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化学《溶液》导学案 张翔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稿一、溶液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知道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知道什么是乳浊液及乳化作用。
课前预习预习课本P26—29“溶液”部分,解决下列问题:1、什么是溶液?它有什么特征?由几部分组成?什么是溶质和溶剂?2、最常用的溶剂是什么?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以做溶剂?3、溶质只能是固体吗?你能举例说明吗?4、什么是乳浊液?它有哪些特征?洗涤剂有什么功能?课内探究一、导入课题大家见过大海吗?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 result&fr=&sf=1&fmq=1331192559546_R&pv=&ic=0&z=&se=1&showtab=0&fb =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A%A3%D1%F3&s=0海水是纯净的水吗?为什么?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 result&fr=&sf=1&fmq=1331193093656_R&pv=&ic=0&z=&se=1&showtab=0&fb =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A%A3%CB%AE%D6%D0%B 5%C4%D4%AA%CB%D8%D3%D0%B6%E0%C9%D9%D6%D6&s=0二、各小组进行课前预习展示,教师点拨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溶液的定义做一做:各小组动手做【实验9—1】,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小组展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3、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屮的重要应用。
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创设情景一实验探究一归纳总结一联系实际一知识升华一激发兴趣自学指导(1)・1、自学内容:阅读课本P26-28•2、自学方法:认真阅读,独立思考•3、自学时间:5分钟•4、自学要求:阅读时思考①什么是溶液?它有什么特征?•②什么是溶剂?什么是溶质?•③一种溶液中,能有几种溶质?几种溶剂?学生自学(1)学生默读,教师默默巡视,观察学生学习情况。
自学检测题(1)1、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__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由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组成。
扌巴 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溶质,把能的物质叫溶剂。
3、溶液具有----------- 生: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溶液具有----------- 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4、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的溶解性---------------- ,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也 --------------- 。
5、固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把-------------- 看作溶剂。
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把_____________ 看作溶质。
____________ 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为________________ ,量少的为 _______________ o精讲、点拨(1):1.提问:海水是纯净的水吗?海水乂苦有咸,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海水的组成]归纳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9・1]在2()ml水屮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蔗糖吗?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溶剂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3.举出生活屮一些常见溶液,并指出溶剂和溶质课本P27讨论4.[实验9-2][实验[实验悬浊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浊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1)(2)汽油能像水一样溶解:其他物质。
初中化学总复习 溶液复习课导学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 溶液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的:(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清单:(完成学案中的填空15分钟后提问)一、溶液 概念: 分散到 里,形成 就是溶液。
特征: 性; 性。
溶质 概念: 叫做溶质。
组成 状态: 态、 态、 态。
溶剂 概念: 叫做溶剂。
水是常用的溶剂,但 等也可以做溶剂。
二、溶解过程:吸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 的过程。
1、溶解过程 放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
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 等。
(2)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 等。
(3)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 。
例如: 等。
三、乳浊液1、概念: 叫做乳浊液。
2、乳化功能:能使油脂分散成 ,而不聚集成 。
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 ,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 ,当 时,所得的溶液叫做 ;还能 ,叫做不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五、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 ,某固体物质在 里 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概念:表示物质的 随 的曲线。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
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相同。
线: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下的 或表示 随 而变化的情况。
2、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 和一定 时,溶解在 水里达到 时的气体体积。
( )、( )、( ) ( )、( ) 溶解度曲线意义溶解度/g 0 t 1 t 2 t 3 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含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溶液的配制:步骤_____ _ 仪器____ __ 检测习题例题: 右图为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 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4 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导学案 新人教版
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一、学习目标:1、知道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基本涵义;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并能依其宏观特征区别典型的常见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课前预习】【情境导入】(展示一瓶久置的牛奶)请仔细观察,这瓶是溶液吗?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比较概念【思考】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最大的区别是静置后是否【阅读】教材P45~P46,思考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有哪些区别。
1.溶液: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3.溶液乳浊液悬浊液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离子或单个分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稳定的混合物特征均一性、稳定性不均一、不稳定微粒分子的集合体分子或原子的集合体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固态举例食盐水、石灰水牛奶、某些配置喷洒的农药石灰浆、泥水、钡餐知识点二:溶液的宏观特征1.均一性:溶液各处都完全一样,即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溶剂的分子混合得十分均匀,溶液各处都一样;2.稳定性:条件不发生变化时,无论放置多长时间,溶质和溶剂都不会分离。
