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五省18个自然村的调查数据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及对策【范本模板】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与对策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造成大量的“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没有生育子女,或者有生育子女但因结婚后自立门户、外出打工不在身边照顾,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具有少子老龄化、身体多病且精神空虚化、收入水平低且劳动强度大等特点。
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困境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已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
农村“空巢老人"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且增长速度很快的弱势群体。
本文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所面临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一、农村“空巢”老人出现的成因(一)城乡差距的拉大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背井离乡到城市中务工,因为在城市中务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在家务农。
城市中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中一些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产业。
而在农村,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土地被征用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开始向有需求的城市转移,在城市中寻找自己的一份饭碗i。
随着这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剩下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更多的是一些被留下的“空巢"老人。
(二)家庭规模变小,小型化发展改革开放政策实施20 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改变了中国传统大家庭的结构。
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人口的减少,冲击了传统的家庭模式。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8 年,我国家庭平均户规模为3.16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人,三口之家和两口之家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类型,分别占全部家庭的30。
68%和24。
17%。
四口之家的比例为20.03%,单人独户和五口家庭比例相近,分别为9。
14%和10。
78%,六口及六口以上家庭只有5.20%ii。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究缘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究缘何 静 西北师范大学摘 要:空巢家庭的出现一方面固然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养老带来了新的问题。
本文针对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及困境的分析,究其造成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原因,以期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出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空巢老人 养老困境 究缘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这种现象所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高年龄和生活能力下降的老人养老问题。
老年人群体,在他们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后,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逐年弱化,是需要给予特殊照顾和关爱的一个群体。
空巢老人则指的是在一个家庭中,子女外出或不和子女住在一起,独自生活的老年人。
“空巢期”是一个家庭发生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落后,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基础医疗设施不完备,加之农村养老意识淡薄等客观因素。
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己达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左右,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1.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
老年人幸福安康的生活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保证其必要的生活消费,但实际上农村空巢老人经济状况不容乐观。
生活十分拮据,经济来源渠道不畅。
目前,除城市部分空巢老人有退休金外,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其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
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衰退,自己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劳动获取收入的能力也逐渐减弱。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子女赡养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加上外出务工压力大,致使子女补贴不稳定且标准低,并且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不稳定。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打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父母长期在家独自生活的老人群体。
他们往往面临着生活无人照料、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孤独等困境。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以下现状:
1. 生活无人照料:子女外出工作,无法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导致饮食、照顾卫生等方面存在困难。
2. 身体健康问题:年迈的老人由于缺乏照料和关爱,容易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疾病的发现和治疗也困难,给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3. 心理孤独:长期独处的空巢老人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交流和陪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面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政府关注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注,增加相关补贴和福利政策,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
2. 社会关爱与帮助网络:社会各界应组织志愿者团队,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开展定期探访、陪伴和帮助活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3. 家庭关爱:子女应该积极履行照顾父母的责任,尽可能在周
末或假期回家陪伴长辈。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通话等,与老人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4. 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政府或相关机构可以在农村地区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娱乐、交流和康复等服务,增加老人的社交活动和交流机会。
5. 加强医疗保健体系:健全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增加老人看病的便利性和质量。
鼓励医生定期到农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加强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的来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较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政策倡导、社会关爱和家庭陪伴等方式,可以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转型期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分析
社会转型期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田振郭伟张科学陈娇娇周苏陈玮金英良张训保【摘要】目的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状况,研究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其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邳州市5个乡镇的15个自然村的农村“空巢”老人,采用生活满意度(LSIA)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遇到问题时不能得到家人满意帮助、和兄弟姐妹不经常联系、和朋友不经常联系、和邻居不经常聊天、对未来没有信心、医疗费用高、无养老保险、对政府补助措施不满意、有宗教信仰、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等是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危险因素。
结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总体较差,做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疏导,构建和谐的邻里、朋友、家人关系,增加政府补助投入,提高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逐步实施农村养老金制度,合理引导农村“空巢”老人参加宗教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整群抽样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70%以上生活在农村〔1〕。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空巢”家庭人数超过1 800万,占全国空巢老人的70%以上。
他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以及卫生医疗条件都要比城市“空巢”老人匮乏的多,如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改善,必将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终制约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本研究以江苏省邳州市农村“空巢”老人为例,对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江苏省邳州市5个乡镇的15个自然村的农村“空巢”老人,发放问卷780份,收回有效问卷712份,有效回收率91.3%。
对年满60岁以上、75岁以下的空巢户都给予了调查。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 , 政府和全社会都应该行 动起来 , 有所作为 , 在“ 老有所 养” 方 面, 努力给
空巢老 人送 去更 多 的关 爱 和温 暖。这 就需要 我
们不断创新观念 、 完善政策、 健全制度、 拓展途
及乡镇文艺 团体 的演 出基本上都屈指可数。同 时, 农村的老人们受到环境和健康因素等影响, 社交圈很单一 , 他们 的精神生活极其匮乏。对
每月 1 5 0 元左右 , 这点钱用于买油、 买盐 、 穿衣、
女儿在身边照料 日常生活, 没有一个相对稳定 的经济支持来化解疾病风险和恢复身体健康 。 据统计 , 农村空巢老人中, 健康状况差的 占 2 7 .
