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单元检测(岳麓版选修1)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戊戌变法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作用与此说法吻合的是()A. 倡导变法开始向西方学习强国御侮之道B.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揭开了经济近代化的序幕C. 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D. 创办报刊发表文章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封建的旧体制没有得到改造民族危机依旧严重但要变法、要革新的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人们的思想深受启迪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故C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 故排除B项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故排除D项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故排除故选C2.1939年8月日本正式设立了由日本驻华中军、政、财三方参加的主要由军方控制的“军配组合” 控制华中地区的物资和流通其分支机构遍布华中十多个城市涉及行业有棉花、棉纱、棉布、工业药品等日本侵略者上述行为的主要目的是()A. 控制国统区经济命脉B. 发展本国经济C.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 维持战争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不难推知日军采取措施控制的是沧陷区而非国统区的经济故A项错误控制华中地区的物资和流通并不能直接发展日本本国经济且这并不是日本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陕甘宁地区故C项错误全面抗战爆发尤其是进入战争相持阶段之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相对匮乏的缺陷日益暴露为了将战争持续下去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不在占领区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故选D3.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下对列宁观点的阐述正确的是()A. 1861年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B. 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C. 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在壮大D.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861年改革就性质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广大农奴获得了解放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上层建筑做出局部调整这些变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俄国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的壮大为1905年革命奠定了阶级和经济基础但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沙皇专制的前提下的维护农奴主利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答案为D1861年改革仍然保留了沙皇专制统治 A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错误1903年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标志着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与1861年时间不符排除C故选D4.《道光夷务》记载 1846年洋人“进(广州)城一节民与夷各相持不下” “欲息内外之争必先弭民夷之隙地方绅士与民人较为亲切开导劝谕易于信从” 这体现出()A. 清政府的软弱无能B. 政府支持群众斗争C. 广州人民英勇抗英D. 列强控制中国内政【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道光”“进(广州)城”可知这一记载是《南京条约》签订后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后外国人要进入广州城遭到广州人民的抵制而清政府“开导劝谕”体现了其软弱妥协的嘴脸 A项正确排除B项C项材料体现不出排除列强开始控制中国内政始于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项错误故选A5.《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见如图)是列宾在1870-1873年间对伏尔加河纤夫进行深入考察后的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国内蒸汽轮船尚未普及B. 农奴制改革成果不显著C. 改革并未彻底改变农奴命运D. 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社会【答案】D【解析】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题干材料所述时间是”1870年-1873年“ 故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ABC三项都是对图片的正确解读6.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说明他是主张()A.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B.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C. 废除农奴制度D.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亳无裨益”说明其主张废除农奴制度这是促进俄国发展的唯一道路故C正确故选C7.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A. “废藩置县”B. “四民平等”C. “殖产兴业”D. “文明开化”【答案】B【解析】日本人姓氏的起源在幕府时期除了武士等少数人外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允许有自己的姓明治政府废除身分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8.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由此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应该是()A. 工业革命对亚洲的影响B. 反对殖民侵略的变革C. 富国强兵的革命浪潮D. 现代化改革是救国之道【答案】D【解析】克里木战败俄国开始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黑船事件”导致日本国门被打开不得不面向世界学习西方才有明治维新的改革运动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材料表明三个国家都是试图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实现现代化来挽救国家于危亡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克里木战争不是殖民侵略战争排除B项通过改革巩固自身统治不是“革命” 排除C项故选D9.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A. 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B. 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 19世纪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 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C【解析】16世纪前期在德国进行的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 1871年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故A错误18世纪末19世纪初默罕默德·阿里改革推动了埃及的现代化实际上使埃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但实际上在1922年11月1日土耳其废除苏丹制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历史 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故B排除19世纪后期在③处即俄国进行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故C符合在1922年11月1日土耳其废除苏丹制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历史 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故D排除故选C10.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 日本逐步收回国家主权C. 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D. 彻底铲除了日本封建残余势力【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89年日本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日本教育改革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军队对天皇负责追求武士道精神也宣布效忠天皇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ABC均表述正确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获得“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11.(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答案】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解析】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获得商业特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它体现了列强侵略方式上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答案】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台儿庄战役等敌后百团大战【解析】材料二中的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是指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体的战役结合书本知识来说就可以12.(1)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被称为日本的伏尔泰依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福泽谕吉的观点12.(2)有的学者称福泽谕吉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鼻祖依据材料三评论这种观点【答案】西洋文明随着交通手段的便利强劲东传对于西洋文明只能学习不能阻挡西洋文明传人日本是从长崎开始逐渐东传日本应该主动彻底学习西洋文明“文明开化”【解析】本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一“随着世界交通的手段便利起来西洋文明之风逐日东渐”、“莫不如与时俱进共同在文明之海中浮沉共同掀起文明的波浪共同品尝文明的苦乐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依据材料二“当前不但不应阻止文明反而应尽力帮助文明的蔓延让国民尽快沐浴文明的风气这才是智者之所为”可以得出西洋文明随着交通手段的便利强劲东传对于西洋文明只能学习不能阻挡西洋文明传人日本是从长崎开始逐渐东传日本应该主动彻底学习西洋文明“文明开化”【答案】观点正确日本要“脱亚人欧” 与欧洲殖民者共进退日本要用欧洲殖民者对待中国、朝鲜的办法来对待中国、朝鲜即主张日本侵略中国、朝鲜【解析】本小问是历史评述题依据材料三“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待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依据材料二“当前不但不应阻止文明反而应尽力帮助文明的蔓延”等信息学者针对福泽谕吉的观点称福泽谕吉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鼻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观点是正确其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日本要“脱亚人欧” 与欧洲殖民者共进退日本要用欧洲殖民者对待中国、朝鲜的办法来对待中国、朝鲜即主张日本侵略中国、朝鲜13.(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13.(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俄、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影响【答案】(1)不同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社会【解析】(1)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依据材料二可以得出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社会【答案】(2)共同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保留了封建残余【解析】(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一、二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分析14.(1)据材料一农奴在1861年改革中获得了哪些权利?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剥夺武士封建特权的措施14.(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日改革的共同影响两国改革对待传统势力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答案】权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措施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解析】依据“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得出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第二问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答案】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保留了封建残余启示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改革要平衡各阶层的利益【解析】结合改革的背景两国改革前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即阶级矛盾尖锐激化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两国改革都不够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启示类的问题可从其成功的经验中加以归纳概括。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评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评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评岳麓版选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日本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

请回答1~7题。

1.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改革中( )①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②司法改革随着《司法章程》的推行,法律得到普及③地方自治改革后,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④改革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和认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20世纪初,俄国的土地改革出现了所谓的“斯托雷平奇迹”。

它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相比( )A.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俄国的社会矛盾B.这次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赢得了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对沙皇政府的信任D.改革后的俄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农业出口国答案:1.C 2.D3.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解析: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答案:D4.“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答案:C5.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解析:对外战争的失败是改革的导火线,根本原因是国内问题。

