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篇(七版)(1)
合集下载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与治疗宜忌。
不瓜
分析:
饮食入口即吐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2019/12/26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胸不得息
滞胸中
下 宜 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不宜吐下宜
寒饮干呕者”伤寒寒论饮聚胸 四逆汤主之
蒂 散 也
14
启发: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 之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 皆不可下,但前者以瓜苇散吐之,后者以 四逆汤温阳化饮。
大证型。
少阴寒化证
阳虚兼表—麻附辛汤证 阳虚里寒证—四逆证、真武、附子证
少阴热化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2019/12/26
阳气内郁—伤寒四论 逆散证
3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19/12/26
2019/12/26
伤寒论
9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
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分析: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故云“亡阳也”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应用:“反汗出”一症必须在阳虚阴盛之恶 201寒9/12/2肢6 厥下利脉微等一伤派寒论虚寒证基础上乃可辨 10
治法 急救回阳—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与姜附汤合方) 姜附—助阳胜寒 甘草干姜—温养阳气
2019/12/26
伤寒论
13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为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 神意识活动功能。
2018/11/24 伤寒论 2
心 肾
主血脉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启发:
脉微细但欲寐足以揭示心肾两虚,阴阳气
血不足,故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微细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俱见。与177条 结代脉同理,此处是仲景以脉揭示少阴的 病机而已。 “欲寐”不论在寒化证或热化证均可见, 并非寒化证独有。
201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 者,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火衰寒邪犯胃 心烦— 正邪相争 小便色白者— 2018/11/24 8 伤寒论 肾阳虚衰,不能制水
4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18/11/24
伤寒论
5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障碍 欲寐 2018/11/24 机理:心肾阳虚,精气俱衰,神失所养。 6 伤寒论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 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 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 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 逆汤。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不瓜 分析: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蒂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为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 神意识活动功能。
2018/11/24 伤寒论 2
心 肾
主血脉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启发:
脉微细但欲寐足以揭示心肾两虚,阴阳气
血不足,故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微细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俱见。与177条 结代脉同理,此处是仲景以脉揭示少阴的 病机而已。 “欲寐”不论在寒化证或热化证均可见, 并非寒化证独有。
201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 者,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火衰寒邪犯胃 心烦— 正邪相争 小便色白者— 2018/11/24 8 伤寒论 肾阳虚衰,不能制水
4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18/11/24
伤寒论
5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障碍 欲寐 2018/11/24 机理:心肾阳虚,精气俱衰,神失所养。 6 伤寒论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 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 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 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 逆汤。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不瓜 分析: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蒂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3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19/4/17
伤寒论
4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障碍 欲寐 2019/4/17 机理:心肾阳虚,精气俱衰,神失所养。 伤寒论 5
背恶寒—背为督脉循行之地,阳虚寒凝督脉经气不
利 身体痛 手足寒—阳虚四未失温 阳虚寒凝经脉 骨节痛 口中和—阳虚阴盛之征 2019/4/17 脉沉—阳气虚衰之征
伤寒论
22
治法:温经扶阳,散寒除湿
针 药 并 用
附子:温经扶阳散寒 附子汤: 人参:补元气 苓术:健脾除湿 白芍:和营止痛 炙—大椎、膈俞
鉴别:
169条白虎加参汤—胃热亢盛津气两伤与 背恶寒 大烦渴不解,口舌干燥俱见 本条:里虚寒基础上与口中和俱见
2019/4/17 伤寒论 23
麻黄汤证:脉浮不治恶寒发热并见 恶寒身痛骨痛 新加汤证:脉迟,无寒热 桂枝附子汤证:脉浮虚而涩 本证:脉沉不浮,无热,痛剧
2019/4/17
伤寒论
24
原文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 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 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 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提要:阳虚水泛证治 分析:
10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治禁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19/4/17
伤寒论
4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障碍 欲寐 2019/4/17 机理:心肾阳虚,精气俱衰,神失所养。 伤寒论 5
