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批评、惩戒与敬畏
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 惩戒教育是必要的
乏其 身 ” 的语 句 。 学 生 的心理 承受 能力得 到锻 炼 。 让 学生 心理 的 日趋 成熟 , 于他 们踏人 社 会 , 康地 生活 无疑是 ~剂 良药 。 对 健 这
也是 单纯 的说 服教 育不 能达 到 的效果 。
J
给予 这种教 育 以过 高 的期望 值是 有 害 的 , 因为它 在无 形 中淡 化
学行 为的 最高 宗 旨 基 于这 种 背景 ,不 得体 罚 、 体罚 和侮 “ 变相
辱 学生人 格 尊严 ” 就成 了违 纪学生 的挡箭 牌 。但 事物 总是 一 分 为二的, 有利 必有 弊 , 因为 这些 规 定缺 乏度 和量 的限定 , 实 际 在 操 作 中 , 了教 师 的“ 箍 咒 ”而 咒语 掌 握 在 一线 教 师 之 外 的 成 紧 , 人 手 中。 年来 , 师 因为批 评 , 戒违 纪学 生 被告上 法庭 甚至 近 教 惩 失 去工 作 的大有 人在 ( 有 的教师 被暴 打 ) 还 。如 此 沉重 的代 价 , 让 绝大 多 数教 师学 会 了 瞄准 ( 只眼 , 睁 闭只 眼 )在 学 生犯 错 时 ,
上四、 说服与惩戒的结合是教师快乐从教的保证。
“ 以学 生 为 中 心 ”“ 、只有 错 的 老师 , 没有 错 的 学生 ” 想 的 思
一 三 鎏 堡 丕 墨 宣 I :查 矍 查 壅 墨 墼 墼 ! .
T
泛滥 , 笔者认 为 是对 教师 人格 、 尊严 的一 种藐 视 。“ 乃至 师者 , 传
立起 起 码 的敬畏 , 又怎 能遵 纪守 法 , 又谈 何 法制 观念 ? “ 没有 规 矩 , 成方 园 ”谁 戏弄规 矩 , 踏规 矩 , 就要 被 “ 不 , 践 谁 黄牌警 告 ”甚 , 至“ 牌” 红 罚下 , 师 在任 何情 况 下 , 不 能 向学生 投 降 , 如一 教 都 譬 棵 成 长 的小树 , 为保 住 “ 尖 优势 ”让 其茁 壮成 长 乃至 成材 , 顶 , 不
让学生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31EDUCATION TODAYMay 2021今日教育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惩戒权是否应该存在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
但是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家长对孩子权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教师惩戒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由此屡次产生家校纠纷。
当今,教育惩戒的缺位使一些孩子俨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我行我素,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缺乏对规则、制度的敬畏,进而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为了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教育部日前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规则》清晰界定了哪些情况可以实施惩戒、实施什么样的惩戒,实在很有必要,在给老师们“撑腰”的同时,也提醒老师要承担义务,牢记教育初心,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教育与适当惩戒的统一,在行动中铸魂育人,在细微处立德树人。
赏识与惩戒并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育惩戒须有“法”可依。
《规则》的出台让教育惩戒有章可循,为解决老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生这一突出问题,有效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等提供了依据。
教育惩戒不是体罚,而是一种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的措施。
只要学生进入了学校,就应当被约束、被规范。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就应该适当提醒,防微杜渐,而不是等到极端事件或悲剧发生后再去挽救,彼时已是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颠覆人。
倒是平让学生心有戒尺,行有所止●文/王 泰 徐清源马卡连柯: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
32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浮沉。
”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写的一首哲理诗,泾溪虽然水流湍急、怪石嶙峋,但是人们经过泾溪的时候格外小心谨慎,一年到头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落水。
倒是水流平缓没有石头的地方,时常听说有落水的事情发生。
教育的鼓励与惩戒
---------------------------------------------------------------最新资料推荐------------------------------------------------------教育的鼓励与惩戒教育的鼓励与惩戒教育的鼓励与惩戒历来治军严谨的将领都是非常强调奖赏与处罚的。
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奖赏一样,也没有一个人是喜欢受罚的。
应该说,几乎所有人都怕被惩罚,更不用说是重罚了。
我们可以跟学生讲道理,但是,有时候,千言万语抵不上一个行动。
老师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吧,赏罚分明,赏罚有信,这是治理班级最重要的利器之一。
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找不到自己的影子的,更经受不了任何挫折。
现在许多学生在家里任何事都由父母长辈包办了,在学校除了机械地学习记忆以外,一切又由学校老师给代替了。
他们不知道在家庭、学校、社会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尽哪些义务,稍遇不顺心便闹得家庭、学校天翻地覆,甚至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举动,有的甚至轻生。
如在遭受高考落第、家庭突变等方面的挫折后而不能自拔,离家出走甚至精神失常、变疯、变傻、跳楼、卧轨的事例也常有耳闻。
1 / 11分析其原因尽管很复杂,但有一个共性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所受的教育是不完全的。
什么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个人义务在他们的脑海里印象并不深刻,他们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的那个圈圈里。
作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首先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奋斗的目标,找准努力的方向,培养他们爱国、爱家、爱校、爱他人的情感。
这种情感形成以后,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才会提高,抗挫能力才会增强,遭遇挫折后才能进行自我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调节。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环境因素与个体心理交互作用的结果。
