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_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4湘教版必修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理解重点知识、分析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2.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学过程一、出示教学目标,学生浏览课文二、情境导入由袋狼灭绝的事例引出多种动物灭绝的事实,证明物种灭绝程度之深,速度之快。
问: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什么时间?(工业革命之后)图片展示:北京的动物物种灭绝墓地问: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物种数量在减少,最终灭绝的将会是?(人类) 小结:因此,人们意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它也是必由之路。
讨论: 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 1.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及追求目标。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基本观念。
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重点)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重难点)出示《世界部分矿物耗竭年限预测》图,讨论:你对未来资源环境有什么看法?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对其利用过程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
因此,对矿产资源要有效利用,节约使用。
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材料《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回答:《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有几部分?1、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资源保护与管理3、加强社会群体的作用4、实施手段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有几部分?1、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与政策2、社会可持续发展3、经济可持续发展4、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面对目前世界的环境现状,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真正的出路,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学生读课本思考回答: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组成?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2同步学案:第4章第3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本节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形成、基本内涵。
三、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内涵。
四、教学建议本节教材内容浅显易懂,知识点联系紧密,概念多,理论性、逻辑性较强,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一是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其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建议用1课时完成。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教学建议:教材首先简单总结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做铺垫,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入手,也可收集有关全球或某个国家和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材料,从而领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其行动纲领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
教师可让学生自行阅读并作简要介绍。
教学中可结合中国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等方面的国情,进一步理解中国颁布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的紧迫性和必然性,也认识到我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
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它的主要内容,列出整体框架,并对如何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建议: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内涵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论性强,教学时,教师可先运用教材“活动”中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渐递进完成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可逐渐引导学生由材料理解得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追求目标及基本内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础须知】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重点梳理】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如下图: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表解如下:【难点再现】1.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差异2.为什么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公平。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但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最大,至今仍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者。
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
【问题探究】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如何理解这句话?探究思路:我们这个地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同时也是子孙后代的,仅仅这样说是不够的,实际上这个地球不仅是我们人类的,也是非人类的。
地球不仅产生了我们,也产生了非人类。
在地球发展的历史里,人类仅仅是产生于二三百万年前,而非人类伙伴是在36亿年前的,如果没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发展,就不会有我们人类,所以我们要树立这样的世界观:一个地球,两个世界。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三节可连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生活链接 ] 柳林村原来是个贫穷村,村干部为了率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方法:把本村麦田的泥土卖给建筑公司作为工程用土,取土后挖出的大坑又出租给城市填埋垃圾,两端进钱,收入是种小麦的几十倍。
虽有部分村民认为这类做法不当,但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快乐。
他们能快乐多久呢?一、可连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产生的背景20 世纪 60 年月以来,□01人口增添、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令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地球供给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02 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
□03 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计发展的自然环境2.目的使现在世界各国都能获取优秀的发展使将来人类□04 知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至于削弱3.《 21 世纪议程》(1) □ 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经过了全世界《21 世纪05议程》,它波及人类可连续发展的全部领域。
(2) 《中国21 世纪议程》是中国实行可连续发展整体战略与政策、□06 社会可连续发展、经济可连续发展、□ 07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 自我研究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把环境放在首位,停止全部对环境的开发利用。
”这类说法对吗?为何?[ 提示 ]这类说法是错误的。
可连续发展不排挤对环境的利用,仍旧重在发展。
所不一样的是,可连续发展重申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要着重质量,而不只是是追求数目增添,其开发利用要以改良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1.观点:既知足今世人的需要,又不对后辈人□01知足其自己需求的能力组成危害的发展。
2.中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成立在□02 生态可连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踊跃参加□03自己发展的基础上。
3.追求目标:既要令人类的各样需要获取知足,个人获取充足□04 发展,又要保护□05 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辈人的□06 生计和发展组成威迫。
4.基本内涵可连续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下表所示:[ 自我研究 ]“吃祖宗饭,断后代路”的做法违反了可连续发展的哪一项观点?[ 提示 ]公正的观点。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湘教版必修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4.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8—101页,梳理基础知识,填写所缺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 背景(1)_________、资源危机和_________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________ 的能力和环境的________都是有限的。
(2)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陷入绝境。
2. 行动纲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___________》。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是《___________》。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_______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______ 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 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_____和_________,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 基本观念:合作探究(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材料一:1952年12月5日~9日,伦敦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在雾的初期,伦敦市民感到胸闷、咳嗽、喉痛以至呼吸困难,进而发烧。
在浓雾后期,死亡率急剧上升,几天时间内因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死亡者达数千人。
材料二:人类受到最大一次放射性辐射来自1986年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31 人当场死亡,203人受严重损伤,放射性物质几乎飘满了整个欧洲上空。
由于放射性粉尘的扩散,英国政府下令禁止将300万头羔羊送往肉店。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设计)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及追求目标。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
