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1000字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证与日常维护密不可分。
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是为了提高接触网的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质量有效开展工作。
二、施工前准备1.组织人员:根据施工任务单,进行施工计划,确定施工人员组成和分工,实行班次制度,确定值班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材料:按照接触网施工计划,准备好所需材料,合理存放和保管,严禁放置在高空位置和电力设备上方。
3.施工设备:准备好所需机具和器材,包括施工用车、吊装设备、回路检测仪等,严格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施工设备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4.施工现场:仔细勘察接触网施工现场,确定施工范围、施工器材、设备放置位置、跨越道路绝缘支架、支撑物位置等,做好施工标识和区域防护措施。
三、施工过程1.施工安全:严格遵守电气设备安全规程,严禁吸烟、火种、明火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位置一定要符合安全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行人进行安全防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2.施工质量:按照接触网的设计规范,材料的质量要达到规定标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说明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进行验收,严格按照质量要求验收,并及时记录好施工情况。
3.施工量的控制:施工量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控制施工量并及时记录,确保施工量与任务量一致,不超过设计标准。
4.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做到人员合理配置,合理轮换工作,对值班人员进行安排。
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制订相应的安全考核和奖惩办法,确保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四、施工后收尾1.材料和设备的归还: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归还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具、器材、安全设施等,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2.施工档案的建立: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质量评定、验收、工作量统计等情况进行记录,建立施工档案,作为今后接触网的维护与管理参考。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准备
安钢筋网
安装模板
固定螺栓
浇制基础
制作试块
基础养护
基础拆模
基础帽浇制
结束
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1)先将需安装模型板的基坑周围地面清理干净、平整; (2)复核坑深和限界; (3)清理坑内杂物及积水等,平整坑底面和坑壁。 5.2 施工工艺 5.2.1 安装钢筋网(根据设计图纸) (1)把加工预制好的钢筋网运至坑位; (2)利用推车和人工(4~5 人)将钢筋网安放在基坑内; (3)与设计图核对钢筋网安装位置使其达标。 5.2.2 安装模板 (1)清理、平整路肩面,保证模板安装水平; (2)根据设计基础型号及测量标记和记录安装模型板; (3)复核限界、标高、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并达标; (4)根据坑口设计尺寸事先用木板钉制做木框架或采用钢模架,运至坑口,复核 基础型号,将框架或钢模架摆放在坑口上,根据设计数据调整框架高度及中心线使其达 标,保证侧面限界和标高符合要求; (5)加固木框架或钢模架保证其稳固可靠; (6)安装前将模板清洁干净,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涂刷废机油以方便脱模。
(2)开挖基坑施工中遇到电缆的应急预案:开挖基坑施工中轻挖轻刨,遇到电缆等 地下管线时按设备管理单位要求用φ150mm 波纹管进行防护,7~8 个基础压在同一根光 缆上时应考虑基础移位或电缆移位。确需改移电缆时,必须在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指 导下进行。发生碰坏电缆的情况应设置防护并及时通知就近车站和行车组织部门,应及 时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抢修。 (3)开挖过程中不能污染道床。
支柱埋深施工偏差为±80mm。位于曲线上的支柱计算埋深时,应考虑曲线超高,曲 线外侧支柱以曲外轨测量时应减去 1/2 超高,曲内支柱以曲内轨测量时应加上 1/2 超高。 (4)基坑位置确定:1、确定基坑中心位置:基坑中心=设计侧面限界+1/2 支柱底长度 支柱底长度尺寸: H78、H60、H93 : 705 毫米 H170: 920 毫米 2、以坑中心为准确定 坑口开挖尺寸。3、 开挖时按底板、横卧板来确定坑口大小。4、为确保下部横卧板安 装,基坑开挖时应测量准确,以坑后部尺寸确定基坑开挖大小为最好。5、横卧板、底 板尺寸:(单位:毫米)Ⅱ型横卧板 1000×600 孔距 314 IV 型横卧板 1800×400 孔 距 420 底板 I 型 1200×800 底板 II 型 1300×900; (5)地下管线确认; (6)清理工作面; (7)安设防道碴挡板:选用防护板立于坑口边缘线路侧,在顺线路方向坑口两侧打木 桩两根固定防护板,防护板长度为坑口长+1.5 米,宽度以道碴不高出防护板为准。 5.2 施工工艺 (1)开挖时由前往后或由后往前按层次进行挖掘; (2)安装防护板。基坑每下挖 200mm,便安一层防护板。先安装线路和田野侧的防 护板 a(比坑口长 30~50mm),两侧打入泥土,让防护板紧贴坑壁。再安装垂直线路的 防护板 b,打击至防护板 a 与 b 互相垂直,密贴坑壁,在防护板 a 上安装木档,防止防 护板 b 受力滑出。 (3)开挖过程中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 (4)使用静力触探仪测量承载力,承载力小于 100Kpa 时书面报项目部。 (5)按上述程序挖一层再按照 “防护板安装”程序要求安装一层防护板,直至坑深达 到标准为止。 (6)对于发现的电缆采用φ150 的玻纹管防护,即将玻纹管从中剖开,将电缆放入其中, 再将玻纹管合拢并在其外面用彩条布包好,然后用细铁线将其牢固绑扎;玻纹管的两边
