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四首》学案(答案)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1、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碣(jié)澹(dàn)竦峙(sǒng)(zhì)萧瑟(xiāo)(sè)哉(zāi)悬(xuán)2、辨别下列字字形,并注音组词。

碣(jié)(碣石)澹(dàn)(澹澹)竦(sǒng)(竦峙)揭(jiē)(揭示)瞻(zhān)(瞻仰)悚(sǒng)(悚然)竭(jié)(竭力)赡(shàn)(赡养)涑(sù)(涑水)萧(xiāo)(萧瑟)沧(cāng)(沧海)瑟(sè)(萧瑟)箫(xiāo)(洞箫)沦(lún)(沦落)琴(qín)(琴弦)课堂学习一、整体感知《观沧海》——乐府诗《次北固山下》——五言律诗二、诗歌朗读的停顿。

四言、五言诗句一般分两节奏来读,如:“日月/之行”“潮平/两岸阔”。

七言诗句一部分三节来读,如:“问君/归期/未有期”。

三、研读《观沧海》1、合作探究,感知理解(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那些诗句是写现实的?那些诗句是写想象的?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和山岛。

(这一层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9~12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

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何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那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的胸怀。

2、品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

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诗词四首》学案(答案)

《诗词四首》学案(答案)

《诗词四首》学案(答案)一、文体知识:1、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这两联必须用对偶。

2、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秦观、李煜、晏殊、晏几道、周邦彦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陆游等。

二、作者介绍: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与杜甫并称“李杜”。

4、柳永北宋时期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又称柳七。

作为专力填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他是婉约派词人,他的词流传甚广,其时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美誉。

时人如是评价苏轼、柳永词风差异:“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5、辛弃疾南宋时期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他是豪放派词人。

6、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

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书法自成一派,与当时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文化常识:7、“金陵”、“建康”即指“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南京,该城市还有江宁、建业等别称。

8、长安,位于现陕西西安(城市名)附近,先后有十七个朝代及政权建都于此,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列四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之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四首学案及答案(标准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四首学案及答案(标准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四首学案及答案诗四首主备:巩俊钰审核:徐蕾【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掌握积累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又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诗人。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咏荆轲》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原籍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画家。

著有《渭川田家》、《终南别业》、《山居秋暝》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秦安县),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基础积累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荒秽()草木长()荷锄()燕然()鸡豚()徙倚()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晨兴理荒秽:(2)荷锄:(3)长河落日圆:(4)仍怜故乡水:(5)徙倚湖山欲暮时: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诗四首【预习导学】1.huì zhǎng hè yān tún xí2.(1)清除(2)扛(3)黄河(4)爱(5)徘徊3.(1)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这是全诗的主旨句。

他的“愿”就是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上失去了自我,不要因为贪图物质的享乐而扭曲了自己的心灵。

(2)这一联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落日的自然景观,而且融入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灵体验和真切感受,既把自己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又不完全给人以哀愁悲伤的感觉。

《诗四首》参考答案

《诗四首》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huìhâzhǎng shǔpãng jìsài yān2、元亮,潜,桃花源记。

摩诘,唐,山水田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合作探究:1、(1)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2、(1)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2)轻车简从,被排挤出朝廷。

(3)比喻。

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了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

“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

“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环境的描绘中。

(5)通过“孤”“直”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特征,而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环境的描绘中。

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jīng lián jīn xǐ2、李白,太白,青莲居士,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商隐和杜牧。

陈与义,去非,简斋,宋,《简斋诗集》。

合作探究:1、(1)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课外古诗词四首二学案 及答案

课外古诗词四首二学案 及答案

《课外古诗词四首》二课本p141-----142 学案
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一、熟练背诵。

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结合诗词下的赏析了解主旨(课本p141-----142)。

三、正确默写。

四、当堂检测: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分。

1、出岭同谁出?!
2、,梦中行采薇。

3、,谁言天地宽。

4、,灵旗空际看。

5、,,当时奢侈今何处?,。

6、,列国周齐秦汉楚。

7、,都变做了土;,。

8.,全仗你抬高价。

9、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10、,,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1.《别云间》中,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句子是“ ,。


12.文天祥《南安军》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猿人的蔑视的句子是,。

13. 《别云间》中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句子,。

14、《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表现诗人感时伤怀的情绪慨叹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的句子:,;,。

15、《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官宦搜刮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 ,,。


11.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12.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1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4.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5.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4《古代诗歌四首》(后二)导学案答案

4《古代诗歌四首》(后二)导学案答案

4 古代诗歌四首(后二)导学案【参考答案】1.cháo píng 悬 cán yè雁洛2.停留。

旅人前行的路。

潮水涨满,与江水齐平。

风顺。

挂。

夜将尽未尽。

3.(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唐,写景抒情,五言律诗。

首,颔,颈,尾,五言。

旅途的乡愁,羁旅,宽阔博大6.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7.“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8.不能。

