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庄子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庄子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九章庄子思想一、逍遥游的人生观庄子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

1.人不自由的两方面表现——“有待”和“有已”庄子认为,人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

用庄子的话来讲就是“有待”和“有已”。

2.真正的自由——“无待”和“无己”真正的自由是一切条件都不需要依靠,一切限制都没有,在无穷的天地之间自由地行动,这叫做“无待”。

这是讲的要摆脱外界条件的限制和束缚。

同样,受自己的肉体以至精神的限制和束缚,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所以各种主观条件也要摆脱,以达到“无己”。

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尚的人,都是能做到“无己”的。

例如,庄子在《大宗师》中描写的“真人”的情况是: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虑,吃东西也不感到特别香甜。

这种人对生不感到特别喜欢,对死也不感到特别厌恶。

总之,他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也就是说一切听任自然,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这就叫“无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3.达到真人的境界的方法——“坐忘”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幻想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

所谓“坐忘”,就是彻底地忘掉一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大宗师》)这就是说,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整个自然混为一体。

据庄子说,达到了“坐忘”的人,他们是形同槁木(干枯了的树木),心如死灰(熄灭了的炭灰),无思无虑,无生无死,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自由,也就是完全恢复了人的所谓“天然”本性。

4.反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制度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

他认为当时的各种道德制度,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是造成当时社会争斗、混乱的原因之一。

因此,他对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他认为那些宣扬仁义道德的人是专门祸害人的,而其结果是自作自受,害了自己。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3篇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3篇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3篇所谓以史为鉴,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理解其现状。

鸦片战争西方以坚船利炮强加的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和革命,整个社会思维方式的变化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问题。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思想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可以说道,儒家的整套伦理就是家族新制的一个理论升华。

儒家的理论特别强调人们各自的边线,君臣父子,每个人都必须饰演不好各自的角色一方面理论规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平衡,但另一方面,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就是不公平的,三纲五常特别强调一部分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顺从,沦为统治者的统治者工具。

而正是思想的幽禁才引致了中国封建社会在世界各国的竞争中渐渐掉入有利地位。

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而西方探究分析一个事物的本质,会形而上的去思考讨论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关系,所以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种子。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大大解放了人性,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接之而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大力宣扬了理性与科学,给封建的宗教统治以致命一击,促使西方社会大踏步的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远在东方的明清政府也一步步的把专制推至历史的顶峰,人性被忘却,没理性科学的土壤,有的只是进一步的半封闭和无知。

四大发明被用做迷信活动,却被西方人用做生产关上中国大门的利炮。

1840年鸦片战争,随着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方思想的涌入也大大冲击了中国社会。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孙中山号召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提倡民主共和,可是民主思想还并没有深入百姓,共和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美梦。

张勋复辟,袁世凯篡权,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中国的自由任然只是统治阶级的自由。

直到新中国的建立现代化的火种才得以在中国大地熊熊燃烧。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范文(通用10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1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

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

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

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

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

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

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

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

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

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

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第一篇: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審查報告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竊查此書,取材謹嚴,持論精確,允宜列入清華叢書,以貢獻於學界。

茲將其優點概括言之:凡著中國古代哲學史者,其對於古人之學說,應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筆.蓋古人著書立說,皆有所爲而發;故其所處之環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瞭,則其學說不易評論。

而古代哲學家去今數千年,其時代之真相,極難推知。

吾人今日可依據之材料,僅當時所遺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殘餘斷片,以窺測其全部結構,必須備藝術家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後古人立說之用意與物件,始可以真瞭解。

所謂真瞭解者,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

否則數千年前之陳言舊說,與今日之情勢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但此種同情之態度,最易流于穿鑿傅會之惡習;因今日所得見之古代材料,或散佚而僅存,或晦澀而難解,非經過解釋及排比之程式,絕無哲學史之可言。

