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一、分数的乘除法1. 分数乘法a. 分数乘以整数:分子乘以整数,分母不变。
b.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新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新分数的分母。
c. 乘积为1的特殊分数: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因数;假分数相乘,积可能大于或等于1。
2. 分数除法a. 分数除以整数:与分数乘法相反,除数为1除外。
b. 分数除以分数:将除数倒数,然后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c. 除法的性质: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 分数的混合运算a.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的运算优先。
b. 分数的通分与约分:通分是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约分是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简化分数。
二、小数的乘除法1. 小数乘法a. 小数乘以整数:按照整数乘法规则,最后将小数点放在结果适当的位置。
b. 小数乘以小数:将小数点移动相应的位数后,按照整数乘法规则计算,最后将小数点放回结果中。
2. 小数除法a. 小数除以整数:将除数变为小数形式,然后进行除法运算。
b. 小数除以小数:将除数变为整数形式,同时将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再进行除法运算。
3.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a.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的运算优先。
b. 小数的近似数:根据需要保留小数点后的位数,使用四舍五入法。
三、比例与百分数1. 比例的概念a. 比例的定义: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称为比例。
b. 比例的性质:等比性质,交叉相乘相等。
2. 比例的应用a. 比例式的解法:通过交叉相乘求解未知项。
b.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比例分配等问题。
3. 百分数的概念与计算a. 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b. 百分数的计算:将分数转换为百分数,或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进行计算。
四、几何图形的认识1. 平面图形a. 多边形的性质:边数、内角和外角的性质。
b. 圆的基本性质:圆周率、直径、半径、弦、弧等。
北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正比例
易错点: y
x
=k(一定),y和x成正比例。
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的“应用提升练”和“思维 拓展练”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第2课时正比例
探究点2 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
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
3
圆的面积
3.14
半径
1
12.56 2
28.26 3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比值不相等。
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正比例。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正比例(建议两课时完成)
BS六年级下册
1 课堂探究点
(1)正比例的意义 (2)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1 正比例的意义
下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
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
边长/cm
160 数量/kg 15 18 16 20 总价/元 120 144 128 160
数量,总价。
比值是8,比值表示单价。 成正比例关系。
归纳总结:
像这样,路程和时间两个量,时间变化, 所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变化,而且路程与时 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我们就说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小试牛刀(教材P42练一练) 1. 学校科学小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实验,测 2. 得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如下表。
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把表填写完整。 乐乐的年龄/岁 6 7 8 9 10 11 爸爸的年龄/岁 32 33 34 35 36 37
他们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乐乐的年龄与爸爸年龄的比值不是一个确定的值, 所以,他们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目标:- 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和应用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两个分数的比较与排序2.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3.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4. 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方法和策略:-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实物进行示范和实际演练,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概念和技能。
- 进行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 定期进行课堂练和测验,帮助学生巩固和检查研究成果。
教学资源:- 数学教科书《新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多媒体教学工具- 实物模型和教具- 课堂练和测验教学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进展。
- 定期进行考试和测验,评估学生对于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程安排:第一课时:两个分数的比较与排序- 介绍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将一组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二课时: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理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三课时:分数的乘法与除法- 理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进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第四课时:分数的混合运算- 综合运用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技巧总结: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并取得进步。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4、比例一、知识梳理二、错题纠正1.正方体的棱长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x【错因分析】本题错在【正确解答】2.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的平面图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是8cm,宽是7cm,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8×7×1000=56000(cm2) 56000cm2=5.6m2答: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5.6m2。
【错因分析】本题错在【正确解答】我的错误分享:三、典题精讲小米要买一些贺卡,由于贺卡减价30%,用同样多的钱可以多买6张。
小米原来要买多少张贺卡?思路分析无论是减价前,还是减价后,小米所花的总钱数不变,在总钱数不变的情况下,单价与张数成反比例,即原单价×原张数=现单价×现张数。
解答解:设小米原来要买χ张贺卡。
1×χ=[1×(1-30%)]×(χ+6)χ=0.7χ+4.20.3χ=4.2χ=14 答:小米原来要买14张贺卡。
举一反三某售楼处销售新建楼房,计划每天销售30套,12天售完。
实际平均每天多售6套,实际比计划少用多少天售完全部楼房?答案一、1.(1)比例 (2)①外项 内项 ②外项 内项 ③解比例2.(1)①k xy = ②k xy = (2)正比例 反比例3.(2)数值 线段二、1.棱长一定说明正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也一定,所以不成比例X2.把比例尺当作了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 )(cm 800010008=⨯ m cm 80800= ()cm 700010007=⨯m cm 707000= ()256007080m =⨯ 答: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25600m举一反三 解:设实际χ天售完全部楼房(30+6)χ=30×12χ=10 12-10=2(天)答:实际比计划少用2天售完全部楼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7.正比例和反比例 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7.正比例和反比例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12分) 1.如果x y =9.8,那么x 和y 成( )比例。
2.圆锥的体积一定,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成( )比例;购买无人飞机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 )比例。