接触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铁电化运管公司呼和浩特供电维管段工程管理室呼西折返站电气化改造接触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王巨业审核:崔永明批准:尚利涛2011年9月第一节接触网图例 (4)第二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4)一、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 4 -二、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 5 -第二章施工测量 .......................................................................................................................................... - 5 -第一节、区间杆位测量 (5)第二节、测量记录及资料整理 (6)第三章基坑开挖 .......................................................................................................................................... - 7 -第一节基坑坑口的确定 (7)第二节地下埋设物的处理 (9)第三节基坑开挖方法 (9)第四节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11)第四章立杆作业 ......................................................................................................................................... - 11 -第一节工程列车的任务 (11)第二节装卸杆作业 (11)第三节立杆作业 (13)第四节安全质量注意事项 (14)第五章支柱整正、回填.......................................................................................................................... - 15 -第一节支柱整正方法 (15)第二节支柱整正 (15)第三节回填及侧沟改移 (16)第四节安全注意事项 (16)第六章支柱装配 ........................................................................................................................................ - 18 -第一节支柱装配测量和计算 (18)第二节腕臂装配 (25)第三节腕臂安装 (28)第七章附加导线 ........................................................................................................................................ - 30 -第一节肩架预配及安装 (30)第二节拉线安装 (34)第三节附加线架设 (37)第八章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测量、预制安装............................................................ - 42 -第一节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测量 (42)第二节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预制 (46)第三节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安装 (50)第九章定位装置安装 .............................................................................................................................. - 53 -第十章下锚补偿装配、调整 ................................................................................................................ - 56 -第十一章锚段关节电连接安装 ........................................................................................................... - 57 -第一节锚段关节调整 (61)一、绝缘关节 ............................................................................................................... - 61 -二、非绝缘关节.............................................................................................................. - 61 -第二节接触悬挂调整 (61)一、接触线 ................................................................................................................... - 61 -二、承力索...................................................................................................................... - 61 -三、吊弦.......................................................................................................................... - 61 -第一章接触网平面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主要设计文件之一,是施工中应用最广的重要设计依据,认真弄懂和记清这些图例,学会看平面布置图对于我们掌握和了解线路情况,指导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接触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
接触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接触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第一章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接触网基础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认真组织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讲解基坑开挖和基础浇制的施工表和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制定针对基坑开挖、基础浇制时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支柱、各类基础技术数据的收集,熟悉现场和线路情况。
准备好施工机具,满足基坑开挖和基础浇制时的施工需要。