1 2 %, 患慢性病的占 6 5 . 1 5 %, 长年患病的比率 高达 7 0 %一 8 0 %, 并且很大一部分人还多病缠 身。在这样的背景下 , 农村空巢 老人“ 医” 的问 题迫在眉睫。 目前 , 虽然农村 已普遍建立 和实
以得 到满足
农 村 观 察
医保补助标准由上一年每人每年 2 0 0 元提高到
2 4 0 元; 政策范 围内住院费用 新农合报销 比例 最高可达到 7 0 %左右 。新 型农 村社会养 老保 险制度也在试点进行 , 如河南省南 阳市 的首批
试点为西峡、 淅川 、 社旗三个县 , 年满 6 0 岁 的农
术的提高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解放了土地对劳动力的束缚 , 大量
劳动力从农村流人城市。在这种情况下 , 传统的家庭观念和 固有的家庭养 老模式发生了变化 , 农村空巢家庭迅速增多。据全 国老龄办发布 的( 2 O L O 年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报告》 显示 , 我 国空巢 、 独居老年人显著增加 , 城乡合计空巢老年人 占4 9 . 3 %, 城镇空巢老年人 占 5 4 . O %, 农村空巢老人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研究分析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研究分析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空巢老人将逐年增多,这一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主要是由于农村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极少,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接着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养老模式做了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标签: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1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现状1.1 农村老人的居住状况多以独居为主全国老龄委员会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空巢、类空巢老人以有配偶同住为主占64.9%,丧偶的占28.8%。
老人自愿与子女分开居住约有40%,主要以夫妻户、低龄老人为主,同时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相对较好。
老人被迫与子女分开居住有48.3%,其中老人想与子女同住,但因子女不孝、婆媳关系紧张、子女外出发展等原因而不得不独守空巢的占30.7%。
老人自愿入养老院占17.6%,但多因经济条件、养老院收住对象限制、当地无养老机构等原因而不能如愿。
1.2 农村老人的经济负担较重农村老人的经济支出主要体现在生活费用、生活物品费用以及医疗费用的支出。
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自己劳动收入和子女提供,并且有一半以上的老人家庭收入水平均在600元以下。
经济来源比较单一,收入只能满足日常生活开支。
对于医疗费用,若是数额较小可以承受,一旦老人有重大疾病,则抵抗风险的能力急剧下降甚至不具备应对突发疾病和重大疾病的能力。
因此,老人的医疗费用应当由社会各方统筹,以提高老人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
1.3 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困难农村老人的生活照料状况分为日常的生活照料和生病后的生活照料两种情况,调查显示农村老人生活照料主要还是依靠家庭成员。
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老伴和子女照顾的老人占到90%以上。
农村老人生病后生活照料的提供者绝大部分是家庭成员。
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而言,日常和生病后的照料还是主要依靠自己和老伴,其他人的照料不具备条件也不能及时对老人平时的生活加以照料。
论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及对策
论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及对策【摘要】农村“空巢老人”作为一个非凡的特殊群体,在个体人格特征变化、身心健康、个人生活质量、养老保障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发现“空巢老人”的目前状况的不容乐观,要解决好“空巢老人”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政府、家庭子女及“空巢老人”本人等各方力量,尤其要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可动用资源支持,家庭子女及“空巢老人”本人共同努力,凝聚社会共识,动用社会一切力量,加大力度改变现有状况。
【关键词】空巢老人现状问题对策我国“空巢老人”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转型和升级,“空巢老人”的子女由于所居地农村劳动力富余,不得不外出打工、从事经商等谋生手段以维持生活,他们的父母被迫留守农村,独守空房,成为人口老龄化中的特殊群体。
“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而又需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因种种原因导致许多“空巢老人”生活在孤岛之中,“留守”在家里,过着孤寂的生活。
他们面临“人格特征发生急剧变化;生活上压力空前,孤立无助;思想上沟通无力,封闭自守;心理上老化自卑,焦虑恐惧;行为上刻板拘泥,困守空房;身心状况上监测不力,疾病缠身,久拖不治;社会上缺少支持,养老陷于困境”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健康长寿,幸福快乐的严峻社会问题。
我镇位于黄冈市长江边缘,是古老的乡镇,由于改革浪潮的冲击,许多事业单位和当地厂矿企业纷纷倒闭,该镇经济陷于萧条境地,农村人口占该镇总人口90%。
农村以传统作业为主的模式已经转型,导致劳力剩余,该镇成为一个农村劳务输出的大镇,农村存在着大量的留守“空巢老人”。
作者调查了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高湾村“空巢老人”状况,结果显示:该地区处在蕲州镇,约1000户,有12000人口,本地的“空巢老人”有3550人,占总人口28.8%,空巢老人中年龄大部分处于65周岁以上。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建议,范文,网,对策,原因分析,空巢,老人,农村,,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调研报告中查看更多范文。
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缺乏,青状年等主要劳动力人员外出打工,留守家园靠“99、38、61”人员,既老人、妇女、儿童。
如何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老龄工作,笔者就对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在下罗乡进行了一次剖析调查。
下罗乡地处珙县南中部山区,属纯农业乡,总人口17631人,总户数4510户,中青年外出务工5750余人,举家外出务工440户,全乡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1748人,其中:独居老人占271人。
他们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表现为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笔者在分折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部署工作时参考。
一、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一)本应安详晚年现实却是辛劳每一天建新村尹廷德老人今年79岁,有5个子女,孙子有10人,一家老小22人,子孙们不是外出务工就是异地求学,家里就剩下夫妻俩。
谈到尹廷德老人儿孙满堂时,老人说:“儿女长大了就分家,各自生活去了,不管是平时,还是过年过节,除了我就是她,除了她就是我”。
老人子女虽多,但生活并不富裕,子孙们一年忙到头,有的仅够子女读书,有的连修房负债还未还清。
虽然年老体迈,腿脚不灵便,但还承包着8亩多田地,养四头猪,一头牛,有时还帮人耕田找点电费钱,几乎没有清闲日子,每天晚上还要料理家务,自己养活自己。
