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公开课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7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及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并理解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概念和基本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讲解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教学难点: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2.讲解与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法则。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究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法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有理数的加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刚刚接触初中数学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有理数的加法。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研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互相解答疑问。
4.讲解演示: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讲解,并通过多媒体演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
5.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检验他们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是学生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知识。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数轴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掌握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不深,对数轴的使用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对数轴使用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数轴的使用,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加法的运算律。
2.教学难点:对有理数加法概念的理解,数轴的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同时利用数轴帮助学生进行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数轴观察,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法的运算律。
3.巩固新知: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动手练习,巩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4.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加法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8篇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8篇《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1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重点:和的符号的确定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学法指导:在探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问题时,利用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
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使加法运算简便。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导引:1、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2、比较大小:2 -3,-5 - 7,43、已知a=-5,b=+ 3,则︱a ︳+︱ b︱=(二)课堂学习导引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1)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那么,怎样计算4+(-2),1+(-1)的结果呢?现在让我们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某人从一点出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结果的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请同学们用数学式子表示①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东走3米,结果怎样?可以表示为②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如何?可以表示为:③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④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⑤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⑥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从以上几个算式中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1《有理数的加法(1)》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1《有理数的加法(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1)》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性质以及简单的运算规则。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找零等,引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尝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总结运算规律。
3.小组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运算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讲解与演示:教师对学生的运算方法进行点评,讲解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规律,并通过PPT或板书进行演示。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范文
引言概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理数的加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范文展示,匡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进行教学。
一、教学内容介绍
1.1 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2 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性质
1.3 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设定
2.1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性质
2.2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3.1 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性质
3.2 难点: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3.3 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匡助学生理解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4.1 导入环节: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概念
4.2 讲解环节:详细讲解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性质
4.3 练习环节:设计多种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
5.1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5.2 教学展望:展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教学方向
5.3 教学成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希翼能够匡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进行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素质。
愿教师们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预,共同促进教学的成功和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加法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对数的大小比较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比如不理解为什么两个正数相加的结果还是正数,或者为什么两个负数相加的结果还是负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感受和理解加法法则,逐步建立正确的加法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发现并总结加法法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法则背后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来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加法。
2.讲解: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定义和加法法则,通过示例来解释加法法则的应用。
3.实践: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加法法则。
4.应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法则,并强调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以及绝对值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有理数的加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加法的运算律以及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时,可能会对有理数加法的法则理解不深,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可能会出现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加法的运算律。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熟练运用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数学软件,展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的本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绝对值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打下基础。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运算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实行说明: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实行一些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以及学生情况介绍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水平、逻辑思维水平和空间想象水平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运算水平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
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2、教材特点:本课时是有理数运算的第1课时,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意义、绝对值及数轴等知识在本节课都要用到;同时本课时是后面几节的重要基础,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引入和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作了非常重要的铺垫。
从内容上看,通过“净胜球”和“数轴上点的移动”这些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易于理解的问题情境引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最后通过“议一议”由同学们自己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而就学生的状况来讲,学生学习的情况较差,小学基础不扎实,并且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尽量避免以生硬理论为基础的问题,而是采用简单易于接受的问题情境。
2、就第一章来说,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有理数这个章分为两绝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个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引言概述: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而数学说课稿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为例,详细阐述了一份有关《有理数的加法》的说课稿范文。
通过这个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文内容:一、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1.1 介绍有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应用二、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性质2.1 解释有理数加法的封闭性和交换律2.2 阐述有理数加法的结合律和零元素的概念2.3 通过实例演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三、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3.1 教授有理数加法的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规则3.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技巧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1 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理有理数加法的性质和规则4.2 提出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五、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5.1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有理数加法问题5.2 设计个人练习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掌握程度5.3 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量和探索有理数加法的更多性质总结:通过本次说课稿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分析加法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能够匡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理数加法的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小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数轴的概念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
但他们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有理数加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加法与其他运算的联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可以设计如下:有理数的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保留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保留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减。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说课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2.4"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加法",源于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学期教材〔华师大版〕第2章第6节第1课时。
我们知道,有理数是表示运算的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型。
本节课的容是有理数运算的起始课。
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数的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根底的容之一。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也为后继学习代数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根底。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学生能否承受和形成在有理数围进展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能进展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2〕学生通过动手、发现、分类、比拟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效劳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说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一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