3. 技术要求3.1 按照技术部门下发的技术交底及下部施工表施工;3.2 确认现场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一致,不符处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3.3 根据支柱类型及基础类型确定基坑大小尺寸,施工尺寸可比设计尺寸略大0~100mm;3.4 对于易塌方区段的基坑可采取大开挖的方式,保证基础浇注后的尺寸不小于设计尺寸;3.5 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多次复核限界、坑深等数据,以免基坑偏斜;软横跨、硬横梁基础还要符合成对的两个基础中心线,拉线基础是否在锚支延长线上;3.6 基坑开挖前后坑口尺寸应比支柱底端尺寸大至少各200mm;3.7 基坑限界允许+60mm,坑深允许+100mm;3.8 检查基础浇制所需的材料、工具是否齐全满足施工需要;3.9 施工中,严格掌握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配合比。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复测基坑位置→基坑开挖→复核坑深→清坑→安钢筋网→安装模板→固定螺栓→基础浇制→养护→清理场地4.2 工艺流程图5.1 施工准备施工前检查基坑开挖和基础浇制需要的工具、材料,对大绳进行检查,发现断股的,不得采用;对发电机、震动棒、电缆线、漏电开关箱要提前进行试验,对影响施工和安全因素的要立即更换。
接触网专业作业指导书(含上下部)
一施工准备二操作程序1、工艺流程图2、操作方法1)、施工准备①熟悉施工设计平面图,并向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②测量前一天准备好测量工具及材料,事先装在车上。
2)、确定起测点依据设计平面图,从车站最外道岔(正线)处,在两轨间距300~400mm处标出起测点。
3)、纵向测量①从起测点沿正线钢轨开始纵向测量:一人看平面图,计算出所测跨的1/2长,拉尺头尾各1人,中间扶尺1人,拉尾尺人根据计算出的长度确定拉尺长度,拉头尺人员在钢轨面或侧面用粉笔画出标记。
②测量一个跨距时,用钢丝刷清刷轨腰,并用棉纱擦干净,用排笔、油漆在轨腰上作出基础横线路中心标记,并注明硬横梁柱号。
4)、横向测量①用三角测量法测出C、C′两点(即两硬横梁基础横线路中心连线),并在基础侧轨头侧面上作好标记,详见下图:②用线绳对准C、C′两点,用钢丝刷清刷基础临近轨腰处,并用棉纱擦干净,用油漆标注中心线及柱号、基础型号和侧面限界。
避开基坑口,在延长线上,D、E两点各打下一个木桩,并用铁钉标出中心连线。
5)、基础面标高确定①根据坑位处线路上部建筑高度及设计要求,确定基础面标高值。
(即基础面至邻近轨面的距离)②用水准仪测出D、E两桩与确定基础面标高的差值,并将差值用油漆标注在轨腰上。
6)、填写记录施工负责人真实记录测量数据,以作为支模板时确定基础面标高的依据。
三、技术标准1、为保证测量精度,5股道及以上车站应采用经纬仪测量两基础横线路中心连线。
2、两基础面应等高,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施工允许偏差为1.5°。
四、注意事项1、防护人员应坚守岗位,切实作好防护工作,列车通过时应提前通知测量人员下道。
2、为保证两浇制基础的中心连线准确无误,应在每根轨上用油漆标注出中心连线点。
一、施工准备二.操作程序1、工艺流程图2、操作方法1)安装模型板①先将需安装模型板的基坑周围地面清理干净、平整。
②根据设计基础型号及测量标记和记录安装模型板。
③复核限界、标高、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并达标。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 (2)(一)作业前一天的准备 (2)(二)出工前的准备工作 (3)(三)要令及验电接地程序 (4)(四)作业过程 (5)(五)撤出地线及消令 (6)(六)收工 (7)二、岗位作业指导书 (10)(一)工作票签发人作业指导书 (10)(二)工作领导人作业指导书 (11)(三)安全员作业指导书 (13)(四)驻站联络员作业指导书 (14)(五)现场行车防护员作业指导书 (15)(六)地线监护人及操作人作业指导书 (16)(七)高空作业人员作业指导书 (17)(八)平台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18)(九)车梯推扶人作业指导书 (19)三、接触网巡视作业指导书 (20)四、接触网检修作业指导书 (25)(一)整体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25)(二)两跨式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28)(三)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 (30)(四)电联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34)(五)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37)(六)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1)(七)滑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4)(八)棘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6)(九)弹簧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8)(十)绝缘子检修作业指导书 (50)(十一)附加导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52)(十二)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 (55)(十三)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58)(十四)吸上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61)(十五)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63)(十六)扭力扳手使用作业指导书 (67)一、 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一)作业前一天的准备1、作业计划的接收与传达1及道岔编号一致。
2、工作票签发人及工作领导人查阅AT 分区所、AT 满足V 停作业条件。
1.工作领导人宣读工作票。
2.支柱号、行车防护、轨道车运行段、作业小组人数、线路情况等。
工时要将本次作业任务和安全措 知轨道车当班司机。
1票人签认。
2签字的票(二)出工前的准备工作)。
接触网作业作业指导书
-50-
兰州供电段
பைடு நூலகம்
四、风险卡控点
P-5/5
风险项点
卡控办法
1.关节式电分相处于小半径曲线时,应 注意跨中接触线偏移值。 2.如果发现零部件烧伤、承力索烧断股 情况时,必须检修关节内电连接器,必 要时增设双电连接器或安装双线夹。 3.调整关节式电分相时,应检查并调整 补偿装置。 4.线索交叉下锚处,线索不得相磨。 5.地面感应器具有较强的磁性,检测时 细小的精密器具如手表、手机、信用卡、 水平道尺等有可能受磁场影响的物件, 应避免直接放在地面感应器附近,以防 被磁化,影响原有性能。 6.安装有RC过电压防护装置的关节式分 相,还应检查RC过电压防护装置是否正 常。
中心柱两工作支接触线与 轨面等高(误差20mm), 水平距离为500mm(误差+ 50mm);承力索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均为500mm(误差 +50mm)。
关节式分相各悬挂间的有效绝缘距离为500mm。
分相线
过渡区
中性无电区
过渡区
中性区约为55m,应大于双弓间距。 分相区两端的绝缘子串裙边的最低点距分相线接 触线的距离应大于300mm,线索交叉下锚处,线 索不得相磨。
