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想到的2
三年级-第三单元-想别人没想到的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停留在问 题的表面,要从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去 思考,要有创新意识,想别人没想到 的。
绘“藏”
有人给画师出了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 画师们煞费苦心,精心制作——有的画出群山 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画了群 山逶迤,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古寺似的塔尖; 有一位画师也画了山,画了树,却不见古寺, 只画了蜿蜒的山道和一位在山下小溪旁汲水的 老和尚。
赏析:
老和尚与古寺紧 密关联,他下山取水, 寺必在山中,藏的意 思出来了。第一幅、 二幅或露寺角,或露 塔尖,说不上是“藏” 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画“声”
据说著名作家老舍曾经给画家齐白石出了 一道画题:蛙声十里出山泉。画蛙声,也许只 要画出鼓起鸣囊的青蛙就行了,但要画出“十 里”,还要“出山泉”,就并不容易了。齐白 石思来想去,终于完成了——他以青山为背景, 从山中流出淙淙泉水,水中欢快地游动着好几 条蝌蚪,老舍看见了,十分赞赏。
赏析: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山泉中既然 畅游着蝌蚪,由 画面展开联想, 不难推出山泉里 必有青蛙,透过 画面,一片蛙声 似乎远远传来, 萦绕耳际。
传“香”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翰 林书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有一年,考画 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的 “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 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这 就得让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 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 许许多多 骆 驼的头。他画的 果然比大徒弟多。
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 一只 另一 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 只 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画的内容 大徒弟 二徒弟 密密麻麻、很小很 小的骆驼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同步练习填空题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给形近字组词。
考________ 徒________ 绵________ 恍________ 到________孝________ 陡________ 棉________ 光________ 倒________3. 给多音字组词。
禁:jīn________ jìn________ 数:shù________ shǔ________曲:qǔ________qū________4. 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半________(jié jé)________ ________出(lòu lù)________ ________不住(jīn jìn)________________然(huǎng hǎng)________ ________怪(qí jī)________ 连________(mián miǎn)________5. 补写词语。
________ ________曲曲连________起________ 若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然大________ 连________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麻麻6. 按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________②高低不一的群山连接不断。
________③好像隐没,看不见,又好像显露,看得见。
形容模糊不清。
________7. 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走——________——________ 各——________——________路——________——________ 急——________——________8. 查字典填空。
(1)“徒”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阜南县城关镇第五小学徐如静教材分析:《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
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教材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默读方法,能边读边想,抓住文中主要人物的描写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在学习中巩固和提高。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流程: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听故事,所以今天又带来了一个,想听吗?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非常喜欢画画。
每当选拔人才的时候,他常常会让前来考试的人根据他所出的一句诗画一幅画。
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
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
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皇帝没有一个满意的。
但是,当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
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请问同学们,为什么皇帝刚开始不满意,当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又连声叫好呢?师:对,因为最后一幅画的作者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画法,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个《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
想别人没想到的2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生词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3.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重难点:1理解画师最后说的话。
2能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准备: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说的吗,你是否也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情呢2,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文中的小徒弟想到了什么别人没想到的。
3,板书(想别人没想到的)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1)自学生字生词,提出不懂的词语(2)想想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2再读课文,讨论(1)画师处了个什么题目?三个徒弟的画谁的最让师傅满意?(2)从表面上看谁的画的骆驼最多,谁画的骆驼最少?(3)为什么师傅最满意小徒弟的画?你最满意谁的呢?小组之间讨论,再参与全班讨论:画师让三个徒弟在一张纸上画出最对的骆驼,小徒弟的画最让师傅满意。
从表面上看,二徒弟画的骆驼最多,小徒弟画的最少。
因为小徒弟虽然画的最少,却营造了数不清骆驼的情景,最不落俗套,而且最有创意。
3.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学生各抒己见5.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在把画师的话读一读(1)你是怎么理解画师的话的(出示挂图,结合挂图理解(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但却画出了无限的可能,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只骆驼从后面走出来,给人留下无限的想像空间。
)三,课堂小结从小徒弟身上,我们知道了知道了只有善于动脑筋,才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收获,那么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呢,说出来听听吧!板书设计画出最多的骆驼大徒弟:画的最小二徒弟:画的最多三徒弟:画的最少,却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善于创新,敢于想像。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芙蓉区马坡岭小学卿红玉一、【教材简介】《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
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同时也形象生动地突现了本组教材“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专题。
二、【学情介绍】本班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字、词、句三个方面进行预习的好习惯,并且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也能在字、词、句、段、篇等各方面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质疑。
初步掌握了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抓住重点语句表达比较浅显的个人体会。
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课外阅读量太少。
