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集锦4篇)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集锦4篇)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1)该背就要背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少不了要背诵的内容。
数学、物理、化学有相应的公式,地理有地图,而生物需要背诵的内容就相对冗杂。
其实只要上课听讲足够仔细,概念理解较为透彻,背诵不会太难,只需要多多重复。
设立目标初中生物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也不要指望谁都能学好。
在学习的时候,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的成绩达到什么档次就可以了?虽然我们都想追求卓越,但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2)想要学好初中生物,首先要保证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
预习是为了让同学们可以提前了解知识点,而上课专心听讲则是学生学好生物知识的关键。
听讲也是有技巧的,学生们每天上课的时间是一样的,但学习成绩就不一样,这就证明大家的听课效率不同。
初中生在上生物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并且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做笔记则是为了简化生物重要的知识点,听课的时候,记下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以加深印象,减轻考试复习的负担。
另外,学习生物切记死记硬背,想要取得好成绩,就要活学活用。
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
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知识就会为你所用。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3)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突破难点有些初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归纳总结在初中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013年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教材
2013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座号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腔肠动物特点: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水螅(水母,海葵,珊瑚虫)水螅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外胚层和内胚层。
内胚层围成消化腔,外胚层中有刺细胞,在触手外尤其多。
2.扁形动物特点: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可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口长在腹面。
感觉器官集中在前端,能够最先感觉外界刺激。
使身体定向运动。
日本血吸虫会感染软体运动钉螺,从而感染人体。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线形动物特点: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蛔虫寄生在小肠里,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系统简单,生殖器官发达,靠虫卵传播。
2.环节动物特点: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蛭)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蚯蚓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头,远离环带的一端是尾。
身体分节使其躯体运动灵活。
它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软体动物特点: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蛏(石鳖,蜗牛,乌贼)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类产量也位世界首位。
2.节肢动物特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
代表动物:蝗虫(虾蟹蚊蝇)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013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
2013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打印(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庄咏琪座号:6,4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环节动物(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2)蚯蚓: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3、哺乳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如兔、大熊猫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呼吸:用肺呼吸;血液循环: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体腔: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
(2)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3)兔:体表:被毛(保温)呼吸:用肺呼吸,血液循环: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齿:分门齿和臼齿,消化: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人教版(2013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刺细胞,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涡虫的消化器官是口、咽、肠。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线性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蚯蚓、蛭、沙蚕等。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为足。
代表动物:河蚌、乌贼、蜗牛等。
双壳类动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
代表动物: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昆虫外骨骼的作用:起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蝗虫靠气管进行呼吸。
第四节鱼脊椎动物: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蝾螈、大鲵、蟾蜍等。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代表动物:蛇、鳄鱼、龟、鳖等。
第六节鸟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鸟善飞的原因: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少体重);消化速度快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第七节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2013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2012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提纲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 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 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 如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 ②软体动物 如乌贼 鱿鱼 、章鱼、扇贝、蛾螺 ③甲壳动物 如虾、蟹、水蚤 ④海豚、鲸、海豹 哺乳动物 、龟、鳖、鳄鱼 爬行动物 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完成呼吸。
4、四大家鱼是 、鲢鱼、鳙鱼、草鱼、青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 其作用是 减少游泳阻力 适于游泳。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 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 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 同时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 控制运动的方向。
8、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 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
9、鱼鳃为鲜红色 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鳃丝既多又细 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 有利于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判断鱼是否新鲜的标准是看鳃丝的颜色 鲜红色为新鲜的 。
10、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 然后由鳃盖后缘 鳃孔 流出 二者是交替进行的。
在水流经鳃丝时 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 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 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 _氧气_的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多。
1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 适于_水_中生活 体表被_鳞片_ 用_鳃_呼吸 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 有口无肛门。
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3、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基因的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生物的基本特征:组成结构、营养需求、代谢功能、生物繁殖-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系统分类法、生物命名规则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产物的合成与排泄、细胞分裂- 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3.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基因型与表型-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定律、遗传交叉、基因突变-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选择性适应、变异遗传、种群遗传漂变、物种分化4. 生物的调节与协调- 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传导、反射机制- 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合成与作用、负反馈调节-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结构、免疫反应的发生与调节5.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物群落、生态位、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种的适应性特征: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 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重建6. 细菌和病毒- 细菌的特征和分类:结构特征、生存方式、有益和致病性- 病毒的结构和感染机制:病毒的组成、寄生方式、传播途径- 防治和预防:消毒杀菌、疫苗接种、个人卫生惯7. 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 重组DNA技术: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风险-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基本概念、应用和伦理问题- 克隆技术和胚胎干细胞研究:科学原理、伦理考量8. 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 生物科学的应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生物科学的社会问题:生物安全、生物伦理、基因测序等争议- 发展生物科学的前景和挑战:可持续发展、公共安全、伦理规范以上为八年级上生物复提纲,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字数:229)。