注意事项: 1 .检查弹垫是否完全入 槽。
注意事项: 1 .坠砣应标明重量,无破损。 2 .补偿坠砣数量与补偿张力大小参考上表
Z型双耳楔形线夹
1-5 楔 子 面 错 误
补偿滑轮
注意滑轮上下不 能颠倒否则会造 成翻转卡滞。
导线方向 注意事项: 1.螺杆应朝下,开口 销掰成角度大于120°。 2.受力面安装正确。 3.导线回头应用一个 压接卡子压接良好。 4.楔子有齿面朝下。
1.小半径曲线处接触线跨中偏移值。 2.电气烧伤。 3.交叉下锚处线索相磨。 4.各部参数、偏移量。 5.螺栓紧固力矩。
接触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既有区间支柱坑测量。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提前了解沿线的道路情况。
3.技术要求3.1测量前先仔细阅读相关设计文件,审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备好相关资料(标准定位距岔心的距离、跨距选用表、支柱类型尺寸表等)以便遇到需调整时参考使用。
为防止漏拉跨距,可用铅笔测完一个勾一个,因平面图为比例图,找起测点或复核桥里程时可用直尺直接在平面图上量取。
3.2纵向测量直线区段可沿任意一轨丈量,曲线区段沿线路中心线丈量;区间双线并行区段以下行线的线路中心为准测量或上、下行线分别测量。
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者车站两端最外侧1#、2#道岔定位柱开始,以正线钢轨为依据,采用钢卷尺丈量,测量过程中应以大型建筑物里程为坐标,随时校验测量结果,以防产生积累偏差,若产生偏差应合理分摊在跨距中,偏差较大需要增减支柱时,应按变更设计手续办理;杆位若受影响需调整跨距时,调整量为+1米、-2米,无法满足要求时也可按设计说明书中的跨距选用表数值进行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且正线相邻跨距之比小于1:1.5,站场咽喉区小于1:2.0;支柱坑位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方便后续施工。
3.3拉尺三个人,前、中、后各一人(每尺50米或40米,如每尺20米只要两人),看图纸一人;3.4要牢记“天上地下”口诀即支柱不得位于电力线下(离高压线应有5米以上距离)也不能处于涵洞上包括锚板拉线坑,各类锚柱要预留拉线坑位置;杆位应避开道口、站舍门口及影响站容的地方。
3.5复线左右线并行区段同一跨的支柱应尽量对齐,但必须保证支柱装配完毕后上、下行间有效带电距离不小于2米,线间距≤4.8米时上下行定位方向应一正一反,左右线非绝缘锚段关节应错开2米以上,绝缘锚段关节应错开5米。
接触网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接触网是把图纸上的内容和线路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即把施工图纸上的支柱,基础等接触网建筑物的位置,落实到具体施工地点。
为挖坑作业提供依据,并核定接触网设计平面图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初步检验设计是否合理、有无遗漏、缺陷和错误等。
接触网施工测量主要是指线路的纵向测量,即支柱,基础纵向位置的测量。
定位测量(即坑位测量)是在基坑开挖时进行,故此章不介绍。
施工测量是接触重要的工序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以后的立杆、架线、调整等工作,甚至关系着接触网建成后运营的好坏,因此,测量前要熟悉图纸,了解设计原则和有关规程,向工务、电务关部门了解并索取线路有关资料,地下埋设情况以及铁路附近的架空线路等资料。
做好人力和。
测量过程中,做详细记录。
第一节、区间杆位测量一、测量方法及步骤1、由测量起点出发,使用钢尺拉链沿接触网支柱侧的钢轨轨面进行测量。
测量起点在接触网平面图已标出,一般选择在站场最外侧道岔的标准定位处,或是大型建筑物处如:桥梁。
由于设计图所注跨距是以线路中线标注的,故曲线地段采用按弦长测量加修正值的办法为宜。
注:(1)、拉弦线测量,钢尺置于钢轨面上;(2)、曲线处侧测量时,应将跨一正修正值;(3)、曲线内侧测量时,应将跨一负修正值。
2、根据设计图标注的测量起点,沿前进方向按设计跨出下一根接触网支柱的座标用粉笔在钢轨面画出位置,并在轨枕上写清标记。
然后,由专人用白色油漆在轨腰上书写标记,书写前轨腰锈蚀要擦净,字体要端正,标记要醒目。
标记内容包括:顺线路方面支柱中线标记;杆号;支柱或钢柱型号;基础型号;支柱侧面限界;底板、横卧板数量。
3、测量中,遇有大型建筑物,如桥、隧、立交道口时,应分段进行闭合,其精度要求为1:2000,如有差错应写明原因,必要时加以复测确认,由于涵洞、平交道口、公里标、曲线标等固定建筑里程,往往不够精确,测量中仅供参考,不得作为根据来修正测量结果。
4、对挖坑困难、影响路基安全或支柱稳定的区段,如支柱位于高路堤,上下挡墙、排水沟中、桥梁两端等处时,应作出相应的、准确的线路横断面图,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办法,处理措施或提出变更意见。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专业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第一节简单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4)第二节支柱及拉线基础检查 (5)第三节基坑开挖 (11)第四节支柱组立及整正 (22)第五节供电线基础浇筑 (30)第六节硬横梁架设 (37)第七节硬横梁吊柱安装 (42)第八节隧道内化学锚栓预埋 (46)第九节化学锚栓拉拔试验 (52)第十节隧道内吊柱安装 (56)第十一节附加线架设—肩架安装 (61)第十二节附加线架设—底座安装(隧道内) (65)第十三节附加线架设—拉线安装 (69)第十四节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81)第十五节支柱装配—腕臂安装 (102)第十六节隧道内补偿装置安装 (108)第十七节补偿下锚—拉线安装 (111)第十八节补偿下锚—滑轮安装 (116)第十九节补偿下锚—棘轮安装 (122)第二十节承力索架设—线索展放 (130)第二十一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归位 (138)第二十三节接触线架设 (149)第二十四节接触线中心锚结安装 (156)第二十五节吊弦预配 (158)第二十六节接触网吊弦安装 (167)第二十七节绝缘锚段关节(关节式电分相)调整 (171)第二十八节接触网接地及回流引线 (176)第二十九节分段绝缘器安装 (183)第三十节隔离开关安装 (187)第三十一节避雷器安装 (196)第三十二节 27.5kV电缆敷设 (199)第三十三节电缆头制作安装 (204)第一节 简单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预配车间施工现场工程技术部腕臂结构预配预留基础检查和整改支柱安装整正腕臂结构安装 拉线安装附加线架设安装 硬横梁及吊柱安装 下锚补偿装置安装 隧道测量、锚栓安装拉拨实验、吊柱安装腕臂计算参数测量腕臂结构计算、数据提供预配车间承力索架设、中锚安装、倒鞍子整体吊弦安装 定位装置初安装接触线架设、检测 接触悬挂精调电连接安装、AB 值调整 设备、接地、回流安装标识牌安装 静态检测 动态检测承力索悬挂点测量整体吊弦计算、数据提供给预配车间整体吊弦预配基坑开挖第二节支柱及拉线基础检查1 适用范围适用于怀邵衡铁路桥梁、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基础和拉线基础检查配合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2)制定接口预留检查制度、检查记录表;(3)制作基础螺栓检查确认工具,准备测量工具。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接触网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批:一、基坑开挖施工1、人员组织2、工机具3、施工步骤基础施工采用软土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