然若加以聯貫綜合之搜集,及統系條理之整1/ 33理,則著者有意無意之間,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際之時代,所居處之環境,所熏染之學說,以推測解釋古人之意志。

由此之故,今日之談中國古代哲學者,大抵即談其今日自身之哲學者也;所著之中國哲學史者,即其今日自身之哲學史者也。

其言論愈有條理統系,則去古人學說之真相愈遠;此弊至今日之談墨學而極矣。

今日之墨學者,任何古書古字,絕無依據,亦可隨其一時偶然興會,而爲之改移,幾若善博者能呼盧成盧,喝雉成雉之比;此近日中國號稱整理國故之普通狀況,誠可爲長歎息者也。

今欲求一中國古代哲學史,能矯傅會之惡習,而具瞭解之同情者,則馮君此作庶幾近之;所以宜加以表揚,爲之流布者,其理由實在於是。

至於馮君之書,其取用材料,亦具通識,請略言之:以中國今日之考据學,已足辨別古書之真僞;然真僞者,不過相對問題,而最要在能審定僞材料之時代及作者而利用之。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读了《中国哲学史》有哪些收获?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如果给几千年来中国人所追求的目标做一个排名,"不惑",即无所担忧,无所困惑,一定可以排进前三名。

为了能够减少自己的忧虑和烦恼,有人纵情于山水,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求助于酒精,例如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总之,我们似乎一直很多烦恼,很多困惑。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中国大学的保安都是哲学家,因为每次要进校门,他们都要问三个问题:1. 你是谁?2. 你从哪里来?3. 你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也是困惑了炎黄子孙很多年的经典问题,似乎解开了这三个问题,就可以获得不惑的真谛。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有过担心,哲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玄"的学问,如何阐述中国哲学就已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题,能够把哲学史讲清楚,则更加困难。

不过,大师终究是大师。

冯先生高屋建瓴的总结归纳了中国哲学史中,奠基者地位的六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

同时,介绍了佛家,以及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语言深入浅出,可读性极强;而冯先生个人对中国诸子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冯先生没有仅仅简单的总结归纳,而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探讨和回答了开篇的三个经典问题,在阅读之后,令人既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又发人深思的去探索如何将中国先贤的哲学思想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这三个问题,可以代表中国人思想发展的三个层次:首先,你是谁?在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中,人是自然的产物(侧面承认了人的动物性),所以最基础的思想认识是——人,应当顺乎自然规律。

掌握自然规律,是人类一直所向往的。

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了解自然,更好的利用自然,在近200多年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篇1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以其清晰的结构、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作为一本入门级的哲学读物,它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哲学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的文字流畅易懂,逻辑清晰,使得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他的观点。

同时,他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也令人钦佩。

他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还对西方哲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使得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哲学的发展。

书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先秦哲学、两汉哲学和宋明哲学。

在先秦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墨子、孔子、老子、庄子和荀子的思想。

他认为,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墨子学派的思想核心,而孔子的仁爱思想则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

此外,他还指出了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以及荀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两汉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

他认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则对中国的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明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他认为,程朱理学强调理气关系和心性之学,而陆王心学则强调内心的体悟和反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哲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中国哲学也对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篇2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关于冯友兰的读书笔记。

1.背景介绍: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等。

《中国哲学史》读书心得(共五篇)

《中国哲学史》读书心得(共五篇)

《中国哲学史》读书心得(共五篇)第一篇:《中国哲学史》读书心得读《中国哲学史》的几点看法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按照子学时代、经学时代分为上下两卷,各16章。

子学时代讲先秦诸子,主要阐释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易经哲学。

经学时代则阐释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后之后从儒家思想中延伸出来的经学,从董仲舒开始,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

一、哲学的定义:“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一词在西方有久远的历史,在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是哲学研究内容。

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对“哲学”一词的定义,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绪论中讲到,希腊哲学家多分哲学为三大部分:宇宙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世界的道理;人生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人生的道理;知识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知识的道理。