中学生所承受的来自社会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并不比成年人少,无论是来自哪一方面的挫折和打击都将对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
教育需要批评、惩戒与敬畏
教育需要批评、惩戒与敬畏2009年教育部特别授权规定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但广大教师却高兴不起来,我们教师可能理解为好像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的权力,或者没有明文规定此项权力。
教师很困惑,不少教师面对问题学生和犯错误学生,面对越来越难教育的学生,选择了放任,或选择了脱离教学一线。
我理解上级部门的初衷是保护学生,也是保护教师。
现在师生冲突的事件增多,很难处理,希望教师慎重处理犯错学生,防止学生走极端出问题,出了问题谁都不能说敢承担责任。
但事实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
现在一谈到惩戒,教师就会有很强烈的反应,真有到了“谈惩色变”的地步。
一些学校也出现过因教师惩戒不当而引起的纠纷,甚至导致严重的伤害事件。
本人从教16年,我想就亲身经历的教育案例,对教育需要批评、适当惩戒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上学期开学初在初三(3)班上课时,我发现徐小小同学在桌下玩手机,我虽然从教10多年了,应该说能忍住怒火,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还是走到他面前要强行拿走手机。
他当时也进行了反抗,甚至要与我决斗。
但看到我的不畏“强悍”的态度,最后还是让我拿走了心爱的手机。
下课后我把手机送到政教处,希望学校有所处理,但回答是他家长都不管,我们拿他也没办法。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其父母离异,各自都有新的家庭。
他的生活起居由爷爷奶奶照看。
平时只是多给钱以表示关爱。
每一次家长会家长都没有来过。
怎么办?……中午他带了几位同学来要手机,首先我没被他的气焰压住,我不服这个“邪”。
在这种情况下把手机给他,教师就没有尊严可言;如果轻易把手机给他,那就是放纵。
我明确告诉他手机没收,不会给的,并对他上课时看手机不良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教育,最后他看我不会轻易让步,也只好走了。
虽说是没收,但第二天就联系他的家长(他的爷爷)来取走手机,希望家长严格管理和教育孩子。
事到如今,该学生以及班级其他学生没有人敢在课堂上玩手机,试想那一次初三开学初我没有严管上课玩手机现象,当时向他示弱,那学生上课玩手机以及其他违纪现象就会蔓延扩散而不可收拾。
学《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3篇
学《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3篇一场球赛要想精彩绝伦,除了运动员精湛的球技、观众的文明观战,还需要裁判的准确执法。
正是裁判对比赛规则的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场上运动员最佳状态的发挥,该吹哨时就吹哨,该亮牌时就亮牌,甚至可以罚下场去。
惩戒恰恰是为了让比赛更精彩。
生活就像体育场。
这里既有烟雾弥漫的竞争,也有动荡的黑暗战争。
虽然不是说断头流血,生死攸关,但也是你们为我而战,赢得了胜利,成千上万的军队跨过了这座木桥。
竞争越激烈,需要的惩罚就越多。
没有规则的参与,一盘松散的沙子甚至混乱都是不可避免的。
曾几何时,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许多教育方法蜂拥而入,不仅冲击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而且也带来了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
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界一时间真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于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标语张扬在校园上空,保护孩子的天性成为纵容娇惯的借口,无私地爱护成为“小皇帝”们的庇护伞,发展的眼光成为学生任性妄为的障眼法。
戒尺的悄声消退,恰恰是飞扬跋扈的粉墨登场;惩戒的众人喊打,恰恰是无视规则的肆意生长;教师权威的颜面扫地,恰恰是目空一切的横行无忌。
当我们哀叹“巨婴”的诞生,当我们哀叹“啃老族”的层出不穷,当我们哀叹“精神缺钙”的莫名其妙时,我们是否曾想过,悬挂在教育之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倒下,正是许多教育怪兽诞生的原因。
环顾我们的周围,蔑视规则者有之,逃脱责任者有之,心理脆弱者有之……尽管不能把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罪给教育,但是缺失了惩戒的教育变得软弱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
今日的问题青年,今日的柔弱中年,今日的蛮不讲理的老年,多年以前,他们可都是在接受教育的少年啊。
惩戒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了惩戒的参与,教育成为了苍白的说教,成为了“滥好人”的爱护,成为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混日子。
有一次,我们对“棍子下孝子”的粗俗教育思想感到厌恶,对“圣洁”的学术尊严感到厌恶,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依附感到厌恶。
惩戒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浅谈惩戒在教育中适用的领悟(一)时下,做什么都要强调“以人为本”,这是正确的。
“以人为本”是指做任何事都要以“关心人、谋求人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但对于教育,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姑息、迁就、纵容和放任。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校都提倡赏识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
学校的校纪班规里没有了惩戒的条文,教学中少有教师愿意选用惩戒教育,害怕一不小心就祸从“惩戒”出,以至谈“惩戒”色变,如履薄冰,使得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投鼠忌器,所以对惩戒教育讳莫如深,惟恐避之不及。
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戒”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正确理解与认识惩戒教育,分清惩戒与体罚教育手段都要作用于一定的教育对象,而教育对象又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教育手段必须多元化,故任何一种教育手段的存在,总有其存在的科学性。
对于惩戒教育,当前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古人言:“惩者,以正其心也”,惩戒作为常规的教育手段之一,其实质是对违纪学生心理或生理实施不愉快的刺激,从而遏止其不良行为的再次出现,是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规范行为。
惩戒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道德品质及遵守社会文明规则的行为意识,能锻炼学生的心志,有利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惩戒有养成、矫正、威慑的科学功能。
当学生行为明显超越出学校教育章程时,适时适量的惩戒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善行”与“恶行”的界限,明确是非观念以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唤醒固有的道德责任感。
