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教学理论

合集下载

第8章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

第8章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

1632)—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之作. 正文33章。1——9章,概述人生和教育的目的、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0——14章,说明 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设立新学校的 基本原理;15——19章,阐述教与学的一般原 则;20——25章,分述各科教学法;26章, 论学校纪律;27——32章,阐述统一的学校制 度及各级学校的基本方案;33章,叙述实现作 者教育理想应具备的条件。
3.人什么可以受教育
上帝赋予人学问、道德、虔信的种子,
因而人有智慧,可以认识万物(唯心) 人不仅有理智,而且具有感觉(感官); 人心如亚氏所说,好像一块蜡块或白板, 可以接受、理解一切事物(唯物)
人为什么必须受教育
教育适用于各类人 一般人的先天素质差异不大,都有足够的智力
接受教育 对天资愚笨的人而言,教育更加刻不容缓,因 为需通过教育来摆脱愚笨 聪明的人更加需要受教育,否则可能误入歧途 女子亦应受教育。就心智与求知能力而言,巾 帼不让须眉,甚至常常胜过男子
拓展性思考 (思考题与讨论题)
1.夸美纽斯对教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你怎样理解“夸美纽斯堪称教育史上的 哥白尼”这句评语? 2.试评论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 3.评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理。
列在一起,能超越前人 为了寻找一个新的理论依据,来说 明自己的新观点 自然(或自然规律)是文艺复兴后 新兴的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与神学对抗(或取代神学)
(三)意义及不足
意义:
(1)表明了他探求教育工作规律的可贵意 图。 (2)进一步打破了圣经包含一切真理的禁 区。 (3)涉及到一些人和自然界的共同规律 (如“在自然的一切作为里,发展都是 从内发生的”)。 (4)自然包括受教育者本身(教育应适应 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

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

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一、教学理论的概念和分类教学理论是指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的理论体系。

教学理论可以被分为一般教学理论和特殊教学理论两类。

一般教学理论是指教学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描述和阐释教学的普遍性规律,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特殊教学理论则侧重于某一学科、专业或领域的特殊性和教学实践方法。

二、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实践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外部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学生的行为是外界环境和激励所导致的,强调直接观察和测量学习成果。

在教学实践中,行为主义理论提倡建立清晰的教学目标,采用激励和奖励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注重反馈和矫正学生的行为。

三、认知理论与教学实践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的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反思、比较和整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认知理论强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倡启发性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实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和实践经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意义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倡导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索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社会文化理论与教学实践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强调学习是社会化和文化化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社会实践,提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到真实的社会文化活动中来实现学习目标。

六、总结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涉及到多种不同的教育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教学实践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这些理论,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的提高。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9、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 技能的是( D ) A 识字 B。推理 C。计算 D。写字 10、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 (C) A.录象带 B.图表 C.标本 D.幻灯片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11、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 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各自的专长,这一个教学原 则是( B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理论联系实际 D.启发性 12、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选择、领会、保持和 ( D) A.观察 B.反思 C.提问 D.应用
博文大理 4、直观性原则
厚德笃行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 (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3)注意运用语言直观 (4)提倡自制教具
博文大理 5、循序渐进原则
厚德笃行
(1)按课程的系统进行教学 (2)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把握关键 (3)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6、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复习 (3)通过作业和检查促进巩固 (4)在知识的扩大改组中巩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一、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定义教学的三个角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二 者的相互关系。)
教学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特定的环境中, 借助预成课程这一框架,通过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有 目的、有计划地交流与互动,实现课程创生,促进 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专门活动。
博文大理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反 馈
教学内容 教师 教学手段 学生
人格的影响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二)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当代教学理论【圣才出品】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当代教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8章当代教学理论1.讨论:教学究竟是什么?答:教学的概念规定着这一领域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或取向,通常也是教学理论的中心。

是在讨论教学理论之前,必须要首先回答的问题。

针对教学概念的最初出发点,可以对教学做如下讨论:(1)教与学是可分的,可分的理由是教与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出于理性思维的需要,人们经常从局部和片面出发,以便更深入地认识统一的、整体的客观对象。

正如人们把人分解成身心两部分,并据此才有生理学和心理学一样,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必须至少有两种理论形式,即关于教的理论与关于学的理论。