三、【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3、以读引读: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历史故事。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中四字词语,理解体会画师说的那段话。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五、【教学重难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制作课件PPT2.学生准备(1)按要求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七、【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谈话导入1、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知道了要怎样去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受到了很多启发。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2、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教学重难点:认真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
【课件出示:课题】二、学习课文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召(zhào)集骆(luò) 驼(tuo) 连绵(mián)起伏(fú) 若(ruò)隐若现恰(qià)好】指名读,齐读。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二、细读全文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小组先讨论,后推荐代表在班上说一说。
进一步分析小徒弟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呢?【课件出示:小徒弟的画】指导学生观看。
【课件出示:三个徒弟作画的不同构思和结果。
】要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尽可能多的骆驼,大徒弟想到的办法最简单,也是常人一般的画法,那就是把骆驼画小。
当然,骆驼画得越小,画出的骆陀就有可能越多。
二徒弟的方法与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他用骆驼的头来代表整个骆驼,这样,他画出的骆驼数就比大徒弟多了。
不过,无论是大徒弟还是二徒弟,他们画出的骆驼数毕竟都是有限的,都没脱出俗套。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案例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部分第三单元第12课知识技能:1.自学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感悟小徒弟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只有勤动脑、勇于创新,才能想别人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重点:抓关键词句,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品味,结合小组交流和教师点拨加以突破。
教学准备:ppt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以“深山藏古寺”的故事导入从前有个皇帝,他很喜欢作画,他设立一个书画院,集中国内顶级画家,他给画师出了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煞费苦心,精心制作——有的画出群山绵延,树木茂盛,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画群山逶迤,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古寺的尖塔。
有一位画师也画山,画树却不见古寺,只画蜿蜓的山道和一位在山下小溪旁汲水的老和尚,画师看他们的画,对最后一位画师的画赞不绝口。
(二)引导学生思考皇帝为什么对这位画师的画赞不绝口?(老和尚与古寺紧相联,下山取水,寺必在山中,“藏”的意思出来了。
前两幅露寺角、露塔尖,说不上是“藏”。
)(三)学生自由发言后,导入新课这位画师的构思与众不同,想别人没想到的,所以得到皇帝的赞赏,由此导入(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类似的故事,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充分调动上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讨论。
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3.思考课文叙述一件什么事?(二)检查自学情况1.我会读召集、骆驼、徒弟、恰好、禁不住、称赞、连绵不断、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
2.我能理解召集、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3.默读课文,理解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师召集三个徒弟画骆驼,看准画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二徒弟画的是,小徒弟只画了,结果得到了画师的称赞。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_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同步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dédài yìgǎn( )意( )表( )义( )觉答案:得代意感解析:分析:得:获取,接受:~到。
~失。
~益。
~空。
~便。
~力。
~意;代:替,~替。
~办。
~销。
~序。
~表;意:心思:~思。
~见。
~义。
~味;感:觉出:~触。
~觉。
~性。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词语接龙,看看自己能接多少。
例:画师—师生—生活—活动召集—()—()—()得意—()—()—()答案:召集—集会—会场—场面—面粉得意—意见—见到—到底—底下解析:分析:释义:招集;聚合;通知人们聚集在一起。
词语,招集;聚合。
得意,指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内心活动从面部显露出来的表情。
集会:泛指有思维或行为能力的个体,在指定场所或固定场所为主动或被动展示目的而进行聚集的行为。
会场:指聚会或集会的场地。
场面: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
意见: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
见到:看见他在梦中见到她。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词的理解3、我是拼音小能手zhāo jíluòtuódéyìchēng zàn qún shānlián mián qǐfúruòyǐn ruòxiàn huǎng rán dàwù答案:召集骆驼得意称赞群山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解析:分析:召集:就是把所有人都叫到一起,跟集合有些类似,通常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骆驼: 一种动物,生活在沙漠中,用来载东西.得意:指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称赞: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与表扬。
连绵起伏: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
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原文-文档资料
《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原文
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
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zhào)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
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luò)驼(tuo),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拿起笔画了起来。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mián)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fú)的群山里走着,若(ruò)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qià)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第 1 页。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2) (1)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2)
【基础须知】
1.近义词
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称赞—赞叹表明—表现
2.反义词
得意—失意称赞—批评若隐若现—一清二楚
【重点梳理】
词语辨析
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三个词都有“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意思。
恍然大悟,重在表示原来还处于糊涂状态或根本没想到,而一下子醒悟了。
豁然开朗,含有“思考一点点进展,最后一下子搞通”的意思。
茅塞顿开,表示原有很多困扰或百思不解,忽得点拔,立刻明白了。
【难点再现】
设置悬念
本文浅显易懂,但也用了设置悬念的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那么,如何设置悬念呢?①运用设问构成悬念。
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妈妈劈头就问:“那只羚羊哪儿去啦?”语气生硬,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带出了故事。
②运用倒叙构成悬念。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开头这样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当读者读到此处,不禁要问:作者的父亲肯定有许多方面令作者不能忘怀,为何单单不忘父亲的“背影”呢?这就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
③逐步展示悬而未决的冲突。
如《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一段就运用了这种悬念技巧。
文中故事情节曲折、环环相套,作者不断“卖关子”,激起了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担心。
总之,悬念的运用既要符合生活规律,也要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这样才真实感人。
如果设置悬念不合情理,那就大倒读者胃口了。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2课_想别人没想到的》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看拼音写词语2. 词语接龙,看看自己能接多少。
例:画师﹣师生﹣生活﹣活动召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是拼音小能手4. 写出近义词满意﹣________称赞﹣________召集﹣________。
