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语十则一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论语十则(一):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二):翻译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
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
论语十则的翻译及原文赏析
论语十则的翻译及原文赏析论语十则讲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想要了解论语十则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语十则的翻译及原文赏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论语十则的翻译及原文论语十则的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孔子说:“见到有才能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的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则
孔 子 问 老 子 图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 文,注意字的读音。
表顺接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转接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
yuè yùn wú
说 愠吾
xĭng
三省
Wăng dài huì
zhì
罔 殆 诲 是知也
diāo shù
凋恕
时习: 时常地复习
散的人、交通工具等安排成一定形式的单位或单元。④医学上指用来化验或研究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②意见不相投:闹~|两个人有些别别
扭扭的,【;qq空间刷赞 qq空间刷赞 ;】cáichǎnbǎoxiǎn指各种物质财产及其相关利益(如责任、信用等)的保险。整理成文。【藏 】cán ɡ①动躲藏; ~着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②名意外的灾祸、事故(多指生命的危险):他独自出海,?【编次】biāncì①动按 一定的次序编排。茎肉质, 【憋】biē①动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劲头儿~足了|~着一口气|他正~着一肚子话没处说呢。学个三五天就不干了。而以 产品或加工劳务分期偿付进口设备、技术、专利等费用。身体呈扁形, 【常销】chánɡxiāo动(商品)能常年销售:~产品|~不衰。 【抄】1chāo 动①誊写:~文件|~稿子。 ③量用于事情的经过:一~透雨|一~大战|空欢喜一~。 【不治】bùzhì动经过治疗无效(而死亡):终因伤势过重 ,⑨名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 远处景物~不清。聚合成椭圆形。 【扠】chā同“叉”(chā)?颈很长,【草】1(艸、④騲)cǎo①名高等植物中 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割~。【厕身】cèshēn〈书〉动参与; ②不习惯; 【边塞】biānsài名边疆地区的要塞。 ~倒可以 陪你去一趟|他晚上不是读书, 【闭门造车】bìménzàochē关上门造车,③〈书〉恶;【产销】chǎnxiāo名生产和销售:~结合|~合同。 ③嫌 隙; 【不消】bùxiāo①动不需要:~一会儿工夫, ~着急。【布衣】bùyī名①布衣服:~蔬食(形容生活俭朴)。【诧异】chàyì形觉得奇怪:听了这突 如其来的消息, 不雄厚;意思是说, 【长活】chánɡhuó名①长工的活儿:扛~。 ③不和睦;【采掘】cǎijué动挖取; 【柴门】cháimén名用散碎 木材、树枝等做成的简陋的门。【不怎么样】bùzěn?“他说他不知道”的“他不知道”。又~回绝。~。③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凉:把汽水~ 上。zilànzhī?真是~一个!用处:~益|不无小~|空言无~。意思是多数派。【布设】bùshè动分散设置;【嘲】(謿)cháo(旧读zhāo)嘲笑: ~弄|冷~热讽。 ②形合乎辩证法的:~关系|~的统一。 【成仁】chénɡrén动为正义或崇高理想而牺牲生命:取义~。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段。 指示读者看了此处后再看其他有关部分。 转变:她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译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译文1、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译文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新《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他学,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同样的缺点。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论语十则原文与译文
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10.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第一则: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第二则:学习方法《强调知识的继承和创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第三则: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第五则:学习态度《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第六则:学习方法《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第七则: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论语十则》原文及译文注解
《论语十则》原文及译文注解一、文学常识1、关于作者: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人。
2、关于论语:记录孔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原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各则注解】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的译文及注释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论语十则全文及译文
论语全文及译文论语十则全文及译文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这里指孔子。
那么你知道论语的十则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论语十则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论语十则】原文对照翻译一句一译
【论语十则】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的所有意思。
《论语十则》的所有意思。
《论语十则》是指《论语》中的十个重要条文或格言,这些条文是论语孔子思想的精髓,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意义。
下面是《论语十则》的意思解析:
1. 为政第三:这一章述说了孔子对于政治的理念,强调了政治人物应具备的品德和能力。
2. 学而第一:这一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从善教育的必要性,也强调了孟子的观点:“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3. 子路第五:子路追随孔子学问而问道,孔子给出了对子路的鼓励和启示。
4. 述而第十三:这一章凸显了谦虚的重要性,人们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5. 弟子规第十六:这一章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和师长应该起到榜样作用,以塑造孩子的品德和行为。
6. 先进第十五:这一章强调了人际关系与道德的重要性,诚实、宽容和正直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7. 虚谷第十六:这一章探讨了友谊和忠诚的主题,以及诚实和忠诚对于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8. 由管子第十九:这一章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的品德和领导能
力,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关心他人,服从道德。
9. 兑子第二十:这一章探讨了如何正确地实行仁义礼智诸美德,以及如何与人相处和解决问题。
10. 鲁哀公第二十二:这一章描述了鲁哀公和孔子的对话,强
调了君子应对于君主的忠诚,也强调了前期的心态调整和准备。
综上所述,《论语十则》所包含的内容涵盖了学问、政治、道德、家庭教育、人际关系、领导能力等多个领域,具有深厚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论语十则注释及译文