■注意: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蓝色硫酸铜溶液、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
2.洁净的空气、合金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都是溶液。
3.糖水越喝越甜是因为糖水没有充分溶解。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三、自我测评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 小苏打B. 食盐C. 火碱D. 茶油2.溶液—定是()A. 纯净物B. 混合物C. 液态物质D. 气态物质3.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石灰浆B. 生理盐水C. 眼药水D. 钡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B. 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C. 在溶液中,各部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D. 浊液也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只是溶质的颗粒较大5.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①牛奶②酒精③泥水④澄清石灰水⑤钡餐⑥盐酸6.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三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以及思考问题得出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一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意义(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与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练习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框图:教学过程环节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标签。
【情景1】方法可以判断那杯白糖水溶解 的白糖多?”糖、纯净水配制一杯白糖水,倒 成两杯,一杯留着,另一杯与其 他小组交换,分别尝一尝,感觉 哪杯甜。
并且让学生表达他的感 同学发言,通过口感上的体定的认识。
教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了解无土栽培的相关知识,1、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生活 充分利用课余时 课 前 准备收集相关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 方。
2、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生活中与 中见到的营养成分表标签, 与同学们交流思考这些标 签上数据的含义。
间,让同学们意识 到我们所学的内容 都与生活息息相 关,并且为本节课 的学习做好铺垫。
[引入]展示两杯白糖水。
问:“这是两杯白糖水,有什么答:喝一口,哪杯甜,它溶 解的白糖就多。
从生活中学生熟悉 的事物入手,使质 量分数这一抽象的 概念具体化。
[学生实验]每组用自带的白 将同学们分为若干小组觉。
[教师提问]你觉得自己的糖水 验,大家很容易对糖水的浓 甜,还是别人的甜?为什么会这度与溶剂溶质的关系有一 样?【情景2】[展示]两只试管乘有不同颜色的硫酸铜溶液。
冋:这是两杯硫酸铜溶液,它们是不能喝的,因为喝下去对人体有害。
那么,有什么方法判断哪只硫酸铜溶液浓呢?问:颜色深的就一定浓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单元溶液导学案
化,该物质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蔗糖固体D.氧化钙固体学习反思(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
”这句话是否正确?3、交流: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得出答案4、展示合作探究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问题讨论:①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②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2交流: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3、展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三、达标检测1.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A.氯化钠的溶解能力减小了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C.溶剂质量减小了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2.某温度下,一只烧杯中盛有20g水,放入2g熟石灰并搅拌,有白色固体沉淀到烧杯底部,则对于烧杯中的上层清液,说法错误的是()A.是无色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是饱和溶液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都是混合物C.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剂 B.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5.下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B. 饱和石灰水是纯净物C.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D.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6.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___________.(2)温度30℃时,a点是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使其变成30℃时饱和溶液,需加溶质____________克.(3)A、B物质属于_______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4)P点意义是___________,M点意义是______________.(5)若使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反思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导学目标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课时:2课时导学方法:学生阅读→教师总结→问题讨论→讲解总结→随堂练习→巩固提高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学生预习并完成相关概念:1.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2.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二、课堂导学:1.[活动与探究]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g,2g无水硫酸铜。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
1. 将100克10%氯化钠溶液蒸发掉2克水无晶体析出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在农业生产中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若用100g水和20g食盐来配制溶液,是否符合要求。
3.现要配制50克10%的氯化钾溶液,需要溶质和溶剂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4.1000ml密度为1.5g/cm3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硫酸溶液中含水多少?
2.农业生产中要配置500千克食盐溶液,其溶质质理分数为25%,则需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3.200克碘酒溶质质量分数为4%,问碘和酒精质量各为多少?
【导学2】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克。(有计算步骤)
计算:(1)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铵,向50克水中加入20克氯化铵所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向50克水中加入30克氯化铵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B.5%C.10%D.15%
5、
氯化钠溶液
水(溶剂)
氧化钠(溶质)
溶质质量分数
100g
96g
?
?
200
?
10g
?
150g
?
?
16%
?
150g
50g
?
6.200克溶质质量分数3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各多少克?
【测试2】
1.在85克的水中加入了15克蔗糖完全溶解所得到的糖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导学1】:溶质质量分数
1.溶质质量分数是。
2.思考引入:20℃时,100克溶液中溶解有20克硝酸钾所得溶液与20℃时,是如何比较的?
