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化学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六章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化学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六章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B.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C. 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做玻璃刀D. 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D.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3.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气体X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X组成的可能性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4.美国火星车“好奇号”对火星上痕量的甲烷气体进行探测,发现火星大气中几乎不存在甲烷,这暗示火星上或无远古微生物。
下列火星大气各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会引起温室效应B. 因氧气含量稀薄,火星车燃料泄露不会燃烧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保护气D. 火星大气中的氩气没有任何使用价值5.对于以下说法:①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可得到纯净水;②用水来灭火原理是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⑤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1B. 2C. 3D. 46.关于下列变化过程:CO2→CO,H2→H2O,CO→CO2,C→CO2,不正确的说法()A. 只有通过化合反应来实现B. 反应物中都有氧化剂C. 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D. 都可以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7.现有氧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五种物质,它们两两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的有()A. 3个B. 4个C. 5个D. 6个8.“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 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B.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C. 多用一次性筷子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9.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检测卷(含答案)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检测卷(100分,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 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2. 2020年7月2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绿色低碳,全面小康”。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 提倡双面使用纸张B. 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C. 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 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3. 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A. 密度比空气大B. 无色C. 无味D. 熔点低4. 下列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5.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 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 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6. 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 PM2.5与雾霾天气B. 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7. 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B. 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C. 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 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8. 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小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第8题)(第9题)9. 有关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10. 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11. 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 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B. 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 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D.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答案】B【解析】B、增加氧气的浓度或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烧,所以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故选项正确(1)C、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错误(2)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灭,不可用水。
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2.为避免矿井中发生瓦斯(含甲烷和一氧化碳)爆炸,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 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B. 严禁烟火C. 检查电路是否损坏D. 提高通风能力【答案】A【解析】 A、着火点不能降低呈,错误;B、严禁烟火能预防爆炸,正确;C、检查电路是否受损可以预防爆炸,正确;D、提高通风能力,减少可燃气,能预防爆炸,正确;3.化石燃料是不可能再生能源。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天然气B. 石油C. 煤D. 乙醇【答案】D【解析】4.生活中离不开空气。
下列对空气各组分说法中正确的是()A. 稀有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B. 由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得出氮气难溶于水结论C. 二氧化碳无毒,所以多吸点对人体没有伤害D. 氧气可用气割,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性质【答案】B【解析】 A.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故 A错误;B.实验既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也能得出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的结论,故 B正确;C.二氧化碳无毒,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吸入过多的 CO_2会使人缺氧甚至有窒息的危险,故 C错误;D.氧气用于气割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故 D错误;故选 B。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同步检测题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同步检测题河北蒋丽芬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叙述中,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降温加压时可制成干冰D.溶于水后生成碳酸2.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A.燃着的木条B.颜色、气味C.紫色石蕊试液D.澄清石灰水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跟碳反应⑤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 ①④⑤⑧B. ①③④⑤⑥⑧C. ②④⑤⑧D. ①④⑤⑦⑧4.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5.下列对干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B.干冰是水在0 ℃以下变成的固体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D.干冰应用于人工降雨6.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滥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 ①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⑤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④7.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灭火B. 制干冰C. 制化肥D. 温室肥料8.鉴别空气、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 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中B. 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C. 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四瓶气体中D.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中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9.“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轻轻吹灭B. 实验结束后应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C. 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一定要先将氧化铜加热再通入气体D. 在点燃一氧化碳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1.现有CO、CO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2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提示:CO2与NaOH溶液反应原理和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原理2相似).通过上述操作,小芳【】A. 只收集到CO气体B. 只收集到CO气体2C. 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2D. 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2的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6%.取5.0 g该气体混合物通过足量12.某CO和CO2灼热的氧化铜,再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 5 g B.10 g C.15 g D.20 g二、非选择题(共64分)13.(10分)许多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有很重要的性质和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生活中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2)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3)写出你熟悉的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_____,列举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决定该用途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6分)2012年5月31日是第25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业干扰控烟”,口号是“生命与烟草的对抗”.香烟燃烧后有烟雾产生,为了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假设每步都发生反应):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1)①中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2)烟雾中是否存在CO?_________,做出此判断所依据的实现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15.