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春望》阅读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l.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畎.亩(quǎn) 箕畚.(běn ) 丈夫之冠.(.guàn)B.胶鬲.(gé) 按辔.(pèi) 山北之塞.(sāi)C.始龀.(chǐ) 穷匮.(.kuì) 彀.弓弩(gòu)D.荷.担(hé) 夯.实(hāng) 介胄.之士(zhòu)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河曲智叟亡以应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动心忍性(……的原因)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D.达于汉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B.惩山北之.塞投诸渤海之.尾C.军.霸上至霸上及棘门军.D.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军细柳,以备胡”中“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B.吾与汝毕力平险.C.丈夫之冠.也D.虽乘奔.御风6.下列句子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帝感其诚C.孔子云:何陋之有D.上自劳军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B.《愚公移山)一文成功塑造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周亚夫军细柳》一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
D.李清照的《渔家傲)词风豪放,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展现出作者内心刚健昂扬的气概。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1]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4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饮酒(其五) 春望名校讲坛1.写作背景(1)《饮酒》(其五):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借诗书写感慨。
(2)《春望》:该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年三月,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3)《雁门太守行》: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雁门太守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的。
(4)《赤壁》: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这一历史形势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34岁的东吴军统帅周瑜,是这次战役的关键人物。
这首诗是杜牧经过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想起了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历史,借题发挥而写的怀古咏史之作.(5)《渔家傲》: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24.诗词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饮酒》是陶渊明归隐后陆续写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B.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本诗在客观事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2.下列理解有误的—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精品】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6单元 24第一课时 赏读《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
24诗词五首【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2.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赏读《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学,科,网]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诵读古诗词,你可以感受祖国的名山大川,欣赏故乡的小桥流水;你可以放眼纷繁的社会,笑看人生百态……古诗词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你的心田。
今天让我们再次踏进诗歌艺术的殿堂,去寻觅属于我们的那份真心感动。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lú) 东篱.(lí) 搔.更短(sāo) 不胜簪.(ān) 燕.脂(yān)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词义。
悠然:悠远闲适的样子。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浑:简直。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角:军中号角。
玉龙:指宝剑。
3.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也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
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等。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宣阳)人,唐代诗人,后世称李昌谷,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
4.背景介绍《饮酒》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都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春望》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课《诗词五首》赏析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分)(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1)、心远地自偏(1分)(2)、“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3)、不能。
“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3分)阅读《饮酒》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4.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哲理。
5.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七八句景物描写的含义。
这种描写与三、四句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答案: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见到了悠远的南山。
4.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我,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
正因为如此才能过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的“无我之境”。
5. 作者表面写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实则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应该返回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
春望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19.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答:18.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24、《春望》 阅读练习及答案
24《春望》阅读练习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下列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⑵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⒑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下列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⑵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例①:“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例②:“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24.诗词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二、赏析简答题: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答案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赏析简答题: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2、《春望》杜甫【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RJ) 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畎.亩(quǎn) 折戟.(jǐ) 始龀.(chèn) 不能淫.(yín)B.一厝.(cuò) 拂.士(fú) 按辔.(pèi) 搔.更短(sāo)C.箕.畚(qí) 荷.担(hé) 提携.(xié) 不胜簪.(zān)D.魁.父(kuí) 弓弩.(nǔ) 妾.妇(qiè) 亡.以应(wáng)【点拨】B项“拂”应读bì;C项“箕”应读jī,“荷”应读hè;D项“亡”应读w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B.学诗谩有惊人句C.甚矣,汝之不惠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B.与民由.之C.人恒过,然后能改.D.天子先驱..至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B )(2分)A.介胄..之士不拜B.吾与汝毕力.平险C.改容式.车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已而之.细柳军告之.于帝B.天子为.动行拂乱其所为.C.必先苦其.心志帝感其.诚D.安居而.天下熄而.山不加增6.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年且.九十天子且.至B.天子为动.所以动.心忍性C.劳.其筋骨上自劳.军D.一怒而诸侯惧.惧.其不已也7.古诗文默写。
(4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2)在《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雁门太守行》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出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之姿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下列各句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学诗谩有惊人句同, 。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飞鸟相与..还(相伴)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C.浑.欲不胜簪(全部)D.黑云压城城欲.摧(将要)5.下列作品与作者及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望》——杜甫——唐代B.《赤壁》——杜牧——唐代C.《雁门太守行》——李贺——宋代D.《渔家傲》——李清照——宋代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诗中的“结庐”“日夕”分别是什么意思?7.“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都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
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
(共8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有仙则名名:(2)惟吾德馨德馨: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5.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三峡(郦道元) (9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良多趣味(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18.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24.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答案解析】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春望》杜甫【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6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诗词五首》。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介绍环节,部分学生对诗词的基本概念和韵律特点掌握不够牢固,这可能影响到他们对诗词的深入理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意象运用和韵律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诗词的意象和韵律,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词的基本概念。诗词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首具体的诗词。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分析其如何运用意象和韵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6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6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主要包括以2.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杜牧《赤壁》
4.杜甫《春望》
5.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本节课将围绕这五首诗词,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背景、作者、内容、意境和艺术特色,通过阅读、分析和鉴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难点举例:鼓励学生在理解《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基础上,尝试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诗词。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一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
东晋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李贺(791—816),字长吉,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诗最具现实意义和进步性的是论政议兵、忧时伤乱及抒发壮志的一类。
当然也有反映城市生活、写景抒情等各种题材的作品。
他那种不追逐时尚的创作精神在晚唐诗坛是难能可贵的。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导练24
25 杜甫诗三首基础导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老妇出门看()老妪()力虽衰()如闻泣幽咽()不胜簪()决眦()2.按要求填空。
(1)《望岳》选自《________》。
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
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_____。
代表作“三吏”具体指《石壕吏》、_______和_________。
“三别”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诗,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
(3)《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造化钟神秀(聚集)B.家书抵万金(值,相当)C.浑欲不胜簪(混乱)D.二男新战死(最近)4.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5.下列对《望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春望》 阅读练习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附答案
24..《春望》........阅读练习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以下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耐人寻味。
..........情景兼具,.....含蓄蕴藉,.........感情强烈,B...这首诗的首联外表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C...这首诗的颈联竭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那么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⑵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⒑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以下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感时恨别寓深情课文同步讲解
感时恨别寓深情
公元756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次年三月,春回大地,诗人放眼远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因何而溅泪,鸟因何而惊心?诗人为之注明,是因为“感时”和“恨别”而动情。
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观物,故物亦生情。
以物之情写人之情,委婉曲折,而又深沉真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为叛军所俘,被困于长安一个冬春,一直思念妻子儿女,此时此刻,他多么渴望能够收到一封家书啊!可是,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发本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
老泪纵横,忧心忡忡,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全诗感情深沉,思想蕴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诗词五首》感时恨别寓深情课文同步讲解 新人教版
感时恨别寓深情
公元756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次年三月,春回大地,诗人放眼远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因何而溅泪,鸟因何而惊心?诗人为之注明,是因为“感时”和“恨别”而动情。
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观物,故物亦生情。
以物之情写人之情,委婉曲折,而又深沉真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为叛军所俘,被困于长安一个冬春,一直思念妻子儿女,此时此刻,他多么渴望能够收到一封家书啊!可是,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
老泪纵横,忧心忡忡,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全诗感情深沉,思想蕴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春望》
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下列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⑵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⒑赏析杜甫的《春望》写成下列各题。
⑴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⑵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例①:“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例②:“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