答案:C6.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1867年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上奏朝廷说“当今与外国交际日盛……若改从来之旧习政权奉还于朝廷广尽天下之公议上仰圣断同心协力共保皇国必可与海外万国并立”德川庆喜“大政奉还”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被迫开国B. 武装倒幕运动兴起C. 明治天皇支持改革派D. 幕府统治土崩瓦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大政奉还是在武装倒幕运动兴起之后幕府企图消除武装倒幕的借口保住实际权力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19世纪下半叶通过改革迅速崛起为新兴工业化强国并向旧殖民体系下的远东国际关系格局提出挑战的是A. 日本C. 英国D. 德国【答案】A【解析】3.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重心是A. 派遣留学生B. 翻译西方著作C. 改革教育D. 社会生活习俗“西化”【答案】C【解析】4.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的先师这说明最实质的问题是()A. 孔子在中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B. 维新派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崇拜偶像C.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D. 认为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答案】C【解析】A说法正确但不能体现是最实质的问题B说法错误排除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所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只有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以减少变法的阻力所以C最符合题意维新派主张西方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所以D不符合史实5.1897年梁启超在《论女学》中指出“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女子应当富国、相夫、教子、保种主张效仿日本全面提高女性智识水平这些主张()A. 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B. 摆脱了传统儒学的影响C.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征D. 来源于西方的启蒙思想【答案】C【解析】梁启超认为女学事关天下积弱女子应富国、保种等救亡图存的现实压迫使得他的妇女教育观承载了过多的强国意识却淡化了对女性自身的权利要求这正好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征故C项正确此时尚未实现男女地位平等 A项错误梁启超认为女子应当相夫教子的主张说明仍受到儒学影响 B项错误D项表述错误故选C6.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来的最深远的“解放作用”是()A. 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B. 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启蒙意义C. 指导维新变法的实践经验D. 启示知识分子继承改良道路【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维新派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响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维新派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其主张君主立宪提高了民众的参政热情故答案为B项A项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从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已经开始排除C项该项属于“实践” 不属于“解放作用” 排除D项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救国必须另寻他路而且接下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不是“继承改良道路” 排除故选B7.1863年 27位洋商代表要求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准许他们修建上海至苏州的铁路遭到断然拒绝 1865年当外商再次要求在内地修建铁路时李鸿章说:“铁路费烦事巨变易山川彼族亦知断不能允中国亦易正言拒绝”李鸿章竭力反对修筑铁路()B. 说明战争赔款导致经费紧张C. 表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存在虚伪性D. 带有维护国家权益的意图【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1863年”“1865年”可知是洋务运动早期由“27位洋商代表”“外商”可知是西方国家要求在中国修筑铁路李鸿章不得不警惕其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用心可想而知李鸿章竭力反对外国人在中国修筑铁路有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考量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世纪60~90年代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开展洋务运动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故A项错误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不存在虚伪性故C项错误故选D8.公元前2千纪中后期,赫梯人建立了一个强大国家利用强力的战车和先进的冶铁技术,他们很快建立了地区霸权,并与当时周边多个文明发生冲突其建立霸权的“地区”是( )A. 西亚B. 南欧C. 西北欧D. 南亚【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梯人是由公元前2千纪迁入小亚细亚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后形成的他们建立霸权的“地区”应为西亚地区 A项正确BCD所涉及的地区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有①赋役沉重②战事不断兵役频繁③西方列强帮助奥斯曼帝国打击埃及④封建统治本身的弊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10.1918年4月成立于长沙的新民学会初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 1920年后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宗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B. 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D. 无产阶级政治地位提升【答案】【解析】11.列宁指出“臭名昭著的‘解放’ 事实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这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 没有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B. 缓解了俄国的统治危机C. 导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D. 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列宁认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又一次残酷的掠夺和侮辱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必须缴纳大量赎金这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故选D 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故排除A 农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国的统治危机但材料反映出俄国阶级矛盾依旧严重二者主旨不符故排除B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国才进行农奴制改革故排除C.12.颜柄罡在《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到戊戌变法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等思想观念并没有因为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A. 戊成变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 戊成变法提倡实行君主立宪制C. 戊成变法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D. 戊戌变法因为戊戌政变而失败【答案】A【解析】根据“并没有因为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可得出其强调变法在思想方面的作用变法失败了但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A项正确B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中国现代化的进步是洋务运动排除C.13.维新变法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有()①王韬②严复③薛福成④郑观应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答案】D【解析】14.1990年5月日本外务省《外交论坛》杂志刊登了当时外务省事务次官栗山尚一的文章《动荡的九十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文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 5 3的合作”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 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B. 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C. 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的抗衡D. 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答案】A【解析】根据“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 5 3的合作“可以看出日本想借经济实力的增强来加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以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军事排除C项日本是为了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而不是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排除D项15.改革和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对各国改革和革命的评价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A正确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B排除B 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君主立宪政治并未实现排除C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排除D.16.最早对日本进行武力叩关的国家是A. 美国B. 英国C. 法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 故答案为A项其它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但是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摘编自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与救亡图存运动的兴起阐述 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人“从容和自信心理崩溃了” 举国皆殇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租借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突然从睡梦中惊醒” 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扬维新变法思想呼吁变法图存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总之 19世纪末在民族存亡的关头维新派把传播西学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根据材料“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但是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提出论题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与救亡图存运动的兴起阐述的时候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从其积极意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注意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和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的相同之处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作用【答案】(1)相同之处改变土地所有制限制旧贵族利益农民获得土地国家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废井田开阡陌封疆”“规定了人民可以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俄国的土地关系发生了变化”“农民也成为法律上的土地所有者”得出改变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土地结合所学和材料“政府加强了其对农民的控制”得出限制旧贵族利益国家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答案】(2)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了基础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解析】(2)回顾所学回答即可19.(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和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的特点19.(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与中国古代历法发展在原因上有何主要异同【答案】(1)特点日本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中国历法以服务农事为中心历法水平领先世界【解析】(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可以得出明治维新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和农事情况”可以得出中国历法的特点为以服务农事为中心历法水平领先世界【答案】(2)异日本是为了“文明开化” 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传统文化中国是为了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同都是为了生产的发展调整历法【解析】(2)本小问的异同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法改革强调学习西方以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的历法则是以促进封建经济为出发点相同点是目的相同二者都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20.(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20.(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从哪些方面“‘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并说明这条道路如何“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答案】原因日本人的观念转变改革者的国际视野改革者的强国抱负改革派掌握了近代新式武装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解析】“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实行社会改革使得日本能够冷静地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吉田松阴等“志士们”具有近代西方强国的视野和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进武器和体制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当时外部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人的观念转变改革者的国际视野改革者的强国抱负改革派掌握了近代新式武装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答案】方式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好处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灾难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解析】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第二小问从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来解答即可21.(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洋务运动背景的相同点21.(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政策措施的不同点并说明从中得到的启示【答案】(1)相同点两者都在封建王朝内外交困、统治发生危机的情况下为维持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在客观上都顺应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都是为适应19世纪世界形势的发展而求变、求强【解析】(1)本小问的相同点依据材料“它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结合农奴制改革和洋务运动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即两者都在封建王朝内外交困、统治发生危机的情况下为维持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在客观上都顺应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都是为适应19世纪世界形势的发展而求变、求强【答案】(2)不同点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改革态度不一如何发展近代工业上支持力度不同在发展近代教育上重视程度相异启示改革政策措施要注重顶层设计要落实有力【解析】(2)第一小问的不同点依据材料二结合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内容从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近代工业以及近代教育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依据两则材料结合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以及明治维新相关知识分析22.(1)据材料“教育之渊源”具体指什么?据此概括日本颁布《教育敕语》的本质特征22.(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教育敕语》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1)渊源皇德深厚臣民忠孝.特征把教育的基本方针与建立在天皇制基础上的国体观念相结合.【解析】(1)第一小问“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表明渊源皇德深厚臣民忠孝第二小问“开辟世务常尊国宪、时守国法一日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表明把教育的基本方针与建立在天皇制基础上的国体观念相结合.【答案】(2)提升了日本国民的素质灌输了忠群爱国的思想助长了军国主义思想为日本对外扩张提供了民众基础.【解析】(2)结合所学可知提升了日本国民的素质灌输了忠群爱国的思想助长了军国主义思想为日本对外扩张提供了民众基础.。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光绪二十四年的《国闻报》报道“工部主事……陆续进呈御览之书有泰西新史揽要、列国岁政纪要、文学兴国策、西国学校诸书……皇上之振兴实学考求洋务益于此可见矣” 这则报道说明当时A. 民间赞许戊戌变法B. 皇帝意欲变法图强C. 清廷支持洋务运动D. 舆论宣传百日维新【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陆续进呈御览之书有泰西新史揽要、列国岁政纪要、文学兴国策、西国学校诸书……皇上之振兴实学考求洋务益于此可见矣”以及光绪二十四年可知这一时期光绪亲政积极了解西方说明光绪皇帝意欲变法图强 B正确题干未涉及到民间对于戊戌变法的态度排除A 这一时期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C 题干所列信息只是指出光绪帝的行为并不能得出舆论有意宣传百日维新排除D2.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19世纪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A. 在①进行的改革摆脱了列强的侵略实现了国家独立自主B. 在②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C. 在③进行的改革提倡“中体西用” 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D. 在④进行的改革抵御了英法的侵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日本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其中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列强的侵略实现了国家独立自主 A正确②是中国而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B排除③是俄国俄国进行的改革是农奴制改革 C排除④埃及其改革主要是阿里改革其中阿里改革并未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排除故选A3.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 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上失败B. 明治维新使日本富强后又发动了战争C. 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世界D. 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后日益富强【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走向了独立富强的道路但明治维新的领导人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的主权之上日本很快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故B项正确A、C不够全面应排除D项说法错误应排除4.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 挽救民族危亡B. 实现富国强兵C. 引领思想启蒙D. 建立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选C5.孩子……二十岁刚步入成年,便成为马其顿国王……征服波斯帝国,逼死大流士;直逼印度恒河……建立起地跨亚、欧、非庞大的帝国这一“帝国”指的是()A. 罗马帝国B. 阿拉伯帝国C. 拜占庭帝国D. 亚历山大帝国【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马其顿国王”“征服波斯帝国”“直通印度恒河”“地跨亚、欧、非庞大的帝国”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爆发了城邦之间的战争雅典衰落希腊北部的城邦马其顿强大起来征服并统一了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率领军队开始远征历时10年灭亡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故D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错误排除6.下表为百日维新之前提出的各类变法方案A. 变法措施已在全国推行B. 朝廷鼓励官民上书言事C. 维新变法形势不断发展D. 军事改革成为变法重点【答案】C【解析】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从1897年12月到1898年5月主张变法的认识提出了各方面的变法措施由此可看出维新变法的形势在不断发展故选C 维新变法的措施很快失败没有在全国推行排除A 由表格内容看不出朝廷的鼓励排除B 军事改革只是变革的部分内容无法说明成为重点排除D.7.公元前2千纪中后期,赫梯人建立了一个强大国家利用强力的战车和先进的冶铁技术,他们很快建立了地区霸权,并与当时周边多个文明发生冲突其建立霸权的“地区”是()A. 西亚B. 南欧C. 西北欧D. 南亚【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梯人是由公元前2千纪迁入小亚细亚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后形成的他们建立霸权的“地区”应为西亚地区 A项正确BCD所涉及的地区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8.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这里的“要义”是指()A. 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B. 政府的重视和参与C. 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D. 封建统治腐朽【答案】C【解析】A.明显错误戊戌变法并没有做到全盘西化故排除B.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中中日政府都在积极参与故排除C.幕府的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发展所以日本推翻了旧的幕府统治而当时中国的封建势力的腐败统治但是中国却未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才是中日“要义”的差别故正确D.“要义”指的是关键所在当时中日都存在腐败现象只不过日本解决了而中国未解决故排除9.“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这是《日本皇宫100年内幕》中的一段描述你认为惊醒太平梦的事件是()A. 天皇大权的旁落B. “黑船事件”C. 大盐平八郎起义D. 倒幕运动【答案】B【解析】“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指的是“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0.“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这是《日本皇宫100年内幕》中的一段描述你认为惊醒太平梦的事件是()A. 天皇大权的旁落B. “黑船事件”C. 大盐平八郎起义D. 倒幕运动【答案】B【解析】“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指的是“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1.中国近代有某一历史人物结合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立宪主义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此人是()A. 洪仁玕B. 曾国藩C. 章炳麟D. 康有为【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康有为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旗号为号召巧妙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2.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A. 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B. 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 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D. 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答案】C【解析】材料中“脱亚入欧”并不是指地缘上的变化而是指日本效仿欧洲实现社会的根本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模式作为自己改革的目标 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3.如表是不同人物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反应由此可推知俄国A. 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B. 农奴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C. 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真正的自由D. 农奴制改革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答案】D【解析】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根据题干“不想替地主干活”“农民根本不听吩附”“宣言在农奴们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说明宣言颁布后农民仍然受到地主和村社的管理并未真正摆脱地主的束缚和获得自由意味着农奴制改革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令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故排除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故排除B项农奴制改革后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故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4.1959年11月以来日本政府连续3次缓和对输入商品的限制贸易自由化率由30%增至40% 次年6月,日本计划在3年内继续增大输入自由化的比率,并取消外汇管制上述措施A. 反映了日本主动适应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环境B. 使日本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大影响力C. 表明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主要经济力量D. 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战后的日本通过加强与世界的贸易往来主动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从材料中贸易自由化率不断提高可以看出这一点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日本在国际上的作用排除B 没有比较不能得出C项结论排除C 此时日本的经济已经恢复排除D15.有同学整理19世纪大事年表做出如下时序图观察下图空白处应填写的事件是A.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B. 法国《民法典》颁布C. 拿破仑开始建立军事独裁D. 俄国废除农奴制【答案】D【解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9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两党制形成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空白处时间在美国两党制形成和日本明治维新之间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时间符合题意故选D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 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拿破仑开始建立军事独裁 A、B、C三项的时间均不符合图片的时间顺序排除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6.1918年8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上发表《偶像破坏论》驳斥了中国传统的君王崇拜和圣人崇拜要求青年应该有正确的偶像观念他提出了正确的偶像崇拜观念“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切忌盲目迷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代偶像崇拜的变迁清晰)【答案】理解现实主义的偶像崇拜鸦片战争过后中国的“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传统的儒家经典未能让国人赢得抵抗外来侵略的胜利于是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思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的《海国图志》对于解放当时人们的思想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受到推崇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于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儒学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面对“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因此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偶像崇拜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不同派别的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进行论述近代偶像崇拜结合地主阶级开明分子的著作从开眼看世界理性理智地看待中国的角度论述结合洋务派的活动从其勇于进行近代化实践的角度论述结合康梁的著作从其猛烈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和君主专制的角度论述结合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知识分子从制度和思想断然与封建政治、思想决裂的角度论述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俄、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17.(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的主要表现并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俄罗斯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答案】(1)俄国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农奴起义威胁沙皇统治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引发幕府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俄国面临的问题从题干给出的时间入手分析当时俄国的内部问题主要是农奴制的问题外部是克里木战争战败日本面临的内部问题是幕府统治危机外部出现民族危机【答案】(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认识俄保留了封建专制政权继续维护封建统治相比俄国的改革日本虽然保留了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存在不彻底性但日本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2)有关于两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其本质上是要求回答俄日两国是如何效法西方进行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并走向近代化的这个需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分别分析回答有关于日本进行的“比在俄罗斯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的问题需要从两国学习西方的内容、特点及效果上来分析解决18.(1)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18.(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18.(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18.(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与改革的认识【答案】措施整顿太学目的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解析】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来归纳即可从材料一中“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的信息再联系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可以得出整顿太学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措施的目的来思考可得出其目的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答案】内容扩大大学的自主权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的信息来概括即可从“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可得出扩大大学的自主权从“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可归纳出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从“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可得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答案】指导思想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的忠君爱国思想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魂洋才)【解析】指导思想依据材料三联系日本文明开化的相关知识从“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的信息可归纳出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的忠君爱国思想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答案】改革推动教育教育服务改革【解析】谈谈你对教育与改革的认识可以从教育与改革的关系谈如改革推动教育教育服务改革19.(1)根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二世的历史功绩1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亚历山大二世【答案】历史功绩废除农奴制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推行司法改革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解析】【答案】评价亚历山大二世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俄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他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解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单元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单元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开展的一个趋向,最能表达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那么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 )A. 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B. 改革土地制度,成认土地私有C. 大力开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D. 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3.以下关于穆罕默德·阿里工业方面的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一样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重点开展民用工业B. 首先开展军事工业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 采取官办方式4.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开展,主要表如今〔〕A.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B. 农民无偿获得土地C. 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D. 废除君主专制制度5.以下有关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一样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重点开展民用工业B. 重点开展军用工业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 采取官办方式6.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对上层建筑进展了改革,主要内容是〔〕①参照西欧形式进展司法机关的改革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④设立银行,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A. ②④B. ①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7.穆罕默德·阿里对留学生许下诺言:“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

〞材料集中表达了穆罕默德·阿里( )A. 力主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改革思想B. 稳固封建统治的目的C. 大力开展军事工业D. 聘请外国技师建立工厂8.据统计,1860年至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产量的增加那么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岳麓版选修1(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2005年6月8日,莫斯科为一座雕像的落成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