这三种分法,自柏拉图以后,至中世纪末一直普遍流行,可见西方哲学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二、中西哲学差异:从横向来看,与古希腊这三位西方哲学奠基人对应出现的文明,便是在东方华夏文明历史中的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尤为重要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

然而从“哲学”这一角度来看,这两个各处于中西方“轴心时代”的文明,却完全不同。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

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

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

读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有感

读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有感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是一本由胡适著 / 肖伊绯整理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一):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发现记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讲义本的发现,很是经历了一番周折。

学者肖伊绯开始着意搜集民国大学讲义已有两三年,一直在暗自留意这册讲义本——有些学者将它记录在案(胡颂平编《胡适之年谱长编》时提到过),有些学者认为它“已不可寻”(北大楼宇烈语),更多的学者则语焉不详。

可以说,国内知识界目前还没有人确认亲自看到过这本书。

肖伊绯先是通书友、书商在国内搜求,一直不见踪迹。

后来,一位杭州的书友告诉肖,他在日本曾见到过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本,但只有“卷中”一册,他认为是没有成套的“残本”,没有购回。

得知这一消息后,在肖伊绯的多次劝说下,经过多方努力,几经周折,最终促成该书友重新找到日本书商,终于购得此书。

之后,去年的此日,在弘一大师纪念馆后的一所茶园里,肖伊绯用一部清代刻本《桃花扇》与书友换得此书。

虽为新文化运动之旗手,但从卷中讲义本出现的胡适评述中医的章节来看,胡适早年对待中国传统文明与文化,并非持完全反对、完全否定的态度;甚至于得出过东西方科学皆本源于“迷信”的说法。

在卷中讲义本里还出现了胡适评述古代天文学的章节,实是为了挖掘与裁定——古代政治思想与国家意志对包括科学体系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力,该创见超越了过去谈学科史就只局限于学科之内的史料链接的做法。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有一个重要的“三段论”,即划分为先秦时代的上古哲学史;汉唐时代的中古哲学史;清代以来的近世哲学史。

按照胡适的写作计划,前段先秦哲学史构成哲史大纲卷上,两汉与唐宋哲学史构成卷中部分,清代及近代哲学史构成卷下部分。

当然,卷下只是停留在构想层面,并没有写出来,衍化成了胡适大大小小的专题研究论文及演讲,原拟共同构成卷中的两汉与唐宋哲学史部分,也只有《汉之哲学》形成了完整的讲义本,并于1919年在北大有过集中讲授。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精选8篇)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精选8篇)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精选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篇一读《中国哲学史》有感“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实际的哲学运动,另一层则是指哲学史家们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进行研究、反思与概括,而对这一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

前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可能重复的,后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断重写的。

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

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

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中国近代哲学,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是中国近代哲学的酝酿准备时期,主要以龚自珍、魏源、洪秀全、郑观应等人的哲学思想为代表。

在戊戌维新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都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标志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开始形成。

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章太炎等人适应民主革命的需要,把资产阶级哲学推进了一步。

孙中山的以进化论为特征的哲学思想,达到了较高水平。

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下,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此,中国近代哲学史的发展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逐渐传播、发展起来,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毛泽东哲学思想。

它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哲学革命,为正确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八章《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管子》一书是战国中后期各家著作的论文集。

其中《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内容相关、颇为重要。

《心术》上的后半部是对前半部作的解释,《心术》下是对《内业》作的解释。

这四篇一方面继承了老子学说的思想资料,另一方面又批判或改造了老子的哲学体系,对后来荀子和韩非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法、礼结合的社会政治思想这四篇对法和礼都作了解释。

《管子》四篇的作者对礼和法都作了肯定,企图将二者结合起来,以作为国家统治的工具。

1.心术《管子》四篇为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提出一套统治臣民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心术”。

