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烜宇群落学案汇总
(新教材)高中生物2.2群落的主要类型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2 群落的主要类型教案课题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中第二单元《群落及其演替》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标中本部分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即“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
本节是在学习《群落的结构》的基础上对种群的进一步认识。
学生对数学应用生物学已经比较熟悉,但对于群落的种类,群落中的环境、生物特征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学习目标:1.阐述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影响因素。
2.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阐述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影响因素,基于不同类型群落与其环境关系的分析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探究: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主要特征,分析生物具有与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探究生物群落的适应性。
3.科学思维:体会不同群落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4.社会责任:基于人类活动对群落结构和类型的影响,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重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难点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展示教材P33“问题探讨”,创设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进行保护环境好转”的情境,提出贯穿整节课的两个问题。
1.三江源地区森林、草原及其退化形成的荒漠在群落外貌和群落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不在退化形成的荒漠上植树造林呢?师生一起总结回答。
教师活动: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思考问题。
1.提示:森林群落中树木繁茂,动植物多样性高,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垂直分层明显。
草原群落中草本植物数量多,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群落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垂直结构不发达但水平结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样性的基本功能。
在海洋中,数量众多的微小浮游植物,浅海区生长的大型藻类(如海带、裙带菜等),以及种类繁多的动物,它们共同构成海洋生物群落。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掌握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图像分析和转换能力。
2.独立学习,小组合作,通过举例掌握种间关系的类型。
3.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的观点;高效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法指导】1.预习案由每位同学在课前自学独立完成;探究案在课堂合作交流进行(小组长及具备能力的同学要先预习);训练案是课后作业,同学们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独立限时完成。
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
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而掌握关键句。
3.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标识出来并填写到预习案“我的疑问”处,待课堂小组讨论或老师点拨予以解决。
预习案(限时2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教材梳理(通读教材,夯实基础)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内聚集在中各种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2) 关系;(3)群落演替(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占据的位置(6)群落的和边界。
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1.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即群落中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1):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等。
(3):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来维持生活。
(4):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探究原理①调查方法:常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②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二是。
(2)探究步骤:①准备→②→③→④观察和分类⑤统计和分析。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种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2.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现象分布决定因素植物分层: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条件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的不同、生物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解决。
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导教案
第四章第3节群落地结构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群落地结构特征,初步把握群落地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特征.二、预习内容1.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1)种群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群地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群落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群落地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群落地物种组成<1)不同群落地物种数目______差别.<2)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落地空间结构群落地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地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地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地问题.2.描述群落地结构特征.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地研究.学习重点:群落地结构特征.二、学习过程1.群落水平上研究地问题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1)个体、种群、群落地相互联系?<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地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地问题有什么不同?<3)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2.群落地物种结构<1)群落地物种组成观察课本72页图4-8和图4-9,思考:这两个森林群落地主要差别?由此可得出何种结论?结论:3.种间关系阅读课本72-73页剩余内容,回答:<1)一个群落地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地?<2)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3.群落地空间结构观察课本中地图4-11图4-12图4-13,思考:<1)什么是群落地空间结构?<2)群落地空间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地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2、生物群落地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地分层现象 B.有地有分层现象,有地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地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地没有分层现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3、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A.所有地树木B.所有地动物和植物C.所有地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地生物4、区别不同群落地重要特征是< )A.群落地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地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地数目D.群落中物种地数目5、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种群地密度B.适应地普遍性C.群落地垂直结构D.群落地水平结构6、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地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群之间地关系是.<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地下降,很可能是由于.<3)种群数量变化地周期大约是.<4)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会导致被捕食者种群地消亡吗?.课后练习与提高1、生物群落地特点有< )①有一定地分层结构②植物之间有复杂地相互关系③有相当数量地植物种类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⑤高层是木本植物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2、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地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地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3、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地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地蜘蛛.右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地调查结果.下列各项解释中正确地是<)A.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地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B.在Ⅱ期间,害虫数量减少地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地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不再发生相互作用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地四个池塘中,每池中均放养等量地三种蝌蚪,且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地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2)无水螈地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增长很快,有可能是J型增长吗?为什么?.<3)随着水螈地增多,三种被捕食蝌蚪地总数量,其中锄足蟾蜍蝌蚪数量,这最可能是因为,由此,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地结果<4)随着水螈地增多,雨蛙蝌蚪地数量不降反升,这是因为.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学案:4.3 群落的结构