(6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转化的化学反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0分)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举行.看清国家的减排目标,为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描绘了详细图景.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回答问题.(1)将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CO2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将过量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做法能直接或间接降低碳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一例)17.(4分)2012年五月下旬,江苏及周边地区进入秸秆焚烧高峰期,南京、扬州等地出现能见度小于3 000米的雾霾,使得市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小华同学从刚焚烧秸秆后的空气中收集了一瓶气体,并做了如下实验:依次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导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反应现象;再导入加热的氧化铜粉末中,黑色粉末变红;将气体导出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断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8.(16分)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选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他们用A装置做二氧化碳的发生器:①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装药品之前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请写出A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接下来,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首先将装置B与A连接,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们又将装置C与A连接,观察到C装置内有气泡,但是没有看见明显的浑浊现象.为此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3)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①C装置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2分)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120 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8 g,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提示:二氧化碳由气态变成固体,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并不改变,所以二氧化碳降温加压时可制成干冰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B 提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在通常状况下,都是无色无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不具备以上性质3.A4.C提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故A正确;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故B正确;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但是量少,不足以解决温室效应,故C错误;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故选C5.B6.A提示:煤燃烧会污染环境,应该合理使用而不是禁止使用7.A8.A9.B提示:一氧化碳不能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10.D11.C提示:根据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可知先用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CO不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先收集到.然后向瓶内滴加稀盐酸,利用稀盐酸和Na2CO3反应生成CO2,可以后收集到CO212.C提示:根据化学方程式CO+CuO高温Cu+CO2,CO2+Ca(OH)2=CaCO3↓+H2O,可知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守恒.设得到白色沉淀CaCO3的质量为x,则有:5.0 g×36%=x×12%,x=15 g二、非选择题13.(1)CO2(2)CO(3)CO2灭火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答案合理均可)14.(1)烟气中含有CO2(2)存在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5.(1)CaCO3高温CaO+CO2↑(2)CaO+H2O=Ca(OH)2(3)Ca(OH)2+CO2=CaCO3↓+H2O16.(1)CO2+H2O=H2CO3(2)CO2+4H2催化剂、加热CH4+2H2O(3)减少对森林的砍伐(或双面使用纸张、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17.CO2CO18.(1)①分液漏斗锥形瓶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CaCO3+2HCl=CaCl2+H2O+CO2↑(2)①CO2+H2O=H2CO3(3)①制二氧化碳所用盐酸浓度过大,导致二氧化碳混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因而石灰水不浑浊②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也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9.解:高温煅烧后减少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m(CO2)=120 g-98 g=22 g.设生成22 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即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高温CaO+CO2↑100 44x 22 g100 44=x22g x=50 g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混合物质量-碳酸钙质量=120 g-50 g=70 g,所以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0g120g×100%=58.3%.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58.3%.。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二)同步测试题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二)同步测试题河南梁妍凤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的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A. 煅烧石灰石B. 点燃木炭C.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 碳酸分解3.通过如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和石灰水反应A. 甲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只能说明CO2B. 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C. 丙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D. 丁实验可以说明CO24.下列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其中有错误的是【】5.现有下列仪器:①锥形瓶、②酒精灯、③长颈漏斗、④石棉网、⑤导气管、⑥水槽、⑦集气瓶.其中在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肯定用不上的是【】A. ②③④B. ②④⑥C. ①⑤⑦D. ①③⑥6.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发生装置可以相同B. 反应条件相同C. 气体收集气体方法可能相同D.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排放有关的是【】7.“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A. 白色污染B. 臭氧层破坏C. 核电站爆炸D. 温室效应8.以下方法能用来鉴别氮气、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的一组是【】①通入澄清石灰水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③闻气味,看是否有刺激性的气味④点燃,看能否燃烧⑤在密闭器中用活的昆虫实验,观察昆虫是否存活A. 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①③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10.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 水的吸收B. 动植物的呼吸C. 光合作用D. 燃料的燃烧11.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12.下列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最合理、最常用的是【】A. 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复燃B.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C. 用火柴点燃看是否燃烧D. 测其密度,看是否比空气大二、非选择题(共64分)13.(9分)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装置C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在实验室里用A作发生装置,可制取CO2或_________;(3)在制取CO2时,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CO2.14.(27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 D E(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2)若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能灭火的气体.你想制取的气体是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在加入药品之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右图中选取__________(填序号),取代B中的双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15.(15分)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强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右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长的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使得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 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 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 g.(2)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越来越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C4.A5.B提示:实验室是利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此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酒精灯和石棉网;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实验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而不使用排水法,所以不需要水槽6.C提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反应时,不需要加热,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时需要加热,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它们的反应装置与反应条件都不相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而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属于分解反应,它们的反应类型不同7.D8.A 9.C 10.C 11.C 12.B二、非选择题13.(1)集气瓶(2)O2(或氧气)(3)澄清的石灰水14.(1)①酒精灯②锥形瓶(2)二氧化碳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3)Ⅲ15.(1)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2)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已充满了CO2(3)开始一段时间内,甲瓶温度高于乙瓶(或甲瓶比乙瓶升温快),最后两瓶温度趋于一致(4)两种气体的比热不同(5)该实验没有模拟地球的生态系统17.(1)3.3(2)盐酸的浓度越来越小(3)解:设12.5 g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3.3 g 100∶44=x∶3.3 gx=7.5 g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g12.5g×100%=60% 答:略.。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课后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有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做灭火剂B. 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C. 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D. 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2.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 用作燃料B. 制碳酸饮料C. 用于灭火D. 植物的光合作用3.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