“心术”这一术语,后来被荀子继承下来。

《管子》四篇讲的“心术”的大意是,君主要“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心术》上),就是说,不要有私欲,要去掉巧智和故意造作,要按着臣民的实际情况去治理臣民。

他们说:“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

”(同上)这是说,君主心中没有私欲,耳目感官就能正确地考察臣民的言行,施行法治,任免官吏,就可以做到“无私”,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

《管子》四篇的哲学观点,是为加强君主集权服务的。

二、“精”“气”说《管子》四篇的基本哲学思想资料是由老子那里吸收来的,但他们对老子的哲学体系进行了改造。

他们从老子那里吸收了“道”的概念,但与老子那种神秘的精神性的“道”是根本不同的。

他们把“道”也叫做“精”,而“精”是一种物质,即最精细的“气”。

《内业》篇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在《管子》四篇看来,“道”也是一种物质,只不过是一种最精细的物质——“精气”。

这种“精气”是和“形气”(一种较粗糙的气)相比较而言的。

1.“道”或“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管子》四篇也认为“道”或“精气”是无形无声的,但他与老子恍忽不可捉摸的“道”又是根本不同的。

他们认为,“道”或“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

2.“道”和具体事物的属性“德”不可分开《管子》四篇还认为,“道”和具体事物的属性“德”是“无间”的,即不能截然分开的。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精选3篇)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精选3篇)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精选3篇)读《中国哲学史》有感1 突然有一天我瞥到了“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我才幡然醒悟,如果我不懂得学习,那么无论如何思考,我都无法找到答案,反而困惑还将越来越多,因而我翻开了《中国哲学史》。

在我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段回忆:幼儿园时我总会被老师打骂,有时是因为看窗外走神而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有时是因为不知道字该怎么念,有时是因为算数算错了……总之,在讲台上,伸手即耳光,毫无底线畏惧,亦无师道操守。

那时候傻,没告诉家长,也没想过怎么解决。

这段回忆无疑是苦涩的,但苦涩的回忆亦不止这一段。

在理想社会诞生前,每个人在这一辈子里都或多或少会成为受害者;有时也正是因为当过受害者,体会了这种痛苦,才不忍心再施害于他人。

孔子一生倡导的“仁”,就是希望人们都能以己之所爱推己及人,以己之所恶勿施于人。

因为我了解那种痛苦,因此后来我也总是提醒自己要努力、不让别人承受相同的痛苦;不过那时仅仅是出于同情而并不明白自己的思想根源,并且有时也仍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感到痛苦。

但在体会了孔子对仁的解释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了这种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每当我感受到一种痛苦,我就把这种感觉记住并提醒自己将来不许这么对别人;每当我感受到一种快乐,我也会提醒自己尽己所能让别人也拥有之,就像我们得知歹徒行凶时会义愤填膺,而看到弱者获助时会心满意足。

这样的观念让我经常活在阳光之下,因为这就仿佛是在拯救自己,同时也是在践行一种伟大的价值情怀。

现在人们总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总是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尚未能很好地践行“仁”的观念。

试想中国之十三亿人,任何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乘以十三亿,其社会意义都会是巨大的;然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人性向往的是什么,却不能都做到推己及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怎么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呢:当年孔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当今吾辈亦应取其思想精华继承并发扬之!何时才该感到幸福?怎样才能算作成功?其实问题的答案高中时就已经从我的眼前掠过,但直到读到《中国哲学史》中庄子那一章时我才意识到。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精选14篇)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精选14篇)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精选14篇)《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篇1通读全书,似乎也隐隐感觉到,从先秦到汉唐、从宋元明清到近代,无数的哲学家都是围绕着这些问题不断在探索、在论述、在批判、在前行。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

中国哲学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至今天。

翻开中国历史,哲学是从懵懂开始,到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六家,中国古代哲学进入了空前繁荣期。

似乎又有一种不服输赢,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状态,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秀”。

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上峰,“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深入人心,统治中国思想上千年。

