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98910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 前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的可控和可持续,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档将介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分工、流程和控制措施等内容。
2. 目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确保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范围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水利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水库、水闸、堤防、渠道、排涝工程等。
4. 质量管理责任4.1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项目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质量管理培训;监督质量管理过程;确保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审核和批准质量文件。
4.2 总监工总监工是负责监督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保证项目质量的达标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监督各工序及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审核质量控制文件;与相关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
4.3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负责具体施工工作的单位,负责执行项目经理和总监工的指示,并组织具体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配置合格的技术人员;实施质量控制措施;保证质量标准的达到;及时整改质量问题。
5. 质量管理流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流程包括质量计划制定、质量考核评估、监督检查和质量报告等环节。
5.1 质量计划制定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和总监工应制定质量计划,明确项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检查标准,并将其纳入项目管理计划中。
5.2 质量考核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和总监工应定期进行质量考核评估,包括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以确保项目质量的可控和可持续。
5.3 监督检查项目经理和总监工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文件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质量管理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实施控制、检查和评价等措施,确保工程实现预期功能、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的过程。
第四条质量管理应当贯穿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
第五条全体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应当认真执行本制度,积极配合,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第六条为了更好地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我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设立质量管理机构。
质量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制定和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二)负责组织实施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监督和评定;(三)负责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和纠正;(四)负责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质量管理机构由水利工程负责人牵头,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八条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一)负责工程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二)负责工程质量检查和评定工作;(三)及时处理工程质量问题,跟踪整改情况;(四)对工程中的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
第三章质量管理制度第九条我单位制定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责任。
第十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分工;(二)工程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三)工程质量检查和评定的具体操作程序;(四)质量问题处理和整改的流程和措施;(五)工程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的监督和管理要求。
第十一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障工程质量。
第四章质量管理实施第十二条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质量管理实施应当贯穿整个工程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各个环节。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建的所有水利工程项目。
3、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验收、政府监督”的原则。
4、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
5、勘察设计文件必须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6、凡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程质量监督。
二、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责1、公司总经理对工程质量负总责。
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分管公司工程部负责质量管理具体工作,业务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
2、公司质量检查科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3、公司工程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
4、每个工地应设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日常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5、质量监督检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
(2)坚持深入施工现场,调查研究,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把关,预防为主,加强监督检查。
(4)坚持质量检查与质量评定相结合,以检查为基础,以评定为手段,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5)坚持“严格控制、预防为主、加强中间、注重实效”的质量控制方针。
6、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1)开工前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施工组织设计、开工条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2)施工过程中检查: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检查施工原材料、预制构件的质量;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程度;检查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中间验收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工地现场试验室及检测设备的运转情况;检查工地质量自检体系和各级验收制度是否健全;检查工地执行“三检制”情况;检查原始记录是否真实可靠;检查原材料出厂证明及合格证;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对中间验收部位应组织联合验收签证;对不合格工程及不符合规定部位应坚持返工或处理。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可靠性和安全性,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质量管理目标1.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工程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2.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流程,保证质量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和控制。
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整体的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质量管理流程:制定质量管理工作流程,明确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的质量要求和责任划分,确保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3.质量管理人员:建立专业的质量管理队伍,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质量管理工作内容1.质量计划:制定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质量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2.质量检查:建立定期、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质量监督:设立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监理等各方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各方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履行。
4.质量评估:定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五、质量管理工作流程1.前期准备:编制质量管理计划,确定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和责任。
2.实施阶段: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的要求,进行施工、监理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质量要求得到满足。
3.结果评估: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估,总结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六、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控制1.内部监督: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控和控制,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执行。
2.外部监督: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接受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指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流程和工作要求。
其目的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项目的运行安全和长期稳定性。
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
确定质量管理责任和权限,并建立相关的记录和档案。
2. 质量管理计划:制定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计划,明确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管理措施、质量检验和评定方法等。
3. 资源管理:合理配置工程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项目质量管理的顺利推进。
4. 设计管理:对水利工程设计进行质量管理,包括设计方案审核、设计变更控制、设计文件归档等。
5. 施工管理: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包括施工前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审核和施工质量检验等。
6. 材料和设备管理:对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管理,包括材料和设备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管理。