在仪式致辞中提到:“政府竖立他的雕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这座雕像是( ) A.伊凡四世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2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是进步文学家推动的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①废除了原来按等级审理的制度②建立了陪审制度③实行公开审判④农民享受同等的待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5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B.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C.清除农奴制残余D.促进农村近代化进程6 18世纪末的埃及,面临着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当时争夺埃及的国家主要有( )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俄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反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措施是( )A.加强中央集权B.保护民族工业C.发展机器生产D.发展军事工业8穆罕默德·阿里建立的第一批近代工业与中国洋务运动时所办的工厂相比,相同点为( )A.都以军事工业为主B.都以民用工业为主C.都以轻工业为主D.都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9穆罕默德·阿里在执政时期曾大力推行军事改革,其改革措施有( )①废除征兵制,实行雇佣兵制②建立用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③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④派人到西欧学习军事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穆罕默德·阿里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该机构相当于西方国家的( )A.最高法院B.议会C.总统D.内阁11明治维新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最有力的措施是( )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B.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C.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D.修建铁路,开办工厂,发展外贸12 2008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40周年。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这里的“要义”是指()A. 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B. 政府的重视和参与C. 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D. 封建统治腐朽【答案】C【解析】A.明显错误戊戌变法并没有做到全盘西化故排除B.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中中日政府都在积极参与故排除C.幕府的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发展所以日本推翻了旧的幕府统治而当时中国的封建势力的腐败统治但是中国却未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才是中日“要义”的差别故正确D.“要义”指的是关键所在当时中日都存在腐败现象只不过日本解决了而中国未解决故排除2.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A. 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B. 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 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D. 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答案】C【解析】材料中“脱亚入欧”并不是指地缘上的变化而是指日本效仿欧洲实现社会的根本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模式作为自己改革的目标 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3.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B【解析】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①正确明治维新期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故②正确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同时废除了不平等条约结束了半殖民地状态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故③④正确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有①赋役沉重②战事不断兵役频繁③西方列强帮助奥斯曼帝国打击埃及④封建统治本身的弊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5.蛮学时期兰学时期洋学时期” 其中“洋学时期”是指A. 早期传入日本的中华儒家文化B. 美国叩关后英、美、法为主的西方文化C. 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天主教文化D. 18世纪荷兰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答案】B【解析】“洋学时期”是指日本向西洋学习期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是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所以B符合题意“中华儒家文化“不属于“洋学” 排除A 17世纪时日本并没有向西方学习排除C “18世纪荷兰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是兰学排除D.6.如表是不同人物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反应由此可推知俄国A. 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B. 农奴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C. 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真正的自由D. 农奴制改革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答案】D【解析】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根据题干“不想替地主干活”“农民根本不听吩附”“宣言在农奴们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说明宣言颁布后农民仍然受到地主和村社的管理并未真正摆脱地主的束缚和获得自由意味着农奴制改革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令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故排除B项农奴制改革后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故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7.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 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A. 按西法编练新军B. 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C. 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D. 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答案】A【解析】8.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人则认为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也有人在肯定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现代化的同时又指出改革使农民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是对农民的严重不公这些认识说明A. 从不同评价中可以发现真相B. 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C. 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D. 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答案】C【解析】材料列举的三种不同认识分别选择了从积极性、局限性和辩证等不同的角度去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同一事物的评价因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而不同说明研究者叙述历史具有主观性 C项正确从不同评价中可能发现真相不符合唯物史观 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B项错误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说法错误 D项不符合题意9.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这里“外部因素”主要是指()A. 中下级武士破产B. 西南大名的强大C. 倒幕运动的胜利D. 民族危机加剧【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加剧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关键因素也是重要外部因素故D正确ABC均是内部因素排除10.德川幕府(1603~1867年)治者多次颁布禁令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偷渡者处以死刑取缔天主教会传教士对潜入日本者应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这说明德川幕府()A. 禁止一切海外贸易B. 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C. 竭力推崇儒家学说D. 维护领主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德川幕府严格管理对外交往这说明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A项中的“禁止”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对外交往没有涉及儒家思想也没有涉及土地所有制故CD两项错误故选B11.康有为在宣传维新思想时将西方的进化论思想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理念都融入到他所构建的今文经体系中这说明康有为的思想()A. 将西方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B. 没有突破“中体西用”的原则C. 更利于国人接受民主共和观念D. 证明了“西学中源”的科学性【答案】A【解析】材料中提到西方进化论、自由、民主、平等等理念与儒家今文经相结合恰好反映出康有为思想中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特征故A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主张以中国制度文化为主只学习西方的技术康有为则倡导学习西方的政治在中国实施政治改革排除B项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政治反对民主共和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康有为思想的特征没有涉及西学起源中国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12.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 挽救民族危亡B. 实现富国强兵C. 引领思想启蒙D. 建立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选C13.以下是1950—1971年美国、西欧四国(西德、英、法、意)、日本国际贸易增长表(单位亿美元)判断①②③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 美国、西欧四国、日本B. 西欧四国、美国、日本C. 日本、美国、西欧四国D. 美国、日本、西欧四国【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牵头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因此1950年左右美国的国际贸易增长最快主要是出口额增长较快②是美国日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但是国际贸易额显然要小于欧洲四国因此③是日本①是西欧四国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ACD排除故选B14.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主要是因为他们()A. 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 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 认为中国“民智未开” 难以实行立宪制度D. 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答案】D【解析】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体现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但变法部分触动了封建制度故选D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5.1918年8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上发表《偶像破坏论》驳斥了中国传统的君王崇拜和圣人崇拜要求青年应该有正确的偶像观念他提出了正确的偶像崇拜观念“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切忌盲目迷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代偶像崇拜的变迁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近代偶像崇拜变迁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理解现实主义的偶像崇拜鸦片战争过后中国的“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传统的儒家经典未能让国人赢得抵抗外来侵略的胜利于是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思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的《海国图志》对于解放当时人们的思想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受到推崇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于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儒学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面对“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因此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偶像崇拜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不同派别的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进行论述近代偶像崇拜结合地主阶级开明分子的著作从开眼看世界理性理智地看待中国的角度论述结合洋务派的活动从其勇于进行近代化实践的角度论述结合康梁的著作从其猛烈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和君主专制的角度论述结合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知识分子从制度和思想断然与封建政治、思想决裂的角度论述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6.(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俄、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16.(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的主要表现并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俄罗斯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答案】(1)俄国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农奴起义威胁沙皇统治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引发幕府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俄国面临的问题从题干给出的时间入手分析当时俄国的内部问题主要是农奴制的问题外部是克里木战争战败日本面临的内部问题是幕府统治危机外部出现民族危机【答案】(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认识俄保留了封建专制政权继续维护封建统治相比俄国的改革日本虽然保留了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存在不彻底性但日本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2)有关于两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其本质上是要求回答俄日两国是如何效法西方进行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并走向近代化的这个需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分别分析回答有关于日本进行的“比在俄罗斯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的问题需要从两国学习西方的内容、特点及效果上来分析解决17.(1)概括材料一中对“解放宣言”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有人对材料一中“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的观点提出质疑请阐述其理由17.(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有何关联?【答案】态度一喜悦(欢迎).原因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态度二愤怒(反对).原因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理由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解析】本小问的态度和原因依据材料“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可知态度一是喜悦(欢迎)结合说知识可知原因是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依据材料“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可知态度二是愤怒(反对)结合所可知原因是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第二小问根据所知识解答即可根据所可改革的知俄国1861年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答案】现象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关联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的现象依据材料二的统计数据表的数据可知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第二小问的关联结合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解答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1)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18.(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18.(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18.(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与改革的认识【答案】措施整顿太学目的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解析】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来归纳即可从材料一中“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的信息再联系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可以得出整顿太学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措施的目的来思考可得出其目的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答案】内容扩大大学的自主权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的信息来概括即可从“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可得出扩大大学的自主权从“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可归纳出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从“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可得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答案】指导思想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的忠君爱国思想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魂洋才)【解析】指导思想依据材料三联系日本文明开化的相关知识从“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的信息可归纳出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的忠君爱国思想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答案】改革推动教育教育服务改革【解析】谈谈你对教育与改革的认识可以从教育与改革的关系谈如改革推动教育教育服务改革。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1946年4月日本政府成立“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 指令各财阀交出证券和凭证强制拍卖割断了各财阀之间的内部联系分散股权形成共同持股的竞争机制二战后日本的经济改革()A. 得益于美国免除日本的战争赔款B. 表明日本作为新政治力量的崛起C. 完成了战后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D. 铲除了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结束后日本进行经济民主化改革削弱大财阀力量打破了财阀家族垄断的经济格局故选D材料并未涉及二战后日本进行经济民主化改革的原因故排除A日本作为新兴力量崛起、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B二战后日本政府是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革命排除C故选D2.戊戌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全国推行由小学、中学至大学的、与国际接轨的近代三级教育体制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117所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据此分析可知()A. 戊戌变法除了教育之外没有建树B. 戊戌变法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C. 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D. 戊戌变法建立起近代代议制政体【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兴办了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近代三级教育体制这些改革的成果得以最终保留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故C正确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A说法错误排除B项错在“完善” 排除戊戌变法以顽固势力的镇压而告终并没有建立起近代代议制政体故D排除故选C3.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打击宗教长老势力其措施不包括()A. 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B. 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C. 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D. 把没有地契或地契不合规格的宗教地产收归国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知识可知穆罕默德•阿里为了打击宗教长老阶层主要从土地问题着手剥夺其宗教地产削弱其经济实力当时的包税人主要是马木路克因而C项与打击宗教长老势力无关合题意ABD均属于穆罕默德•阿里的措施不合题意排除故选C4.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这一做法()A. 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B. 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C. 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人世界D. 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对一些省会城市和一些市镇进行开放有利于近代城市化进程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应排除C项中的主动融人世界不符合史实应排除题干材料涉及的沿海和沿江的开放不涉及内地城市对内地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5.李鸿章重金聘请英国人督修的唐胥铁路时人戏称为“马车铁路” 缘由是朝廷认为“(蒸汽)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 运输工人遂只能用驴马拉着车厢在铁道上行走“马车铁路”的出现说明()A. 近代交通的发展遭到落后势力的羁绊B. 民营经济的运营遭到封建政府的阻碍C. 外国企业的侵略遭到民族主义的痛击D. 官僚资本的扩张遭到工人阶级的反对【答案】A【解析】先进的交通工具受到落后观念的阻碍体现封建势力的抵制故选A项唐胥铁路是清政府修建的排除B项唐胥铁路不是外国企业排除C项反对的是守旧势力不是工人阶级排除D项故选A6.19世纪初一位俄国人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体现了哪一阶层的主张()A. 俄国平民B. 俄国资产阶级C. 俄国农奴主贵族D. 俄国激进派【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可以看出这一阶层反对废除农奴制应该是俄国的农奴主贵族当时俄国的平民、资产阶级和激进派都是主张废除农奴制的7.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縻”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这一变化表明()A. 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B. 近代外交观念逐渐确立C. 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D. 近代民族国家意识觉醒【答案】B【解析】半殖民地化体现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对外国的态度故A 项错误材料中“‘羁縻’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说明在中外交往中原来的“天朝上国”的理念逐渐淡化近代外交观念逐步确立故B项正确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故C项错误近代民族意识觉醒体现在挽救民族危亡与对外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8.观察如图他们对各自国家做出的贡献虽然不同但是却具有相同的历史意义你认为相同的意义是什么?()A. 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B. 消除了外国势力C.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和日本的明治天皇对各自国家的贡献其共同意义是促进了各自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正确美国没有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和俄国也没有完全废除排除AB不符合俄国和美国 D只符合美国排除B、D9.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表现的是()A. 学习先进科技B. 涉及体制改革C. 开办近代教育D. 增强现代海军实力【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维新变法要求在中国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这是与洋务运动明显不同的地方故B正确ACD是二者的相同点排除10.据中新网2012年2月18日报道“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40%会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一旦伊朗封锁该海峡将对日本的能源供应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日本有必要向在霍尔木兹海峡周围展开的美军舰队提供协作支援……日本政府正在计划向霍尔木兹海峡派遣一支海上自卫队舰队”该报道不能证明日本()A. 与美争夺石油资源B. 维护与美战略同盟C.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 力图维护国家利益【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日本有必要向在霍尔木兹海峡周围展开的美军舰队提供协作支援”说明日本维护与美战略同盟故B正确依据题干“日本政府正在计划向霍尔木兹海峡派遣一支海上自卫队舰队”说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C正确依据题干“一旦伊朗封锁该海峡将对日本的能源供应造成严重影响”说明日本力图维护国家利益故D正确日本与美争夺石油资源在材料中不能得出故A项错误故选A11.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局的不断恶化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探讨即“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这是当时中国()A. 民族危机出现后的反思B. 器物变革失败后的反思C. 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反思D. 制度变革失败后的反思【答案】D【解析】由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所以“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故选D12.明治维新前日本曾出现过类似于义和团的“尊攘派” 他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暗杀卖国的幕府官员还攻击西方商人和外交官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外国船只但日本的“尊攘派”后来转化为明治维新志士而中国的义和团最后土崩瓦解其主要原因是()A. 日本倒幕思想渐趋流行而中国的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B. 日本明治政府支持改革而清政府一直对义和团大肆镇压C. 日本的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强大而中国的义和团却孤军奋战D. 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而中国的资产阶级缺乏改革的决心【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治维新时期幕府的反动本质日益暴露倒幕思想渐趋流行而中国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并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故A项正确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经历了剿、抚、剿的过程故B项错误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资产阶级力量也十分弱小中下级武士是倒幕运动的领导故C项错误义和团是农民运动与资产阶级缺乏改革的决心没有关联故D项错误故选A13.阿里上台前埃及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是()A. 反对奴隶主贵族统治和反对外来侵略B. 反对英国入侵和土耳其入侵C. 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马木路克封建统治D. 反对马木路克和包税人统治【答案】C【解析】A项马木路克的统治是封建统治不是奴隶主贵族统治故A排除B项只提到了“外患” 没有“内忧” 不完整故B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埃及国内的马木路克集团严重阻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使埃及社会动荡不安而国外还存在英法等国的侵略威胁所以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马木路克封建统治成为埃及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故C正确D项只提到了“内忧” 没有“外患” 不完整故D排除故选C14.观察如图所示起义者的目的是()A. 要求沙皇废除农奴制B. 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C. 要求沙皇加强农奴制D. 要求沙皇进行全面的改革【答案】B【解析】根据据学知识可知 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但遭到了残酷镇压故B正确A说法不确切 C、D说法不正确均排除15.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④暴力斗争不断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单元质量检测(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解析:选B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故B项正确。