背恶寒—背为督脉循行之地,阳虚寒凝督脉经气不
利 身体痛 手足寒—阳虚四未失温 阳虚寒凝经脉 骨节痛 口中和—阳虚阴盛之征 2019/4/17 脉沉—阳气虚衰之征
伤寒论
22
治法:温经扶阳,散寒除湿
针 药 并 用
附子:温经扶阳散寒 附子汤: 人参:补元气 苓术:健脾除湿 白芍:和营止痛 炙—大椎、膈俞
鉴别:
169条白虎加参汤—胃热亢盛津气两伤与 背恶寒 大烦渴不解,口舌干燥俱见 本条:里虚寒基础上与口中和俱见
2019/4/17 伤寒论 23
麻黄汤证:脉浮不治恶寒发热并见 恶寒身痛骨痛 新加汤证:脉迟,无寒热 桂枝附子汤证:脉浮虚而涩 本证:脉沉不浮,无热,痛剧
2019/4/17
伤寒论
24
原文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 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 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 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提要:阳虚水泛证治 分析:
10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治禁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2019/5/14
伤寒论
10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 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分析: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故云“亡阳也”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应用:“反汗出”一症必须在阳虚阴盛之恶 201寒9/5/14肢厥下利脉微等一伤派寒论虚寒证基础上乃可辨 11
为亡阳证。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治禁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2019/5/14
伤寒论
12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主水,元阴元阳
寄偶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
相济,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
血液须胃气化生,肾藏精亦赖后天脾胃化生精
微滋养和补充;肾主水亦须脾运化协助及能发
挥其各自的正常生理功能。
2019/5/14
伤寒论
3
二、少阴的病理
风寒直中少阴 太阳、太阴误治
心肾两虚 阴阳气血
脉微细 但欲寐
2019/5/14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胸不得息
滞胸中
下 宜 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不宜吐下宜
寒饮干呕者”伤寒寒论饮聚胸 四逆汤主之
蒂 散 也
15
启发: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 之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 皆不可下,但前者以瓜苇散吐之,后者以 四逆汤温阳化饮。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为亡阳证。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治禁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2019/12/22
伤寒论
11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心烦— 火衰寒邪犯胃
小便色白正者邪—相争
2019/12/22
肾阳虚衰伤寒,论 不能制水
7
启发: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 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大证型。
少阴寒化证
阳虚兼表—麻附辛汤证 阳虚里寒证—四逆证、真武、附子证
少阴热化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2019/12/22
阳气内郁—伤寒四论 逆散证
3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19/12/22
2019/12/22
伤寒论
9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
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分析: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故云“亡阳也”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治禁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2019/12/22
伤寒论
11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心烦— 火衰寒邪犯胃
小便色白正者邪—相争
2019/12/22
肾阳虚衰伤寒,论 不能制水
7
启发: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 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大证型。
少阴寒化证
阳虚兼表—麻附辛汤证 阳虚里寒证—四逆证、真武、附子证
少阴热化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2019/12/22
阳气内郁—伤寒四论 逆散证
3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19/12/22
2019/12/22
伤寒论
9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
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分析: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故云“亡阳也”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2020/10/13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胸不得息
滞胸中
下 宜 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不宜吐下宜
寒饮干呕者”寒饮聚胸 四逆汤主之
蒂 散 也
15
❖ 启发: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 之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 皆不可下,但前者以瓜苇散吐之,后者以 四逆汤温阳化饮。
324条展示仲景创立四逆汤又可治脾肾阳虚, 寒饮阻滞胸证,即四逆汤即可急救回阳亦 有温阳化饮之功。
2020/10/13
16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 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 赤,或腹中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 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2020/10/13
14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 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 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 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 逆汤。
❖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不瓜
❖ 分析:
饮食入口即吐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汤。
❖ 提要:突出少阴温法运用