7. 检验检测:建立水利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制度,对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和评定,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8. 整改处理: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处理,追溯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9. 质量评估和验收:对完成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质量评估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
10. 经验与持续改进: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经验,及时反馈和改进质量管理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措施,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内的各类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施工、全面监理”的原则,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优良。
第四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与监督、质量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并要求各相关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第五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应注重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思路,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
第六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有关术语的说明:质量管理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的一系列活动;质量控制是指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监控和控制,使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监督是指由权威部门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第二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机构第七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由质量管理主管负责全面协调、指导和监督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第八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第九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应及时总结和传达有关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第十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包括工程资料、责任人员、检验记录等,以备查阅。
第三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十一条为了做好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
第十二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质量管理工作程序、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等内容。
第十三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包括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委员会等,各具体职责有序分工。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质量管理组织架构1.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施工单位领导和质量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审定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协调质量管理工作。
2. 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质量管理,负责编制和管理质量管理手册和相关质量记录。
3. 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工艺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四、质量管理流程1. 立项阶段: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招投标文件和设计要求编制质量管理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单位明确质量目标和工作程序。
2.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监理单位共同制定并审定各项质量文件和程序文件,确保施工前准备工作有序进行。
3. 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单位应根据质量管理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保证质量达标。
4. 质量检测和验收: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及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和节点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5. 质量整改和不合格品处理:施工单位发现工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时,应立即组织整改,并对不合格品进行合理处理,保证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五、质量管理要求1. 组织机构: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质量管理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 资源保障:施工单位应合理配置质量管理人员和检测设备,保障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岗位责任:施工单位要求各岗位人员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程序和工作要求开展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质量培训: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保证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和可持续性。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试验和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水利工程项目应遵循“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科学合理、环境友好”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第四条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修订,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应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地理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六条水利工程项目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程序和质量管理文件。
第七条水利工程项目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质量管理工作,并配备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人员。
第八条水利工程项目应编制详细的质量管理程序,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点、质量检验、质量整改等内容,明确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要求。
第九条水利工程项目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质量检验记录、质量验收报告等,确保质量管理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第十条水利工程项目应建立质量管理档案,保存质量管理文件和记录,包括施工日志、检验报告、验收记录等,便于质量管理的追溯和整改。
第三章质量管理措施第十一条水利工程项目应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方案,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第十二条水利工程项目应加强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升工程质量。
第十三条水利工程项目应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和评估,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防止工程质量出现严重安全隐患。
第十四条水利工程项目应建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置质量事故,保障工程安全和质量。
第十五条水利工程项目应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验,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和相关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
第五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施工质量。
第六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确保监理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保证监理验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第七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确保使用优质材料和先进设备,保证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八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第九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便于查阅和借鉴经验。
第十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第二章设计管理第十一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方案,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十二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建立设计审查制度,审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设计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第十四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范围和次数,确保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十五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进行归档,建立设计管理档案,便于后期查阅和追溯设计过程。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因此,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对于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则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行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3. 原则:实行全员参与、质量第一、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原则。
三、管理责任1. 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3.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质量目标的制定、质量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质量检查和评价等。
四、质量管理流程1. 质量计划制定: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制定水利工程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2. 质量控制:实施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检查、试验、验收等环节,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符合设计要求。
3. 质量评估:定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4. 质量改进:建立健全的质量改进机制,持续改进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
五、质量管理措施1. 质量培训:对水利工程建设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升其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2. 质量检查:定期组织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3. 质量审查:对水利工程建设设计、施工方案等进行质量审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 质量奖惩:建立质量奖惩机制,奖励优秀的质量管理工作,惩戒违规行为,形成健康的质量管理氛围。
六、质量保证1. 技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技术合格。
