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高中毕业复习统一统测理综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届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2020届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2020届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质量为M的小球A从左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质量为m的小球B发生第一次碰撞,若A、B两球第一次碰撞和第二次碰撞发生在同一位置,且两球始终在圆形轨道水平直径的下方运动,A、B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球的运动方向一定变为水平向左B.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可能为C.第二次碰撞结束后,A球沿左侧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可能为RD.第二次碰撞结束后,A球沿左侧轨道运动速度为零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可能为m g第(2)题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半径为)的透明柱体水平放置。

平行于底面的光线从左侧射入,已知柱体的折射率为,其中点为的中点,真空中的光速为,只讨论界面的第一次折射或反射,柱体周围可视为真空。

已知由点入射的光线经圆弧面折射后到达延长线上的点(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点入射的光线从点传到所在水平面上点的时间为B.光线在面上的最高出射点到所在水平面的距离为C.圆弧面上有光线射出的弧长为D.由点入射的光经圆弧面折射后,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偏转了45°第(3)题2021年2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被火星捕获,经过一系列变轨后从“调相轨道”进入“停泊轨道”,为着陆火星做准备。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探测器在不同轨道上绕火星运行时与火星的连线每秒扫过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B.从“调相轨道”进入“停泊轨道”探测器机械能变小C.从“调相轨道”进入“停泊轨道”探测器周期变大D.探测器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第(4)题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后撤去恒力作用,再经3t时间后物块恰好返回起点。

2020年4月17日云南省普通高中2020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0年4月17日云南省普通高中2020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云南省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4月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 2020年4月17日9:00 -- 11: 30】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向鱼鳔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0.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分钟称重一次。

l小时内,鱼鳔重量逐渐增加;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加快2.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

再生过程中不会发生A.细胞凋亡B.基因选择性表达C.基因重组D.DNA半保留复制3.为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B.该实验设置了四个实验组,是一个对比实验C.该实验说明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稳定D.由该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可能会造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4.关于结核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同时含有两种核酸,DNA是它的遗传物质B.结核杆菌需利用宿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刺激浆细胞,会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D.人体依赖细胞免疫即可将入侵宿主细胞的结核杆菌清除5在灌浆期后,麻雀受高粱散发的香味吸引大量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粱都受麻雀青睐,有些只有极少籽粒被啄食。

研究发现,不受青睐的高粱通过基因调控合成了高含量单宁(涩味)和低浓度香味挥发物,进而减少被麻雀采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粱流入麻雀的能量占高粱同化量的20%B.高梁的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高粱和麻雀之间存在共同进化6.关于生产生活中的科学道理,表述错误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B.园林工人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 能促进果实成熟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

2020届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0届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大理、丽江、怒江2020届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Fe-56Cu-64Pb-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黑藻有细胞核、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属于消费者D.酵母菌有细胞核,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2.下列哪种生理过程的发生,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A.进行抗体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进行呼吸酶的合成D.进行ATP的合成3.为达到实验目的,所选实验材料或试剂使用不恰当的是4.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说法正确的是A.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B.激素的分泌可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C.激素是信息分子,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D.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体液中,对所有细胞起作用5.某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个种群,且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为食,各种群生物体内某种重金属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五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网)最可能为甲→乙→丙→丁→戊B .甲、乙、丙、丁、戊五个种群的所有生物个体统称为一个生物群落C .在甲、乙、丙、丁、戊生物种群之间碳的流动形式是CO 2D .据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甲与乙、丙与丁分别处于同一营养级6.下列关于DNA 、基因、染色体和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B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C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 分子,但DNA 分子上含多个基因D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020届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2020届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2020届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甲,智能寻迹小车上装有传感器,会自动识别并沿水平面内的黑色轨迹行驶,黑色轨迹上标有数值的短线为分值线。

比赛时,小车从起点出发,以停止时车尾越过的最后一条分值线的分数作为得分。

为了能让小车及时停下来获得高分,需要测试小车的刹车性能。

小庐同学在平直路面上做了刹车(可以认为车轮被“抱死”)实验,图乙是刹车过程中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像知,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B.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约是0.05C.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2s,位移大小为0.5mD.某次比赛得96分,可能是刹车阻力偏大造成的第(2)题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的三个相同的物块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线相连,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物块2的右侧固定有不计质量的力传感器。

改变拉力的大小,使三个物块沿斜面以不同加速度向上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多组传感器的示数和物块通过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的比值,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的倾角B.每个物块的质量C.当时,D.当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第(3)题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B的质量为,AB用绳(不可伸长)和弹簧(轻质)连接后,悬挂在天花板上。

若在点剪断轻绳,则在剪断后的瞬间( )A.A的加速度为0B.B的加速度为C.B的加速度为D.A的加速度为第(4)题“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和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和,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和,在插和时,应使()A.只挡住的像B.只挡住的像C.同时挡住、的像第(5)题直流特高压输电可以减少感抗和容抗的损耗,该技术已成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技术基础,如图为特高压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整流及逆变等过程不计能量损失且有效值不变。