惩戒让犯错的学生有痛悔之感,也让其他学生知道在学校里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从而内化于学生的潜意识中,达到以外因促内因的目的。
马卡加柯曾经指出:“凡是需要惩戒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戒。
在必须惩戒的情况下,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学生身上的某些缺点和错误,有时通过说服教育不能使其改正,但通过合理的惩戒都能奏效,这时教师就应该大胆地使用惩戒。
浅谈教育惩戒的使用
浅谈教育惩戒的使用摘要:教育惩戒属于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属于确保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基本条件,不存在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现阶段的小学教育,赏识教育属于教育模式的重点,鼓励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但是,当教师与家长一味地让步于孩子,导致孩子说不得也骂不得,难以经受挫折,甚至轻微的批评,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需弄明白、把握好奖惩的度,以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育惩戒教育惩戒的度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出现对惩戒滥用造成的恶性事件,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大部分班主任也是谈“惩”色变,害怕对学生进行约束管理,不敢惩罚学生,不能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行为予以惩戒纠正,导致惩戒逐渐在教育过程中消失。
面对身心不成熟、处在迅速发展阶段的小学生,班主任应该对惩戒予以正确的理解与使用,只要能够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合理正确使用惩戒是可以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
一、惩戒的概念界定就狭义的教育惩戒而言,是指出现在教育与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适度惩戒[1]。
狭义的教育惩戒重视其行为所具备的教育性、教育价值,教育价值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不管采取哪种惩戒行为,均是为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并对其良好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狭义的教育惩戒所具备的教育价值表现在具体的实施中。
首先,惩戒行为应该合规范、合法、合理。
其次,以人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基本宗旨,确保惩戒行为能够和教育规律相符合,结合教育心理学知识,对惩戒行为予以正确的指导,满足学生在身心发展以及心理方面的特点,尊重、爱护、保护学生的心灵,最终达到让学生知错、改错的效果。
二、教育惩戒有效实施的路径(一)教师应调整自己对于教育惩戒的认识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属于对教育惩戒予以执行的主体,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明白惩戒在教育体系之中和赏识教育所处的地位相同,不能说哪个好哪个坏,而是在于班主任如何通过惩戒来达到教育目的[2]。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惩戒也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规范学校管理,保障学生权益,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成为了学生、家长、教师必须学习的重要文件。
一、认识教育惩戒教育惩戒是指教育机关和学校对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采取行政惩戒措施的行为。
它不仅是对学生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同时也是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遵纪守法的一种方式。
二、教育惩戒的范围《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明确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惩戒,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口头警告:一般适用于学生的轻微违纪行为,教师可以先口头警告,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
2.批评教育:适用于一些轻微的学生违纪行为,可以给予政治教育或者良心谈话等措施。
3.书面警告:适用于比较严重的学生违纪行为,需要用书面方式记录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处罚措施。
4.口头谈话:适用于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通过耐心的沟通和谈话,解决矛盾。
5.停学、留校察看:针对严重的学生违纪行为,学校可以采取停学、留校察看等严厉措施。
6.其他处罚:如果学生的违纪行为严重到影响到校园安全和秩序,学校可以考虑采取其他的处罚措施,如校外创设工地、征用劳动力、限制文娱活动等。
三、学习教育惩戒的意义1.规范校园秩序:学校教育惩戒规则的出台,可以使违规学生感到威慑和敬畏,有利于校内秩序的规范和维护,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惩戒不仅仅是向学生施加惩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提升教师的管理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掌握教育惩戒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更有效地管理学生,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四、落实教育惩戒的原则1. 合法原则:所有惩戒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
2. 公正原则:教育惩戒必须依据事实,对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得违背公正、权利和人道原则。
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精选22篇)
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精选22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篇1学生被老师扇耳光,被老师逼着打扫厕所,等等。
老师这样惩罚学生是令人憎恶的。
但是学生打老师甚至用刀杀老师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我觉得惩罚是必要的,但要适度。
什么是惩罚?不是体罚,也不是老师用来折磨学生的工具。
应该是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措施。
俗话说,没有规则造就方圆。
学生只要入学,就要受到约束和规范。
如果一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应该适当提醒他防止稍有延误,而不是等到极端事件发生后再去救他。