2. 材料保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可靠。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建、验收和维护等全过程,包括设计、监理、施工、材料、设备、验收等各环节。
第三条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标准规范和相关技术管理制度执行,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要求。
第四条我单位水利工程建设实行质量双控制,即过程质量控制和结果质量控制相结合,强化工程质量责任制,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第五条我单位全体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人员,应牢记保证工程质量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讲究文明施工,共同履行工程质量管理职责,依法合规开展工作。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六条我单位建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实行履行质量管理职责的人员与工作机构相分离、环节相衔接、责任相互协作的管理模式,建立完整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第七条本单位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包括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监督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等。
第八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是我单位水利工程建设领导机构,由主管领导、技术负责人、经济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组成,负责制定、实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组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评定以及处理质量问题。
第九条质量监督部门是本单位管理水利工程质量的核心部门,由专职质量监督人员组成,负责实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协调本单位各部门,及时发现、纠正和改善水利工程质量问题。
第十条质量检验部门主要完成水利工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材料、设备进行检验验收,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十一条工程质量计划是工程品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在设计阶段制定。
质量计划应按照投资方案、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制定,注重工程质量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可管理性。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水库、堤防、河道、水闸、泵站、供水、排水、水土保持等工程。
第三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科学管理、严格监督、强化责任、确保质量。
第四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等制度。
第二章质量责任第五条项目法人应当对工程质量负总责,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进行设计,确保设计质量。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第八条监理单位应当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第九条材料供应商应当保证提供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第十条检测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按照国家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十一条项目法人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责任。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施工过程控制、施工验收等。
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监理计划、监理日志、监理报告、监理通知等。
第十四条材料供应商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材料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
第十五条检测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检测计划、检测报告、检测记录等。
第四章质量监督第十六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依法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七条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工程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水平,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涵盖水利工程的各个类型和规模。
同时,也适用于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设备、材料、人员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的合理性、可行性、符合要求,实现工程质量的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质量为本:以质量为核心目标,坚持高质量建设,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和耐久性。
2. 防控为先:注重工程质量的预防和控制,重视经验总结、技术研究、培训教育等措施,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全员参与:各个参与方应共同参与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程的质量稳定和持续改进。
4. 法律依据: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要求和规范。
第五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1. 人员要素: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部门和专业队伍,提高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2. 设备要素:确保使用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工具,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3. 材料要素:采用符合要求的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成本的合理平衡。
4. 技术要素:推广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工程建设的水平和效益。
5. 管理要素: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做到过程全程管理和结果全程控制。
第六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应与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工程的类型、规模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具体管理办法和措施。
第七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应与项目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相结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提高项目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第八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建设计划,同时进行实地勘察、设计、施工等工作,确保质量管理全过程和全要素。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九条水利工程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划分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和优良,制定本制度。
二、质量管理机构1. 在每个水利工程项目中设立一个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2. 质量管理部门选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三、质量管理职责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责任。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评估和整改工作。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水利工程的验收标准和程序,并组织验收。
4.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5.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建立质量管理档案,记录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情况。
四、质量管理制度1. 设计阶段(1)设计人员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2)设计方案应提前进行专家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设计方案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2. 施工阶段(1)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2)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3)施工单位应配备质量监督人员,监督和检查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4)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整改,并报告质量管理部门。
3. 验收阶段(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水利工程的验收工作,验收标准和程序应严格执行。
(2)验收标准应包括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
(3)验收合格后,质量管理部门应出具验收报告及相关证明文件。
五、质量管理措施1. 加强质量教育(1)定期组织质量管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2)建立质量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2. 强化质量监督(1)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水利企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企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利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水利企业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以及相关活动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水利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依法、科学、规范、规范地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活动。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四条水利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第五条水利企业应当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和原则,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六条水利企业应当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和相应的工作程序,确保质量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第七条水利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档案,记录和归档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相关信息。
第三章质量管理责任第八条水利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负责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第九条水利企业应当确定质量管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条水利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第四章质量管理措施第十一条水利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对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活动进行质量评估。
第十二条水利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对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活动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水利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问题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纠正各类质量问题。
