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共78页文档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提示: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5.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试 答
提示: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 青铜器和玉石器。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 写材料。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 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6. 图片中的文字为何种字体?秦汉瓦当具有怎样的史学 价值?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 无稽之谈,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 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 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 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史料三反映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产生了什么
四 及群生也。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思考 4 试 答
史料解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 守意识。
史料四反映出儒学什么功能?
归纳总结 辩证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 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 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 护中央集权, 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 应当 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解析
汉武帝的推恩令实质上是削弱王国,加强中央
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也是通过思想统一以 维护政治统一,故选 B 项。
通史综合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政治上: (1)削弱地方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 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 视;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 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 相权;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 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021届新高考历史大一轮大串讲中国通史第5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
二、秦汉时期的思想
3.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③教育:教科书: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中央: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
(2)耕作技术: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汉朝出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一、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2.手工业的进步 (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①冶金业: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丝织技术相当成熟,能织出二十多个花色品种。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
内容
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 术士,即儒士)的事件。
“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是极为消极的,表明秦王朝在文化领域由博
影响 采先秦诸子学术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转型,新官学
的内容也由综合宽容转向了专制。
二、秦汉时期的思想
2.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黄老思想)
思想文化上: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 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一、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的发展
通史复习: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可编辑全文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
二、西汉: BC202年—9年(长安-陕西西安)
汉承秦制:继承秦朝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 县制、法律、土地制度、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等。
有所损益:创新制度有刺史制度、察举制、内外朝制度等。
(一)政治:
1、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并 行制度。
秦朝与2.西西周周与政秦朝治政制治制度度的的比比较 较
中央政治体制 地方政治体制 选官制度 政治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分封制与宗法 形成了建立在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 制相联系,以 血缘宗法制度 奴隶制的 西周
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血缘关系为基 上的世卿世禄 贵族政治
高度集中
础
制度
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 郡县制在国家 实行俸禄制度,
一、秦汉时期
3、秦朝的灭亡
①时间:公元前207年 ②原因:暴政
焚书坑儒; 大兴土木(修长城、阿房宫、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徭役繁重; 严酷法律。
4、评价秦始皇(回顾古代帝王评价方法)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写道:“这 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 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 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
世卿世禄制
官僚政治(郡县制)
皇帝授予
服从上级、皇帝 多个机构的相互制约、 相互监视,庞大臃肿 和运转不灵
收入只有俸禄,贪污 受贿就成了官僚政治 的一大特色。
皇帝来任免,人才由察 举、科举制等办法产生
(二)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控制工商业;商品必须明码标价。
度 量
衡
(三)文化:
高三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思想(通史复习)
楚前 汉 战 争年 西 汉 建 立
汉文 高景 祖之 刘治 邦
年 王 莽 篡 夺 政 权
202
60
119
138
主题三 东汉的统治:(公元25年-----公元220年)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出 年现 *“ 刘光 秀武 建中 立兴 东” 汉 党锢之祸 班甘 超英 出出 使使 西大 域秦 蔡 伦 改 进 造 纸 术 184
【阶段特征】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 期: •◇:表现: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奠定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封建经济恢复发展; •3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科技文化大发展。 •4外交:“中华文化圈“酝酿和扩大;丝绸之路开通。
秦朝时期的经济
• 农业:秦朝——“泰半之赋”(农民将收成的三分 重 之二上缴给国家。) • 徭役——秦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主 要适用于大型工程或者统治者的奢侈宫殿工程 过度 等。) • 工商业——A秦朝统一货币(半两钱)和度量衡, 促进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 B“市”——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器中。
建立
恢复 和 发展(休 养生息政 策)
衰亡
汉武帝的大一统
8 前 董 仲 舒 年 建 张 议 骞 设 出 立 使 太 西 学 域
与汉 匈武 奴帝 三派 次卫 大青 战、 霍 去 病 前 年 * 张 骞 第 二 次 出 使 西 域 西前 域 开年 始* 正设 式西 归域 属都 中护 央* 政标 权志 着
③文化: 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 化交流。创造灿烂的文明,保障中华文明的延续。
④外交:保障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利于集中 力量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课时1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课时1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1.政治:(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秦始皇*;②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③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①中外朝制度;②刺史制度;③察举制。
2.经济:(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考点一 秦汉时期的政治(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群雄割据(1)春秋时期⎩⎪⎨⎪⎧①原有的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伴随诸侯国力量的强大,部分诸侯国以“尊王”为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2)战国时期⎩⎪⎨⎪⎧①各大国君主先后改称“王”。
②出现卿大夫夺位的政变。
③各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
2.大统一(1)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地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4)用人制度: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制度:秦帝国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3.影响(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汉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①汉初推行郡县制,并分封同姓诸侯王驻守各地。
②中央和封国的矛盾激化,导致“七国之乱”。
(2)措施: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通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c、打通西南夷(云、贵、川),设置行政机构,促 进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
(2)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开 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加强南北 交通)
辽东
全长一万多公里
临洮
(四)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 中央政府下的地方行政机构, 府之外,虽拓展周朝疆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 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家统一。
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细密、严苛。
本质:从云梦秦简可知,秦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集中 体现,是秦始皇统治全国的有力武器。
固。因而,必须要加强中央集权,以防止割据势力的膨胀。
2.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强有力的政权以保护封建土地所
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地位。
二、其思想根源:法家的“集权”理论。
三、其历史根源: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 从“君权神授”“天子以四海为家”“家天下” 到春秋战国后的“大一统”,都为其形成提供了 社会文化的来源。 四、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进封建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1.中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域,治理水患的需要。 2.抗拒自然灾害,救济灾荒的需要。需要统一的 中央集权政府协调组织。
秦统一的意 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候 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为我国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 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 供了有利条件。
秦汉时期2016.11一轮通史复习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 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 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 于稳定社会秩序 积极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 消极 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 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C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 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 A 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 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 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 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 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 作用( ) ①“春秋大一统” ②重用儒学家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 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相同点: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统治 作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前提 基础 权力
分 : 周王室势力强大
郡 : 国家大一统
不同点
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打破血缘关系,以地域为基础
天谴论
董仲舒 观点?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道,勿使并进。”
第2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复习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汉代画像砖:田庄劳作 豪强地主的坞堡