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复习提纲:
1. 细胞生物学
a.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物质合成、代谢调节、生殖等
c.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d.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区别
2. 生物的组成与分类
a. 生物的组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点及区别
b. 生物的分类:物种、属、科、纲、目、门、界的概念与关系
c. 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特点和举例
3. 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
a. 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生态地理分布等
b. 自然选择的原理和例子: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种群演化
c. 人类的进化:人类起源、古人类的进化历程、智人的演化特点
4.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a.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b. 植物的组织:维管束组织、细胞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c. 植物的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过程和特点
5. 生物的调节与保护
a. 生物的调节功能:神经调节、荷尔蒙调节和环境调节的特点和机制
b. 人体的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器官和功能
c.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6. 生物的资源与利用
a. 生物资源的分类:食物资源、药物资源、能源资源和材料资源
b. 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生态农业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c. 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应用:对农作物、畜牧业、医药等领域的影响和前景。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细胞与细胞器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新陈代谢–细胞分裂3.细胞器的功能与结构:–基质–质体–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二、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基因突变2.人类的性别遗传:–性别决定因子–阴性遗传–阳性遗传3.进化的基本概念:–生物进化的证据–适者生存–物种形成与灭绝4.进化的途径:–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流动三、生物多样性1.物种与分类:–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的层级–常见生物分类的例子2.动植物的分类:–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分类3.生物圈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濒危物种的保护–生物圈保护的措施四、生命的伦理问题1.生物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2.生物科技的伦理问题:–生物伦理与人类尊严–生物伦理的原则与道德约束–生物科技伦理的热点问题3.遗传病与婚配:–遗传病的基本概念–遗传病的传播途径–遗传病婚配的伦理问题五、健康与预防1.营养与健康:–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作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取–饮食习惯的影响2.疾病与预防:–常见传染病的预防–预防措施的方式–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以上为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包括细胞与细胞器、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生命的伦理问题以及健康与预防等内容。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结合教材内容,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vip专享]2013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2013年秋使用)
全新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植物种类大约30万种)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1、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3、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蛲虫、丝虫、线虫。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乌贼和章鱼等。
6、节肢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名称:七星瓢虫、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7、蚯蚓特征:⑴根据环带判断蚯蚓的前后端,蚯蚓的前端离环带近。
⑵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叫环节动物。
⑶用手触摸蚯蚓腹面感觉粗糙不平,因有刚毛,它与肌肉配合使蚯蚓向前蠕动。
⑷用手触摸蚯蚓背面有黏滑感觉,因有黏液,它与蚯蚓的呼吸有关,蚯蚓的呼吸器官是湿润的体壁,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⑸观察完蚯蚓后,应把蚯蚓放到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8、蝗虫的特征:⑴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腹部⑵蝗虫的体表有一层坚硬的外骨骼,作用是1、保护;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⑶蝗虫共有3对足, 2 对翅,着生在腹部,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呼吸器官是气管。
9、腔肠动物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013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2013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2013.11.10 李青莲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动物与植物的显著区别:动物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海蜇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3.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身体几乎透明,长约1厘米,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口,其周围伸展着5――12条解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4.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经过身体纵轴可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辐射对称。
这样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5.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身体由内外两层胚层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
中央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在外胚层有刺细胞,它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解手处尤其多。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具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7.涡虫生活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的动物,长约1~1.5厘米,背面呈褐色,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眼点。
8.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
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身体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消化系统由咽、口、肠道构成。
9.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样动物身体可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10.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
在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1、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各类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例如:水母,海蜇、水螅、海葵、珊瑚虫2、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例如:涡虫、日本血吸虫。
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状;有口有肛门。
例如:蛔虫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很多彼此相像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帮助运动。
例如:蚯蚓、水蛭、沙蚕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外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例如:章鱼、蜗牛、石鳖、河蚌等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例如:虾、蟹、蝗虫〔全部昆虫〕蚯蚓: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它的的身体主要有很多相像的体节构成。
我们主要依据蚯蚓的环带来推断蚯蚓的前2、端和后端。
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蚯蚓的反面粘滑,体壁分泌有粘液,主要用潮湿的体壁进行呼吸,腹面粗糙是因为有刚毛,刚毛有帮助运动的作用。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蝗虫: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主要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它有3对足2对翅膀〔最终面的那对足成为后足〕,是蝗虫的主要运动器官,呼吸的器官:气管。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此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外表的坚韧的外壳,有爱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