3.已知mn =a (m 、n 、a 均不为0),当a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当m 一定时,n 和a 成( )比例;当n 一定时,m 和a 成( )比例。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4分,共16分)1.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成正比例。
( ) 2. 一堆煤的总质量不变,每天平均烧去的质量与烧的天数成反比例。
( )3.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 ) 4.同时、同地测量物体时,物高和影长成反比例。
(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4分,共16分)1.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2.下列各组量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B .王师傅每周生产零件总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C .50个口罩,已卖出的口罩个数和没卖的口罩个数D .房间面积一定,每块瓷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 3.表示x 和y 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 .x +y =5 B .y =5x C .yx =0D .x y +3=54.圆的周长与( )成正比例关系。
A .圆的面积B .圆的半径C .圆周率四、按要求填表。
(每小题8分,共16分) 1.x 和y 成正比例关系。
x 6 1.5 3.6 y7.210.86.482.x 和y 成反比例关系。
x 2.5 0.5 13 y0.40.1255五、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40分) 1.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 不同的杯子中,杯子的底面 积和杯子中水面高度的关系 如图。
(1)杯子的底面积和水面高度成()比例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共7课时)
第4单元比例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最简的比。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三、拓展应用教材56页1、2题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教材56页3、4题【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意义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教学反思】在教学比例尺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第4章 比例》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比例》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速度一定,路程和()成正比例。
A.时间B.数量C.单价D.总价2.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购买面值1.5元的邮票,邮票枚数与总价B.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C.车轮直径一定,车轮行驶的路程和转数D.如果x=3y,x和y3.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4∶3B.3∶4C.∶34.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4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6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400B.1∶4000000C.1∶400000D.1∶400005.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08米,宽64米。
如果在练习本上画出操场的平面图,下面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A. B. C.6.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4.8厘米.求甲乙两城之间的实际距离是()A.144千米B.1440千米C.14400千米D.144000千米7.乐乐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500米,乐乐画了一幅示意图,图上距离是5厘米,按照这个比例,乐乐画的少年宫的位置在图上距离是6厘米,你知道实际距离是()米.A.30B.300C.30000D.30008.小洋家的客厅长5米,宽3.8米,画在练习本上,选比例尺()比较合适。
A.1∶10B.1∶100C.1∶10009.下面的数中,能与8、9、10组成比例的是()。
A.7B.12.5C.11D.7.210.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1)在一幅中国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地面上24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80000B.1∶8000000C.1∶800D.1∶8000(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24.5厘米,广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A.1960千米B.19600千米C.196000千米D.1960000千米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1.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与车轮的转数成正比例。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2:3 = 4:6,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a:b = c:d,那么ad = bc。
例如在3:4 = 9:12中,3×12 = 4×9 = 36。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还可以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
3. 解比例。
- 解比例就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例如:解比例(x)/(2)=(3)/(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4x = 2×3,即4x = 6,解得x=(3)/(2)。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 正比例。
- 正比例的意义。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例如: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例如y = kx(k是常数且k≠0)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当x = 0时,y = 0,所以图像经过原点。
2. 反比例。
- 反比例的意义。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例如:当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关系,因为长×宽 = 面积(一定)。
三、比例的应用。
1. 比例尺。
- 比例尺的意义。
-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有数值比例尺(如1:1000)和线段比例尺(如0 10 20 30千米这种形式)。
- 比例尺的计算。
- 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如果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如果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用实际距离乘以比例尺。
六下数学 第四单元 比例 非常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带完整版答案
考点一、比例的基本意义和性质【基础知识回顾】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如2.4:1.6=60:40是一个比例,2:3=4:6是一个比例2、比和比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3=4:6关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
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
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比由两项组成(前项、后项) 任意两个数都能组成比 。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 的关系 比例由四项组成(两个内 项、两个外项) 任意四个数不一定都能组成比例2、 比例的基本性质:(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40606.14.2 ,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4、常用结论:如果4个不同的数可以组成比例,一共可以组成8个不同的比例。
例如用2,4,8,16组成比例可以组成如下的8个2:4=8:162:8=4:1616:4=8:216:8=4:28:16=2:48:2=16:44:16=2:84:2=16:8【练习一】一、判断题1、8:2=4是比例 ( × )2、5x=6y ,则x:y=5:6。
( × )3、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 √ )4、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 √ )5、比例有4项,各项的名称分别是前项和后项。
( × )6、比只有两项,各项的名称分别是外项和内项。
( × )7、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解决问题(两课时)
答:元元的身高是1.4m,此时迎客松的影长是36m。
3.(1)某农场收割小麦,前3天收割了84公顷,照这样计 算,要收割224公顷的小麦需多少天? (2)某农场收割水稻224公顷,前3天收割了84公顷,照 这样计算,剩下的水稻还需要多少天收割完?