❖ 分析: “脉沉者
•本条据脉论证提出急温之的临床意义。 •脉沉者,沉微也
•以脉不沉到沉为肾阳急骤衰退
急温之” •以沉脉示四逆吐利等证必接踵而至
(要点、 •见微知箸,治中有防,防患于未然
难点) 2020/10/13
13
❖ 治法 急救回阳—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与姜附汤合方) 姜附—助阳胜寒 甘草干姜—温养阳气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胸不得息
滞胸中
下 宜 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不宜吐下宜
寒饮干呕者”寒饮聚胸 四逆汤主之
蒂 散 也
15
❖ 启发: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 之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 皆不可下,但前者以瓜苇散吐之,后者以 四逆汤温阳化饮。
324条展示仲景创立四逆汤又可治脾肾阳虚, 寒饮阻滞胸证,即四逆汤即可急救回阳亦 有温阳化饮之功。
2020/10/13
16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 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 赤,或腹中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 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2020/10/13
14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 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 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 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 逆汤。
❖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不瓜
❖ 分析:
饮食入口即吐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汤。
❖ 提要:突出少阴温法运用
❖ 分析: “脉沉者
•本条据脉论证提出急温之的临床意义。 •脉沉者,沉微也
•以脉不沉到沉为肾阳急骤衰退
急温之” •以沉脉示四逆吐利等证必接踵而至
(要点、 •见微知箸,治中有防,防患于未然
难点) 2020/10/13
13
❖ 治法 急救回阳—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与姜附汤合方) 姜附—助阳胜寒 甘草干姜—温养阳气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能
综合表达。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为
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神 意识活动功能。
2024/2/7
1
第二页,共五十四页。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肾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主水,元阴元阳
寄偶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相济, 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血液须胃气 化生,肾藏精亦赖后天脾胃化生精微滋养和补充; 肾主水亦须脾运化协助及能发挥其各自的正常生理 功能。
2024/2/7
9
第十页,共五十四页。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 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分析: 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故云“亡阳也〞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应用:“反汗出〞一症必须在阳虚阴盛之恶寒
真武汤证
附子温补元阳
阴盛阳气外越以姜附相配
急救回阳
2024/2/7
27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四页。
原文306: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 主之。
原文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 腹痛,
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 之。
提要:少阴虚寒下利便脓血证治
分析:
下利—阳虚不固应完谷不化,味不臭
2024/2/7
23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四页。
恶寒身痛骨痛
麻黄汤证:脉浮不治恶寒发热并见 新加汤证:脉迟,无寒热 桂枝附子汤证:脉浮虚而涩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能
综合表达。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为
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神 意识活动功能。
2024/2/7
1
第二页,共五十四页。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肾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主水,元阴元阳
寄偶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相济, 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血液须胃气 化生,肾藏精亦赖后天脾胃化生精微滋养和补充; 肾主水亦须脾运化协助及能发挥其各自的正常生理 功能。
2024/2/7
9
第十页,共五十四页。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 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分析: 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故云“亡阳也〞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应用:“反汗出〞一症必须在阳虚阴盛之恶寒
真武汤证
附子温补元阳
阴盛阳气外越以姜附相配
急救回阳
2024/2/7
27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四页。
原文306: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 主之。
原文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 腹痛,
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 之。
提要:少阴虚寒下利便脓血证治
分析:
下利—阳虚不固应完谷不化,味不臭
2024/2/7
23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四页。
恶寒身痛骨痛
麻黄汤证:脉浮不治恶寒发热并见 新加汤证:脉迟,无寒热 桂枝附子汤证:脉浮虚而涩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亡阳证。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治禁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2020/2/27
伤寒论
11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汤。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胸不得息
滞胸中
下 宜 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不宜吐下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寒饮干呕者”伤寒寒论饮聚胸 四逆汤主之