(1).工艺流程(2).操作方法①、施工准备确认基坑类型、支柱限界,清理工作面;将需要开挖的路肩面整理平整,去除杂物,安设防道碴挡板;如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禁止开挖基坑,已开挖未成形的基坑除加强支护、回填外,还应加强巡视、监测力度,确保路基稳定性。
基础与既有水沟位置重叠堵塞水沟时,基础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水沟改移,改移后的水沟过水断面与既有保持一致。
②、基础坑开挖临线基坑开挖时,利用无列车时段开挖。
基坑开挖分两步走,第一步,按照基坑开口尺寸开挖至设计深度后,用编织袋装土将已开挖部分回填;第二步,第二天进行基坑放大角开挖、基础浇筑。
限界3.1米H型独立钢支柱基础开挖限界2.870米,基坑开挖,基础坑开挖尺寸0.7*0.7米,安装防护板。
下挖约200mm~500mm 后,开始安装防护板;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按上述程序每挖200mm安装一层防护板,直至坑深达到标准为止。
基坑开挖深度为1.5米。
③、开挖放大角:基础开挖尺寸达到要求后(深1.5米)坑底用支护木板于坑四周支护,拆除坑底防护挡板,开挖放大角,中间柱放大角为开挖0.75米,下锚柱放大角为开挖0.95米。
每开挖一个放大角后用编织袋装土将放大角回填。
当四个放大角全挖好后,取出装土编织袋立即浇筑基础。
④、接触网基坑坍塌防范措施:(1)基础坑开挖下挖约500mm后,开始安装防护板;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按上述程序每挖500mm安装一层防护板,直至坑深达到标准为止。
(2)防护板安装防护板安装顺序应由坑口向坑底安装;基坑开挖先挖四周一层,再往中间挖,每下挖约500mm,设置一层防护板;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按上述程序挖一层,安装一层防护板,下层防护板的交错方式应与上层相反(即上层为b向坑中心缩进顶住a,下层为a向坑中心缩进顶住b)直到直到坑深达到标准为止。
接触网基础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合用范围合用接触网基础及拉线基础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段中所涉及的各种施工条件调查、外部技术数据采集。
暂时居住场所修筑、材料存放区域、施工机械准备等。
3、技术要求3.1、接触网支柱基础宜在路基基床表层填筑完成后开始施工。
如要在基床表层填筑前开始施工,则基床表层施工时应特殊注意接触网支柱基础周边的级配碎石压实效果。
3.2、施工前按设计的混凝土等级设计配合比,并进行室内试验,将试验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监理审批。
3.3、在多工点开始同时施工前,根据初选的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选取不小于 2 个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试验性施工,检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并报监理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试验性施工→工艺确定→测量放样→挖孔 (钻孔) →清孔→成孔检查→钢筋笼安装→下锚螺栓预埋与固定→接地端子焊接→立模→下锚螺栓位置复核→浇筑混凝土→养护。
4.2、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具体见下图 1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对设计要求进行明确,接触网基础的位置、标高、结构形式、预埋件位置及数量、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等关键参数必须清晰明了,所使用的预埋件要有检验合格证书方可使用,试验室应对现场的钢筋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试验性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接触网支柱基础分为地上部份与地下部份。
为了保证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便利,初步选定按照地下部份先定位、先浇筑,地上部份后立模、后浇筑的施工工艺进行,以期达到预埋螺栓组定位准确,基础外露部份整齐、美观的效果。
5.2、施工工艺5.2.1、测量放样技术人员应对施工段落内的所有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的设计里程位置进行统计,建立台账,然后书面交底于测量人员。
作业指导书(接触网测量)-01
新建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工程ZH-1标编号:DH-01接触网施工测量技术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二十五局新建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工程项目部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8月25日发布2010年9月1日实施作业指导书(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施工合同段:ZH-1标编号:接触网测量作业指导书使用范围: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工程军田车站站改及新造厂区接触网施工。
一、施工准备1.施工组织2.工、机具3.材料设备二、操作程序1.工艺流程图2.操作方法(1)选择起测点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车站正线1号、2号定位柱处。
(2)纵向定位由起测点开始,根据接触网平面图,沿钢轨丈量支柱跨距。
第一遍先作临时标记,待整个区间或两个固定建筑物的区段测完后,与图纸核对。
如有误差应在整个区段进行校核,并作正式标记。
(3)标记在测定的支柱坑位处邻近钢轨轨腰除锈,用画笔蘸上油漆写出标记。
三、标准1、直线区段可沿任意一轨丈量,曲线区段沿外轨丈量,曲线内侧支柱沿外轨丈量后,再用丁字尺反映到内轨;区间双线并行区段以下行线的线路中心为准测量。
2、持尺三个人,前、中、后各一人,看图纸一人;3、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1米、-2米,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4、偏差应合理分摊在相邻跨距中,如偏差较大需要增减支柱时,应按变更设计手续办理;5、标记内容:支柱中心、支柱号、支柱或基础类型、侧面限界、横卧板类型、数量。
四、注意事项1、测量时前、后各设一个防护人员。