第五章质量管理要求第十四条水利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规范开展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
第十五条水利企业应当加强对供货商和承包商的管理,确保供货品质和施工质量。
第十六条水利企业应当加强对工程资料和信息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可追溯。
第六章质量管理考核第十七条水利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定期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进行相应奖惩。
第十八条水利企业应当将质量管理考核结果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择优录用和奖励优秀质量管理人员。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98910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包括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是指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地方投资以及其他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等(包括配套与附属工程)各类水利工程。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和水利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兴建的水利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各流域机构受水利部的委托负责本流域由流域机构管辖的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指导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质量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全面责任。
监理、施工、设计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
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不代替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建设各方均有责任和权利向有关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反映工程质量问题。
第七条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
各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在工程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技术责任。
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水利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提高工程质量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某某工程(以下简称“某某工程”)质量管理,明确质量责任,严格基建程序,保证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及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某某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某某工程。
第三条某某工程建设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各参建单位应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
第四条某某工程实行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
第五条某某工程实行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领导下的工程科工程负责人、驻工地代表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第六条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某某工程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工程科工程负责人对工程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驻工地代表对质量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七条某某工程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质量体系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通过招标选择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实行合同管理。
在合同文件中,必须有工程质量条款,明确图纸、资料、工程、材料、设备等的质量标准及合同双方的质量责任。
第九条在工程开工前,应按规定向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等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划分,明确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主要分部和主要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第十一条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认真履职,审核批准设代机构、监理部、施工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员变更。
第十二条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施工中应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签证。
第十三条单元工程完成后,应由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才能申请验收评定,否则监理单位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验收评定,应由建设单位主持(或委托监理单位),组织参建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验收评定,并在验收前通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 引言水利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工程。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2. 目的3. 质量管理流程3.1 设计阶段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管理措施:制定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资料收集,确保设计依据准确可靠;制定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计、水量计算、水力模拟等;设计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和审核,确保设计质量达到要求;编制设计文件和报告,以备施工过程使用和备案。
3.2 施工阶段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应采取以下质量管理措施: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编制、材料采购、施工队伍组织等;进行合理的施工管理,包括施工计划、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工程验收和质量鉴定,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编制施工记录和施工,经验教训,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3.3 运营阶段在水利工程的运营阶段,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质量管理:制定运营管理规定,包括设备运行、设施维护和安全管理等;进行定期的设备检修和设施维护,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建立健全的运行记录和事故处理制度,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事件;定期进行运行情况评估和质量检查,及时改进运营管理工作。
4. 质量管理要求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设计、施工和运营各阶段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采用合理的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进行工程验收和质量鉴定,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制度,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5. 风险管理在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还需考虑风险管理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建立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机制,应对突发事件。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 引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旨在规范施工过程,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目的和适用范围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满足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水利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水库、堤防、渠道、护岸等各类水利工程。
3. 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3.1 项目负责人拥有最高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项目质量负责。
3.2 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承担主要责任,负责组织和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3.3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 质量管理流程4.1 设计阶段: - 4.1.1 设计人员根据项目需求编制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计算书等,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 4.1.2 设计文件需经过专业审核,审查内容包括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等。
4.2 施工准备阶段: - 4.2.1 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合理、安全。
- 4.2.2 施工单位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4.3 施工阶段: - 4.3.1 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 4.3.2 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 4.3.3 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现场日常巡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
4.4 竣工阶段: - 4.4.1 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后,需组织验收,并制作竣工档案。
- 4.4.2 监理单位对竣工资料进行审查,并出具验收报告。
5.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采用优质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程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质量管理合力;•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档案和记录,作为质量管理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包括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是指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地方投资以及其他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等(包括配套与附属工程)各类水利工程。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和水利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兴建的水利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各流域机构受水利部的委托负责本流域由流域机构管辖的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指导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质量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全面责任。
监理、施工、设计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
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不代替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建设各方均有责任和权利向有关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反映工程质量问题。