命题探究
(2022·全国·模拟预测)汉武帝时期,桑弘羊力倡实行盐铁官营,称“今意总一 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西汉实
行盐铁官营的根本目的在于( D )
A.防止商人的势力膨胀 B.鼓励民众去从事农业 C.防止诸侯国割据一方 D.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史
复习课
①秦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
第2讲
秦汉
(BC221—BC207)
②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巩固
(西汉BC202—DC9; 东汉DC25-DC220)
复习课第2讲 秦汉
课标要求:
①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 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 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②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 前后的巨大变化。③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 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④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 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⑤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⑥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了解中国古 代赋税制度的演变;⑦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 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⑧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
知识梳理 政治:制度建设
“汉承秦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汉朝制度只是沿袭秦朝制度吗?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又有所调整和创制。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秦汉思想文化
发挥“仁政”, 主张限田,轻徭 薄赋
材料五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 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 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他 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 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 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 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 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 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 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 料中说的是贫富程度与治国难易的关系,但材料中 没有强调怎么达到贫富有度,B、C、D三项都是 在强调怎么达到这个度,扩大了材料的信息。所以 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
4.(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关系 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 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对董仲舒思想的态度和 表现是什么,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态度:认可采纳。 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启用儒学之士;创建太学; 等等。
教育+选官
政治管理人才 中央官学—— 太学 ……
地方官学——郡国学……
做官
汉代 学校 系统
官学
察举制
私学
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 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汉代察举所有的科 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一、千古一劫:“焚书坑儒”的批判 探究一:汉代以来人们是如何看待“焚书坑儒”的? 探究二:秦往汉来,汉初治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实施的效果 和结果如何?
第2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通史复习)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 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在维护国 家统一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细密、严苛。
统一度(长度)、量(体积)、衡(重量)
二)秦朝经济发展 秦始皇为维护统一,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有何 作用? (1)承认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移民垦荒。 目的:加强税收 作用: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 (2)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目的:加强税收 作用:有利于密切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也有利 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统一车轨,修驰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 陆交通网络。 目的: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 作用: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始于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 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 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 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 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 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 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
辽东
全长一万多公里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项 目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盛行时代
奴隶社会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存在基础 以血缘为基础 任职方式 诸侯王位世袭 与中央 关系 共同点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 政府之外,虽拓展周朝 疆域,但易发展为割据 势力。
按地域划分
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 中央政府下的地方行政 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 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临洮
2).初步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 基本疆域 a南征百越,设立桂林、南海、象郡。 b北击匈奴,内地移民戍守垦荒,修筑万里长 城抵御匈奴。 c打通西南夷(云、贵、川),设置行政机构, 促进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 3).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 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加 强南北交通)
一轮通史复习秦汉史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 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 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 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 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简述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②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 经济上:①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并初步发展;② 统时代,也是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 经济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③外贸开始:丝绸之路 基时期。 文化上: ①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秦始皇
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
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 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 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 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 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 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 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2、颁布秦律(这是第一部通行全国的法律,以严刑
(3)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白银货币化的情况,以白银 为主要流通货币,同时金属货币与纸币并用。白银的计量 单位也由两变为元。 社会背景:白银天然属性使之成为主流货币 明清时期商口经济的繁荣,金属货币无法满足商 业发展要求。 政府无限量发行纸币导致其贬值,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 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导致大量外国银元流入中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3.书法艺术
4.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丽,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 精神。 (2)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上林赋 张衡的《二京赋》 。 》 ;东汉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吗? 试 答
提示:是。都是一种思想专制。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孔子的 “儒学”吗? 试 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专题综合 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2017· 河北正定中学期末]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 诸侯以私恩裂地, 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 C.反专制思想 ) B.“大一统”思想 D.理学思想
提示: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 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3.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相比,有哪些不同? 试 答 提示:孔孟儒学的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代
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4.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 盐铁专卖、 “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 打击私营工商业 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 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 为汉武帝加强中央 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流地位。 (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
试 答
提示:篆书。秦汉瓦当是非常重要的史证资料,对研究 建筑史、文字演变史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二第1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课件(88张)
命题点一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和中外朝制度
史料实证——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 史料一 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
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 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 ——摘自《中华文明史· 第二卷》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5.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 制朝政。 6.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东汉时期, “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 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 力。
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①管理机构:汉代集中贸易的“_____ 盐铁官营 制度,打击富商 ②商业政策:汉武帝时,开始实行__________
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核心观点:(1)君主专制强调的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 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 军事方面不具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 受制于中央。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3. “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 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 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 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盐铁专卖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 源。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 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 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