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干冰升华时放出热量B. CO2会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 通常CO2不能支持燃烧D. 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4.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再干燥后的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 ①变红,③不变红B. ④变红,③不变红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5.现在有两组气体,分别是N2和CO2、O2和CO2,你怎样将它们区别开来()A. 分别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B.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D. 分别通入水中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 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B. 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C.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D.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8.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 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C. 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D. 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9.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水蒸气10.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A. 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B. 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 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需均匀混合D. 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填空题11.写出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1)检查气密性;(2)按要求装配好仪器;(3)向漏斗中加入盐酸;(4)向容器中放入大理石;(5)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________.CO2只能用 ________法收集.原因是 ________.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的方法是 ________13.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4.现有三瓶气体已失去标签,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四、综合题15.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种类、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S+O2SO2给你提供的信息是:反应物是________;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__ .(2)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对人类有利,也可能对人类不利.请仿照事例填写下表:16.如图是某校学生分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A装置中使用仪器a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用装置A在实验室还可制得氧气,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小柯组同学观察到装置D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他认为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为什么?________(3)小宇组同学观察到D装置中的燃烧蜡烛只有矮的那支熄灭了,试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 (填“c端”或“d端”)通入.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A3.【答案】A4.【答案】D5.【答案】A6.【答案】C7.【答案】A8.【答案】A9.【答案】B10.【答案】A二、填空题11.【答案】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2.【答案】(2)(1)(4)(3)(5);向上排空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13.【答案】D三、解答题14.【答案】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的氧气;正常燃烧的空气;火焰熄灭的二氧化碳四、综合题15.【答案】(1)硫和氧气;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2)作燃料;有毒;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能引起温室效应16.【答案】(1)长颈漏斗的末端应该浸没在液面以下;2H2O22H2O+O2↑;Ca(OH)2+CO2═CaCO3↓+H2O;;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导管伸入烧杯底部,无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大于空气,下层的蜡烛都可能先熄灭.(3)二氧化碳的量不足(4)c端。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鲁教版(五四)八年级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习题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选择题1.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做灭火剂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装有二氧化碳的气球能飘起来B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D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用()A锌和稀硫酸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C大理石和稀盐酸 D碳酸钠和稀盐酸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A将燃着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少量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 D将燃着的木条方在集气瓶口5.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6.列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最合理、最常用的是()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石灰水是否浑浊B用紫色石蕊试液看是否变红色C用火柴点看是否燃烧D测其密度,看是否比空气大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收集气体⑤向广口瓶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其中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C②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②①8.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二、填空题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_________________,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农业生产上,二氧化碳是最好的。
二氧化碳还是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的重要原料。
[k12精品]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 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气体造成()A. COB. CO2C. SO2D. NO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 二氧化碳验满D. 稀释浓硫酸4.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 ①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⑤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④5.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 ) A. 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B. 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C. 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D. 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6.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O 2B. N 2C. H 2D. CO 2 7.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8.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9.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其硬度都是很大B. CO2可用作燃料C. CO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D. 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10.下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X是O2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C. C6H12O6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11.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例题解析2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例题解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煅烧石灰石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响D.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响思路解析:选择一种物质的实验室制法,不仅要考虑其理论上是否可行,还要考虑反响速率是否适度、操作上是否简便、价格是否合算、生成物的纯度等诸多因素,并非所有能生成该物质的反响都可以作为制备方法。
答案:C2.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植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开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思路解析: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物的呼吸均有二氧化碳的产生,产生的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氢燃料燃烧产物是水,不是二氧化碳。
答案:C3.如下图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思路解析:A图中反响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既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也证明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B图中的塑料瓶将变扁,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还能与石灰水反响。