蒂 散 也
14
❖ 启发:
❖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之 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皆不 可下,但前者以瓜苇散吐之,后者以四逆汤 温阳化饮。
少阴热化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2020/2/27
阳气内郁—伤寒四论 逆散证
3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20/2/27
伤寒论
4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能
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为
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神 意识活动功能。
2020/2/27
伤寒论
1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治禁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2020/2/27
伤寒论
11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汤。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胸不得息
滞胸中
下 宜 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不宜吐下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寒饮干呕者”伤寒寒论饮聚胸 四逆汤主之
蒂 散 也
14
❖ 启发:
❖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之 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皆不 可下,但前者以瓜苇散吐之,后者以四逆汤 温阳化饮。
少阴热化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2020/2/27
阳气内郁—伤寒四论 逆散证
3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20/2/27
伤寒论
4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能
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为
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神 意识活动功能。
2020/2/27
伤寒论
1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原文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 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 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 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提要:阳虚水泛证治
分析:
寒 寒水凝滞腹中—腹痛
阳 虚
水 浸 淫
内
外
上 2019/5/11
寒水下注于肠—下利 寒水内停—小便不利 寒水内渍于四末—四肢沉重疼痛 寒水上逆于肺—咳 寒水犯胃—呕 伤寒论
2019/5/11
伤寒论
18
原文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原文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 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提要:少阴亡阳的戴阳证治/虚阳上脱
分析:
下利 以一脉一症示少阴虚寒下利 少阴亡 白
脉微 下利清谷,厥逆意在其中 阳之戴 结合317条“面赤”—戴阳特征阳证
自利而渴太阴少阴葛根芩连汤证黄芩汤证白头翁证伴小便短赤本条必伴小便色白重心在于脾虚肾阳虚不甚重心在肾阳虚衰是脾虚及肾为主属火衰阴盛之口渴与热盛津伤口渴截然不同2020729本条文中自利而渴与小便色白者起着二个层次太阴少阴下利辨及热利与寒利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概说
2019/5/11
伤寒论
14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 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 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 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 逆汤。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不瓜
分析:
饮食入口即吐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324条展示仲景创立四逆汤又可治脾肾阳虚, 寒饮阻滞胸证,即四逆汤即可急救回阳亦 有温阳化饮之功。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能
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为
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神 意识活动功能。
2019/12/27
伤寒论
1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肾
主水,元阴元阳
寄偶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
相济,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心烦— 火衰寒邪犯胃
小便色白正者邪—相争
2019/12/27
肾阳虚衰伤寒,论 不能制水
7
启发: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 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本条—必伴小便色白 清长
辨热利、 寒利的关键
太阴 下 不渴 少阴利 口渴
2019/12/27
伤寒论
17
原文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原文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 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提要:少阴亡阳的戴阳证治/虚阳上脱
324条展示仲景创立四逆汤又可治脾肾阳虚, 寒饮阻滞胸证,即四逆汤即可急救回阳亦有 温阳化饮之功。
2019/12/27
伤寒论
15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 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 赤,或腹中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 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汤。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能
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为
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神 意识活动功能。
2019/12/27
伤寒论
1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肾
主水,元阴元阳
寄偶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
相济,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心烦— 火衰寒邪犯胃
小便色白正者邪—相争
2019/12/27
肾阳虚衰伤寒,论 不能制水
7
启发: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 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本条—必伴小便色白 清长
