温只对少数细胞起作用,因此只是少数处在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多数不变。

5.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

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C.它的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解析]单倍体的染色体数与该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即21条;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条数为42÷6=7;胚乳所含的染色体组数为配子中染色体组数的3倍,即9个染色体组;离体培养它的花粉所得到的植株含有3个染色体组,因此表现为高度不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与修饰
1. 氨基端和羧基端的修饰 2. 共价修饰 (1)磷酸化 (1).氨基端和羧基端的修饰
(2)糖基化质膜蛋白质和许多分泌性蛋白质都具有糖链,这些寡糖链结合在丝氨酸 或苏氨酸的羟基上
(3)羟基化
(4)二硫键的形成:
3. 亚基的聚合
4. 水解断链:
三、原核生物基因
• 原核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 1 功能相关的基因一般高度集中,组成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 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 控区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的形式。 同一个操纵子中的基因共同转录成一个多顺反子。 • 2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单拷贝基因。 • 3 RNA基因多是多拷贝基因。 • 4 绝大多数的基因是连续的,结构基因之间少有居间序列。细 菌中的75%DNA是用来编码基因的,另外的25%是基因间DNA, 与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DNA的包装等有关。 • 5 基因DNA序列中几乎没有或很少内含子 • 6 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少。 • 7 单个染色体成环状。 • 8 几乎所有的细菌都有染色体外的基因,存在于质粒中,是对 染色体基因的补充
前导区
编码区
尾部区
编码区上游
启动子 内含子
编码区上游 终止子
外显子
内含子:位于编码序列之间,通常指基因中能被转录成前体转录 物但却不能成为mRNA组成成分的序列。 外显子:即编码序列,也就是DNA分子中编码mRNA某一部分序 列的区域,转录时外显子与内含子均被转录在hnRNA中,然后经 转录后的剪接加工过程,去除内含子结构部分,外显子转录再连接 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RNA分子。 前导区:位于编码区的前面相当于mRNA起始密码5′端的非编译 序列; 尾部区:位于编码区之后,指mRNA分子3′端终止密码子后面的 非翻译序列。
异亮氨酸
C U A U A G U U A G A U A U C
核糖体随着 mRNA滑动. 另一个 tRNA 上的碱基与 mRNA上的 密码子配对.
亮氨酸
天门冬 酰氨
异亮氨酸
U A G C U A U U A G A U A U C
一个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链状结构
亮氨酸
天门冬 酰氨
异亮氨酸
U A G U U A G A U A U C
4、第一1个tRNA分子脱离P点位; 5、A位点的氨酰-tRNA进入P位点; 6、与第三个密码子对应的氨酰tRNA占据A位点; 7、过程不断继续,直至mRNA中 出现的终止密码子到达A位点, 然后从核糖体上释放处完成了的 多肽链。
E位:排出位
问题:m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翻译的过程
氨酰基转移给A位上的新
进入的氨酰-tRNA,形成 肽链。原在 P位上的、脱
去甲酰蛋氨酰基的 tRNA
从复合物中迅速脱落, 使P位留空。
( 3 )肽链延长的第三步: 转位 在转位酶/延长因子G ( EFG )的催化下,在 A 位的二肽连同 mRNA 从 A 位进入 P 位。实际是整个 核糖体的相对位置移动。 第三位氨基酸按密码的指 引进入 A 位注册,开始下 一轮循环。(蛋氨酸氨基 肽酶; 1 个 GTP 三磷酸鸟苷 )
重叠基因
发现在病毒中的一种基因形式。
重叠方式 基因内基因
A B
等位基因
5)假基因: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在进化
过程中获得一个或多个突变而丧失了产生蛋白产 物的能力,这类基因称为假基因。
6)移动基因:是指可以由染色体基因组 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的序列。
假基因
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一 个或多个突变而丧失了产生蛋白产物的能力,这 类基因称为假基因。 如:ψζ、ψα、ψβ
转运RNA(tRNA)
tRNA作用
甲硫氨酸