因为当时的抢救已经是悲剧了。
学校或老师应该如何控制处罚力度?俗话说,多两次,不多几次。
给机会而不纵容是最好的惩罚措施。
人非圣贤,能有什么作为?何况是未成年人?当学生第一次犯错时,老师可以适当提醒。
这样做,他不仅不会滋生对老师的厌恶,还会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他继续犯同样的错误,他可以得到适当的处理。
有时候,即使老师合理地处理犯了错误的学生,也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
某市某医院接收一名清晨割腕自杀的男孩。
原因是老师提醒他不要在学校玩手机。
老师一个简单的提醒,其实导致了悲剧。
学校让孩子玩手机吗?当然不是。
这场悲剧告诉我们,学校不仅要掌握惩罚的力度,还要向学生和家长披露惩罚的范围和方法。
在我看来,很多悲剧的发生不仅是因为学校和老师,也是因为父母太宠孩子了!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很多学校和老师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意惩罚自己的学生。
因为惩罚有用。
大多数学生的行为可以通过管教一两个学生来调节。
惩罚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所以惩罚是必要的。
如果让学生为所欲为,学校和老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军队中的士兵没有受到惩罚,在与敌人作战的过程中早已是逃兵;如果没有惩罚,路中间会一片混乱。
谈谈教育中的惩戒
谈谈教育中的惩戒当前,赏识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诚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赞赏和鼓励,也离不开教师的表扬和赏识。
但片面强调赏识、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导致了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形成一种畸形的保护,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现在根本就不敢管。
关注我们身边的赏识现象,发现一味的赏识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脆弱,经不得批评,心理承受能力极差。
教育本身就有赏识有鼓励,也有批评有惩戒,这是一个规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该赏识的要毫不含糊地赞赏,该惩罚时也不能姑息迁就。
赏识能激发孩子的自尊自信,激发孩子的潜能;管理惩戒能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提起“惩戒”,很多老师谈虎色变,避之惟恐不及,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错误地把“惩戒”同“体罚”混为一谈。
体罚学生固然不对,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还是应当的。
因为小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所以他们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但对于那些比较顽皮的学生,单靠说是不行的。
因此,很有必要穷源溯理,以正视听。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上,前摇后摆,再也不肯下来。
可那木马不是为了出售,只是商店的一个陈设。
店员们叫孩子下来,孩子不听。
母亲叫他下来,还是不听,说带他吃肯德基,依然不听任凭许下什么愿望,总之一个态度,就是不听。
当时形成了一个僵局,最后一个店员说:“百货商店特聘的儿童心理学家正好在,我们让他下来想想办法?”专家从楼上下来,问明原由,轻轻地走到孩子身边,附耳说了一句话,孩子像触电一样,连忙下来,牵着母亲的手仓皇离去。
事后有人问专家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专家说:“我说的是‘你要是不下马,我打碎你的脑壳!’”专家不愧是专家,所实行的方法的确是立竿见影。
这也说明一个道理:惩戒是必要的。
萧伯纳说:“一个人感到自己可耻的地方越多,受尊敬的程度就越高。
”让人无知无畏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如果每个学生都能用语言来教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上将不再需要监狱。
教育需要批评 批评需要技巧
教育需要批评批评需要技巧作者:周娟娟来源:《速读·中旬》2018年第11期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富有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健全的人。
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育手段来完成教育使命,而批评正是教育的手段和教师的权利之一,正确的批评,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规则。
适当的批评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更健康人格更健全,教育需要批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应该说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批评需要技巧。
关键词:教育需要批评;正确的批评;批评技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富有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健全的人。
教育的过程是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育手段来完成教育使命,而批评正是教育的手段和教师的权利之一,我们不能剥夺教师的这种权利。
我们都熟悉的一个观点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细心地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各种长处,并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使他们在积极的心态下和不断的自我激励中追求新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上述这种观点的反命题并不成立,也就是说只受到不断表扬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
作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学生从幼儿园起直到高等院校毕业后走向社会,这十几年是他们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他们有强烈求知欲、上进心和好奇心,但也有社会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不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和对不良行为免疫力不强的弱点。
作为学校的教育,需要正面引导和精心呵护学生成长,但也应该对他们的不正确思想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放弃排斥了这种责任和权利,无论是对家长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不可宽恕的失职行为。
正确的批评,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规则。
社会有社会的运行规则,正确的得到奖励,错误的受到惩罚,国家不是也制定了法律,设立了公检法等机关强制维护社会运行规则吗?那么学校又如何能放弃批评呢?学校教育需要正面引导,同样也需要针对学生特点和错误的性质进行合适的直言批评甚至给予必要的惩戒。