第七条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
各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在工程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技术责任。
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水利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提高工程质量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
第九条水利工程建设各单位要加强质量法制教育,增强质量法制观念,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第二章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第十条政府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实行监督的制度。
水利工程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相应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质量监督。
第十一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按照水利部有关规定设立,经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方可承担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手段,增强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对贯彻执行国家和水利部有关质量法规、规范情况的检查,坚决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十二条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对流域机构、省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资质审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省级以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统一规划管理和资质审查。
第十三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监督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在其资质等级允许范围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工作;负责检查、督促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对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实施以抽查为主的监督方式,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做好监督抽查后的处理工作。
工程竣工验收时,质量监督机构应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核定。
未经质量核定或核定不合格的工程,施工单位不得交验,工程主管部门不能验收,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根据需要,质量监督机构可委托经计量认证合格的检测单位,对水利工程有关部位以及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进行抽样检测。
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定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是全国水利系统的最终检测。
各省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定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检测数据是本行政区域内水利系统的最高检测。
第三章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质量管理第十六条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和水利部有关规定依法设立,主动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质量体系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特点,按照水利部有关规定,通过资质审查招标选择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并实行合同管理。
在合同文件中,必须有工程质量条款,明确图纸、资料、工程、材料、设备等的质量标准及合同双方的质量责任。
第十八条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体系,根据工程特点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按规定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施工中应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工程完工后,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签证。
第四章监理单位质量管理第二十一条监理单位必须持有水利部颁发的监理单位资格等级证书,依照核定的监理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的监理任务。
监理单位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监理资格质量检查体系及质量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水利行业法规、技术标准,严格履行监理合同。
第二十三条监理单位根据所承担的监理任务向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派出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配备必须满足项目要求。
监理工程师上岗必须持有水利部颁发的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一般监理人员上岗要经过岗前培训。
第二十四条监理单位应根据监理合同参与招标工作,从保证工程质量全面履行工程承建合同出发,签发施工图纸;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指导监督合同中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实施;参加工程质量检查、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和工程验收工作。
第五章设计单位质量管理第二十五条设计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并应主动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等级及质量体系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做好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工作。
第二十七条设计文件必须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技术规程、标准和合同的要求。
(二)设计依据的基本资料应完整、准确、可靠,设计论证充分,计算成果可靠。
(三)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相应设计阶段有关规定要求,设计质量必须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要并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设计单位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提供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优化设计,解决有关设计问题。
对大中型工程,设计单位应按合同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立设计代表机构或派驻设计代表。
第二十九条设计单位应按水利部有关规定在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中,对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出评价意见。
第六章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第三十条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承揽工程施工任务,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施工单位必须依据国家、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第三十二条施工单位不得将其承接的水利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进行转包。
对工程的分包,分包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等级,并对其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向总包单位负责,总包单位对全部工程质量向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
工程分包必须经过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的认可。
第三十三条施工单位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理检验工作,认真执行“三检制”,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第三十四条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向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接受工程质量事故调查,认真进行事故处理。
第三十五条竣工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现行的工程标准及设计文件要求,并应向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技术档案、试验成果及有关资料。
第七章建筑材料、设备采购的质量管理和工程保修第三十六条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的质量由采购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
第三十七条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采购单位具有按合同规定自主采购的权利,其它单位或个人不得干预。
第三十八条建筑材料或工程设备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三)产品包装和商标式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四)工程设备应有产品详细的使用说明书,电气设备还应附有线路图;(五)实施生产许可证或实行质量认证的产品,应当具有相应的许可证或认证证书。
第三十九条水利工程保修期从工程移交证书写明的工程完工日起一般不少于一年。
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其保修期限在合同中规定。
工程质量出现永久性缺陷的,承担责任的期限不受以上保修期限制。
第四十条水利工程在规定的保修期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一般由原施工单位承担保修,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八章罚则第四十一条水利工程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应严肃处理。
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降低资质等级或收缴资质证书;对责任人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第四十二条因水利工程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责任单位应按有关规定,给予受损方经济赔偿。
第四十三条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或其它纪律处理。
(一)未按规定选择相应资质等级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二)未按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三)未按规定及时进行已完工程验收就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和未经竣工或阶段验收,而将工程交付使用的;(四)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没有按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
第四十四条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收缴资质证书,经济处理按合同规定办理,触犯法律的,按国家有关法律处理:(一)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接任务的;(二)不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的;(三)设计文件不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要求的;(四)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不符合本规定第三十五条要求的;(五)未按规定实行质量保修的;(六)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或在工程施工中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伪造记录的;(七)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没有及时按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八)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工程质量等级为不合格或工程需加固或拆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