C图中石蕊试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碳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响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
D图中的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D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开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
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响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
其中,“化学反响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以下符合“化学反响的绿色化〞的是〔〕A.化工厂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碳酸氢铵NH3+H2O+CO2====NH4HCO3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C.用炭、氧气和氧化钠制碳酸钠C+O2点燃CO2CO2+Na2O−→−Na2CO3 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思路解析:“化学反响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同步测试题-鲁教版.doc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2.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发生装置需要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A. 锥形瓶B. 长颈漏斗C. 长导管D. 胶头滴管3.如图所示,若关闭II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II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A. ①②B. ①②③C. 只有①D. 只有②4.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
将CO2气体通人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
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人CO2,溶液又变红色。
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 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B. 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 以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 CO2具有酸性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A. 红色---红色----无色B. 紫色----红色----无色C. 紫色----红色----紫色D. 红色----蓝色----无色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A. 石灰石与浓盐酸B. 石灰石与稀盐酸C. 碳酸钠与稀盐酸D. 石灰石与稀硫酸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易升华的性质B.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若在空气中含量过高时会使人窒息死亡C.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 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反,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清新8.下列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A. 大理石和稀硫酸B. 石灰石和稀盐酸C. 碳酸钠和稀盐酸D.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A.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C.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10.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A.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B. 通过灼热的木炭C. 通过澄清石灰水D.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1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需选用的一组药品正确的是()A. 双氧水、大理石与稀硫酸B. 高锰酸钾、石灰石与稀硝酸C.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石灰石与稀盐酸D. 双氧水、石灰石与浓盐酸二、填空题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1)干冰制冷的原理是 ________(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 ________,可以清除油污(3)硫酸铜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________13.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同学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八年级化学全册 燃烧与燃料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 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气体造成()A. COB. CO2C. SO2D. NO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 二氧化碳验满D. 稀释浓硫酸4.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 ①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⑤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④5.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 ) A. 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B. 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C. 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D. 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6.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O 2B. N 2C. H 2D. CO 2 7.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8.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B. BC. CD. D9.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其硬度都是很大 B. CO 2可用作燃料C. CO 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D. CO 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10.下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X 是O 2 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C. C 6H 12O 6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C 6H 12O 6与X 反应生成CO 2和H 2O 属于置换反应11.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鲁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课后练习
鲁教版(五四)八年级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 ①变红,③不变红B. ④变红,③不变红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2.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干燥纸花进行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①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B. ②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C. ②④对比说明水在石蕊变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D. ②③④对比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3.符合如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 ①②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刚石、石墨和C60均为碳元素的单质B. CO2可用于灭火C. CO易溶于水生成酸D.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5.CO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它有()A. 可燃性B. 有毒C. 还原性D. 氧化性6.如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用途叙述错误的是()A. 档案材料发生火灾时适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B. 因镁等金属材料可在CO2中燃烧,所以镁等金属材料发生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 用碳酸水(二氧化碳水溶液)滴灌大棚植物是为提高大棚温度D. 喝碳酸型饮料感到凉爽8.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时,它们的收集方法相同的是()A. 排水集气法B. 向下排空气法C. 排食盐水集气法D. 向上排空气法二、填空题9.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着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由于石灰水跟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请写出生成这种白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鲁教五四制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时练习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合理的是()A.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发生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用澄清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减轻“温室效应”C.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证明二氧化碳显酸性2.下列气体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的是()A.SO2B.CO2C.NO2D.N23.“低碳生活”是现在人们倡导的环保生活理念,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CO2B.O2C.N2D.H24.将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然后加热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下列颜色描述正确的是()A.紫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紫色C.紫色→无色→红色D.紫色→蓝色→无色5.“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B.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D.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6.为了验证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A B.B C.C D.D7.2016年4月22日,100多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该协定要求各国制定出本国减少CO2气体排放目标,落实该目标主要是...为了减缓图中A、B、C、D的什么问题()A.温室效应B.酸雨C.臭氧层破坏D.引发疾病8.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的最好方法是()A.用蒸馏水冲洗B.用钢丝刷刷洗C.用稀盐酸洗涤D.用热水冲洗9.“低碳生活”目前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时尚,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精神的是()A.避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纤材质的服装B.使用手绢代替餐巾纸C.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文印D.夏天将空调温度开的很低10.空气中,主要与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碳﹣氧循环”有关的气体是()A.O2和CO2B.H2O和CO2C.O2和N2D.N2和CO2二.