两防护人员与测量人员应按《技规》要求保持一定距离;2、由直线区段向曲线区段转移时,转点应选择在直缓点处;3、若支柱位置与信号机、桥涵、架空线路等发生干扰时,应调整跨距尽量避开;4、在有信号轨道绝缘的区段测量时,应注意钢尺不要将绝缘处短路;5、测量中,随时根据平面图与线路上的信号机、桥等固定建筑物、曲线标志、公里标等进行校核;6、测量中应对每个坑位的土质及附近的建筑物、地下设施;每个跨距内的电力、通信及广播线路;平交、立交公路的位置,桥梁栏杆、避车台的设置等做好记录。
01、测量作业指导书.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二公司XXXXX 接触网工程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XX--X--X批准XX--X--X实施XXXXXXXX 颁布一、施工准备1.组织2.工、机具3.材料设备二、操作程序1.工艺流程图2.操作方法(1)选择起测点根据施工图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车站正线1号、2号定位柱处。
(2)纵向定位由起测点开始,根据接触网平面图,沿钢轨丈量支柱跨距。
第一遍先作临时标记,同时在测量过程中避开桥、涵、跨越电力线等障碍物,待整个区间或两个固定建筑物的区段测完后,与图纸核对。
如有误差应在整个区段进行校核,并作正式标记。
(3)标记在测定的支柱坑位处将邻近钢轨的支柱坑位侧轨腰除锈,用画笔蘸上油漆写出标记。
(4)填写记录测量完成后,及时填写测量记录,包括纵向测量闭合情况、现场与施工图有出入或变更等情况。
三、标准1、直线区段可沿任意一轨丈量,曲线区段沿外轨丈量,曲线内侧支柱沿外轨丈量后,再用丁字尺反映到内轨;区间双线并行区段以下行线的线路中心为准测量。
2、持尺三个人,前、中、后各一人,看图纸一人;3、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1米、-2米,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4、偏差应合理分摊在相邻跨距中,如偏差较大需要增减支柱时,应按变更设计手续办理;5、标记内容:支柱中心、支柱号、支柱或基础类型、侧面限界、横卧板类型、数量。
四、注意事项1、测量时前、后各设一个防护人员。
两防护人员与测量人员应按《技规》要求保持一定距离;2、由直线区段向曲线区段转移时,转点应选择在直缓点处;3、若支柱位置与信号机、桥涵、架空线路等发生干扰时,应调整跨距尽量避开;4、在有信号轨道绝缘的区段测量时,应注意钢尺不要将绝缘处短路;5、测量中,随时根据平面图与线路上的信号机、桥等固定建筑物、曲线标志、公里标等进行校核;6、测量中应对每个坑位的土质及附近的建筑物、地下设施;每个跨距内的电力、通信及广播线路;平交、立交公路的位置,桥梁栏杆、避车台的设置等做好记录。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接触网支柱定位测量及放样、隧道 吊柱定位测量及放样、轨面标高测量及放样。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 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 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 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土建单位提供CP U 交桩资料 2.1.1路肩高程计算H = Hd+L*i (m ) 式中:H :支柱点路肩高程; L :支柱点至变坡点距离; 2.1.2竖曲线计算公式:RT i(m) T=7.5A i 20002.1.3.1 圆曲线夹角计算公式T=R*tg( a /2) L=R* a * n /180C=2* R* SIN(r/2)由三角关系可得r=2* BB =L*90/R* n此即为圆曲线上任一点处弦线与切线的夹角公式Hd :变坡点高程; i :坡度(%。
);2R(m)式中y :竖曲线支距; R : 15000m2.1.3曲线偏角计算T :切线长;L :支柱点到竖曲线始、终点距离; △ i :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的绝对值△ i = i1-i2 .其中T:切线长L:曲线长R:圆半径C:弦长r:圆心角图12.132 缓和曲线夹角计算公式弦长计算公式C=L-L3/(90*R2)+L5/(3888*R4)B =L2*180/(6*R*L0* n )且图中夹角关系为: B 2 : B 1 : B =3 : 2 : 1其中L:缓和曲线上任一点与ZH点的弧长L0:缓和曲线长R:圆曲线半径C:缓和曲线上任一点与ZH点的弦长2.1.4 坐标计算由于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测量,所以必须先将各点坐标计算完成才能进行放样测量。
2.1.4.1 方位角计算及平面座标计算如图3:已知A、B两点在坐标系统中的坐标,则可求得其方位角a;tg a =△ y/ △ x=(y2-y1)/(x2-x1)贝U AB延长线上一点C点,其坐标为:Xc= cos a *L+XA Yc= sin a *L+YA由此可得直线AB上任一点P的坐标计算公式为:Xp= cos a *Lp+XA Yp= sin a *Lp+YA其中:a为这条直线在极坐标系统中的偏角,L为点P到点A的距离L(x1,y1)2.142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由已知条件,依据起点坐标、交点坐标采用坐标反算求得切线方位角。
铁路接触网工程作业指导书
铁路接触网工程作业指导书铁路接触网工程是铁路电气化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电力机车、电动客车、电动货车等提供供电。
操作铁路接触网需要严格遵循安全规范,下面是对铁路接触网工程作业的指导书。
一、准备工作1.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绳等安全装备必须带齐,检查安全装备是否漏洞。
2.检查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完好。
特别要注意电气工具的绝缘性能和接地。
3.检查天气情况,判断施工条件是否满足。
4.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内容、作业地点和作业要求。
二、施工作业1.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必要时设置警示标志,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3.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固定铁路接触网设备,保证设备的稳定性,防止设备滑动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4.在作业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安全工器具,如安全带、安全绳、保险锁等,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5.在作业中要时刻关注电气设备的绝缘状态和接地状态,避免人员触电。
6.在作业前必须进行绝缘测试,保证铁路接触网设备的绝缘性能。
7.机电作业要特别注意机械设备的稳定性,防止机器滑动或倾覆。
8.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防止杂物或设备残余物的遗留。
三、注意事项1.在作业中要严格遵守工作规程,防止意外发生。