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史实。

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获得法律上的自由解析:选D 从四个选项来看,D项措施最有利于化解农民与地主的敌对情绪,其他三项对农民来讲都是不利的。

3.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A.它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B.它使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沙皇专制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解析:选C 改革是由地主阶级主持的,A项错误;改革没有改变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B、D两项错误;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C项正确。

4.对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有人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下列能够为后者提供依据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B.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C.创办阿拉伯文报纸D.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由阿里亲自任免解析:选D A、B、C三项属于阿里改革中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做法的措施。

D项是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体现。

5.《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 许多运动的推动C.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推动D. 民族危机的加深【答案】D【解析】注意限定信息“直接原因” 结合所学可知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D项正确A项是经济因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是客观因素应排除C项思想因素应排除2.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A. 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B. 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进C. 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D. 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答案】C【解析】“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表明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3.有关三次开罗起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 首次开罗起义遭到法国殖民者的镇压B. 开罗第二次起义加速了法军的失败最终取得了胜利C. 首次开罗起义掀起了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D. 开罗第三次起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穆罕默德•阿里站到了起义者一边【答案】B【解析】第二次起义持续了一个多月虽使法军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加速了法军的失败但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故B错误符合题意A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A. 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B. 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C. 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D. 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把“天皇重新抬出来”是为了结束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故A项正确BD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日本明治维新建立的是以天皇为首的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故选A5.推动日本实现脱亚入欧追赶先进国家的重大举措是A. 圈地运动B. 完成统一C. 明治维新D. 洋务运动【答案】C【解析】6.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近代化的视角认识该事件以下正确的是()A. 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B. 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C. 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D. 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答案】B【解析】A项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分析故排除从近代化的视角来看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是与世界外交接轨体现了外交近代化的特征故B正确C项是从政治角度来分析不是从近代化角度分析故C错误清政府早在鸦片战争以后就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故D错误故选B7.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简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发展()A. 主要得益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B. 使日本成为世界有影响力的政治大国C. 直接促成了中国与日本邦交的恢复D. 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这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故D 正确日本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战后的改革故A排除当时日本尚未成为世界有影响力的政治大国故B排除中日建交于20世纪70年代故C排除故选D8.下列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表述最准确的是()A. 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B. 是对农民的一次厚颜无耻的掠夺C. 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D. 是由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D项正确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故A项错误是对农民的一次厚颜无耻的掠夺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故B项错误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不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故C项错误故选D9.1898 年 8 月光绪皇帝曾在谕旨中指出“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光绪皇帝指出的这种现象()A. 导致汉族地主阶级开始兴起B. 强化了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C. 反映了低层群众对清廷不满D. 是政治改良失败的重要原因【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叙述可以看出戊戌变法时期各地官员并不积极配合这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D正确汉族地主阶级开始兴起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AB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0.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局的不断恶化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探讨即“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这是当时中国()A. 民族危机出现后的反思B. 器物变革失败后的反思C. 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反思D. 制度变革失败后的反思【答案】D【解析】由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所以“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故选D11.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新学家们带来的最深远的“解放作用”是()A. 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B. 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启蒙意义C. 指导维新变法的实践经验D. 启示知识分子继承改良道路【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维新派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响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维新派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其主张君主立宪提高了民众的参政热情故答案为B项A项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从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已经开始排除C项该项属于“实践” 不属于“解放作用” 排除D项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救国必须另寻他路而且接下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不是“继承改良道路” 排除故选B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程()A. 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B. 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C. 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D. 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答案】A【解析】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到“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 反映出清政府对外国的态度由排斥到学习说明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 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清末新政以失败告终 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松动排除D故选A13.导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多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 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B. 废藩置县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 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掌握政权大力推行改革D.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答案】C【解析】面对日本当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挽救日本的民族危亡改变落后的状况实现民族振兴就必须用武力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进行社会改革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掌握了政权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故C 正确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有利于推翻幕府统治但不是主导因素天皇的支持更多的是属于精神动力故A排除BD项是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不是导致改革成功的主导因素故BD排除故选C1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产生的主要作用是()A. 废除了包税人的土地所有权B. 打击了宗教长老势力C. 巩固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D.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答案】C【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产生的主要作用是巩固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故C正确ABD均不是主要作用排除15.观察如图“奇兵队”袭击的最有可能是()A. 西方侵略者B. 幕府的军队C. 倒幕派D. 尊攘派【答案】A【解析】“奇兵队”是由尊攘派的领袖高杉晋作组织的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抗击西方侵略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6.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答案】示例爱国主义的内涵可以表现为近代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爱国主义还要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当中华民族遇到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关天培、邓世昌及抗战时期抵御外侮、为国捐躯的将士就是爱国英雄其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而义和团运动却盲目排外仇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守护已经陈腐的旧观念、旧制度其“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所以近代爱国主义还要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综上只有将反抗侵路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学习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或反抗西方侵略和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统一)才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任意割裂两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观点来之后进行论证即可注意史料结合言之有理例如近代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爱国主义还要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等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17.(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答案】(1)冲击《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解析】(1)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上万言书力陈变法之不可缓”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中国人民开展救亡图存斗争等方面来回答【答案】(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朝统治者加紧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清朝统治危机加剧民族资本主义面临内外夹击的窘境资产阶级政治诉求急剧上升维新思想迅速传播解救民族危机、变革社会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时代潮流【解析】(2)戊戌变法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朝统治危机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维新思想迅速传播等方面来回答18.(1)据以上材料概括针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四则材料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原因分析?18.(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中认识分歧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顽固势力的抵制帝后党争光绪帝没有实权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不具备改革所必需的社会环境.【解析】(1)本小问依据材料一“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彼盈廷数千醉生梦死之人几皆欲得康之肉而食之”可以得出顽固势力的抵制依据材料二“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由来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之口实耳”可以得出帝后党争光绪帝没有实权依据材料三“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可以得出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依据材料四“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可以得出不具备改革所必需的社会环境.【答案】(2)史料占有的差别视角和立场时代和政治的影响等.【解析】(2)本小问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史料占有的差别视角和立场时代和政治的影响等.1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19.(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关于1861年改革的观点并据材料二论证此观点19.(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政府地税改革的影响19.(4)综合上述两国农业政策的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主要因素政治上农奴不断起义经济上工业举步维艰思想上废除农奴制思潮的涌动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概括【答案】(2)观点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论证促进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解析】(2)根据材料二“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知观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小问的论证可从农业现代化、工业的自由劳动力、农业商品化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分析【答案】(3)影响政府财政增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原料、市场、劳动力农民负担重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刺激日本对外侵略【解析】(3)根据材料“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 不因年景的丰歉有所增减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政府规定的价格很高”“农村佃农数量大量增加而新兴的地主则将负担转嫁到广大佃农身上佃农每年劳动果实接近70%被政府和地主夺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财政增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原料、市场、劳动力农民负担重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刺激日本对外侵略【答案】(4)认识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关注民生【解析】(4)根据上述两国农业政策可知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关注民生。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 岳麓版选修1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恩格斯在论述某场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2.下列属于“解放”法令局限性的表现的是()①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②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③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奴役④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3.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猛增,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的长绒棉。

这充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A.能抓住机遇,根据国情发展生产B.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C.能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D.能发展经济作物,加强对外贸易4.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