解答题(共5小题)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袁越).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如图一和如图二)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如图三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天然气B.煤C.酒精D.石油(3)观察图一和图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A.1900~1910 B.1910~1940 C.1940~1980 D.1980以后(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写出一条即可)等.(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1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以改善环境.(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和.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2)为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④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13.如图所示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对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固C.罕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罕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一样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温室效应主假如由以下哪一种气体造成()A. COB.CO2C. SO2D. NO23.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二氧化碳验满D.稀释浓硫酸4.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良生计环境,以下举措中确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严禁使用煤等燃料;③严禁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④5. 二氧化碳只好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的原由是()A.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B.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C.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D.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6. 惹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O2B.N2C.H2D. CO27. 相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甲实验目的是查验氢气的纯度,假如听到尖利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丙实验可证明往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可以焚烧也不支持焚烧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响8. 以下实验结论错误的选项是()选AB C D项实验实验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焚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现磷焚烧二氧化碳后变红次熄灭象实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CO2密度比空气大,不行焚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焚烧越强烈验化碳燃不助燃结论A.AB.BC. CD.D9. 以下对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其硬度都是很大B.CO2可用作燃料C.CO有复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D.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10.以下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必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变的过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燃烧与燃料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做灭火剂、致冷剂B. 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C. 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D. 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2.“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A. 用旧报纸制铅笔杆B. 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C.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D. 深秋时节焚烧落叶3.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O2B. 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氦原子和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 水电解产生H2和O2,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4.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 O2B. N2C. H2D. CO25.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三种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A. 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 B. 集气瓶、长颈漏斗、带橡皮塞的导管C. 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 D. 集气瓶、量筒、长颈漏斗6.实验室常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A. 大理石和浓硫酸B. 大理石和稀盐酸 C. 碳粉和氧气 D. 大理石高温煅烧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碳具有可燃性,碳燃烧时总是生成二氧化碳B. 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碳原子的排列相同C.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有白色沉淀生成D. 一定条件下,木炭、一氧化碳分别与氧化铜反应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8.右图中,①、④是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 ①变红,③不变红B. ④变红,②不变红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9.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A. 稀硫酸反应太慢B. 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C. 生成的气体不纯净D. 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继续进行二、填空题(共4题;共17分)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用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若实验室制CO2,应选用________ (填序号)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 .(3)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并收集一瓶H2,则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 接________ (填字母序号).11.二氧化碳本身________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________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________试验.12.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________ .A、①B、②C、⑤D、________13.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________,但它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中并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 2009年 2月 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答案】C【解析】解:A.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B.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并储存能量,故B正确;C.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不是呼吸作用,故C错误;D. 二氧化碳的固体是干冰,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作制冷剂,故D正确;故选 C。
2.哈尔滨一仓库发生大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下列生活中处理火灾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A.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档案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答案】B【解析】 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故该事故处理方法正确;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D.高层建筑的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故选 B。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燃烧和燃料章节检测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B.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用嘴吹灭燃着的火柴,是因为吹走了火柴周围的空气D.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B.使用天然气报警器时,应安装在厨房顶部C.有人称发明了新技术,能将水转变成汽油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3.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进入加油站时吸烟B.冬天在室内关紧门窗烧木炭取暖C.煤矿开采,注意通风,严禁烟火D.电器起火立即用水扑灭4.“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产和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