(二)生活寂寞最盼过年团聚在粮坝村见到81岁老人毛少康时,他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正在清除瀑雨后涌进屋内的淤泥。
老伴去世10年多了,2个子女外出务工已3年未归。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定稿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关系深刻变化,农村空巢家庭现象日益明显,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大量出现。
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空巢老人生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如何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幸福生活是基层党委践行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摸清空巢老人的当前生活状况,我街道关工委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XX街道现有人口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7256人,占总人口数的%。
经调查,我街道有空巢老人(无子女、子女外出打工或与子女分居单独居住的老人)约3600余人,超过老年人数的一半以上,其基本情况从生活来源上看,依靠农业生产自给占%;依靠子女赡养占%;有五保供养户(国家提供五保供养)占%;主要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占%。
从自理能力上看,吃、住、行等基本能够自理占%;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邻里或集体帮助才能解决用水、用柴、就医、出行等问题,占%;日常生活需要子女或保姆护理,占%;生活自理能力差且无人照顾,占%。
从生活方式上看,愿意与子女一起居住的占%,位居首位;愿意独自居住占%;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占%。
二、空巢老人主要困难及原因分析(一)经济收入有限,生活水平不高。
空巢老人经济来源主要子女打工供给,标准不高且缺乏稳定性;大多空巢老人无法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业收入十分有限,仅能够保证蔬菜、粮食等自给;农村养老、五保等供给额度不高,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准,仅能够解决温饱,生活十分困苦。
如我街道,只有15%的空巢老人人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40%的空巢老人年收入不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半,低于2000元,无法改善居住、出行等生活条件;45%的空巢老人年收入在700元以下,生活十分艰辛。
(二)健康保障不力,身体状况较差。
由于农村医疗条件不便、水平不高,农村老年人普遍有“拖”病心理。
空巢老人受身体条件、家庭条件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加上当前农村就医个人负担费用仍然较高,多数老人患病后选择简单药物治疗,不愿外出就医根治,忍受生命威胁和疾病痛苦,常年患病的比率非常高。
人口社会学视角下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人口社会学视角下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作者:闫紫菱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10期摘要: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动到城市生活定居,老中青三代常常只剩下老人留在农村,由此形成了大量的“空巢老人”,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笔者利用人口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具体从微观、中观、宏观的角度对空巢老人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
同时对空巢老人所面临的来自经济状况、日常生活、医疗健康、心理状况、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全方面的调查并对其从个体层面、人际交往层面以及社会参与层面进行具体的成因分析,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缓解空巢老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人口社会学理论;原因分析一、研究背景据相关资料显示: 2010年“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 50% ,部分大中城市达到 70% ;农村留守老人约 4 000 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
”可见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之多。
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远远没有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想境界。
他们面临的诸多问题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因而急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研究目的1、通过对当今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问题的描述加深社会各界对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了解。
2、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面临问题原因的分析探究社会政策层面,经济分配层面等存在的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3、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现象出现的成因分析明确社会转型中我们应当着重保护的对象,并能在日后的生活中对这一群体给予更高的关注度。
4、提出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给予理论上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一)农村空巢老人现象出现的成因“空巢老人”是指身边无子女亲属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包括老年夫妇或丧偶独居的鳏寡和未婚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文_社科研究169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以及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家庭中老人的主要面临着经济状况困难、身体健康状况差、精神慰藉缺失这三大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具有独特工作方法和价值理念的专业化社会工作实务,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在解决“空巢老人”所面临的问题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工作介入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养老问题已经慢慢由刚开始的的家庭问题演变成了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数量的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26.51%。
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空巢”老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
由以上数据得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在逐步增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空巢老人的数量在逐步扩大。