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实现了国家统一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统治残暴④遏制外来侵略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说道:“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①废除幕藩体制,加强中央集权②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③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④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6.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是()A.领导力量的构成B.改革前的国际、国内背景C.改革的直接目的D.改革的结果和影响7.“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8.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阐述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途径其中提到“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 以下符合这一论点的史实是()A. 民国之于清朝B. 义和团运动之于戊戌变法C. “预备立宪”之于戊戌变法D. 戊戌变法之于洋务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需要理清选择项中各个要素的关系所选应该符合题干要求的新与新的递嬗 BC意思恰好相反排除结合知可知民国取代清朝属于新的取代旧的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体现了这种变化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沦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 中央集权被削弱B. 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 地方自主性增强D. 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地方遇事依旧要上报、服从中央故A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可知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没有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的本质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故D项正确 B项错误故选D3.1903年有国人周游欧洲记下某国见闻“虽工业不闻于世界而已骏骏(迅疾)乎商业时代矣” 朝廷“欲使人迷信宗教……而不复生行政改良之思想” 对“足开启民智”的小说“禁之甚严” 符合此特征的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俄国D. 德国【答案】C【解析】”虽工业不闻于世界而已骏骏(迅疾)乎商业时代矣“与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相符“欲使人迷信宗教…而不复生行政改良之思想”“禁之甚严”与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封建农奴制残余相符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之前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句话表明()A.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B.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 沙皇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D. 亚历山大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是农奴制激化社会矛盾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故B正确改革的目的是巩固沙皇统治故A错误沙皇的主观目的是巩固统治不可能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故C错误亚历山大作为封建沙皇也不可能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故D错误故选B5.立宪派认为应力求从中国传统政体和文化中寻找宪政的根据甚至认为中国旧章本来就是立宪的“周官言宪法传称监于成宪仲尼损益四代之制以垂万世之宪” 由此可知立宪派()A. 主张西学中源说B. 质疑西方宪政制度C. 意在减少立宪阻力D. 力促中西民主结合【答案】C【解析】“力求从中国传统政体和文化中寻找宪政的根据”表明立宪派意在减少立宪阻力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6.据统计 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 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战后日本经济可以用“奇迹”这个词描述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 得益于战后美国对日本一贯的扶植B. 日本政府推行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 日本崛起导致世界格局出现根本性变化D. 日本借此完全摆脱了美国的外交控制【答案】B【解析】A项为干扰选项美国的扶持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不是日本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此时日本自身的政策调整和发展故排除B项是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的根本原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与开发指导、调节新型工业的发展如先后通过各项法律的制定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确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而且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内经济生活的调整达到了落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故正确C项“根本”说法错误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如图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应是()A. 彼得一世改革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 明治维新D. 清末新政【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说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晚清官员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对这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 披露了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B. 变法触动了广大中下层市民的利益C. 变法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D. 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答案】D【解析】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A错误戊戌变法主要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故B错误材料只是表明戊戌变法裁汰冗官冗员的措施增加了维新变法的阻力不能体现变法阻力主要来自冗官故C错误材料“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反映的是戊戌变法裁汰冗官冗员的措施增加了维新变法的阻力阻碍了变法的推进故D符合题意故选D9.下列有关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B. 重点发展军用工业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 采取官办方式【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并采取官办方式故BCD项符合两者的相同点但不合题意重点发展民用工业与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不符故A项正确故选A10.《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确立了()A. 地主阶级专政B. 资产阶级专政C. 无产阶级专政D. 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答案】D【解析】《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有关铁路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国有化的社会背景11.(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的铁路政策中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变化明治初期计划借用外资“官设官营” 后来允许鼓励私人投资铁路日俄战争后铁路国有化社会背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把铁路当作对外扩张的工具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既解决了国家修建铁路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铁路的国有化需求【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把明治政府的铁路建设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提取每一阶段的政策即可“社会背景”日本的铁路国有化开始于20世纪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由于适时调整了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积极对外扩张【答案】(2)清政府压制侵吞民族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清政府矛盾激化引发保路运动间接地支援了武昌起义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明治政府大力扶植保护民族资本促进了日本的铁路建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2)通过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得出明治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扶植”的通过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压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两种不同政策的影响12.(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12.(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概述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答案】(1)孔学“政治化”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皇权“理论化”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解析】(1)结合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理论进行分析可得出孔学“政治化”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皇权“理论化”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答案】(2)态度革新、改造和利用背景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传播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解析】(2)第一小问结合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托古改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出其对孔学的态度是改造和利用第二小问结合新文化运动兴起了历史背景和辛亥革命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可归纳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传播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土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答案】作用前期作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博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转变生存艰难【解析】作用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下级武土在明治维新前期主要体现为领导力量主要和武士地位低下接触西方思想有关根据材料“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可知体现的是后期成为反动力量主要是因为改革触及武士的利益及社会转型的影响【答案】保障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解析】意义根据材料“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递渐消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需要从维护政府稳定、推进改革及发展资本主义等方面进行分析14.(1)材料一中“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和“训练阵法”分别是指什么?材料二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 “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 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14.(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答案】(1)“灭弄权之骁骑” 加强中央集权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招土通商” 向西方学习聘请外国技师创办近代工厂.“训练阵法” 改革军事加强军事训练.【解析】(1)本小问的含义主要考查阿里改革的背景和内容.依据所学可知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仍重用马木路克使埃及的大权落入到残暴的马木路克手中.为此阿里采取措施消灭了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割据巩固了统治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故“弄权之骁骑”指的是马木路克势力.结合阿里改革的内容可知“招土通商”是指向西方学习聘请外国技师创办近代工厂“训练阵法”是指改革军事加强军事训练.【答案】(2)肯定态度理由如下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建立了近代工业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否定态度理由如下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认为片面态度理由一方面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建立了近代工业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另一方面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解析】(2)第一小问的看待属于开放型题可以肯定也可否定也可认为片面的.第二小问的理由如肯定理由可从阿里改革的积极影响进行说明如否定理由可从阿里改革的消极影响进行说明如认为片面理由可从阿里改革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说明.。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克里木战争失败后俄国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矛盾的焦点集中于()A. 经济的落后B. 农奴制的落后C. 军事的落后D. 文化的专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农奴制的落后成为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2.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该规定()①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③不利于工业化的推进④遭到了新兴地主的强烈反对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D. ③④【答案】C【解析】征收地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这就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明治政府使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得到了认可他们对国家的税收政策改革表示理解和支持故③④错误①②均符合题意故①②正确3.读下列表格改革与内容、结论、评价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未使得所有城市居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A项错误19世纪40年代后阿里改革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全面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故B项错误明治维新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工业化建设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首次尝试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嫁接到中国来以失败而告终故D项正确故选D4.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实行“私有化无禁区”政策英国私有化不仅扩展到电力、供水等自然垄断行业还应用到住房、教育甚至是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反映了当时A. 英国社会福利制度走向崩溃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C. 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D. 英国摆脱了美国经济的控制【答案】C【解析】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反映了新自由主义思想故选C A表述太绝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 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5.戊戌变法要废除八股考试时近万名士子不认为变革是好事而认为变革断了自己的前程群起而攻之视康有为等人为“叛徒” 这表明()A. 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 康梁思想脱离了时代的要求C. 戊戌变法未冲击封建制度D.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戊戌变法时近万名士子反对康、梁等人废除八股考试的制度说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并未获得当时士子的支持这表明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故A正确康、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说法绝对材料只能表明部分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极为保守故排除故选A6.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表现的是()A. 学习先进科技B. 涉及体制改革C. 开办近代教育D. 增强现代海军实力【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维新变法要求在中国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这是与洋务运动明显不同的地方故B正确ACD是二者的相同点排除7.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做的准备包括()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改革阻力②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订改革法令④于19世纪初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获得土地和自由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①②③三项都是改革前所要做的准备④明显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是1861年故排除④8.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遭贬斥宫闱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A. 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B. 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C. 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D. 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寻求宫外人士支持的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均被处罚由此可以看出守旧势力强大变法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故C项正确维新变法因顽固派的反对而失败并没有改变清廷权力结构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不是清廷内部矛盾激化的表现故B项错误D项中的开启政治博弈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9.1913年赵玉森在《共和国本国史》中写道“约既公布” “对于战争原因之鸦片禁令均未只字争及于是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 “诸外国人反而丑诋之且或携我国一二烟具陈诸博物馆以为清国人民风俗之代表矣” 这反映出赵玉森意识到()A. 孙中山缺乏反对外国勇气B. 烟毒泛滥危害中国国家形象C. 辛亥革命具有历史局限性D. 鸦片战争深刻影响近代外交【答案】B【解析】赵玉森意识到鸦片战争后鸦片更加泛滥西方列强趁机诋毁我国形象以烟具来代表中国风俗这说明此时烟毒的泛滥危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故B项正确材料与孙中山、辛亥革命无关排除A、C两项材料主旨是鸦片危害中国形象与近代外交无关排除D项故选B10.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事件是()A. 戊戌变法B. 农民起义C. 王安石变法D. “戊辰战争”【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868年戊辰战争推翻幕府统治确立了明治政府的统治为明治维新提供了前提条件故D正确戊戌变法是中国的改革故A错误日本的农民起义被幕府镇压故B错误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宋朝不是日本的故C错误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有利因素11.(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势头下降的原因【答案】(1)现象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有利因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海外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中表格信息可知甲午战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年均投资和办厂数量均大幅增加反映了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的现象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国内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等角度来进行作答国外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海外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等角度来作答还可结合“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来进行概括【答案】(2)原因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自身经营不善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主导地位【解析】(2)根据材料“欧洲各国经济恢复后不再进口日本、中国印度的产品受到打击的日本棉纺织业将大量纺织机器运往中国”可知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根据“中国几年前新建的纺织厂设备简陋、资金薄弱、管理不善处于竞争和还贷的双重压力之下”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主导地位等方面来进行分析1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阳明学在明治维新中所起的作用12.(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主张学习明治维新的原因【答案】(1)作用提供了思想武器培养了维新人才推动了维新运动【解析】(1)根据材料“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阳明学为日本变革培养了一批人才如吉田松阴、西乡隆盛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用是提供了思想武器培养了维新人才推动了维新运动【答案】(2)原因甲午战败对康有为的刺激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学习明治维新可以少走弯路收事半功倍之效中日之间文字相近、地理相邻【解析】(2)根据材料“遂歼吾国之师割我辽、台”“小国变法也可变强”“今日本为我乡导之卒为测水之杆我尽收其利而去其害”“政俗文字同则学之易……日本道近而费省”可知原因是甲午战败对康有为的刺激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学习明治维新可以少走弯路收事半功倍之效中日之间文字相近、地理相邻13.(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 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13.(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答案】(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解析】(1)康有为实际上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说明了效法日本更具有时效性要注意将这种时效性加以概括提炼总结出中国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却直接效法日本的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容易回答《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地位即成为成成变法的施政纲领【答案】(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解析】(2)由材料二可知尽管各国政治制度有差异但本质都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而中国“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是效法日本的产物日本则是学习普鲁士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回答局限性要着眼于两个方面制度本身的局限和是否符合中国国情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原因并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影响1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程的特点14.(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相比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答案】(1)原因政府的大力扶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引进技术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美国的支持国民经济非军事化(任答三点即可)影响重创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影响日本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维护了美国公司的垄断利润确保了美国在半导体市场的绝对优势为美国对后发国家高科技发展采取限制政策提供了先例【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五六十年代日本颁布文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与紧盯军方订单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同日本企业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与通产省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概括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美国在世界半导体市场占有率方面重新夺魁”结合所学概括回答【答案】(2)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长期遭受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大致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期起步从封闭、半封闭发展到融入全球化潮流虽经历曲折但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从适应国家计划需要转向服务于市场经济需求受政治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任答四点即可)【解析】(2)根据材料“西方国家……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答案】(3)国家主权独立自主综合国力强大国内市场广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半导体科技创新实力的迅速增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任答两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新兴力量崛起单边主义受到更多抑制)(任答一点即可)【解析】(3)结合所学从国内和国际两大角度分析回答。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岳麓版选修1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岳麓版选修1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四)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7·北京西城期末)“克里木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此后,俄国通过改革( )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C.解决了农民暴力反抗的问题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答案 D解析“克里木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因而推动了工业化。

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故D项正确。

2.(2018·九江高二检测)1857年,为纪念穆罕默德·阿里而建造的清真寺胜利完工。

这一史实最能说明穆罕默德·阿里( )A.给埃及社会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B.其改革得到了埃及广大人民的支持C.其改革使广大人民得到最大的好处D.其改革使社会各阶层都获得了好处答案 A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由于对外战争及过多的苛捐杂税而遭到了人民的反对;改革主要得益者是封建主并非广大人民和社会各阶层,故B、C、D均与史实不符。

3.(2017·绵阳高二检测)根据下面两幅图的内在联系,选择与此相关的明治维新的内容( )大政奉还石川县颁发的地契A.富国强兵、创办军事工业B.“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C.“文明开化”、发展现代教育D.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答案 D解析从“大政奉还”来看,权力由将军奉还给天皇,同时,在地方行政机构中废除了所有的藩国,设置了县,因此地契由县颁发。