(1)解:设要收割224公顷的小麦需x天。
84∶3=224∶x
100x=25×30
x= 25×30 100
x=7.5
答: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7.5天。
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不变量,判断题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 例或反比例关系。
②找出两组相对应的数,并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 方程。
③解比例。 ④检验并写出答语。
1.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 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 要用多少钱?
天数 5天 ?天
100×5÷25 =500÷25 =20(天)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方法二
先求出每天用电量的倍数关系,再求现在的
用电天数。
原来 现在
平均每天照明用电 100千瓦时 25千瓦时
天数 5天 ?天
100÷25×5 =4×5
=20(天)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么发现?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100×5÷25 =500÷25 =20(天)
25x = 100×5 x = 100×5 25
x = 20
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
解:设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x天。
原来 现在
平均每天照明用电 100千瓦时 25千瓦时
天数 ?天 30天
=50(元)
40 = x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重难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重难点1、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四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础。
2.帮助学生理解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复习本单元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强调整理和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让学生练习不同数的大小比较。
2. 复习加减法•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练习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
3. 复习乘法•复习乘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练习乘法口诀表,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
4. 复习除法•复习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练习简单的除法计算题。
5. 整理课堂笔记•教导学生如何整理课堂笔记,做到有条理、清晰。
•强调重要知识点和难点的记忆方法。
6. 制作复习卡片•指导学生制作数学知识复习卡片,用于复习和记忆关键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复习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积极参与。
2.练习加法、减法计算,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复习乘法口诀,让学生互相唱出。
4.指导学生做除法计算题,纠正错误。
5.对整理课堂笔记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做一遍。
6.分发复习卡片制作材料,鼓励学生动手制作。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第四单元的数学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巩固。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学习中。
六、布置作业1.完成《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习题。
2.制作复习卡片并背诵乘法口诀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复习,做到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祝大家学习进步!。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应用题专项练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应用题专项练习1、一辆汽车行驶225千米节约汽油15千克,照这样计算,行驶720千米,一共节约汽油多少千克?2、一列火车行驶720km需要3小时。
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约1200千米,这列火车需要行驶几小时?3、一种大豆,每20千克可以榨油5.5千克。
照这样计算。
(用比例知识解)(1)30吨大豆可以榨油多少吨?(2)要榨22吨油,需要这样的大豆多少吨?4、一个会议室用边长为4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750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5、小兰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0页,12天看完,若每天看15页,几天可以看完?6、有一件工作,12个人去做要8天完成,现在计划6天完成,每天要多少个人工作才能完成?(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用比例知识解)7、沙场有一堆沙子,每天运50车,需要24天运完。
如果在15天内完成,每天要运多少车?8、有一批树苗,原计划40人去栽,每人要栽15棵,后来又增加10人去栽,每人要栽多少棵?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80 km ,4小时到达。
返回时,平均每小时比原来快14,返回时用了多少小时?(用比例知识解)10、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多少小时可以到达?11、在一幅比例尺是301的标本图上,量得一只蚂蚁的长度是9 cm ,这只蚂蚁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12、明明家的摆钟,6时敲6下,用15秒,12时敲12下,用多少秒?(用比例知识解)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应用题专项练习答案1、一辆汽车行驶225千米节约汽油15千克,照这样计算,行驶720千米,一共节约汽油多少千克?解:设一共节约汽油x千克。
15∶225=x∶720x=482、一列火车行驶720km需要3小时。
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约1200千米,这列火车需要行驶几小时?解:设需要行驶x小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PPT教学课件全套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等于0。 ( √ )
(2)已知xy=32,则可以有比例x:4=8:y。 (3)2:3和4:5可以组成比例。 ( ( √) ) ×
(4)如果5a=8b,那么a:b=5:8。
(5)8:4
1 3 和12:7 可以组成比例。 8 4
6∶ 4= 3 ∶ 2
1 1 所以, 2 : 3 和6∶4可以组成比 1 1 例,所以, : =6:4 。 2 3
方法提示: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比例的意义: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 意义,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相等就能组 成比例。
夯实基础 (选题源于《典中点》)
1.填空。
2 在比例 3 :2=0.2:0.6里,( 0.9 18 = 40 里,( 2
2 3
)和( 0.6 )是外项;在
2
)和( 18
)是内项。
2.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1) 4.5:2.7=10:6 4.5和6是外项,2.7和10是内项。 (2)
x 1.2 = 25 75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提示: 写比例时,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既可以写成带比号
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读法相同。
国旗长5m,宽
10 m。 国旗长2.4m,宽1.6m。 国旗长60cm,宽40cm。 3
想一想,在上图的三面国旗的尺寸中, 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归纳总结: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 (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分数的加减: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分母不同分数的加减等。
2. 分数的乘法:学会分数的乘法运算,包括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分数与分数的乘法等。
3. 分数的除法:了解分数的除法运算,包括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等。