5. 写出反义词6. 形近字组词7. 照样子写词语。
密密麻麻________。
8. 词语解释9. 比一比,组成词语。
10. 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1)虽然……但……________(2)奇怪________。
11. 补充词语12. 选择正确的字。
13.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________(2)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________(3)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________(4)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________。
14. 比一比,组词语。
15. 按照《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内容填空故事的起因:________要考查________,看谁能在________,画出的________;经过:大徒弟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小徒弟________。
结果________的画得到了画师的称赞。
16. 扩句(1)老师批改作业。
________(2)战士保卫边疆。
________。
17. 缩句(1)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舟桥。
________(2)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________(3)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________。
18. 给加了横线的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1)它们在________的群山里走着。
________(2)这不恰好表明有________的骆驼吗?________。
19. 按《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内容填空。
想别人没想到的2.PPT
• 请你们当小画师:
用“虽然……但是……”评评大徒弟的 画,二徒弟的画和小徒弟的画.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 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 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 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 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 驼吗?”
• 若隐若现 若”的意思: 若隐若现:“若 • ① 要是;② 你;③ 好像。应选择哪 一种?连起来说意思。
• 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 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 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 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 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中,也有象小徒弟这样,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情吗? • 你也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吗?联系 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
想别人没想到的
蛙声十里出山泉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齐 白 石
初读课文
•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3)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 讨论解决
再读课文
分组பைடு நூலகம்论
• (1)画师考徒弟的内容是什么? • (2)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 • 大徒弟~ 二徒弟 — 小徒弟= 划记 • (3)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天河区二小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习题无答案鲁教版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作业目标】1。
能准确把握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2。
对文章重点段落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概括、表达和理解的能力;3。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一、给加点字注音,并给多音字组词召.()集骆.( )驼.()恰.()好连绵.( )起伏.()若.()隐若现数shǔ()禁jīn ( )shù()jìn ()二、写出近义词:称赞()恰好()【设计意图】通过盘点文中较难生字的读音及意思,加深学生对生字和词语的记忆和理解。
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只有……才……不但……而且……不管……都……虽然……但是…………所以……只要……就……1。
李源是个优秀的少先队员,他()学习勤奋,()很爱体育。
()有多忙,他()坚持晨跑,()他的身体一直很棒.他经常说:“()只有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将来()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2.张老师()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
他( )有空儿,( )到我们班问这问那.四、不改变原意,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2.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
(被字句)【设计意图】抓住文本有特色的句子进行填空和改写,是对学生运用语文的一项基础训练。
五、根据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讲述了一位画师让三个徒弟画骆驼,看谁(),大徒弟( ),二徒弟( ),而小徒弟只( )的情景,因此得到( ).1。
课文最后一段“两个徒弟恍然大悟”.说一说他们“悟”到了什么?2。
对比句子:(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2)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反复读两个句子,体会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3。
你也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吗?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写下来。
【设计意图】课内阅读再次展现课文,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综合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原文】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
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
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拿起笔画了起来。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知识点】字词学习:字:恰(qià)词:召(zhào)、骆(luò)驼(tuo)、若(ruò)隐若现、连绵起伏(fú)、连绵(mián)不断重点句子:1.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
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2.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3.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4.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主要内容:《想别人没想到的》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 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 会怎样画?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 三个徒弟是怎么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说说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 师的称赞?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 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画完以后,他 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 的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 驼的头。他画得果然比大徒弟多。
我们来看看这幅受到称赞的画吧
好啦,现在放松一下,我们来听一个有趣 的故事
聪明的乌龟
小徒弟的画为什 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呢?
你还听说过这 些故事吗?让我们 也来交流交流吧!
《踏花归去马蹄香》,你从哪里看 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 现出香的?
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 谁想得更妙。
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 曲曲的线,表示连绵(mián)不断的 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 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 子。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 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看了看他们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 骆驼,但他们在连绵起伏(fú)的群山里走着,若 (ruò)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 只骆驼,这不恰(qià)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