3.溶质的质量分数=。
该计算式还可以演变成:溶质的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教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能力目标: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过程: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1、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
2、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二、乳浊液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乳化现象副表1副表3副表4课题2 溶解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对比,归纳,练习、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药匙,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台、坐标纸。
药品;氯化钠、硝酸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学生活动][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学生发言]1.能2.不能[过渡]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1 溶液的形成导学目标知识点: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关系;2.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概念3.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联系实际→知识升华→激发兴趣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溶液:溶质:溶剂:乳浊液:悬浊液:二、课堂导学:1.提问:海水是纯净的水吗?海水又苦有咸,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海水的组成] 归纳得出结论:2.[实验9-1]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蔗糖吗?现象:形成什么:归纳总结:叫做溶液叫做溶质,叫做溶剂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3.举出生活中一些常见溶液,并指出溶剂和溶质课本P27讨论悬浊液:乳浊液: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活动与探究:NaCl,NH4NO3,NaOH分别放入水中溶解,并测量温度变化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葡萄糖B.硫酸铜C.酒精D.植物油2.溶液的基本特征是()A.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B.含有溶质和溶剂C.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一定是无色透明的3.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到水中充分溶解,其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是()A.NaOH固体B.NH4NO3固体C.CaO固体D.食盐固体课后练习: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水和酒精混合形成的溶液,酒精是溶剂2.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液体的为()A.医用葡萄糖溶液B.20%的氢氧化钠溶C.75%的消毒酒精D.0.9%的生理盐水3.下列清晰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洁餐具D.用盐酸除水垢4.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食盐水(2)石灰水(3)医用碘酒(4)医用酒精(5)浓盐酸5.物质溶解的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要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这一过程要热量,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是因为。
江苏省宜兴市培源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2-8)2.乳浊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2-9)3.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认识溶解现象。
(2-2-3)【预习提示】你可一定要认真看书哟!1.汽油能__________油脂;洗涤剂有___________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所以衣服上的油脂既可以用汽油洗去,也可以用洗涤剂洗去,但原理不同。
2._____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叫做乳浊液。
3.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______________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________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_________热量。
4.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温度__________,如_________;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温度_________,如_________;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温度_________,如___________。
【家庭小实验】你可一定要动手做一做哟!1.收集几种不同品种的洗涤剂的标签,并仔细阅读标签上的内容。
名称: ___________;含有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对水造成污染______。
名称:___________;含有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对水造成污染______。
2.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洗涤有油污的碗筷:(1)只用冷水,洗涤效果________________;⑵只用热水,洗涤效果________________;(3)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洗涤效果________________;(4)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洗涤效果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1)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溶解度【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学习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一、固体溶解度1.在一定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________;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________,如________;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________。
二、溶解度曲线3.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三、气体溶解度4.在压强为101 kPa和________时,某气体溶解在________水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叫做该气体的溶解度。
5.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 。
答案:1.温度100克饱和质量 2.增大硝酸钾变化不大氯化钠减小熟石灰 3.溶解度温度 4.一定温度1体积饱和 5.温度压强减小增大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二、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1 :溶解度实验:(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4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克20℃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乳化现象有较直观的了解。
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4.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5.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6.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教具准备】NaCl溶液、CnS04溶液、CuC12溶液、KMnO4溶液、FeCl3溶液、NaCl固体、糖、CuS04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
【导入新课】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NaC1、CuS04、CnCl2、KMn04、FeCl3。
让学生观察,并设疑:这些漂亮的液体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析小结】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
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
【活动与探究1】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请同学依据实验填写下表)。
药品:NaCl、糖、CuS04晶体、水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交流现象】请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导学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温故知新]1.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过哪些溶液?举例说明。
2.物质与水混合后都能形成溶液吗?3.根据你对溶液的初步了解,你能概括出溶液的哪些特点?[我会自学].1.或物质分散到物质里,形成、的叫溶液。
的物质叫溶质,的物质叫溶剂。
分散到里形成的、叫乳浊液。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溶剂中最常见的是,、也可以作溶剂。
3.溶解过程中放热与吸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热量;另一种过程是溶质的和作用,生成,这一过程热量。
若溶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升高,则表明的热量大于的热量。
[我会探究]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下面我们通过探究来对溶液的知识作进一步了解。
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溶液是指:。
2.。
活动与探究(二):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结论:1.。