为师者应敬畏教育
为师者应敬畏教育敬畏教育,是每一位为师者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态度。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是培育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
为师者作为教育事业的从业者,应该怀着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个灵魂的成长,用心去教育,用爱去感化。
教师是学生走向知识殿堂的引路人,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陪伴者,更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引导者。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思维能力。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引导学生成为有远见、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这样的教师,首先要具备敬畏教育的品质。
敬畏教育,首先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性格、兴趣、优势和劣势。
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
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温暖,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感到孤独与迷茫。
敬畏教育,其次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担当。
教育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承载着培育未来的希望。
作为为师者,应该怀着一颗责任重大的心,尽心尽力去教育学生,让他们在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应该有担当,主动承担起教育中的风险和挑战,积极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敬畏教育,还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专注。
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教师们要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敬畏教育,还需要对教育事业的敬畏和崇敬。
教师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需要对这份责任怀着诚恳和虔诚的心态。
在教育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人。
教育需要惩戒
教育需要惩戒尊敬的评委老师、对方辩友:我方认为教育需要惩戒,惩戒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有了规矩,就必须有违规后的惩戒,如果连承担这点的勇气和责任感都没有,今后又如何担负建设国家的责任?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因打碎邻家的玻璃受到了父亲的惩戒,用半年辛苦打工的钱来赔偿。
他回忆说,父亲的惩戒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教育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它不是出自恨或虐待狂之心,而是出自博大而深沉的爱。
奖励与惩罚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甚至惩罚教育更能让学生快速成才也符合教育规律。
说白了,惩戒学生就是对学生施行挫折教育、纠错教育、适应教育,让学生“长记性”,受磨练,有鉴别。
光只捧着呵着,犹如温室里的花朵,难以经受现实的风雨。
古时私塾里的教鞭,父母的棍棒教育,其实也是很起作用的。
平心而问,没有哪个老师或父母会把孩子往死里惩罚,只会怀着善意与教育之心去责罚孩子望子成龙罢了。
曾获诺贝尔奖的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学时曾偷杀了校长家的狗,校长采取的惩戒手段是让他画出两张解剖图,这个包含理解、宽容的惩戒使其懂得了什么是爱并喜欢上了生物学。
有时惩戒所起的作用比老师费尽口舌地摆事实讲道理要显著得多。
俗语说:严师出高徒,玉不琢,不成器。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正反两方面的教育都必不可少。
对于个别顽劣学生,对上不能依法律制裁,对下又缺乏教育感化力度,适度的惩戒就很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实际上,教育惩戒已经渗透到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各个角落。
如:让犯错学生留校罚劳动是惩戒;对做作业或考试出错的学生让他们到办公室来重新改正也是惩戒;在班里做自我批评或写份检查等。
学生教育离不开惩戒。
如果教育缺少了惩戒,我想请问:学生考试作弊,损坏公物、屡次旷课逃学时,该怎么办,如果陶行知的“四颗糖”对于任何学生都管用的话,为什么国家要制定“高考舞弊者三年内不得参加考试”“损坏公物照价赔偿”“无故旷课开除学籍”的惩戒措施呢?所以,再次阐明我方观点——教育需要惩戒。
教育惩戒:“戒尺”在手,当慎之又慎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21
智识
观点参考
要的就是培养人如何与人交往、相处的能力。要 学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其实他们所做的肯定不错,而错误的正是教师制 定了他们不能接受的规矩。这个规矩是不是合理, 是不是稳妥,谁也不知道。譬如说,学生不许带 手机到学校成为很多学校、很多班级、很多教师 的规矩,但这个规矩几乎成为一纸空文,如果真 要较真起来,就会产生很多矛盾。这个时候,教 师的任何惩罚都将可能成为最糟糕的招数。所以, 教师只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然后修改已经 定下来的规矩。
(三)七条红线是底线 《惩戒规则》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 划定教师行为红线,规定了对越界教师的处罚方 式,以方便监督。依照新规,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 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以击打、刺扎等方 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不得因学业成绩而 惩戒学生;不得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 性实施教育惩戒,等等。一言以蔽之,不能侵害 学生的权利。 (四)后续工作是重点 《惩戒规则》明确:惩戒过后,应当及时以 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家长。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 戒后,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帮扶,对改正错 误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对有需要的学生 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
三、惩戒的目的不是“惩”而是“戒”, 惩戒之外,该做什么
惩戒的目的不是“惩”而是“戒”,是要促 进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 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共育共成。