4.(2018·永宁高二检测)史学界认为,日本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这里的“不成熟”主要是指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A.资本主义尚不发达B.未产生资本主义因素C.封建统治仍很牢固D.已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答案 A解析作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所谓的条件不成熟应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有关。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 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排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A. 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B. 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C. 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性D. 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答案】A【解析】材料中“19世纪末”“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等信息反映了19世纪末维新派要求改革君主专制政体的呼声日益强烈说明了自上而下的维新运动势在必行故A项正确文化革命势在必行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它发生在20世纪初而非19世纪末故B项错误材料虽能体现国人的救亡图存运动但其“曲折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三民主义思想于1905年提出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错误故选A2.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 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政治体制与近代经济的矛盾C. 资产阶级与工人的矛盾D. 布尔什维克与专制制度的矛盾【答案】B【解析】农奴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彻底性农奴制改革还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政权性质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落后政治体制依然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着旧的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故B正确ACD是俄国社会的矛盾但都不是最主要的矛盾排除3.下列有关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B. 重点发展军用工业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 采取官办方式【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并采取官办方式故BCD项符合两者的相同点但不合题意重点发展民用工业与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不符故A项正确故选A4.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总览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帝国议会裁判所负责司法这表明其政治体制主要效仿的是()A. 德国B. 英国C. 俄国D. 美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皇帝掌握实权帝国立法权由联邦参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故日本模仿的是德国故A正确英王没有实权故B错误C当时是君主专制排除美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故D错误5.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A. 加强资产阶级专政B. 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 加强军事实力D.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废除后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不可避免地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顺应经济基础变化的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戊戌变法要废除八股考试时近万名士子不认为变革是好事而认为变革断了自己的前程群起而攻之视康有为等人为“叛徒” 这表明()A. 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 康梁思想脱离了时代的要求C. 戊戌变法未冲击封建制度D.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戊戌变法时近万名士子反对康、梁等人废除八股考试的制度说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并未获得当时士子的支持这表明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故A正确康、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说法绝对材料只能表明部分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极为保守故排除故选A7.日本战后 1950年公布《外国投资法》引进发达国家技术 1953年开始对企业购买新技术进行补贴 1956年设立科学技术厅 1957年建立科技情报中心 1980年明确提出“技术立国” 日本以上举措()A. 表明政府是科技发展的主体B. 反映日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C. 使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二位D. 说明政府以科技创新谋求发展之路【答案】D【解析】日本战后 1950年公布《外国投资法》引进发达国家技术 1953年开始对企业购买新技术进行补贴 1956年设立科学技术厅 1957年建立科技情报中心 1980年明确提出“技术立国” 这一切说明政府以科技创新谋求发展之路故D项正确政府是科技发展的主体表述错误故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日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二位故排除C故选D8.“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 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 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C. 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D. 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得直达于上”、“争求上书”可知反映了百日维新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材料“鼓舞欢蹈”是他们备受鼓舞的体现故B项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中的各阶层不符合史实排除9.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雅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A.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 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C. 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D. 改革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答案】D【解析】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材料“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是指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故D项符合题意”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有积极意义故排除AC两项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故B项错误故选D1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沦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 中央集权被削弱B. 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 地方自主性增强D. 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地方遇事依旧要上报、服从中央故A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可知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没有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的本质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故D项正确 B项错误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与梁启超关于国家学说观点在国家产生、权力主体和治国方式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11.(2)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李大钊对于儒家思想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政治理想的一致性11.(3)根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国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答案】国家产生上董主张君权神授梁主张社会契约产生国家梁主张人民主权德治为主梁主张以法治国【解析】在国家产生问题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一中“国家者在权力主体上董仲舒主张君主权力至高无上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可得出梁启超主张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一中“故刑者德之辅根据材料一中“能确立法治之主格【答案】不同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李大钊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政治理想的一致性救亡图存通过社会变革【解析】不同根据材料三中“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然考之则不然以法为宗”可得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可得李大钊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政治理想的一致性结合所学知识需要救亡图存实现民主政治【答案】观点国家应该平等、和平相处背景帝国主义以爱国为号召发动战争北洋军阀政府反动卖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观点根据材料四中“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可得出国家应该平等根据材料四中“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来分析12.(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阿里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学校教育派遣留学生?12.(2)阿里在学校教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解析】(1)依据材料“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答案】(2)为埃及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解析】(2)依据材料“阿里一面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一面选派一些有才干的人出国留学从1813年到1847年共派遣留学生319人分九批到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学习各种先进技术”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为埃及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1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有关铁路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国有化的社会背景13.(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的铁路政策中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变化明治初期计划借用外资“官设官营” 后来允许鼓励私人投资铁路日俄战争后铁路国有化社会背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把铁路当作对外扩张的工具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既解决了国家修建铁路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铁路的国有化需求【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把明治政府的铁路建设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提取每一阶段的政策即可“社会背景”日本的铁路国有化开始于20世纪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由于适时调整了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积极对外扩张【答案】(2)清政府压制侵吞民族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清政府矛盾激化引发保路运动间接地支援了武昌起义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明治政府大力扶植保护民族资本促进了日本的铁路建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2)通过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得出明治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扶植”的通过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压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两种不同政策的影响14.(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14.(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14.(3)对日本近代化而言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特点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解析】由“并极力推进‘西方化’进程甚至激进地要求全面‘西方化’”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主张向西方学习由“由于当时日本生产力水平低下…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消化、吸收、运用西方教育模式与教育文化”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又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所以日本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向西方学习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答案】变化内容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对象由士人到普通国民【解析】由“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宣杨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等内容可知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上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转变在对象上由士人向普通国民转变【答案】说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促进近代化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专制色彩浓厚阻碍近代化【解析】根据材料一、二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向西方学习在教育内容上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推动了日本的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促进近代化由“日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臣民‘重国宪’ ‘遵国法’ ‘义勇奉公以辅佐天壤无穷之皇运’”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中也灌输了忠君思想封建专制色彩浓厚这些又阻碍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局的不断恶化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探讨即“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这是当时中国()A. 民族危机出现后的反思B. 器物变革失败后的反思C. 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反思D. 制度变革失败后的反思【答案】D【解析】由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所以“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故选D2.下图是中、日、英、德四国人均GDP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表示日本的应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因此①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超过英国②是德国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二战后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实力仍然不及英德因此③是日本近代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因此④是中国故C项正确故选C3.以下内容节选自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说明这场改革A. 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性质B. 已满足了农民的要求C. 具有不彻底性和欺骗性D. 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的第三、四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着解放农奴旗号的改革法令却在强调”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 要求农民赎买地主划给他们的份地等说明这场改革具有不彻底性和欺骗性 C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维护地主对土地的全部所有权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土地性质 A项错误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与“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不符 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 D项错误4.导致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阶段的直接推动因素是()A. 《马关条约》的签订B. 公车上书C.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狂潮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解析】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使得中国处于被瓜分的境地中国社会各阶层抗争涌起维新运动也由宣传阶段转入政治实践阶段故选C5.英国圈地运动后产生了新贵族美国南北战争前有种植园主德国在普鲁士改革后保留了容克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兴地主势力发展了上述四个阶级“新贵族、种植园主、容克、新兴地主”的共同点是()A. 都是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维护者B. 都是资产阶级化的新阶级C. 都是反对革命的旧势力D. 都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阶级【答案】B【解析】英国圈地运动后产生了新贵族是指保留了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的社会阶层种植园主是指排斥自由雇佣劳动制度但为资本主义工业提供原料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起到配合的作用的社会阶层容克是资本主义化的半封建型的贵族地主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兴地主是从事农业资本主义的地主阶层由此可见“新贵族、种植园主、容克、新兴地主”都是资产阶级化的新阶级故排除ACD B符合题意故选B6.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法国、俄国、英国、德国B. 英国、俄国、美国、德国C. 西班牙、英国、日本、美国D. 西班牙、英国、德国、美国【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成为殖民强国“先声夺人称大国” 18世纪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手伸五大洲” 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殖民强国成为“亚洲诸国的梦魇”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的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据以上分析 C项正确排除ABD故选C7.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A. 中下级武士破产B. 西南大名的强大C. 民族危机的加剧D. 倒幕运动的胜利【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外部因素” C是外部因素故C正确ABD都属于内部因素、主观因素排除故选C8.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而守旧派名士叶德辉却说“一、中国地处世界东南而‘四时之序先春夏五行之位首东南’ 二、五色黄属土土居中央西人辨中人为黄种是天地开辟之初隐与中人以中位”这一现象说明()A. 中国天朝上国的观念被逐步打破B. 中国传统思想仍占据主流意识形态C. 近代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新旧杂陈D. 近代报刊成为宣传新知的媒介【答案】C【解析】《醒世歌》大意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 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 而直说“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放弃天朝观念启迪人们解放思想与此同时守旧派名士叶德辉仍然坚持中国中心说题干中这一现象说明了在近代化转型中有着新旧杂陈的冲突故C正确A项仅能说明《醒世歌》这一方面不能反映叶德辉的理论故A排除B项无法从材料中推断出故B排除D项过于片面无法说明叶德辉的理论故D排除故选C9.阅读并分析如图漫画相关解读不正确的是()A. 漫画反映了日本政治改革的必要性B. 漫画反映了日本政府的专制、高压政策C. 自由民权运动的主体是中小地主和大商人D. 在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下日本颁布了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答案】C【解析】10.“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遣留学生开办各种学校将大约2000本欧洲著作译成阿拉伯语”此材料描述的是()A.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B. 俄国农奴制改革C. 日本明治维新D. 凯末尔改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阿拉伯语”可知材料应与埃及有关故A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信息不符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依据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西方是如何实现“把自己强加于中国和日本的”?11.(2)依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11.(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东方道德、西方技艺”?【答案】(1)实现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解析】(1)从材料一明显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加强对日本和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为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答案】(2)特点规模大、程度深借鉴西方文明坚定沉稳有计划、有步骤【解析】(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规模大程度深大力借鉴西方文明改革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坚定而沉稳【答案】(3)东方道德天皇制武士道精神忠君思想西方技艺殖产兴业政策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建立君主立宪制【解析】(3)明治维新坚持日本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保留了天皇制和武士道精神以及忠君思想学习西方的技艺主要包括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现代军队和君主立宪制度12.(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废藩置县”的特点12.(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废藩置县”的意义【答案】(1)特点借助有利形势政治诱导以武力为后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釜底抽薪不留后患较为彻底【解析】(1)根据材料“又以武力为后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藩置县”的特点是借助有利形势政治诱导以武力为后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釜底抽薪不留后患较为彻底【答案】(2)意义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文明开化的进程促进了明治维新的深入开展为地方治理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解析】(2)意义可从制度变革、资本主义发展、明治维新的影响等方面分析13.(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亚洲主义盛行的历史背景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寺谦吉亚洲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答案】背景一战后日本整体实力的增强欧战的惨状推动部分日本人对西方文明的重新评估旧的殖民理论陷入困境【解析】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当时鉴于欧洲战场的惨状预感西方文明即将走向没落的人比比皆是认为东洋文明绝不劣于西洋文明”可以得出欧洲的惨状推动部分日本人对西方重新评估依据材料“‘一战’使‘落后’地区各民族获得民族独立的良机日本对殖民地的支配以及对中国大陆的膨胀也开始在理论上陷入困境”可以得出旧的殖民理论陷入困境依据材料“在一战的影响之下趁着世界秩序的混乱日本社会中以自我为中心试图构筑新地域秩序的构想开始大为盛行”可以得出一战后日本整体实力的增强【答案】内容中日团结相互依存以共同对抗欧洲由日本主导对中国实施改造中国教育和语言文字日本化实质是一套掩饰侵略、欲图扩大日本在华(亚洲)利益的理论【解析】第一小问的内容由材料中小寺谦吉主张中日“应相互提携、相互扶助为亚洲乃至全体有色人种理应与白人展开对抗” 概括出中日团结相互依存以共同对抗欧洲由“中国应在日本‘指导’下实施改造教育和文字语言上要采用‘日本假名文字’”可以得出由日本主导对中国实施改造中国教育和语言文字日本化第二小问的实质依据上述亚洲主义内容、特点的理解并结合所学概括总结出亚洲主义的实质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在选官制度方面添加了哪些“软件”?14.(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14.(3)根据材料三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答案】(1)硬件秦始皇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软件察举制、征辟制【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采取的政治措施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和郡县制而汉武帝在汉承秦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例如在选官制上采取察举制和征辟制【答案】(2)选官制度科举制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有利于扩大官吏来源(或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解析】(2)结合时间是“隋唐”并且杜绝“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等可以得出是科举制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的影响【答案】(3)问题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中军机处的特点及军机处人员的地位和职能回答军机处设置说明的问题以及时代特征。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 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排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A. 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B. 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C. 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性D. 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答案】A【解析】材料中“19世纪末”“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等信息反映了19世纪末维新派要求改革君主专制政体的呼声日益强烈说明了自上而下的维新运动势在必行故A项正确文化革命势在必行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它发生在20世纪初而非19世纪末故B项错误材料虽能体现国人的救亡图存运动但其“曲折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三民主义思想于1905年提出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错误故选A2.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 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政治体制与近代经济的矛盾C. 资产阶级与工人的矛盾D. 布尔什维克与专制制度的矛盾【答案】B【解析】农奴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彻底性农奴制改革还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政权性质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落后政治体制依然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着旧的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故B正确ACD是俄国社会的矛盾但都不是最主要的矛盾排除3.下列有关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B. 重点发展军用工业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 采取官办方式【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并采取官办方式故BCD项符合两者的相同点但不合题意重点发展民用工业与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不符故A项正确故选A4.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总览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帝国议会裁判所负责司法这表明其政治体制主要效仿的是()A. 德国B. 英国C. 俄国D. 美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皇帝掌握实权帝国立法权由联邦参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故日本模仿的是德国故A正确英王没有实权故B错误C当时是君主专制排除美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故D错误5.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A. 加强资产阶级专政B. 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 加强军事实力D.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废除后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不可避免地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顺应经济基础变化的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戊戌变法要废除八股考试时近万名士子不认为变革是好事而认为变革断了自己的前程群起而攻之视康有为等人为“叛徒” 这表明()A. 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 康梁思想脱离了时代的要求C. 戊戌变法未冲击封建制度D.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戊戌变法时近万名士子反对康、梁等人废除八股考试的制度说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并未获得当时士子的支持这表明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故A正确康、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说法绝对材料只能表明部分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极为保守故排除故选A7.日本战后 1950年公布《外国投资法》引进发达国家技术 1953年开始对企业购买新技术进行补贴 1956年设立科学技术厅 1957年建立科技情报中心 1980年明确提出“技术立国” 日本以上举措()A. 表明政府是科技发展的主体B. 反映日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C. 使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二位D. 说明政府以科技创新谋求发展之路【答案】D【解析】日本战后 1950年公布《外国投资法》引进发达国家技术 1953年开始对企业购买新技术进行补贴 1956年设立科学技术厅 1957年建立科技情报中心 1980年明确提出“技术立国” 这一切说明政府以科技创新谋求发展之路故D项正确政府是科技发展的主体表述错误故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日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二位故排除C故选D8.“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 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 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C. 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D. 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得直达于上”、“争求上书”可知反映了百日维新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材料“鼓舞欢蹈”是他们备受鼓舞的体现故B项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中的各阶层不符合史实排除9.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雅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A.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 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C. 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D. 改革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答案】D【解析】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材料“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是指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故D项符合题意”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有积极意义故排除AC两项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故B项错误故选D1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沦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 中央集权被削弱B. 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 地方自主性增强D. 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地方遇事依旧要上报、服从中央故A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可知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没有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的本质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故D项正确 B项错误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与梁启超关于国家学说观点在国家产生、权力主体和治国方式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11.(2)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李大钊对于儒家思想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政治理想的一致性11.(3)根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国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答案】国家产生上董主张君权神授梁主张社会契约产生国家梁主张人民主权德治为主梁主张以法治国【解析】在国家产生问题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一中“国家者在权力主体上董仲舒主张君主权力至高无上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可得出梁启超主张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一中“故刑者德之辅根据材料一中“能确立法治之主格【答案】不同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李大钊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政治理想的一致性救亡图存通过社会变革【解析】不同根据材料三中“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然考之则不然以法为宗”可得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可得李大钊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政治理想的一致性结合所学知识需要救亡图存实现民主政治【答案】观点国家应该平等、和平相处背景帝国主义以爱国为号召发动战争北洋军阀政府反动卖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观点根据材料四中“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可得出国家应该平等根据材料四中“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来分析12.(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阿里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学校教育派遣留学生?12.(2)阿里在学校教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解析】(1)依据材料“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答案】(2)为埃及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解析】(2)依据材料“阿里一面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一面选派一些有才干的人出国留学从1813年到1847年共派遣留学生319人分九批到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学习各种先进技术”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为埃及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1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有关铁路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国有化的社会背景13.(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的铁路政策中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变化明治初期计划借用外资“官设官营” 后来允许鼓励私人投资铁路日俄战争后铁路国有化社会背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把铁路当作对外扩张的工具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既解决了国家修建铁路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铁路的国有化需求【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把明治政府的铁路建设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提取每一阶段的政策即可“社会背景”日本的铁路国有化开始于20世纪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由于适时调整了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积极对外扩张【答案】(2)清政府压制侵吞民族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清政府矛盾激化引发保路运动间接地支援了武昌起义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明治政府大力扶植保护民族资本促进了日本的铁路建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2)通过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得出明治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扶植”的通过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压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两种不同政策的影响14.(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14.(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14.(3)对日本近代化而言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特点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解析】由“并极力推进‘西方化’进程甚至激进地要求全面‘西方化’”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主张向西方学习由“由于当时日本生产力水平低下…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消化、吸收、运用西方教育模式与教育文化”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又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所以日本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向西方学习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答案】变化内容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对象由士人到普通国民【解析】由“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宣杨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等内容可知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上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转变在对象上由士人向普通国民转变【答案】说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促进近代化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专制色彩浓厚阻碍近代化【解析】根据材料一、二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向西方学习在教育内容上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推动了日本的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促进近代化由“日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臣民‘重国宪’ ‘遵国法’ ‘义勇奉公以辅佐天壤无穷之皇运’”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中也灌输了忠君思想封建专制色彩浓厚这些又阻碍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这表明日本新领导人()A. 对西方的文明不感兴趣B. 学习西方具有选择性C. 侧重于继承本民族文化D. 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答案】B【解析】“不赞成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表明了日本明治维新是有选择的、不盲目的只有适合日本发展的东西才学故选B2.“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它彻底消除了亚洲是不可挽救的、无望地落后于欧洲的信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该民族外交方面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封建落后政策B. “西方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C. 19世纪以来亚洲各国的社会发展总体上落后于欧洲D. 该民族崛起反映了亚洲国家不再受欧洲的奴役和压迫【答案】D【解析】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故ABC正确亚洲国家只有日本走向了强国之路其他国家仍被奴役压迫故D错误故选D3.日本没有把率领舰队粗暴踢开国门的佩里当作侵略者反而把他塑造成英雄民间每年都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日本人没有民族意识B. 日本缺乏远见卓识C. 日本认为开国非常重要D. 日本崇拜对外侵略的人【答案】C【解析】在日本人们认为美国强迫日本开国给日本带来了富强因此日本每年都要自发地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以纪念日本的开国故C正确ABD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4.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19世纪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A. 在①进行的改革摆脱了列强的侵略实现了国家独立自主B. 在②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C. 在③进行的改革提倡“中体西用” 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D. 在④进行的改革抵御了英法的侵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日本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其中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列强的侵略实现了国家独立自主 A正确②是中国而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B排除③是俄国俄国进行的改革是农奴制改革 C排除④埃及其改革主要是阿里改革其中阿里改革并未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排除故选A5.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后半期的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 800年左右查理大帝颁布庄园敕令此后庄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下对于西欧庄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依靠自给自足B. 拥有一定地产C. 农民无偿劳动D. 司法相对独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建立的基础就是庄园主拥有相当规模的地产在庄园内领主拥有司法、行政等权力相对独立在庄园经济下庄园主和农民自给自足并且农民通过服劳役向庄园主换取份地自耕自收并不是无偿劳动所以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错误6.1908年梁启超著的《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这表明梁启超()A. 希望从历史中找到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B. 