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2020届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2020届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2020届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质子B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C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阴极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中子变为质子时产生的β射线D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 )和镭(Ra )两种新元素【答案】D【解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故A 错误;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的核式结构,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B 错误;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但阴极射线不是原子核中的中子变为质子时产生的β射线,故C 错误;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 0)和镭(R a )两种新元素,故D 正确。

15.“太空涂鸦”技术就是使低轨运行的攻击卫星通过变轨接近高轨侦查卫星,准确计算轨道并向其发射“漆雾”弹,“漆雾”弹在临近侦查卫星时,压爆弹囊,让“漆雾”散开并喷向侦查卫星,喷散后强力吸附在侦查卫星的侦察镜头、太阳能板、电子侦察传感器等关键设备上,使之暂时失效。

下列关于攻击卫星说法正确的是( )A .攻击卫星进攻前需要加速才能进入侦察卫星轨道B .攻击卫星进攻前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攻击时的向心加速度C .攻击卫星进攻前的机械能大于攻击时的机械能D .攻击卫星进攻时的线速度大于7.9km/s【答案】A【解析】攻击卫星进攻前需要加速做离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半径较大的侦查卫星轨道,故A 正确;根据2Mm G ma r =,可得2GM a r =,攻击卫星攻击前的轨道半径小于攻击时的轨道半径,故攻击卫星进攻前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攻击时的向心加速度,故B 错误;攻击卫星在攻击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除引力以外的其他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故攻击卫星进攻前的机械能小于攻击时的机械能,故C 错误;7.9km/s 是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故攻击卫星进攻时在轨运行速率小于7.9km/s ,故D 错误。

2020年2020届云南省高中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20年2020届云南省高中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20年2020届云南省高中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Mn-55 Fe-56Sb-122 La-139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向鱼鳔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0.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分钟称重一次。

1小时内,鱼鳔重量逐渐增加;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鳄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加快2.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

再生过程中不会发生A.细胞凋亡B.基因选择性表达C.基因重组D.DNA半保留复制3.为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4 3.0 5.0 10 黄褐色A.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B.该实验设置了四个实验组,是一个对比实验C.该实验说明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稳定D.由该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可能会造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4.关于结核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同时含有两种核酸,DNA是它的遗传物质B.结核杆菌需利用宿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刺激浆细胞,会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D.人体依赖细胞免疫即可将入侵宿主细胞的结核杆菌清除5.在灌浆期后,麻雀受高梁散发的香味吸引大量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梁都受麻雀青眯,有些只有极少籽粒被啄食。

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答案

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答案

2020年红河州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C B B D A A B题号 9 10 11 12 13答案 C D B C D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C D A D B AB CD BD1.【答案】D【解析】癌细胞是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变短,D错误。

2.【答案】C【解析】线粒体内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用于还原O2;叶绿体内产生的[H]是 还原型辅酶Ⅱ(NADPH),用于还原C3,故A、B错误;叶绿体内的ATP仅用于暗反应C3化合物的还原,D错误。

3.【答案】B【解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A错 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D错误。

4.【答案】B【解析】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应先加A液到组织样液,摇匀后再加B液,B错误。

5.【答案】D【解析】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A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B错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奔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不会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C错误;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故D正确。

6.【答案】A【解析】由③到④应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 错误。

7.【答案】A【解析】乙醇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

云南省红河自治州2020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试题答案

云南省红河自治州2020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试题答案

2020年红河州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C B B D A A B题号 9 10 11 12 13答案 C D B C D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C D A D B AB CD BD1.【答案】D【解析】癌细胞是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变短,D错误。

2.【答案】C【解析】线粒体内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用于还原O2;叶绿体内产生的[H]是 还原型辅酶Ⅱ(NADPH),用于还原C3,故A、B错误;叶绿体内的ATP仅用于暗反应C3化合物的还原,D错误。

3.【答案】B【解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A错 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D错误。

4.【答案】B【解析】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应先加A液到组织样液,摇匀后再加B液,B错误。

5.【答案】D【解析】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A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B错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奔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不会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C错误;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故D正确。

6.【答案】A【解析】由③到④应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 错误。

7.【答案】A【解析】乙醇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

2020届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试题 word

2020届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试题  word

【考试时间:4月17日9:00 - 11:30】2020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向鱼鳔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0.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分钟称重一次。

l小时内,鱼鳔重量逐渐增加;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加快2.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

再生过程中不会发生A.细胞凋亡B.基因选择性表达C.基因重组D.DNA半保留复制3.为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B.该实验设置了四个实验组,是一个对比实验C.该实验说明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稳定D.由该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可能会造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4.关于结核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同时含有两种核酸,DNA是它的遗传物质B.结核杆菌需利用宿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刺激浆细胞,会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D.人体依赖细胞免疫即可将入侵宿主细胞的结核杆菌清除5在灌浆期后,麻雀受高粱散发的香味吸引大量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粱都受麻雀青睐,有些只有极少籽粒被啄食。

研究发现,不受青睐的高粱通过基因调控合成了高含量单宁(涩味)和低浓度香味挥发物,进而减少被麻雀采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粱流入麻雀的能量占高粱同化量的20%B.高梁的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高粱和麻雀之间存在共同进化6.关于生产生活中的科学道理,表述错误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B.园林工人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