国家要依法治国,教育要依法办事、依法从 教,教师要有法律意识和法治思想。学校要积极 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让学生心中要有敬畏感, 即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师的教育要有起码的尊 重。学校要向家长宣传《惩戒规则》的相关内容, 教师也要和家长积极沟通,做到相互理解配合,
敬畏教育的实践作文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
从孔子、孟子到现代的诸多教育家,他们无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敬畏教育,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本文将从敬畏教育的内涵、敬畏教育的实践以及敬畏教育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敬畏教育的内涵敬畏教育,首先是对教育本身的尊重。
教育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过程。
因此,敬畏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的过程,尊重教育的本质。
敬畏教育,还意味着对教育者的尊重。
教育者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热情和辛勤付出,为孩子们搭建起成长的阶梯。
敬畏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者的付出,感激他们的辛勤劳动。
敬畏教育,还包括对受教育者的尊重。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个性。
敬畏教育,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
二、敬畏教育的实践1. 增强自身素质,成为合格的受教育者敬畏教育的实践,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作为受教育者,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尊重教育者,感恩他们的付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关心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辛劳。
我们要学会感恩,对教育者的付出表示敬意,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关爱。
3.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敬畏教育的实践,还需要我们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同学,关爱他人,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4. 关注教育改革,积极参与教育事业我们要关注教育改革的发展,了解教育政策,积极参与教育事业。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捐资助学等方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敬畏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社会进步敬畏教育,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只有尊重教育,关注教育,才能让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高中生的家庭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高中生的家庭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优秀的家长不仅仅决定了孩子的成长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高度,特别是处于高中的孩子们,家长们的做法直接影响到了高中生的成绩。
家长需要遵循15条家庭教育原则:1.沟通、表扬、适当的惩戒,严而有度、让孩子做家务、身教。
家庭教育成功与文化无关、与物质条件无关——寒门出贵子。
我们相信:父母是100%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有太多的父母不会爱!爱不仅是本能,更是一门科学,要讲方法的!今天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困难:不是条件不好,不是自己没有文化,而是自己根本不了解孩子。
而不了解孩子的根源是:不能尊重和平等对待孩子,没有真正的沟通!而沟通却是教育孩子的最有效手段。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真爱,溺爱不是爱是害,坏孩子都是惯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家长说自己管不了孩子,为什么会管不了?因为从小溺爱惯了!所以惯子如杀子,反过来,都说棍棒之下出孝子是有点道理的!现在怎么办?沟通,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能否有好的沟通与亲子关系有很大的关系,亲子关系的最好模式——朋友关系。
既不要高高在上,让孩子觉得不可亲近;更不要在孩子面前低三下四,毫无家长的威严。
2.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更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更重要的是品德!要改变家长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树立人格第一、心态第一的观念。
所有的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中从来没有成绩或是聪明一项,聪明不是资本!用功最重要!所以,不能因为成绩总是考不好,就看不起孩子,放弃孩子,或者非打即骂!我们老师都没有放弃!虽不以成绩做为标尺,但家长也要关心孩子的学业问题,不能因为忙或者说自己没有文化呀,甚至说老师你就管吧,就从不管孩子的学习问题了,内容你可以不懂。
但是孩子的作业、练习册你总能看出来他做没做吧!所以你要定期检查孩子的这些东西!考不好了怎么办?不打不骂,心平气和与孩子交流,找原因、想措施、定目标;要树立进步即是成功的观念。
教育惩戒作文
教育惩戒作文教育惩戒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是社会给孩子传递出应该尊重法律、遵守纪律的重要信息。
它是让孩子逐渐认识“法治”的重要手段,也是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获得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父母带孩子的第一步,从纪律性开始,他们需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比如要求孩子勤奋学习、遵守规则,同时对家庭规定教育惩戒,如不让孩子出去玩耍,或者少给孩子一些零食。
一旦孩子违反规定,父母就可以进行惩戒措施,如给予言语谴责或一定的物质财物惩戒,让孩子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如果孩子有较大的行为违反,父母可以将惩戒提升为更严厉的处置,以谴责孩子的行为。
对于学校来说,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
首先,学校需要严格实施校规校纪,并从课堂上开始坚持实施,让学生熟悉规则,明白纪律的重要性;其次,当学生违反规定时,学校要以一定的惩罚方式来处理,分等级处理,对于严重的违反行为可以实施谴责、上书处理;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建立考核加减分制度,让学生更加重视纪律的学习与遵守。