第3节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概括种间关系,树立进化与适应观。
2.通过“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培养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能力。
一、群落及其物种组成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位和群落的范围与边界等。
3.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海拔越高,群落丰富度越低。
(1)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2)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3)群落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答案](1)×(2)√(3)×[解析](1)群落应该是该池塘中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总和,全部鱼并不是所有的动物。
(3)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1)玉米螟幼虫能进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甜菜夜蛾幼虫也取食玉米,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2)上述四种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 (3)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仅是争夺食物( ) [答案] (1)√ (2)√ (3)×[解析] (3)竞争的不仅是食物还有空间等其他资源。
下图中的①~④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
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导学案
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学习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学习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学习目标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预习导学:1.群落:内聚集在中的集合体。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
(2)关系(3)群落的演替。
(4)群落的结构。
(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
(6)群落的和边界。
基础:研究群落以研究为基础。
学习目标二:群落的物种组成预习导学:3.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4.衡量指标:,即群落中的多少。
5.越靠近,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学习目标三:种间关系合作交流:6.一个群落的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试通过实例说明理由。
7.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请举出实例并用合适的数学形式表明各种间关系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或联系。
学习目标四:群落的空间结构预习导学:8.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9.群落空间结构包括和等方面。
合作交流:10.植物和动物的垂直结构分别受哪些因素影响?垂直结构的存在有何意义?11.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存在受哪些因素影响?学习目标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2.探究原理(1)调查方法:常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二是。
13.探究步骤:巩固提升:14.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
这些现象中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A.竞争和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竞争和种内斗争C.竞争和种内互助D.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15.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16.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标扫描】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二、学习重难点:群落的结构特征三、能力目标: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课前预习】1、群落:内聚集在中的集合体。
2、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2)关系、(3)群落的演替、(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6)群落的和边界。
3、物种组成是区别的重要特征。
4、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之为丰富度。
5、种间关系有:、、、6、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自我诊断】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2、在一个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其中的全部鲫鱼叫做()A、生态系统B、种群C、种群密度D、群落3、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是()A、共生关系B、寄生关系C、竞争关系D、食物关系4、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5、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6、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蒲公英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乔木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D、一片菜园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㈠群落的物种组成认识群落首先要认识。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
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的。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群落发育的时间,生物物种的数目,群落的结构也愈。
㈡种间关系阅读课本72-73页种间关系内容以及资料分析,回答:1、一个群落的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群落的演替学案.doc
第4节群落的演替学案第4节群落的演替(预习案)【学习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一、群落的动态发展1.群落是一个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如果群落结构受到或,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兴起,达到一个的阶段。
2.群落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二、群落的演替类型(一)实例:光裸的盐地上是如何长出森林的呢?1过程:裸岩阶段一阶段一阶段一阶段一灌木阶段一阶段2、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二)弃耕的农田又是如何发生群落的演替?1、过程:弃耕农田一一年生杂草一一小灌木一灌木丛一林。
2、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人类活动的方式:(1)不合理的方式:人类可以砍伐森林、、捕杀动物。
(2)合理的方式: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甚至可以建立。
2、影响结果: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的关系,走的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颁布了《》,于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预习检测】:1、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A.地衣阶段、苔薛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薛阶段、森林阶段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薛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薛阶段2、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是()A、地衣B、苔薛C、草本植物D、细菌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都是朝着对人有利的方向发展B人类的许多活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C围湖造田是洪灾频发的原因之一 D我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并实施1【探究案】1、群落中种群是不变的吗?2、群落演替有哪些类型?其大致过程如何?3、两种演替有什么不同点?分别有哪些实例?4、所有的演替都能形成森林吗?5、群落演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发的原因之一?6、我国为什么要实行退耕还林等措施?【当堂检测】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影响因素不同B.起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2.下列关于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B.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作用C.人类活动可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3.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
《群落的结构》 导学案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
(2)群落的空间结构。
2、难点(1)种间关系的类型及特点。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方法。
三、知识梳理(一)群落的概念及研究问题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物种组成。
(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3)群落的空间结构。
(4)群落的演替。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三)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1)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2)实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2、寄生(1)概念: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实例:蛔虫与人。
3、竞争(1)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2)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实例:草原上的牛和羊。
4、捕食(1)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2)实例:狼捕食羊。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1)概念: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2)影响因素:植物分层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