辨热利、 寒利的关键
太阴 下 不渴 少阴利 口渴
2019/12/27
伤寒论
17
原文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原文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 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提要:少阴亡阳的戴阳证治/虚阳上脱
324条展示仲景创立四逆汤又可治脾肾阳虚, 寒饮阻滞胸证,即四逆汤即可急救回阳亦有 温阳化饮之功。
2019/12/27
伤寒论
15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 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 赤,或腹中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 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汤。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启发:
脉微细但欲寐足以揭示心肾两虚,阴阳气
血不足,故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微细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俱见。与177条 结代脉同理,此处是仲景以脉揭示少阴的 病机而已。 “欲寐”不论在寒化证或热化证均可见, 并非寒化证独有。
2019/4/17
伤寒论
6
原文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 者,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火衰寒邪犯胃 心烦— 正邪相争 小便色白者— 2019/4/17 伤寒论 7 肾阳虚衰,不能制水
少 阴 亡 阳 的 格 阳 证
16
治法:破阴回阳,宣通内外—通脉四逆汤
方义:于四逆汤倍干姜量并加重附子以大剂
回阳救逆急驱内寒以救将竭之阳气。方后加 减法,为仲师实践经验,加以细读。
2019/4/17
2019/4/17
伤寒论
15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 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 或腹中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 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分析:
下利清谷 手足厥逆 里寒外热(发热) 少阴阳虚阴盛 脉微欲绝 面赤—虚阳上越 2019/4/17 伤寒论 身反不恶寒(发热)—虚阳格于外—格阳特证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为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 神意识活动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 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 分析: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故云“亡阳也”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 应用:“反汗出”一症必须在阳虚阴盛之恶 寒肢厥下利脉微等一精派品课虚件 寒证基础上乃可辨 为亡阳证。
❖ 提要:少阴亡阳的戴阳证治/虚阳上脱
❖ 分析:
下利 以一脉一症示少阴虚寒下利 少阴亡 白
脉微 下利清谷,厥逆意在其中 阳之戴 结合317条“面赤”—戴阳特征阳证
通 汤
下利不止—承上而来示阳伤阴亦伤
阳亡阴竭危重证 上方加人尿猪胆汁
厥逆—阳亡四未失温
一有反佐作用
无脉—从脉微欲绝而来,精阴品课液件 将竭 二有益阴作用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 提要:少阴病治禁 ❖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肾阳虚衰精品,课件不能制水
❖ 启发: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 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本条—必伴小便色白 清长
辨热利、 寒利的关键
太阴 下 不渴 少阴 利 口渴
虚 寒 证
重心在于脾虚肾阳虚不甚 重心在肾阳虚衰是脾虚及
肾为主,属火衰阴盛之口渴 与热精品盛课件津伤口渴截然不同
本条文中“自利而渴”与“小便色白者”起 着二个层次(太阴少阴下利辨及热利与寒利; 热盛口渴与火衰口渴之辨)辨证意义。也是 本条辨证要点与难点。再结合原文中“欲寐” 则少阴虚寒证辨证无疑。再言本条列为281提 纲证之后,其义可明。(再复习概说中少阴 生理)
❖ 提要:突出少阴温法运用
❖ 分析: “脉沉者
•本条据脉论证提出急温之的临床意义。 •脉沉者,沉微也
急温之” •以脉不沉到沉为肾阳急骤衰退
(要点、 •以沉脉示四逆吐利等证必接踵而至
难点) •见微知箸,治中有防,防患于未然
精品课件
❖ 治法 急救回阳—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与姜附汤合方) 姜附—助阳胜寒 甘草干姜—温养阳气
寄偶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 相济,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 血液须胃气化生,肾藏精亦赖后天脾胃化生精 微滋养和补充;肾主水亦须脾运化协助及能发 挥其各自的正常生理功能。
精品课件
二、少阴的病理
风寒直中少阴 太阳、太阴误治
心肾两虚 阴阳气血
脉微细 但欲寐
—少阴病
不足
三、少阴的证型
精品课件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 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 或腹中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 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 分析:
下利清谷
少 阴
手足厥逆
亡
里寒外热(发热) 少阴阳虚阴盛
阳 的
脉微欲绝
格
面赤—虚阳上越
阳
身反不恶寒(发热)—虚精阳品课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欲寐
障碍
机理:心肾阳虚精,品课精件 气俱衰,神失所养。
❖ 启发: 脉微细但欲寐足以揭示心肾两虚,阴阳气 血不足,故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微细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俱见。与177条 结代脉同理,此处是仲景以脉揭示少阴的 病机而已。 “欲寐”不论在寒化证或热化证均可见, 并非寒化证独有。
❖ 治法:破阴回阳,宣通内外—通脉四逆汤 ❖ 方义:于四逆汤倍干姜量并加重附子以大剂
回阳救逆急驱内寒以救将竭之阳气。方后加 减法,为仲师实践经验,加以细读。
精品课件
原文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原文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 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精品课件
原文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 者,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心烦— 火衰寒邪犯胃 小便色白正者邪—相争
精品课件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 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 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 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 分析:
不瓜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蒂
饮食入口即吐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由于体质尤其阴阳盛衰及证候不同可分二