2.。
结论:乳化是指:活动探究(五):方案设计:用烧杯、温度计、玻璃棒等仪器来探究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情况的方案设计。
分组实验:按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并观察记录:相关结论:。
原因。
[体验收获]1.将面粉、味精、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D.味精 C. 食盐D.酒精2.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无色B.透明 C. 纯净物D.均一、稳定3.对一瓶长期放置的氯化钠稀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B.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C. 瓶底会析出一定量的食盐固体D. 瓶内溶液各部分的密度相同4.下列是对一瓶蔗糖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部的溶液比上部的甜B.条件不变时久置会析出蔗糖C. 每一部分中蔗糖与水的质量比不同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分子之间5.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
初中化学《溶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溶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溶液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适用年级九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6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的教学核心内容,隶属于课程标准中第二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主要内容之一。
本主题单元所学知识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有生命体中营养的输送和新陈代谢都离不开溶液,在生产中更是应用广泛,如化工产品的生产、农药和化肥肥料的使用大多在溶液中进行,是在日常生活中见得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分散体系。
其内容突出了化学在科技、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化学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本主题单元内容来源于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课本第九单元。
该主题单元共分为以下三个专题:专题一:溶液的形成。
让学生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溶液的一些性质,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专题二:溶解度。
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能正确使用、分析溶解度曲线。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控制变量的思想与方法;学会观察图像、表格,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培养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认识事物内因与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化学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的重要价值。
专题三:溶液的浓度。
掌握一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本主题单元的教学重点: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认识溶液的本质特征,会读、识、用溶解度曲线图,会分析配制溶液的步骤、实验仪器,玻璃棒在操作中的作用和实验误操作的后果,会进行在溶液中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的浓度》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的浓度》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进行简单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学习准备】从家里找到以下一件或多件用品:酒、醋、84 消毒液、矿泉水、牛奶、血常规检验报告等。
【学习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暂停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了解生活中表示混合物浓度的不同方法→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进行简单计算→小结。
【学习内容】我能认识:对“25%的氯化钠溶液”认识正确的是()A. 溶液恰好饱和B. 在100g水中溶解了25g氯化钠C. 25g氯化钠溶解在75g水中D. 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5g我能对比:25℃,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 g。
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6%吗?如果不是,应该是多少?(列出计算式)我能理解:练习 1:从 100 mL20%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 10 mL,取出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2%B. 10%C. 15%D. 20%练习 2:一定温度下,改变硝酸钾溶液的一些条件,用“变大”“变小”“不变”填空。
我能应用:练习 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 150 kg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练习 2:欲用 80 g 水配制 2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入硝酸钾多少克?【作业设计】1.对5%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A.100 g水中溶解了5 g食盐B.100 g食盐溶液中含有5 g食盐C.将5 g食盐溶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D.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 202.在一定温度下用水稀释某一饱和水溶液时,下列各量不发生改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3.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下列各量发生改变的是()A.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4.把5 gA物质放入97 g水中,得到100 g溶液,则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3% B.5% C.5.15% D.4.9%5.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教案新版
第九单元 溶 液本单元分三个课题,这三个课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课题1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这一课题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课题2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
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可以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课题3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本单元的三个课题中,课题1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课题2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课题3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一定量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这样的编排设计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 1.溶液是最常见的一大类物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
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了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
3.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的许多内容是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即“溶液”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加入乳化剂时,能够形成一种叫做乳浊液的混合物。
在生活中时常遇到“乳化”现象,乳化并不是溶解,但因其内容很少,要求也较低,因此把其附在溶液的后边让学生通过实验对其有初步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关系;2.了解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3.了解乳化现象,悬浊液和乳浊液。
【学习重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6——30完成下列问题。
1.蔗糖、氯化钠在溶液中分别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2.什么是溶液?什么是溶剂?什么是溶质?3.溶液由什么组成的?溶液的特征是什么?4.常见的溶剂有哪些?5.只有固体才可以做溶质吗?如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6.什么是乳化现象?课内探究:一.溶液思考:结合蔗糖溶解、食盐溶解的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外界条件不变,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会分离?这体现溶液的什么特征?2.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比是否一样?这体现溶液的什么特征?3.如果向盛有食盐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小勺高锰酸钾。
搅拌后,还能看到高锰酸钾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小结: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
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做,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