2、水平结构(1)概念: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2.1群落的结构【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等,说明群落是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2.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
3.通过“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掌握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
2.群落的空间结构。
难点:1.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生态位。
2.实施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活动。
【课堂预习提纲】1.什么是群落?某池塘里的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群落吗?2.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在群落水平上研究哪些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3.研究群落的物种组成有什么意义?4.什么是物种丰富度?我国从北方到南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怎样变化的?5.什么是优势种?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固定不变的吗?6.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哪些?请列举说明。
7.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哪些,影响因素是什么8.什么是群落的季节性?举例说明?9.什么是生态位?若研究动物或植物的生态位可以分别研究哪些内容?【课堂探究设计】1.探究一: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23,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要认识一个群落,为什么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2)什么是物种丰富度?我国从北方到南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怎样变化的?(3)什么是优势种?如何进行辨别?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固定不变的吗?(4)草原放牧过程中,我们要如何维持草原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究二: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24页,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生物的种间关系有除了以上类型,还有哪些类型呢?请列表比较各种间关系的概念、特点、实例、随着时间改变各种间关系对应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营捕食者在猎杀猎物时,场面比较血腥,这往往会让人认为捕食者很残忍。
有的地方曾经为了保护某些食草动物而人为消灭捕食者,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请从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等角度,分析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
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能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说出群落是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深化了对系统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四、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学习了有关种群的知识,在此根底上再学习群落的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
对于四种种间关系的曲线学生较难理解,,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板书曲线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根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群落的结构,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生〔一起答〕:群落师:对,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3节群落的结构。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高一生物 §43.4群落学案 人教版必修3
高一生物§43.4群落学案人教版必修3一、考纲要求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二.基础知识考点考点1 群落及其结构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合。
2. 形成原因:群落中各种生物种群分别占据。
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在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类型:水平结构:在方向上,因地形起伏、光照明暗、湿度大小等因素使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3.群落中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说来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考点一针对训练1.大亚湾附近海域中珍珠贝与水母、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
这些生物构成了A.食物链B.群落 C.种群 D.生态系统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紫金山上所有中华虎凤蝶的幼虫、蛹和成虫②江心洲的全部生物③玄武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④将军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A.①②③B.②⑨④c.③④①D.①②④3.最可能用于预测鸟类具有多样性的植被特征是A.面积大小B.分层结构C.是否落叶D.阔叶与针叶考点2 种间关系1. 群落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1)种内关系:种内(蜜蜂采蜜)、种内(大鲈鱼吃小鲈鱼)(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或,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
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互相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同步性变化寄生无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生存竞争“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或“势均力敌”。
生态需求越激烈,竞争越激烈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两种生物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4_3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必修三)
高考链接1.群落的概念2.种间关系3.群落的空间结构一、预习准备(结合教材完成问题导学案该节的自主测评)※课内探究探究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指的是怎样的种间关系?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还存有其他的种间关系吗?请试着画出种间关系的数量变化图。
探究二: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别是怎样形成的?探究三:土然中小动物丰富度怎样调查,能够用标志重补法和样方法么?※课堂知识要点1.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
群落中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种间关系有(1)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和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或,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
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3.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了不同的,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绝大部分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
群落中 的分层现象决定了 的分层现象。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因为 等影响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 分布。
我国由东到西的群落分布主要受“ ”制约,由南到北的群落分布主要受“ ”制约。
群落具一定空间结构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种群的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合理空间分布,有利于 ,有利于种间关系协调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2.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 .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数量上占优势B .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C .池塘中鲫鱼种群的种群D .池塘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3.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 .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B .群落的气候条件C .群落的物种组成D .群落的生物数量4.“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A .寄生B .捕食C .竞争D .互利共生5.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 .菟丝子和大豆B .细菌和噬菌体C .山羊和青草D .水稻和稗草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案一、教学目的1、生物群落2、群落的丰富度3、种间关系4、生物群落的结构二、上课内容1、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2、群落的_ 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①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②丰富度的研究方法:统计(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和分析③优势种:3、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等。
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彼此。
(例如:地衣是与真菌共生体,与根瘤菌的共生。
)②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或,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种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③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