期待光绪皇帝能以宋神宗为改革的榜样C. 为戊戌变法宣传维新思想提供历史依据D. 把王安石打扮成追求民主政治改革先师【答案】A【解析】梁启超在著作《王荆公》中大力推崇王安石及其新法也是从侧面赞扬维新变法主要是为救亡图存寻找历史上的精神依托故A项正确题干中主要赞扬王安石和光绪帝与宋神宗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政治改良运动 1908年时维新变法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梁启超只是赞扬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把他打扮成民主政治改革先师故D项错误故选A7.公元前2千纪中后期,赫梯人建立了一个强大国家利用强力的战车和先进的冶铁技术,他们很快建立了地区霸权,并与当时周边多个文明发生冲突其建立霸权的“地区”是()A. 西亚B. 南欧C. 西北欧D. 南亚【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梯人是由公元前2千纪迁入小亚细亚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后形成的他们建立霸权的“地区”应为西亚地区 A项正确BCD所涉及的地区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8.佩里率领的舰队中有两艘黑色的近代蒸汽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第一次见到佩里赠给幕府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佩里来航令日本人震惊深切感受到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这里的“差距”主要是指()A. 落后的交通工具与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差距B. 落后的幕藩体制与先进的民主制度的差距C. 落后的农业文明与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差距D. 落后的国民素质与先进的国民素质的差距【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主要反映了先进的工业文明与落后的农业文明的比较这也是美日在根本上的差距故C正确ABD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C9.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这里的“要义”是指()A. 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B. 政府的重视和参与C. 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D. 封建统治腐朽【答案】C【解析】A.明显错误戊戌变法并没有做到全盘西化故排除B.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中中日政府都在积极参与故排除C.幕府的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发展所以日本推翻了旧的幕府统治而当时中国的封建势力的腐败统治但是中国却未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才是中日“要义”的差别故正确D.“要义”指的是关键所在当时中日都存在腐败现象只不过日本解决了而中国未解决故排除10.下表为1980年部分国家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乙国应代表A. 美国B. 苏联C. 日本D. 英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受体制僵化影响苏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下滑 198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表中乙国情况一致 B项符合题意 1980年美国经济复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居世界第一 A项不符合题意从表格中人口总数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析日本与表中乙国的情况不符与丙国情况吻合 C项错误1980年经过撒切尔夫人的改革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明显增长与表中丁国情况一致 D项不符合题意11.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1922年)极盛时在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广阔的属地下列解读合理的有()①帝国一度掌控了欧亚陆路贸易通道②客观上担任过联接东西文明的角色③阿里改革开启了与近代西方的接触④凯末尔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终结者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①②④符合历史史实故①②④正确阿里改革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并非是开启了它与西方的接触因为在此之前它备受英法的侵略已与英法等国有了接触故③错误故选B12.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巡抚外各省官员大多抵制新政这充分说明()A. 光绪帝没有实权B. 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顽固派C. 封建保守势力强大D. 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答案】C【解析】百日维新期间各省官员或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或因担心顽固派的反对而损害自身利益因而大都反对变法维新反映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故选C13.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 挽救民族危亡B. 实现富国强兵C. 引领思想启蒙D. 建立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选C1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农奴的法令农奴可以通过从领主手中购买而拥有土地 1864年他又组建了郡县议会允许地方推行较为温和的自治这些措施A. 践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B. 奠定了工业化发展的社会基础C. 引发了政府的财政危机D. 削弱了贵族势力对皇权的威胁【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解放了农奴农奴通过赎买获得土地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允许地方部分自治是为调动地方积极性为工业化发展减少政治体制的束缚二者均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 C、D两项材料未体现也与史实不符排除15.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A. 变法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B. 变法采取的是改良的形式C. 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 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答案】C【解析】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故选C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6.1918年8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上发表《偶像破坏论》驳斥了中国传统的君王崇拜和圣人崇拜要求青年应该有正确的偶像观念他提出了正确的偶像崇拜观念“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切忌盲目迷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代偶像崇拜的变迁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近代偶像崇拜变迁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理解现实主义的偶像崇拜鸦片战争过后中国的“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传统的儒家经典未能让国人赢得抵抗外来侵略的胜利于是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思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的《海国图志》对于解放当时人们的思想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受到推崇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于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儒学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面对“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因此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偶像崇拜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不同派别的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进行论述近代偶像崇拜结合地主阶级开明分子的著作从开眼看世界理性理智地看待中国的角度论述结合洋务派的活动从其勇于进行近代化实践的角度论述结合康梁的著作从其猛烈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和君主专制的角度论述结合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知识分子从制度和思想断然与封建政治、思想决裂的角度论述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概括材料一中对“解放宣言”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有人对材料一中“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的观点提出质疑请阐述其理由17.(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有何关联?【答案】态度一喜悦(欢迎).原因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态度二愤怒(反对).原因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理由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解析】本小问的态度和原因依据材料“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可知态度一是喜悦(欢迎)结合说知识可知原因是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依据材料“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可知态度二是愤怒(反对)结合所可知原因是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第二小问根据所知识解答即可根据所可改革的知俄国1861年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答案】现象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关联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的现象依据材料二的统计数据表的数据可知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第二小问的关联结合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解答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18.(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18.(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18.(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答案】(1)措施整顿太学特点教育与仕进相结合【解析】(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可归纳出整顿太学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可归纳出教育与仕进相结合【答案】(2)领域办学管理机制办学机制教学内容【解析】(2)据材料二“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可归纳出涉及办学管理机制据“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可归纳出涉及办学机制据“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可归纳出涉及教学内容【答案】(3)特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培养忠孝思想相结合【解析】(3)据材料三“一时取西洋之所求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可归纳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培养忠孝思想相结合【答案】(4)认识教育要与现实相结合教育改革要与国情相结合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解析】(4)可从教育要与现实相结合、教育改革要与国情相结合、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等角度分析回答19.(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俄、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19.(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的主要表现并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俄罗斯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答案】(1)俄国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农奴起义威胁沙皇统治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引发幕府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俄国面临的问题从题干给出的时间入手分析当时俄国的内部问题主要是农奴制的问题外部是克里木战争战败日本面临的内部问题是幕府统治危机外部出现民族危机【答案】(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认识俄保留了封建专制政权继续维护封建统治相比俄国的改革日本虽然保留了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存在不彻底性但日本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2)有关于两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其本质上是要求回答俄日两国是如何效法西方进行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并走向近代化的这个需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分别分析回答有关于日本进行的“比在俄罗斯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的问题需要从两国学习西方的内容、特点及效果上来分析解决。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 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排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A. 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B. 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C. 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性D. 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答案】A【解析】材料中“19世纪末”“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等信息反映了19世纪末维新派要求改革君主专制政体的呼声日益强烈说明了自上而下的维新运动势在必行故A项正确文化革命势在必行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它发生在20世纪初而非19世纪末故B项错误材料虽能体现国人的救亡图存运动但其“曲折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三民主义思想于1905年提出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错误故选A2.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 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政治体制与近代经济的矛盾C. 资产阶级与工人的矛盾D. 布尔什维克与专制制度的矛盾【答案】B【解析】农奴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彻底性农奴制改革还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政权性质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落后政治体制依然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着旧的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故B正确ACD是俄国社会的矛盾但都不是最主要的矛盾排除3.下列有关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B. 重点发展军用工业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 采取官办方式【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并采取官办方式故BCD项符合两者的相同点但不合题意重点发展民用工业与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不符故A项正确故选A4.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总览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帝国议会裁判所负责司法这表明其政治体制主要效仿的是()A. 德国B. 英国C. 俄国D. 美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皇帝掌握实权帝国立法权由联邦参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故日本模仿的是德国故A正确英王没有实权故B错误C当时是君主专制排除美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故D错误5.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A. 加强资产阶级专政B. 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 加强军事实力D.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废除后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不可避免地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顺应经济基础变化的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戊戌变法要废除八股考试时近万名士子不认为变革是好事而认为变革断了自己的前程群起而攻之视康有为等人为“叛徒” 这表明()A. 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 康梁思想脱离了时代的要求C. 戊戌变法未冲击封建制度D.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戊戌变法时近万名士子反对康、梁等人废除八股考试的制度说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并未获得当时士子的支持这表明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故A正确康、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说法绝对材料只能表明部分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极为保守故排除故选A7.日本战后 1950年公布《外国投资法》引进发达国家技术 1953年开始对企业购买新技术进行补贴 1956年设立科学技术厅 1957年建立科技情报中心 1980年明确提出“技术立国” 日本以上举措()A. 表明政府是科技发展的主体B. 反映日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C. 使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二位D. 说明政府以科技创新谋求发展之路【答案】D【解析】日本战后 1950年公布《外国投资法》引进发达国家技术 1953年开始对企业购买新技术进行补贴 1956年设立科学技术厅 1957年建立科技情报中心 1980年明确提出“技术立国” 这一切说明政府以科技创新谋求发展之路故D项正确政府是科技发展的主体表述错误故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日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二位故排除C故选D8.“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 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 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C. 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D. 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得直达于上”、“争求上书”可知反映了百日维新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材料“鼓舞欢蹈”是他们备受鼓舞的体现故B项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中的各阶层不符合史实排除9.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雅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A.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 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C. 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D. 改革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答案】D【解析】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材料“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是指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故D项符合题意”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有积极意义故排除AC两项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故B项错误故选D1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沦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 中央集权被削弱B. 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 地方自主性增强D. 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地方遇事依旧要上报、服从中央故A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可知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没有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的本质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故D项正确 B项错误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与梁启超关于国家学说观点在国家产生、权力主体和治国方式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11.(2)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李大钊对于儒家思想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政治理想的一致性11.(3)根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国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答案】国家产生上董主张君权神授梁主张社会契约产生国家梁主张人民主权德治为主梁主张以法治国【解析】在国家产生问题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一中“国家者在权力主体上董仲舒主张君主权力至高无上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可得出梁启超主张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一中“故刑者德之辅根据材料一中“能确立法治之主格【答案】不同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李大钊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政治理想的一致性救亡图存通过社会变革【解析】不同根据材料三中“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然考之则不然以法为宗”可得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可得李大钊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政治理想的一致性结合所学知识需要救亡图存实现民主政治【答案】观点国家应该平等、和平相处背景帝国主义以爱国为号召发动战争北洋军阀政府反动卖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观点根据材料四中“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可得出国家应该平等根据材料四中“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来分析12.(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阿里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学校教育派遣留学生?12.(2)阿里在学校教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解析】(1)依据材料“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答案】(2)为埃及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解析】(2)依据材料“阿里一面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一面选派一些有才干的人出国留学从1813年到1847年共派遣留学生319人分九批到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学习各种先进技术”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为埃及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1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有关铁路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国有化的社会背景13.(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的铁路政策中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变化明治初期计划借用外资“官设官营” 后来允许鼓励私人投资铁路日俄战争后铁路国有化社会背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把铁路当作对外扩张的工具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既解决了国家修建铁路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铁路的国有化需求【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把明治政府的铁路建设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提取每一阶段的政策即可“社会背景”日本的铁路国有化开始于20世纪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由于适时调整了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积极对外扩张【答案】(2)清政府压制侵吞民族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清政府矛盾激化引发保路运动间接地支援了武昌起义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明治政府大力扶植保护民族资本促进了日本的铁路建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2)通过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得出明治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扶植”的通过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压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两种不同政策的影响14.(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14.(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14.(3)对日本近代化而言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特点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解析】由“并极力推进‘西方化’进程甚至激进地要求全面‘西方化’”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主张向西方学习由“由于当时日本生产力水平低下…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消化、吸收、运用西方教育模式与教育文化”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又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所以日本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向西方学习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答案】变化内容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对象由士人到普通国民【解析】由“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宣杨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等内容可知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上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转变在对象上由士人向普通国民转变【答案】说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促进近代化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专制色彩浓厚阻碍近代化【解析】根据材料一、二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向西方学习在教育内容上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推动了日本的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促进近代化由“日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臣民‘重国宪’ ‘遵国法’ ‘义勇奉公以辅佐天壤无穷之皇运’”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中也灌输了忠君思想封建专制色彩浓厚这些又阻碍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 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排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A. 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B. 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C. 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性D. 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答案】A【解析】材料中“19世纪末”“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等信息反映了19世纪末维新派要求改革君主专制政体的呼声日益强烈说明了自上而下的维新运动势在必行故A项正确文化革命势在必行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它发生在20世纪初而非19世纪末故B项错误材料虽能体现国人的救亡图存运动但其“曲折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三民主义思想于1905年提出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错误故选A2.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 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政治体制与近代经济的矛盾C. 资产阶级与工人的矛盾D. 布尔什维克与专制制度的矛盾【答案】B【解析】农奴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彻底性农奴制改革还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政权性质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落后政治体制依然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着旧的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故B正确ACD是俄国社会的矛盾但都不是最主要的矛盾排除3.下列有关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B. 重点发展军用工业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 采取官办方式【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并采取官办方式故BCD项符合两者的相同点但不合题意重点发展民用工业与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不符故A项正确故选A4.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总览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帝国议会裁判所负责司法这表明其政治体制主要效仿的是()A. 德国B. 英国C. 俄国D. 美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皇帝掌握实权帝国立法权由联邦参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故日本模仿的是德国故A正确英王没有实权故B错误C当时是君主专制排除美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故D错误5.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A. 加强资产阶级专政B. 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 加强军事实力D.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废除后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不可避免地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顺应经济基础变化的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戊戌变法要废除八股考试时近万名士子不认为变革是好事而认为变革断了自己的前程群起而攻之视康有为等人为“叛徒” 这表明()A. 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 康梁思想脱离了时代的要求C. 戊戌变法未冲击封建制度D.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戊戌变法时近万名士子反对康、梁等人废除八股考试的制度说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并未获得当时士子的支持这表明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故A正确康、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说法绝对材料只能表明部分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极为保守故排除故选A7.日本战后 1950年公布《外国投资法》引进发达国家技术 1953年开始对企业购买新技术进行补贴 1956年设立科学技术厅 1957年建立科技情报中心 1980年明确提出“技术立国” 日本以上举措()A. 表明政府是科技发展的主体B. 反映日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C. 使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二位D. 说明政府以科技创新谋求发展之路【答案】D【解析】日本战后 1950年公布《外国投资法》引进发达国家技术 1953年开始对企业购买新技术进行补贴 1956年设立科学技术厅 1957年建立科技情报中心 1980年明确提出“技术立国” 这一切说明政府以科技创新谋求发展之路故D项正确政府是科技发展的主体表述错误故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日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二位故排除C故选D8.“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 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 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C. 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D. 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得直达于上”、“争求上书”可知反映了百日维新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材料“鼓舞欢蹈”是他们备受鼓舞的体现故B项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中的各阶层不符合史实排除9.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雅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A.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 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C. 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D. 改革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答案】D【解析】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材料“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是指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故D项符合题意”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有积极意义故排除AC两项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故B项错误故选D1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沦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 中央集权被削弱B. 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 地方自主性增强D. 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地方遇事依旧要上报、服从中央故A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可知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没有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的本质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故D项正确 B项错误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与梁启超关于国家学说观点在国家产生、权力主体和治国方式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11.(2)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李大钊对于儒家思想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政治理想的一致性11.(3)根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国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答案】国家产生上董主张君权神授梁主张社会契约产生国家梁主张人民主权德治为主梁主张以法治国【解析】在国家产生问题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一中“国家者在权力主体上董仲舒主张君主权力至高无上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可得出梁启超主张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一中“故刑者德之辅根据材料一中“能确立法治之主格【答案】不同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李大钊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政治理想的一致性救亡图存通过社会变革【解析】不同根据材料三中“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然考之则不然以法为宗”可得康有为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可得李大钊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政治理想的一致性结合所学知识需要救亡图存实现民主政治【答案】观点国家应该平等、和平相处背景帝国主义以爱国为号召发动战争北洋军阀政府反动卖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观点根据材料四中“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可得出国家应该平等根据材料四中“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来分析12.(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阿里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学校教育派遣留学生?12.(2)阿里在学校教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解析】(1)依据材料“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答案】(2)为埃及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解析】(2)依据材料“阿里一面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一面选派一些有才干的人出国留学从1813年到1847年共派遣留学生319人分九批到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学习各种先进技术”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为埃及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1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有关铁路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国有化的社会背景13.(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的铁路政策中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变化明治初期计划借用外资“官设官营” 后来允许鼓励私人投资铁路日俄战争后铁路国有化社会背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把铁路当作对外扩张的工具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既解决了国家修建铁路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铁路的国有化需求【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把明治政府的铁路建设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提取每一阶段的政策即可“社会背景”日本的铁路国有化开始于20世纪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由于适时调整了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积极对外扩张【答案】(2)清政府压制侵吞民族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清政府矛盾激化引发保路运动间接地支援了武昌起义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明治政府大力扶植保护民族资本促进了日本的铁路建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2)通过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得出明治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扶植”的通过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待民族资本是“压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两种不同政策的影响14.(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14.(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14.(3)对日本近代化而言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特点向西方学习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解析】由“并极力推进‘西方化’进程甚至激进地要求全面‘西方化’”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主张向西方学习由“由于当时日本生产力水平低下…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消化、吸收、运用西方教育模式与教育文化”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又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所以日本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向西方学习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答案】变化内容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对象由士人到普通国民【解析】由“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宣杨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等内容可知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上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转变在对象上由士人向普通国民转变【答案】说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促进近代化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专制色彩浓厚阻碍近代化【解析】根据材料一、二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向西方学习在教育内容上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推动了日本的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促进近代化由“日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臣民‘重国宪’ ‘遵国法’ ‘义勇奉公以辅佐天壤无穷之皇运’”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中也灌输了忠君思想封建专制色彩浓厚这些又阻碍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废除了农奴制度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木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③“十二月党人”起义④所有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3.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4.关于马木路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在埃及占据统治地位②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③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势力被消灭④18世纪末,马木路克实际统治了埃及,使埃及社会更加动乱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义包括()①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②提高了埃及社会生产力③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④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巩固封建统治和对外扩张⑥由于封建统治本身的弊端,加上欧洲列强的于涉,最终失败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D.①②③⑤⑥6.下列有关阿里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阿里通过改革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B.阿里改革解除了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C.阿里改革使埃及的主权在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D.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7.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正开始建设近代化国家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8.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