4. 带分数的换算:学会将带分数与假分数进行相互转化,掌握带分数的加减乘除。
5. 分数的比较:学会通过分数的大小比较,包括相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分母不同分数
的比较等。
6. 分数的化简:掌握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的方法,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进
行约分。
7. 分数的混合运算:能够灵活运用上述知识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点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
可以提高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中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含答案)
一、选择题1.根据xy=mn,下面组成的比例错误的是()。
A. m:y=x:nB. n:x=y:mC. y:n=x:mD. x:m=n:y C 解析: C【解析】【解答】解:A项中,m:y=x:n,那么xy=mn;B项中,n:x=y:m,那么xy=mn;C项中,y:n=x:m,那么xn=my;D项中,x:m=n:y,那么xy=mn。
所以C项中的比例不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不能与3、6、9组成比例的数是()。
A. 2B. 3C. 18D. 4.5B解析: B【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2×9=18,3×6=18,18=18,所以2能与3、6、9组成比例;选项B,因为3×9=27,3×6=18,27≠18,所以3不能与3、6、9组成比例;选项C,因为3×18=54,6×9=54,54=54,所以18能与3、6、9组成比例;选项D,因为3×9=27,4.5×6=27,27=27,所以4.5能与3、6、9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是: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的积等于中间两个数字相乘的积,那么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3.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反比例的是()。
A. 小明从学校走路回家,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B.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C.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B解析: B【解析】【解答】选项A,已走的路程+剩下的路程=从学校到家的路程,小明从学校走路回家,路程不变,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不成比例;选项B,因为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所以当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选项C,因为圆的周长÷它的直径=圆周率,圆周率一定,所以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例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例题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例题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1:4。
解析:1. 对于:- 计算6:10的比值,6÷10 = 0.6。
- 计算9:15的比值,9÷15=0.6。
- 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6:10和9:15能组成比例。
2. 对于:- 计算20:5的比值,20÷5 = 4。
- 计算1:4的比值,1÷4 = 0.25。
- 由于这两个比的比值不相等,所以20:5和1:4不能组成比例。
例题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3:4 = 6:8.解析:1.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
2. 对于3:4 = 6:8,外项积为3×8 = 24,内项积为4×6=24。
3. 因为外项积等于内项积,所以这个比例正确。
例题3:已知比例5:x=3:6,求x的值。
解析:1.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
2. 可得3x = 5×6。
3. 即3x=30,解得x = 10。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例题4: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解析:1. 对于:- 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 对于:- 正方形的面积S = a^2(a为边长)。
- 那么(S)/(a)=a,边长a不是一个固定的值。
-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例题5: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解析:1. 对于:- 因为每天烧煤量×烧的天数 = 煤的总量(一定)。
- 当煤的总量一定时,每天烧煤量越多,烧的天数就越少,所以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成反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别化对象分析
教学重点
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自我诊断
课前导学
一、旧知铺垫
呈现扇形统计图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课堂研讨
二、教学例1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
课堂研讨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8月份:1100元9月份:1170元10月份:1240元11月份:1300元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
(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②汇报交流结果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个别化对象分析
教学重点
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自我诊断
课前导学
一旧知铺垫
1.出示统计图。
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4月26日~5月31日)
2.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4、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巩固拓展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
(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
(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
(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3)建议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①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
②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
备课人:郑祥云备课时间:
课题
四、统计(扇形统计图)
课时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大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及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扇形统计图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后作业
基础
作业
1、《同步练习》第31页第1题
提高
作业
2、《同步练习》第31页第2题
预设
导学
3、《同步练习》第31页第3题
2、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明显。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3、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
(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右图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巩固拓展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
(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课后作业
基础
作业
1、《作业本》第27页第1题
提高
作业
2、课文第69页练习十一第2题
某地区去年月平均气温情况统计图
(1)初看这幅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
(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异有多大?
预设
导学
3、《作业本》第27页第2题
备课人:备课时间:
课题
折线
本单元内容大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及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