教学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类比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形成师生互动,表达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说课稿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说课稿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加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计算题目,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规则以及应用。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引入有理数的概念:通过物体移动的例子,引出正数、零、负数的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正数的加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计算题目,教授正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负数的加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及计算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并教授负数的加法规则。
2.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小学的数学知识,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他们还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规则,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具体的生活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时,通过多个练习题目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技巧。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区分正数、零和负数。
•掌握正数的加法规则,能够进行正数的加法运算。
•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加法规则,能够进行负数的加法运算。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区分正数、零和负数。
•正数的加法规则。
•负数的加法规则。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规则。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加法规则。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有理数的加法,通过情景教学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中,我将通过生活例子和实际计算题目,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并进行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
2. 归纳演绎法在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规则后,我将利用归纳演绎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规律,并通过具体的练习题目加深学生对加法规则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异号两数相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是学生在小学数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章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有理数的基本认识,而且为后续的乘法、除法运算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异号两数相加的规则、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取舍、以及带有括号的加法运算。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异号两数相加的规则,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取舍,以及带有括号的加法运算的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异号两数相加时,绝对值大的数作为结果的逻辑推理过程;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面对的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也在逐步提升。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仍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对于数学学科,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兴趣缺失,学习习惯也各有不同,有的可能偏重于理论学习,有的可能偏重于实际操作。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简洁性和知识结构的把握。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课题、知识点、案例和练习。课题会放在最上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知识点部分,我会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来呈现加法运算的规则;案例部分,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规则的应用;练习部分,我会布置一些习题供学生练习。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供清晰的视觉辅助工具。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事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6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而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对数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如符号的判断、绝对值的处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教学难点:符号的判断、绝对值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总结出加法法则。
3.讲解与练习:对加法法则进行讲解,并进行相关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应用与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存在的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理数的加法1.同号相加:–符号:同号取正–绝对值:相加2.异号相加:–符号:绝对值大的取正–绝对值:相减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价;二是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听课、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法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法说课稿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法说课稿1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㈠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略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感受加法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㈢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㈣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㈤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㈥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理论:记忆加法法则;2、实践:足球赛记分动笔动手;3、能力:加法运算能力㈦教学准备:课件或章前足球赛图㈧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孕育新知活动一:观摩足球赛: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3)(2)=5.①(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2)(—1)=—3.②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答:上半场赢3球,下半场输2球,全场赢球,也就是(3)(—2)=1;③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3)(2)=—1;④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3)0=3;⑤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2)0=—2;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00=0.⑥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活动二: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得到启发,想办法归纳出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这里,先让学生思考2~3分钟,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完整)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案授课人: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教学内容:1. 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2. 利用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重点: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1有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都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知道,有理数可以根据定义和符号性质分成两类问题2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0的加法运算•学过的加法类型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的类型还有哪几种呢?画图来说明:所以加法共分为三种类型:1、同号两数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3、一个数与0相加、讲授新课:1 •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一一同号两数相加例题: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比如:向右运动m 记作5 m,向左运动5 m 记作—5 m.问题⑴: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了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5 -i-1 ”)12 3 4: 5 6 71(+5)+ (+3)=8问题(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3 + —5L I.II11! —7 -6 -5 -4 —3 一2 -1 ((—5) + (—3) = —8总结问题(1) ( 2)归纳:(+ 5) + (+ 3)= 8 ;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一一异号两数相加求以下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问题(3):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物体从起点向 ____ 右_____ 运动了丄m , (—3) + 5= 2 ;问题(4):先向右运动了3 m,再向左运动了5 m,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_2_ m , 3 + (—5) — 2 ;问题(5):先向左运动了5 m,再向右运动了5 m,物体从起点运动了_0 ____ m , ____ (—5) + 5 = 0 .总结问题(3) ( 4) (5)归纳:(—3) + 5= 2 ; 3 + (—5) = —2 ; (—5) + 5 = 0根据以上三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结论: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一个数与0 相加问题(6):如果物体第1 s向右(或左)运动5 m,第2秒原地不动,很显然,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 5 m.如何用算式表示呢?5+ 0 = 5. 或(—5)+ 0 =- 5. 结论: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三.总结概括: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 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说课稿
说课人:
一、说教材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a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b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c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
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c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
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
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
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积极反思总结.
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说学法
本节课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
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
2、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成
功基本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
3、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
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复习:1.数轴的画法 2.有理数的分类 3.有理数加法的类型
设计意图:探索前复习数轴为下面的数形结合做好了铺垫,有理数的分类为学生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也提供了依据。
问题的引出能引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为本课学生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索知识、形成规律
1.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
例题: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问题(1):先向右运动5 m,向右运动3 m,总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问题(2):先向左运动5 m,向左运动3 m,总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总结问题(1)(2)归纳:(+5)+(+3)=8 (-5)+(-3)=-8
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
求以下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
问题(3):向左运动3 m,向右运动5 m,物体向右运动了 2 m,
(-3)+5= 2 ;
问题(4):向右运动3 m,向左运动5 m,物体向左运动了 2 m ,
3+(-5)=-2 ;问题(5):向左运动了5 m,向右运动5 m,物体从起点运动了0 m ,
(-5)+5=0 .总结问题(3)(4)(5)归纳:
(-3)+5= 2 ;3+(-5)=-2 ;(-5)+5=0
结论: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
3.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一个数与0相加
问题(6):如果物体第1 s向右(或左)运动5 m,第2秒原地不动,很显然,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5 m.如何用算式表示呢?
5+0=5.或(-5)+0=-5.
结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总结概括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
设计意图: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中探究的乐趣,体会有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的思想,其中第二部分异号两数相加教给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学习、讨论总结,培养他们发现规律的能力,学会从问题中反省总结.
(三)、运用法则、感悟知识
本部分采用例题讲解,讲解如下例题,通过实际题目让学生学会使用加法法则,能熟练的进行加法运算.
①(―3)+(―9);②(―4.7)+3.9;
注意:1.确定类型;2.确定结果符号,3.确定绝对值,最终得出结果.
(四)、随堂练习、加深理解
1、课本P18练习题.
2、为进一步巩固知识,布置适当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五)、教学小结、知识回顾
总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时的基本思路:①确定类型、②确定符号、③确定绝对值.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再现过程,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显得生机勃勃,学生才会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人,知识的再现过程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从何而来,解决何种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究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对一名教师来说,最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了兴趣,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
这时,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数学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重要性。
上课时也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
而且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反思,在教学环节中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我要继续努力,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