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A.废藩置县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9.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A.君主B.民权C.西学D.科学10.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11.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12.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不包括()A.根本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D.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

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

据统计,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43次,这较上个10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平静。

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达到351次,而在接下来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超过591次。

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材料二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材料三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材料五1861年改革后出现了两种土地所有制,即获得解放的农民以赎买的方式获得的小块土地和贵族地主继续保留大量的私有土地。

农村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很大优势。

1877到1878年欧俄部分的9 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 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

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

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改革前地主和农民公用的水塘、牧场及森林也都归地主所有。

由于土地的减少,农民在经济上更加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向地主租地。

这样,获得“解放”的农民又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

封建工役制盛行,佃农除了以一半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外,还要用自己的(或借来的)马匹和农具无偿地为地主服劳役。

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的迅速崛起,又使大批农民走向破产,沦为无产者。

农村中,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6分)(3)结合材料四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何进步性?(8分)(4)材料五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什么特点?(6分)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列三幅图片与日本明治维新具有重要的联系。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三之间有何关系?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6分)(2)综合上述图文材料,说明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分)第四单元自主检测1.A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B解析:并不是所有阶层都要求废除农奴制的。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其改革措施是基于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的,并不是真正的“解放者”。

纵观历史发展进程,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此①、④两项正确。

4.C解析: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并没有消灭马木路克势力,因此③项不正确。

5.A解析:本题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义,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题强调的是“意义”,因此符合该项的有①、②、③、④四项;⑤项是目的,不是意义;⑥项是失败的原因。

注意限定词“改革的意义”,然后再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阿里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不会解除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

7.A解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实行的是“文明开化”政策,学习西方文化,B项错;早在唐朝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时,就涉及到儒家经典,C项错;D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日本刚刚摆脱民族危机,算不上世界重要国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近代化道路,故A项正确。

8.B解析:日本人姓氏的起源在幕府时期,除了武士等少数人外,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允许有自己的姓。

明治政府废除身分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

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的环境给自己起姓。

9.B解析:梁启超的思想核心是“倡民权”。

10.D解析:A项是指清军入关;B项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禁烟;C项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D项中指的是戊戌政变被镇压时在菜市口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

故选D项。

11.D解析: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是“19世纪末”,A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主张;B项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政治主张;C项是康有为的思想特点。

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在当时符合历史潮流,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因此,胡适称赞他“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12.A解析: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主要在于冲击了封建思想,但封建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基础依然未能触动,因而变法运动只是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故A项说法不正确。

13.(1)俄国社会矛盾尖锐,自下而上的革命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6分)(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6分)(3)进步性: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俄国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8分)(4)特点:改革具有欺骗性、不彻底性、掠夺性的特点。

(6分)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局限性。

第(1)题要从社会矛盾激化的反面考虑;第(2)题要从贵族地主的利益出发考虑;第(3)题要从工业的发展进而把握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特点;第(4)题要考虑其局限性。

14.(1)关系:1853年,美国军舰来到日本,以武力叩关,迫使日本打开闭关已久的大门。

面对民族生存危机,日本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在推翻幕府统治后,1871年派出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邻国进行大肆侵略。

(2)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成为亚洲强国;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因素,最后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解析:回答第(1)问不要单个分析三幅图,要从整体上认识,解题的关键点是时间,三幅图的时间分别是1853年、1871年、1894年,对应这三个时间日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就能判断出三幅图之间的关系,即民族危机、改革图强、对外扩张,解释日本从弱到强的转变。

了解以上问题后,再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

第(2)问必须结合材料回答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