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讲究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B.开发回收和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C.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6.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合金的性质和用途描述B.化学用语的使用①生铁比纯铁软②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导电性好③钛合金广泛应用火箭、导弹、通讯设备①4H--4个氢元素②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③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C.实验现象描述D.认识燃烧原理和灭火①在高温的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白烟产生③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荔纸花变红①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②煤块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③水能灭火,主要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A.AB.BC.CD.D7.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灭火方法B.化学与健康①油锅着火--用水浇灭②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①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氧化碳中毒②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型饮料有利于健康C.化学之最D.生活知识①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②碳--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①洗洁精去油污--乳化作用②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A.AB.BC.CD.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薄铜片两侧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克的CO和6克的O2完全反应生成9克的CO2C.许多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铁生锈是缓慢氧化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O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C.CO2可作为气体肥料,CO可作燃料D.CO和CO2都能用于灭火10.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大大降低油料价格B.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改善大气环境C.乙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D.有助于促进粮食转化,提高农民收入11.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B.铁制品锈蚀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缓慢氧化C.汽油遇火燃烧与缓慢氧化有关D.动物的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12.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A. 酒和醋的酿造B. 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C. 酒精灯安静燃烧D. 食物的腐败【答案】C【解析】 B、人在长跑时容易缺氧,这时容易发生缓慢氧化。
故选项错误。
C、酒精燃烧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项正确(1)D、食物的腐败过程中通常要发生氧化反应,该种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项错误(2)故选: C。
2. 2017年 12月 22日,我国首班生物航煤(可由地沟油炼化而成)跨洋航班成功抵达目的地。
据介绍使用生物航煤与平时使用普通燃料飞行没有任何差异,且有效减少了SO_2和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别是 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
使用生物航煤的优点是()①减少空气污染②缓解温室效应③增加煤焦油的排放④减少酸雨危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因为“使用生物航煤与平时使用普通燃料飞行没有任何差异,且有效减少了SO_2和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别是 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所以使用生物航煤的优点是减少空气的污染;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危害。
不会增加煤焦油的排放。
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A. 加入药品B. 收集气体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验满【答案】D【解析】 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 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气体造成()A. COB. CO2C. SO2D. NO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 二氧化碳验满D. 稀释浓硫酸4.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 ①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⑤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④5.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 )A. 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B. 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C. 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D. 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6.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O 2B. N 2C. H 2D. CO 27.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8.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9.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其硬度都是很大B. CO2可用作燃料C. CO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D. 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10.下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X是O2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C. C6H12O6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11.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A. 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了盐和水,可证明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 海水晒盐就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12.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B. BC. CD. D13.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 ①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⑤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④14.在集气瓶中有气体,胶头滴管中有液体,如果把液体滴入瓶中,气球会逐渐胀大,则气体与液体分别可能是()A. O2、稀盐酸B. 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 C. CO,NaOH溶液 D. 氢气、水二、填空题15.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
已知装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
小资料: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1)打开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B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 。
B中的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 。
C中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 。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
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解释C中呈现的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
16.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1)若补充仪器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湿度________,压强变________,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____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2)若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补充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有________.①请连接A、B,并将装置图2补充完整________ ;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17.如图所示:在木块上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开口的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然后用导管(先伸至石灰水后提到木块表面)向钟罩内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18.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________,但它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中并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色________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 ,________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称________。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⑴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⑵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 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__ 。
⑶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B.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C.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⑷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 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
20.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 (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右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___→F.(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__ (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若用如图J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21.请根据已学知识,结合所给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1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图1中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备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I、Ⅲ装置可验证CO2的有关性质.若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小试管中盛放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3)小中认为在不改变图1中I、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稍作处理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他的做法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假设有一颗表面被CO2气体覆盖的星球(星球地心引力作用是地球的1.2倍),小中想在该星球上仿照实验室制取氧气,设计图2装置,他________(“能”或“不能”)收集到氧气.(4)小中在家里无意间发现鸡蛋壳和白醋混合,也能产生CO2,请你和他一起从图3中选出合适的________(填序号)日常用品,收集CO2.22.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________ .四、综合题23.如图是燃料在使用过程做的碳循环示意图:(1)化石燃料除了煤、石油外,还有________,煤燃烧会产生造成酸雨的污染气体是________(写化学式);(2)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温室效应,除了CO2外,温室气体还有_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工业上也可用石灰乳(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吸收CO2,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4)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结合如图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5)相较以上燃料,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________(写化学式).2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