2.注意保护好工作环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注意维护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4.注意安全宣传和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重视日常检查和维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排除。
以上是对铁路接触网工程作业的指导书,希望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铁路接触网工程是一项高危的工程,尤其需要注意安全,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编号: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目录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基坑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10)基坑浇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18)支柱组立及整正作业指导书 (27)支柱装配腕臂安装作业指导书 (37)硬横梁架设作业指导书 (45)硬横梁吊柱安装作业指导书 (50)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55)锚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63)承力索架设作业指导书 (74)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作业指导书 (82)接触线架设作业指导书 (88)吊弦安装作业指导书 (95)交叉线岔安装调整作业指导书 (103)附加线架设作业指导书 (110)分段绝缘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118)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 (123)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128)冷滑试验作业指导书 (131)送电开通作业指导书 (136)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接触网支柱或基础位置及隧道吊柱的测量施工。
二、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在接触网测量之前,首先要熟悉待测区段的接触网设计图纸等相关设计文件,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修建或租赁生活及办公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既有线测量要结合施工现场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或配合专业索取相关线路、相领配套设施等相关技术资料,了解既有线路技术状况以及沿线跨越或邻近平行架空线路、地下电缆等既有设施的分布情况。
新建电化工程应向设计单位或站前单位,了解并索取有关站场、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标准测站坐标、水准点高程等站前专业的技术资料和定测结果。
同时向其他同步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落实各种新建设施、电缆路径情况,以便加强配合,避免相互干扰。
三、技术要求3.1 区间测量技术要求(1)测量中遇到大型建筑物,如桥、隧道、立交道口时,应根据平面图分段进行闭合,测量精度不得低于1/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接触网支柱定位测量及放样、隧道吊柱定位测量及放样、轨面标高测量及放样。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土建单位提供CP Ⅱ交桩资料。
2.1.1 路肩高程计算H =Hd+L*i (m ) 式中:H :支柱点路肩高程; Hd :变坡点高程; L :支柱点至变坡点距离; i :坡度(‰); 2.1.2 竖曲线计算公式:)(22m RL y =)(2000m i RT ∆=T=7.5△i式中y :竖曲线支距; T :切线长;L :支柱点到竖曲线始、终点距离;R :15000m △i :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的绝对值i2-1i i =Δ; 2.1.3 曲线偏角计算 2.1.3.1 圆曲线夹角计算公式T=R*tg(a/2) L=R*a*π/180 C=2* R* SIN(r/2) 由三角关系可得 r=2* ββ=L*90/R*π 此即为圆曲线上任一点处弦线与切线的夹角公式 其中 T :切线长 L :曲线长 R :圆半径 C :弦长 r :圆心角2.1.3.2 缓和曲线夹角计算公式弦长计算公式C=L-L3/(90*R2)+L5/(3888*R4) β=L2*180/(6*R*L0*π)ZYYZRJDβarCT图1HZ且图中夹角关系为: β2 : β1 : β=3 : 2 : 1 其中 L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与ZH 点的弧长 L0:缓和曲线长 R :圆曲线半径C: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与ZH 点的弦长2.1.4 坐标计算由于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测量,所以必须先将各点坐标计算完成才能进行放样测量。
2.1.4.1 方位角计算及平面座标计算如图3:已知A 、B 两点在坐标系统中的坐标,则可求得其方位角a; tg a=△y/ △x=(y2-y1)/(x2-x1) 则 AB 延长线上一点C 点,其坐标为: Xc= cos a*L+XA Yc= sin a*L+YA 由此可得直线AB 上任一点P 的坐标计算公式为: Xp= cos a*Lp+XA Yp= sin a*Lp+YA其中:a为这条直线在极坐标系统中的偏角,L 为点P 到点A 的距离2.1.4.2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由已知条件,依据起点坐标、交点坐标采用坐标反算求得切线方位角。
根据已知条件及求得的方位角计算出ZH 点坐标。
利用缓和曲线的偏角公式 β=L2*180/(6*R*L0*π)计算出此段弧长的偏角。
图3XC计算出此段弧长所对弦长 C=L-L3/(90*R2)+L5/(3888*R4)计算弦长的方位角,曲线为右转时等于曲线切线的方位角加偏角β。
(曲线左转时等于曲线切 线的方位角减偏角β)由已知条件以ZH 点为起点,方位角已知,弦长已知,则可以根据(公式一)算出HY 点坐标。
2.1.4.3 圆曲线坐标计算进入圆曲线时原理同缓和曲线计算中所述。
起点应该从HY 点开始。
应先求出HY 点的切线方位角 &=3*β+该曲线的切线方位角(即ZH 点处切线的方位角)求出HY 点至圆曲线上一点C 点的弧长的偏角 β3= L*90/R*π(L :为此段弧长 R :圆半径)求出该段弧长所对的圆心角 r =2* β3计算出该段弦长 C1=2*R*SIN (r/2) 则弦长的方位角= & + β3HZ已知HY 点坐标、弦长方位角及弦长可通过(公式一)算出点C 坐标,同理可求得圆曲线上任意一点坐标值从HY 点起可以计算到YH 点终。
YH —HZ 段的缓和曲线坐标的计算方法同前所述,就是有一处变化,原弦长的方位角是曲线切线方位角加缓和曲线的偏角,YH —HZ 段弦长的方位角等于曲线切线方位角减缓和曲线的偏角。