父母和学校在进行教育惩戒的同时,也需要提供正面的激励,让孩子愿意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去学习和生活。
一是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尊重法治;二是定期举办学习比赛,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三是要培养孩子团结友爱的思想,让他们能够理解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四是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发展,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五是要及时向孩子们传达“敬畏法律,学会尊重”的理念,让孩子们能够正确理解法律,从而获得良好的成长。
教育惩戒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父母要严格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同时,学校也要严格执行纪律,严厉地惩戒违反规则的学生;最后还要提供正面的激励,向孩子传达“敬畏法律,学会尊重”的重要性与意义,让孩子能够逐渐认识“法治”的重要性,为社会的和谐繁荣作出贡献。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五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五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广大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心愿,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0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
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
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
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
”;“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
”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
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
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
不管吧,万一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
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
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
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02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
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
”多么可怕! 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关于教育惩戒的作文:心有戒尺,方有敬畏_优秀作文
关于教育惩戒的作文:心有戒尺,方有敬畏心有戒尺,方有敬畏材料:今年3月13日,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校启动了“戒尺进入课堂”活动,全校36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戒尺”。
“戒尺”作为教具,似乎只存在影视剧当中,在现实课堂上,是极少看到戒尺。
很多时候,戒尺的存在是教师“惩戒权”的一个物质载体。
让戒尺进入课堂社会争议纷纷,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自己的想法,字数800字。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和抄袭。
惩戒≠体罚作者:雲高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展现一个新的面貌,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历史,而以科教兴国出发,教育乃为复兴民族实现中国梦至关重要的一环。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以“严师出高徒”、“棍棒下出孝子”而为传统的教育理念,现如今学校是否将惩戒教育的权限再次赋予学校和老师有成了以个重大的问题。
惩罚本带着一种惩戒的教育意义,是对学生错误的行为进行纠正的一种方式;而不恰当的惩戒,不仅不能解决教育的实质问题,反而本末倒置。
如今,学生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铺面而来,而学生正是模仿能力最强的阶层,网络的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内容,或是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的染指,这样不可避免的诱导了学生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而这时若不及时指出与改正,这种惯习行为伴其,危害有或大或小。
若用说教那一套理论,已经染上不良的习性时,行得通吗?前段时网络上流出一张学生在课堂上玩,因为老师害怕投诉,却不敢管,说教也不管用,这怎么说呢?因此,惩戒教育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教育方式。
惩戒教育,有利于加强学校的管理。
在諾大的学校的教育中,顽皮的熊孩子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若是对其行为不进行指出与批评,就予以默许孩子的纵容,会使调皮的学生更加肆无忌惮,从而影响其一生,影响周围的同学,那么学校的纪律和规定就形同虚设。
如果有了惩戒教育的警惕,时刻给学生敲一下警钟,让学生心有戒尺,心有敬畏,那么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担忧,学生的自律性也就提高了。
其次,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需要批评、惩戒与敬畏
作者:秦美兰
来源:《教师·上》2011年第12期
2009年教育部特别授权规定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但广大教师却高兴不起来,我们教师可能理解为好像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的权力,或者没有明文规定此项权力。
教师很困惑,不少教师面对问题学生和犯错误学生,面对越来越难教育的学生,选择了放任,或选择了脱离教学一线。
我理解上级部门的初衷是保护学生,也是保护教师。
现在师生冲突的事件增多,很难处理,希望教师慎重处理犯错学生,防止学生走极端出问题,出了问题谁都不能说敢承担责任。
但事实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
现在一谈到惩戒,教师就会有很强烈的反应,真有到了“谈惩色变”的地步。
一些学校也出现过因教师惩戒不当而引起的纠纷,甚至导致严重的伤害事件。
本人从教16年,我想就亲身经历的教育案例,对教育需要批评、适当惩戒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上学期开学初在初三(3)班上课时,我发现徐小小同学在桌下玩手机,我虽然从教10多年了,应该说能忍住怒火,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还是走到他面前要强行拿走手机。
他当时也进行了反抗,甚至要与我决斗。