因此,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4.根据实验9-2,是不是每一种溶质都能溶解于每一种溶剂中呢,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都一样呢?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得到什么结论?5.根据实验9-3,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还可以是液体和气体吗?那么区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一般规律有哪些?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或。
一般是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是溶质,是溶剂;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量少的一种叫做。
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叫做溶剂。
【知识拓展】当物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为水。
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实验探究】根据29页探究实验,观察分析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固体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完成课本29页表格)小结: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伴有热量的变化,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有些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如等。
有些物质溶于水时,要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等。
有些物质溶于水时,要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等。
三.乳化现象【实验探究】结合实验9-3,观察、分析实验9-4,并完成课本30页表格。
思考:1.实验中得到的水和植物油的混合物是否稳定、均一?是不是溶液?若不是溶液又是什么?2.实验说明洗涤剂具有什么功能?3.洗涤剂和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什么?小结:乳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的混合物。
例如:水和油混合、牛奶、油漆。
悬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的混合物。
例如:泥沙、钡餐、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后得到的液体。
四.课后检测1.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植物油和水 B.碘与酒精 C.食盐与水 D.面粉与水2.将少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可以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A.纯净物B.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水和酒精混合形成的溶液,酒精作溶剂4.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液体的为( )A.医用葡萄糖溶液B.20%的氢氧化钠溶液C.75%的消毒酒精D.0.9%的生理盐水5.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清纯的井水B.淡化的海水C.净化的河水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6.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7.乳浊液、溶液之间的相同点是()A.都是纯净物 B.都是混合物 C.都澄清透明 D.都均一、稳定8.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D.用盐酸除水垢9.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将二氧化碳通人足量的下列液体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蒸馏水B.澄清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D.汽水1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食盐水(2)石灰水(3)医用碘酒(4)医用酒精(5)浓盐酸12.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溶液不是无色的;(2)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是液体,但不是溶液;(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溶液中的溶剂不是水。
13.已知6.5g锌与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1)稀硫酸中溶质、溶剂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3)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2.了解结晶现象及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难点:饱和溶液的概念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3——34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2.结晶的定义是什么?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如何转化的?课内探究一、饱和溶液【实验探究一】仔细观察实验9-5,完成课本33页表格 【实验探究二】仔细观察实验9-6,完成课本34页表格。
思考:1.要使未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你能想出几种方法?2.溶液的饱和状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观察下列实验,并得出结论。
【实验】向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振荡。
现象: 实验结论:4.什么情况下,溶液会出现结晶现象?观看海水晒盐的过程,并分析其属于哪种结晶方法?小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二个要素: 、 。
2.3. 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包括 结晶和 结晶。
二.课后检测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升高温度或增加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增加 或蒸发不饱和溶液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B. 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已知20 ℃时,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食盐36 g,最多溶解熟石灰0.17 g。
20 ℃时,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30 g食盐和0.2 g熟石灰,充分搅拌后静置,对于这两杯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溶液是饱和溶液B.熟石灰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相对而言,食盐溶液是浓溶液,熟石灰溶液是稀溶液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4.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A.溶液的质量增大B.晶体的质量不变C.晶体的质量增大D.晶体溶解一部分5.把8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B.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C.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D.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6.现有60 ℃的硝酸钾溶液500 g,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10 g水,则有关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剂的质量减少C.溶液的质量不变D.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7.20 ℃时将36 g氯化钠与100 g水混合,形成溶液的质量(填“大于”“等于”“小于”“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下同)136 g;若在同温下将M g某物质与N g水混合,形成的溶液的质量(M+N) g。
8.腌制食品、海带晾干后,常会在表面出现白色固体食盐,请你解释原因: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学习重难点】重点: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课内探究一、溶解度(一)固体的溶解度这是小明的实验现象记录,请你们分析比较:温度/℃溶剂质量/g操作NaCl现象KNO3现象20 20 加入溶质5 g,搅拌固体溶解固体溶解20 20 加入溶质5 g,搅拌固体不能完全溶解固体不能完全溶解20 再加5 mL水,搅拌固体溶解—20 加热—固体溶解在上面的探究中,其中溶解的NaCl和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为什么?1.溶解度定义:。
2.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1)20 ℃时,KCl的溶解度为;60 ℃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2)下列对“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 )A.20 ℃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20 ℃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C.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 ℃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查阅课本P36“资料卡片”,填空:4.溶解度曲线的溶解度曲线。
结合表91数据绘制NaCl和KNO3溶解度曲线讨论:(1)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①;②;③;……和NaCl在25 ℃、85 ℃时的溶解度,填表: (2)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KNO325 ℃85 ℃的溶解度/gKNO3NaCl的溶解度/g(3)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①列表法,如教材表91;②坐标法,如溶解度曲线。
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列表法坐标法的溶解度大小。
(4)从图912中,比较出55 ℃时KCl、KNO355 ℃时,KCl的溶解度为;55 ℃时,KNO的溶解度为。
3的溶解度。
55 ℃时,KCl的溶解度(填“<”“=”或“>”)KNO3(5)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二)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