2.2外业技术准备修建或租赁生活及办公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1) 定位测量,依据站前单位提供的CP Ⅲ为依据,利用全站仪测量; (2)在使用全站仪测量前,务必检查并确认该仪器各项功能运行正常,不要将仪器浸入水中;HZ(3)当架设仪器时,尽可能用木质三脚架,因为金属三脚架可能会产生震动,从而影响测量精度;(4)经常检查基座上的校正螺丝,确保基座上的固定钮所好,基座上的中心固定螺栓旋紧;(5)在一般运输中,应尽可能减轻震动,剧烈震动可能导致测量功能受损;(6)搬动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7)长时间将仪器放置在高温环境,可能对仪器的使用产生不良影响;(8)仪器和棱镜任何形式的温度突变,都可能导致测程的缩短。
要使仪器逐渐适应周围的温度后方可使用;(9)在作业之前,检查电池电压是否满足要求;在电源打开期间,不要将电池取出;(10)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应握住仪器提手和底座,不要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测量一般包含地面站场、区间路基段。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资料交接→内业计算→中线测量及水准测量→放样打桩→内业资料整理→进行下一处测量。
4.2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在取得正式线路设计图纸后,开工前,须组织有监理和站前施工单位共同参加的资料交接,到现场共同办理线路基桩以及其它资料的交接手续。
交桩内容包括:直线(ZD )和曲线(ZH 、HY 、QZ 、YH 和HZ );永久性水准基点和增设的临时性水准基点;中桩里程表,统一里程表,统一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坡度表与水准点表,设计提供的导线点桩坐标及其位置分布表,相关的设计变更内容。
交桩完毕后双方互相确认签字。
5.2施工工艺5.2.1 中线测量(坐标放样法)沿左线线路中心丈量,右线支桩与左线互相对应。
1#3#5#7#9#48454750下行线路中心线测量放样示意图2#4#6#8#10#48454750上行线路中心线5.2.1.1 坐标计算根据站前交付的线路资料,采用前面介绍的坐标计算方法算出接触网支柱处的坐标值及支柱处线路中心桩的坐标值。
5.2.1.2 坐标放样计算完成后可以到现场用全站仪进行杆位和中心桩的放样操作。
(1) 全站仪置镜于导线点A ,反射棱镜置于点B ,各自对中调平;在全站仪中输入置镜点A 的坐标值,后视B 点,输入B 点坐标,对准棱镜中心,点观测按纽发射激光,从目镜观察激光反射情况确定已经对准棱镜中心,最后再按确定按纽,完成坐标系统的建立。
(2) 建立了坐标系统后,可以通过全站仪对所有目测外围内的点进行坐标放样;在全站仪主菜单选择坐标放样,输入C 点放样坐标值,则屏幕上自动显示目镜与C 点处的水平夹角β,按提示转动目镜直至屏幕显示夹角为 0。
,将棱镜置于AC 线上,用目镜观测棱镜进行粗测,则屏幕上显示棱镜位置与C 点的距离差,通过不断调整棱镜位置使屏幕显示距离差为0,则定位棱镜进行调平,最后再将目镜对准棱镜中心进行精测复核,从而完成对C 点的坐标放样;在C 点处用木桩和铁钉做好标记,同时在C 点1米的顺横线路各打两个辅桩,A ′、B ′、C ′、D ′见附图,并且做好数据记录。
1#5#7#9#48454750下行线路中心线AB ’路基(3) 下一个点D 的位置同理可以确定。
超出目测范围需转镜时,必须按照①中步骤重新建立坐 标系统,然后再开始放样。
(4) 曲线坐标放样时,与以上步骤相同,放样过程中数据输入要准确,要注意经常复核,转点时尤其要注意重新建立坐标系统各步骤的先后顺序,确保最后放样结果的准确无误。
(5) 测量要求的确定:接触网杆位所对线路中桩位置和接触网杆位中心位置,都可以通过以上步骤确定。
5.2.2 水准测量(可分别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 5.2.2.1 用水准仪测量采用水准闭合测量法,即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路基测出支柱处各桩橛的高程,并连续测至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进行闭合检查。
(1) 将测站设于几个跨距之中心,近仪器支柱点为中视点,远仪器支柱点为前、后视点;(2) 支柱点处竖好塔尺,仪器调整,对中读取塔尺的读数,并做好记录;现场测量图 (3) 现场计算仪器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中视高程=仪器高程-中视读数 转点高程=仪器高程-前视读数 实测高差h 测 = ∑a - ∑b 原有高差h 原 = ∑B - ∑A 闭合差 = h 测 - h 原 (4) 调整当闭合差在允许闭合差范围时,则认为测量精度合格。
此时,闭合差应在各点高程进行调整。
调整的方法,反其符号,按距离的长短或比例进行调整; (5) 记录:填写水准测量记录表 5.2.2.2 用全站仪测量在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测量时,当用目镜对准棱镜中心时,屏幕上除了显示行进方向1# 2#3#4# 5#6#7#8# BM1BM2放样点坐标外还有棱镜所处位置的高程,所以可以把水准测量和中线测量揉合在一起,与中线测量的区别只是在起测点的选择有所不同。
(1) 如下图:选择起测点A 、B 时应该靠近水准点,在建立坐标系统之前首先置镜A 点,后视水准点得到A 点的高程,然后再建立坐标系统,则以A 点为中线和水准测量的起测点,当全站仪确定每个杆位时,仪器自动显示出该处的高程。
(2) 转点时同理也应先得出新坐标系统起测点的准确高程,测量过程中遇到水准点须经常复核,以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3) 根据复核结果,对各处高程进行适当调整,并且做好记录,填写水准测量记录表 。
6 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测量组组织模式。
6.2 人员配置表每个测量组人员配置表如下:7材料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每个测量组机械设备配置表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现场交桩①交接桩以管界外第一个转点桩开始或终止;②按图表直接逐点点交,均应作好详细记录;③交接桩手续要完善,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④各种桩橛标志要明显,标桩书写要工整并符合规定;9.1.2纵向测量支柱纵向测量时,每个中桩既是起测点,又是终点。
9.1.3中线测量①全站仪的对中、调平、保养须执行有关的程序和规程;②所用全站仪须经过年度检修;③仪器必须稳定,脚架踩入土中,拧紧脚架上固定螺旋及仪器连接螺旋;④围绕仪器走动脚步要轻,切忌用手扶压仪器及脚架,操作各部螺旋,要手轻、心细,动作平稳,观测时不要骑跨脚架;⑤目标必须竖直,瞄准时尽量照准其下部,用十字丝交点分目标,并注意消除视差;⑥看镜人读出读数,记录人要马上复诵,读数记录要准确;9.1.4水准测量①测量前,仪器须检验校正;②测量中,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视线长度以50-100m为宜;③为减少大气折光的影响,视线应离开地面0.3m以上,中午前后应避免观测;④仪器和尺垫应安置在坚实地面,并踏实脚架和尺垫;⑤观测时应精心对光,消除视差影响;⑥读数时应精心对光,消除视差影响;⑦观测时,须撑伞保护仪器,防止日光照射以免仪器结构局部温度的升高而影响视线的水平,测量精度;⑧水准尺必须扶直,转站时,前视点的尺垫不应移动,可将尺子放在尺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