大证型。
少阴寒化证
阳虚兼表—麻附辛汤证 阳虚里寒证—四逆证、真武、附子证
少阴热化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阳气内郁精—品课四件 逆散证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精品课件
概说
一、少阴生理 ❖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为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 神意识活动功能。
精品课件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肾
主水,元阴元阳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胸不得息
滞胸中
下 宜 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不宜吐下宜
寒饮干呕者精”品寒课件饮聚胸 四逆汤主之
散 也
❖ 启发: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 之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 皆不可下,但前者以瓜苇散吐之,后者以 四逆汤温阳化饮。 324条展示仲景创立四逆汤又可治脾肾阳虚, 寒饮阻滞胸证,即四逆汤即可急救回阳亦 有温阳化饮之功。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 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 分析: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故云“亡阳也”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 应用:“反汗出”一症必须在阳虚阴盛之恶 寒肢厥下利脉微等一精派品课虚件 寒证基础上乃可辨 为亡阳证。
❖ 提要:少阴亡阳的戴阳证治/虚阳上脱
❖ 分析:
下利 以一脉一症示少阴虚寒下利 少阴亡 白
脉微 下利清谷,厥逆意在其中 阳之戴 结合317条“面赤”—戴阳特征阳证
通 汤
下利不止—承上而来示阳伤阴亦伤
阳亡阴竭危重证 上方加人尿猪胆汁
厥逆—阳亡四未失温
一有反佐作用
无脉—从脉微欲绝而来,精阴品课液件 将竭 二有益阴作用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 提要:少阴病治禁 ❖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肾阳虚衰精品,课件不能制水
❖ 启发: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 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本条—必伴小便色白 清长
辨热利、 寒利的关键
太阴 下 不渴 少阴 利 口渴
虚 寒 证
重心在于脾虚肾阳虚不甚 重心在肾阳虚衰是脾虚及
肾为主,属火衰阴盛之口渴 与热精品盛课件津伤口渴截然不同
本条文中“自利而渴”与“小便色白者”起 着二个层次(太阴少阴下利辨及热利与寒利; 热盛口渴与火衰口渴之辨)辨证意义。也是 本条辨证要点与难点。再结合原文中“欲寐” 则少阴虚寒证辨证无疑。再言本条列为281提 纲证之后,其义可明。(再复习概说中少阴 生理)
❖ 提要:突出少阴温法运用
❖ 分析: “脉沉者
•本条据脉论证提出急温之的临床意义。 •脉沉者,沉微也
急温之” •以脉不沉到沉为肾阳急骤衰退
(要点、 •以沉脉示四逆吐利等证必接踵而至
难点) •见微知箸,治中有防,防患于未然
精品课件
❖ 治法 急救回阳—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与姜附汤合方) 姜附—助阳胜寒 甘草干姜—温养阳气
寄偶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 相济,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 血液须胃气化生,肾藏精亦赖后天脾胃化生精 微滋养和补充;肾主水亦须脾运化协助及能发 挥其各自的正常生理功能。
精品课件
二、少阴的病理
风寒直中少阴 太阳、太阴误治
心肾两虚 阴阳气血
脉微细 但欲寐
—少阴病
不足
三、少阴的证型
精品课件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 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 或腹中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 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 分析:
下利清谷
少 阴
手足厥逆
亡
里寒外热(发热) 少阴阳虚阴盛
阳 的
脉微欲绝
格
面赤—虚阳上越
阳
身反不恶寒(发热)—虚精阳品课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欲寐
障碍
机理:心肾阳虚精,品课精件 气俱衰,神失所养。
❖ 启发: 脉微细但欲寐足以揭示心肾两虚,阴阳气 血不足,故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微细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俱见。与177条 结代脉同理,此处是仲景以脉揭示少阴的 病机而已。 “欲寐”不论在寒化证或热化证均可见, 并非寒化证独有。
❖ 治法:破阴回阳,宣通内外—通脉四逆汤 ❖ 方义:于四逆汤倍干姜量并加重附子以大剂
回阳救逆急驱内寒以救将竭之阳气。方后加 减法,为仲师实践经验,加以细读。
精品课件
原文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原文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 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精品课件
原文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 者,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心烦— 火衰寒邪犯胃 小便色白正者邪—相争
精品课件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 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 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 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 分析:
不瓜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蒂
饮食入口即吐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由于体质尤其阴阳盛衰及证候不同可分二
大证型。
少阴寒化证
阳虚兼表—麻附辛汤证 阳虚里寒证—四逆证、真武、附子证
少阴热化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阳气内郁精—品课四件 逆散证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精品课件
概说
一、少阴生理 ❖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为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 神意识活动功能。
精品课件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肾
主水,元阴元阳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胸不得息
滞胸中
下 宜 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不宜吐下宜
寒饮干呕者精”品寒课件饮聚胸 四逆汤主之
散 也
❖ 启发: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 之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 皆不可下,但前者以瓜苇散吐之,后者以 四逆汤温阳化饮。 324条展示仲景创立四逆汤又可治脾肾阳虚, 寒饮阻滞胸证,即四逆汤即可急救回阳亦 有温阳化饮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