期间,佛教对中国古代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核心思想:因果报应说、生死轮回说、神不灭论对缓解当时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以此来慰藉人们心灵。

当然,其丰富的辩证法和合理的认识论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但范缜的“神灭论”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中间数百年没有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哲学家,直到王阳明的横空出世。

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阳明心学不愧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依然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代中国,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等这一时期的哲学家,开始学习西方。

如龚自珍主张“器变”,魏源主张“师夷之长技”,特别是康有为、谭嗣同将西方科学知识与哲学杂糅在一起,植根于中国本土,构建起“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哲学体系。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九篇】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九篇】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九篇】阅读后的感觉是指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文章、几句名言和一首音乐,然后将这种感觉和启示写进一篇文章,称为阅读后的感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这几天念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现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

虽然听不懂,但从这本只有300页的书中,我感觉到了中国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书中讲述了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哲学的东西真的很难理解啊但是,他的这本书已经很容易理解了。

是我见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到的地位,一直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较之。

我们可能将晓得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从这本书中了解八卦的由来,各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为什么在中国有这样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是相互吸收和参考的历史,哲学是否全部形成,哲学可能是这样。

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时代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尤其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高层建筑。

哲学思想在经济发展中也有意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中也谈至了一些东方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区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都就是不一样的,所以自然就是有区别的。

但是两者都就是人类杰出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将两者杰出的成分融合出来就可以利用,正像书中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与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结合,就可以产生未来的哲学。

自己完全没有水平,但幻想着抛砖引玉的效果!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

也许当我第二次读这本书时,我会感觉到一些东西!中国哲学始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苏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存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健全出来了“中庸之道”。

这个理论贯彻落实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注重此间原则,在兴盛时不忘慎重有情,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共8页)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共8页)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

以下是XX整理分享的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篇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做为一名语文教员,应养成读书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时掌握新知识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

向书本学习,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阔视野。

假期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受益颇深。

因为在很多时候,哲学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知识、一种专业远离我们的生活,而《中国哲学简史》则在见证中国历代哲学派别之间精神通融的同时,将中国哲学做了推广普及。

让我们在向古代先贤学习的同时反思自己。

他使我认识到哲学不仅是人类精神的无限向往,而且确有其应用价值。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

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

还记得高中那会儿上中国近现代史课,学到西方人一次次侵略我们的国土,一次次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心中难免很悲凉。

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

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

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

等待中国的,却只有西方列强的欺辱践踏百般蹂躏。

中国古代的哲学,大都在讨论两个问题,“立德”与“政治”。

一方面,立德是政治的筹码,另一方面,政治和立德宣扬的同是入世的哲学。

在有些人看来,立德做圣人是出世之说,然而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立德与政治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大人物,无论他选择了闭门修德还是积极地投身于政治,对于他们自己而言,都是出于出世的考虑和目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1看《中国哲学简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说能读到什么,有什么领悟,能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

看这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在这书之前,应该对百家各自的书籍有过涉猎,不然只是看对百家的归纳总结和评论,会让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灵都饱受折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点,是当年高考奠定的基础,为了高考,对《论语》、《孟子》、《庄子》的内容都有较为认真的学习,所以读这些的时候,感觉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

看了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没有将儒家作为一个体系去理解那些内容,更多的只是从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

一个是从面到点的分析,一个是从点到面的探索,两个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来的深意当然不可相比。

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以前理解的小人,会跟现今社会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为一谈,虽然知道这两个小人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但我猜想现在通俗理解的小人,应该很大缘由是从这引申过去的。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这小人的含义已经此话的缘由。

在儒家体系,遵循的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的伦理关系,而各阶级有有不同等级的,按照士、农、工、商各自排序。

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这序列以内的,他们没有获得教育的资源,不知道深明大义为何物,唯利益而趋,女子也是如此。