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9.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作者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也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表现了一种新旧交替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天净沙·秋思》1.藤昏鸦瘦涯2.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形容悲伤到极点;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1)小桥流水人家(2)古道西风瘦马(3)断肠人在天涯5.东篱,戏曲作家、散曲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元杂剧四大家,秋思之祖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语文第4课《古诗四首》导学案一、基础知识把握1、请说出本课四首诗的诗歌体裁。

(1)《观沧海》是一首;(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3)《次北固山下》是一首;(4)《天净沙秋思》是一首。

2、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分别是、、和。

其中和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比如本课的《》就是一首律诗。

3、曲是一种与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

如本课的《》4、文学常识(1)《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是我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掉了与他争雄的吕布、袁术等人,统一了北方。

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的开创者。

他的诗歌大多用乐府旧题写成,用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是我国伟大的。

被后世称为“”。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3)《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他的这首《天净沙秋思》,被称为“”,可见其在以思乡为题材的古代诗词中地位有多高!这首曲中“天净沙”是,“秋思”是。

5、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出汉字。

碣.( )石竦峙..( ) 澹澹.( )萧sè( ) cāng()海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A.次.北固山下。

()B.客路..青山外。

()C.海日生.残夜。

()D.断肠人...在天涯。

()7、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枯藤/老树/昏鸦,D.断.肠/人在./天涯。

8、填空:(1)《次北因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是:,。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习题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习题答案

回民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课题:《古代诗歌四首》领导签字:课型:讲读课课时:3课时主备人:刘素平授课时间:教师寄语:学记古诗,聪慧一世。

学习目标:1.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这四首诗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词。

;2. 理解四首诗词的意境;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 朗读、背诵这四首诗词;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总课时)学习《观沧海》一、复习导入:1、齐背《龟虽寿》2、简介作者、作品:曹操(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简介)二、师就势简介《观沧海》的时代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奸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非凡的胸怀。

三、学习新知:1、生自读《观沧海》,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解决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这首诗的内容。

2、多种形式读诗,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已经会的、就不要拿到小组中讨论)《观沧海》中:⑴、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其作用是什么?⑵、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那些景物是实写,那些是虚写?⑶、体现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那几句?(或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⑷、本诗的主题是什么?四、背诵《观沧海》学习《次北固山下》五、简介作者:指名生简介作者,师明确并强调识记以下知识点:王湾,唐代诗人,其《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有诗人以来少有的名句。

六、背景简介: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作者中进士后曾往来于吴。

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次作。

《诗四首》导学案及答案

《诗四首》导学案及答案

《诗四首》导学案及答案《诗四首》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充分预习课文,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2、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3、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

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二十六岁出蜀,游踪遍四方。

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性高傲,不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

字去非,自号简斋。

洛阳(今属河南)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

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九上课外古诗词四首导学案(含答案)

九上课外古诗词四首导学案(含答案)

开发区实验学校课外古诗词四首学案作家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诗人。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所以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尊为“诗圣”。

代表作有组诗《三吏》《三别》。

(三吏:《石壕吏》《新安更》《潼关更》;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背景信息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

这年九月,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

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时为长洲(今属江苏)县尉,因事下狱,贬为潘州南巴(今属广东)尉。

后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贬为睦州(今属浙江)司马,官至随州(今属湖北)刺史。

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诗集》。

背景信息这首诗的内容与诗人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年间,由长洲县尉被贬为南巴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

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

贾谊类似的遭遇,使诗人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诗。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学案含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学案含答案(完美版)

《词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

2.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的魅力。

3.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渔家傲·秋思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主持“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集》。

二.背景资料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三.细读感悟1.反复诵读。

2. 想象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 赏析下列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羌管悠悠霜满地(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江城子·密州出猎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细读感悟1.反复诵读。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

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3.赏析下列词句。

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及习题答案

回民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课题:《古代诗歌四首》领导签字:课型:讲读课课时:3课时主备人:刘素平授课时间:教师寄语:学记古诗,聪慧一世。

学习目标:1.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这四首诗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词。

;2. 理解四首诗词的意境;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 朗读、背诵这四首诗词;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总课时)学习《观沧海》一、复习导入:1、齐背《龟虽寿》2、简介作者、作品:曹操(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简介)二、师就势简介《观沧海》的时代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奸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非凡的胸怀。

三、学习新知:1、生自读《观沧海》,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解决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这首诗的内容。

2、多种形式读诗,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已经会的、就不要拿到小组中讨论)《观沧海》中:⑴、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其作用是什么?⑵、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那些景物是实写,那些是虚写?⑶、体现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那几句?(或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⑷、本诗的主题是什么?四、背诵《观沧海》学习《次北固山下》五、简介作者:指名生简介作者,师明确并强调识记以下知识点:王湾,唐代诗人,其《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有诗人以来少有的名句。