7、鱼类①运动器官:鳍〔尾鳍:掌握并保持前进方向、鱼前进的动力;背鳍、腹鳍、臀鳍:维持鱼体平衡胸鳍:帮助转换方向3、〕侧线:感知水流和障碍物。
②、呼吸器官:鳃。
鳃主要由鳃丝构成〔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③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通过尾部的摇摆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④、鱼离不开水的缘由: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分的氧气而死亡。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的起源和演化1.天地之间的变化: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大气的形成和演化-水的起源和演变2.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的理论-生命起源的证据-生命的演化与分类-进化论的发展3.古生物的研究-古生物学的方法和研究对象-重要古生物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古生物的意义和作用第二单元: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概念-物质基础:DNA和染色体-遗传因子和遗传信息-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性2.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显现-变异和突变-基因的互作效应3.进化与遗传-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进化的驱动因素:基因变异和基因流-进化的证据:化石、生化和遗传第三单元: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换-细胞的分裂和增殖2.组织与器官-动植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构成-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动植物的生殖与发育-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动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方式-个体的生长和发育第四单元: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方程式-光合作用的控制因素-光合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方程式-呼吸作用的控制和调节-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3.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第五单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分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生态位和群落的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生态文明的实践以上为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主要涵盖了生物的起源和演化、遗传与进化、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内容。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 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 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 20到 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座号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腔肠动物特点: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水螅(水母,海葵,珊瑚虫)水螅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外胚层和内胚层。
内胚层围成消化腔,外胚层中有刺细胞,在触手外尤其多。
2.扁形动物特点: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可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口长在腹面。
感觉器官集中在前端,能够最先感觉外界刺激。
使身体定向运动。
日本血吸虫会感染软体运动钉螺,从而感染人体。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线形动物特点: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蛔虫寄生在小肠里,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系统简单,生殖器官发达,靠虫卵传播。
2.环节动物特点: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蛭)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蚯蚓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头,远离环带的一端是尾。
身体分节使其躯体运动灵活。
它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软体动物特点: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蛏(石鳖,蜗牛,乌贼)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类产量也位世界首位。
2.节肢动物特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
代表动物:蝗虫(虾蟹蚊蝇)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都生在胸部。
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
蝗虫用气管呼吸,气管的开口气门主要位于腹部,因而将腹部浸到水中会死亡。
第四节鱼1、运动器官:鳍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背鳍(保持直立),胸鳍(帮助转换方向),腹鳍(防止左右摇摆)——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生活(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2.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在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代表动物:蜥蜴,龟,鳖,蛇,鳄。
爬行动物表面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第六节鸟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1)外型: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2)运动:有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胸肌发达,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3)消化:角质喙,无牙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排便快,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
(4)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
(5)循环:心脏4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
体温高恒定,42度左右。
附: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
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还可以帮助身体散热。
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1)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2)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
第七节哺乳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如兔、大熊猫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体腔: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
(2)兔:体表:被毛(保温)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消化:牙齿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体温恒定。
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运动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生存的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2)骨胳肌结构: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骨胳肌特性: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活动的。
(3)运动的产生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4)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
(5)关节的结构图:书P43(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直臂提重物时同时处于收缩状态)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动物的行为分类:按行为表现(功能)不同可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
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
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第三节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
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2、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3、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蜜蜂跳舞—动作黑长尾猴—声音蚂蚁—气味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
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了解: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可节省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4、接种——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
酵母菌可有氧呼吸,也能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
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第二节细菌1、细菌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2、法国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
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分裂繁殖(裂殖)。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4、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5、细菌的结构:如下图(从外到内)(1)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
单细胞生物。
(2)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细菌生殖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20-30分钟一次。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