所以孔子说,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喜欢冯老对哲学的态度。

一直以来都觉得高深莫测,哲学是可以给人新的知识的。

但冯老说,哲学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

这样,我感觉我对哲学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应该不会将其束之高阁。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相关推荐《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500字(通用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500字(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500字1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友兰主要依据时间顺序将先秦至民国时期中国哲学各家理论进行梳理并加以略微解读。

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哲学进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时段及不同社会制度对中国哲学的差别化分析。

首先,其结合中国古代以“农”为中心的现实背景对中国哲学的总体趋向加以解释,以“农”的直觉为先的习惯解释中国哲学将直觉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农”的朴实性与自然的密切关联性解释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趋势的成因,以中国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释儒家伦理思想何以成为正统等。

其次,其基于一种分段研究的思维,分不同时间段对中国哲学进行具体的差别化研究。

以道家为例,冯友兰认为道家起源于周朝封建解体制度伊始的隐者,其将道家思想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杨朱为代表的隐者,此阶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观点是“为我”、“重物轻生”。

第二个阶段以惠施、公孙龙之后的老子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道无名,以及“反者动之道”的物极必反思想。

其处世观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于物极必反,故强调欲刚则柔、无为、弃智。

第三阶段以先秦时期的庄子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顺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对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绝对幸福,强调物我同一。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南北朝时期的新道家(也称“玄学”)阶段,冯友兰将这个时期的道家分为主情派和主理派。

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庄子》的注疏当中,其主要观点是道就是无,同时以变化的思想解释“有为”和“无为”,遵循变化是无为,固守旧制是有为,强调万物没有是非差别。

主情派的代表其选取的是《杨朱》及《世说新语》,主要是任我从人、率性而为的风流精神。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1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

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

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

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

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

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

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

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

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

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

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

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

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

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篇一假期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

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

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

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很多人都在质疑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

我们每每想到哲学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都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种欧洲面孔。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中国哲学博大精深。

在中国古代,研究哲学并不是一个职业,所以我们的哲学思想也不像西方那样成体系化。

但当我们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不会长于杂志上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就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

也就是说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学、阴阳家这些诸子百家的学说构成了中国复杂的哲学史。

看了这个简史也对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

中国哲学是在辩证中成长的,比如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儒家讲究“有用”,以积极的态度为人处事,讲求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道家则讲究“无用之有用”,讲求道是无名的,同时一切有名都是由无名而来。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不能说儒家道家孰对孰错,只能说是用不同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不同的思维看待这世界。

中国的哲学就在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冲撞中茁壮成长,又如儒家和法家,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儒家主张治理百姓应当以礼以徳,不应当以法以刑。

他们坚持传统的治道,却没有意识到当初实施此道的环境已经变了。

这也是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的原因吧。

墨家也对儒家进行了批评,墨子认为儒家有四个弊端:不相鬼神;坚持厚葬;讲究音乐;相信命运。

这些批评显然是由于儒、墨的社会背景不同,孔子如此提出是希望能改正对鬼神的信仰;而第四条,儒家认为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外的东西,改变不了又何必强求,而墨家却认为把自己委之于命运会让人们懒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个月闲来无事,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和君咨询公司推荐书目中有这两本书,还有两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要再今年元旦之前看完。

读这些哲学史类的书籍主要是让咨询师对于中外的整个思想体系有个系统的了解。

我自认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化和历史了解还算深刻,这源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和家庭。

由于妈妈是教师的缘故,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首,中学阶段是在爷爷奶奶哪里度过的,虽然当时课业很繁重但是我还是抽空看完了爷爷那里的藏书如《上下五千年》《古文观止》等,当然还有很多描述中共历史的书,因为爷爷是我们县的老干部、老党员。

在高中阶段遇到了一名老师她是师范大学刚刚毕业就带我们班的,两年当中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优秀的文学读物。

加上我们那一届开始使用了新的语文教材,其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了古文的学习,有一半的量。

像很多毛泽东的诗、屈原的《离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还有很多著名诗词都在那个阶段深入学习理解的。