(2)教学研究把“教”当作自己的中心问题,尽管这里的“教”要讨论的是在教与学都存在的情景中的“教”。

教学是互动的,是相互依附的,它不排斥对“学”的研究,但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是关于教的方法和效果研究,而“学”的问题应该是学习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3)教学就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这些行为包括主要和辅助两个部分,主要的教师行为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与辅导;辅助行为包括激发动机、期望效应、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4)教学也不是教授,因为把教学当作教授,就容易走向“教师中心”论者一边,容易使人把教学联想为“知识授受”或“壶与杯的关系”,它不能体现现代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的真正的角色。

教学不完全是教学生学习,也有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意思。

教学应当把教师教学和教授学生学习统一起来,共同进步。

总之,经过上述讨论,可将教学定义为: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教师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如呈示、对话、辅导等;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教师期望、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2.试述教学理论的历史演变。

答:教学理论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导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并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以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学科。

(1)教学理论的形成①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第八章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第八章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第八章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本章重点了解小学教学原则的内涵及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1、内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它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

2、教学原则体系:(1)、直观性原则:指依据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实物、模像等直观手段,让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的感知认识和经验。

(2)、启发性原则:指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按照一定的逻辑系统,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持续、连贯、系统地展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通过经常性的复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5)、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即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6)、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即教学中要做到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小学教学应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注意结合具体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理解小学教学方法的内涵、分类、选用依据1、内涵:小学教学方法是小学教师引导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途径和手段,包括小学教师教的方法和小学生学的方法。

2、分类:(1)、根据教学任务,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方法以及巩固检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2)、根据信息接受与表达的方式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听、看、读等活动,让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方法,另一类是讲、写、用等活动来指导学生表达信息的方法;(3)、按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讲解法、图解法、的特点,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讲解法、图解法、讲述法、模拟法和启发法等。

课程与教学论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论 第八章

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考核点提示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掌握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几个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理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把握20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领悟中国面向未来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81 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穴1雪“课程开发”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

穴2雪“课程理解研究”:把课程称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

穴3雪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关系:①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②二者又是内在的统一;③二者相辅相成。

2.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穴1雪“量的研究”及其局限性:这种研究是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及程序,认为这种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可广泛运用于一切情境。

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有欺骗性。

穴2雪“质的研究”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课程理解范式”的兴起,“量的研究”渐次为“质的研究”所取代。

穴3雪“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应当是多元化的,使“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互补、整合。

二、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穴1雪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二者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二者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穴2雪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内涵: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

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族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穴1雪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关系:①二者是不同的两种价值追求。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 教学模式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  教学模式
22
第三节 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
1.自主探究模式 2.研究性教学模式。 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23
1.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试探 与求索、总结与概括,获得经验与体验,发 展智慧与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 有四个基本要义: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2、以学生的自主、能动和创造为基本特点; 3、强调学生自主建构;4、强调教学的开放 性、生成性和动态性。
3
(2)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
认为教学模式 是特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特定的任务和 情景;也有的认为是多种方法的综合。 (3)教学模式是教学程序和方法的混合体 (4)教学模式是教学的“结构——功能” 这一范畴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4
(二)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
下,通过相关理论的演绎或对教学 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 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 教学范型。即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 构。
5
(三)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1教学模式的结构 包括以下基本构成要素(1)理论基础。(2)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3)教 学程序。(4)运用策略(包括方法)。(5) 评价体系。 2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1)整体性。(2) 中介性。(3)相对性。(4)可操作性。 (5))效益性。 6
1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辨析 (二)教学模式的定义 (三)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2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辨析
教学模式是西方在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
的一个术语,以1972乔伊斯和韦尔出版 《教学模式》为标志。 国内对教学模式的理解有如下几种: (1)教学模式即教学程序 指具有独特 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 阶段和程序。

第八章--第三节--教学原则

第八章--第三节--教学原则

第三节教学原则教学目标1、了解教学原则的定义和意义。

2、理解各个教学原则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3、学会在未来的教学中正确遵守教学原则。

教学重点教学原则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教学过程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和意义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的概念首先反映了教学原则的合目的性,还表明了教学原则合规律性。

教学原则,在我国古代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如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的“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等等。

教学规律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目前我国的教学原则体系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直观性原则这一原则是依据教学中的词、概念、原理、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

儿童学习过程是间接的认识,所学的知识和理论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差距,甚至是陌生的。