自主预习: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1)现状: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和等问题,人们认识到地球提供的能力和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
(2)趋势:若不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人类将最终因、、而陷入困境。
2.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1)________________利用有限的资源 (2)保护好_____________(3)使世界各国获得良好的发展 (4)使未来人类________________不至于削弱3.行动纲领(1)全球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
它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主要内容有:、、和。
(2)中国行动:《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实施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得到满足,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和,不对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内涵①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鼓励增长。
②公平的观念:首先是之间的公平,其次是之间的公平。
③环境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认为与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④权利的观念:全人类、每个国家和地区、每个人都享有过的权利和正当的权利。
【巩固提高】一、选择题下图示意“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读图回答1~2题。
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①大量消耗资源②大量排放污染物③科教投入不足④人口增长缓慢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①社会保障建设②经济基础建设③农业基础建设④生态与环境建设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下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4湘教版2教案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概况和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等内容。
3.理解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以及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
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人类应如何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2.根据有关图表,分析说明人类改良环境与破坏环境产生的不同结果,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树立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辩证观;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1.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主要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其目标的实现途径。
教学难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及后果。
2.突破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3.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师表,付之于行动。
教学方法1.利用图表分析、说明人类改良环境与破坏环境的不同结果,学生为主体探究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
2.教师做引导让学生及时收集各种新闻媒体传送的有关事例,归纳、分析,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并运用理论来分析和指导实际,特别是要提高自身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规范和培养自己对环境负责的行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危害以及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湘教版必修21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3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湘教版必修211.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及追求目标。
(重点)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基本观念。
(重、难点)3.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阅读教材P98~P100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
1.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
2.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1)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
(2)保护好自然环境。
(3)使世界各国获得良好的发展。
(4)使未来人类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至于削弱。
3.共同努力的成果——《21世纪议程》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它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
正误判断:(1)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是二战后发展家快速增长的人口问题。
( )(2)作为发展家中的大国,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迫切。
( )【提示】(1)×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是二战后,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由于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大,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等,使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迫切。
教材整理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阅读教材P100第4段~P101,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如下表所示:(1)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保护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考点突破1.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及追求目标;2. 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基本观念。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提出背景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及追求目标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随堂练习】1. 下列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含义的是( ) A. 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今天的收入B. 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应给现在和将来社会上所有人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C. 为了避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现代人应该减少和节制需求D. 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润增加到最大限度 答案:B思路分析:按照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指应兼顾当代和后代人的需求。
该题中A 、D 选项单纯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考虑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损害。
选项C 没有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求。
2. 某年8月8日新华网 渤海湾20年后将变成下一个“死海”。
渤海湾变“死海”说明人类活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 持续性和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C. 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D. 共同性和永久性原则 答案:A思路分析:人类生产、生活污水过量排入导致渤海湾水质恶化,海洋生物灭绝,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后代的生存环境,因此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例题1 (江苏高考)《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
(浙江专用)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湘教版必
第三节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内涵【学考报告】学考要求考纲细解必考要求a 可持续开展的概念了解可持续开展的概念b 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内涵能够解释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内涵,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加试要求一、可持续开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20世纪60年代以来,①人口增长、②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2)地球提供③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
(3)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必须走④可持续开展之路。
2.可持续开展的全球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通过了全球?⑤21世纪议程?。
二、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内涵1.可持续开展概念:既要满足⑥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⑦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开展。
2.核心思想:安康的经济开展应建立在⑧生态可持续能力、⑨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开展的根底上。
3.追求的目标:既要使⑩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开展,又要⑪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⑫生存和开展构成威胁。
(1)开展的观念:生态持续开展、⑬经济持续开展、⑭社会持续开展。
(2)⑮公平的观念:⑯代际之间的公平、⑰区际之间的公平。
(3)⑱环境的观念:⑲环境保护是根本目标,建立舒适、平安、清洁、优美的环境是重要目标。
(4)⑳权利的观念a.全人类:应享有过○21安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
b.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22平等开展的权利。
c.每个人:享有开展中合理利用○23资源和享有清洁、平安、舒适环境的权利。
一、可持续开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名师点睛:图解可持续开展的必然性[学以致用]以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构造和农业用地构造的饼状图。