因此,在新时期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又多了一个亟须帮助的人群——农村地区空巢老人。
在中国,空巢老人主要是指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自己居住或老夫妻一起居住的老人,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儿女与其分开居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在外地打工,不得已自己在家的老人。
社会的进步发展带来的就是老龄化的加重,因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我们面对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在农村,当子女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打工、学习、结婚不在家后,独守“空巢”的老夫老妻只能独自在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调症状,这就是家庭“空巢”综合症。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已步入了空前昌盛的阶段,同时空巢老人对健康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其与社会保障之间的供需矛盾十分明显,这必将逐渐成为影响家庭功能和社会和谐的障碍因素。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相较于城市中的空巢老人以及其他农村老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情况也更为复杂,努力探究这个群体的生活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使广大农村空巢老人安度晚年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空巢老人农村成因对策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期的历史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但由于自身能力、社会保障、情感交流等方面的制约,农村空巢老人普遍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问题,大力改善农村他们的生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本文拟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产生原因、生活状态及对策建议进行初步探讨。
一、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成因分析农村空巢老人,是指生活在农村,年满60 周岁,无子女或者有子女但子女常年外出谋生而导致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人。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农村空巢老人数量近年来快速增长,既有社会社会发展导致结构变迁的共性原因,也与我国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政策密切相关。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政策,尽管近年来逐步进行调整,但多年积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却难以在短期内完全解决,这必然导致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福利待遇得不到满足,处出务工的子女由于生活成本较高,既无力把父母接到城市居住,又需要老人在家中照顾孙辈,老人们被迫留在农村成为空巢老人。
二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老年群体仍然选择留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劳动或养老,这也导致大量农村空巢老人的产生。
据民政部的粗略统计,2011年进城务工农民已超过 2 亿人,近年来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三是计划生育政策改变了我国社会人口的自然变迁。
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农村生育率明显降低,这一方面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也改变了人口自然变迁的规律,产生了大量独生子女、少子女家庭。
三农问题之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探究一、农村空巢老人现象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年龄在60 岁以上,或者是所有子女长期在外求学、务工和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农村老年人; 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农村老年人。
①近几年,由于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
在人口大流动的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的关注,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
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占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因此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更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经济社会问题,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探索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农村空巢老人本身,而且对农村的稳定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的内容包括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原因探讨及探讨合理的对策。
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经济压力大,收支不平衡收入来源狭小,农村空巢老人,由于体力衰退、疾病等原因,靠自身劳动获取劳动的收入能力降低。
因此,农村空巢老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子女的供养。
但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子女大多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收入较低。
因此,农村空巢老人能从子女那里得到的收入就比较有限。
更有甚者,子女根本没有给予老人经济供养。
从农村空巢老人的支出情况分析可得其恩格尔系数较高。
主要的经济支出用于满足物资生活资料的支出。
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支出所占的比例较小。
可见经济的拮据。
( 二) 身体健康状态差,看病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常被疾病困扰,身体健康状态比较不理想。
虽然,现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大都参加了新型的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尽管有了明显改善,但求医问药状况仍不令人称心如意。
不少村卫生所没有病床,没有输液架,有的甚至没有消毒设备,医疗设施短缺、简陋,即使是在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同样也存在B 超、X 光机、生化检测设备短缺等问题,就医环境恶劣。
一旦碰上大病,高昂的医疗费用也是他们难以承担的重担。
解决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困境的路径探析