到了大学之后,由于是经济管理系,所以我们并没有开设大学语文的课程,但是我经常去听一些中文系的讲座,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读,所以也并不曾落下。

相反,还认识了几个汉语言文学系的校友,和他们一起交流使自己的文学视野开拓了不少。

毕业之后,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哪里的图书大厦总是被我经常光顾,不过以前看书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直到看到王明夫先生为和君咨询师列出的书单,总算是找到了一个优秀咨询师要完成的知识体系积累所必须的书目了。

这里并不是自卖自夸的一番言论,而是要告诉大家读哲学史的难度。

平常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如果并不难懂可以一天一本,像普通的文学类、管理类书籍最少也可以一天一百页,但是这次读哲学史每天就读一章,大概二十到三十页的样子。

这是因为读它的每一章都是中国一家或者一派的思想精华之总结,其中必然穿插着很多大师的言论,加上又是古文的版本,所以这种书读起来令人非常头痛。

但是读完之后,细细回想,真不愧是大师的作品。

每一章都用最简洁的话语,论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先生把中国的哲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时代,其中子学时代是从孔子至淮南子,这段时期大概是中国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另外一个叫经学时代,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的时代,有两千多年的时间。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在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当中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直到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电视剧当中看到的有很多还是儒家思想的反应。

比如今年热播的几部电视剧《家的N次方》《裸婚时代》及最近的《新还珠格格》,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对于婚姻的理解都是来源于儒家思想,满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清入关以来还是以儒家思想来统治天下。

像中国古代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其实都是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感觉自己目前的水平还不足于评论这部大师的书籍,所以就此搁笔。

想想这种大师的书应该是无数人拜读过,在网上发现了这篇名叫淡泊之訫的网友写的读书感悟感觉写得还不错,转载过来以学习之。

本来向想写一下,发现只能写一些皮毛,这种表面功夫的文章写了并没有多大意义。

转载之文的作者应该是哲学或者文学专业科班出身,要么就是年长的一位朋友,他的认知要比我们这些初读者深刻许多。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看这本书和下面这篇文章,不过可能会头痛,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其运用材料之广、考证之详、分析之精,向为称道。

此书初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著名学者陈寅恪。

金岳霖对之都有很高的评价。

作为该书上、下卷的审查人,陈寅恪认为此书为清华丛书中的一个“美备的著作”,誉之为“实今年吾国思想史之有数著作”。

主要理由如下:一,此书对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客观地整理了中国哲学史;二,作者冯友兰“有史学之通识,纵贯之眼光”,发现了真、伪材料的各自价值;三,该书下卷“取西洋哲学之观念,以阐明紫阳之学,宜成系统而多见”;四,全书取材谨严、精审,持论精(正)确。

(1)该书的另一主要审查人金岳霖,有其自己的哲学史观,主张“哲学要成见,而哲学史不是成见”。

他认为哲学既离不开成见,若再以一种成见去形容其他成见,写出来的书无论从别的观点看其价值如何,总不会是一本好的哲学史。

以此哲学史观为指导,金岳霖指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确是一本哲学史而不是一种主义的宣传”。

冯友兰的态度是“以中国哲学史为在中国的哲学史;但他没有以一种哲学成见来写中国哲学史”。

(2)并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作了比较,认为“我们看那本书的时候,难免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胡适先生于不知不觉间所流露出来的成见,是多数美国人的成见”。

(3)因胡著是根据于一种哲学的主张而写出来的。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金先生的态度。

粗略翻完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印象最深的是先生采取的“释古”、“同情”的态度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

冯友兰认为清末以来的史学家研究史学的态度共有三种:信古、疑古、释古。

这又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之一例证。

“黑格尔谓历史进化经常经“正”、“反”、“合”三阶段。

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正”也;近人指出前人说法多为“查无实据”,此“反”也;若谓前人说法虽多为“查无实据”,要亦多“事出有因”;此“合”也。