人类认识事物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

直观性原则的意义是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一般地讲,直观的手段有以下几种:1、实物直观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用于学习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能够真实有效和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经验。

如生物学上学习心脏时,解剖家兔,医学解剖学,地理中的野外实习,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百闻不如一见。

我在教识字二第3课《菜园里》(一年级上册)时,事先在菜市场里买来了足够的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西红柿、卷心菜,分发在四个组的桌子上,让学生拿着观察,在读课文时读一句拿一种,充分认识各种蔬菜的特点。

实验的运用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两个不同大小的铁球在同一高度为什么同时着地呢?”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单就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很难听懂,于是我要求学生们在课下找来了不同的铁球,上课时他们争先恐后地到讲台上演示。

管理学原理教案(第八章)

管理学原理教案(第八章)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第八章激励§1 激励概述一、关于人性学说(一)人性、动机与激励之间的关系(二)关于人性的学说在如何看待人性的问题上,西方管理学界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假设,后来这些不同的人性假设便构成了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基石。

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沙因(E·H·Shchein)把流行于西方的几种人性理论概括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的假设.这四种假设表明了西方管理界对于人性看法的发展历程1、经济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

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相应采取重视物质刺激,实行严格监督控制的方式2、社会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采取重视人际关系,鼓励职工参与的方式3、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假设认为人特别重视自身社会价值,以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采取鼓励贡献,自我控制方式.4、复杂人♦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人是不同的,人是会变的,因此,人是复杂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其行为会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相应采取系统、权变管理方式。

不管人们对于人性有何不同的认识,根据心理学家所揭示的规律,人之所以会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是由其动机决定的.一个人愿不愿意做某项工作,工作的积极性是高还是低,干劲是大还是小,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进行这项工作的动机及动机的强弱。

二、动机理论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心理动力。

♦动机是一个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的来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动机是由未满足的需要引起的1需要–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心理状态•客观的刺激•缺乏某种东西未满足的需求是形成人的行为动机的根本原因,一个人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实现某种需求的满足。

《国际经济学》大学教学课件 第八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调节

《国际经济学》大学教学课件 第八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调节
B表示国际收支差额,ΔR表示国际储备的变动,ΔM表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Ms R D
M s R D
M s B D
M s B D
Ms
Ms
在国内信贷规模(D)既定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国际储备的增长率与该国货币供给 量的增长率有着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当然,国内信贷规模既定不变只是一个假设, 事实上它是可以改变的。惟其如此,一个国家的银行系统可以将信贷规模的调整 作为一种工具。银行系统可以参照国际收支总顺差额去削减发放贷款的规模,而 这种国际收支顺差不会造成货币供给量的等额增加;相反,银行系统本身也可以 通过扩大信贷规模去消除逆差的影响,稳定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
2.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的国际收支,常由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来表示。它是反映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 内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统计表 .
项目 经常项目
借方(-) -
贷方(+) +
资本项目
-
+
平衡项目
-
+
全部总额
-
+
二、国际收支均衡观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政策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含义及类型 按照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可以把国际收支不平衡分成以
1.周期性失衡.周期性失衡是指因经济周期运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 不平衡。
2.结构性失衡.指国内生产结构的变化难以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 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3.收入性失衡.指受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国际收支的失衡。
响,可以用出口需求弹性(EX)和进口需求弹性(EM)的下列组合加
以表示:若EX+EM>1,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若EX+EM=1,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①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②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形式化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也相对规范化。

3.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5.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6.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7.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

8.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史片面的。

9.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10.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11.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12.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①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②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形式化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也相对规范化。

3.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5.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6.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7.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

8.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史片面的。

9.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10.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11.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12.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绪言一、填空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与,其宗旨或任务是()、()和()2.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提炼出来的3.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

5.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概在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的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6.1806年赫尔巴特的的发表,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

7.“传统教学论”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教学理论;而“现代教学论”则以教学理论为代表。

8.人们常把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和()。

与此相对,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特点是()、()和()。

9.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流派有:美国斯金纳的()、布鲁纳的()、布卢姆的()、罗杰斯的()以及新近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的()、巴班斯基的()、阿莫纳什维利等人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等等。

10.20世纪初期,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课程论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1918年出版()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1. 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和(),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1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二、简答题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2.简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一、填空1. 在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一文中。