(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④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猫吃老鼠)种内斗争:种内残食、蝌蚪自毒、争夺配偶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蜜蜂捕食者随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一般数量较多)4、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和等方面。
(1)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如森林群落、湖泊群落垂直结构。
植物的垂直结构与对有关,它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动物的垂直结构与的垂直分布条件有关。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如: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
四、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被另一个代替的过程,就叫演替。
2、演替的类型包括:和。
基础训练(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2.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3.在一个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其中的全部鲫鱼叫做。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4.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B.一块朽木上的蘑菇、木耳等全部真菌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水生昆虫及细菌等全部生物5.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6.在自然情况下,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则动物的种群也越多。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三)种间关系7.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当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部而变为菌核,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表皮;至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口部长出子座,形似直立的小草。
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为()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8.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一组是()A.虎和野猪B.草鱼和鲤鱼C.长颈鹿和鸵鸟D.水稻和稗草9.分析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①草原上的蝗虫与羊②鸬鹚与鱼③大豆与根瘤菌④噬菌体与细菌⑤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10.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
(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4)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会导致被捕食者种群的消亡吗?。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11.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 .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D .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12.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种群的密度 B .适应的普遍性 C .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群落的水平结构13.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包括...( ) A.光照强度 B .土壤类型 C .温度大小 D .种群的年龄结构14.研究表明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植物的分层与 _有关。
而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 _,导致群落中的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生物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_。
A .生存竞争B .占据空间C .资源利用D .生物进化15.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物类型不同。
某一座山的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甸。
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吗?16.请完成下列有关的概念图:(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7.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 .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 .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 .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18.土壤动物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某实验小组挖取校园中的花园土壤及化工厂厂区排污口附近的土壤,分别调查其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并进行对照。
你的预计结果是 。
19.右图表示从南极(90o S )经过赤道(0o )到北极(90o N )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的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 ,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与 有关。
(2)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 。
能力提升20.生物群落的特点有 ( )①有一定的分层结构 ②植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③有相当数量的植物种类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⑤高层是木本植物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21.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22.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
右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
下列各项解释中正确的是()A.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B.在Ⅱ期间,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不再发生相互作用23.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中均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且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2)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增长很快,有可能是J型增长吗?为什么?。
(3)随着水螈的增多,三种被捕食蝌蚪的总数量,其中锄足蟾蜍蝌蚪数量,这最可能是因为,由此,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4)随着水螈的增多,雨蛙蝌蚪的数量不降反升,这是因为。
三、家庭作业基础训练(一)演替的类型1.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影响因素不同 B.初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2.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3.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4.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5.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A.灌木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C.苔藓阶段D.森林阶段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C.群落演替达到平衡状态时就不再进行了D.群落演替导致生物种类的不断改变(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7.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D.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8.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的因素包括和。
9.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
三年后,水葫芦征服了几乎所有的水生植物对手,在刚果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
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刚果,水葫芦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_____________。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0.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11.请阅读以下材料,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海南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降低,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
材料二:鄂尔多斯高原南部,过去曾是一片丰美的草原,近300年来由于长期的开垦与过牧,目前已变成一片流沙。
材料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松突圆蚧,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南部地区,并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
1990年,这种害虫已使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枯死。
(1)根据以上材料,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
(2)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
12.在弃耕的农田上常常发生这样的演替: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丛→乔木林。
这种演替类型属于。
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为什么?。
13.请完成下列有关的概念图:能力提升14.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群落演替的特点的是()A.有规律B.可预测C.有一定方向D.永远进行,无终止1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16.研究发现,在群落演替中,一个种群的数量迅速增长过后,往往会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原因最可能是()A.天敌数量减少B.可利用的食物增加C.出生率降低或死亡率增加 D.出现了其他新物种17.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转移后,将看到的现象是()①植物竞争强度增加②植物竞争强度降低③植物种类增加④植物种类减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四、家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