但看到我的不畏“强悍”的态度,最后还是让我拿走了心爱的手机。
下课后我把手机送到政教处,希望学校有所处理,但回答是他家长都不管,我们拿他也没办法。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其父母离异,各自都有新的家庭。
他的生活起居由爷爷奶奶照看。
平时只是多给钱以表示关爱。
每一次家长会家长都没有来过。
怎么办?……中午他带了几位同学来要手机,首先我没被他的气焰压住,我不服这个“邪”。
在这种情况下把手机给他,教师就没有尊严可言;如果轻易把手机给他,那就是放纵。
我明确告诉他手机没收,不会给的,并对他上课时看手机不良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教育,最后他看我不会轻易让步,也只好走了。
虽说是没收,但第二天就联系他的家长(他的爷爷)来取走手机,希望家长严格管理和教育孩子。
事到如今,该学生以及班级其他学生没有人敢在课堂上玩手机,试想那一次初三开学初我没有严管上课玩手机现象,当时向他示弱,那学生上课玩手机以及其他违纪现象就会蔓延扩散而不可收拾。
一、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我们都会说,要赏识教育,要多鼓励表扬学生,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尊重学生,给他们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
我承认爱是最好的教育,严也是一种爱,但不认为一味表扬就一定是最好的教育,教育也绝不是单纯地表扬,表扬学生要看是否恰当,是否能起到最大的教育效果,而不是害怕出事,一味迎合学生、取悦学生。
对学生采取不作为的消极姿态,一味纵容、溺爱、表扬,这是教师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对学生的智力及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应用恰当教育方式让学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知道哪些界限是不能逾越的。
我认为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对于小学生多使用表扬手段,而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严重违纪,如果也总是害怕批评只使用表扬,可能会适得其反。
指出和针对问题,对学生进行批
评教育是给学生一剂清醒剂,让学生纠正不足和缺陷,从而改邪归正,得到发展进步。
批评和表扬同样重要,一味不负责任地表扬会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瑕疵。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学生就非常严格。
宰予大白天睡觉,他就骂过“朽木不可雕、粪土不上墙”,自孔子开始中国的教师对学生是严格的,师道尊严,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多少年之后,学生对老师非常尊敬,可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现在又有多少教师敢说一直受到教过的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为什么?就因为现在我们教师没有能及时纠正学生身上的缺点,对犯错误的学生采用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是推卸责任,不履行管教义务的行为。
学生后来觉得教师对自己是不负责的。
我们现在原谅学生的错误,不批评指正,实际上是害学生,学生大了怎么会感谢与尊敬你呢?学生如同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雨露阳光,更需要我们园丁及时修枝除病,才能健康茁壮成长啊!
二、没有惩戒的教育是残缺的
对学生一味细声细气,一味宽容,这不是真爱,我看无原则的宽容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掩盖错误,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隐形杀手,如同医生不能指出病人的真正病情,然后对症下药,这就是庸医。
同样如此,教师不批评学生缺点,不纠正学生的错误,不就等于是杀手。
庸医害人,庸师毁人。
唉……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中国人总结出来的教育学生的方法,是智慧的结晶,灿烂中华文明要归功于中国古代的教育。
现在我们却要抛弃了传统,连对学生的批评都忌惮,这是悲哀。
对学生的错误不仅要批评,而且要对严重犯错的学生适当惩戒,只要是本着对学生的爱和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惩戒适度,是非常必要的。
惩戒是对学生违纪违规行为的积极干预,能有效地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育需要惩戒。
怎么适度惩戒,洋思中学就做得很好,比如让学生抄写守则、校规,清理校园卫生,根据教育法规中规定对严重错误学生警告、处分、甚至开除,难怪洋思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很高,我想这就是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所谓的严师出高徒吧!
当然,对犯错的学生适当惩戒,绝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要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成长,不能把学生推向严重的对立面,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想对犯错误学生的批评和惩戒也是一门教育艺术,不可不讲究,也不能滥用,否则教育就变味了,也会出问题,对学生和教师都不利,需要慎之又慎。
三、没有敬畏的教育是可悲的
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逐步完善了教育的理念,教育一直延续着“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的戒条,而如今,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普遍困惑,师道尊严不复存在,甚至到了教师害怕学生的地步,学生中辱骂、殴打教师的现象非常正常,我校一位老教师在批评一位学生不做作
业时,就被该学生踢断肋骨三根,要是教师把学生踢断肋骨三根,可能教师麻烦就大了。
但如今学生就敢欺侮教师,不少学生甚至同黑社会的老大勾结,专门欺侮学生和老师。
我校近几年学生中就有几例剃光头的学生,横行于校园,师生奈何不得,警察经常来校处理纠纷和打架事件,这些学生被别的学生尊为老大,一旦从派出所送回,学生夹道欢呼。
学生调戏女教师也很多见,比如我校初三许多男生就敢站在三楼上对正在下面的女教师大声调戏“美女,上来……”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个别学校的个案,那就井底之蛙了。
我也希望只是我们学校才有的问题。
问题学生大量存在,师生关系紧张,已经是共识,否则学校都设立以派出所所长担任副校长的校园110干什么!
我认为,一位好教师必须有君威、师严、母爱。
不严,何以治学?不严,何以育才?我们培养的是全面发展,能在未来风云变幻的世界中经受挫折考验的人才。
而不是温室的花朵,更不是飞扬跋扈的“小皇帝”“小公主”。
现在敢管学生的教师是提心吊胆的,也很危险。
许多人就对我说不要对学生严,何必呢?我知道是好意,但于心不忍,坚持着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可也整天在担心中过着日子,有恐吓的、挑衅的、当面对着干的。
有教师就说我们要到少林寺培训以防身了。
在这里我不是说学生都可怕,而是不在少数的学生已经让教师敬畏了,已经让教师胆寒了。
如何才能保证传道授业解惑顺利进行?可以说这是悲剧,是教育的悲剧,是民族的悲剧啊!我们教育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伤不起、折腾不起啊!希望有识之士能挽救这一困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