2.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施有五个层次,即()、()、()、()和()。

3. 最早的教育内容是原始社会人们()和()的诸项内容。

4.在我国,古代课程一直延续到()。

5. 我国带有现代色彩的课程最早是在()里诞生的6. 现代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包括()和()。

现代教育学-8章教学理论

现代教育学-8章教学理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六个阶段对教学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在运用中 为了防止简单化和形式主义偏向,要注意以下几 点: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第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学生的真实学习过程是多样的,不可能完全按六阶段进行,大多数是 一种“变式”。根据学科性质、学生的实际作各种调整。有的阶段可 省去,有时可前后作调整。 如:方便面UFO;体育课 第二,不要割裂各阶段之间的联系。 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完整过程,阶段划分只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一个问题。 故教学的实际进行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而应根据实际需要自然能动 地进行。 如:运用就是检查,数学练习题;碘遇淀粉颜色变蓝,巩固就是运用。 第三,每个阶段的功能是整个教学过程缺少的因素。 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删减了某个阶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不能忽视 这些阶段的功能。 可以不进行专门的感知,复习巩固,检查测验,但在其它阶段当中可 以运用这些方面,发挥它们的动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一位教师这样讲述黄金分割律的使用价值:


在数学中有个基本而重要的定律“黄金分割律”,它表示1:0、 618的比例关系。乍看起来,它与生活无关,可是实验美学家通过大 量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一个长方形,当它的长宽比满足黄金分割比 时,看起来最美最和谐!奇怪吗?毫不奇怪,数学来自自然,它不过 是用数字、符号、图形来表示自然规律罢了。数学定律所揭示的和谐 当然与自然的美是高度统一的,这就是说,数学是追求美的最有力的 工具。一旦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数学定律就被广泛应用于创造生活了: 利用黄金分割定律,人们设计书籍开本、电视屏幕、国旗的长度尺寸 等;利用黄金分割律,我们发现并应用了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快速选优 法;甚至利用黄金分割律,姑娘门流行的发式,也偏到了脑袋的一侧, 如果这“偏”恰好偏在脑袋的黄金分割点上,那会使身体和谐感增强, 美感增强。 请用所学过的教育学知识分析上述教育教学事例,如果由你来做,还 会有哪些创新?

《教育学》第八章

《教育学》第八章

②特朗普制 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劳伊德•特朗普创立。 内涵: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 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 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大班课、小班课和个人独立研究各自所占的教学时间 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人独立研 究占40%。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 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进 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后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明了 、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最后,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 论,是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 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所涉及的问题有: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 、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问题。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1)古代学校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 (2)近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①班级授课制 发展历程:
特点:形象性、直观性和真实性。 分类:演示法和参观法。
①演示法
定义: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 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要求:A、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B、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
C、讲究演示的方法。
②参观法
定义: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 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对实际事 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9.第八章教学(上)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9.第八章教学(上)

第八章教学(上)本章重点1、什么是教学?2、教学的本质是什么?3、什么是教学模式?4、什么是启发性原则?5、贯彻系统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6、什么是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7、如何实施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原则?9、赞可夫的教学原则体系包括哪些内容?10、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1、如何评价班级授课制?12、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改革方向?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一、教学的意义1、教学的含义。

〔p251〕(名解,单选)*2、教学工作的地位:基本途径、中心。

〔p251〕(单选)二、教学的任务我国传统上对教学任务的表述:“双基”、能力、思想品质。

〔p252〕(多选)第二节教学活动的本质及模式一、教学活动的本质――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p257〕(简答2004.4,单选)*1、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决定性特征(单选)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否真正接受了教师的影响。

2、是间接的认识过程(多选)•从认识对象上看,主要是现成的、前人的认识成果;•从认识方式上看,主要是通过读书、听讲、观察等方式3、是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发展中的学习主体,仅依靠自身力量是无法充分完成庞大的教学任务的。

所以必须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认识过程。

4、是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在认识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各种知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种能力也在经历发展变化。