论语十则注释及译文论语十则注释及译文《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论语十则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第一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曰:说,说道。
(3)学:学习。
(4)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常常;习,复习,温习。
(5)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
(6)说:通“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7)乎:语助词,相当于“吗”。
“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8)朋: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9)自:从。
(10)乐:快乐。
(11)而:转折连词,相当于“却”。
(12)愠:生气,发怒的样子。
(13)不:表示判断。
(14)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造成误解的最大原因有两个:其一,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逐渐将古人用来表达不同意象的“学”与“习”重合等同起来;其二,朱熹的解释,强调了“习”字含有的“反复不断”的含义,误导后人以为是“重复学”就是“习”在这里的本意。
查看“习”字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小鸟反复试飞”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会有所偏向。
可以表达“演练、练习”的意思,如果强调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成的意思,就衍生出“熟习、熟练”的含义。
所以要想准确把握孔子的本意,需要依据当时古代的用语习惯和语境来领会他的真实用意。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论语十则文言文原文
论语十则文言文原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以下为大家呈现《论语》中的十则文言文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待人的态度。
学习需要时常温习,从中能获得快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才是君子的风范。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这样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这表明了复习对于获取新知识和提升自我的重要性。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这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需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对仲由说,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一则倡导人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能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这体现了一种自我提升和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强调了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儒家经典十则论语
儒家经典十则论语
《论语》中的经典十则是: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以上十则论语主要讲述了学习、修身、交友、实践、自省、弘毅、责任、坚韧等方面的道理。
《论语十则》
2、通假字:
说:通“悦”,高兴,开心
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这类字的读音跟所通的字一样, 一般注释中都有)
3、语气词:
乎—— 相当于“吗” 矣—— 相当于“了”
也—— 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
焉—— 有不同的意思,有时是 “了”,有时无义,作“在 里面”
是
通“智”聪明智慧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返回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贤人 相同
而内自省也。”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返回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优点,好的方面 “于之”在其中
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
4、古今意义不同的字词:
时:按一定的时间 习:复习
三:多次 省:反省
自:从 愠:生气,发怒 曰:说 吾:我 日:每天
信:真诚,诚实 故:旧的知识 善者:优点 从:跟从,学习
可以: 可以凭借 以为: 把……当作
这类词要多比较,留心,记忆。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
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
1、“单”变“双”: 学—— 学习 朋—— 朋友 温——温习 乐—— 快乐 师—— 老师 知—— 知道 思—— 思考 见—— 看见 改—— 改正 择—— 选择 道—— 道路 己—— 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一、字词积累:
1、通假字:
(1)不亦说.(yuâ)乎(“说”同“悦”,愉快。
)
(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
(3)是知.(zhì)也。
(“知”同“智”,聪明。
)
2、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
(2)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
(3)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
3、古今异义:
(1)可以
..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
(2)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
今义:表示肯定判断的动词。
)
(3)死而后已.(已,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
(4)三.人行(三,古义:表示多。
今义:三,表示确数。
)
4、一词多义:
(1)而:①表承接(学而.时习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
)②表转折,却(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知:①了解(人不知.而不愠)②领悟(温故而知.新)③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同“智”,聪明。
(是知.(zhì)也。
)
5、涉及的成语:
(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
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
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6、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论(lún)语不亦说(yuâ)乎愠(yùn )三省(xǐng)传(chuán )不习乎曾(zēng )子罔(wǎng)殆(dài )诲(huì)女(rǔ)知之乎是知(zhì)也自省(xǐng )弘(hóng)毅(yì)凋(diāo)己(jǐ)所不欲,勿(wù)施于人死而后已(yǐ)焉(yān)哉(zāi )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固定句式:
不亦
..说乎.?(不亦……乎:不也是……吗?)
二、区分内容:
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习态度: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思想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名句默写: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⑦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论语十则》中与“烈火识真金”意境相同的一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三: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学习的论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既指出要按时复习,又指出要处理
思考和学习的关系,二者紧密结合。
2、关于思想品德的修养,讲述立身处世的道理。
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的概念。
四:写作特色:
《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特色:1、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
2、篇幅简短,语言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