六、背景简介: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作者中进士后曾往来于吴。

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次作。

《诗四首》 导学案及自我检测答案

《诗四首》 导学案及自我检测答案

《诗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读、理解、背诵、领悟意境,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读。

读的时候语调要富于变化,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其次是想,即激发想像,感悟意境。

第三是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并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自身的经历,挖掘文章的意境美。

一、课前准备1、作者生平,交流引读⑴陶渊明:东晋诗人,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田园派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⑵王维,盛唐著名诗人,人称“诗佛”。

苏轼赞王维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⑶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

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简斋集》。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荒秽()草木长()燕()然逢侯骑()荷()锄属()国汉塞()无违()荆()门仍怜()故乡水帘旌()徙()倚二、预习导学1、学习《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王维的《使至塞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思考下列问题: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3、《渡荆门送别》李白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4、《登岳阳楼(其一)》注意字音、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悲”在何处?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三、学习研讨:1、《归园田居》(其三)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使至塞上》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诗四首》导学案及答案

《诗四首》导学案及答案

《诗四首》师生共用导学案备课:徐春红备课时间:2014、12、19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掌握积累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3、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他对“和平、宁静、美好的”生活向往之情我们在《桃花源记》中领略到。

本诗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在北宋时做过官,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

4.《古代诗歌四首》(前二)导学案答案

4.《古代诗歌四首》(前二)导学案答案

4 古代诗歌四首(前二)导学案【参考答案】1.沧碣竦峙澹澹萧瑟2.水波荡漾的样子耸立银河极点多么好像登上3.(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魏,雄浑苍劲,方位,对象6.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7.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9.“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10.“诗言志”,诗人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杨,规,标,郎2.贬谪,遥远,听说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

暮春时节特定景物,深切同情,关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四首》学案(答案)一、文体知识:1、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这两联必须用对偶。

2、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秦观、李煜、晏殊、晏几道、周邦彦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陆游等。

二、作者介绍: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与杜甫并称“李杜”。

4、柳永北宋时期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又称柳七。

作为专力填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他是婉约派词人,他的词流传甚广,其时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美誉。

时人如是评价苏轼、柳永词风差异:“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5、辛弃疾南宋时期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他是豪放派词人。

6、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

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书法自成一派,与当时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文化常识:7、“金陵”、“建康”即指“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南京,该城市还有江宁、建业等别称。

8、长安,位于现陕西西安(城市名)附近,先后有十七个朝代及政权建都于此,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列四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之首。

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用典,“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与张翰有关,“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一句中的主人公指的是许汜,“树犹如此”一句与东晋名将桓温有关。

10、《登快阁》中“朱弦已为佳人绝”讲的是钟子期、俞伯牙两位知音之间的故事;“青眼聊因美酒横”讲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放浪佯狂、率性而为的故事。

四、内容理解:(一)意象分析11、共同的意象:四首作品中的凤凰台、高楼、赏心亭、快阁均属于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亭台楼阁意象。

12、不同的意象:《登金陵凤凰台》:凤凰、江水、花草、古丘、三山、一水、浮云、日《八声甘州》:暮雨、清秋、霜风、关河、残照、红、翠、归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清秋、江水、遥岑、落日、断鸿、吴钩《登快阁楼》:落木、千山、澄江、月、归船、白鸥小结:以上意象虽略有不同,但均能体现深秋时节,文人登临之思。

(二)情感把握13、请从每首作品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并分析每首作品蕴含的情感。

《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分析:感叹六朝繁华不再,皇帝被奸邪蒙蔽,抒发自己忧国伤时、怀才不遇之“愁”。

《八声甘州》“归思难收”、“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分析:思念故乡与佳人而引发的羁旅之“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献愁供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分析:抒发了渴望回复祖国山河的抱负,以及英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

《登快阁楼》“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分析:期望远离世俗、超然洒脱的归隐之意,又隐含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失意。

(三)课文难点14、“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有何表达效果?借人映己(从对方着笔、推已及人),本是作者自己登高远眺,却偏想故乡之佳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从而寄托自己的无限思念。

Eg: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1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连用三个典故,任选一个说说传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辛弃疾拿张翰自比,表达自己想回故乡却又有家难归的乡思,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表达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报国才气,表明自己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以桓温的感叹表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五、阅读拓展(一)登楼作品积累●王之涣《登颧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二)《读柳永》(摘自梁衡《把栏杆拍遍》)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30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

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

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

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

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

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出了那句著名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本是一个在背处发的小牢骚,但它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已经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覆盖了所有的官家的和民间的歌舞晚会,“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

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方。

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消魂烁骨,化作一团烂泥。

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

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成语言:脱颖而出。

这真应了柳永自己的那句话:“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寒酸的衣服裹着闪光的才华。

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

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

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

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比如这首已传唱900年不衰的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一读到这些句子,我就联想到第一次置身于九寨沟山水中的感觉,那时照相根本不用选景,随便一抬手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图。

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

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

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

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但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

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

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

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