第二节教学活动的本质及模式二、教学模式1、含义〔p261〕(名解2003.10、2004.1、2005.10、2007.10,单选)*根据理论、基于实践、整合成分、固定典型2、一般分类:〔p261-264〕(单、多选,注意流程图)(1)师生授-学书本知识模式:•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前苏联: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2)教师辅导学生从做中学模式:•设计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3)折中模式:•布鲁纳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设、推测答案-验证-做出结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解释个别-解释类或属-掌握规律-获得理解3、乔伊斯和韦尔提出四大类25种教学模式〔p263-264〕(多选)第三节教学原则一、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p266-268〕(1)陶行知的“接知如接枝”。

教学理论学习计划

教学理论学习计划

教学理论学习计划一、教学理论概述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是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教学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和目标,是教学实践的核心。

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内容基础。

教学方法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途径、方式、方法和策略。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用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教学资源。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育教学成果的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检验。

二、教学理论学习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教学理论学习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意义教学理论学习的意义在于,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法,更好地运用教学手段,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教学理论学习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继续发展,并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三、教学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以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为切入点,结合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

2.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对教学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支持。

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研究论文研究论文是对教学理论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探讨的重要方法。

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撰写教学理论研究论文。

四、教学理论学习的组织形式教学理论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两种形式。

教育学题库完整版(包含答案)

教育学题库完整版(包含答案)

教育学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教育问题B.教育现象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 d )A.描述教育事实 B.探讨教育问题C.分析教育现象D.揭示教育规律3、( d )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原则D.教育问题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教学论》5、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c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6、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a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 ( d )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8、下列教育家中( b )提出了“泛智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A. 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9、“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 ( b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 洛克的《教育漫话》C. 卢梭的《爱弥儿》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0、下列被尊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 a )A.赫尔巴特B.康德C.杜威D.夸美纽斯11、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育科学等著作,表现出有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联系中国教育时机来著述的特点,这发生在( c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头20年C.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12、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十八世纪( c )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A.卢梭C.康德B.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13、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教育学流派是(b )。

A. 实验教育学B. 文化教育学C. 实用主义教育学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4、制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教育家( a )。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1. 引言教育教学理论是指系统地研究教育教学活动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它包括对教育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理论和方法。

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对于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教育教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儒家教育思想、近代的西方教育思想到现代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演变。

2.1 古代教育思想古代各国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思想等。

儒家教育思想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思想强调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智力和美育。

2.2 近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以启蒙时代为代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

其中,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等提出了“教育的自由”、“天赋平等”等重要理论。

这些思想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现代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是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研究学习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动机和情感等方面的规律。

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4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对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它研究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框架和指导原则。

教育学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多个分支领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3. 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应用教育教学理论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范畴,更是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的基础。

教育教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它还可以指导教育管理者制定教育政策,提高学校和教育系统的整体教育质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理论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3.1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评价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教学理论
本 1. 教学 教学的基本任务 章 2. 教学系统的要素 要 3.教学过程的动力与结构(阶段) 点 4.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途径
5. 常用教学原则(依据 要求)
探讨的问题
• 1、教学是什么? • 2、有效教学的特征有哪些?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p262)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狭义的教学,它是专指在学校中教师与
二、教学过程的动力即基本矛盾
教学过程动力的实质: 教学过程动力就是存在的内部矛盾。
“外部动力论”。认为教师代表社会所提出 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和发展 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发展的动 力。
“内部动力论”。认为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 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动力。
合力论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 过程运动、变化的根本动力。


学习环境分析
的 一 般
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策略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学习者 常常会在认知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 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
过 程
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并逐
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渐源达到稳定,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就
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决策和问题
学习效果评价
解决水平,不仅违背了人的正常认 知发展规律,同时也容易使学习者
*以下为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环节*
3 、感知教学材料 (示范朗读 形象化展示) 4、理解教学材料 (启发学生思维 领会 )
如:讲解---解释联系与意义 理性认识 5、巩固 知识经验 记忆/复习:复述 模仿 6、运用知识经验 练习 实验 实践 学以致用 7、教学效果检查评价 (知识 技能 操作)
教育名言 1.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
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 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 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 导。
2.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 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 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 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 就得教给他思考。
与所应当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的差 距,从而为确定学习目标等提供依 据。一般认为,这一环节是教学设

学习环境分析
计的首பைடு நூலகம்的基本环节,并将影响后 续各环节。


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策略


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
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 设
学习者分析

学习环境分析


确定学习目标
分析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


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
学习效果评价
理 解 教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强调以 目标为中心,各环节的安排需要 围绕目标来进行,学习目标也是 评价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根据