U A C
反密码子
A U G G A U A U C
mRNA
核糖体
细胞质中的mRNA
细胞质
U U A G A U A U C mRNA
核糖体
U U A G A U A U C
mRNA 与核糖体结合
亮氨酸
A A U U U A G A U A U C
转录的过程 A A T C A A T A G
G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A A T C A A T A G
RNA 聚合酶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三)转录过程特点
• 转录也是一种酶促的核苷酸聚合过程。其与 DNA复制过程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以 DNA作模板,需核苷酸做原料,从5'到3'方向延 长,遵守碱基配对原则,产物是很长的核苷酸链。 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模板只能以有意义链转 录,原料是核糖核苷三磷酸,在碱基配对时,A 与U配对,催化的酶是RNA聚合酶,从5'到3'方向 连续合成等。
tRNA离开,再去转运新的氨基酸
U U A GAU AUC
以mRNA为模板形成了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分为五个阶段:
1、氨基酸的活化 2、多肽链合成的起始 3、肽链的延长 4、肽链的终止和释放 5、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1、氨基酸的活化
•氨 基 酸
+
腺 苷 三 磷 酸
+
氨酰-转移核糖核酸 合成酶
1 2
5 ´
GTP 3´ (Tu\Ts)
GTP
N-端
移位
(EF-G)
C-端
肽键形成
2 3 2 3
进位
2 3


2. 肽链的延长
( 1 )肽链延长的第一步: 进位
1个GTP鸟苷三磷酸 、EFTu延
长因子和EFTs热稳定延伸因子 。
( 2 )肽链延长的第二步: 成肽 在转肽酶的催化下, P位 上的 tRNA 所携的甲酰蛋
4、肽链的终止和释放
3. 肽链合成的终止
终止密码子进入A 位点, 无相应tRNA与之结合, RF在GTP下识别终止密码 子结合于A位 肽基转移酶被激活, 催化P位上的肽酰-tRNA 酯键水解,使肽基与水分 子结合 多肽链合成终止,新 生肽链和tRNA从P位上释 放,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 ,进入新一轮循环
Mg 2+
氨酰-转移核糖核酸 合成酶
aa
腺 苷— 磷酸
+
PPi
tRNA
氨基酸的活化过程示意图
aa
转移 核糖 核酸
+
氨酰-转移核糖核酸
+
腺 苷— 磷酸
氨基酸 + tRNA + ATP腺苷—磷酸氨酰-tRNA + AMP + ppi + H2O
2、多肽链合成的起始
3、肽链的延长
进位
1 1 2
肽键形成
基因的一般结构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基因有两个特点:
• 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 特征; • 二是基因能够“突变”,
基因的类型
1)重叠基因 两个基因序列出现部分或全部重叠 (嵌套基因)的现象。
2)断裂基因 真核生物,
最初在腺病毒中发现,绝大多数
3) 重复基因 由重复序列构成。重复基因指染色 体上存在多数拷贝基因,重复基因往往是生命活 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相关的基因
HS-40

2
1 2
1

多基因家族
一个多基因家族中不同成员成簇分布于几条不同的 染色体上,编码一组关系密切的蛋白。如:

α珠蛋白基因簇,5个相关基因,长800bp。16chr。 5’—ζ—ψζ—ψα1—α2—α1—3’

β珠蛋白基因簇,6个相关基因,1700bp。11chr。
5‘—ε—Aγ/Gγ—ψβ1—δ--β—3‘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U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U U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U U A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U U A U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U U A U C
第 二 节 基 因
外显子:具有编码意义 转录单位 内含子:无编码意义
基 因
非编码区
前导区 启动子
增强子 调节转录活动。 调控 区 mRNA裂解信号 终止子 回文结构
尾部区
一、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
基因是指DNA分子中具有功能活性的片段,基 因不仅包含编 码 RNA的核酸序列,还包括为保证转录所必需 的调控序列。 由四个部分组成即:
RNA的种类和功能
• • • • • 转运RNA(tRNA):转运氨基酸 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不均一核RNA(hnRNA):成熟mRNA的前体 核糖体RNA(rRNA):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小核RNA(snRNA): 参与hnRNA的剪接、转 运 • 小核仁RNA(snoRNA):rRNA的加工和修饰 • 小胞质RNA(scRNA/7SL-RNA):蛋白质内质 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G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U U A U C
mRNA G
有义链又称编码链,是基因中与转录产物mRNA碱基序列相同的那条链(除 用T代替U)。基因中与有义链互补的链称反义链或模板链,是起转录作用 的模板。在包含多个基因的DNA分子中,各个基因的有义链并不都在同一条 DNA脱氧核苷酸链上,即在一条链上既有某些基因的有义链,又有另一些基 因的反义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