比照分析答复(1)~(2)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构造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开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构造,开展立体农业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种植业的规模大于适宜开展种植业的缓坡和平原的规模,所以造成该地区农业用地构造不合理的原因是过度开垦。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8湘教版必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师讲解:从核心思想来分析可持续发展要不要发展经济?要,而且是鼓励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实现我们最终的目标:社会进步、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因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然而这些如果没有生态可持续发展便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有三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是我们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怎样做才是可持续发展就是从这三个内涵来实现的。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过渡)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探究一:我心目中的农业可持续发展1、假设你是某村的村长,这个村拥有40亩农耕地(玉米地),15座日光温室大棚,10口8-10立方米的沼气池,1000只鸭,村民们都是独自经营,互不干涉。
为了更好地发展,你会带领大家怎么安排农业结构,用箭头完善下面示意图。
自主学习,通过案例分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创设思考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农户温室大棚沼气池鸭玉米2、说明你安排的农业结构的优势?(意义、效益、影响)(答题满分术语)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了粮食、蔬菜、牲畜生产全面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产品多样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就业、提高人们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可持续发展)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增施有机肥,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板书)3、其他生态农业模式: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观光型生态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东南丘陵的立体农业(过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工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的也是工业,下面我们就从生最常见的豆油生产来思考怎样做才能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2(20
河北省邯郸市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邯郸市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邯郸市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目标:1。
联系《21世纪议程》,熟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基本内涵.2。
通过阅读分析案例,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质及分析方法,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保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重点、难点: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讲授新课: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将导致、生态失调、。
2.目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保护生存发展的,促使各国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3.战略实施--《21世纪议程》(1)提出:1992年,联合国大会。
(2)内容:全球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
4。
《中国21世纪议程》(1)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2) 。
(3)经济可持续发展。
(4)资源利用与.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
核心思想:健康的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
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与,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必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4。
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教学目标:1.利用“人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和“人口与资源”、“人口与污染排放的关系"数据图表,阐述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2.依据不同问题情境,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选择.3.依据图表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则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等已有知识基础,欠缺的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三、教学难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调整自身行为.自身行为的调整受到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往往会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采取错误的行为。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分析法、讨论法、问卷调查法)“人类与环境关系”虽不是课标要求的内容,但它是本单元的核心和理论支撑点。
透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分析,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学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对具体问题进行正确的社会行为选择和评价,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利用问卷调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和矫正,达成课程学习目标。
高中地理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河北省石家庄第十五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课程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两部分。
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间联系紧密。
在“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作铺垫,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入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浅显易懂,本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地理各章的学习过程中都已经有所了解,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运用教材“活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结合世界环境问题案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学习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引导下,积极贯彻诱思探究教学论中的“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
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分析图表、归纳结论等能力的提高。
三个认知层次具体安排如下: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通过呈现资源预期寿命图和世界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领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二、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学的看书、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来完成对问题的认识。
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够确切,思路上不够流畅,教师有必要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手段加以点拨和归纳。
三、学以致用,提升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课堂训练,提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并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及时检测,使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去思考问题。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课件投影}资源预期寿命图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①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②
使当今各国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使未来人类③的能力不至于削弱
.可持续发展由概念到行动——《21世纪议程》
通过时间与会议: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④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材料探究: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归纳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
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所鼓励的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增长不仅指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更
.右图中先儒之言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什么观念( )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①资源②自然环境③满足其需求④环境与发展⑤经济与社会⑥资源⑦社会群体⑧社会可持续发展⑨资源利用⑩生态可持续公正需要资源生存和发展经济社会经济代际区际环境保护健康而富裕环境
【探究点一】
〖合作探究〗
提示: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消费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这些矿产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为20~300年;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条件下,预期可开采寿命只有10~80年。
②对矿产资源要努力做到有效利用,节约使用,并不断提高金属的再循环使用率,以达到最优耗竭。
③当前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探究点二】
〖合作探究〗
1.提示:生态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2.提示:①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落后。
②时间上的公平即“代际之间的公平”。
主要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空间上的公平即“区际之间的公平”。
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的资源,同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③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它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依托。
【层次一】
基础达标练
1.C 2.C 3.C 4.B 5.D
【层次二】
1. B 2.B 3.B 4. C 5.(1)D (2)C
6.(1)发展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2)A (3)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