解决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困境的路径探析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或长期在外求学,或进城务工和定居,随之而来的是愈来愈多的农村老人变成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不仅是个人家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否解决好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关乎着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标签:农村空巢老人;特色经济;制度建设;赡养义务1999年我国进入人口老年型国家的行列,16年之后的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和严峻。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
〔1〕而从人口老龄化衍生出来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即为空巢老人问题,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目前,国内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研究多集中在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上,而在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困境与问题方面则研究匮乏,本文主要针对学术界已提出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方面有所帮助。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界定学术界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界定大同小异,多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本文的空巢概念侧重说明老人无人照顾,在我国农村,规定年龄在60岁及以上者可领取低保费,同时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曾于1982年根据中国国情及传统概念,建议规定60岁以上为老人,同时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規定以60为老人起点,因此,本文中的老人定义为60 岁及以上的人群。
因而,本文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人,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外出求学、打工等原因而离开老人,导致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这样的群体就称为农村空巢老人。
湖南科技大学的老师廖和平、付睿对湖南、河南、河北、陕西、黑龙江五省18个自然村的部分农村空巢老人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经济拮据,起居无依,情感孤独,缺医少药等等。
转型期“空巢老人”问题的研究及对策
转型期“空巢老人”问题的研究及对策摘要:随着城镇化改革的推进,在农村向现代化、城市化转型的今天,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困扰社会各界的一个难题。
“空巢老人”的养老不可能再依赖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的传统模式。
本研究从“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提出完善和完备“空巢老人”养老体系设想和对策,以期为政府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型期;空巢老人;养老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意味着老人的暮年阶段将变得更长,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及60 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1.3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7%,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以笔者所在市为例,60 岁及以上人口为100.76 万人,占11.05%,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69.54 万人,占7.62%。
在全市的291.03 万户家庭中,按代别:一代户有130.67 万户,占44.9%;二代户有139.31 万户,占47.9%;三代户有19.35 万户,占6.6%;四代户有1.69 万户,占0.6%;五代及以上户有114户。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使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成员减少;伴随着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城市住房条件逐渐改善,许多老人喜欢过独居、清静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
此外,许多年轻人外出经商或工作,很少与老人生活在一起;或者因老少“代沟”问题,子女和老人不住一起;高龄老人增加,丧偶独居老人也有所增加。
在这情况下,如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空巢老人”问题就显得更为严重。
1. 问题1.1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低,部分人仅能解决温饱问题目前,许多空巢老人存在生活质量降低、外部经济支持下降、自我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
空巢老人问题分析
空巢老人问题分析在我们农村有句话:养儿为防老。
可是慢慢地我们发现农村里就剩下了老人和小孩,他们孤独的在家里,精神上极度的空虚,身体上也多是疾病缠身。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人现象日益凸现。
空巢家庭是可以说是近几年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也更容易被忽视。
所以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
当今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到来,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各种迹象表明,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老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亟待社会的关注。
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农村老龄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农村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因身体状况、社会环境的原因,在经济、情感、心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他们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一)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
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
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困难远远超过了城市空巢老人。
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人高于种地收人,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
有时高龄老人他们也不得不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
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
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却还要辛苦在地里劳动,不能不让子女心疼。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建议,范文,网,对策,原因分析,空巢,老人,农村,,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调研报告中查看更多范文。