学习者分析
我国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编写需 要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环境分析
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 (了解)283
教学设计与开发 实质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 创造性设计与开发,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 习经验的形态
心理学基础/依据:注意 兴趣 动机 想象

自我经验
教学设计与开发 的基本途径:
1. 媒体设计与开发
2. 环境设计与开发
3. 活动设计与开发
教学设计与开发 基本步骤 (参考)
(二)教学系统的要素


反馈、调节
研制、设计、学习
教师
内容
加工
学习、内化 定向
学生
了解、指导


教学系统的要素 p269
1. 教师: 课程研制者 教学活动组织者 设计 评价 加工
2. 学生:学习的主体 学习 内化 反馈 调节 定向
3. 内容: 中介 4. 环境:条件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对学习产生畏惧。

学习需要分析
由于本次培训既需要理论学习,
解 教
学习内容分析
又需要上机实践,学习方式既需 要集体讲授,又需要开展小组学 习,因此,我们的学习环境需要 既支持理论学习,又支持上机实

学习者分析
践。


学习环境分析
的 一 般
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 习环境的差异,保证设计出的方案 能够施行。
(全面和谐 整体的人)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第二节 教学系统 (了解)
一、教学系统的概念 (教空一学间)系结教统构学是要系由素统教和的师目特、标性学、生活、动内与容评与价环等境时等间 进独程特因的素要构素成的特殊复合体。 组合性特征 独特的结构与功能 表现的多样性
1、传授各科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双基) (涵盖教材1、2点) 知识—发展的基础;技能—运用知识的方式
2、发展各种能力,观察力 思维能力 解决 问题
3、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个性:动机 兴趣 信念;气质 性格,情商
三、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p265-266)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学习环境分析
简单地追求形式,而要关注其对 教学效果的优化。


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策略


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
培训教材、专家讲座、视频案 例、光盘资源、培训网站、其
学习效果评价
他网络资源、学员作品……。

学习需要分析
• 诊断性评价 • 学员自评
解 教
学习内容分析
• 过程性评价 • 同伴互评 • 总结性评价 • 教师评价
学生之间的有组织的教和学的活动。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主
动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 定的思想品德。(识记)
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学的地位(p262)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
(二)教学的基本作用[参考P263]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传授 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识记)
本教材中的模块4和模块5。如: 案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同
学习效果评价
伴互访、专家访谈、上机实践、 游戏学习……。
理 解
学习需要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媒体与资源的形 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教学媒体

学习内容分析 或资源,需要充分依据学习目标、
学 设
学习者分析
学习内容、环境条件和学习者的 认知水平等,应当符合学习者的 认知规律。媒体资源的使用不应
教育名言
3.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 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 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 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 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 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 灭。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新闻:广东师范生顶岗实习“置换” 农村教师参加培训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1、概念(p294)
指教学既要授予学生以文化科学知识, 又要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及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
它的指称有几个层面:一是指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 从开始上课到下课的教学过程;二是指为完成一个 教学单位或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课题的教学任务, 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三是指一个教育阶 段里,比如小学期间、初中期间等,从入学到毕业 的教学过程;四是指贯穿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 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教学过程;五是指在人类历史发 展进程中的教学过程。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 (四)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原则
(五)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原则 (六)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统一原则 (七)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P297] (八)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强调从过去的重视知识到重视能 力,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
的 一
确定学习目标
重视认知到重视情感。在目标编 制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考虑这 三个维度。

设计教学策略
过 程
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
每个模块中的每个活动都具有 不同的学习目标。本目标的学
习目标:列出教学设计基本步
学习效果评价
骤,叙述各步骤相关内容。
赫尔巴特:明了—联系—系统—方法,第一个用 心理学规律规定教学过程。
* 六 段 论 : 动 机 —— 感 知 —— 理 解 —— 巩 固——运用——评价
教学过程基本环节(278-280) 基本式(识记)
1、明确教学目标 ( 问题情境 任务导向) 2、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 责任感 要求 奖惩)
环境(观念 学风 课堂气氛)
心理
二、教师中心说,又被称为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主义, 是一种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 教学理论。
三、学生中心说,又被称为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主义, 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针对教师中心说而提 出来的。它是一种主张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认 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 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率先开展“顶岗 支教、置换培训”的试点院校。在试点取 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广东决定在全省开 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