”(4)他将信古理解为“正”,疑古理解为“反”,释古理解为“合”。

信古即认为凡古书所说的都是真的,对之应信之无疑。

疑古则相反,它推翻了信古对古书的信念,以为古书所记载的,大多是不可信的。

信古迷信权威,疑古抹杀一切。

而释古既不像信古尽信古书,也不像疑古全然推翻古典文献。

认为古典文献虽然不可全信,然而人们可以凭借它来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部分真相。

冯友兰基于对信古合疑古两种治史态度的反思、批判,采取了释古的态度,并且试图对信古和疑古作一辩证的综合。

按照他的理解,“释古便是这两种态度的折衷,这种史比较有科学精神的。

”(5)他也明确地表示,他在写作过程中采取的史“释古的态度”。

这种释古的态度“用一种批判的态度,向可疑与可信的各方面探讨,兼有疑古和信古的两种精神”(6)“故吾之正统派的观点,乃黑格尔所说之“合”,而非其所说之“正”也。

”(7)这种态度,既批判了信古派迷信古书的教条陋习,又纠正了疑古派无据而疑的怀疑主义倾向,也正是这一点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与“释古的态度”相一致,“同情的了解”也是冯友兰在梳理中国哲学史时所采取的基本心态。

在他看来,“同情的了解”即指“一个好的哲学史家,在讲那一家哲学的时候,就要站在这一家的立场,把它底思想用同情的态度重想一遍,然后不增不减地加以叙述。

”(8)他认为“同情的了解”是一种客观的、科学的治学心态。

这种心态要求哲学史家站在古代哲人的立场上,通过思考发现古人在想什么、说什么,侧重把握其思想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看其是否有所见,是否能自圆其说。

如古人确有所见,确有一贯的系统,就是对哲学有贡献。

陈寅恪在冯著《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

”“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

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故而,在他看来,“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附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

”(9)基于释古的态度和同情的态度,冯友兰在写作《中国哲学史》时运用了多样、系统的研究方法。

如注重史料的搜集和审查;注意围绕思想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叙述条理性强,极为清晰。

而于诸多方法中,他比较重视宋学的方法与阐明的方法。

冯友兰认为,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有汉学的方法和宋学的方法之分。

汉学的方法主要时解释文字,注重考证和训诂;宋学的方法正好相反,不注重文字的考证、训诂,而注重对文字所表示的义理的了解和体会。

在哲学史研究中,宋学的方法优于汉学的方法。

这是因为从研究哲学史的角度看,如果只懂得以前哲学家的著作的语言文字而不能了解、体会其义理,那就不能写出符合哲学史本来面目的哲学史。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既重文字和考证训诂,又特别重视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义理的了解和体会。

他说:“吾非历史学家,此哲学史对于‘哲学’方面较为注重。

”(10)正因为如此,此书才成为一部逼近哲学家的思想,发掘中国哲学本质的名著。

比较而言,冯友兰认为胡适则是用汉学的方法写《中国哲学史大纲》的。

因而该书既有汉学的长处又有汉学的短处。

长处是对于文字的考证、训诂比较详细,短处在于处理文字所表示的义理方面,胡著对之的了解、体会比较肤浅,没有得到古人的真谛。

事实上,胡著对于资料的真伪,文字的考证,占了较多的篇幅,而对于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则了解不够,体会不深,讲得不透不细。

另外冯友兰在写作《中国哲学史》时还比较多地运用了阐明的方法。

他认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近50年间中国学术界对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相合关系的理解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戊戌变法时期,以旧文化理解、评论新文化,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谭嗣同;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新文化批判、理解旧文化,致力于找出东西文化的不同点,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和胡适;三,当今(指20世纪30年代),此时期致力于寻求中西文化的共同点,用一种文化来阐明另一种文化。

他说:“我们现在所注意的是东西文化的相互阐明,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