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缺乏,青状年等主要劳动力人员外出打工,留守家园靠“99、38、61”人员,既老人、妇女、儿童。
如何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老龄工作,笔者就对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在下罗乡进行了一次剖析调查。
下罗乡地处珙县南中部山区,属纯农业乡,总人口17631人,总户数4510户,中青年外出务工5750余人,举家外出务工440户,全乡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1748人,其中:独居老人占271人。
他们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表现为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笔者在分折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部署工作时参考。
一、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一)本应安详晚年现实却是辛劳每一天建新村尹廷德老人今年79岁,有5个子女,孙子有10人,一家老小22人,子孙们不是外出务工就是异地求学,家里就剩下夫妻俩。
谈到尹廷德老人儿孙满堂时,老人说:“儿女长大了就分家,各自生活去了,不管是平时,还是过年过节,除了我就是她,除了她就是我”。
老人子女虽多,但生活并不富裕,子孙们一年忙到头,有的仅够子女读书,有的连修房负债还未还清。
虽然年老体迈,腿脚不灵便,但还承包着8亩多田地,养四头猪,一头牛,有时还帮人耕田找点电费钱,几乎没有清闲日子,每天晚上还要料理家务,自己养活自己。
(二)生活寂寞最盼过年团聚在粮坝村见到81岁老人毛少康时,他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正在清除瀑雨后涌进屋内的淤泥。
老伴去世10年多了,2个子女外出务工已3年未归。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在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人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小型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村开始出现空巢家庭并呈现逐渐增多之势。
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了挑战,农村空巢老人面临养老困境。
面对未富先老的社会实际,如何探索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认为居家养老顺应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适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既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又满足老人居家的愿望,可以充分整合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社区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是我国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空巢老人经济适宜的养老模式。
最后,从家庭、社区、国家(政府)三个维度探讨了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社会政策一、空巢空巢老人的定义人1 空巢老人的定义及分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蔡文媚教授较早提出了空巢家庭的概念。
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
按照年龄可以将其分为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低龄空巢老人的年龄为60~79岁,80岁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
考虑到空巢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
二.对空巢老人成因的研究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其原因可分为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三种,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社会的发展使空巢家庭的出现成为必然。
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庭子女数锐减,对于双独联姻组成的家庭,客观上无法同时满足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必然有一部分老人主动或被动独立生活而空巢。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这样的迁移也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通过一项调查研究,探讨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调查显示,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许多家庭的年轻人离开农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寄托了他们的希望与理想。
然而,这也导致了农村老人二度抚养的问题。
在许多情况下,年轻人只能无奈地将年迈的父母留在农村,而他们自己则在城市打拼。
农村空巢老人的另一个特点是缺乏照料和关心。
在城市工作繁忙的孩子们往往无法亲自照顾父母,而在农村,社会福利系统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对老人关怀的缺失。
因此,许多农村空巢老人常常承受着孤独和无助的痛苦。
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出现有多重原因。
首先,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
农村年轻人离开农村,选择在城市就业,这导致了农村老人留守现象的加剧。
其次,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是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一个原因。
在过去,农村家庭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因此孩子们不得不放弃教育,选择务农。
然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人更加渴望获取更好的教育机会,这推动了他们离开农村,前往城市。
第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也是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过去,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孝顺和尊重长辈,因此在农村,孩子们普遍会留在父母身边,即使在找到更好的机会后。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个人主义和自由选择成为了新的主流价值观,年轻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展,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存在。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方案尽管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复杂多样,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这个问题。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建设更好的养老设施和社区。
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和丰富的社交活动可以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并提供生活上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